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行為習慣培養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行為習慣培養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俗話說:“嫩枝易彎也易直”,這說明了加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重要性。良好行為習慣教育是德育中最“實”的部分,看得見、摸得著,是小學德育的中心環節。我認為對一個小學生來說,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養成一種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甚至比學會一些具體知識重要得多,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實際上就是提高了學生的素質。下面就淺談一下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開通思想,明白道理
要讓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并且懂得為什么要這么做。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學生變“要我做”為“我要做”。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則”、“校園內禁止追逐”、“注意個人衛生”、“按時完成作業”、“認真做早操和眼保健操”等教育時,我總是先讓學生說說要這么做的原因?做不好又會怎么樣?讓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明白這樣做的意義。當然,教師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講道理,可結合思想品德課、班隊活動、文明班評比、學生的切身體會和故事會等進行。又如對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教育時,可結合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因為違反交通規則,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具體事例進行,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明確要求,具體指導
認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可以根據《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生一日生活早知道》一起制定班級管理規章制度,經常組織學生具體的要求,和學生逐條學習,讓學生明確班級建設的目標要求。必須做到“明確要求,具體指導”。如在學習上,要向學生要求做作業時要做到四點:
�。�1)書寫規范;
�。�2)格式正確;
(3)正確率高;
�。�4)按時完成作業。朗讀時要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感情。用這些要求來指導孩子的做作業和朗讀,并及時給予評判,好的獎勵小紅花,小紅花的張數累計到一定的數量,還可以參加抽獎,鼓勵本人,促進全體。另外,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日常接觸中,我發現有的同學收發作業本、說話等不太有禮貌,我就及時教孩子學會如何給老師同學遞東西,如何接發本冊,如何說話。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教育,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三、責任意識,
小學生的責任心根據其年齡特點,可以從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以及對自然這幾個維度,劃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的責任心及其八項重點內容:
⑴自我責任心:自主、認真學習,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自己的事自己做,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珍愛生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扑素熑涡模盒闹杏兴�,對他人負責。
⑶社會責任心:承擔家庭責任,對家庭負責。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對集體負責。講公德、守規則,對社會負責。
⑷自然責任心: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對自然負責。
責任意識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家長科學而又耐心地培養。應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嘗試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的良好習慣,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從小培養學生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應是小學德育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應當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但我們也看到,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非一蹴而就,總會有反復,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責任心的支撐。責任心以熟悉為前提,以情感為基礎,靠意志來維持,通過行為來體現。一個人具有對己對人、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心,良好的行為才可能穩定持久,進而形成受益終身的良好習慣。
【行為習慣培養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02-18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技巧02-26
怎樣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04-27
淺談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12-10
淺談預初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04-28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心得12-13
幼兒園幼兒行為習慣培養計劃08-09
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總結(通用8篇)08-25
怎么去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