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
片斷一:
師:同學們看黑板,說說老師寫了些什么?板書:動手做做看
師:你有想問的問題嗎?
生1:老師,動手做什么?
生2:讓誰動手做?
師:同學們的問題都提得很好,那我們通過什么途徑可以找到^答~`案呢?
生:從課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師:好,下面同學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老師提意,小朋友們可以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自由組合,你讀給他聽,他讀給你聽,讀之前,老師要提兩個要求,一要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二要把生字畫出來,想辦法記住它。
聲:學生高興地去找自己的好朋友,開心地大聲朗讀著課文。
師:你們的好朋友讀的好嗎?給大家推薦推薦。
生1:我覺得××同學讀得很好,讀得很有感情。
生2:我覺得××同學讀得很好,讀得很激動,很開心,讓我也很想去讀了。
反思:
傳統整齊的座位讓學生有束縛的感覺,本次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伙伴,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從小善于發現他人之長,從中受到感染,樂于肯定表揚他人,激發他學好的學習愿望。
片斷二
師:相信小朋友們的課文讀得很不錯,那么是誰動手做什么呢?
生:我知道是伊琳娜她動手做實驗的故事。
師:好,下面的時間就找幾個問題小博士和幾個聰明小博士來解決以下課文的其它問題好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
生1:“奇怪的問題”是指什么呢?
師:哪個聰明小博士來告訴他?
生2:“奇怪的問題”是指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的`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師:你們說他說得對嗎?
生:對。
師:掌聲鼓勵。
生1:老師,我還有問題想問一問聰明小博士,伊琳娜回家做了一個什么實驗呢?
師:嗯,提得很好。
生2:伊琳娜回家找來一條金魚,把它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杯子。
生1:那結果又是什么呢?
生2:結果水漫出來了。
生1:媽媽為什么不告訴他?
生2:因為媽媽想讓伊琳娜自己動手做做看。
師:我們繼續。
生1:伊琳娜為什么會生氣呢?
生2:因為她認為朗志萬在哄騙小朋友們。
生1:那郎志萬又為什么哈哈大笑?
生2:那是因為他說: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師:同學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你們能告訴老師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嗎?
生:老師,課文告訴我們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不要迷信權威,遇到什么事都要動腦想動手做做看。
師: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都不錯,和課文中伊琳娜一樣,也是自己動腦動手把課文中的疑問都解決了,并且還能悟出道理來,以后,同學們也可以當小老師了。
反思二:
整個環節是以問題小博士、聰明小博士的問答形式來學習課文的,是在啟發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后,由同學、小組互相交流討論并解決問題。課堂中,教師轉變了角色,不只是在教給學生知識,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學,自己去發現,這樣比起以往的老師提問題,學生答問題的機械性形式,學生感覺輕松多了。學起來也沒有很大的壓力,連一些膽小的學生也愿意去當聰明小博士。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自主活動始終貫穿于整堂課,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明白了課文中的道理,學完后,學生自然能感覺到成功的喜悅,明白了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方法。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2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比如: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如:“這件衣服美嗎?”學生肯定會亦口同聲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本文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有主見,敢于質疑。如果我們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為問題,直到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比缓缶o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科學家)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孩子感悟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留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允許學生按等級自選作業……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我們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的機會。
所以,我相信如果有機會讓家長分享到這篇課文的'話,家長也會更添一份家庭教育的責任感和家庭教育的指南吧。我國的母親教育,這一切都太缺乏創造思維意識和對孩子成長及其作為獨立的人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探究。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3
《動手做做看》是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幾篇課文的主題都與“動手、動腦,去發現,去創造”有關。其中《動手試試看》這篇文章主要講科學家郎志萬通過哄騙小朋友“裝滿水的被子放進其他東西會漫出水,但放進金魚就不會漫出水”來啟發小朋友“即使科學家的話也未必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從而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這個是本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理解這一點的同時,能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能把“伊琳娜聽懂了郎志萬的話,高興地笑了,這時她可能會說些什么”的說話內容寫下來。
認字、識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幾個知識與能力目標比較順利地完成。按照識字課“檢查預習、讀文、寫字”這三個步驟進行,因為預習得比較充分,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第二課時在熟讀課文,基本上能有感情朗讀課文后,我通過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題,即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問題如下:“郎志萬是惡意哄騙小朋友還是善意的呢?你怎么知道的`?”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出來,即文中最后一段。讓學生齊讀這一段后,我問:“伊琳娜非常聰明,聽懂了郎志萬的話。你們聽懂了嗎?郎志萬的話是什么意思?”孩子們都能說出“即使科學家的話也未必是真的,要動手做做看”這一點,基本上也達成了教學目標,可是有些孩子的理解就偏差很大,比如“科學家的話都不是真的,要動手做做看”等。在這個基礎上,讓孩子想象伊琳娜會說些什么。很多孩子就說:“謝謝你!被蛘呤牵骸拔乙郧耙詾榭茖W家的話都是真的,現在我知道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真的,要動手做做看。”動筆寫的時候,普遍就寫了一兩句話,有些什么甚至一句話都寫不出來。
我自己想象,覺得伊琳娜當時也不會說很多的話,畢竟是個小孩子,她可能會說:“原來科學家的話也未必是真的!我以后要做個動手、動腦,凡事做做看的人!钡险n時我對大部分學生回答出的相似的答案,感到有點惱火,最后搞得寫字的時間也不夠了。這是需要提醒自己的地方。但是對于“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并把它寫下來”這個知識點,我總覺得是自己引導得不夠,但要怎樣才算合情合理,自己也有點疑惑。懇請指教。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4
上完公開課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覺得自己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前談話時,出示郎志萬和伊琳娜圖片,讓學生喊喊他們的名字,接著交流搜集的有關伊琳娜、郎志萬、居里夫人的資料,不僅有助于理解課文,而且拓展了學生知識面,這時老師順勢而導:“法國科學家郎志萬經常喜歡問小朋友們一些奇怪的問題,今天他又提出了什么問題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自然而然進入到了文本。
2、在課堂上,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朗讀,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理念,在生生這間的朗讀評價中,在老師對重點語句朗讀的指導中,讓學生的朗讀水平得到提高。
3、為了激發學生學生探究的興趣,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于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在本課教學中設計了兩個實驗:一是親手做金魚實驗,將一玻璃缸放在高凳上,當場裝滿水,再把一條金魚放進鋼中,觀察實驗結果;二是在初步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基礎上進行拓展,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著名論斷:“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十磅重的一定先著地”,學生眾說紛紜,但基本上都認為亞里士多德說的是正確的,這時做了一個類似的實驗,讓學生將輕重不同的兩本書舉到同一高度,然后讓兩本書同時從高處落下來,學生通過仔細觀察,驚奇地發現:兩本書同時調到講臺上。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究發現:哲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推而廣之,其他人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可以說,兩個實驗,讓學生親眼所見,親手操作,既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又能有效輕松地突破教學重點,使學生較為深刻地體會到在學習和生活中聽到別人表達自己的意見時,要通過思考去判斷,敢于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
4、在課堂上引進課外閱讀《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不僅僅引導學生對“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哲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而且將擴大學生閱讀面的理念由課外直接帶到了課堂上。
5、注重語言文字訓練。如抓住“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進行了給“光”找近義詞、給這個句子換一種說法聯系,促進學生語言內化。
6、注重課外拓展。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之后,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伊琳娜聽了郎志萬的'話,可能會說些什么?這是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有利實踐。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同時,閱讀教學也是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語感的主陣地,“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回顧我的教學,老師們認為本課的教學設計切中單元主題“無論學生和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痹O計中充分關注到學生學情,教學步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引導學生一步步明白“動手做做看”的意義,但也有不少瑕疵和不足,主要在以下方面::
1、動手實驗部分如果在預習時,讓學生自己在家親手做做,然后在課堂上說說自己看到的現象。這樣會更加激發其他同學想動手做做的欲望和興趣。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在現階段是個難點。常訓練學生可以得到好的訓練。
3、思考—動手—結論,缺一不可,首先關鍵在于學會思考。動手做的前提是“懷疑”也就是思考的過程,對這個過程的闡述不是很多,以致拓展時,學生拘泥于“動手”。
4、朗讀教學扎實有效,教師激情昂揚,換詞教學使學生思維開闊,但是板書設計稍有些滯后。
5、師生之間的語言(朗讀等)互動做得比較好,如果能做到師生之間能做到情緒(學生參與激情與態度)互動達到一致,這節課將更完美。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5
《動手做做看》第四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學家郎志萬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并從中受到啟發,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老師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這個問題,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為了讓學生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于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往一個裝滿水的杯子里放進一條金魚,觀察水的變化。讓學生親手操作、親眼所見,既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又能有效輕松地突破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體會到對別人所說的話,要通過思考去判斷,敢于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教學中,老師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抓讀的訓練。在課堂上,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朗讀,力求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理念。如:個別讀、分角色讀、齊讀、比賽讀等。老師抓住了重點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體味伊琳娜情感的變化,讓學生在讀中提高朗讀水平。
2、抓了語言文字訓練。如理解“哄騙”,讓學生給“哄騙”找個近義詞。理解“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這句話中的“光”字,老師讓學生換詞讀一讀,促進學生語言內化。讓學生把“您怎么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改成陳述句說一說,促進學生對句子意思的理解。
3、抓說、寫的訓練。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之后,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伊琳娜聽了郎志萬的話,可能會說些什么?這是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有利實踐,并讓學生在說后寫一寫,鍛煉了學生寫話的能力。
4、抓寫字訓練。在這節課的`設計中,識字寫字占了相當大的一個比例。在初讀課文時,運用多種方法識字: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來認識“朗讀”的“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認識“漫”等等。在書寫指導的時候,引導學生因形索義、因意記形!疤、題”兩個字先讓學生比較異同,然后引導學生知道字的偏旁往往跟它的意思有關。比如“問題”是要靠頭腦來想的,而在古代的時候,“頁”字就表示“頭”的意思。這樣,學生根據意思記住字型,錯別字的概率就會大大下降。同時,在識記字型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把“題”字的一捺寫得舒展,以便托住上面的“頁”字,這樣教學就會做得比較扎實到位。然而,上課的時候,由于教學內容安排過多,以至于后來寫字十分倉促,今后,在教學中實在是應該引起注意。低段一定要保證寫字的時間。
教學中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在今后不斷探索與改進的地方:如教師語言還不夠精簡;如何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當學生的回答有偏差時,如何有效地引導等。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6
今天,我執教了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四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新課《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告訴小朋友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別的東西,水會漫出來,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會。伊琳娜動手一做發現科學家的話是錯的。朗志萬告訴她――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要用心聽,用心想,懂得動手實踐的道理,并感受到動手做的樂趣,明白動手做的意義,喚起學生勇于實踐的意識。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讓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我主要從“用心品讀,讀中感悟”這方面來進行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針對本課的教學,我進行了再三反思 , 覺得有以下的收獲:
一、設計過程 , 盡量簡潔
從閱讀教學現狀來說,存在兩多兩少兩忽視,即讀書 , 感悟少,提問,分析多;學生自主發現少,教師牽引求同多;忽視興趣 , 態度 , 習慣的培養,忽視在閱讀過程中引導,發現讀書方法。怎樣扭轉現狀,創建孩子自主學習,教師適時點撥,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呢? 我覺得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學環節盡量簡潔化。環節簡單了,就避免了多余的繁瑣的分析,取而代之是孩子自主的閱讀實踐。在自主感悟中,孩子才有機會,有足夠的時間通過傾聽,觀察,閱讀去了解學習內容,明白其中的意思,以及傾聽來自他人的聲音,來自思想的聲音。自主學習,也意味著讓孩子直面精美的短文,就意味著多與作者交流美好的事物,多感悟作者美好的品質。
二、 用心品讀,讀中感悟。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進行文本對話的主要途徑,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彼裕诮虒W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并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與文中主人一起苦惱、一起快樂。如在伊琳娜發現朗志萬的話錯了時,讀出她生氣的心情是很重要的。我先讓學生體會伊琳娜受騙后的感受,再說說讀這句話時應用什么語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很快就從讀中體會到了伊琳娜生氣的心情,并感受到了伊琳娜敢于向科學家提出錯誤的勇氣。最后理解朗志萬說的那段話,這樣,學生不會脫離文本,能牢牢地把握住整篇課文來思考問題了。
正是有了這些不同形式的朗讀,才讓學生緊緊地圍繞著文本進行學習,讓學生在讀中升華了情感,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也讓課堂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但在教學時,也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問學生一些問題時,學生并沒有像我所預設的那樣回答,我在引導他們時,顯得有所牽強,課堂上還沒能實現收放自如。 我將在 以后還要加強隨機應變的能力,多聽課,多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更趨完美。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7
《動手做做看》是我曾經上過的一篇課文,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郎志萬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要求學會寫9個字,會認10個字,要求孩子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中受到啟發,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這課時,孩子們處于低年級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觀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體,比較籠統,不夠精確,思維主要憑借具體形象的材料進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邏輯的思維初步發展,特別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與暗示,進而產生不自覺地模仿行為,活動的依賴性較強。這篇課文對于他們來講,語言淺顯易懂,在教師引導下從字面上理解并不困難,但是要讓他們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在心中引起思考、共鳴,卻并不容易。根據他們身心發展特點,宜于采用創設情境、直觀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
上完公開課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覺得自己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前談話時,出示郎志萬和伊琳娜圖片,讓學生喊喊他們的名字,接著交流搜集的有關伊琳娜、郎志萬、居里夫人的'資料,不僅有助于理解課文,而且拓展了學生知識面,這時老師順勢而導:“法國科學家郎志萬經常喜歡問小朋友們一些奇怪的問題,今天他又提出了什么問題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自然而然進入到了文本。
2、在課堂上,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朗讀,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理念,在生生這間的朗讀評價中,在老師對重點語句朗讀的指導中,讓學生的朗讀水平得到提高。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8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
在學習《動手做做看》時,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
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的機會啊!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9
這篇課文是一個非常有趣且發人深省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痹賳柡⒆觽儯骸斑@是為什么?”目的是想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教學完這篇課文,我布置一項作業:讓學生回去也做這個實驗,看看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什么東西,水不會漫出來。學生對于這項作業非常興趣,他們寫出來的日記特別有意思,不信,你瞧:
有趣的實驗
今天,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小試驗.我準備了四杯水,還有鹽,糖,味精,大米四種材料.我把四個杯子都裝滿了水,然后把四種材料分別投到四個水杯里.只見糖寶寶大部分都沉到了水里,還有一些賴在水面上不肯走,杯里的水溢了出來.味精寶寶很優雅地全部沉到了杯底去了,水還是溢了出來.大米寶寶有些沉到水底,有些也待在水面上不肯下去.可能是大米寶寶太胖了,杯里的水溢出了許多.鹽寶寶也迅速地沉到水底,過了一會兒,水面上還結了一層白白的,像霜一樣的東西.但奇怪的是,這一次杯里的.水沒有溢出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上網查了資料,原來鹽的分子比水分子小,鹽分子鉆到水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水沒有溢出來.
這個實驗真有趣,讓我增長了知識.
一次有趣的實驗
城關小學 二年三班 方浩宇
今天,老師叫我們回家做一個關于將什么東西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水不會溢出來的實驗。
我聽了以后,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準備了一個裝滿水的杯子、一片樹葉、一塊木頭、一粒小石子、一枚硬幣。
首先,我把一粒小石子投進裝滿水的杯子里,水一下子溢了出來。接著,我把一枚硬幣放進杯子里,可惜,也失敗了。緊接著,我小心翼翼地將一塊木頭放進水里,結果,又失敗了。這時,我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感到很失望。
當我看到還剩下一片樹葉還沒試,這可是最后的一次機會,我把樹葉放進水里,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咚咚直跳。我屏住呼吸,睜大眼睛,水沒溢出來,這下成功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通過這次有趣的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0
這組課文旨在讓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開動腦筋想,動手去做,不斷的去實踐,《動手做做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還問孩子們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一課會帶給孩子們很多啟迪,要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本片課文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圍繞生字詞展開,旨在讓學生們識字認字。采用了小老師帶讀,給生字寶寶找朋友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在這過程中都很認真,但是積極性卻沒有調動起來,課堂上顯得非常死板,學生認真有余,積極性卻著實不夠。我認為這堂教學課是失敗的,這是其一。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自我反思了一下,學生沒有調動起來的原因主要是識字方法形式不夠多樣化,沒有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課堂中來。識字過程中的方法形式應該更加豐富,讓學生時刻處在好奇,興奮中,把關注點全部吸引過來。在以后的課堂生字教學中,應該多鉆研生字教學方法,爭取教學方法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讓學生愉悅新奇的學習氛圍中快樂的學習。其二、在生字教學中,太過注重“讀”“認”,卻沒有剖析詞意,真正讓學生理解其義。譬如, lín鱗,lín琳二字,我注意到了,這兩個生字讀音一樣。提醒學生這兩個字的讀
音一樣,卻沒有說到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沒有讓學生們辨義明確,真正的掌握這兩個字,如果在理解鱗字意思后,學生自然而然的就可以組詞為魚鱗、鱗片……。第一課教學,我要達到導入課文、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的教學目標,但是節奏掌握明顯不夠,在第一課時中就已經進入到課文分析了。而沒有利用空余時間,教學要求會寫的字,然后從單調的生字擴展到文中的句子,體會句子情感,這是第三點不足。總的來說,第一課時課堂學習氛圍較冷清,學生積極性不高,沒有達到由單一的生字教學到融貫生字詞語意義至其中的教學目標,這堂課是不成功的。
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我由生字復習導入,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生字,聽了孫老師的建議,把詞意融匯其中,邊復習邊學習,在讀哄騙二字中,把問題拋給學生,要他們說說哄騙的意思,從而引導他們哄騙的意思就是花言巧語的欺騙他人,所以哄字就是口字旁。志字,上面是個士氣的士字,下面是個心字底,士氣在心中,就是志字,那么理解意思后,組詞就輕而易舉了,志氣,志向…等等等等。在這幾個生字的教學中,我明白了生字教學不僅僅是浮在表面的單純的認字,而是在認字過程中最主要的是理解意思后的靈活運用,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我的收獲.
進入課文分析,我開頭設計了兩個問題: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有哪些?動手做做看是誰對誰說的呢?再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去學課文,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此時學生學習興趣倍增,學習課文就特別投入,效果也較好。問題較容易,難不倒學生。在有一
位學生說出答案后,全班同學一起說出課文的主人公—朗志萬、伊琳娜、媽媽,他們邊說我一邊滾動PPT,給學生看三個主人公的圖像,學生注意力也就集中到PPT上了。再請另外一名學生說說,動手做做看是誰給誰的建議。根據課堂反映,我覺得把說說手做做看是誰給誰的建議,換成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會更好。因為這樣,學生們就可把課文大概內容給說出來,線索也就理清了,為下班堂課的`課文分析做準備。在知道課文主人公后,我提出問題:同學們想知道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嗎?那就一起看課文吧!請一位同學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學生很踴躍,之后,又拋出問題: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呢?學生都能回答出來,是個奇怪的問題。接著讓同學們有感情的讀讀這句話,用疑問的語氣。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我注意到了,科學家提問的語氣,但是卻沒有重點把握“奇怪”二字,而是一語帶過,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在情感上讓同學們感受到這個問題的奇怪,也沒有點到在科學家提問題的時候,幾位小朋友應該是認真的聽,仔細的思考。我是直接引出兩個小朋友的問題,而后才說到小朋友說話的語氣是肯定的自信的,顯得十分突兀,學生也一下子回答不了。如果在第一段教學中提到幾位小朋友都在認真聽認真思考,學生就可以很快的說出,正是因為他們是在仔細思考后說出的答案,所以這兩位小朋友回答的語氣應該是肯定的、自信的。隨后,我提出問題:那我們的主人公伊琳娜又是怎么想的呢?學生直接說出了書上的答案,我沒有引導學生,伊琳娜是在仔細思考后仍然覺得想不出道理,這個時候的伊莉娜由最開始的認真聽、好奇到現在的疑惑,這個情感
的轉變。在她實驗過后,沒有提到,這個時候的伊琳娜已經是驚訝的了,因為結果和科學家說的完全不一樣。然后她踩越想越生氣。這個時候已經由好奇轉變成了生氣?偟膩碚f,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沒有把握好伊琳娜情感的變化這條線索,讓學生在情感上更加貼近文中的主人公,在了解情感過后,自然而然在朗讀的時候,語氣也就隨著情感波動而變化。在課堂中,朗讀的時間還是較多的,但是并沒有很好的制度朗讀,學生的積極性也就不高。課堂上的小**,是課堂要結束時,讓同學們總結這節課的收獲這個部分。學生們回答的五花八門,都是自己的真實感受,一些是在課上感受到的,一些也結合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加以回答。不僅提到了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手腦并用,這個課文主題。還有同學,補充道,魯班造傘的故事,提醒大家還要用眼睛仔細觀察等等……,在這部分學生的回答,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算是我本篇課文中一點小小的欣慰吧!
綜合兩課時總體來說,在教學時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前面提到的僅僅只是其中的幾個方面來進行具體闡述,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問學生一些問題時,學生并沒有像我所預設的那樣回答,我在引導他們時,顯得有所牽強,課堂上還沒能實現收放自如。還有,在時間安排上,出現了前緊后松的狀況?磥恚院筮要加強隨機應變的能力,多聽課,多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1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伊琳娜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感到奇怪。她動手做實驗,發現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眴l學生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這是為什么?”兩個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講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氐郊以趮寢尩膯l下動手做做看。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
第三部分講第二天伊琳娜去問朗志萬。朗志萬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的重點是學習課文的第一、二兩部分,讓學生明白遇到問題應該自己動手做做看。在初讀課文學習生字后,我讓學生找出朗志萬給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是什么,讓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質疑,談談自己的體會,當學生對他的問題弄明白后,我讓學生找出朗志萬提問后,小朋友們的反應是怎樣的?讓學生知道其他小朋友深信朗志萬的話,而伊琳娜卻對他的問題有了疑問。這時我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來說說平時我們遇到問題時你是怎樣解決的?讓學生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然后進入教學的第二個重點環節,伊琳娜在遇到問題時她的辦法是什么呢?回家問媽媽。但是伊琳娜的媽媽非常了不起,她并沒有直接告訴伊琳娜結果,而是給了她一句有啟發意義的話“不要光想,動手做做看。”
這句話對于我們學生來說也有啟發意義,因此我把它作為教學的重點展開,首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然后讓學生想象伊琳娜的媽媽會用怎樣的語氣和伊琳娜說話呢?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在媽媽的鼓勵下,伊琳娜動手去做了,但是結果卻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這時我重點抓住“哎呀,和朗志萬說得不一樣,水漫出來了!币痪渥寣W生猜測伊琳娜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并且讓學生帶著這種驚奇驚訝來朗讀這個句子。最后我設計的一個話題是從伊琳娜的'身上你學到了什么?在學生自由說的基礎上,給學生一點積累的東西!奥斆魅寺牭揭淮危伎际危豢匆娨淮,實踐十次!边@句格言讓學生來體會并積累。最后通過老師創設的一個情境,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伊琳娜在得到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結果之后,越想越生氣,她一定會去向朗志萬再問問題的,他們之間一定還會發生有趣的事。從而使矛盾達到最深化,為下一課時的教學奠定基礎。
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2
課情分析:
《動手做做看》主要寫伊林娜在朗志萬的啟發和鼓勵下,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終于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告訴我們,要敢于向權威挑戰,不迷信,不盲從,勇于實踐。文章情節簡單,但卻富于情趣;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故事緊緊圍繞伊林娜的情緒變化順勢展開,我們要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讀書探究的`欲望,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
對于這一生活細節,孩子們有過想法但沒有實踐經歷,強烈的好奇心會趨使他們興趣盎然的走進文本,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反思,從而積淀成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緒變化的確語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動手實驗進一步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伊林娜情緒變化的語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準備:
金魚卡片、圖片、實驗器材(魚缸、金魚、石頭)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動手實驗、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疑導入,啟智慧之門。
1、揭題: 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生:動腦筋想。
生:還要動手做做看。
對!不但要動腦,還要動手做做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動手做做看。(板書課題)
2、學生質疑:
。1)課文主要寫了誰?
(2)有學問的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生故事呢?
3、解決問一:伊琳娜和朗志萬(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隨機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識字收獲: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會
認的字,讀字音,再組詞,并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3、檢查生字情況
。1)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3
這篇文章主要是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痹谶@些孩子中,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伊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自己去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
本文的教學目標是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我的教學設計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1認識要求會認的10個生字,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兩個人物的名字,使他們認識“朗志伊琳娜”這幾個生字,在帶領學生認識其他的幾個生字,分別用了拼拼音讀,教師領讀,開火車讀,學生領讀,分男女生競賽讀等方式,然后有分別介紹了一些字的識記方法,如“哎”“哄”“磷”“慢”“曼”“漫”等。
2理解課文,在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后,指名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適當講解課文內容,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故事情境中去。此過程中指導朗讀,并設置一些問題,例如朗志萬是否真的哄騙了他們呢?伊琳娜為什么生氣,后來又為什么笑了,逐步讓學生理解課文。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在吸取了各聽課老師的意見之后總結如下:
1在導入環節中,我的兩個問題應該調換以下順序會更好,即先提問:“把一個生雞蛋和一個熟雞蛋同時用同樣大的'力在相同的地方旋轉起來,那個會先停下來?”再提問“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應該怎樣做?”這樣會更舒暢一些。
2自己在講課過程中語言的運用應該更加注重使用兒童化的語言,這樣會使學生產生親近感,能與學生拉近距離,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自己在課堂中語言速度過快,有的學生可能會聽不清楚,應該放慢語速,而且,在提問題時應有重復,提有效問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聽懂,基本都能夠做到。
4語調要抑揚頓挫,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注意力,及時把不注意聽講的學生拉回到課堂上來。
5在學習生字這一環節時,應先領學生讀一到兩遍,再分別給字組詞,否則學生的思路可能會很雜亂,沒有秩序,聽課效果也會下降。
6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注意細節,帶著感情朗讀,應該帶出什么樣的感情,教師應該讓學生進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只有體會了文中任務的心情,才會自然而然讀出感情。
7在開始學習生字,讓學生找課文中人物名字是應順便提一下兩人身份應該效果會更好些,單指出找名字會顯的目的性有點過強。
8在評價學生回答的問題時應注意不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做到多表揚少批評,多用鼓勵性的話,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4
《動手做做看》這篇閱讀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權威,在媽媽的啟發下動手實踐,獲得了正確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引出了教育專題——“用心思考,勇于創造”,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
在學習《動手做做看》時,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5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圖片、古箏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
1、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ㄉ杂砂l言)板書:動手做做看
2、就課題提問。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教師個案:
1、直接揭題。
2、設疑:
⑴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他們之間的不同學生可能會說年齡大小,引導學生說出身份的不同。
、剖裁礃拥娜瞬拍芙锌茖W家?
有學問的
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生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畫生字新詞。
2、找出小朗志萬說的話,做上記號。
三、學習生字。
1、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識字游戲:
A、將生字卡片發到守紀律的學生的手,師問:誰是xx。生答:我是x,xxx。
B、開火車讀。
4、生互相交換識字經驗。
換偏旁識字:慢漫
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
謎語:士兵的心(志)
5、認讀新詞:
伊琳娜 志氣 問題 提問 提水 浪漫 朗讀 哄騙 起哄 喝水 騙人 哄騙
6、寫字指導。
喝、哄:口要寫得高、小一點。
朗:左邊不是良。
提、題:兩個是的區別。
教師個案:
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和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⑴說說你幫同桌糾正了哪個音。
板書這些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⑵識字游戲:①師說生字偏旁,學生猜字;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谛⊥瞄_門游戲。
⑶認讀生字詞語。
4、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朗、喝、騙字。
5、初步感知課文。
⑴課文講了
朗志萬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⑵出示朗志萬的話:一個杯子裝滿這是為什么?
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可做以下引導:別的東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會漫出來?
用句式除了
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其他東西,水都會
、悄銓@個問題有什么疑問嗎?
四、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教師個案:
1、認讀詞語
2、板畫杯子和金魚,板書:水漫出來了
二、朗讀感悟。
1、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
動手做做看。
2、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僮x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诜磸妥x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僖亮漳壬鷼獾刎煿掷手救f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
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A、用恰當的語氣讀這句話。
B、結合上下文理解哄騙。
C、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谠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教師個案:
1、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2、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讀有關句子,從他們的話里你知道這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
板書:同意
3、你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樣想的?
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他們指的是誰?代進去讀一讀。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板書: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么想法?
從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樣的品質?
(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輕信盲從)
5、遇到問題,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資料、請教等等都是學習的好方法。
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臺做實驗。
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7、互動:
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么想、老師當記者來采訪。
8、朗讀伊琳娜說的話: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理解哄騙,多種形式讀。
9、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說說自己的理由。
為什么他會笑?你從他的'話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為什么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她會對朗志萬說些什么?
教學名言:實踐出真理!
三、朗志萬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1、我們要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
2、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教師個案:
三、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伊琳娜說些什么?
四、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告訴他人。
2、發現他人的過失,有禮貌的指出來。
教師個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動手做做看
為
變?!
教師個案:
金魚圖 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萬 水杯圖
水不會漫出來 伊琳娜(不同意) 水漫出來了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作業布置:
搜集科學家的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的生活與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課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覀兲焯旌爸鹬貙W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的機會啊!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0-29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08-22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08-06
動手做做看的教學反思08-09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15篇02-17
課文《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范文10-05
第13課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08-15
動手做做看教學札記03-01
《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