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
一、創設有利于幼兒表達的語言環境,使幼兒有話敢說
寬松和諧的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它體現了成人與幼兒關系上的平等,體現了成人對幼兒人格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幼兒有話敢說,有話愿說。對此,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支持和引發幼兒表達的愿望,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
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提倡敢說先于正確。因為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有差異的,成人應尊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抓住時機,選擇適宜的談話內容、方式和場合,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引發話題,鼓勵幼兒的每一次表達,并讓孩子通過語言表達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意義、成功和快樂。當幼兒詞不達意或語句不太完整時,成人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糾正,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給幼兒以挫折感或壓抑感,從而失去說話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鼓勵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比幼兒說得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話可說
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成人應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如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風雨雷電、花香鳥語、春夏秋冬……教孩子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為幼兒的觀察對象,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成為幼兒體驗的內容,因此這就需要做個有心人。成人把自己所聞所見所思所感大膽地表述出來,或讓成人把幼兒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使幼兒在語言與文字之間建立聯系,或者讓幼兒先畫下來再講出來等等。
成人還可以利用圖書、故事、兒歌等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與交流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如看圖講述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復述故事或背誦詩歌可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的流暢性,這樣還可以讓幼兒在邊讀邊看中培養對文字的興趣。
三、抓住生活中的各種表達機會,使幼兒有話愿說
一日生活中,幼兒隨時有表達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成人應關注幼兒的想法,滿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種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兒有話愿說。如讓幼兒在講座中學會傾聽與表達,在爭執中學習圍繞話題進行辯論,在聊天中學會相互交流,讓幼兒在與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說的樂趣,而這種快樂的情感體驗又會促使幼兒樂于交流與表達。
四、利用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兩個幼兒為一件玩具發生了矛盾,一方想從對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則千方百計不讓對方拿走。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選擇交往的策略,調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成人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
成人與幼兒之間的交往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成人的語言可為幼兒語言的學習起到示范作用,讓幼兒通過觀察、模仿和學習,積累交流與表達的經驗,理解語言的意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事實上,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正是幼兒與他人交往和主動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讓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建構者,成人就應為幼兒創設敢說、愿說、會說的語言環境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2
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必須豐富幼兒的生活。因為生活是幼兒語言的源泉,只有豐富的生活,才能為豐富的語言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給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增長幼兒知識,開闊幼兒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
地進行培養和訓練
(一)通過直接感知,在認識周圍事物中發展幼兒語言
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的現實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獲得周圍的一切知識,繼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識能力,而認識范圍的擴大,內容的加深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因此,要注意發展語言交往能力緊密與認知能力發展相結合。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幼兒語言。
(二)在語言教育教學活動中,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在思維活動中的主要職能是參與形成思維,沒有語言思維無法進行,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過程;而思維的發展,又促進語言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幼兒語言教育的傳統模式是注入式多,這是由于幼兒學習語言的途徑是靠"聽"和聽后的模仿"說"。幼兒背誦了一些兒歌、詩歌、故事
等文學作品,但如何運用并且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卻考慮不多。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發展幼兒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在培養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單讓幼兒具有模仿語言的能力,還要學習舉一反三,會依照原有的語言范例,填換內容,表達新的意思,從而具有口語表達能力。"在實際觀察中,幼兒得出了結論,豐富了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動手、動腦,發展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分析比較和判斷的能力。讓幼兒學得主動、活潑,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二.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
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有目的地豐富幼兒生活內容,增長幼兒知識,開拓幼兒視野,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使他們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還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啟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思索,擴大和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多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
地帶領幼兒直接觀察,給幼兒多創造條件。采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如:給幼兒講的故事之前,先讓幼兒去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雖一個字都不認識,卻能看出畫中的內容,并能根據圖畫內容講述,既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又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多聽
培養幼兒注意地傾聽,這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準確,聽得懂,然后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說。講故事是向幼兒介紹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給幼兒積極創設聽的環境,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給幼兒聽故事、聽別人講故事;邀請幼兒談話,互相傾聽并交談;讓幼兒多聽,是為了發展傾聽和區別周圍聲響的能力,發展幼兒聽覺器官,加強對語言的聲音結構分析。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要求幼兒會聽,聽得懂,認真聽不打斷別人的話,這也是文明習慣的一種表現。
(三)多說
為了發展幼兒的表達能力,不但要發展幼兒聽的能力,還要培養幼兒說的能力。我們要給幼兒創設"說"的環境,在說話中練習說話,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與幼兒接觸的一切時機,進行交談,在交談中建立感情,使他們無拘無束,有話愿意講出來。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幼兒一日活動來與幼兒交談。在交談中,教師和幼兒易于進行感情交流,關系可更加親密,幼兒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訴老師。教師在組織幼兒集體學習時,更要注意啟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說錯了沒關系,老師會幫助的。教師應注意給每個幼兒"說"的機會。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創設一個"說"的環境,讓孩子練習"說",學習"說",在說中學說。
(四)多練
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幼兒正確的發音,吐字清楚,豐富幼兒詞匯,并能正確運用。給幼兒提供多練的機會,創造多練的環境。幼兒的發音不準,教師和家長注意及時糾正、練習,就能掌握得快,說得好。幼兒學習語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們就需要不厭其煩地讓幼兒多練習。
三.教師與幼兒禮貌用語,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禮貌是人們的道德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禮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禮貌行為,二是禮貌語言。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給人一種謙遜文明,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好感。因此,禮貌教育要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條件和環境,使孩子從小就會使用禮貌語言,有良好的語言習慣。培養幼兒的禮貌言行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成人,要求幼兒能用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地打招呼、稱呼人,會問早、問好,道別。教育孩子當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會說:"請您幫我……"受到幫助后,會說:"謝謝"。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地道歉,而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系,不要緊。"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應不插嘴、不妨礙;有急事需要及時談時,要打招呼。別人向自己提出問題時,要認真地回答。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語言習慣,講話時聲音要大,讓大家能聽見;速度要適中,不快不慢;語言要準確,吐字要清楚。說話時,要看著對方,不要東張西望,漫不經心,不罵人。看見老年人,知道稱呼:"爺爺、奶奶;"看見像學生一樣的人,知道稱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來了參觀、看課的人時,知道問:"客人好。"等。通過反復的教育,孩子們掌握了許多人稱名詞,他們逐漸會合乎情理地稱呼人了。
總之,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3
通過本次語言活動培訓,逐漸 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現就個人的學習經過,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第一點,教師的教學設計一定要有創意,讓幼兒體會到學習來源于生活,這樣幼兒才有愛好聽你的課。第二點,教學方法一定要靈活多樣,要使一節課上得輕松,幼兒學習起來有興趣,不但要教師選材好,預備充分,使用教具公道。第三點,教師能創設寬松的學習時間與空間。注重讓幼兒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于各個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堂課是選用中班教參上冊的語言活動,教師說話時注意語氣、語調,讓幼兒感受語氣、語調的作用。如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較堅定的語氣表示不同意;講故事時,盡量把故事人物高興、悲傷的心情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現出來。
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該認真地傾聽并給予積極的回答。
散文詩《捉迷藏》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黑夜、太陽、顏色等比擬成一群可愛的娃娃在玩游戲,將天黑說成“黑夜用長長的手帕”蒙上太陽的眼睛,天亮說成解開手帕,想想豐富奇特,親切有趣。
全詩通過樸實、淺顯的語言向大家描繪了一副絢麗多彩的自然風景圖,揭示了晝夜交替的自然規律及陽光照射和各種色彩之間的關系。“蒙”、“躲”、“擠”、“解”等詞的運用準確、形象,具有兒童情趣。
幼兒語言發展與教育的核心理念:
1.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核心是語言交往能力的成長。
2.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往和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3.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與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多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的回應。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有幸去XX幼兒園聽了四節語言課《不怕冷的大衣》,每個老師各有各的特色、風格,她們通過PPT、圖片、情景劇,讓幼兒喜歡聽故事、愛聽故事。
《不怕冷的大衣》講的是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總喜歡躲在暖暖的被窩里遲遲的不肯起床,寧愿呆在室內而不愿去室外活動。教師們通過故事,了解運動能讓人暖和,從而產生不怕冷的意念,了解不怕冷的方法,鍛煉和培養不怕冷的意志,努力爭取做一個勇敢的好孩子。在活動中,教師們先是設置了懸念,讓幼兒帶著好奇心去聽故事,加上她們利用了豐富的肢體語言,還有的是情景劇的'方式,使孩子們聽得很認真。當幼兒的回答沒有出現在教師預想的答案時,教師又適時地進行了啟發,通過做出各種動作讓孩子們說出平時喜歡的活動,并讓他們一起做,談談感受(身體變暖了)。最后總結出這些活動都可以稱為運動,讓他們理解“不怕冷的大衣”其實就是運動。
通過這次的聽課我也有一些體會:第一點,教師的教學設計一定要有創意,讓幼兒體會到學習來源于生活,這樣幼兒才有興趣聽你上課。第二點,教學方法一定要靈活多樣,要使一節課上得輕松,幼兒學習起來有激情,不但要教師選材好,準備充分,使用教具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師首先要有激情,語言要惕切,易于與幼兒交流。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去學習、去觀摩、去實踐,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5
一、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提問的現狀。
1.不會引導和控制的提問。
現在的幼兒教師都覺得在五大領域的教學活動中,語言教師是最容易的,但也有教師語言活動是最難。因此在語言活動中,提問是很重要的,對幼兒有著很深的影響,有效的提問對幼兒有著有效的引導作用,但教師往往會忽略了這一點,在語言活動中常常根據內容進行簡單的提問,反正遏制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準備不夠充分的提問。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問題的提出沒有充分地考慮和思索或沒查找更多的資料,常常被幼兒的回答、反問弄得尷尬,不得不了敷衍了事。這樣長期以來,就導致幼兒不愿意努力思考問題,失去好好學習的機會。
二、如何在語言活動中進行有效提問。
1.正確認識圖畫書,深入解析圖畫書。
在每一次語言活動的開端,教師都要精心準備,其中該準備的內容就是要深入了解圖畫書內容。首先,要了解圖畫書的構成,其次要了解封面的`含義、封底的含義;然后了解扉頁及其中的故事內容。在教師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給幼兒帶去更多的知識,讓幼兒了解更多的內容。
2.設計有效的集體語言活動。
首先,要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宜的活動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動的目標。其次,要創設良好寬松的語言活動環境和氛圍。最后,要采取多種方法整合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方法。
3.活動中的提問要有針對性。
提問技巧分別有:
1.次序法
2.核心法
3.對比法
4.引導法
5.點睛法
6.尋究法
7.破題法
8.綜合法
9.評論法
10.連環法
11.消化法
12.發散法
13.爭辯法
14.重復法
15.遷移法
16.誘發法
17.逆向法等。
通過本次培訓讓我懂得了多種提問方法,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實踐當中,在每一次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運用多種方法進行針對性提問,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能夠提高我的語言教學能力。
在培訓的最后兩天中,我們參觀了鎮海的兩所幼兒園。這兩所幼兒園分別是:鎮海石化海達幼兒園、鎮海駱駝實驗幼兒園。從中通過園長介紹讓我們了解到兩所幼兒園的獨有特色;也通過教學觀摩活動讓我們懂得該如何開展語言教學活動,這對我自身有著很大的幫助,使我的今后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能夠更上一層樓。
最后,通過這次幾天的培訓,讓我理解了如何在語言活動中進行有效提問,更好地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熱愛學習”和“善于學習”兩方面怎樣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不斷完善。在以后幼兒園的教學中,我本著這個目標,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發揮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更好的在學中玩,玩中學。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6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語言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
第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第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第三、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第四、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第五、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通過對《綱要》的語言教育目標的理解,可以把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劃分為四個大方面,即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并且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幼兒實施教育。
1.傾聽方面: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是幼兒語言學習和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一定的語言內容、語言形式以及語言運用方式表達和交流個人觀點的行為,是幼兒語言學習和語言發展的主要表現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見解,并且具備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與人進行語言交際。
3.文學作品欣賞方面: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要盡可能地給幼兒創造學習各種文學作品的機會。
4.早期閱讀方面: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等感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法,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途徑
內容: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和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兩類結構。
(一)專門性語言教育:是指遵循語言教育規律來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是教幼兒學習語言知識,教幼兒學習語言形式,教幼兒學習語言運用技能的過程。
(二)專門性語言教育活動的類型
專門性語言教育活動的類型主要包括講述活動(看圖講述、動畫片講述)、聽說活動(語言游戲、談話活動)、文學活動(故事、詩歌、散文)和早期閱讀幾種形式。
(三)滲透性語言教育:1.在日常交往中指導兒童學習語言。2.通過常規主題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 3.通過區角活動發展幼兒的交往語言。
途徑:通過組織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進行語言教育,通過日常生活各個環節進行語言教育,通過游戲進行語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中進行隨機的語言滲透教育等。下面針對專門性語言教育活動(語言課),談談如何設計與組織。
三、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設計
要組織好語言教育活動,重要的是要設計語言教育活動方案。在設計方案時,教師要制定語言教育活動的目標,要選擇能實現目標的具體內容,要選擇考慮與內容相適應的活動方式等。因此,可以說,教師設計語言教育活動,就是將一定的目標、內容和活動方式轉化成一個個具體方案的過程,也是對幼兒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的具體體現。它應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一)設計原則
(1)注重幼兒獲得經驗的原則
設計任何一組或一個語言教育活動,教師都必須注重幼兒的語言經驗。只有以兒童語言經驗為出發點,才能保證設計出來的活動符合幼兒語言發展的需要,才能使設計的活動對兒童語言發展真正起到促進作用。
注重幼兒獲得經驗的原則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1.考慮教育對象現有的發展水平,即他們已經獲得的經驗。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兒已有的語言發展水平,設計的活動就可能成為無的放矢的活動。如組織小班幼兒進行情境談話“做客”,教師就需要觀察了解這個班幼兒已有的經驗,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時所用的禮貌語言等。
2.考慮根據幼兒原有經驗再為幼兒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經驗,這些新的語言學習經驗內容應當建立在幼兒已經獲得經驗的基礎上。如當幼兒參與情境談話“做客”這個活動時,教師可引導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語言運用方式,原有經驗和新的內容會引發幼兒較強烈的學習興趣。因此,新的語言學習經驗內容對參與活動的幼兒來說,是“跳一跳,夠得著”的果實,有一定的挑戰意味。當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時,他們可以通過學習,將這部分的經驗內容再次吸收轉化為已經獲得的經驗。
(2)教師與幼兒互相作用的原則
在設計語言教育活動時,教師要考慮幼兒主動活動與教師參與活動的比例關系。實際上,這也是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活動中主導作用的具體化問題。當然,幼兒和教師在活動中的主體和主導關系是相互作用的,會根據具體活動內容、活動要求而發生變化。當需要的時候,教師在活動中參與主導作用發揮得多一些;不需要時,教師參與主導作用就發揮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發生適度的影響呢?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每一個幼兒(包括個別幼兒的特點在內)的發展水平。由此,教師決定自己在活動中參與組織成份的多少。
2.找出語言教育活動中出現的新的技能、新的語言要求。由此,教師策劃自己參與指導的重點和難點。
(3)活動內容與方式相適應的原則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各種活動內容和方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不同的活動內容可以選擇相同的活動方式;同一個活動內容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方式。因此,教師在設計語言教育活動時,應注意活動內容和方式相適應的問題。
1.根據具體的`內容決定采取適當的活動方式。如學習童話《金色的房子》,教師可以考慮采用表演游戲的方式來幫助4~5歲幼兒理解童話內容,體會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兒歌或學習某個講述內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進行了。
2.根據教育對象選擇活動方式。如有的故事內容很適宜進行表演,但表演對參加活動的某個年齡班幼兒有較大難度,這時教師應考慮改用其他活動方式來進行。
(4)不同領域相互滲透的原則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幼兒學習吸收的主要是語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與語言有關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動中除了有語言,還可能有音樂、美術、動作等不同發展領域活動因素并存。
作為語言活動的設計,應堅持從語言角度來設計活動。在設計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育活動的要求、內容和形式應從語言角度進行思考,為幼兒提供適宜其語言發展需要的學習機會。
2.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其他領域活動因素的參與(如什么時候要輔之以音樂或美術的活動手段),要根據活動內容的要求而定,要從如何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主動積極地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來定。
3.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從語言角度出發,經過其他方式、符號的共同參與,最后仍應回到語言上。既不要簡單盲目地把活動搞成語言、音樂、美術等的大拼盤,也不要忘記落實到語言教育的根本點上,不能喧賓奪主。
(5)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在設計語言活動時,教師應具有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要使設計的活動既面向全體兒童,又重視個別差異。
面向全體幼兒,是指教師要了解全體參加活動兒童的需求,教師要站在教育對象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把握活動設計的尺度,使活動設計能照顧到面。如組織談話活動,教師應注意本班幼兒已有的談話經驗和他們可能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以及他們的語音、語義、語法和語用水平。如讓本班幼兒談論去商店買東西,將主題定在“買玩具”、“買食品”上,就比較適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較好地引發兒童的興趣和運用他們自身的經驗。
在面向全體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個別幼兒的差異。教師對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動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動中出現困難的幼兒都要予以幫助,既要為能力強的幼兒準備發揮他的能力的機會,又要為能力較弱的幼兒或不具備這方面經驗的幼兒提供補償的機會。
(二)具體要求:
1、認真鉆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近幾年來,新編《福建省幼兒園教師用書》,為基層教師提供了選擇性和操作性較強的領域和主題活動內容,對我們縣級幼兒園開展課改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使用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對教材內容順手拈來,對活動目標和活動建議全盤照搬,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應如何根據實際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創造性的分析、處理教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把《教師用書》用好用活?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研討的問題。
要想組織好一堂語言課,首先要備好課,而備課首先就是備教材,所以鉆研教材是教師進行上課前所必須進行的第一項工作。當我們拿到一個語言教材時,首先要想的是“應該教給幼兒什么”,也就是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其次教材中對幼兒學習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學重點);教材中幼兒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難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學難點)要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理解編寫意圖,挖掘內在價值,掌握教材特點,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在備課過程中還應結合課程標準,備幼兒、備方法、備過程、備資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手中有方法。只有做到這些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師應怎樣鉆研教材呢?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語言教材是指對幼兒語言教材中所體現的思想內涵、教育價值、語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開展閱讀活動前,教師必須自己先讀懂畫面和文字,把握圖畫書的真正內涵,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或思想脈絡,并分析作品的表現手法,以幫助幼兒理解圖畫書所要傳遞的重要價值。如《鳥窩里的樹》是一則充滿愛意的童話故事。樹的種子落在一個充滿愛意的鳥窩里,鳥窩里不僅平安地孵出了小鳥,小樹苗也在鳥窩旁茁壯成長。讓讀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寶貴,都值得珍惜。教師在理解了作品內涵的基礎上,抓住鳥窩里長出了小樹苗,小動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辦法既保護鳥窩,又保護小樹苗?這個關鍵問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體現了作品所表達的內涵。那就是對生命的愛和尊重。從后來鳥窩發生的變化和小樹苗發生的變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幅生機勃勃的動物與植物間和諧相處的畫面,更讓我們體會到愛的一種回報。有了這一層理解,教師在教授時就會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來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它的教育價值。
理解語言教材需要教師緊緊抓住教材的特點和幼兒的需要來確定目標和重難點。幼兒園語言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講述活動、文學活動、早期閱讀等,即使是文學活動又有不同的體裁,有故事、詩歌、散文等形式。不同的體裁有不同的文體特點,教學的重點也不同。如看圖講述——重點是以圖引領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圖片,從圖片提供的線索進行描述,注重描述中用詞的準確和多樣以及展開適當的創造性講述。最后由每張圖的內容講述組成一個故事。
新授故事——重點是通過整體感知故事,傾聽故事,讓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參與學習故事中的重點對話、或重點段落,了解情節的發展和角色的特點,并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滲透。
有的教師由于不能透徹理解教材,對制定目標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學法不能靈活運用;還有的教師不論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處理。如:小班故事《粉紅鴨》主要是要讓孩子體會與人交往的快樂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卻把重點定在故事的學習上(注重知識和技能培養),把目標定為讓幼兒知道故事題目和角色,通過提問使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卻不注重對幼兒情感的培養。因此,在語言活動中,特別是對幼兒文學作品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升對音、詞、句、段、章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更要以一顆童心去感受作品獨具的美學特質,把提高幼兒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作為培養重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以自身對文學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對作品的興趣。
(2)分析、處理教材。
傳統的幼兒語言教育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特別是對語言教材的主要內容、重點詞句的復述和理解。而《新綱要》倡導幼兒語言教育要重視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愿意說的語言環境。根據這樣的方向,幼兒語言教育必須充分重視培養幼兒教師處理語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兒在熏陶中學會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時,應提倡教師對教材做符合學情的處理,要把創造性地解讀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結合起來。如當我們面對一篇意境優美、詞匯豐富、篇幅較長的文學作品時,需要我們當回裁縫,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選擇最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和最能發揮自身教育優勢的內容來實施教學,因為只有舍棄(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應該在本篇中著重學習、感受的這一部分凸現出來。如:省編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優美、篇幅較長的散文,它賦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鑰匙,以此來描述它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但就是這樣一篇優美的散文,卻讓許多教師在教學時束手無策。因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顏色,又提到了各種香味和聲音,既要讓幼兒用眼睛去發現秋天的美,又要讓幼兒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聽,還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節課,教師往往是手忙腳亂,幼兒也常常是應接不暇,猶如云里霧里,雖然欣賞了好幾遍,但腦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對如此尷尬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教師事先必須學會“裁”如同一位裁縫師用一塊布料做成衣服,必須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適合特定的身材。或重點讓幼兒欣賞秋雨帶給自然界的五顏六色,或注重引導幼兒聆聽秋雨帶給小動物過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兒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動中逐漸滲透學習。
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有的圖畫書頁數較多,因此教師要有重點地對幼兒進行指導,處理好精讀和泛讀的關系。如《鳥窩里的樹》這個內容,圖畫書共33頁,在第一次活動時,如果教師要完整的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肯定要花很長的時間,重點肯定把握不好。因此,教師可在活動前先讓幼兒自主瀏覽一遍圖畫書(泛讀),使幼兒了解基本內容。然后,教師充分利用教學時間,重點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鳥窩里長出了小樹苗會發生什么事?小動物想出了什么辦法?這些辦法鳥先生、鳥太太同意嗎?為什么?最后小動物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既保護了鳥窩又保護了小樹苗?鳥窩和小樹苗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通過有重點地幫助幼兒分析、把握圖畫書的內涵,提高了集體閱讀活動的質量(精讀)。
對教材的處理,還體現在對教材的適當修改和補充。如針對故事中人物多、對話多幼兒難以記憶的情況,教師可以對故事角色和對話進行修改,使幼兒更容易理解。如散文詩《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筆,愛畫啥就畫啥。寧寧問:“你能給小魚找家嗎?”甜甜拿起藍色畫筆,刷刷刷,藍色的大海是小魚的家。洋洋問:“你能給小鳥找家嗎?”甜甜拿起綠色筆,嚓嚓嚓,綠色的森林是小鳥的家。奇奇問:“你能給石榴找家嗎?”甜甜拿起黃色筆,嘩嘩嘩,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嗚嗚——”誰在哭?噢,布娃娃沒有家。咦!我們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筆,刷刷刷,嚓嚓嚓,嘩嘩嘩,哦!我們的家——是中國。
在教授這首詩歌前,教師通過反復的吟誦后,發現它有兩點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還有寧寧、洋洋、奇奇;二是畫筆的象聲詞變化頻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嘩嘩嘩”。雖然角色多,象聲詞變化頻繁,可以使散文詩更豐富,更富于變化,但同時也會造成幼兒記憶障礙,給熟練朗誦帶來干擾。通過分析,教師發現這首詩的重點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間的關系或是學習象聲詞,而是讓幼兒理解大海和小魚、森林和小鳥、秋天與石榴、玩具櫥與布娃娃、中國與小朋友之間的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因此,教師對詩歌進行了微小的改動,一是將寧寧、洋洋、奇奇三個不同的角色轉變成“奇奇”一人,這樣散文中的一問一答就在奇奇和甜甜兩人間展開。二是把散文中的象聲詞都變成“唰唰唰”,并配上動作輔助教學。幼兒朗誦起來就順口多了。
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在于課前認真地鉆研教材,傾聽文本,對教學內容爛熟于心。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總是得益于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教學重難點的準確把握,知識點和能力要點的落實到位。課堂教學思路清晰,課堂問題設計精妙,課堂引領得法,教學環節安排科學,課堂教學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動目標
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制定,是語言教育活動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訂得恰當與否,將對整個活動設計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包括影響活動設計的方向、范圍和程度。
教育活動目標可分為終期目標、階段目標和活動目標三個層次。其中,活動目標(即具體的每次語言活動的目標)處于最具體的層次,也是最貼近教育實踐活動的目標。它是每一次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進行教學評價的依據。因此,教師要重視活動目標的制定,具體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目標要著眼于幼兒的發展,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目標的制定要適應幼兒的需求、興趣與已有的發展水平,符合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其二是目標的制定應將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作為落腳點,也就是要落實到幼兒對語言內容、語言形式和語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動目標的內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與終期目標、階段目標相一致。活動目標要為階段目標和終期目標服務,而終期目標和階段目標正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活動目標落實在每個幼兒身上。因此,在制定具體目標時,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水平,注意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提出目標,使幼兒能從具體到抽象、從直接到間接地獲得語言經驗。
(3)目標的內容應包括認知、情感態度和能力三個方面。
(1)知識概念的學習,包括所獲知識的數量和種類,以及操作這些知識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兒掌握多少詞匯、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樣的語言情境上運用這些詞匯和句式。
(2)情感態度的學習,包括興趣、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如形成幼兒耐心而有禮貌地傾聽別人說話的態度,產生樂意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經歷的事和圖片內容的興趣,懂得并遵守語言交往中的一般規則。
(3)能力的學習,包括組詞成句的能力和在具體語言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如能根據不同的聽者和不同的情境,恰當地運用有關的詞匯、語法和語調;能用連貫的語句說清楚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也能聽懂別人所表達的意思。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7
3-6歲正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的語言能力獲得質的突破與飛躍。而幼兒語言發展與個體自身的條件有關,同時也離不開一定的環境與教育條件。因此,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內,必須積極利用幼兒自身的有利條件,同時還必須創設有利于幼兒學習語言的環境,并提供幼兒適宜的語言教育,才能促進幼兒語言獲得理想而迅速的發展。
通過這次的培訓我了解到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分為口頭語言表達和書面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在口頭語言表達方面:
作為一名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寬松的語言學習環境,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都融入語言學習。從每天個來園與人打招呼,在游戲、運動中遇到問題需要他人幫忙時的語言表達,在教學活動中與老師、同伴的互動,自由活動時跟同伴呼喚玩具時的語言表達……這些都是發展幼兒語言表達不同手段。教師要抓住任何一個機會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讓他們樂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在培訓中老師提到的一點讓我很有感觸很大,那就是培養幼兒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在培訓中老師也提到了,現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議論到中國人旅游中的一些不文明現象。這其實給了教師一個警示,如何教會幼兒有禮貌文明地與人交談很重要。如:
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成人。要求幼兒能用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地打招呼、稱呼人,會問早、問好,道別。
教育孩子當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會說:"請您幫我……"受到幫助后,會說:"謝謝"。
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地道歉,而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系,不要緊。"
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應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和自己講話時,要專心地聽,不打斷別人講話,不離開,不嫌煩。有急事需要及時談時,要打招呼。別人向自己提出問題時,要認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語言習慣,講話時聲音要大,讓大家能聽見;速度要適中,不快不慢;語言要準確,吐字要清楚。說話時,要看著對方,不要東張西望,不罵人。
在幼兒的語言教育中教導他們做個有禮貌的人,日后在平時生活中他們的行為會潛意識地變得文明有禮貌。
在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表達上我有自己的一個想法:我們可以開展跨年齡段相互交往活動。當幼兒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時,以班級為單位的小集體游戲就無法滿足幼兒模仿社會活動的需要了。這時可擴大幼兒的交往范圍,開展跨年齡段的相互交往活動。重點開展“大帶小”活動,讓各班自己尋找不同年齡班掛鉤,每學期定期組織 “大帶小”游戲活動,游戲內容有意識地尋找適合兩個班級幼兒合作的。
(二)書面閱讀能力
在這個部分教師提到的兩點是:早期閱讀和前書寫
在早期閱讀方面培訓中提到我們存在的幾個誤區:
一、把圖書的閱讀當成一個識字的過程。
二、把閱讀變成看圖說話。
三、吧閱讀圖書變成故事情節的復述。
對此我們教師有一個正確的理念,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還是以圖片為主的繪本等,通過看圖片的過程中讓幼兒講述他看到的東西,并逐漸讓他學會用完整的語句表述出一個簡單的情節。而且對于幼兒的早期閱讀的培養不僅僅限于一節集體教學活動,可以在環境中布置與閱讀素材有關的版面,在區域活動中創設與閱讀素材相關的主題游戲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幼兒閱讀的過程是一個認識各種符號的過程。”教師是這樣說的。把書籍中的字,圖畫都當作一種符號幫助幼兒記憶。所以其實在幼兒園學習期間可以讓幼兒進行前書寫,就是讓幼兒通過文字和圖畫的組合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達記錄下來。
總之,通過這次的培訓讓我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有了一個新的理解,我們要把語言教育與幼兒的一日生活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要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意愿,然后再他們進行語言交往的過程中指導他們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表達。通過早期閱讀的方式可以增加幼兒的詞匯量,是幼兒口語表達的基礎。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8
其實每一個孩子的秉性家長是最清楚的!但是就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孩子就是最好的!確實是,每一個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社會是個大群體,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就像是老師對待孩子們一樣,一視同仁!相信每一個從事幼教工作的人都是很有耐心,很細心的,因為我們面對的群體是孩子,他們是天真是無邪的,什么事情都不懂,需要我們耐心的教導,相信每一個做爸爸媽媽的家長朋友都能體會!因為你們的耐心教導與細心照顧才有了孩子今天的快樂成長!可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問題,比如說:孩子為什么,有的時候會把大人都問住,您是會說行啦,問的太多了別問了,還是會說這個媽媽不知道,那讓我們一起去查一查吧!前者看起來一件事情解決了,可是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以后會變得很少提問,而后者就大大提高孩子的興趣,喜歡去學習,自覺去學習,現在有的孩子為什么不愛學習,一個是孩子的童年太單調了,大家都居住在城市里,而且大部分都是樓房,鄰里間比較的疏遠,孩子們的同伴又少,只能和家長在一起,特別是爺爺奶奶,問題更嚴重,因為自己的孫子所以特別的疼愛,易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恃寵成嬌,這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上幼兒園之后在很短的.時間里適應不了這里的生活!二是,家長期望太高,逼的孩子太緊,現在在幼兒園就開始有特長班了,那么小就開始學習,家長給孩子報班孩子就沒有游戲的時間!渴望游戲的心里致使孩子討厭學習,不愛學習!
這個時候家長朋友們你們會怎么辦,孩子就是不出成績,逼著學,打著學,還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可能這樣的情況都有,總會有成功的,但是有的時候還孩子,你是打我也不聽,講道理也不聽,那樣怎么辦?總會有那么一兩個特別的孩子是這樣的!其實我們也挺糾結!
就像老師對待孩子一樣,其實,她們是愛每一孩子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看著他們一天天的成長直到他們走了,回憶這段時間其實孩子們記得是老師的好!走在路上就會看見孩子們和老師們打招呼!
那一刻,在家長你的心里是不是也和孩子一樣的高興,一樣的臉上帶笑……
其實這一刻的微笑是老師用這一年的時間換來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
今天這個孩子不小心刮傷了,老師要和家長解釋,賠禮道歉,明天這個小朋友被那個小朋友打了,老師要說明,沒有好好的看好孩子,你跳舞的時候老師幫你糾正動作不小心碰了你一下,把你碰到了,你還要跟孩子解釋,道歉!孩子當時可能會明白,你不是故意的,可是萬一身上留下傷痕,身為家長的你肯定會問一下,再有孩子表達不清楚家長肯定會誤會老師是故意的!可是生活中不是一成不變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危險,或許那個小朋友摔一下,就有可能骨折,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老師們隨時隨地的看著孩子們,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但是在安全過后就是孩子的教育,我們都希望孩子們都是最好的,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紀律上,還是在思想品德上!
可是人無完人,上帝在為你打開一扇門的時候就會為你關上另外一扇門!有的孩子很聰明,但是就是不好好的學習,不遵守紀律,老師是怎么說我都不聽,有的老師可能教育的時候語言過激,孩子就會以為老師實在罵他,有的老師可能脾氣不好的可能會扯扯他的衣服,孩子就會以為那是再打他!其實家長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甚至還會出手打孩子!
身為老師就不能打孩子,第一是造成孩子心靈的創傷,第二讓孩子膽怯害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用心去教育孩子,愛護孩子。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9
3月31日,首次瑞安市半西部幼兒園聯片教研活動隆重舉行。局義教副主任親自到場,為當天4個活動做了現場評價分析。其中我園2為青年骨干教師自己設計的園本課程中班綜合活動《好吃的牛肉干》語言《索面長長》受到了很高的評價。
作為西部山區的龍頭公辦幼兒園,我園近幾年致力于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幼兒的和諧發展,探索研究本土資源的開發。家鄉的特色取材易,成本低,成了幼兒園的首選研究對象。孩子們早在《工藝品》《老街》《特色小吃》等主題中感受到了家鄉的.濃濃氣息。兩節活動均來自大主題家鄉特色小吃中。好吃的牛肉干以認識牛肉干的制作過程為主線,讓孩子通過觀看課件,肢體表現與情境游戲了解了牛肉干的制作過程:煮熟、切片、調味、烘干、包裝后推銷到全國各地。活動的亮點是孩子們親身演繹(肢體表現)從牛肉到牛肉干的過程,游戲中得到了情感的體驗、游戲的愉悅。《索面長長》更是以其方言的獨特形式、朗朗上口生動有趣的活動過程贏得了聽課老師的掌聲,更贏得了孩子們的歡笑聲。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認可。
任何一個起點都是困難的,但是任何起點都是有收獲的。當幼兒園老師真的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們因為完美的努力而笑聲多一點,完美的辛苦也值得。我們的課題研究很難,老師的參與很辛苦,但是對于我們的孩子卻是受益匪淺的。愿每一次辛苦都有收獲,讓每一次教研活動都有成效,讓每一個孩子都有笑容,讓每一位老師都有魅力。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0
學習了《0—3歲幼兒早期教育》講座,我受益匪淺,感受較深刻有以下幾點。
一、 重慶早教發展幼兒語言是早期教育的關鍵。
人的智力核心——思維,與語言密切相關。思維的發展離不開語言的發展。發展幼兒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兒童早期教育的成敗。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幼兒期是語言急速發展的階段,這時期兒童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已大大提高。發展幼兒的語言,主要通過和成人的語言交流。因此,應當注意和孩子的語言交流,把增加孩子詞匯量和提高孩子理解語言意義的能力,作為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務。
二、福樂蕊游戲是兒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手段。
幼兒期也稱“游戲期”,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就是游戲,游戲是幼兒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療的手段,也是發展幼兒智力的'最有效途徑。
會玩的孩子更適應社會交往,心理也更健康。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運動不僅能促進孩子身體各器官的發育和肢體動作協調,也讓孩子很容易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避免厭煩和疲勞等負性情緒。通過運動不但增強了孩子的體質,而且在和同伴一起玩耍的過程中還能讓孩子學習到社會交往技能,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以及勇敢、冒險精神。
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興趣
不管是做游戲還是玩玩具或是看書,家長千萬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不要強迫孩子去學不感興趣的東西,即便是孩子感興趣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也一定不要輕易叱責孩子,多一些啟發和鼓勵,和他一同體會克服某個困難的全過程,幫助他樹立起自信心,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不僅會讓孩子從此喪失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教育無處不在。老師、家長平時可以多帶孩子“游山玩水”,讓孩子多一些親近大自然的機會,隨時準備一些小問題讓孩子回答,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提問,既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又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1
幼兒園教師的聽課、評課活動從不同的課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老師們教學觀念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基本功素質經得起考驗,也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及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一次聽觀摩課是我園周曉老師上的《有趣的`按摩》,經驗豐富的周老師,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夸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深受感染。活動中,所有在坐的老師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打開,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特別喜歡且興趣濃厚。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游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當中,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也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獲。
我通過一學期的業務理論學習,逐漸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現就個人的學習經過,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幼兒教育需要創設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機會與條件,通過幼兒自主的創設活動,促進幼兒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著重創造各種條件和環境力求在幼兒的啟蒙階段為他們作好鋪墊,充分發覺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為今后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幼兒園的教育資料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資料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潛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地執行。最后通過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幼兒教育務必堅持保教相結合的原則,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保教結合的原則證明了幼兒園教育與其它教育的重要區別,同時也顯示出幼兒園教育自身的獨特性。所以,我更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2
幼兒語言教育目標是幼兒語言教育的綱領,而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是為年齡階段目標、語言教育目標服務的,語言教育目標正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幼兒身上。因此,正確設計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是一次教育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能夠體現幼兒語言發展的預期成果。但在幼兒教育實踐中,一些教師在設計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時存在著現實問題,設計語言教育活動目標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我們結合當前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了我國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結構,分析了設計語言教育活動目標的方法。
一、當前語言教育活動目標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活動目標和活動內容、活動過程不對應
在幼兒教育實踐中,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有時在活動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或者通過活動根本就不能實現預先設置的目標。這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1)活動目標與活動內容不對應。
活動目標是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向導,是選擇相應的活動內容、方法和途徑的依據。這里所謂的“活動目標與活動內容不對應”指的是具體語言教育的活動內容不能成為實現該活動目標的載體,即忽略了活動目標在選擇活動內容中的重要作用。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活動目標設置為“發展幼兒完整、條理講述的能力”,而活動內容卻是學習一個文學作品,這顯然與活動目標相背離。 (2)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不一致。
這是指教師設計的目標過大過泛,不能在活動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或者是活動目標與活動過程脫節,通過活動根本不能實現所設計的目標。也就是說,活動目標沒有實現統領活動過程的作用,活動過程沒有為實現活動目標服務。例如,活動目標是“體驗長輩對自己的愛,并激發對長輩的尊敬之情”,要求在重陽節的背景下培養幼兒對長輩的尊敬之情,出發點確實很好,而且選擇了一首兒歌《搖到外婆橋》,內容也與目標相呼應。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只是組織幼兒一遍遍傾聽這首兒歌,然后讓幼兒扮演爸爸媽媽,跟著兒歌哄小寶寶睡覺,重復了若干次??這樣的活動環節設置根本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
2.活動目標描述不合理
(1)活動目標的層次結構難以體現。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說,活動目標一般應包括認知領域、情感和態度領域、能力和技能領域三方面內容。但是在一些語言教育活動目標中,不符合這一要求的現象屢見不鮮。如一位教師在設計中班講述活動“家鄉的建筑就是美”時擬定了以下兩條活動目標:“①感受家鄉建筑的美,產生愛家鄉的情感。②能用語言和其他方式表達家鄉建筑的特色。”顯然,這樣的`目標設置缺少認知領域的目標。我們要求活動目標的層次結構盡量包含三大領域的內容,如果確實某一領域的目標在活動中無法體現或者是幼兒已經具備了這方面的目標要求,那么可以在目標中不予體現。但是,在上述活動中完全可以提出認知方面的目標,如“知道家鄉著名建筑的名稱,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2)活動目標的指向較籠統,無法進行評價與檢測。設計活動目標的原則之一是可檢測性。目標的可檢測性可以幫助教師在活動后即時進行活動效果的評價,并成為其繼續組織語言活動的依據。如果目標不可檢測和評價,如“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等目標,太抽象,太籠統,無法操作也無法檢測,那么活動結束后教師就無從了解自己的活動是否適合幼兒,也無法評價活動是否科學,是否實現了預期目標。
(3)活動目標的敘述不科學。語言教育活動目標的敘述缺乏科學性,在幼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中也是屢見不鮮。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從教育的角度來描述目標,而不是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描述活動目標。所謂教育目標就是從教育者的角度來提出需要達到的教育要求,而發展目標則是從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需要達到的教育要求。如中班文學欣賞活動“路上有個小水坑”的活動目標是:“①通過學習故事,使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并且學會描述。②萌發幼兒的責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著想。③培養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上,幼兒發展目標的實現是幼兒自身的努力,并不完全由教師決定。因此,在設計活動目標時,從語言表述上就要端正態度,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預設通過活動使幼兒的語言知識、情感以及能力能夠達到什么程度。仍以文學欣賞活動“路上有個小水坑”為例,可以將目標設計為:“①通過活動,記住并學會描述主要情節。②萌發責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著想。③逐漸形成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明確幼兒語言教育目標的結構
幼兒語言教育目標的結構分為縱向的層次結構和橫向的分類結構。從縱向的層次結構來看,幼兒語言教育目標可分為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和活動目標。從橫向的分類結構來看,幼兒語言教育目標是通過傾聽、表述、閱讀、欣賞四大塊面來體現的,而每一塊面又包括認知、情感、能力三個維度。
以傾聽為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新《綱要》”)中明確要求“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結合我國幼兒語言教育的實際情況,又可以從認知、情感和態度、能力和技能三個維度對傾聽總目標進行分解。即:認知目標——懂得別人和自己說話時要注意傾聽;情感和態度目標——樂意聽,有禮貌地、集中注意力地聽;能力和技能目標——能聽懂普通話,能分辨不同的語音語調,能理解并執行別人的指令。教師只有熟悉語言教育目標的結構,并對總目標與年齡階段目標之間的關系有清楚的認識,才能設計出科學、合理、適合幼兒發展特點的活動目標。
三、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設計的要點
在理解幼兒語言教育目標結構的基礎上,設計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可以從以下幾點人手。
1.關注社會的培養目標
社會和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和教育的要求,為確立幼兒語言教育目標指明了方向。在我國現階段,制訂幼兒語言教育目標應考慮以下問題:首先,語言教育目標要反映我國現階段教育目標的取向,語言不僅是幼兒發展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傳遞文化的有效途徑。其次,語言教育目標要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第三,語言教育目標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前瞻性。這些原則都應在設計語言教育活動目標中加以體現。
2.符合幼兒語言教育的總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
一般來說,幼兒教育的總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是由專門的機構制訂的,但需要教師爛熟于胸。因為教師設計具體的語言教育活動目標必須以這兩個目標為前提和基礎,是對這兩個目標的細化和具體化。
3.考慮語言教育活動的不同類型
幼兒語言教育中五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各自所要實現的目標是有所側重的。譬如,文學作品學習活動主要是向幼兒展示成熟的語言,提高幼兒對語言多樣性的認識,通過接觸文學語言,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提高幼兒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而講述活動則偏重于培養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能力,獨立構思與清楚、完整表述的意識、情感和能力,掌握對語言交流情緒度的調節能力等。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3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沒有詞句等豐富的內容,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這些讓幼兒學起來感到很枯燥。教學中,我將拼音制作成不同形式的卡片,有蘋果、樹葉、花、小鳥、小魚等,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教學中,我會運用輕松的語言對幼兒說“這些花都有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認吧。”幼兒在開心快樂中識記形,讀準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教學后,這些卡片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很方便幼兒復習。
我組織了一次教學觀摩活動,我在工作允許的時間內,盡量前往學習,各位老師的教師的教學經驗都比我豐富許多,在聽課過程中我更感到自己在這方面的欠缺。我很希望自己能多有這種學習的機會,感受并吸納各位教師的長處。針對自己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所思所想與不足之處在此做一。
小班孩子很容易被一個故事,幾張圖片吸引,所以課前我根據歌曲內容準備了富有童趣的圖片來調動幼兒的興趣,這節首歌曲歌詞簡單,主要難點在最后一句"汪汪"兩聲叫,大多數幼兒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原因有:一,我沒有給幼兒一個開始口令,所以導致幼兒在"汪汪"兩聲中聽上去有參差不齊的感覺,聽上去有的幼兒多叫了,其實是有早叫晚叫區別在里面。二是在教具的準備上,如果我能夠通過教具用一些延長音的標記,通過指圖來讓幼兒知道最后第二句的實值。因為幼兒記憶歌詞的方法主要有動作和圖片。
1/4現在我來談談我這節課吧。這節課我選擇的是,這節課目標要求
(1)是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
顛倒歌是一首帶有詼諧、幽默曲風的歌曲童謠,歌曲活潑有趣,并有韻律感,深受幼兒的.喜歡。結合“動物世界”這一主題活動,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運用日常活動中的內容設計了這一具有特色的童謠——《顛倒歌》。整個活動分了三個層次展開教學。
(2)是讓他們學說話。
我在設計這次活動時將目標的第二條改為讓幼兒為書中的圖畫注入語言。這條我也想到會有些難度,但我認為幼兒的思維正是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我應該在這方面做些嘗試,我很喜歡有些教師上課的活躍氣氛與動靜交替的教學設計,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兩次游戲,第一次的拍手游戲作為引出,最后的跳躍的動作為結束,開始由于緊張差點忘了臺詞,中間愣了幾秒鐘。接下來的過程我運用了教材中的圖畫為第一個環節,教師來說話,然后再請幼兒來說話。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了一個大的毛病,幼兒都跟著我的話在說,可以說我先出示的圖片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幼兒的思維,如果有下一次,我會先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先去想去說,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急于去塞給他們。另外,我上的是一節語言課應以說為主,而我的目的也正是為了發展幼兒的思維想象,所以我給幼兒許多的圖畫,請他們去想去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然后說給同伴聽。
請幼兒為他們的圖畫賦予語言時,幼兒很多都回答都是一樣的。以觀察樓房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順接數與倒接數的練習。如:住2/4在5樓的xx想到1樓的xx家串門,要走哪幾層樓?……
造成幼兒的這種回答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的引導語用的不準確,用的不夠到位;另一個是幼兒沒有或很少有這方面的訓練想象游戲,經過再三的努力,終于我聽到不一樣的說話了,雖然很簡單也很重復,但是終于開口了,在我假模假樣的掏禮物給他們時,很多幼兒說:“什么也沒有”我的目的是希望給幼兒一個假象的空間,可是由于自己的語言包括自己的形體語言表現的都不到位,導致的結果是讓我自己感到像是中的那個騙子。這節課雖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來講也是我的真實水平,在評課時能聽到說我上的還不錯,我真的已經很高興了。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注意力的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整個活動我覺得目標基本達到,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開始部分,我抓得不緊,小朋友表現欲很強,一直在用各種動作表現不同的動物,為了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我就沒有控制他們說的時間,所以在這部分用的時間比較多,應該稍微收點,讓他們說了部分又留著懸念繼續下面的內容。另外還有活動中的應變能力,小班小朋友愛模仿,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模仿別人的語言,所以在回答老師問題時,如何讓他們能夠動腦筋,自己思考問題,或者如何引導他們不要故意重復別人的說話,這些語言上的技巧還有待繼續的提高。
這次活動讓我真的收獲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讓我學習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讓我在自己的語言課上嘗試了一下自己的方式,從中我也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另外我有了一個最大的感受,放松自己,盡量3/4去做好,不要想結果,只有你放開了,孩子才會無拘無束。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4
兒童的語言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與成人的語言交流中獲得和發展的。談話活動是向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一種特殊方式,是幫助幼兒在一定范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的活動,并具有獨特的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功能。
我們針對園所在教學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幼兒在一日生活中不能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愿望,與人大膽交流;傾聽、理解、表達能力亟待提高等問題,我們確定“通過談話活動,提高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專題研究課題。根據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表現和教師指導語言活動時所表現出的不適宜觀念、行為,制定了專題活動。
(一)從教師觀念轉變、技能提高上入手,組織教師認真、深入地學習《規程》和《綱要》,領會其內涵及精神實質,并為教師提供幼教雜志中有關幼兒語言發展重要性的論述、新的教育觀念體現和如何更好地組織幼兒語言活動的章,使教師深刻理解、感受幼兒語言發展與教師語言教育的影響之間關系和語言發展在幼兒時期的重要作用。
(二)引導教師在學習理論和聯系實際過程中了解、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并結合本班幼兒實際進行探尋。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教師認識并感受到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即:
1、幼兒的學習是與他們的興趣和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2、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
3、幼兒的語言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
4、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幼兒的這些特點決定,他們參與各種活動都會受到興趣和需求的直接影響,幼兒只有對感興趣或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活動,才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認識。
幼兒在語言方面的學習也應通過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讓幼兒體驗到傾聽、理解、表達的樂趣。語言領域的發展還要通過各領域的相互滲透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擴寬幼兒的視野,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承認并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使每一個幼兒在語言方面的發展都獲得滿足和成功。對以上幼兒學習特點的了解和關注給我們制定談話活動課題研究計劃提供了理論依據。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5
教師的積極語言對幼兒的影響心得教師的積極語言,尤其是教師用來組織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語言。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經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無論是親身經歷還是自身在教學中的實踐都讓我非常贊同教育家第斯多慧的話。每聽一節課,我都會想教師語言怎樣組織會更利于課堂?每上一節課更會思考,教師到底怎樣組織語言能更高效?也正因如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學生面前的言談,因為我明白也許因為我的一句話會改變學生的命運。這就是教師的語言,用語言去發蒙,用語言去啟智;用語言去激勵,用語言去引悟;用語言去贊美,用語言去督促。教師的語言是實現偉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徑。我覺得,教師的語言有必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的語言要平實。
教師的課堂語言,其作用就是引領幼兒,如果能使幼兒的思維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語言,如果沒有這個作用,那無論多么深奧的,多么華麗的語言都只是說說而已。于是,我想到了“平實”一詞,平實的語言,平實的課,并不是就一定不好。教師語言作用幾何?作用很大——引領幼兒,鼓勵幼兒,評價幼兒就是沒有炫耀,更不能有賣弄之嫌。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努力改進自己的語言,力求簡潔而富有說服力,作用于幼兒,作用于集體活動貫穿于一日生活當中。簡潔有用的語言定不會埋沒了它們!
二、教師語言要幽默。
梁,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意思是,說話如果沒有文采,不講藝術性,就不能打動人,因而也不能廣泛、長遠地流傳。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對教師語言就頗為重視。教師的語言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其語言的優劣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好壞,制約著教學效率的高低。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師的語言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所以教師的語言不僅要講求科學性、規范性、還要講求藝術性。語文教師是更直接地同語言打交道的,因此,對其語言的要求也應更嚴格。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在準確鮮明、簡潔明了的基礎上力求做到風趣幽默。幽默語言是教師睿智的思想、廣博的學識借助詼諧含蓄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的再現。它的恰當使用,可以創設出一種風趣動人的情境,驅除了學習疲勞,引發學習興趣,強化知識記憶,往往會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韻雋永的藝術效果。在教學中,我們常會看到這種現象,教師備課仔細認真,講課也很賣力,語言也較簡潔準確,但學生就是不愛聽,課堂效果與教師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只重視了語言的科學性、規范性,卻忽視了它的藝術性,因而事倍功半。因此,教師必須加強思想文化的修養,豐富鑄煉自己的語言,并努力培養開朗、明快和樂觀的性格,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三、教師語言要機智。
如:組織健康活動《牙齒上的洞洞》,當幼兒討論牙齒為什么有洞洞時,有位小朋友說:“我牙齒上也有洞洞”,當時小朋友們哄堂大笑。我馬上說:“為什么呢?你能告訴我們嗎?”這樣不僅暗示他不能插話,也能讓其他幼兒安靜下來聽這位小朋友說說原因。這種語言是活動中隨機說的,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四、教師語言要有激情。
積極地語言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語言的魅力,對缺少激情的語言集體教學,幼兒缺乏興趣,活動實效不高。我們說,語言是交流的最好溝通方式;是要呵護幼兒心底最真的東西;是要為幼兒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這些理想的信念,無不需要激情的支撐。老師沒有了激情,追尋高效的集體活動就成了一句空話。要想提高活動實效。教師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終是想幼兒所想,和幼兒一起共享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激情需要點燃,需要一個教師以自己的激情去影響學生,去感染學生。
五、教師語言要有激勵性。
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和富于激勵性。激勵性語言評價可以觸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幼兒勇敢的品質、探究的興趣、堅強的意志。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靈感和思想貫徹到自己的話語中去,例如:在排隊時,簡單的一句:老師看我們哪個小組行動最快?幼兒就會用最快的行動去集合隊伍。
是他們的.“動力”。對待做的不到位的幼兒并不一定非要正面否定,去表揚做得好的幼兒其實也是一種無形的指正。特別是對那些不遵守紀律、任性不愿意聽老師話的幼兒,言語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幼兒的逆反心理本來就很強,如果教師說出一些過氣過激的話,可能會使幼兒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傷害,反而產生更加抵觸的心情。
六、教師要注重肢體語言。
人的體態是人類的無聲語言,負載著大量的信息,是人們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重要補充。出于教學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身體的相關器官的作用,通過適度的動作、姿勢、體態、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聲語言,達到一種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支持、信任,我們應利用一切機會,有效運用體態語言,增強活動的效果,千萬不要吝嗇運用微笑和肢體語言去激發學生發出積極的信息。不過,體態語言的運用要少而精,要自然樸素,不可生搬硬套。身為教師,你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應自然而然。否則將陷入畫蛇添足的尷尬局面。張弛有度,相得益彰。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6
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與學生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里,幼兒教師的語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的語言魅力就在于,它是架起與幼兒相互溝通的橋梁,也是幼兒進入知識海洋的一把鑰匙。它能夠在活動過程中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那幼兒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語言魅力呢?
一、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示范性
3~6歲的幼兒正處在語言的敏感時期,他們的語言大部分是通過沒有外界壓力的自然觀察和模仿而來的,他們缺乏語言的識別能力。如果沒有良好的語言示范,幼兒的語言就得不到正確的發展。在幼兒園,教師無疑是幼兒們模仿的對象,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種口頭禪幼兒都非常敏感,都樂于模仿。因此說教師的語言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力求標準性和規范性,克服方言化
教師的語言是幼兒語言的樣板,教師只有使用規范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幼兒產生正面的示范效應。所以教師必須使用標準的、規范的普通話,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國家普通話的要求。作到發音清楚、吐字準確、不念錯字、不使用方言。有的老師“n、l”不分,將“喝牛奶”念成“喝流來”;有的老師平翹舌不分,將“吃飯”念成“刺(ci)飯”;還有的老師將“小孩”說成“娃兒”(四川方言);將“你要蘋果嗎?”說成“阿要蘋姑啊”(南京方言)等等。由于我們的教師來自不同的地方,語言的慣性使他們的語言方言化,所以出現上述的情況是難免的。這就要求教師應有意識地矯正自己的發音,用心學習普通話,克服方言土語的干擾,加強語言的基本功訓練,盡量做到順暢、準確地使用普通話。
2、 力求邏輯性,克服隨意化
教師在使用語言時必須使其內容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必須根據思維的邏輯準確運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話。例如,有的老師表揚幼兒時喜歡說:“今天表現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實,一個“最”字表達的是獨一無二的意思,但教師卻隨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說出了好多個。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時間一長也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應謹慎,力求邏輯性,避免出現因隨意而犯的錯誤。
3、力求純潔性,克服粗俗化
語言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純潔、文明、健康的,應該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有一次,子卿上課總是調皮,我生氣了,對他喊到:“你真是個萬難頭!”當時,有幾個小朋友也跟著沖他喊:“萬難頭!”第二天,子卿剛進教室,教室里的幼兒就對著他喊“萬難頭!”子卿委屈的看著小朋友,眼里還含著淚水。看到這樣的情景,我意識到我不經意間的一句氣話已經對子卿造成了傷害。經過對子卿的安慰和對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這件事平息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地愧疚。作為教師我們應避免使用“滾出去”、“豬腦子”、“笨死了”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語言。要盡量使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幼兒,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總之,幼兒教師要提高語言的規范性、邏輯性、純潔性,這是發揮語言魅力的前提條件。
二、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體現人性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科學家、設計師都給房子、車、家具等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賦予了人性化的設計。作為人與人溝通的工具,語言的使用就更應該體現人性化的特點了。幼兒教師與幼兒是互動的雙方,作為互動一方的教師,其語言的人性化應表現在三個方面:
1、 尊重幼兒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說話時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靈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我們平時與幼兒說話是應盡量注意保護孩子的“面子”。小班的幼兒偶爾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尿了褲子不愿意告訴老師,怕老師說:“你怎么會尿褲子?”這樣一說,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就會笑話自己尿了褲子,被大家笑話多沒“面子”呀,只有自己忍著。如果我們能多為孩子考慮一下,照顧孩子的感受,不用帶有責備的質問,而是蹲下來親切地、輕聲地說一句:“沒關系,我們悄悄地去辦公室換上干凈地褲子。放心吧,我會替你保密的`,小朋友們不會發現的。”我想這樣孩子們就不會有顧慮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對老師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
2、 平等交談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的話,“請做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里教師是作為指揮者的身份出現的。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教師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倡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即要求視幼兒為平等的合作伙伴。應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比如,當幼兒不愿意幫老師收玩具時,我們可以說:“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幫助,鍛煉幼兒,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氣說:“快點,幫老師收玩具!”;當幼兒在美工角活動時,為了防止幼兒亂扔紙屑,我們可以委婉的
提醒幼兒:“你們需要一個垃圾筐嗎?”這樣幼兒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要把紙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說:“不許把紙扔在地上。”我想則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我們應常說,“你好”、“請”、“沒關系”、“能不能”、“我們一起來好嗎?”、“你說應該怎樣呢?”、“你先試試看,如果需要幫忙就叫我。”、“你可以幫我一下嗎?”等等,而不能習慣于用強制性的“要這樣做”、“那樣可不行”、“不許”、“不能”等等語言,否則會阻礙孩子主動性的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
3、 因人用語
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考慮幼兒現有的語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語”。比如,對性格不同的幼兒,語言的使用就應不同:比較內向、較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更多的采用親切地語調,關懷的語氣對他們說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要有耐心,在語速上適當地放慢一些;對脾氣較急的孩子,教師的語調要顯得沉穩,語速適中,使幼兒的急燥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將一些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對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是值得聽的。總之,對不同的幼兒,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因人用語,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做到藝術化
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群體,幼兒的年齡、思想等特點決定了幼兒教師的語言四化。
1、“趣”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過“兒童化”將汽車說成“嘟嘟”,也不能太過“成人化”將早晨景色描述成“雄雞報曉”。教師趣味性的語言是應該能夠貼近幼兒心理的,能使語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說教更具效力。有一次午飯時,孩子們很吵,于是我說:“咦,我們教室里什么時候飛進來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們快把它們請出去,別打擾我們吃飯了。”孩子們聽了都笑了起來,笑過之后便安靜下來吃飯了。這就是富有趣味性語言的魅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地氣氛中自覺、主動地學習。如進行故事教學時,教師講故事的語言就應該夸張、生動,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澀的聲音扮演鴨爸爸;用惡狠狠的腔調演繹大灰狼;用陰郁沉悶的怪聲表現老巫婆等等,這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兒帶入了童話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學也會進行的順利且充滿活力。相反,空洞無物、枯燥無味、呆板無力的語言會使幼兒昏昏欲睡,毫無興趣。因此,我們要善于從幼兒活動的實際出發,抓住幼兒的特點,使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貼近幼兒生活的語言,有效的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激”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如在進行科技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操作,總想依賴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說:“你去嘗試一下,失敗了也沒關系呀!”、“你試試看”、“再想想,就能想出來了。”、“這件事應該難不倒你的。”等等這樣的語言來激勵幼兒,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為幼兒解決問題的動力,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當幼兒有自己的發現和看法時,教師也應及時鼓勵,不要吝嗇“嗯,真不錯”、 “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別!”等等這樣的語言,因為這些語言能給幼兒極大的鼓舞并能激發他們進一步表現的欲望。
3、“詩”化
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節奏明快的語言可以使教學出神入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我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爸爸,右邊的鞋是鞋媽媽,爸爸和媽媽一對好朋友,永遠不吵架。”在教幼兒疊衣服時,我告訴幼兒:“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彎彎腰,帽兒點點頭。”這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幼兒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松自然地學會了穿鞋子、疊衣服等本領,不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兒的情操。在繪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所畫的內容按步驟、要求編成生動形象、簡短易懂的兒歌,邊畫邊說。比如,教幼兒畫魚時,我們可以一邊畫一邊說:“一條小魚水中游,搖搖尾巴點點頭,一會上,一會下,游來游去真自由。”這樣就逐步畫出了魚身、魚尾、魚頭、上魚鰭、下魚鰭和魚泡泡,這種“詩”化的語言不僅激起了幼兒繪畫的興趣,幫助了幼兒順利地完成了繪畫活動,而且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可謂是事半功倍。
4、“簡”化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教師在與幼兒交談時應使用句法結構較為簡短,詞匯涉及的范圍較小的語句。比如,當幼兒不愿意吃胡蘿卜時,我們如果說:“胡蘿卜里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給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預防各種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們都要吃胡蘿卜。”這樣的話孩子們很不容易理解,自然效果就會不盡如人意。但如果簡單地說:“胡蘿卜很有營養,吃了對小朋友的身體有好處。”我想孩子們應該會對胡蘿卜有新的認識。因此,教師的語言應力求簡單、平白,不使用讓幼兒理解感到困難的長句、復合句、并列句或功能詞等。
四、 多種形式語言的并用
語言有很多種形式,除了我們常用的有聲語言口語外,還有書面語、情態語等無聲語言。幼兒教師應善于創造性地使用這些語言,并將它們融會慣通,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書面語
可能有的老師會說書面語在幼兒園使用不合適,它適用于識字較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其實書面語對于幼兒園的教學也有著舉足輕重的輔助作用。比如,兩組小朋友進行背兒歌比賽,在黑板上給獲勝組的幼兒畫上一顆五角星遠比口頭表揚的效果要好的多;教新歌時,幼兒總是記不住歌詞,如果將每一句歌詞邊唱邊用一幅畫形象地展現在黑板上,幼兒就能根據畫很快的記住歌詞等等,這些就是廣泛適用于幼兒園的非文字書面語的魅力。
2、體態語
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與情感,可以通過臉部、身體的表情顯現出來,人們把這種表情叫做體態語。幼兒教師的體態語對幼兒有強烈的感染作用,能使教育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師的微笑可以縮短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能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內在的親師感;教師的手勢或眼神的暗示能使幼兒在犯錯時心神領會,自覺改正;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肢體動作不僅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而且能使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為直觀,從而使幼兒更容易理解。總之,恰當地使用體態語能夠使教育教學錦上添花。
語言是一門具有無窮魅力的藝術,作為幼兒教師要在掌握規范化語言的基礎上,做到人性化、藝術化,。同時還要盡量擴大知識面,吸取世界各種語言的精華,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搜集專業的信息,博采眾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使天真無邪、純真可愛的孩子們伴著我們的語言健康快樂地成長。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 篇17
語言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與別人交往,其實大家要是留心的話,這都是在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我們平時的言語也是不可忽略的。知道嗎?只有注重平時的積累,才會有好的發展,雖然我們現在也開展語言課,也許有的人也對它產生了厭倦之感,但也有的人正在虛心的學習它,或許這能說明什么,但只有看最后的結果才能去證明誰的做法是正確的`,盡管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會感覺有缺乏感,但還是不能向它說放棄,因為這些說法都是不對的,所以,我們現在要抓住一切學習的機遇,扎實的學習,才是最好不過的了。
隨著時代前進,語言對于我們越來越重要了,并且也成為了人類的重要思維工具和交往工具,同時也為我們以后普通話的發展也會奠上良好的基礎,并且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就更應該注重它,造就它,學習它。等我們以后走到自己工作崗位上,就會感覺到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了。
所以,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時刻都要助重自己言語的表達,因為它就是我們的靈魂,是它造就了人類,讓我們彼此都能相互的交流,相互溝通,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光彩奪目。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抓住語言關鍵期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04-29
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語言發展07-29
創良好環境,促幼兒語言發展04-28
2008托班幼兒語言發展目標規劃05-01
使用課前演講提高英語語言表達能力04-27
培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拓寬學生思維05-01
關于語言全息發展論04-29
淺談課堂教學中數學語言表達能力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