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
斷斷續續的讀了《論語》及多家對于論語的注釋和分析,這個斷斷續續有時間上的間隔,也有地域上的跨度,有經濟上的懸殊,也有地位上的變化,而讀書的心情和理解方向也隨著自己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發生變化甚至逆轉,但是對于《論語》的理解始終有一條主線沒有變過,這就是《論語》里面所倡導的"公道——仁德",這體現了古斯塔夫。榮格在《尋求靈魂的現代人》中所描述的一樣"每一個文明人,不管他的意識發展程度是如何的高,但其心理的深層,他仍然是一個古代人"(古代人和現代人具有共同的機械屬性)。隨著對于論語了解的深入,在論語的內容的理解上也出現許多矛盾的地方,也可以認為是更加深刻。
論語的本身并不是孔子教學的課本,他是不系統的。其產生的原因,應該是他的學生在他死后的某個晚上或者中午的同學聚會上,已有幾分醉意的某個(或某些)有錢有閑的學生,回憶起孔子的教誨,提出了一個建議,大家約個時間,來討論一下如何編纂一本老師的語錄。
這種建議很容易得到響應,又隔了一段時間,來了很多同學,每個同學都分別把當年孔子對自己或更多人說的什么,一一奉上,然后交給那個倡導者審閱并出版發行,也許那個時候還有做出貢獻者根本就沒有拿到這本書。當然費用是要有權有錢的學生出的,包括出版費。形式上是否有點像現在的同學會,開始大家踴躍,后來慢慢的轉變為同類聚會,在后來就悄無聲息了,這里面的道理很簡單,成功者往往是召集者,是炫耀的,而其他人都是參與者,是陪襯的,孔學里的同學會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因為是一種回憶,就有了不確定性,因為有人從中撮合,就有了強加于孔子及其弟子頭上的意見和建議,這是一種在創造性轉化或轉化性創造中的整合。我們也沒有任何必要對這種"有限可能中的無限追求"而強求。
回憶起來的都是過去記憶的片段,是不連續的,因此,就會出現前后不通,同章節里面自相矛盾的問題,這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是產生的時代背景。等孔子的弟子從各自的國家過來團聚的時候,大家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的人是開寶馬來的,有的人是走路來的,有的人趾高氣昂,有的人垂頭喪氣,前者想到的都是孔子如何如何好,而后者可能會有所保留,不過如此啊,給你了那么多束修,也沒有給推薦個好的工作,也有的是從大國來的,非常牛氣,有的是從方五六十里的小國來的,甚至路費都是大國贊助的,就有點提不起精神,兩者加在一起,就產生了話語權的問題,誰的聲音高誰的觀點就占上風;二是產生的方式。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只是好好的來悼念一下老師,結果船載以入的東西鼓搗出這么個事來,讓我們這些衣食無著的人怎么辦,據說還要集資出版,老婆孩子養活都成問題,哪兒來的錢啊?有不要面子的甚至出言不遜:我沒有錢,要出你們出,我不反對,也可以把老師說的話告訴你們,隨你們吧。這正是許多學生的心聲,他們只是礙于面子沒有說而已,這樣的方式產生的論語,不免有人胡說八道,不免有人斷章取義,也許有惡作劇者將自己的言行也冠以"子曰";三是流傳幾千年中的斷層謬誤。過去的傳媒沒有現在這么發達,傳媒工具也比較落后,比如辦報紙要開一個木片加工廠,還要請許多的雕刻師,如果分工較細的話,還要有紡線的,穿線的。特別是穿線的,如果沒有點文化,只是為了掙工資,就不會那么虔誠,就會偷工減料,就會違反操作規程,就會將前后順序顛倒,這是出廠前就亂的。而后代得到的,多數是憑一代代的老師記憶的,或者是得到古墓中出土認證的,亂七八糟的都可能出現。
再從教學的方式分析,孔子是不看人的,叫做有教無類,什么樣的人來了我都教,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學費是一定要交的,而且應該是根據交的多少和干肉質量的好壞來分班的,盡管你天資聰穎,如果你只拿很少的干巴巴的肉的話,也只能給你分到普通班,讓那些研究生來教你。他也許是按照現在的文憑級別分的,設定一個束修的標準,從中專到博士以此類推。因為有了分別,在教授的時候也就有了高低貴賤之分,孔子也是根據交的學費多少來定心情的,見了家境富裕且屬于官宦的,就高興,說得就多一點,就深刻一點,也許會有蹭聽的窮學生在此受益,但是不會太多,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么。而見了那些老是拖欠學費的,就沒有好臉色了,而且在多層次的學生之間,所教的理念是不一樣的,對窮學生就教他們"殺身以成仁",讓他們去死吧,而對富學生則叫他們"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教點裝傻充愣的本事"明哲保身",且特別強調"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你們要好好的活著,我什么時候打秋風也可以舒服一點。
因為有臨場發揮,也就有了區別,前后矛盾也就在所難免。由于受竹簡或刻簡的限制,沒有可能將說每句話的時間、地點、場合、所處的國家、社會背景等交代清楚,這就留下了許多難解的東西,也就是文化的陰暗面。后人在對論語進行研究(不如說是推測——引經據典,猜測——斷章取義,揣測——胡思亂想)時,難免出現戲說的成分,因為陰暗面越多,被猜想的余地越大,這也是文章的魅力值所在,一共只有二十篇的文章能夠被人傳頌研究幾千年,難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動亂的年代,民不聊生,顛沛流離。我們的至圣先師也是常人,他也有機械屬性,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他的思想也會隨著經濟狀況的時好時壞、社會地位的時高時低出現波動,也會在"畏于匡"時,因為"顏淵后"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就出現了一個多向度的孔子。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們有幸將其請下神壇,坐在我們面前進行一次學術探討,你就會發現他并不是總板著臉說著"吾誨汝"的老夫子,而是偶爾也會說上一句"由也不得其死"的玩笑的和藹可親的老教授。
要理解論語,理解孔子,就要先去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的文化導向。對于同時代出現的諸子,他們只是在一個時期不同地域對共同的現象的多維度透視,這種透視因個人設備的性能、所處的地位、環境、經濟和教育狀況而各持其見,也許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會大相徑庭,但是并不是水火不容。因此不應該將他們孤立起來,而應該將他們集中起來,開一個有針對性的研討會,不要求思想上的統一,只是一種溝通,給其他人一個參考意見。這樣的局面一定是喜人的,一定是成果累累的,道德經也會更加豐富,論語也會更加順暢。而在當時盡管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戰亂頻仍,出國護照辦理有些障礙,但并不是不能解決,孔子不是也抱著大鵝去問禮于老子么。只是很難想象他那幾百公里的路程走了多久?路上有危險么?
人在學習的時候都受前面教育的影響,往往都是帶著情緒(基本上都是抵觸情緒)來學習的。他在向后人學習的時候一定會用前面的東西來比較、驗證,并不時的排斥后面的,除非后面的東西能夠與他產生共鳴(潛意識中存在的不敢或者不能暴露的某個部分)。也就是說,斷章取義是非常正常的,這是一種文化的運用方式。
而我們在讀一些學術性的、經典的文章的時候,我不主張背著沉重的壓抑來解讀。應該超越于自我,超越于現在,將自己融入,融入到那個時代的大環境中去,看他當時為什么這么說,這么說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這樣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吸收,讀論語也好,讀孟子也罷,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深刻細致的去體會,你會發現,同時代的經典中的內涵,幾乎是一致的,被雅斯貝爾斯稱作"軸心時代"產生的釋、道、儒、墨、法、縱橫等皆有共通之處。
論語之為經典,就在于論語里面的溫情,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有血有肉的孔子,可以發現一群有思想有理想善于想入非非的學生,我已經多次在夢中聽到了孔子的循循善誘,看到了老子的和藹可親,孔子就是一個常人,也會發脾氣,也喜歡美女,比如南子(衛靈公的夫人,是當時有名的美人,據說是孔子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就可能賞心悅目,他就多次去會南子,導致"子路不悅",孔子為了表明自己是清白的,甚至對天盟誓,我如果有什么心,"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表現了孔子可愛的一面,我甚至從中看到了一個有了愛美之心的男人向自己的妻子發誓的情景。但是孔子面對的是子路。孔子是一個高明、幽默、嚴肅、溫和的老師,還是一個可以圍爐夜話、互相打趣的鄰居。
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理論》中說,"凡不可說的,應該保持沉默",老子在道德經里面也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又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佛教里面更是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論語里面也有多處提到"慎言"。我在這里都說的太多了,罪過,只是自己的夢中囈語。
【論語心得】相關文章:
論語心得讀《論語》心得04-25
《論語心得》04-29
《論語》心得04-25
論語心得04-26
于丹《論語》心得02-18
論語閱讀心得11-25
《論語》閱讀心得11-09
學論語的心得09-30
于丹論語心得02-11
學習論語心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