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微課程學習心得

時間:2023-05-27 06:58:43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微課程學習心得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微課程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課程學習心得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1

  如今的世界越來越“微”型化。從最古老的微型計算機到時下最流行的微博,從微電影到微信微雜志等等一系列的“微”樣式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習不再只是學生的任務,已成為每個人必須終身從事的事情,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了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校邀請了李玉平老——師為大家進行了《微課程做有想法的人》的專題講座。李玉平老師根據自己的研究,在講座中理論聯系實際,從什么是微課程、微課程的作用、微課程的分類、微課程的制作這四個方面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微課程,真正讓老師們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同時也給如何做一個研究型老師指明了方向。為了提高大家對微課程的深入認識和積極投入研究創作,科研處高玉英主任在校本培訓中又再次簡要的介紹了微課程的制作方法,使各位教師受益匪淺同時也積極的投入到了微課程的研究中,相信我校將迎來一個學習的新時代!微課程學習心得體會篇7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一次心靈的升華!因此,我很珍惜這次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習徐長青老師關于“微課程、翻轉課堂”的專題報告。在聽了兩節數學觀摩課及講座之后,我真的是感受頗深,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報告開始,徐老師先向我們闡述了什么是微課?他用“全新的視角”、“深度的追問”、“破碎化處理”三個詞精準地詮釋出微課的特點。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究竟什么是微課,徐老師又用五年級學生向我們進行了課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節微課,雖然每一節課都微小短暫,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手趣》一課,徐老師用學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樹問題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這個一直令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審題訓練》一節,徐老師用具體地題目,教學生如何審題,讓學生明白僅僅讀題是不夠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進腦子里,也就是深度閱讀,這對學生將受益終生。除此之外,徐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理解》、微視課例、微課研究等。

  徐老師用一個個生動形象地課例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微課,讓原本對“微課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我充分領略了微課的魅力。后來,徐老師又用“勾股定理”作為課例向我們講解了什么是翻轉課堂,通俗的說就是把我們的假設證明出來。精彩地課例之后,徐老師又向我們做了關于“微課:讓我們改變”的講座。徐老師向我們講解了設計微課程的.注意事項,并詳細地講解了如何設計微課程,最后,徐老師又針對微課的設計給我們提出了8條寶貴的建議,包括:

  1、對象是學生,要時刻謹記;

  2、一個微課程只說一個知識點;

  3、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

  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東西;5、給學生提示性信息;

  6、微課程是整個教學組織中的一個環節,要與其它教學活動配合;7、微課程應有恰當的提問;

  8、每一個微課程結束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等等。每一條建議對我們來說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后的應用中細細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師說的那句:“要時刻謹記你的對象是學生,要把陌生的知識放到熟悉的環境中去學習,把熟悉的知識放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運用。”是啊,我們講每一節課都要讓學生真正有所學,讓舊知識在新知識中提高優勢,新知識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應用,使學生樂學,愛學!

  每一次外出學習對于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后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2

  乘著區教育“三名”工程和骨干教師“121工程”建設東風,我們參加了區首屆中小學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培訓班學習。我代表首屆小學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全體學員感謝區教委、進修校及信息中心各位領導和老師,感謝你們給了我們這個十分珍貴的學習機會,經過一年的培訓,使各位學員理論及教學實踐都得到了顯著提高。在培訓期間,開展了各種培訓形式,有聆聽專家講座、“三課”研究、論文案例交流及考察實踐等形式,現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聆聽專家講座,加強理論學習。

  在區進修校組織下,聘請了市教科院綦春霞副院長作了《新課程該如何評價》的專題講座,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新課程評價的概念及意義,教師評價學生,要以學生的終生發展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多主體參與的評價模式。進修校林紹龍校長作了《深化“三課”活動,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機制》專題講座。另外聽了進修校蔣元斌副校長關于《教師角色轉換與教師主體地位體現》的講座;市教科院唐瑞志老師《網絡教學的探索》專題講座,讓我更深層次認識了網絡學習與傳統學習的基本特點、主要差異及網絡教學過程的四個關鍵環節等,為我們投入開展《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課題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西南師范大學徐展博士給我們作了《把握學生心理,上好信息技術課》專題講座,讓我們了解了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及其如何更好的開展信息信息技術教學指明了方向。下期還聘請了市教科院李曉平老師作了《新時期的信息技術教師“素養”談》專題講座、謝家灣小學盧秀校長《學校信息化建設》,區進修校蘇曉容老師《美育專題講座》,另外王開明老師作了《任務驅動與探究性學習》、《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專題講座。

  在聽專題講座理論學習基礎上,王老師給我們講了如何進行校園網站規劃設計,如何架構空中課堂的思想,從理論到實際,深入剖析了空中教研的重要性。通過這些理論學習,為我們投入新課程改革及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讓我們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理論聯系實際,指導教學實踐

  通過專家引領,了解了最前沿課改信息,讓我們學習到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法及課堂駕馭能力,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自信等等方法。通過培訓,我們對課程改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師角色由“演員”轉變為“導演”,改變傳統的教師中心地位,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志愿,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最終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的目的。

  在班主任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針對教學實際,開展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如以學生為主,開展學生探究學習習慣的培養、學情把握與教學內容方法、課堂調動學生的技巧等,這不僅規范了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還提供了教學中的小技巧,讓我們與新課程靠得更近。全體學員還開展三課系列活動:首先進行集體備課,先由每位成員自己先寫出教學設計,再由學員分小組開展了研究備課活動,在引基礎上各小組先一名學員代表小組說課、上課,全體學員共同參與聽課。在評課這一環節里,先是執教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參與聽課教師分別發言評課。通過這系列扎扎實實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清晰如何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堅持以課改理論引領,針對教學實際寫出案例及經驗論文交流活動,各個類型各個年段的優秀教學示例都使得每位學員受益匪淺。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每位學員都有很大的進步,在班主任老師的策劃下,小學班全體學員共同制作完成了班級網頁,使學習過程與成果得到充分體現,同時也給每位學員提供了繼續學習、交流的平臺,讓培訓工作得以延續。(展示部分頁面)

  三、繼續加強學習,將所學知識運用實際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進區教委“三名”工程建設,我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鉆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學校和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出努力!

  借此,我代表首屆中小學信息技術骨干班全體學員,向關心、支持我們的各位領導、老師以及各位同仁再次表示感謝!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3

  我的性格應該算是外向的了,但是在陌生人面前依然有點內向,有點不太會快速與人溝通交流。所以在開始破冰之旅中,我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與人交流,如何打破內心的界限,站在人群中好不適應這種彼此認識的方式,一瞬間有點想逃離的感覺,好在混在人群中不是太顯眼,感覺真有點濫竽充數……

  隨著雷老師指揮大家做馬蘭花開的游戲,分成了小組后,我慢慢適應了這種氛圍,我們小組的四個人也開始了愉快的交流。在廣東的單老師提議下,我們小組取了個“和諧隊”的隊名,我們的口號是“齊心協力,凝聚合力”,我們隊的logo是我們四個人的手畫在一起,每只手上都簽了我們的名字,四種顏色,很漂亮。我們的隊歌是“團結就是力量”。結果我們獲得了最佳展示獎,開心地忘記了羞澀,跟孩子一樣地“耶”了起來……最后各組進行了分工,分配了各種專家:攝影專家、攝像專家、海報專家、作家、技術專家、學習委員,我們組的董偉老師因為是技術專家和學習委員,所以把隊長就分配給了我,呵呵,我這個組長好當,基本都是各類專家各負其責即可。

  構建自己的系統很難

  李老師通過與張清義校長的對話,引領我們尋找自己的系統,給自己的研究定一個方向。同時還給了我們一個尋找系統的流程模板:定方向、做系統、找方法、錄課程。當李老師分析這個過程時,我感覺自己好像也聽明白了,可是在思考自己研究方向的時候,仍然有一點一頭霧水的感覺。我想了好多,在教學管理方面做過的內容,但是想到接下來的研究需要去實施,現在我已不分管教學管理了,更多的時間是在支教,也就意味著我更多的時間面對的是自己的.教學工作,因此我想到了研究我自己的教學,梳理自己的教學成果,然后用自己的研究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想著這些似乎很簡單,可是真要畫出這個系統圖,依然很有困難,不知道從哪個地方切入合適……

  就這樣冥思苦想中,上午結束時只畫了個草圖,讓雷斌老師指導,雷老師的點評說選擇的有點寬泛,可以只選擇其中的導入做,可以分為導入幾法和導入原則兩個方面來研究和規劃。下午再接著修改,心里感覺不是太明白,好像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和定位……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4

  暑假里,讀了《翻轉課堂和微課程教學法》一書,我對翻轉課堂和微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讓我更全面的了解了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是現代信息化時代的必然產物,是適合現在教學的新教學法。我真切地感受“翻轉課堂”究竟翻轉了什么?書中深入淺出的講解,一個個新的理念清晰地沖擊著我的視野,微課程研究真的是一種學習的新方式,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路徑。

  翻轉課堂我理解的是改變教學模式,從單向的講授,改為通過在課堂上發現問題與小組同學互動,啟動孩子們思考與討論所學,結果孩子們對學習內容了解的正確率提高一倍。以往傳統教學只注重學習過程的第一步-- “信息傳遞”,并把這一過程放在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在課堂上;但往往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內化”,以前都把這一過程,放在缺少幫助的課后環節中。結果本來應用于師生互動、孩子們互動交流的課堂,常常被教師一個人占用來作知識的傳授了。不善于觀察學生學習的情況,尤其是不擅長問題引導。老師常常習慣主宰課堂,好像自己不講學生就學不會似的,教師往往用自己與學生的互動去取代生生互動,使協作探究流于形式。當學生展示的時候,教師往往不去引導學生“質疑-闡釋”,而是忙于指出展示中存在的問題,急于告訴學生正確的.答案。

  書中有很多事實證明,由于群體教學和個體差異的矛盾,使在課堂時間傳遞知識注定了是一種有缺陷的方法。這次的新網絡科技讓知識的傳授變得更便捷和容易,我們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而把教學重心和時間放到“吸收內化”,也就是把“吸收內化”這一重要的過程放在課堂里。課堂上,孩子們之間的互助教學能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使學習正確率增加一倍。而翻轉課堂的實施,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以前,知識內化的過程都是放在教室外,那時候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遇到疑難問題時,學生容易因沒有人協助,而產生挫折,喪失學習動機和成就感。

  但如果把這兩個過程顛倒過來,學習成效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翻轉課堂可以迅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和微課程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我們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設,鼓勵家長和孩子們嘗試用新方法來學習!孩子們在家里借助學習任務單和微視頻進行學習,課堂成了孩子們內化知識、拓展能力的地方。以往傳統的課堂,孩子們先在課上學習知識,再在課下鞏固、消化知識。由于有的學生課下偷懶,沒能對所學知識及時消化、吸收,導致了困惑越來越多,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成為了學困生。而翻轉課堂的好處就在于教師利用微視頻來傳授知識,幫助孩子們學習。

  微視頻可以隨時暫停、倒退、重復、快進,適合孩子們個性化學習。以前,我們認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而翻轉課堂則打破了這種說法。我們老師需要做的工作要在孩子們學習之前完成。老師要做出適合孩子的學習任務單,幫助孩子們學習的微視頻。這就要求老師要在教學資源的開發上下足功夫。

  微課程教學法就是意味著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師課上將不能演教案,而應成為啟迪學生智慧的指導者。課堂上,除了課前檢測外,教師還應設計進階作業,讓學生思考,協作探究,進行展示質疑,還要進行相應的評價。而這種課堂模式也是自課程改革以來,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1. “微課”不同于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于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 “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并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 “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于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對于微課的錄制我覺得還有些難度,以后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的事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課余時間真的要好好的充電,微課的錄制和剪輯還沒怎么學會,將來要學的還很多。

  微課程的起點可高可低,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學校,只要有網絡,有電腦,都可以學習,可以說是“人人有起點、校校有起點、事事有起點、時時有起點”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5

  本期本組的組內研究課從第五周開始到第九周已圓滿結束。本次的研究課活動有如下特點:

  1、組內教師都能認真對待組內教師人人課前都作好了充分的準備,能認真鉆研教材、教藝,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結合本班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課堂上,大家能將學習的新課程的理念,洋思的經驗,結合本期本組的微型課題研究來組織教學,教學行為有了很大的改變。另外,大家都能盡量調好課,去聽課,課后積極參與評課,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2、能體現本組的微型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習自覺預習課文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都能相機檢查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如生字的掌握,對課文的理解、把握,學生提出的疑問等,教師能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真正做到根據學生的需要出發,組織教學,教學的針對性強。

  3、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們能站在對學生終身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大處著手,小處著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如大膽發言的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保持良好坐姿(讀書姿勢、寫字姿勢)的習慣,邊讀邊思邊勾畫批注的習慣等的培養。

  4、學洋思,見行動能努力將洋思的經驗——“先學后教”,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如當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并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有關語句來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師在其中起組織、引導、點撥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師進課堂是組織學生學,而不在是去講。教學過程完全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讀自悟自得的過程。

  微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今天,我們研究生團隊跟黎老師一起去閔行區浦江第一小學,參加“閔行區中小學微課程設計與展評”活動。依我的理解,微課程就是用幾分鐘的`時間把一個知識點給講清楚。黎老師說,不論是用ppt,手寫板,微視頻,還是用微音頻,這些都只是一個技術載體,真正重要的還是老師自己的教授技巧,專業素養!就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講,我就喜歡錄制視頻的講師聲音洪亮,語言干脆幽默,邏輯清晰,講授時能做很好的引導和提示。

  在展示一等獎的作品時,數學《年月日》這個微課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她在版面設計中加入一個黑板,這樣能對視頻里的教學點做個很好的提示。而且她整體的風格都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真實需求,我們在做微課程時也要認真考慮孩子在特定階段的需求。還有一個“閔行中學的可汗學院”的錄課寶系統,讓我很是驚訝,還在培訓階段,他們儼然超越別人走在教育的前列了!

  黎老師針對各個學校提交的微課程作品,給了有關微課程制作的15條建議:

  1:時刻注意教育的對象是學生

  2:一個微課程只講一個知識點

  3: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

  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

  5:有提示性的信息

  6:微課程是整體教學中的一個元素,注意整體的設計

  7:有恰當的提問

  8:結束時,有一個總結

  9:用字幕的方式做適當的補充

  10:讓孩子養成在學習單的指導下看視頻的習慣

  11:在學習單上,將微課程與相關的信息資源聯系起來

  12:開始一門課程時,清楚地告訴學生課程的學習方式、評價方式

  13:讓學生了解主講老師的信息,激起對老師的好感

  14:借鑒可汗學院的教學方法、理念、策略

  15:學習其他領域的設計經驗

  由于我前兩天也做了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對這幾個觀點很是認同。我這還不能算是微課程,因為少了很多元素,只是錄制了幾個簡短的教學視頻。我在錄制這個微視頻時,就會考慮到是給5年級孩子看的,所以在配音時盡量使用兒童化的語言,操作上減慢速度,做個清晰的步驟引導,在最后設置一個簡單恰當的問題,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但同時,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在錄制微視頻時,我一直在操作,卻沒有留給孩子一個思考的空間;沒有做導學單,引導孩子們學習等等。

  通過這次學習,我對微課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路還很長,我們一起慢慢探索。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6

  通過這次培訓,特別是學習了《微課程的運用》,增長了不少知識.

  微課是展示自己教學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這種短時間內的視頻教學,能有效地觀察自己上課時的過程,包括上課時的`表現,對于自己的教學展示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能通過自己看到自己上課時的語言,姿勢,動作形態,課堂講授等獲得較大的自我認識..然而隨著信息與通迅技術快速發展,在教育領域,“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

  微課時間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在5分鐘以內.

  微課內容少“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

  資源容量小.“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微課程”起點很低,基于ppt(幻燈片)技術,后期轉為視頻文件,人人可做,簡單易學.微課程每一集內容相對獨立,它可獨立使用,也可嵌入學校任何課題,還可以獨立成系統,綜合使用."微課程"利用了網絡傳送的便捷與錄影重復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網上學習,還可利用手機、微博等方式學習,也可以用于學校例會、研討會觀看或討論.主要針對教師專業發展,內容直接指向具體問題,關注"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題突出,一課一事,層層剖析,有深度,能啟發有思考.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7

  通過這次網絡培訓學習,讓我認識到微課程在我們教學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幫助。微課程課件的制作非常方便,它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只要有數碼相機或觸屏手機,都能夠拍攝微課;微課程的題材非常的豐富,一個知識點就可以成為一段微課的內容;微課程的編輯制作也非常的簡單,編輯軟件非常的多,這些軟件的操作方法簡單易學,初學者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能夠學會并掌握它們。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設計一般通過PPT、手寫板、手機錄音視頻、錄音等手段完成,由結構、畫面、文字、語言組成。

  在培訓中提到了微課程設計中應注意方面和操作方法,以生動案例給我們剖析了微課程設計的操作流程與應注意事項。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微課程設計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學生思考”,這些多樣化的提問策略簡單易操作,效果明顯,而且每一個微課程結束都要有一個簡短總結,概括性強、針對性突出。在微課程設計中還要求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是很容易、很簡單的內容,設計中要巧妙使用“暫停”,合理引領孩子的思維,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在微課程設計中師生可以同臺進行,實現真正的`共同探究學習策略。

  微課程引領教室變革。只有通過教室教學的結構性變革才能發揮微課的真正價值。傳統教室“先教后練”,即新課導入、知識講解、布置作業、課外練習的教學結構,要變革為“先學后教”的教學結構,即研討、練習、輔導,到布置預習、預習指導、知識預習。微課就是用來支持學生的知識預習。教師要開發好微課程,首先要選取好教學內容,并把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其次要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充滿趣味地進行學習;最后必須親自動手制作課程,借助PPT、手寫板、微視頻、微音頻等信息化手段來進行課程開發。

  《微課程及教學應用》學習體會

  通過對于微課的學習和體驗,我認為微課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方式,有很多重要意義:

  1、微課是一種濃縮型課程,時間簡短,知識點明確,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自助餐”式的學習體驗。無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課后復習,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學習某些知識難點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復學習,針對性強,靈活性強,充電時刻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2、因為微課時間十分簡短,在10分鐘以內,并且主題明確,只有一個,可以使學生在這段時間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不易分神。

  3、互聯網發展是大趨勢,尤其是移動終端的快速崛起,網上學習、手機學習或許會成為日后的主流學習方式,而微課正是適應了這種改革趨勢,走在發展前沿。

  4、微課程可以促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們可以自定學習計劃,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安排學習內容,自己搜索,自主檢測,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的元認知能力。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8

  活動最后一天的上午,培訓竟然為我們呈上了更為精彩的“大餐”。

  第一時段交給李老師。

  首先李老師以給外孫拍照為例,給我們講解拍照的秘密,看著李老師為小外孫拍的那些照片,并制作的簡短視頻。讓我們感覺特別溫暖,那么多有愛的鏡頭,真是一門藝術!李老師希望通過這個例子,讓大家在以后也能拍出這樣有故事的照片。

  接著李老師介紹了自己個人從事研究的整個歷程,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研究的那份摯愛、執著。一個人能夠如此堅持地做一件事,一走就是這么多年,這種精神太讓人感動,特別是在行走的過程中,又與這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了“三小”研究、高質量學習、微課程等,現在已經走向全國,轟轟烈烈,讓人不由得就心生敬畏。李老師對微課程的梳理和開發又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其中結合泰迪的故事開發的7個微課程進行了系統的解讀,以此來告誡我們要研究一件事,就要把它研究透。讓我們明確接下來的個人成果開發就要這樣,真正把自己的經驗進行梳理建構,直至開發成為成果、策略。

  最后李老師對沒有來得及點評規劃圖的老師提出要求,回去用錄屏技術講解自己的系統圖,然后發給李老師,他再來進行點評,我們的學習也將轉為網絡。對這次參加培訓的39位老師,計劃跟蹤三年,約定三年后再看成果和變化。聽著這些,心里對明天充滿了期待,希望自己能夠堅持,跟隨李老師,把研究做到深入。我的計劃就是從自己開始,先研究自己,然后再影響別人。

  第二時段老師主持,進行了一個簡短的結業典禮。

  39位老師在雷老師的主持下,一個個走向雷老師和李老師,結果他們親手遞過來的結業證書,開心地合影,因為接下來研究的路還很長,所以為我們的學習畫上了完美的省略號……

  第三個時段雷斌老師送上的最后精彩。

  結業典禮后,李老師去向另一個培訓地點,我們以為沒有多少內容了吧。沒想到慢條斯理的雷老師又開始了精彩講解。

  在錄像微課程制作時,雷老師已經進行了最佳實踐萃取技術,今天他又講解了兩個工具。一個是碎片化技術,一個是引導追問技術。雷老師的講解風格是娓娓道來,我們聽得真是津津有味。他舉的例子那么形象,比如在教師進教室前發現紀律不好現象描述中,提取可操作性的策略:站門口——眼睛環視全場——凝視——走過去——拍拍肩(敲敲桌)。這是雷老師一直強調的.表征要有畫面感,讓人看完就知道如何操作。接著再聽評課例子中,采用碎片化方式萃取教學技術的過程,雷老師提供了幾個關鍵詞:抓關鍵、能操作、有畫面感。在這個例子中,雷老師讓我們明確了教學過程中什么樣的是方法、什么樣的是流程、什么樣的是工具。同時雷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業,從一篇案例中,萃取出教學方法、流程和工具。好好找一篇案例研究研究,掌握這種萃取的技術,為接下來的研究積累經驗。

  雷老師介紹的第二個技術就是引導追問技術。雷老師通過與張清義同學的對話,引出了引導追問的幾個步驟:第一提出問題。在情境描述中提出問題,在這個描述過程中要注意有畫面感。第二是分析原因。這個過程中要至少問三個“是這樣嗎?”第三是已采取的措施。這個過程至少要有三個追問:可以嗎?復雜嗎?能推廣嗎?第四是效果。第五是風險和預防。一般情況下在開發微課程時,只做前四項就可以了。

  在這四個步驟中,我最明顯的問題是描述情境不簡練,不生動,畫面感不強。這可能跟概括有關系,總是平淡地描述,沒有關注過畫面感。另外對于這追問的技術以前也不知道應用,總感覺直接分析一個原因就夠了,看來這還是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當雷老師要結束講座的時候,大家意猶未盡,紛紛要求他再講一個。于是雷老師在很短的幾分鐘內介紹了十字因果圖,從不同維度來分析同一個問題的案例。最后在我們還沒來及回味中結束了講解。雷老師的這兩個技術對于我們接下來要開發的錄像微課程,將會有很大的作用,讓我們徹底明白了面對一個問題時該如何分析、如何描述。

  最后一個上午的學習就這樣結束了,匆匆的,但讓我們收獲滿滿的。五天來的學習精彩不斷,離別時,真有一絲感傷的情愫在心里。但離別意味著我們的實踐也將開始,我們將把這次學習的東西,滲透到研究中,為明天的分享和相聚積累素材和成果。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9

  這次的網絡研修學習,和以往不同,大家都在看微課,那微課是什么呢?

  隨著傳媒技術的發展,“微文化”悄然誕生,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訪談、微電影、微小說等。當下的中國悄然進入了一個“微時代”。

  什么是微課,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1.“微課”不同于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于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并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于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對于微課的錄制我覺得還有些難度,以后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的事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課余時間真的要好好的充電,微課的錄制和剪輯還沒怎么學會,將來要學的還很多。

  微課程的起點可高可低,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學校,只要有網絡,有電腦,都可以學習,可以說是“人人有起點、校校有起點、事事有起點、時時有起點”。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10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11

  近日,受學校的委派,我們一行五人,前往蘇州參加第五期全國中小學微課程設計與反轉課堂教學實踐高級研修班。現將如下心得與大家共分享。"翻轉課堂"——這種能夠凸顯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呈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既定的思維方勢。"翻轉課堂"是什么,如何"翻轉",通過這次的學習,經過一番搜索查閱,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定義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完成相關的測試并提出問題。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協作、完成作業及個性化指導,學生形成新知結構的一種教學形態。眾所周知,傳統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但"翻轉課堂"卻幾乎把傳統教學翻轉了過來,構建了學生晚上在家依據教師制作的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自主學習,并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或者叫反轉。既改變了學習的順序,又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實現學習的可復制性。老師不在是講臺上的"圣人",而是成為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教練。

  二、如何開始"翻轉課堂"

  通過聆聽學習胡教授的講座,開始錄制微課之前得做好以下幾點:

  1、繪制知識地圖。對即將進行翻轉課堂制作的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梳理。

  2、列出知識清單。對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概括,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

  3、制定設計方案。收集和創建視頻,應考慮發不同教師和班級的差異來制定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內容,分配視頻時間等等。個人認為微課中應只講重點、不講難點,將難點留到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探討,更能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4、確定錄制形式。在制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5、組織課堂活動。課程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后,那么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創建內容,通過探究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其所學內容。

  三、"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

  翻轉課堂以"學習情況研究、學習資源前置、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輔導以及總結性提升"作為課堂推進的模式,為我們重構了教學的基本流程,他對傳統課堂的顛覆性改變,既讓我們疑惑頓生,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

  翻轉課堂后,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么,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懂的倒退反復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精心安排教學環境和妥善安排教學環節,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教育在技術的`支持下變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

  "翻轉課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論,而是重在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課堂觀。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當教師更多的成為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教師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并有針對的進行問題或學困生輔導。采用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學習者的溝通、協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轉"讓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深入

  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與家長交流的內容。大家都記得,多年以來,在家長會上,父母問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的聽講,行為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它同學。這些看起來是學習好的特征,我們回答起來卻很糾結。因為在我們翻轉課堂后,在課堂上這些問題也不再是重要的問題。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們是否在學習?如果他們不學習,我們能做些什么來幫助他們學習呢?這個更深刻的問題會帶領教師與家長商量:如何把學生帶到一個環境,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4學習后,對自己的幾點反思

  一是把導學案落實到位,每個學生必須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并完成導學案的練習題,培養整體班級學生自學的能力;二是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可以讓部分學生通過不斷的自學,一直往前趕超,然后通過課堂的講解不斷自我完善。三是帶動后進生。每周抓一兩個學科的最差生,通過課堂一些基礎題的不斷點名,并給以一定的獎懲措施,使這部分學生也能跟上班級的學習步伐。

  通過此次講座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一些傳統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漸地被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轉課堂就是實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實踐形式。當然,要把他很快轉化為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行為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12

  最近,學校組織大家進行了兩次微課程的學習,《思維導圖》和《讀書策略》,通過學習,感覺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感覺用思維導圖上數學課,耳目一新。它不僅能將各種零散的知識整理出對應的關鍵詞,抓住重點,融會貫通成為一個系統,清晰了知識結構,便于學生明白其中的邏輯關系。還能清晰體現一個問題的多個層面,以及每一個層面的不同表達形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增進了理解和記憶。這樣學生不需被動地去設法記下每句話和閱讀一串串長長的句子,而是積極地對關鍵字進行加工、分析和整理。記住一幅圖畫比記住一長段文字快得多!同時又開發了學生的空間智能。使學習充滿趣味。

  總體感覺:好玩、有用、又幫助理清了知識之間的聯系……

  其次,對指導學生閱讀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熏陶和啟迪。眾所周知,閱讀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而且能讓小學生學會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進而豐富其情感體驗,發展他們健康的個性。因自身一直從事數學教學,雖熟知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對其具體的方式方法的指導,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通過短暫的微課程學習,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給予有效的好書指導、并通過圖書室、開展讀書會、觀賞原著電影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讓學生自覺進行課內外閱讀。

  如今的世界越來越“微”型化。從最古老的微型計算機到時下最流行的微博,從微電影到微信微雜志等等一系列的“微”樣式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習不再只是學生的任務,已成為每個人必須終身從事的事情,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了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校邀請了李玉平老師為大家進行了《微課程——做有想法的人》的專題講座。李玉平老師根據自己的研究,在講座中理論聯系實際,從什么是微課程、微課程的作用、微課程的分類、微課程的制作這四個方面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微課程,真正讓老師們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同時也給如何做一個研究型老師指明了方向。

  為了提高大家對微課程的深入認識和積極投入研究創作,科研處高玉英主任在校本培訓中又再次簡要的介紹了微課程的制作方法,使各位教師受益匪淺同時也積極的投入到了微課程的研究中,相信我校將迎來一個學習的新時代!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13

  目前,微課成為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研究熱點,通過這次學習和體驗,對微課有了一定的了解,微課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方式,有很多重要意義:

  一、微課程的含義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學習(microlearning)區別于微課程,微學習處理相對較小的學習單元以及短期的學習活動。微內容(microcontent)微課程中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資源。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結構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

  二、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微課的 “微資源構成”認識與實踐階段

  (二)微課的 “微教學活動”認識與實踐階段

  (三)微課的“微網絡課程”認識階段

  三、微課的制作

  (1)硬件準備 : 電腦 (內置攝像頭和話筒筆記本電腦最好)、 攝像頭、 話筒。

  (2)軟件準備 : 制作一個精美的PPT課件 ; 下載并安裝一個錄屏軟件 (主要講解 Camtasia Studio 6)。

  2.打開Camtasia Studio 6軟件開始準備錄制。

  第一步: 打開錄屏軟件界面。 在界面中找到 “錄制屏幕” 按鈕。 第二步: 點擊 “錄制屏幕” 按鈕打開界面, 這個步驟中操作的要點是:

  (1) 打開最小化在任務欄的PPT課件并播放, 在彈出的界面中用 “選擇區” 去調整錄屏大小剛好為PPT課件顯示大小, 這樣可以避免后期制作時再去調整屏幕大小。

  (2)點擊軟件上的 “camera” 按鈕使攝像頭處于打開狀態, 并調整屏幕中自己頭像在畫面的合適位置。

  (3) 點擊軟件上的“Audio” 按鈕 , 測試聲音是否正常 , 并調整音量滑塊條到95%左右最佳 , 目的是降低錄音時產生較大的噪音 。

  (4)以上調整好后, 點軟件上 “REC” 開始錄制按鈕, 當出現倒數數字3、 2、 1后便可開始錄制了。

  實踐經驗: 錄制過程要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和一個合適的背景, 錄音時盡量不要太靠近話筒, 這樣可以避免噪音和撲話筒現象。 微課錄制盡量一氣合成, 但在錄制過程如果出現錯誤, 需要重復一次出錯的地方, 以便后期制作更好剪輯。

  3.錄制結束。

  方法一是當微課講解完畢后 , 快速按下快捷鍵 “F10” 結束, 在彈出的界面可以預覽剛才錄制好的微課。 再點 “Save” 按鍵保存文件。

  方法二是先關閉PPT課件,然后按下軟件界面上的 “Stop” 按鍵結束, 再點 “Save” 按鍵保存文件。實踐經驗: 在這兩種方法中, 前一種方法更優, 因為后一種方法把關閉PPT課件以及點 “Stop” 按鍵也被錄制下來,這樣在后期制作時要修剪, 對于老師來說在后期制作時更麻煩, 有時可能處理不好。

  四、 微課的后期制作

  1.導入文件: 打開錄屏軟件界面, 選擇左邊 “添加” 欄里面的 “導入媒體”, 導入剛保存好的微課視頻文件, 這時導入的文件出現在 “剪輯箱” 里以圖像的形式顯示。

  2.把文件添加到時間軸上 : 選擇 “剪輯箱” 里的圖像文件, 然后點擊鼠標右鍵, 在彈出的菜單條中選擇 “添加到時間軸”,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以默認設置確定即可。 這時文件被添加到時間軸上分別顯示為 “視頻1” “變焦” “畫中畫”“畫中畫音頻”。

  3.調整視頻大小: 這一步驟關鍵是調整 “變焦” 軸, 在“變焦” 軸有許多小點 , 將最前面的小點拖到到時間軸最前面雙擊, 這時界面左上角會出現 “變焦屬性面板”, 只要拖動鼠標調整好視頻顯示的區域大小, 點完成即可。 后面的”變焦點” 用鍵盤上的 “” 刪除即可, 這樣后面的視頻顯示區域就和最前面的`一樣大小, 不會出現預演時顯示的區域大小不同了。

  4.畫中畫的調整: 雙擊畫中畫時間軸, 這時界面左上角會出現 “修改畫中畫” 面板, 可以調整畫中畫在視頻1中的大小和位置。

  5.視頻前后需要剪輯則方法為 : 將時間軸上的滑塊條拖動到相應位置, 然后點擊界面上剪輯按鈕, 這時視頻將分為兩段, 選中不需要的那段, 按鍵盤上的 “” 刪除。

  6.以上步驟都完成后, 在右邊的 “預覽” 面板中預覽沒問題后便可生成視頻。

  實踐經驗: 若生成的視頻文件比上傳網絡的要求偏大時, 我們可以用格式工廠軟件壓縮處理。 上傳到網上的封面圖片可以先打開PPT課件封面, 然后用QQ截圖或屏幕捕捉軟件處理。

  總之,微課是一種以微視頻為主的多種教學資源構成,并在教學應用實踐過程中不斷“生長”而成的一種微型網絡學習課程,它是在 web 2.0 時代隨著新技術(主要是無線寬帶技術、網絡視頻技術等)和新媒體(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網本、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智能化數字終端設備的普及)的迅速發展以及廣大用戶對學習方式多樣化(如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按需學習、合作學習、移動學習、遠程學習、泛在學習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14

  最近,學校組織大家進展了兩次微課程的學習,《思維導圖》和《讀書策略》,通過學習,感覺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感覺用思維導圖上數學課,耳目一新。它不僅能將各種零散的知識出對應的關鍵詞,抓住重點,融會貫穿成為一個系統,清晰了知識構造,便于學生明白其中的邏輯關系。還能清晰表達一個問題的多個層面,以及每一個層面的不同表達形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增進了理解和記憶。

  這樣學生不需被動地去設法記下每句話和閱讀一串串長長的句子,而是積極地對關鍵字進展加工、分析和。記住一幅圖畫比記住一長段文字快得多!同時又開發了學生的空間智能。使學習充滿趣味。

  總體感覺:好玩、有用、又幫助理清了知識之間的聯系……

  其次,對指導學生閱讀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熏陶和啟迪。眾所周知,閱讀帶給人的力量是宏大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而且能讓小學生學會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進而豐富其情感體驗,開展他們安康的個性。

  因自身一直從事數學教學,雖熟知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對其詳細的方式方法的指導,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

  通過短暫的微課程學習,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給予有效的好書指導、并通過圖書室、開展讀書會、欣賞原著電影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讓學生自覺進展課內外閱讀。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一次心靈的升華!因此,我很珍惜這次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習徐長青老師關于“微課程、翻轉課堂”的專題報告。在聽了兩節數學觀摩課及講座之后,我真的是感受頗深,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報告開始,徐老師先向我們闡述了什么是微課?他用“全新的視角”、“深度的追問”、“破碎化處理”三個詞精準地詮釋出微課的特點。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終究什么是微課,徐老師又用五年級學生向我們進展了課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節微課,雖然每一節課都微小短暫,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手趣》一課,徐老師用學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樹問題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這個一直令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審題訓練》一節,徐老師用詳細地題目,教學生如何審題,讓學生明白僅僅讀題是不夠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進腦子里,也就是深度閱讀,這對學生將受益終生。除此之外,徐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理解》、微視課例、微課研究等。

  徐老師用一個個生動形象地課例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微課,讓原本對“微課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我充分領略了微課的魅力。后來,徐老師又用“勾股定理”作為課例向我們講解了什么是翻轉課堂,通俗的說就是把我們的假設證明出來。精彩地課例之后,徐老師又向我們做了關于“微課:讓我們改變”的講座。徐老師向我們講解了設計微課程的考前須知,并詳細地講解了如何設計微課程,最后,徐老師又針對微課的設計給我們提出了8條珍貴的建議,包括:

  1、對象是學生,要時刻謹記;

  2、一個微課程只說一個知識點;

  3、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

  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東西;

  5、給學生提示性信息;

  6、微課程是整個教學組織中的一個環節,要與其它教學活動配合;

  7、微課程應有恰當的提問;

  8、每一個微課程完畢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等等。每一條建議對我們來說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后的應用中細細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師說的那句:“要時刻謹記你的對象是學生,要把陌生的知識放到熟悉的環境中去學習,把熟悉的知識放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運用。”是啊,我們講每一節課都要讓學生真正有所學,讓舊知識在新知識中提高優勢,新知識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應用,使學生樂學,愛學!

  每一次外出學習對于我都是一種反思和鼓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缺乏,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后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通過這次網絡培訓學習,讓我認識到微課程在我們教學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幫助。微課程課件的制作非常方便,它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只要有數碼相機或觸屏手機,都能夠拍攝微課;微課程的題材非常的豐富,一個知識點就可以成為一段微課的內容;微課程的制作也非常的簡單,軟件非常的多,這些軟件的操作方法簡單易學,初學者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能夠學會并掌握它們。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設計一般通過PPT、手寫板、手機錄音視頻、錄音等手段完成,由構造、畫面、文字、語言組成。

  在培訓中提到了微課程設計中應注意方面和操作方法,以生動案例給我們剖析了微課程設計的操作流程與應考前須知。我感觸比擬深的是微課程設計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學生思考”,這些多樣化的提問策略簡單易操作,效果明顯,而且每一個微課程完畢都要有一個簡短總結,概括性強、針對性突出。在微課程設計中還要求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是很容易、很簡單的內容,設計中要巧妙使用“暫停”,合理引領孩子的思維,到達最正確學習效果。在微課程設計中師生可以同臺進展,實現真正的共同探究學習策略。

  微課程引領教室變革。只有通過教室教學的構造性變革才能發揮微課的真正價值。傳統教室“先教后練”,即新課導入、知識講解、布置作業、課外練習的教學構造,要變革為“先學后教”的教學構造,即研討、練習、輔導,到布置預習、預習指導、知識預習。微課就是用來支持學生的知識預習。教師要開發好微課程,首先要選取好教學內容,并把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其次要進展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充滿趣味地進展學習;最后必須親自動手制作課程,借助PPT、手寫板、微視頻、微音頻等信息化手段來進展課程開發。

  微課程學習心得 篇15

  微課,教學改革中的新產物,以前我覺得微課由于時間太短學生學不了什么。通過這些天網上課程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其中對《微課程設計與應用》這一課程的學習感觸很深,通過多次的學習,使我對微課程設計與應用有了更多更系統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經過幾天的研修學習,看了里面的微課,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它可以分:理論講授型,推理演算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技能訓練型,實驗操作型。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

  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必須心中有學生,根據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課,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

【微課程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微課程的學習心得03-01

微課程的學習心得09-12

微課程學習心得09-12

微課程的學習心得14篇05-17

微課程學習心得體會08-15

微課程學習心得體會02-16

微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5篇12-18

微課程學習心得:看花容易繡花難09-19

微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3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