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呼吁環保的童話故事,通過云雀媽媽帶著小云雀在外游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呼吁我們要植樹造林。文章富有童真童趣,語言通俗易懂。
第二課時,我的教學目標則定為突破重點句子“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引領全文教學,了解森林的作用,認識保護森林的重要,練習用“可以可以也可以”說話,拓展學生思維。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求簡、求實、求新、求效”這八個字!扒蠛啞,就是說教學目標要簡單而明確,教學環節要簡單而清晰;“求實”,就是說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言基本功的訓練要扎實;“求新”,就是教學方法盡量有新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效”,就是要讓自己的教學收到切實的效果,學生能得到真正的收獲。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說說“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個心愿?”當學生通過快速瀏覽課文,找到答案“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時,我以此導入全文的教學“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讓我們跟著小云雀和它媽媽一起去看看吧。”隨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很快找到了小云雀和媽媽飛過的三個地方,找出了看到的情景,再通過理解云雀媽媽的話,從而認識到森林的三大作用:保護水土、儲蓄雨水、調節氣溫。在此基礎上,我拓展學生思維,聯系第一課《走,我們一起去植樹》,談談自己對森林作用的'認識,更深地了解了森林與我們人類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到了保護環境、保護森林的重要。
如在教學描寫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我讓學生讀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沙漠環境,抓住重點詞語“黃沙漫天”、“狂風”、等詞語體會沙漠環境的惡劣。學生對這樣的沙漠非常討厭,進而讓他們明白是人類的 “亂砍濫伐”導致的惡果,喚醒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教學“亂砍濫伐”這個詞語時,我出示了一段視頻,學生從圖像就可以看出,沒有節制地砍伐就叫“亂砍濫伐”。
在此基礎上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練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并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人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悟到了“埋怨”、“心疼”,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在教學課文第二部分大河上空時,我先讓學生看一段大河泛濫的錄像,學生自由想象,說話:河水像什么。理解這樣的情景就叫“泛濫成災”。再來讀讀課文,文中怎么描寫大河的樣子的,哪些詞語也能讀出“泛濫成災”的意思。最后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讀出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說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應該讓學生積累下來而且這些知識也并不難理解。于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后試著用填表填表、填空的形式來復述課文。在復述課文時,我相機讓學生了解“樹冠、樹干、樹下、土壤”幾個部分,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自然常識。同時這幾個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復述后,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明森林為什么是大水庫的。以后的作文中,我們應該學會有順序地描寫事物!边@樣的復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縱觀全課的教學,預設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在一些環節的處理上不盡如人意。如在認識森林有“儲蓄雨水”的作用時,朗讀太匆忙了一些,沒有讓更多的學生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對反問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沒有通過朗讀來比較,使學生的接受很可能只是機械化的。
在拓展延伸的部分,我和孩子們一起研究了“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說他們呢?”孩子們在本堂課對森林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自然也不允許有這種情況的發生:有的用名言對砍伐者進行警告;有的則通過講道理,說明森林的重要性等方法,增強了孩子們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梢园l現,在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時的時間就花得太多了一些,這樣也導致了分角色朗讀有些倉促而沒有進行更多層面地讀。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環節上還應做適當的調整,對重點部分的時間要給予充分的保障,上課的節奏可適當加快,教師的指導點評要精練厄要,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品讀感悟。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2
上次聽課聽到了《云雀的心愿》這節課,有了這個基礎,我決定自己也來試試。透過聽課我了解了《云雀的心愿》該文用童話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文章描述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水庫”的重要。但是讓我自己再來復制,我覺得有些難度。但因為聽過課所以心里有點底氣。經過自己的修改,我請曹教作了指導。但是曹教卻給了我一種新的思路。這也讓我有了挑戰自己的勇氣。于是再次修改教案,試上。這次我的心里還是沒有底氣。但或許這就是成長,經過兩三次的摸索和嘗試,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變得流暢起來。在上課前,我不斷的給學生打氣,也給自己打氣。在這節課中我覺得學生的表現超出了我的預計,或許是準備充分,也或許是自己的幸運,透過這次上課,自己也有不少的收獲。
一、注重感悟
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描述人物對話為主要形式,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于搞笑的故事中,便于學生閱讀感知。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通俗流暢,不需要作過多分析、講解。因此,教學時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依據語氣提示讀好課文,就能夠很清楚地感悟到森林的`重要。如在教學描述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能夠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黃沙漫天”、“亂砍亂伐”,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等練習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并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入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感情朗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之間的對話,感悟到了“埋怨”、“心疼”的情緒,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積累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說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就應讓學生積累下來。于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后試著把它們復述下來。在復述課文時,我借助畫簡筆畫,再板書“樹冠、樹干、樹下、土壤”幾個詞語,目的是為了幫忙學生降低復述難度。同時這幾個詞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復述后,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明森林為什么是大水庫的。以后的作文中,我們就應學會有順序地描述事物!边@樣的復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三、注重遷移
在課文教學完成后,結合《走,我們去植樹》我讓學生寫一份倡議書,讓學生透過課文的學習,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當然,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就讓自己慢慢的去努力吧!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3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
每一次上完課,我都會問自己:你進步了嗎?我對自己沒有嚴格的要求,只是希望,每一次都能進步一點點;厣砜催@一次教研活動執教的《云雀的心愿》一課,我欣然地發現,這一次真的進步了“一點點”。這種“一點點”主要體現在自身的教學意識中。這種所謂的“教學意識”,我只是簡單地理解為“我想要這么做”。
我想要讓課堂有一個大問題。記得去年上公開課的時候,高語組的老師們給我的一個非常寶貴的意見就是“設計要集中”。是的,設計不集中,我的課堂就會非常散,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也會顯得比較凌亂,這在無形之中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記得在那一次教研活動之后的每一堂課,我都試圖以一個大問題去引領課堂教學。有了大問題的領導,課堂教學便有了中心,避免了“散”。潛移默化之中,似乎已經并不需要去有意設計,教學已經習慣圍繞中心而展開。就像這一次執教的《云雀的心愿》,緊扣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中心,層層推進,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口說話。我喜歡“熱鬧”的課堂,我所理解的“熱鬧”是要讓學生張開嘴巴說話。上課伊始,我就通過ppt出示了相關的短語(也包括詞語),或者讓學生把短語連起來說一句話,或者讓學生運用其中一兩個說個文中的比喻句,變換不同的形式,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的學生張開嘴巴說起來,在說話中開始新課文的學習。在課堂設計中,運用示意圖引導學生說一說“森林水庫”的由來,也是我有意想讓學生說一說,幫助他們在說中理解“森林水庫”這一概念,這也是課文的一個教學難點。“說出來了,其實一點都不難”,這是我希望達到的目標。
我想要提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剛開始教學的時候,我記得遇到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我都是現場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雖說是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希望他們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但是久而久之,我發現,動作快的永遠是那么幾個人,而小孩子的好勝心理也往往讓他們在查到意思的時候馬上報出答案。這部分同學是記住了詞語的意思,但是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這種理解是不深刻的,他們會很快就產生遺忘。這種有效面太窄了,并不適合我在教學中一直用下去。對此,我轉變著方法,通過靈活多變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詞語的意思。本課中,在理解“漫天飛舞”一詞時,我是通過圖片的展示去加深學生對詞語的印象,而沙漠中黃沙飛舞的景象,也體現著“沒有水,沒有莊家,幾乎沒有植物”的環境,順勢引出“貧瘠”一詞,相信學生對“貧瘠”一詞的.理解應是水到渠成了。
我想要促進課本中知識之間的遷移。課本編排的科學性不僅體現在每一個單元的各篇課文當中,也體現在整本課本的聯系中。第十九課《云雀的心愿》與本冊教材的開篇課文《走,我們去植樹》相應成趣,都告訴了我們植樹的重要性!蹲,我們去植樹》是一首詩歌,孩子們早已背得朗朗上口。在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用“可以……也可以……”說話時,我結合之前詩歌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句式說一說森林的作用!翱梢匀揪G祖國美麗的版圖”、“可以送來清新的空氣”……孩子們把第一課中背誦的內容全部都搬了出來,有效地完成了知識的遷移與運用。
課堂教學中,我踐行著我的“我想要這么做”。這些“我想要這么做”是在我的一次次課堂教學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希望他們會越來越豐富,更好地指導我的教學。這些是一種淺淺的意識,每一次都會在教學設計中無意地涉及;亦或者說,這些意識又是強烈的,因為它們指引著我與領孩子們走進一篇篇課文。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4
我在四一班上了第19課《云雀的心愿》,效果非常的差,除了是因為借班上課以外,還有很多自身的原因,現總結如下:
一、對學生的學況不了解,駕馭不了學生。
二、內容安排不太恰當。
1、明確目標部分
導入不當,沒有引起學生的學習愿望。由于不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以為他們已經預習得很好,結果云雀的心愿是什么這個問題就難住了學生。多花了一兩分鐘讓他們讀課文第14自然段。出示目標時課件上的字又太小,坐后排的學生看不見。
2、引導自學部分
總感覺整個課堂太安靜,學生之間缺少必要的交流,自學的效果很差。第三個自學內容“在第1-10自然段找出小云雀和媽媽的兩次對話,同桌讀一讀!焙芏鄬W生完成不了。可改成“在1-10自然段中用橫線畫出小云雀說的.話,用波浪線畫出云雀媽媽說的話,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樣來設計既直觀,又能達到預習的目標。
3、交流指導部分
感覺一直都是老師帶著學生走,沒讓學生說,而是老師代替了學生的說。學生只是在我的牽引下跟著我的思路把答案說了出來。這不能培養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這節課歸納起來,是我說的多,學生說的少,老師累,學生也累。如果在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課文,自己去歸納段落和段落大意,把機會讓給學生說,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學習,那么,教學
效果可能會好一些。下次將設立分目標,讓學生自學了以后,馬上進行交流指導。教學時,朗讀指導不當,方法單一,學生在讀時沒有做到真正的投入感情,也沒有在朗讀中體會出破壞森林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性。這主要是我在教學中沒有起到很好的范讀作用,另外,由于時間關系,5-10自然段的內容沒有完成。沒有完成學習目標。
4、達標檢測部分由于時間關系也沒有完成。
這次教學使我深深的體會到每個教學環節都要緊密的結合學生的習慣、學情、班級常規等來設計的重要性!对迫傅男脑浮愤@課教學設計,沒能考慮這幾個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學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也沒有很好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自己也沒有能力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沒能調動課堂氣氛。這些都是自己的知識掌握得太少了,以及缺少教學技巧而造成的。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5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呼吁環保的童話故事,通過云雀媽媽帶著小云雀在外游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呼吁我們要植樹造林。文章富有童真童趣,語言通俗易懂。
在教學時,我立求完成這樣幾個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聯想法、找近義詞法、抓關鍵字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漫天飛舞、埋怨、亂砍濫伐、泛濫成災、貧瘠等詞語。
3、通過第二大段的學習指導,總結學習方法,并以此方法自學第三、四大段。
4、學習課文重點段第10小節,理清云雀媽媽說理順序,能有序地復述森林的蓄水作用,并進行生活拓展,利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5、通過對課文的理解能有條理地說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的原因,體會人類植樹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強環保意識,滲透科學發展觀。
在設計教案之初,我思考著能否在學生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教學生一定方法,這樣的話,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可以很自然地運用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嘛。為此我特意選擇了漫天飛舞、埋怨、亂砍濫伐、泛濫成災、貧瘠這六個重點詞語的學習,并琢磨著這六個詞在理解方式上的異同,后來,我發現,漫天飛舞、貧瘠這兩個詞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自然就理解了。埋怨這個詞,我覺得平時學生經常用的找近義詞的方法肯定也沒有問題。而亂砍濫伐、泛濫成災這兩個詞的理解,我認為這是我本節課要著重指導學生掌握好的兩個詞語,為此我查了字典,發現字典上“濫”字就兩種意思:1、江河湖泊的水溢出;2、過度,沒有限制。嘿,這不是特意為本文準備的嗎?為些我設計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選擇“濫”相應的意思,學生很快就作出了準確選擇并能很好地說出“亂砍濫伐、泛濫成災”的意思。對此環節的設計,從學生上課的反映來看,我個人還自以為是成功的。
《學記》有云:“大匠誨人,必以規矩。不能使人巧!闭f的就是:高明的教育者只教給人應該怎樣做,告訴他做的標準、方法、步驟,而不是代替他們去學習。在語文精致教學中,我認為,有目的有計劃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直接教給他們現成的知識,或直接幫助他們學到知識要有效得多。學生一旦掌握了精妙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將大幅增大學習成功的幾率,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效,有助于增強其學習的興趣與學習自信心,而且由于能從中享受到學習活動的快樂,便會強化學習動機,更加主動、努力地學習。在解讀教材時,我就發現《云雀的心愿》這一篇課文結構非常清晰,小云雀和媽媽分別飛到沙漠上空、大河上空、森林里,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產生了不同的心情,發現了森林的重要作用。為此我設計了教-扶-放三個不同的環節,第二大段教學生劃云雀看到的景象,談云雀的心情,體會森林的作用,最后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____________!弊鹘Y。第三段由于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所以上課伊始,我讓學生總結了第二段的學習方法,然后扶著學生學習。到第四大段時,我則是徹底放手,簡單讓學生交流了學習結果。這樣一步一步學下來,最后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完成“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_________,可以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這一填空時,大多數學生都舉手要求回答時,“能有條理地說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的原因”這一目標的達成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逼鋵嶉喿x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的積累,寫作是閱讀的'目的,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法方設法把握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為此我把第10小節作為了教學的重點段落,先讓學生讀第10小節,然后通過填表格的形式說說森林的哪些部分可以蓄水,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有條理的復述云雀媽媽的這一段話。再分析“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這句話的寫作特色。最后總結第10小節在寫作上的特色:先總的說森林是可以蓄水的,然后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具體地說怎樣蓄水,再用反問的語氣作總結。按照總——分——總的順序說的。然后鼓勵學生寫文章時也要學習這樣的方法有條理去寫。同時抓住這一段中“可以……也可以……”一句的句式,一方面說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绷硪环矫妫野才帕艘粋拓展環節:“同學們是不是生活的有心人,注意到什么事物不止一種作用呢?或者一個問題有兩種不同解決方法呢?用這一句式來說一說!蔽疫提供了一定的語境,如手機、電腦的作用,課間、自修課時,某道數學題目等等。這樣的設計既為有條理地說說為什么“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作好了鋪墊,也完成了課后第四題要求造句的目標,可謂一舉兩得。
至于感情朗讀這一要求,我則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進行了訓練。
課文最后,我本打算讓學生說說森林的其它作用,并讓學生為樹干添上樹枝,寫上森林的作用,但由于時間關系就刪減了。還有倡導學生植樹造林時,我讓學生聯系學過的第一課《走,我們去植樹》,使學生意識到課文前后的一個內在聯系,本打算要朗誦一下的,也沒時間,結束地比較匆忙。
縱觀全課的教學,我認為,預設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在一些環節的處理上不盡如人意。在拓展延伸的部分,因為受時間關系,結束得比較匆忙,相比之下,在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時的時間就花得太多了一些,這樣也導致了分角色朗讀有些倉促而沒有進行更多層面地讀。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環節上還應做適當的調整,上課的節奏可適當加快。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6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以擬人化的手法記敘了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樹毀林的危害,說明保護森林的重要性。表達了小云雀想把沙漠變成綠洲的心愿。針對教材的特點,本人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找中心句,僅僅圍繞中心句展開教學
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根據學生回答直接出示重點段,由云雀的心愿“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引出課文的中心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順勢拋出了“森林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這一問題,為接下來的學習制造了懸念,做出了引領。
課文內容是圍繞“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句話展開的,了解森林的重要性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圍繞著這一問題全面展開,理解森林文中所講述的森林的三個作用,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能力。
2、制作課件,借助課件理解課文內容
生動的課件能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動態的畫面會引起學生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聯想、想象、情感的活動。教學中我根據需要適時補充了相關資料,如沙塵暴越來越頻繁的文字資料,沙塵暴天氣圖片,98年洪澇災害時的錄像,98年洪災時造成的經濟損失的數據資料,這些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他們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讓他們有感而發,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3、拓展延伸,深化課文重點
課前,學生們也做足了準備功夫,收集了很多有關森林的資料,在學完課文中所講述的森林的三個作用后,我追問學生“難道森林只有這么幾個作用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那它還有其它什么作用呢?然后讓學生互相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完畢后以小組展開匯報,深入理解森林重要性。然后順勢提出“既然森林如此重要,那么我們作為小學森又能為綠化祖國,保護環境做些什么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從自身、從小事談一談,呼吁學生把語言轉化為行動,為祖國的綠化事業做出一份貢獻。同時也鍛煉了他們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4、以讀促講,注重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以對話描寫為主要形式,寓環保道理于生動有趣的故事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教學中,我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讀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5、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有機完成教學目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充分發揮了它的易操作性、直觀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寰爍備講二合一中的探照燈功能,把課題中的“心愿”兩個字特寫出來,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心愿,然后引出課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在復習環節,我采用軟件中的標識功能,把學生找出的重點句用不同的個性化的線條標識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在學習森林的蓄水功能時,率先完成的小組可以上臺來幫老師完成表格,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使用電子白板的意識和能力;當學生完成當堂訓練后,我隨意抽取了一份學生的作業,利用實物展示儀當堂和學生進行交流、判閱,為接下來學生的互判做出引領;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受到不必要的干擾,我使用了軟件中的“白板遮蓋”功能,根據需要隨時把屏幕切換成黑屏,讓學生能更專注的學習,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教學效果。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7
《云雀的心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6單元的一篇科普童話故事。這個單元是以“環!睘橹黝},教育學生保護環境。課文故事情節生動,語言流暢,采用對話的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旅程中經過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見、所聞、所感、所言,從而說明森林的重要性,揭示人類與自然、生命與自然的密切關系。課文中美好與毀滅、安居與災難的強烈對比,能喚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激發學生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意識。
本課是第一課時,我的'主線是朗讀,隨文識字。在預案設計中,課始是通過質疑引起閱讀期待,學生迫不及待地進入文本,讀得入情入境;再者是理解了“亂砍濫伐”、“泛濫成災”等詞語,植根于文本,讀含有這些詞的重點句,學生讀得入情入味,越讀越好;最后的師生合作讀,默讀也都是入情入味。讀詞語、讀句子、讀段落,這不是簡單的平移推進,而是扎扎實實地以有效的朗讀貫穿始終,在層層引領中遞進,在反復朗讀中提升,為第二課時研讀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設計問題,讓學生了解到,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緊接著讓學生帶著云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云雀產生這一心愿的原因。點出關鍵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為什么會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從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又圍繞著這一問題全面展開邊講故事,邊識字。
指導生字詞時,我是采用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這樣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在朗讀中認識生字并了解生字在語言中的運用,比單純的集中識字要更高效。同時,也為學生更好的朗讀課文,為下節課的分角色朗讀打下基礎。
對于生字的書寫指導,我讓學生分析難寫的字,并在黑板上范寫出來,并指導學生要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筆順,學生再在書本中描紅。這樣的書寫練習,既讓學生識字,也避免了學生以后書寫出現不必要的錯誤。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边@節課就是讓學生充分的朗讀,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感悟。我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描寫云雀心愿的句子,并請學生反復誦讀,讀通讀順并領悟其深刻含義。其中的朗讀方式多樣,有指名讀、全班讀、開火車讀、分男女生讀等等。讓學生在充分朗讀后,概括課文的大意,緊緊把握課文中心,為下節課更好的學習課文內容作好鋪墊。從而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并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領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8
每一次上完課,我都會問自己:你進步了嗎?我對自己沒有嚴格的要求,只是期望,每一次都能進步一點點;厣砜催@一次教研活動執教的《云雀的心愿》一課,我欣然地發現,這一次真的進步了“一點點”。這種“一點點”主要體此刻自身的教學意識中。這種所謂的“教學意識”,我只是簡單地理解為“我想要這么做”。
我想要讓課堂有一個大問題。記得去年上公開課的時候,高語組的老師們給我的一個十分寶貴的意見就是“設計要集中”。是的,設計不集中,我的課堂就會十分散,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也會顯得比較凌亂,這在無形之中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記得在那一次教研活動之后的每一堂課,我都試圖以一個大問題去引領課堂教學。有了大問題的領導,課堂教學便有了中心,避免了“散”。潛移默化之中,似乎已經并不需要去有意設計,教學已經習慣圍繞中心而展開。就像這一次執教的《云雀的'心愿》,緊扣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中心,層層推進,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口說話。我喜歡“熱鬧”的課堂,我所理解的“熱鬧”是要讓學生張開嘴巴說話。上課伊始,我就透過ppt出示了相關的短語(也包括詞語),或者讓學生把短語連起來說一句話,或者讓學生運用其中一兩個說個文中的比喻句,變換不同的形式,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的學生張開嘴巴說起來,在說話中開始新課文的學習。在課堂設計中,運用示意圖引導學生說一說“森林水庫”的由來,也是我有意想讓學生說一說,幫忙他們在說中理解“森林水庫”這一概念,這也是課文的一個教學難點!罢f出來了,其實一點都不難”,這是我期望到達的目標。
我想要提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剛開始教學的時候,我記得遇到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我都是現場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雖說是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期望他們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但是久而久之,我發現,動作快的永遠是那么幾個人,而小孩子的好勝心理也往往讓他們在查到意思的時候立刻報出答案。這部分同學是記住了詞語的意思,但是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這種理解是不深刻的,他們會很快就產生遺忘。這種有效面太窄了,并不適合我在教學中一向用下去。對此,我轉變著方法,透過靈活多變的方式幫忙孩子理解詞語的意思。本課中,在理解“漫天飛舞”一詞時,我是透過圖片的展示去加深學生對詞語的印象,而沙漠中黃沙飛舞的景象,也體現著“沒有水,沒有莊家,幾乎沒有植物”的環境,順勢引出“貧瘠”一詞,相信學生對“貧瘠”一詞的理解應是水到渠成了。
我想要促進課本中知識之間的遷移。課本編排的科學性不僅僅體此刻每一個單元的各篇課文當中,也體此刻整本課本的聯系中。第十九課《云雀的心愿》與本冊教材的開篇課文《走,我們去植樹》相應成趣,都告訴了我們植樹的重要性!蹲,我們去植樹》是一首詩歌,孩子們早已背得朗朗上口。在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用“能夠……也能夠……”說話時,我結合之前詩歌的資料,讓學生透過句式說一說森林的作用。“能夠染綠祖國美麗的版圖”、“能夠送來清新的空氣”……孩子們把第一課中背誦的資料全部都搬了出來,有效地完成了知識的遷移與運用。
課堂教學中,我踐行著我的“我想要這么做”。這些“我想要這么做”是在我的一次次課堂教學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期望他們會越來越豐富,更好地指導我的教學。這些是一種淺淺的意識,每一次都會在教學設計中無意地涉及;亦或者說,這些意識又是強烈的,因為它們指引著我與領孩子們走進一篇篇課文。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9
《云雀的心愿》用童話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
一、上完這篇課文,我覺得以下幾點我處理的不錯:
1、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整節課我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條主線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找出為什么小云雀說森林很重要,使得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
2、抓住重點段的品讀,積累妙詞佳句、指導寫作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第十自然段是云雀媽媽的一段答話,說明了森林有水庫的作用——蓄水保土。第一句總說為什么稱“森林水庫”的原因,就是能蓄水。第二至四句具體寫它為什么能蓄水,一是樹冠可以擋住雨水,二是苔蘚和枯枝敗葉可以吸水,三是土壤可以儲存雨水。最后一句用反問句做總結。第十三自然段式云雀媽媽回答小云雀的一段話,說明森林用空調器的作用——調節氣溫。其結構和第十自然段相似。第一句總說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第四句用反問句做總結,中間二三兩句具體說明原因,一是夏天的`森林能擋住陽光,二是冬天的森林能保住熱量,所以森林冬暖夏涼,自然就像空調器了。
這兩個自然段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其構段方式,同時也要讓他們掌握其中很重要的自然常識。于是在學習第十自然段的時候,我讓學生讀后試著把它們復述下來。在復述課文時,我相機板書“樹冠、苔蘚和枯枝敗葉、土壤”幾個詞語,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降低復述難度。在學生復述后,我就提醒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明森林為什么是大水庫的。以后的作文中,我們應該學會有順序地描寫事物!边@樣的復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
二、然而在本次教學中,我也存在著很多不足:
1、朗讀指導力度不夠,指導的層次還比較淺,不夠深入。
2、對課文語言,表達方式的引導的過程還不到位,應讓學生自主思考后再進行小組合作。
3、教師語言不夠準確,精煉,重復啰嗦的話語太多,導致浪費了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多有不足之處,懇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0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后,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呢?然后讓學生跟著云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
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并且以云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情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并且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
二、體驗心愿,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采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時也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三、句式訓練,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有效的句式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可以……也可
以……”讓學生練習造句,既讓學生鞏固了對森林作用的理解記憶,也讓他們在口頭造句時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課文教學完成后,我安排了這樣一項訓練: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說他們呢?聽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說:“你們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們的土地都會變成沙漠,你們就會餓死。”有的同學說:“你們要是再亂砍森林,就會被洪水淹死!边有的.同學說:“森林是大水庫,是空調器,它給我們人類帶來這么多的好處,我們應該感謝它,保護它,不應該破壞它,砍伐它!蓖高^這些精彩的回答,可見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不足,為了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充滿激情,我不斷的變換著朗讀的方式,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同學們的朗讀激情非常充沛,但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只是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導致學生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沒有讀出感情。今后還要更好地抓字詞句,凸顯語文課上的語文味。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1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以聽說讀寫能力為核心的語文素養。然而,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如何在這一節課中灌輸語文教學的理念,讓學生能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積累,在積累中運用,是我們探究的主題。今天,我就以自己執教的一篇課文為例,淺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云雀的心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課文。該文用童話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針對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盡量以兩個問題貫穿全文,貫穿課堂,避免雜、亂、碎的現象,深入淺出,讓“朗讀、感悟、運用”融為一體。
一、緊密相連,引出問題
我講的是第二課時,在上課起,我以回憶的形式揭開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既節約了時間,又直入主題。對于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上節課已解決,而“云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是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采取“倒敘”的方式,先從最后一部分講起,讓學生自己讀14段,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緊接著第二個問題出來了“森林到底有哪些作用?”拋磚引玉,讓孩子們去課文中尋找答案。
眾所周知,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愛讀童話故事,正是興趣所致。從問題入手,激發興趣,可以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而孩子們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二、朗讀感悟,融為一體
我們現在提倡個性化的朗讀,并希望孩子們能在讀中有所感悟。主要體現在能抓住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我分三步引導孩子們學習。
第一步,抓住關鍵詞體會。如“漫天飛舞”、“渾黃的河水向脫韁的野馬咆哮地向下游沖去!”、“泛濫成災”……讓孩子們去想象黃沙飛舞的情景,河水咆哮的場面,然后通過看圖片視頻再現這樣的場面,最后有感情朗讀。因為有了前面的想象和觀看做鋪墊,朗讀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對森林得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讀中感受心情。因為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對話的內容也是一個重點,在初步了解了森林的作用之后,讓學生反復讀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從中體會它們的心情,帶著這樣的心情再來讀好對話內容,就會對森林的作用有更深入地了解,從而更好地明白造成這一切后果的真正原因是——人類的亂砍濫伐。
第三步,緊扣主題,滲透思想。課文的重點是第二部分,根據小云雀和媽媽去的地方分為三部分,我在每一部分學習完后,總會設計這樣一個環節:(沙漠)想象如果森林依舊存在的.話,沙漠會是怎樣的情景?可是當森林不在了的時候,漫天飛舞的黃沙到處飛揚,富饒的土地變成了貧瘠的沙漠,造成這一切后果的是由于人類的亂砍濫伐?梢娚謱嵲谑翘匾耍驗樗梢浴。而小云雀的心愿就是——。(河水)如果森林依舊存在,河水和才村莊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先說在看圖)多么寧靜安詳啊!可是當森林不復存在時,惡魔般得洪水來了,可見,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小云確的心愿是——。(森林)看,在這冬暖夏涼的家里生活多舒服啊,所以小云雀的心愿是——。這樣一個反復的過程,緊扣文章的主題,更加深了孩子們理解森林的作用,明白了環保的重要性。
這三種形式的朗讀,都是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進行的,更加深了學生會對課文的理解、體驗、感悟、思考。不僅收獲到了知識,情感也得以升華,這樣的讀,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積累運用,貫穿全文。
學語文的最終目標是用語文。想象說話、句式訓練訓練實際上就是言語訓練活動。事實上這樣的訓練使學生的言語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也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表達方式,促進了學生言語智慧的發展。本節課很多地方都體現了語言的訓練。如第10段,作者采用總分總的構段方式,介紹了森林的蓄水保土的作用。在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先讀,在標,最后看圖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同時還注意敘述的順序,這是一個很好的寫作指導。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句式訓練: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也可以——。先用板書內容來說,在擴展到課外知識,一舉兩得。
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钡拇_如此,本次的教學雖然經過三次的磨課,但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
1、個性化朗讀不夠突出,過多的齊讀代替了學生的個性讀。作為一篇分角色朗讀的課文,沒有很好地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這勢必會影響到各別孩子的感受,今后一定要多個孩子們自己讀的機會。
2、自主探究的空間給的不足。一節課缺乏孩子們自主探究的過程,孩子沒有問題提出,解決的只是老師課前留下的問題。記得有人曾說“解決問題并不難,難的是提問題。”培養孩子的質疑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就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總之,不管是什么樣的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要將“朗讀、感悟、運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課堂才是我們想要的。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2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呼吁環保的童話故事,通過云雀媽媽帶著小云雀在外游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呼吁我們要植樹造林。文章富有童真童趣,語言通俗易懂。針對教材的特點,本人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自主學習,理清課文內容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么云雀會有這樣的心愿?原來小云雀和它媽媽到外面飛了一圈,那么它到底看到了什么呢?我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云雀和媽媽到過哪里,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從而疏通了課文。小云雀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它是從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圍繞這一問題全面展開。
2、借助課件,理解課文內容生動的課件能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動態的畫面會引起學生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聯想、想象、情感的活動。在學習沙漠的那一部分時,我給同學們展示了幾組黃沙漫天飛舞的圖片。在學習大河那一段時,我給同學們展示了一段洪水的視頻,生動逼真的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他們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讓他們有感而發,并與作者發生情感共鳴,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3、拓展延伸,深化課文重點對于本課的教學內容來說,書本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更多更廣的學問來源于大量的課外閱讀與對學習資料的收集運用中。本篇課文只是介紹了森林三個方面的重要性,對它更富魅力的東西沒有全部列出。為此,我根據課文內容拓展延伸:生活中,森林還有很多作用,你知道嗎?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他們在閱讀,思考、整理、采納等一系列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答案,通過課上交流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他們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4、體驗心愿,進行個性化朗讀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采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生動有趣,富于藝術魅力。因此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此之前,我先指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感情,教給他們用上合適的語氣,再讓同學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聽取了其他老師們的意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改進的。老師的感情要多投入一點,在范讀洪水那一段時,要讀出對洪水的可怕。讀空調器那一段時,要讀出好奇。只有老師真正投入了文本,投入了課堂,才能真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課堂。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3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后,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呢?然后讓學生跟著云雀一齊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
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并且以云雀媽媽和小云雀的`情緒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并且幫忙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
二、體驗心愿,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采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生動搞笑,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主角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時也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三、句式訓練,強化語言表達潛力
有效的句式訓練,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資料,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根據教學中出現的“能夠……也可
以……”讓學生練習造句,既讓學生鞏固了對森林作用的理解記憶,也讓他們在口頭造句時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潛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課文教學完成后,我安排了這樣一項訓練: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說他們呢聽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說:“你們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們的土地都會變成沙漠,你們就會餓死。”有的同學說:“你們要是再亂砍森林,就會被洪水淹死!边有的同學說:“森林是大水庫,是空調器,它給我們人類帶來這么多的好處,我們就應感謝它,保護它,不就應破壞它,砍伐它!蓖高^這些精彩的回答,可見學生透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不足,為了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充滿激情,我不斷的變換著朗讀的方式,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同學們的朗讀激情十分充沛,但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只是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導致學生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沒有讀出感情。今后還要更好地抓字詞句,凸顯語文課上的語文味。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4
《云雀的心愿》用童話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
課文以對話形式來說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語言淺顯易懂,不需作過多分析、講解。因此,教學時就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依據語氣提示讀好課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學描寫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我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黃沙漫天”、“亂砍濫伐”,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練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并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人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悟到了“埋怨”、“心疼”,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說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應該讓學生積累下來。于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后試著把它們復述下來。在復述課文時,我相機板書“樹冠、樹干、樹下、土壤”幾個詞語,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降低復述難度。同時這幾個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復述后,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明森林為什么是大水庫的。以后的作文中,我們應該學會有順序地描寫事物。”這樣的復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5
上次聽課聽到了《云雀的心愿》這節課,有了這個基礎,我決定自己也來試試。通過聽課我了解了《云雀的心愿》該文用童話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文章描述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水庫”的重要。但是讓我自己再來復制,我覺得有些難度。但因為聽過課所以心里有點底氣。經過自己的`修改,我請曹教作了指導。但是曹教卻給了我一種新的思路。這也讓我有了挑戰自己的勇氣。于是再次修改教案,試上。這次我的心里還是沒有底氣。但或許這就是成長,經過兩三次的摸索和嘗試,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變得流暢起來。在上課前,我不斷的給學生打氣,也給自己打氣。在這節課中我覺得學生的表現超出了我的預計,或許是準備充分,也或許是自己的幸運,通過這次上課,自己也有不少的收獲。
一、注重感悟
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描寫人物對話為主要形式,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學生閱讀感知。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通俗流暢,不需要作過多分析、講解。因此,教學時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依據語氣提示讀好課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森林的重要。如在教學描寫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可以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黃沙漫天”、“亂砍亂伐”,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等練習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并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入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感情朗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之間的對話,感悟到了“埋怨”、“心疼”的心情,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積累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說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應該讓學生積累下來。于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后試著把它們復述下來。在復述課文時,我借助畫簡筆畫,再板書“樹冠、樹干、樹下、土壤”幾個詞語,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降低復述難度。同時這幾個詞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復述后,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明森林為什么是大水庫的。以后的作文中,我們應該學會有順序地描寫事物!边@樣的復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三、注重遷移
在課文教學完成后,結合《走,我們去植樹》我讓學生寫一份倡議書,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當然,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就讓自己慢慢的去努力吧!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10-28
《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02-08
蘇教版《云雀的心愿》的教學反思10-11
課文《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范文10-05
云雀的心愿09-30
10、云雀的心愿12-09
四年級《云雀的心愿》的教學反思10-02
《云雀心愿》聽課心得04-05
感悟 積累 遷移-《云雀的心愿》教學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