導師制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導師制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導師制心得體會1
近年來,朋輩導師制度在教育界逐漸興起,并迅速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朋輩導師不僅能夠提供學術上的幫助,還能在生活中給予學生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導。在我參與朋輩導師項目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這種關系帶給我的益處和啟發。朋輩導師制度不僅有效地促進了我個人的成長,也大大提高了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我相信,通過朋輩導師制度,我們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進步。
首先,朋輩導師制度給予我的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上的幫助。作為一個學生,遇到某些難題時,往往容易產生疑惑和困惑。在這種情況下,朋輩導師的出現幫助我解決了很多困難。他們深知我遇到的問題,并能夠提供恰當的解決方案。他們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地解答我的問題,幫助我理解和掌握知識。在他們的指導下,我逐漸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不再害怕困難,而是勇往直前,迎接挑戰。
其次,朋輩導師制度培養了我的交際能力和領導能力。作為朋輩導師,我不僅要向學弟學妹傳授知識,還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互助的關系。因此,我需要主動和學弟學妹溝通,了解他們的困惑和需求。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換位思考,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與此同時,我也在組織活動、管理班級時鍛煉了自己的領導能力。通過這樣的鍛煉,我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學生領導者。
再次,朋輩導師制度讓我感受到班級整體的團結和和諧。朋輩導師和學弟學妹之間的互動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幫助,更是建立了一種溫暖的師生關系。在我和學弟學妹的共同努力下,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并且,在有困難或挑戰面前,大家團結一心,互相幫助,共同克服困難。這種班級團結的氛圍使我更加有動力去努力學習和進步,也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朋輩導師制度給我的正能量。
最后,朋輩導師制度激發了我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作為一名朋輩導師,我深感自己在學弟學妹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要為他們樹立榜樣,為他們傳遞積極的能量。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成長,激勵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朋輩導師制度中。我要用自己的努力為班級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朋輩導師制度讓我從年輕的學生變成了一個思考和負責任的社會人,這種轉變讓我深感自豪。
總之,在朋輩導師制度的熏陶下,我不僅從中獲得了學術上的幫助,還在交際、領導、團隊合作等方面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朋輩導師制度的推廣,不僅有助于學習氛圍的營造,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通過這種制度,學生們更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充分發展自己的潛力,為班級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朋輩導師制度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成長機會,我相信,在這種制度的指引下,我們一定能變得更加優秀和出色。
導師制心得體會2
學分制是對傳統學年制的一種根本性變革,因而,它與學年制有著本質的不同。學年制的特征主要反映在規定學習年限和統一的必修課數量以及強調對教學過程和目標的集中統一的管理。而學分制則是以學分計算學生學習量的柔性教學管理制度,以取得所選課程的總學分作為畢業和獲得學位的標準,采用多樣的教育規格和較靈活的過程管理方式。從本質來看,它強調學生個性差異的存在,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通過給學生發展創造比較自由的空間,提倡競爭,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一、學分制下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1.1學生觀念轉變無法“與時俱進”
學生對自主學習,個性化自我教育的認識不到位,觀念改變較慢,學生觀念的轉變跟不上學年制到學分制的內在理念改變。比如學生對自主選課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有些故意把所有課程集中修在周二至周五期間,以至產生每周“四休”日。比如學生故意會選擇一些難度較低、容易過關的課程,只要拿到規定學分畢業就可以。學生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相當一部分同學仍舊是定向學習或不考慮個人條件盲目跟從其他同學選課。這樣,學生在“自主”性的掩護下,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無故曠課現象會更嚴重,學生學習紀律松弛,這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1.2個性化課表沖淡了固定化班級
學分制以選課制為前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情況、學習能力、興趣專長等來進行自主化的選擇課程、選擇教師、選擇上課時間和地點,因此每個學生“自主選擇”下會產生一個具有個性化的“課表”。分散的上課,加之不同的寢室分布,學生缺少了天然溝通交流的平臺,學生集聚的平臺更多承載在“學術團體”或社團協會上,于是學生的班級觀念逐漸變弱變淡,班級活動很難開展,班級凝聚力不斷減弱,以班級為基礎的緊密型體系變得松散,高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名存實亡,同時學生管理工作的“抓手”慢慢失去了。
1.3學生心理問題“日漸端倪”
本人所在學校的大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較為優越,是在家深受父母寵愛的獨生子女,他們個人意識強、集體觀念弱,上進心強、相容觀念弱,參與意識強、責任觀念弱;面對日益復雜的校園生活和社會形勢,各種壓力增大。另一方面,實施完全學分制后,因為缺少必要的交流機會,選修同一門課學生除了上課時間外很少交流,學生找不到集體歸屬感,很難形成較融洽的人際關系;而居住在一起的同學由于選修課程不一致,作息時間也不同,相對來說在一起交流時間也少。所以,當面臨困惑而又缺乏交流伙伴的時候,同學們更容易變得孤僻、焦慮、狂躁。
1.4班主任的“用武之地”逐漸流失
學生的成長成才,班級的凝聚力建設離不開班主任的工作,一個好的班主任不僅能夠建設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和諧向上的班級,也能對學生在思想教育、生活關心、科研指導、就業服務、心理咨詢上提供幫助和服務。“做學生知心朋友、幫學生排憂解難、為學生出謀劃策、助學生健康成才”。但隨著班級觀念的淡化,學生心理問題的凸顯,學生對自主化學習的不同認識,使班主任工作找不到重心。
二、學分制給學生思政工作帶來新的思路
2.1學分制給學生思政工作帶來新的“增長點”
學分制作為體現“以人為本”,實現學生個性化自主教育的新型教學管理制度,重在尊重個體的差異,重在學生的選擇,重在學生的主體性教育。學分制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優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但是應該清楚的是學分制只是針對專業課程上的教學管理制度,建構的是學生基礎知識結構和專業基礎框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分析或研究方式,既是學習內容的擴寬和深入,也是學習研究方法(或者說是思維方法)的職業訓練。而缺少其他基本能力的訓練和鍛煉,比如說團隊協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或表達能力。而這些能力更多的是需要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鍛煉而成,即要展開具有實踐意義和鍛煉性質的校園文化活動或項目來實現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中認真起來,在課堂外忙碌起來”,通過第一課堂帶動第二課堂,通過第二課堂推動第一課堂。在理想條件下,學分制下的第一課堂教育和訓練更能讓學生認真起來,讓學生真正從“要我學”要“我要學”,并且能夠獲得專業知識的積累、專業理論的掌握和專業研究方法的熟練。當學生在第一課堂中獲得這樣的收獲和體驗時,再來投入到第二課堂中的實踐和鍛煉,兩者相得益彰,相互促進。而這正是學生思政工作的“落腳點”所在。
2.2學分制推進了思政工作“專業化”打造
思政工作需要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這樣才有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工作需要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載體和創新內容,而學分制下對思政工作的創新內容和載體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發展空間,即學分制下思政工作應該緊緊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專業化”打造。理想狀態下學分制下學生的學習和工作都是以專業提高為目標導向的,并且對專業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其實每個人要對一樣事物產生感情,首先要去了解和熟悉,然后才有感覺,到最后才會產生感情,有感覺或有感情后就自然而然會繼續投入到這件事物上去了,不斷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同樣道理,如果在對學生的思政工作中,開闊視野,開拓創新,把“專業”的元素融入到學生具體第二課堂活動中,學生自然會更有興趣參加,從而提高了思政工作的成效性。
三、學生管理教育制度的再思考和再設計
3.1導師制的應運而生
同志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對學分制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唯有積極探索,勇于嘗試,才能獲得出路,也才能求的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學院在全面了解學分制實質及學生教育管理所面臨挑戰的基礎上結合工作的實際,充分論證,大膽探索,努力構建了與這一新型教學管理體制培養相配套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的'最大目標就是建立“三全育人體系(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從而克服學分制下對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以及借用學分制帶來的新特點和發展空間,相互促進,共同推動學院人才的培養。本科生導師制是學生在臨近大一結束選擇專業后進行和導師的相互選擇,即大一由行政人員擔任班級班主任,借用行政人員特有的行政、教育管理經驗和坐班制,實施對新生的一年級轉型教育,開展了以適應性發展為目標的各項教育管理活動。學生在大二時就有明確的專業,在此基礎上進行和導師的相互選擇,并以導師為核心,導師麾下的三個年級學生組建成新型的導師班。
3.2導師的工作職責
導師既是學生所在導師班的班主任,負責班級凝聚力和文化建設,負責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同時也是學生選課學習、學術科研、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導師的主要工作職責有:
①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導,推動學生德育的自我提高;加強對學生自主成才意識的培養和激發,推動學生奮發努力,健康成才。
②原則上要求導師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師生集體活動,了解學生各方面情況,并為學生交流經驗和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和條件。參加學生工作有關會議,配合分院做好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
③開展各類主題明確、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的集體活動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結合專業方向、班級學生和自身特點,加強對導師班的研究和特色凝煉,打造富有特色的集體。
④指導學生短學期實踐教育和專業實習活動,并做好評審和推薦工作,動員和組織學生參加校院的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指導學生科研課題立項申請、研究開展和論文答辯等,吸收學生充當科研助手,促進學生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⑤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設計和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正確定位、調整心態,為擇業就業做好思想準備。
3.3導師制的實踐意義和預期“收益”
導師制是學分制條件下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體系和模式有益探索和有效實踐,它對于完善學院“三全育人”體系的構建、推動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全方位育人功能和促進學院“三型二能一高”人才的培養起到了積極作用。
①導師制是探索新型師生關系內涵和優化師生關系的重要渠道,導師制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師生在專業研究領域和興趣特點上較傳統的班主任有很大的優勢,類似于早時期的師徒關系,這是超越一般師生關系和感情的特殊關系。在這種感情的基礎上,師生更容易在生活、學業和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和溝通,導師對學生的指導針對性強,力度更高,效果更明顯。
②導師制下的導師班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學生所組成,因有很多專業上的共同追求以及共同喜歡的導師,學生也易于相互交流,導師班也會體現出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學生有著較為明顯的集體感和歸屬感。這對排解學生的心理困惑,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對于思政工作也有較好的工作“著力點”。
③導師制下,學生在一個導師班里學習和工作,促進不同專業方向和不同年級學生的交往交流,推進學生知識結構完善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導師吸收了相同專業不同方向的學生充當科研助手,學生以不同的視角和理論來研究某一個現象和實體,導師在整體上給與整合和復合,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研究視野,提升了研究能力,這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大有益處的。
四、結束語
從長遠來考慮,導師制這一學分制下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既需要完善還需要發展。“完善”的概念既是要解決管理成本和管理漏洞的問題,也要對導師制下各項教學學生管理工作的合理“轉型”。因為在導師制的運行和推進當中,我們也碰到了很多現實而直接的問題,比如教學和學工事務上的“信息流”(信息的上傳下達)和“物流”(材料的收集和發放)障礙問題,比如在具體學生工作(評獎評優)模式和辦法上的大幅度調整。“發展”的概念主要是注重導師制(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的效益問題,這種效益主要體現在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培養成才上,導師制真正不斷發展了,伴隨而來的應是教師也不斷發展,學生也不斷成長成才了。經歷兩年的工作實踐基礎上,對導師制以后發展已有一定的工作思路,有幾個切入點可以重點抓落實,比如加強特色導師班的建設;比如新型師生關系的不斷烘托。學分制(新型教學管理制度)和導師制(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的相互促進,不斷形成合力,將有力推動學院“三型二能一高”人才的培養。
導師制心得體會3
通過這半年來我對本人所管理的學生寢室深入的指導,使我感覺自己長大了很多,成熟了很多。雖然我的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不是很令人滿意,有可能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我不后悔我所做過的努力。反而,我會感謝領導給予我這個工作任務,它不但讓我接觸到學妹們睿智的氣息,感受到生活的新鮮感,使我感覺小了一歲,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而且,在工作能力上切實讓我得到了實際的鍛煉。
我在這個寢室里充當兩個角色,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姐姐。在學習上,我必須時刻叮囑她們要努力學習,怎樣學習,如何學習。在生活上,教她們怎樣疊被子,打掃衛生,照顧自己。在感情上,我會變為大姐姐,聆聽她們的心聲。在她們宿舍產生矛盾時候,我要去互相協調、溝通。當她們寢室獲得榮譽的時候,我也感覺我的臉上也沾光。在這里,有很多值得我回憶的時光。在她們身上我傾注了許多感情,她們也以理解與關心作為對我的回報。
我對我所管理的寢室成員沒有過多嚴格的要求,但始終控制不了發生許多事情。由于剛剛步入大學,每一個寢室成員都像是一塊帶有棱角的石頭,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缺乏許多怎樣為人處事的`知識。正是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發生的事情。雖然我所管理的寢室內部不和,但是,通過一次有一次的調節后,她們化“敵”為友,使整個寢室最后共同凝聚成了一股團結的力量,至今為止,她們沒有再發生矛盾,寢室里面的氣氛也很溫馨。通過這件事情,我意識到,生活并不是我們所想的只有吃飯睡覺那么簡單,而是需要我們去好好經營它,并且經過時間的檢驗,他將會成為我們的終身財富。
學習是我所管理的寢室的一大弱點,這個弱點是我的能力所不能及的。每每對待她們提出的學習問題我都是虛心教導。我希望,通過她們的努力能夠憑自己的實力摘取自己的學習成果。但是由于個人學習素質的原因,她們的成績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對她們的付出表示肯定。我認為,學習成果固然重要,但是,其過程更重要。我不會以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她們的學習成果,反而,我還會對其表示尊重。大學掛科并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我認為只要努力過了,辛苦過了,即使是掛科,所盡過的努力也是值得的。我所能做的是,在學習上我會繼續給予她們支持,給予幫助,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即使我不作為她們的寢室小導師,但是,我也會一直是她們的朋友。
在生活管理上面,我所管理的寢室由于衛生沒有打掃好致使我連同寢室成員受到了批評。我曾在一次會議上被點名,內心也是有些不滿的,畢竟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曾認為我的“點”怎么這么背,我付出的這么多卻沒有什么回報,宿舍成員的各個方面都不令人滿意,我該怎么做才能改變這一事實。反而相比之下,有的小導師沒有付出什么,卻但是,我想到這里,我遲疑了,其實,我沒有什么可抱怨的,我需要的并不是一些榮譽,而是與她們作為朋友的感情,相比之下,我還是幸福的。
雖然,經過半年的努力,沒有收獲什么好的結果,我的工作成果不被人認可也在所難免,但是,我不后悔我所做過的努力,并且,我相信,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只要她們需要幫助,我會第一個沖上前去,為的不是執行我的責任,而是因為我們的友誼。
導師制心得體會4
一、學生“成長導師制”在學院應用情況
筆者學院開展學生“成長導師制”以來,實施了百名導師幫扶工程,由全院副科級以上干部或具有副高職稱資格的教師與學生結對子,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地引導和促進作用,拓寬了學生管理工作思路,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了顯著作用,具體如下。
一是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方案,形成軍隊化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成長導師制”注重個體,成為學生軍隊化管理的有益補充,為創建技工特色教育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是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配合“學四德教育”工作全方位開展,形成良好教風、學風、校風,進一步塑造學院的良好社會聲譽,實現了和諧校園、平安校園的創建。
三是學院教職工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提升,推進了全面育人局面的形成,培養出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干部師資隊伍,成為學院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四是讓師生關系更為融洽,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進一步提升,把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品德教育、心理健康干預、生活的關愛融為一體,讓受導學生都體會到成長的愉悅。
二、現在實施的“成長導師制”存在的問題
首先,導師資源匱乏。筆者學院在校生有8000多人,而導師制工作中選拔的都是副高職稱以上或是副科以上干部,只有100余人,導師與學生比例僅為1:80,很多需要輔導的學生得不到導師輔導。
其次,學生“成長導師制”配套制度、監管措施、考核評價體制有待完善。現行的學生“成長導師制”考核,停留在查看工作記錄、進行論文交流評比等方面,其他配套制度、監管措施幾乎沒有,考核成果的應用、激勵配套措施更是無從談起。工作全靠導師的自覺完成,時間一長,部分導師對這項工作熱情大減,導致導師制流于形式、名不副實,影響后續深入推廣實施。
三、進一步深入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需解決的問題
學生“成長導師制”對技工教育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是一種創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為更好探索研究,繼續深入有效地推進導師制工作,筆者認為還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解決好誰來導的問題
導師隊伍應該是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導師既是學生信賴的好老師,又是學生生活的長輩,更是學生成長的益友。所以導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心,關心關愛學生的成長,以自身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感染學生。其次要熟悉教育教學規律,具有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所以要建立導師選拔培養機制,打破副科級以上干部或副高以上職稱的限制,盡量從與教育管理工作相關的部門中選拔,鼓勵具備教育管理工作經驗的中青年教師報名參加,拓寬師資來源,增加導師數量。采取先培訓后聘任,通過過程考核,建立一支素質高、品德優、業務強的導師隊伍。
2.解決好導什么的問題
一是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受導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面對自己外形的變化,容易出現焦慮和不安。他們渴望獨立,又因生活經驗、社會經驗不足,是非辨別能力不強,思想極易受到不良影響。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受導學生的人格受到熏陶,讓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植根于學生心中。
二是采取靈活多樣的交流方法,經常和學生溝通,關心鼓勵學生學國工匠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學好一技之長,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形成良好職業道德。
三是由于生理發育特點,加之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現象的影響,讓技工院校的學生更易產生心理上的動蕩不安、緊張惶恐。并且由于他們自我管控能力弱,容易出現打架斗毆等現象,在心理上易出現自卑心理障礙、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障礙、躁動型心理障礙等。所以指導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培養受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防止和糾正不良行為的出現和發展,是導師的一項重要工作。
四是指導受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引導學生參加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培養良好的業余愛好和特長,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轉化思想,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是通過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聯系,全面掌握受導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表現,指導學生逐步進行職業規劃,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一方面,導師結合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市場需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分析自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導師可以從專業發展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專業,制定職業生涯規劃。
3.解決好怎樣導的問題
一是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制度。通過填寫導師工作手冊、做好輔導記錄、整理學生書面匯報等資料,記錄每位受導學生成長過程,跟蹤學生成長軌跡,研究受導學生的成長規律。
二是建立師生談心輔導與學生匯報制度。導師與受導學生采取面對面的方式,談心交流、輔導學習,每兩周至少一次。學生采用書面匯報形式每兩周一次向導師匯報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平時借助微信等溝通方式,導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
三是建立受導學生家庭檔案。導師通過電話訪問或直接家訪的形式,掌握學生家庭有效信息資料,對家庭情況進行必要分析,包括家庭人員構成,主要收入來源等,把單親、重組的家庭作為關注重點。
四是豐富輔導交流形式。不局限于一對一的個別指導,根據情況,可以一對多或者多對一輔導。可以組織多名導師和多名受導學生參加座談會、討論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會、總結表彰會以及學生之間的聯x會和其他團體活動等。
4.落實好學生“成長導師制”的保障制度
為使學生“成長導師制”切實有效運行,必須進一步建立、完善相應的保障制度。
首先,要組建一支強有力的領導隊伍,干部要帶頭參與導師制工作。院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分工合作。
其次,學院要創造條件,鼓勵導師們學習研究教育理論,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的方法,不斷探索實踐與受導學生情況相適應的輔導方案,不斷提高師生溝通與交往的藝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建立導師交流平臺,定期開展導師制工作交流活動,通過論文評選、個案分析、經驗交流、座談聯誼、成果展示等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激發導師責任感,提高導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
導師制心得體會5
中職學校學生素質現狀
第一,受傳統教育、多元文化和普高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職學校的新生多是成績不好的潛質生,他們文化基礎較差,缺乏自信,學習無興趣、無動力、無目標,有不良習慣,自控能力差。
第二,農村留守現象使農村學生心理問題增多,又無處傾訴,造成生理成熟與心理承受的落差、逆反,增加了學生德育的難度。
第三,職業學校學生流失嚴重,招生困難。大量學生的流失又影響了學校聲譽和招生,加劇了新生素質的下降。
中職學校德育現狀
傳統德育使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日趨專人化,出現了兩大分工:班主任、學生處專搞德育;科任教師只集中精力搞教學,認為自己在德育方面沒有責任,把德育推給班主任或學生處,而忽略了教師職業與生俱來的教書育人職責,造成學校德育與智育的剝離,出現了“只會講課,不會育人”的專任教師。任課教師的德育職能日漸弱化,加大了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難度。
隨著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深入,會發現學校德育工作越來越艱難。學生的思想千差萬別,如何疏導,如何教育,才能讓學生健康成長,是中職學校面臨的一個大課題。為此,我校走細化管理和內涵發展的強校之路,構建激勵機制,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教育管理新模式,樹立了“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德育導師的工作機制建設
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德育模式,即在博愛、責任、整合、優化的理念指導下,將學校班級德育的諸多目標和任務分解到擔任導師的任課教師身上,使教師變成導師,既教書、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導。任課教師與班主任緊密配合,優化管理,形成德育合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
結構組成健全的人員結構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為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組,德育副校長任大組長,學生處主任為副組長,各班主任任小組長,各班任課教師任組員,形成全校教師全員參與的德育導師隊伍;同時,還配備了兩名心理教師作為心理輔導員,從而形成全面、立體的德育導師結構。
工作職責德育導師在認真做好學科教學的同時,還對學生進行思想指導、心理疏導、習慣引導和學業輔導。導師工作主要有: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與其他任課教師、家長及時溝通,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導師在工作中有三重身份:生活上像父母,關心備至;學業、品德、心理上是良師,鼓勵指導;思想交流上是益友,平等相待。
管理機制一是檔案制度。為不斷促進導師開展好工作,學校編制了《衡南職專導師工作手冊》,規定了導師工作細則。二是師生談心交流制度。導師每周至少要與受導學生進行一次面對面交流,并將學生在生活、學習、心理方面的困惑、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填在《衡南職專導師與學生互動交流表》上,規定在一周內幫助學生解決所反映的問題,并將解決的結果如實記錄在《衡南職專導師與學生互動交流表》上,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衡南職專導師與學生互動交流表》進行檢查,并對學生進行暗訪。三是班級導師會商制度。班主任定期組織本班導師召開班級會商會,共同分析本班學生在品德、心理、學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并將相關內容寫入《衡南職專導師工作手冊》內。四是家校溝通制度。在節假日印發《衡南職專導師與家長互動表》,把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思想及取得的進步及時匯報給家長,同時要求家長將學生假日在家的表現反映給導師,聽取家長意見和要求。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
建立評價機制學校充分發揮評價的規范、導向與激勵功能,建立健全導師工作評價體系,對每位導師實行教學與育人雙線管理,從職業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現、專業發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六個方面對導師的工作業績進行綜合評價。建立了《衡南職專導師育人及專業成長手冊》,導師依托這一手冊制定成長目標、計劃,記錄成長過程,描述成長軌跡,展示成長成果,并將評價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評優、評職和晉級掛鉤。
提升與發展為全面提升導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加強教師自我反思,提高德育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建立了導師專業發展論壇制度。論壇以研究和解決導師育人和學生成長中生成的真實問題為主要內容。論壇方式靈活多樣,主要有:(1)研討式,每周定期召開,采用主題發言和互動交流的形式探討育人中的問題;(2)匯報式,優秀導師介紹成功育人經驗;(3)論壇式,名師主講德育中的共性、熱點和難點;(4)咨詢式,導師就實踐中的困惑、疑難問題,與家長、同事、專家對話咨詢;(5)報告式,聘請經驗豐富的學者、專家作主題報告;(6)微博式,在學校主頁開辟德育專欄,導師開通微博,在網上暢所欲言,談心得體會,分享成功,答疑解惑。導師通過參與各種形式的論壇,結合德育實踐,內化為個性化德育能力和理念,形成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實施德育導師制成效
改變了學校德育工作局面,形成了全員育人的格局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實施,克服了以往德育只由班主任和學生處等少數人實施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改變了任課教師只管教、不管導的狀況,擴充了德育工作隊伍。
轉變了教師德育觀念,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全員育人導師制的推行,教師從導“學”轉向導“育”,改變了以往“只會講課,不會育人”現象,樹立了“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同時,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得到了長足發展。
融洽了師生關系任課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由原來的課堂教學擴大到整體教育,提升了任課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增加了任課教師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增加了家校溝通全員育人導師制使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更加密切,消除了家校對學生要求不一致的德育內耗,同時使雙方的整合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由于導師與學生雙方比較熟悉,導師容易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能恰如其分地引導和鼓勵學生,并做出公正評價,避免了過去班主任一人無法“因材施教”的局限,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
當然,由于德育導師制還處在探索階段,還有很多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如德育導師的培養,導師的素質評價和育人效果評價體系建設——德育的長效性難以縱向比較,德育效果無法橫向比較等等。
導師制心得體會6
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朋輩導師制度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朋輩導師制度是指通過學長學姐等學生作為導師,指導和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新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和團結,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朋輩導師制度的實施過程中,我有幸成為一名導師,并且受益匪淺。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作為朋輩導師的心得體會。
作為朋輩導師,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知識。導師需要熟悉并掌握所教的課程內容,能夠提供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在我擔任導師的時候,我會提前準備好各類資料和學習指導,讓新生可以更快地掌握課程知識。此外,我還會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給予新生一些實用的學習技巧和方法。通過對新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也得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其次,朋輩導師制度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和協作能力。作為導師,我需要與新生進行頻繁的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和困惑。這種經常性的交流不僅能夠幫助新生解決問題,更能夠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建立起師生之間的親密關系。在與新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我也鍛煉了自己的表達和傾聽能力,學會了更好地理解和關心別人的需求。這些溝通和協作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將派上用場。
朋輩導師制度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領導能力。作為導師,我不僅需要指導新生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我會與新生進行一對一的面談,了解他們的困惑和目標,提供幫助和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明白要成為一個好的導師,需要有耐心、責任心和關心他人的心態。同時,我也要擔當起領導的角色,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和社團,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這些經歷不僅是對新生的幫助,也是對我個人成長的一次鍛煉。通過不斷承擔責任和領導,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使命。
最后,朋輩導師制度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和團結。在我擔任導師期間,我發現學生之間的整體團結性和友好氛圍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新生在接受我的幫助和指導之后,也會主動幫助其他人,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互相幫助和團結的精神不僅是在學習上,在生活中也同樣體現出來。學生之間相互鼓勵和支持,共同進步,使整個學校的氛圍更加和諧溫暖。
通過朋輩導師制度的實施,我深刻體會到其帶給學生的積極影響。通過參與其中,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知識,鍛煉了溝通和協作能力,還培養了責任感和領導力,同時體驗到了團結和互助的力量。朋輩導師制度不僅是對新生的幫助,也是對導師自身的一次成長和提升。我相信,未來的朋輩導師制度會越來越完善,為更多的學生帶來更大的益處。
導師制心得體會7
【關鍵詞】“網絡導師制”語文教學以人為本減負增效
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基礎教育已經基本實現由精英化到大眾化的轉變。基礎教育如何實現與日益發展的高等教育的實質性接軌,已成為每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問題。而語文作為基礎性的人文學科,筆者認為,更需要回歸本真,以人為本,關注個體,力爭實現減負增效。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在教育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進行創新。我校所開展的“網絡導師制”部級課題研究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本文就在“網絡導師制”背景下對語文學科的教學進行一些探究。
首先簡單介紹我校開展的“網絡導師制”課題。“網絡導師制”是網絡教學和現實中導師結對的完美結合。從網絡教學的角度來說,“網絡導師制”是利用高度發達的現代教育技術,通過人機互動,科學合理地實現學業指導、在線面批、心理疏導的網絡交流平臺。從導師結對的角度來說,導師即本班級任課老師,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導師,導師則根據班級整體情況和本學科教學情況,選取班級部分學生作為自己的受導對象。導師需要對受導學生的學業和思想動態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整體而言,“網絡導師制”是順應社會發展,結合學生成長需要,面對全體學生展開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教育教學活動。而語文老師應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導師制”這一新體制,使其更好地為我們的語文教學、為我們的學生服務呢?下面我就針對該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一、導師對結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學業指導,補充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人文性強,注重情感體會和交流。而在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中,老師更加注重的是面對全班同學的集體教學,很難針對學生的個體體驗進行深入的交流和點評,久而久之,學生所獲得的更多的是規范的解答、統一的理解,而喪失了自己的個性體悟,這并不利于真正的語文教學。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更是非常可怕的,長此以往,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喪失自我,非常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更是與我國素質教育的初衷相違背。
1.心理輔導
在“網絡導師制”背景下,我會在平等的前提下定期或不定期的和結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心對心的交流。首先我會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了解他們在生活中的情況以及面對的問題,幫助他們從心理上進行疏導,并盡可能提供幫助,一般而言都會獲取他們的信任,為后面的工作做好鋪墊。有些時候學生可能比較內向,這時我會以更加誠懇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學生選擇導師本身就說明了他對導師在一定程度上的認可,只要我們抱著一顆真誠的心,就一定會換得學生的認可和信任。
2.學業指導
導師與學生結對時就是雙向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選擇導師,導師則根據班級整體情況和本學科教學情況,選取學生作為自己的受導對象。所以,就我而言,結對的學生往往是在語文學科相對薄弱或者是特別喜愛語文進而想有一定程度突破的。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這部分學生的問題可能會因各種原因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
經過第一階段的心理輔導,師生間已經形成了信任而融洽的關系,在第二階段,我則會更加注重對他們在學業上的指導。除了平常的課堂教學之外,面對語文學科薄弱的學生,我會主動詢問,幫助他們進行系統的分析,明確具體的薄弱知識板塊,幫助他們制定可行的階段性計劃,讓他們有的放矢,使成績得到有效提升。面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則會更多關注他們對一些內容和問題的具體理解,和他們進行討論和交流,肯定他們的個性化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提高性的輔導,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發展性評價
在前兩項工作的基礎上,導師會定期對受導學生的狀態做出發展性評價,并上傳到“網絡導師制”平臺,記錄下學生的成長軌跡。學生不在學校的時間里,比如說周末或寒暑假,可以直接進入網絡平臺,看到導師對自己的發展性評價,并直接利用網絡平臺及時與導師交流,從而實現時間上無死角。
以上三個階段性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普通課堂教學中所帶來的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弊端,從而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關注個體、個性發展。
二、“電子教室”網絡教學互動,與傳統教學形成良性互補
平時學生在校學習,有任何困擾和疑問可以及時和老師交流溝通,求得老師的幫助,但是學生在雙休日、節假日等時間的學習如果安排不當也將直接影響他們最終的學習成果,語文學科更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素質養成的學科。我校開發研制的電子教室網絡互動系統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也更加有利于我們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現代社會家庭網絡已經基本普及,學生家中只需要有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即可進入我校的“電子教室”網絡互動系統,參加與老師的教學互動。
“電子教室”集語音、視頻、電子書寫板三位于一體,在學生與老師綁定的前提下,可以實現雙向交互式“在線指導”。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優勢更加明顯,比如,學生通過耳麥可以清楚地聽到老師的聲音;學生可以通過電子教室的屏幕、電子書寫板功能,清楚看到老師的所有板書;教師的提問或自由討論可以通過電子教室的語音對講、電子舉手等功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有序進行;教師還可以點擊任何一個在線學生,查看學生“在線解題”并實現“在線面批”。就具體操作而言,老師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課表及規定時間進入“電子教室”系統,并等待學生的加入。需要參加的同學只需在相應的時間里登陸“電子教室”,即可參加本節課的學習。通過“電子教室”,教師可以完全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甚至可以獲得超越傳統的課堂教學所能達到的效果。
導師制心得體會8
一、德育導師制的內涵辨析
導師制起源于牛津大學新學院(1397年)。當時的導師制“是在本科生階段,當新生入校時,學院都會為每一位新生確定一名導師,在導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師徒關系”。[2]牛津大學導師制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掌握了導師制的根本內涵——一名導師對應一名新生。但將導師制引入德育不可全盤照搬,應與德育有機結合。
1、德育導師制將智育與德育有效分離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追求道德完美乃至圣德的民族,這一點在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們所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的效率追求對教育產生了重要的沖擊,導致教育不得不被動地將學生的智力培育放在首位,而德育則只有“榮譽稱號”卻缺乏實際支撐。在具體的教師安排上,德育工作由政教處統籌,科任教師或者班主任具體負責。然而無論從結構高層還是一線對德育教師身份的認同度并不高,最終的評價還是以智力成果為導向,于是德育工作不斷被弱化乃至忽視。而德育導師制的出現使得德育與智育實現了有效的分離,分享與智力教育同層次的發展路徑,可以說這從根本上改善了德育工作的現實處境,為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尊嚴。
2、德育導師制使德育工作走向專業化
中小學的德育工作常面臨這樣的尷尬:思想上重視,現實中忽視。這種尷尬使得整個德育顯現出混亂乃至隨意的狀態:誰都可以負責德育又似乎沒有人負責,什么活動都是德育又似乎什么活動都不是。德育導師制則從根本上改善了這一境況,它是“由學生與導師通過雙向選擇,每位導師教師有針對性地選定15~20名左右的學生與他們結成對子。通過導師與迫切需要關心指導的學生建立一定的聯系,及時進行個別指導的德育模式”。[3]選擇和個別指導給德育工作者向德育導師轉變提供了動力和壓力,其催生的就是這些“教”德育的人必須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不然就有可能在選擇中被淘汰。當然在學校層面也必須為這些導師提供高質量的培養計劃,因為在未來還將面臨著實際效能評價的挑戰。由此可見,德育導師制的內涵之一就在于催生了德育工作專業化的取向。
3、德育導師制拓展學校德育工作載體
德育導師制是順應時展潮流,滿足國家在新形勢下對人才需求的德育創新機制。但是創新之所以困難原因有兩點:第一,創新點難以找尋;第二,創新出現容易受到舊思想舊習慣的對抗。德育導師制無疑是創新的,但在現實中常常受到舊思想舊習慣的困擾。誠然傳統的德育體系存在著一些弊病,但其自身經過時間的檢驗也有合理的地方。因此,我們應該將德育導師制看作是對學校德育工作載體的積極拓展,而不是對傳統德育的全面推翻。德育導師制的創新體現的是合作的精神,而不是對立的態度,這是在整個德育氛圍和環境中必須牢固樹立的觀念。
二、德育導師制的誤區規避
有研究發現,“德育導師制在理論研究方面成果頗豐,然而在實踐中卻鮮有成功的案例,這一方面告誡我們德育導師制的理論研究可能距離實踐還比較遠,難以進行有效的指導;另一方面也是德育導師制在現實情境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困難需要去克服”。[5]這里尤其要注重的是德育導師制實行過程中誤區的規避。
1、德育導師制應避免帶來科任教師的心理失衡
從遠古的教育來看,教師和學生的組合一般是較為隨意的。進入班級授課制模式以后,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穩固的師生關系。除了學業上的指導之外,情感的交流和分享也是師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事實上很多人在選擇教師作為職業時并不帶有各種名利動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喜歡孩子”。德育工作就是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傳統的德育中這些工作都是由科任教師兼職完成的,而德育導師制的出現顯然打破了這種局面。享受教師存在價值的感受由科任教師轉向了德育導師,這容易使得科任教師的心理發生失衡,因此如何對科任教師進行心理補償就成為了實行德育導師制不可忽略的一個問題。主要的措施還是在于德育導師和科任教師之間的合作,在不影響專業工作的前提下讓所有的教師都參與進來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2、德育導師制應避免過度強調自身的專業程度
德育導師制無疑是將中小學校中的德育工作上升到了一個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地位。但德育導師制的專業化的程度到底有多高?進入壁壘到底有多難?這些是必須要弄清楚的問題。“導師指導的學生在具體的班級中,為了確保整個班級的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協調性,導師又不能自行其是。”[6]因為學校的組織場域特性與其他的組織還不是非常一致,在強調專業性方面有著自己的組織特色。同時德育導師的工作也來自多方面的支持和監督,更為重要的是德育導師的直接工作對象就是學生,他們是未來的希望,所以應該給他們提供更為合適的成長環境來尋求道德上的發展。因此,我們對德育導師制的專業程度要適當做一些調節,不可以過度強調。如果過度強調德育導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則會形成德育導師的專業傲慢,這顯然不符合學校的發展,會造成對學生成長的不利影響。
3、德育導師制應避免混淆個體和集體的'相互關系
道德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難以辨明,更難以統一。人們對道德的要求常常會用“相對”來解釋。道德本身有道德底線和高線,道德教育有追求道德圣人也有追求道德常人,因此可以說道德之于個人是非常個性化的要求。然而人生存在一定的社會空間中,都有自我實現的動機和渴望,然而又不得不依賴于外界提供各種途徑和資源,對于個人的道德表述也需要集體的共同認可。因此道德本身就充滿了矛盾性但又不完全對立。德育導師制要求德育導師對其指導的學生的個人道德成長負責,同時積極安排他更好地融入社會。在個體與集體的利益博弈和交流合作中德育導師必須認清這兩個不同屬性的概念的實質性區別,把握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更加從容自信地實現自我,融入社會,千萬不可隨意混淆個體和集體的相互關系。
三、德育導師制的實踐策略
道德的習得最終目的在于為實踐行為提供指導,德育導師制也不例外。在實踐德育導師制時,必須將工作重點放在制度落實、思想轉變和資源投入上。
1、德育導師制必須注重制度落實
德育導師制的核心是一項制度安排,將學校德育工作制度進行重新部署。然而制度終究不是寫在文本上的讀物,而是要落實。德育導師制的落實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工作:第一,學校主管領導的重視。中國的制度落實有賴于行政領導主觀上的認同和支持。一般對于德育制度的創新落實領導群體不會反對,但是問題在于是否會深入支持,這個是問題的關鍵,必須要從理想追求和現實意義等角度說服高層以獲得實際支持。第二,必須加強德育導師培訓。在制度安排的核心環節中必須對德育導師的培訓做出具體的規范,好的德育導師能培養出有道德的學生,同時通過制度保障也可以使得德育導師的合法性得到認同。第三,師生雙向選擇要合理。從傳統意義上看我們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選擇都是被動的,然而德育導師制在這方面做出了顛覆性的創新,可以預見的是阻力也會非常大,所以制度落實必須要關注到這點。
2、德育導師制必須注重思想轉變
學者田愛麗在研究中發現“德育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情形在一些學校是慣常的現象。說是人人負責,實際等于沒人負責。究其原因,教師的責任意識不強是學校德育難見實效的一個重要因素”。[7]要提升教師的責任意識,轉變德育思想是關鍵。首先,德育導師應為學生創造既民主又自由的發展空間。德育導師制的核心思想在于拉近學生(未成年人)和教師(成年人)之間的距離,減少雙方的隔閡,使學生的成長更加從容自信,而不是一味地說教灌輸。其次,德育導師應該從“經師”向“友師”轉變。德育導師不是簡單地將“經典”中的道德要求告知學生,而是要成為他們的朋友,和他們一起成長,形成“成長共同體”。最后,要強調德育導師的責任。“德育導師制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增大了每個教師責任空間。這種責任感是創造力的源泉,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能動性,責任空間可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問題上的優勢和巨大作用。”[8]
3、德育導師制必須注重資源投入
趙清萍認為,“德育導師制的實踐與探索需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現有的德育資源,以學校為主導,充分發揮家庭、社會等諸方教育功能,實現有效整合,全方位實施德育導師制,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德育效益的最大化可見即便德育導師制在理論架構上是完美的,如果缺乏優質資源的回應,也會走向衰退消失的道路。
導師制心得體會9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導師制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的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這種制度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
一、中學實施導師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開展中學導師制是必要的。導師制有利于提高學校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有利于彌補傳統班級管理模式的不足;有利于轉變教師育人觀念,提高教師素質;有利于消除科任教師的權威危機與心理失衡、增進師生間感情;有利于尊重學生個性,因材施教;有利于聯系學生家長、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提高學校教育質量,逐步形成學校校園文化,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開展中學導師制是可行的。心動不如行動,學生的身心特點,青春期心理活動的矛盾現象決定了導師制的可行性;沒有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家長的支持決定了其可行性;教師的能力條件,科任教師的積極性決定了其可行性;學校的教育條件決定了其可行性;教育主管部門、國家相關的政策導向,國家的重視決定了其可行性;社會上的教育資源,以人為本的社會教育環境的逐步形成也是導師制可行性外部因素之一。
二、我校導師制實踐的成果
行為見效果,教育出成果,經過幾年的實踐,導師制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學效果。導師制教育管理模式已逐步成為我校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種管理文化,一種制度文化,一種能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文化,學校上下逐步形成了一種全員育人的可喜局面。
1.教師的教育觀念得到有效轉變
在教師普遍感到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溝通,越來越難教的情況下,“導師制”活動的開展有效地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十個手指有長短”,教師開始能正確地看待特殊學生,遇到問題學會了換位思考;能承認學生的差異,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導師制活動與新課程改革完美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了由重“教書”輕“育人”到“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轉變。教師從教“學”走向導“育”,自覺地把自己從學生的“學業教師”轉變為“人生成長導師”。
2.教育方式方法得到創新
“導師制”活動采用師生結對的形式,引起了特殊學生的重視和家長的關心,在活動中,導師自覺增強了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教育方式得到創新;從原來單一的口頭教育,拓展到利用電話、網絡、書信等多種形式的媒體對特殊學生進行人文關懷,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把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學業輔導、生活指導融為一體,讓特殊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
3.有效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
實施導師制,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心,通過培訓和相互間的探討,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水平。導師直接參與學生活動的指導,導師全面了解學生,指導學生,從而了解學生工作,理解學生工作,同時,有助于導師樹立威信,充分發揮育人效果。
4.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在導師制活動中,導師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者”,而是特殊學生的朋友、參謀,與特殊學生平等相處,坦誠以待。導師經常用談心的形式關注特殊學生的生活,師生間的感情更加融洽。實施導師制,使老師和學生走得更近,情感溝通更勤,學生充分體會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真正感受到了老師發自心底的愛,從而更樂于和老師說悄悄話。
5.學生的行為習慣更文明
實施導師制,老師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使學生明禮儀、講廉恥,開始更加注意每一個細節,形成了文明道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校園氛圍。人格上自尊,學習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為上自律,處事上自信,“五自”的意識和能力得到提高,促進了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逐步得到鞏固、內化、升華。
6.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
“導師制”為不同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特殊學生在導師的感化下,找回了信心,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一些平時教師較少顧及的特殊學生,課外也能得到導師的個別幫助,從而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成才的意識增強。導師制這種親情化、個性化的教育模式,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人格成長以及進一步提升師資隊伍素質注入了新的活力。
7.家長更信任學校
“導師制”活動開展后,家校聯系頻繁,導師以電話、家訪、書信、網絡往來等多種形式與學生家長溝通,取得了家長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家長確立了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了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
8.教育質量得到提高
實施導師制,建立良好的校風、學風充分發揮了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課堂紀律有了明顯的改善,無論是老師的講課,還是學生的聽課,都明顯感受到了課堂效率的提高,“先學后教,反饋矯正”得到不斷深化,減負提質逐步變為現實。使我們的老師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親其師,信其道”的魅力。
9.資源整合,創出特色,逐步形成校園文化
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相互了解,相互滲透。教師隊伍與學生工作隊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自發揮所長,有效的整合資源,辦出了學校特色,形成校園文化,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廣大師生。
三、導師制實踐的困惑、不足及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校的中學導師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不足。為提高中學導師制的有效性(效果好、效率高、效益佳),亟待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導師的素質問題和隊伍建設問題
這是導師制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因為只有老師自覺自愿樂意承擔工作,才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工作才會有方法、能創新。怎樣轉變導師的'觀念、提高導師的能力,用“一條河”代替“一桶水”,干好良心活?怎樣才能使老師自覺自愿樂意承擔工作呢?導師制有經驗但不能依賴,不能照搬照抄,可以借鑒。導師應該在哪幾個方面去導學生?如何去導?在思想上、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如何導好?學生有了困難可以找導師來解決,但我們有很多的導師自己有了困難怎么辦?而且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也缺少專業的知識武裝自己。如何防止導師制形式化,防止假、大、空?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平臺,走出去,請進來,專家引領,骨干傳幫帶,交流研討,以提高教師的師德、師風、師能,積極踐行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和“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不斷轉變教師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習觀、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在全員德育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達成共識,并充分調動導師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形成開展導師制共同方向的合力,使導師真正明確開展導師制的目的和職責,棄功利性,提高職業幸福感、責任感、使命感。
雖然我們以年段、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導師交流活動,以擴大導師之間的方法交流,但是年輕教師多,經歷和閱歷不足,導師輔導的學生畢竟是一群比較特殊的學生(當然也有一些好生),做好導師制這項工作光憑經驗和熱情是不夠的,尤其是要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心理教育水平,因為有些教師面對一些特殊家庭的學生,特別是性格特內向的學生,有時會束手無策,很難走到學生的心里。導師制需要導師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邏輯學、導師方法和技巧等相關知識,需要多做一些專題輔導;定期不定期召開導師思想、匯報、交流會(可以分年段、分共性問題等);發揮網絡功能;收集導學案例,編印培訓導師手冊以供導師參考、借鑒;優化導師制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提高導師自學、互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提高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學業輔導、生活指導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導師的綜合素養。
2.認識好、協調好、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把握好“度”的問題
(1)如何處理導師和班主任的關系。應該說實施導師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補充,但導師和班主任的作用,兩者是不可取代的。導師應該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常常弄反。這里就存在班主任如何協調導師(包括任課教師),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學生的有效機制的問題。德育工作中,應該以班主任工作為主,導師制為輔。
(2)如何正確處理導師與家長的關系。我們的導師在實踐中會遇到家長不配合,有的甚至騙老師的情況,使得導師不能按既定目標完成任務。而有的家長思想上是愿意配合的,但由于工作原因無法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我們的導師對此感到非常無奈。家長真正成為教育共同體(讓家長做教育的知情者、建議者、協同者、參與者、監督者、同盟者)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任重道遠。
(3)如何處理班主任導師與德育管理、教學的關系。班主任也是導師,但班主任平時事務繁忙,既要進行德育管理,又要做導師,還要擔任教學工作,而班中的問題學生也較多,故有時會力不從心。他們更多的是把目光都放在學生成績的提高上,尤其對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忽略了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意識。
(4)如何處理導師制和教學的關系。導師重要,但教學的有效性更重要,畢竟目前評價教育質量還是以教學質量、考試成績等為主要依據。因此要權衡利弊,要分輕重緩急解決教育質量問題。
(5)如何避免導師制活動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道德化和品德問題心理化兩種偏向。心理問題不能總用道德問題來評價,也不能把品德問題心理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講究一個“度”。
(6)如何把握學生成長過程中,導師的變更、周期性問題。導師制實施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導師制的針對性、有效性,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導師的崗位、職務會變革,這將導致導師的延續性、周期性等問題,因此要結合變化做好預案和及時調整,保證導師制大局的穩定性。
3.導師的工作績效考核與評價機制問題
導師制考核不夠科學,可操作性不夠,激勵性不足。導師制實行過程中的檔案資料收集要花大量時間,分散導師精力,但沒有過程信息資料,就難以科學、公正、公平評價,導致評價不客觀、不公正。因此要結合學校實際,發動全體教師,發揮集體智慧,群策群力,齊心協力,尋找突破點,攻堅克難,協調付出與收獲、福利報酬、職業幸福感等問題,制定出公正、合理、科學的評價機制。
4.如何針對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年齡段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導師制問題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真分析校情、師情、學情,在結對子時可以采取學生自主的方式,讓學生去選擇自己的導師,這樣工作起來會得心應手些,同時班主任可以從中協調,必要時給予幫助。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切實開展個性化調查、摸底,開出導師處方,對癥下藥。建議學校豐富德育導師培訓內容,結合學校文化建設,調動每一位導師的積極性,把這項工作真正做出實效。總之,針對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導師制工作在具體操作層面都應注意把握幾個方面:一是適時點撥,把握“導”的時機;二是分析成因,找準“導”的突破口;三是關注心靈,探尋“導”的策略;四是循序漸進,把握“導”的步調。同時要以愛為基石避免師道尊嚴演變為教師霸權;以良性互動,平等對話避免導師變成熟悉的陌生人;以求同存異,互相尊重避免師生交往的利益化;以營造氛圍,尊師重教避免導師職責理解的窄化。
導師制心得體會10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豐碩知識,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培養語感,我校開展了“我讀書,我快樂”為主題的語文讀書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在將活動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使學生了解了許多關于美文化、語言、思想等方面的知識,提高了對語文的興趣,從而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發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二、活動內容
1、“我讀書,我快樂”主題征文
2、朗讀優美的古詩文
3、抄寫古詩詞
4、背誦一首經典詩文
5、背誦優秀詩文
三、活動效果
我班學生能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讀書筆記比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生在寫作中,寫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作文積極了。在讀書活動中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活動效果
本次讀書活動學生積極參加,寫出了不少文章在學校的`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通過活動,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增強,思維也得到了拓寬,知識面也擴展了。
五、活動的不足與改進
1、學生的閱讀面還有待于增加。
2、閱讀中的語感還不夠。
3、課堂教學不能很好地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
4、學生的朗讀水平還有待于提高。
5、活動的形式還需要更多多的吸引學生。
導師制心得體會11
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有人說教師是春蠶,一直奉獻到生命耗盡那一天。個人覺得這兩種比喻都不貼切,這兩者都是以犧牲作前提,但事實上,作為教師是享受的,課堂上與學生互動,感受他們的青春活力,課后促膝談心,體驗他們的喜怒哀樂,給他們一些指導,既可育人又可交友,所以我更喜歡稱教師為“引路燈”。 “引路燈”永遠不會熄滅,總會在最前方給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然而,在以選拔性考試為主的升學機制和教學評價機制下,班級教學管理往往重視學業、強調成績、忽視人格;重視群體,強調共性而忽視個性。怎樣才能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平等的關愛,做好每個學生的“引路燈”呢?這一直是學校管理和教師教學中的難題。解決這個難題,需要有一種博愛意識,一種責任意識,更需要一種可行性的操作機制。
一、定位·轉型
對于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來說,明確自己的定位,找準今后的發展方向,順利完成角色轉變是這一階段的第一要務。
參加導師制活動后,我拜在高一數學級部主任薛主任門下。薛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他風趣幽默、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能夠抓住學生的關注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他又能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在課堂外,薛老師與學生相處極為融洽,耐心細致地為學生解答疑惑,關心學生生活,真正做到了亦師亦友。這讓我倍感欽佩的同時也深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駕馭課堂的能力,對學生思維的引導,精到的點評,對教材內容的把握都是我亟待提高的環節。但是找到差距只能算是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的第一步,解決問題,彌補不足,縮短適應期,盡快完成角色轉變才是根本。因此在羅勇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領導的要求,為自己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并嚴格遵照執行,做到行動前有計劃有準備,行動后有反思有改進。
除了有計劃的開展工作之外,薛老師還提醒我發揮自己的年齡優勢,深入到學生中去,切實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我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外,也通過周記評語或者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的方式,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態,以一種平等的姿態盡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以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得益于導師制的巨大作用,通過以上一些工作,我已經基本完成了角色轉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但這也只不過是剛剛入門而已,因為當好一名教師是需要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
二、發展·提升
在基本適應教師崗位,初步完成角色轉型后,對青年教師來說,面臨的另外一項課題就是怎樣盡快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更好地站穩講臺,保證教學效果。如果僅憑個人摸索,想要迅速發展獲得提升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導師制再次顯示出自身的優越性。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新教師可以學習敬業樂業、忠于職守、為人師表、熱愛教育事業的職業道德,掌握教學技能,過好教學關,盡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因此,乘著導師制的春風,我在薛老師的指導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提升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聽課。認真,廣泛聽課,從優秀教師的'課堂上汲取營養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捷徑。這一學期,在薛老師的嚴格要求下,我積極參與聽課,從初中到高中,從校內到校外,從新授課到習題課,從本學科到其他學科,在這些不同風格但同樣優秀的教師的示范引領下,我受益匪淺。例如在聽過薛老師講授《對數函數》一課之后,我嘗試著將薛老師設計的學生活動嫁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既完善了自己的課堂,又在實際操作中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有效地彌補了自己能力的不足,提高了課堂效率。
其次,除了認真聽課,評課和課后反思對青年教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每次聽課之后,薛老師都會組織聽課教師認真評課。通過大家熱烈的討論,我可以更為準確的歸納授課教師的成功之處和經驗教訓,而這也可以極大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避免走彎路和事倍功半的情況出現。同樣的,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孔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常常進行自我反思,才能調整教學標高、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真正有所進步。因此,我時常反省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不足和失誤,以便及時調整,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我想這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學生負責!
三、歸屬感
實際上導師制對于青年教師的巨大價值不僅體現在個人職業發展方面,這一制度更為廣大青年教師提供了一種家的歸屬感,拉近了新老教師間的距離,增強了凝聚力。就像薛老師一方面為提高我們的教學科研能力嘔心瀝血,另一方面又極為關心我們的生活。例如,在羅勇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數學組團結一心,親如一家,讓我們青年教師倍感溫馨,在工作之外更享受到了家的溫暖,真正體會到了石室中學“辛勤工作,心情愉悅”的理念。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導師制的指導下,在薛老師及組內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我雖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但同樣還有很多不足,例如:我還需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鉆研教材,精心備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只有備課充分,才能從容不迫,得心應手,勝似閑庭信步,精彩紛呈。我還需要繼續堅持參加聽課、評課的活動,向更多優秀的教師學習,不斷積累,才能真正達到學校的要求,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石室中學教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的一年,堅定信念,揚帆起航,就是現在!
導師制心得體會12
一.認識到位建立組織: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億萬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一項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工程,是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希望工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
20xx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國各地德育研究如火如荼,新方法、新形式層出不窮,其中在中小學實行德育導師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德育導師制,把需要更多關心的學生的思想教育任務分解給德育導師,讓更多的老師關心、指導學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學習,形成了既管又導、整體推進的學生思想工作新模式。德育導師制,以"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員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是全員導師制的育人模式,通過實施德育導師制,在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
鑒于以上認識,我校召開全校教師大會,校長傳達了教育局德育導師制的有關要求,強調了開展德育導師制的重要性,并對德育導師制的開展進行部署。德育組制定了學校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學校建立了德育導師制組織機構,校長任組長,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處少先隊總部人員任組員,并進行了責任分解。
德育處:撰寫總體方案、總體考核組織、相關制度制訂、主要過程操作協調,以及導師制的平時檢查與學期考評。
有關導師:負責導師制的具體組織實施。
教科組:主要負責"導師制"的相關科研工作
二、明確職責全面實施
我們對導師的定位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傾訴對象,不是訓導是引導,不能把受導學生貼標簽。
導師通過“思想引導、學業輔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參與管理”,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全面提高素質,為學生發展成為堅強自信的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導師通過參與管理、活動協助受導學生班級的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與文化建設,為受導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一)、導師的具體職責:
1、思想引導: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引導優秀學生各類學生積極進步。
(2)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檢查和督促學生的行為習慣。特別是要促進責任感、誠信與感恩孝順等道德品質的形成。
2、學業輔導:
(1)負責學生的學業指導,按照學生的個性、經歷與基礎制訂學習與發展計劃,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定期了解該生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學業上的困難。
(3)每次測試以后要幫助學生分析,找出問題提出對策。
(4)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3、生活指導:
(1)關心學生生活,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2)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積極爭取多方協作,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4、心理疏導:
定期與學生談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學生生理的長輩,心理上的醫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的各類問題、煩惱、挫折。對受導學生反映的問題要與各相關部門、教師、家長聯系,及時為指導對象分析情況、排憂解難。
5、參與管理:
非班主任導師確定聯系班級后要加強與班主任聯系,要更多地關心聯系班級。
(1)積極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抓好班級管理,出好點子,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2)要積極參加該班級的活動,重點抓好班級文化建設,每學期至少要參加一次班級的主題班會,進行一次專題發言。
(3)與班主任一起進行家訪,調動各方力量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
(4)班主任不在時應代理班主任,完成各種工作,搞好班級日常管理。
(二)、導師與受導學生的確定
1、導師確定
學校45周歲以下教師均為導師.
2、學生確定:
(1)面向全體學生。各層次都要確定有代表性的學生(特別關注學業困難、品德偏常、性格偏激及其他需要提高的學生),以后逐步推廣,力爭每位學生都有導師。
(2)原則:本學期受導學生由導師確定。以后學生自愿報名。
3、受導學生主要要求
(1)尊敬師長,聽從師長教導,在約見的時間應當按時到。要尊重導師,要主動跟導師聯系,取得幫助。
(2)要積極進取,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合理安排時間。
(3)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培訓,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三)、德育導師根據相應制度開展工作
1、檔案制度。對每位學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家庭詳細情況,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學業跟蹤檔案,對學生表現、考試成績等逐一記錄,分析對照。
2、學生成長記錄(冊)袋制度:每位受導學生都有成長記錄冊,記錄冊主要記錄學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績。記錄袋主要收集學生成長
過程中的各類資料。如成果:收集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優秀作品與學生成果的相關資料、證書復印件等。評價:主要包括課堂學習行為觀察評價、自我評價、思想認識、教師評語和家長寄語等。成績:各次考試的.成績與總結分析。活動:各類活動的記錄,照片等。
3、家訪聯絡制度。建立定期家長聯系制度,每半月聯系一次。通過家訪,德育導師對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對其家庭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結構(單親、經濟困難等)。密切與家長聯系溝通,指導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4、談心與匯報制度。導師堅持每天與學生進行個別談心,學生每半個月一次向“導師”匯報生活學習情況。
三、檢查評估
努力推進平時學校對導師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學期結束時領導小組將對導師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考核,考核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其中量化考核包括:導師自評、導師領導小組評分、受導學生評分、教師評分、家長評分。.定性考核包括:工作態度、學生最終的情況(成績、品德表現等)考核的結果作為教師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并與教師本人的績效獎掛鉤,擔任德育導師的教師在評職評優中優先考慮,優秀導師享受優秀班主任待遇。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我校的德育導師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行為有偏差的受導生、學業成績落后的受導生、家庭有困難的受導生、單親的受導生,有了長足的進步,問題學生得以明顯改觀。下一步我校將總結前一段德育導師制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使更多的學生配有德育導師。
導師制心得體會13
經歷了又一學期的導師制,我又學到了很多很多。
在前幾次的課中,老師們帶我們觀摩了XX四中的優秀的計算機老師們的課。四中的老師們真的很好,對于今后我們踏上教師的工作崗位有很多意義,我從老師們的課中吸取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知道了一堂計算機課具體應該怎么導入,應該從哪些方面將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都是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C老師和W老師在每堂聽課中都要求我們為每節課做詳細的聽課筆記,老師告訴我們,聽課筆記用來記錄自己對上課情況的評價,包括一個老師上課的細節,課堂情況,學生反饋的情況,優點和值得借鑒的東西和不足。越詳細的聽課記錄越有助于老師提升課堂的教授質量,越能反映一個老師的上課特點,我們也能從課中學到更多。一個好的聽課記錄出了一些上課的細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評述一下這堂課哪里上的好,還在哪里,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應該怎樣改進。其中也運用到了我們這學期主修的教學系統設計課程的知識,是我們可以更好的學以致用,這是我覺得導師制給我帶來的最大的好處。這都要感謝學校還有老師們的幫助與支持。
在前幾次課聽了很多堂課之后,我們終于有了實踐的機會,可以親自給四中的孩子們上計算機課。由于是第一次真槍實彈的上課,老師給了我們很多的準備時間。我們可以選擇要講的知識,大家一般都選擇了圖文混排、表格統計來上,我選擇的是圖文混排。在準備課程的幾周里,我花費了很多精力從網上搜索合適的教學素材(包括文章、
圖片)因為圖文混排是講對文字圖片的`設置和編排。我要考慮應該從哪些方面教,叫那些知識(因為圖文混排包括很多內容)。由于初一的學生是首次接觸圖文混排,于是我決定只講一些基礎的圖片和文字處理的知識。重點是讓同學們對圖文混排有個概念,會簡單的編排就可以了。根據這個教學目標,我開始設計課程和寫教案,因為是第一次,我很緊張,于是將上課要說的所有話都寫在了紙上。預測學生們的反應情況,設計了很多教學方案。這次備課時間很長,有了前幾次講課的同學的鋪墊,我可以準備得更充分,也能發現準備過程中的很多忽略了的東西,可以及時補上,也算是準備充分了。雖然最后鋪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給四中的孩子們講成課,但我也從備課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備課的技巧。雖然沒有給四中的學生講成課,但我還是將自己的講課思路表達給了老師聽,老師聽后給了我很多建議,使我受益匪淺。還有這次的備課過程讓我可以將教學系統設計中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是我感到了其中的樂趣。
導師制的確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不僅增加了我們的實踐機會,還可以增加我們對老師這個職業的了解,我想說的是:要做一個好老師真的不容易。
除此之外,還要感謝W老師交給我們很多書上學不到的實用的知識,W老師每次上課都為了我們的方便很辛苦的趕到四中為我們上課,真的很謝謝老師,辛苦您了!
導師制心得體會14
為期半個月的“導師制”培訓結束了,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遠遠沒有結束,“導師制”培訓,即通過觀摩、參與、體驗等形式,提升學員教學實踐性知識進而提升教學能力的培訓模式;全脫產、入駐學校、近距離跟從導師、“全天候”介入實際教學。在全省,這種培訓模式屬首創。 20xx年3月10日至24日,我與來自石家莊實驗中學、石家莊第五中學、石家莊第49中學的三位老師在石家莊第一中學跟隨白瑜老師共同渡過了難忘的15天。這期間有太多的感觸和收獲。一中人的敬業,認真、豁達、開放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非常感謝市教育局給我們一線教師學習的平臺,感謝一中為我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更感謝導師白瑜老師對我們每個學員的關心和悉心指導。我從白老師身上感受到了大家的風采,體會到了教學的真諦,領悟到了人生的哲理。
與一中接觸到的每一位師生交流,大家一致認為白老師人非常好。初次見到身為特級教師的白老師,第一感覺是年輕、干練。雖然頭頂“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省優秀班主任”、“省教育廳評價、培訓專家”。“省‘十五‘規劃教育科研課題主研人”、“市跨世紀青年拔尖人才”、“市優秀教師”、“市三八紅旗手”等頭銜,卻沒有一點架子。隨著學習的深入、交流的增多,越來越感到她為人真誠真實。正如她自己所說“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與人為善、與世無爭”。白老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動地詮釋著什么是真正的教師之愛,什么是無私的奉獻。從教近三十年來,白老師一直超負荷地工作著 ,但是她自己卻認為在享受著,總認為學校給她的太多了。
白老師講課,讓人感到輕松、享受,又精彩、深刻。聆聽白老師的講課,她豐富的詞匯、清晰的思維邏輯、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將在場所有老師和學生的精力吸引、籠住,這就是名家的魅力。白老師說話精辟、務實,極具親和力,啟發性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秉承“善用物者無棄物,善用人者無棄人”的教育理念。她說“每個學生都是天才,每個學生的`潛能是無窮的。”所以在她的課堂上,不僅注重正確地傳授知識,更多地是用談話的方式鼓勵、引導每一位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也真正培養了學生能力,提高了學生覺悟。
白老師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思考與我們這些學員分享,毫無保守的念頭,只有真心實意的親切,其人格魅力和治學風格就使我受益終生。白老師讓我懂得了不僅要背教材,更要用教材教;讓我懂得了備課不僅要熟悉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更要熟練掌握教法。這樣的課堂,你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及時恰當地解決。這些對于政治教育教學和今天我們怎樣做好一名政治老師給以了無盡的啟迪與思考。
十幾天的學習生活雖然短暫,但卻是我教學生涯中最難忘的一筆。按照導師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學習培訓任務。學以致用,回到母校后我將結合自己在一中的所學所得,在實踐中具體應用。繼續默默耕耘于三尺講臺,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導師制心得體會15
20xx年12月15日下午,學校機關各部門、教輔單位在校領導的見證下,與各系(院)簽訂共建協議,導師制正式啟動了。隨著導師制活動的開展,這半年多來,通過走訪所導的4間學生宿舍,本人與所導宿舍學生建立了一定的友誼,同時,也認識到要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伙伴,必須將工作落實到實處,用自身的經驗讓學生少走彎路,通過愛心和細心讓學生感受老師給予的溫暖。這就要求我們要切實做好如下幾點:
1.要了解學生的相關情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制訂長期與近期學習成長目標。通過談心、進行游戲等活動,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家庭、在校生活等情況,在此基礎上,與學生一起設計“個人成長檔案”,內容包括:記錄學生的個性特征、行為習慣、品德素養、興趣愛好的一般狀況;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學期、學年度成長目標;對“受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情況及時作出合理的評價,鼓勵學生努力實現階段性成長目標等。
2.要做好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工作。大學學習更要求積極性與主動性,督促學生學習,有必要從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開始。通過交流,幫助學生制定“一日活動計劃”,讓學生從優化每一天的學習、生活開始,制定“自主學習方案、一日學習活動計劃”。并注意及時跟蹤了解實施情況,要根據反饋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3.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除了對經濟困難學生給以必要的物質幫助以外,重點指導學生制定“良好生活習慣養成規范”。
4.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工作。要經常與結對學生談心輔導,可以利用面談、QQ聊天、關注博客等形式,并及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好談心內容,記錄輔導過程。
通過半年多的實踐證明,導師制活動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學生而言,受導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了一定的強化,某些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糾正;對教師而論,導師制工作促進了教師的成長。一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得到轉變。多數教師能夠正確的看待學困生,遇到問題學會換位思考,二是教師的教育方式方法得到改進。從原來單一的口頭教育,拓展到利用電話、QQ等多種形式對學困生進行人文關懷,把行為習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業輔導、生活指導融為一體,讓學困生真正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
當然,本人認為我校的導師制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解決。比如,許多導師缺乏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指導,有的方法簡單、手段單一,有的甚至出現了認識上的偏差。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創新思路,有針對性地對導師進行培訓提高,以便更科學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診斷,針對性的解決。
半年多來,所導宿舍學生的可愛、善良,總會讓自己感覺由于忙碌對她們的付出太少了。學校導師制的開展,使學生更了解生活中的我們,我們也更了解平時等她們。這種親情化、個性化教育必將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讓老師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伙伴,讓每一位學生都真正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導師制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導師制心得體會12-01
試論導師制的規范與完善04-30
導師制工作計劃05-04
導師制管理辦法05-17
導師制二級培訓學習心得體會04-30
“德育導師制”工作總結12-14
德育導師制工作總結04-30
本科生導師制探究05-01
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總結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