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口算除法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引導學生自主遷移,建構知識網絡;我是通過兩個方面來體現這一設計理念的。
一、情境的作用,算用結合。
解決學校總務處遇到的問題引出了一組除法口算算式,四個問題都用除法解決讓學生自然地進行了除法意義的遷移:四道算式由淺入深,即對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進行了回憶,又使學生自主地對口算方法進行遷移:不管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除法口算,都可以想乘算除,當然,口算算理的理解畢竟是抽象的,為使學生切實掌握,我們巧妙地對“情境”進行了再利用:數學味很濃,生活味兼顧;
二、題組的運用,形成網絡。
本節課設計了五個相關聯的題組,分別達到探究口算、估算算理、鞏固算法和拓展提升的目的。口算層層深入,估算橫向聯系,歸根結底,都可以轉化成表內乘除法計算;課中,好多學生看到題組發出了會心的微笑,他們是體驗到了數學的魅力呀!還有什么比這更讓老師舒心呢?
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的磨課,有太多欣喜,也總留下些許遺憾。估算教學是否需要在本課如此濃墨重彩,口算方法是否需要化歸到乘法口訣,教師的課堂語言如何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等等還需要我們繼續磨下去。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2
《口算除法》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真正掌握長整百、 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計算方法, 并能夠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針對這節課, 我做了如下幾點反思:
(一) 問題情境的創設要富于趣味
問題情境, 特別是導入過程中的情景創設, 一定要注意其趣味性, 要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眼球, 讓學生一下子投入到課堂之中。
如本節課的導入, 我選擇了教材中的圖片, 展開了如下的情境:
師: 這一天, 幸福莊園大豐收了, 叔叔阿姨們都在辛勤地忙碌著, 你能告訴我,他們在忙些什么嗎?
生: 忙著運蔬菜。
師: 有哪些蔬菜呢?
生: 青椒、 西紅柿……
師: 他們又說了一些什么?
生: ……
師: 叔叔阿姨們在搬運蔬菜的過程中, 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呢? 你們愿意開動你們的小腦袋瓜, 幫助他們嗎?
生: 愿意!
師: 好, 那么仔細觀察圖片, 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嗎?
整個導入過程分為幾步: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 獲取基本信息; 再觀察圖片, 獲取數學信息; 最后引起探索的興趣,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整個過程顯得既富于趣味, 有具有層次性。
(二) 算理的給出要簡潔而明確, 計算方法要反復強化
這節課學生能夠探索出解決口算除法的不同方法, 教師在處理這些方法的過程中, 不能讓他們只是曇花一現, 要將它們簡潔而明確地落在板書之上, 讓學生 有跡可尋。
同時, 對于計算過程的敘述, 也要求進行反復地強化, 讓學生在“單獨說”、“互相說”、“全班說” 之中掌握計算方法。
(三) 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互動” 和“生生互動”
一節課的閃光點往往就在這兩項互動上。 對于師生間的.互動, 教師要充分調動起自己的語言、 表情、 動作, 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除此以外, 還要給與學生互動的機會, 培養學生傾聽、 表達、 交往的能力。 如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 我先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計算的方法, 后又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方法講給自己的同伴聽。 在此過程中, 我注意引導學生將這節課所學的除法和之前所學的除法進行比較, 學生又有了許多的發現。
教后記:
本節課我主要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這一部分知識與以前學習的內容有著很深刻的聯系, 需要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利用知識的遷移, 找到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練習題的安排也十分注重層次性。 為了加強學生對包含除法的熟悉, 我設置了幾道填空題, 幫助拓寬學生學生理清計算的思路; 在基礎的口算基礎上, 我還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發現“除數不變, 被除數依次增加 10 倍時, 商也以此增加 10 倍” 的規律; 有了例題和計算方法的鋪墊, 學生也很容易解決聯系生活實際的情景題; 最后的思考題旨在拓寬學生的思維, 利用每束花都需要三種花, 最多能捆出的束數應該取三種花中最小的那一個商。
不足之處:
1、 應引導學生集中解決例題中的第一問, 其余兩問應該放開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2、 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學生更多地用“加 0” 來解決口算除法, 而沒有真正理解為什么“加 0”, 在這里我沒有進行更多地強調。
3、 在做練習的過程中, 我發現有的學困生還是沒有理解計算的方法, 有的學生計算速度沒有跟上, 這需要在今后的練習中予以加強。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3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課本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知識,本單元是期中考試的重點,因此需要我們沉下心認真學習,周一我只進行了例一口算除法的教學,本以為這部分知識應該很簡單,可能因為例一包含三道題目的原因吧,課講得還是有點緊。以下是本堂課的簡單流程和反思:
一、習題導入,明確目標
口算下列各題:27÷9= 35÷7= 42÷8= 80÷4=( )。
學生試著回答這四道小題,特別是第四道。由第四道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目標。
反思:由于二年級下冊學習過表內除法、三年級上冊學習過有余數的除法,我們對除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以幾道練習題導入今天的新課。前兩道涉及到表內除法的口算,第三道是關于有余數除法的筆算,這三道題既復習了前面的知識,又引出了第四道,也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教師也可以通過知道題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情況。
二、情景引入,新知探究
出示本單元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片,提煉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
(1)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有此三個問題,來深入研究口算除法的方法:(1)擺小棒;(2)看到除法相乘法;(3)捂零法;注意強調此處捂零法與三年級上學期在時間單位換算中提到的消零法的不同。(4)把60看成六個十,六個十除以3等于兩個十,也就是20。
分析:在觀察圖片的時候一定要強調觀察圖片要有規律;在提出問題時要強調平均分;注意培養學生探討算法多樣性的能力,我們可以以第一個問題為例,探討這四種方法,然后把這四種方法在第二、第三個問題中加以運用。把例題當成練習題來鞏固新學的知識,一箭雙雕。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課本15也做一做。試著讓學生多說幾種口算的方法。
四、當堂達標,課堂小結
反思:本節課相對來說比價簡單,重點還是讓學生感受算法的多樣性,會用多種方法解題的能力。讓學生多說多練,是熟練計算類知識的唯一途徑。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4
《口算除法》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它為學生掌握除法估算,學習筆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找準教學起點,探究導入,充分使用學生已掌握的有關口算乘法的知識和對“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認知的感性積累來同化、順應,所以我先讓學生復習口算乘法,并說說的算法。這樣即找準了教學的起點,又調動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在得到反饋后,對學生可以遷移的知識沒有詳講,如:當學生學會60÷3后,他們可以很快的推算出600÷3、6000÷3、60000÷3….基于對學生的了解,我把討論、研究的“新知”和核心問題確定為:
(1)將所解決的問題先進行分類。
(2)我們應先解決哪道算式,再解決哪道算式?
(3)60÷3得多少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同時給學生盡可能大的探究空間。如“再算什么會容易些?你發現了什么?”來組織學習活動。至于再算什么?能發現什么?這些我都沒有明確規定,而是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并且我還改變了“一問一答”這種師生之間的單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發現。
口算除法的知識,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如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上建構新知呢?新的數學理念教會我,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本節課我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探究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體會解決問題的喜悅;并且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執教了《口算除法》一課,通過自我反思并傾聽學校各位老師的評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對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及改正方法總結如下:
一、教師的語言缺乏感染力。
通過這次課堂展示活動,聽了學校其他老師的課,使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雖然能夠做到簡練、準確,但是語言缺乏生動性、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比較單調,缺乏感染力,以后在平時教學時也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二、教材內容可以大膽的組合。
這節課的內容是口算除法,但是在學習算理的時候和“商不變的性質”又有著很大的聯系,所以我在課堂上僅僅是對“商不變的性質”進行了滲透,其實,這節課的內容完全可以把“商不變的性質”和口算除法合在一起教學。
三、在一些細節上處理的不太恰當。
1、在教學“80除以20,你是怎么想的”時候,有個孩子說等于40,我引導孩子用商乘除數等于被除數的方法發現這個答案不對。這時應該把這個問題放手給孩子,讓其他孩子說一說這么做問什么不對,這樣做會更好。
2、在教學過程中我制作的課件出現了錯誤,但是老師顯得有些慌亂,比較好處理方法是:讓孩子自己看課件,發現問題之后,借此提醒孩子,你在平時做題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錯誤,提醒孩子對待學習要認真。
3、在教學79頁做一做時,我讓孩子“找出每組兩個算式的聯系”,這個問題問完之后孩子有點迷茫,如果問:找出每組兩個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這樣問比較有針對性.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5
“口算除法”人教新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6單元第1課時,本課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本節課包含了整十數和整百整十數除以整十數,以及相應的估算,它既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同時又是學生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本課教材內容呈現得比較簡單,只有兩道例題,分別是80÷20= 和150÷50=,然后就是各自對應的2道估算,以及8組相應的“做一做”。怎樣才能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估算,并讓學生體會到遷移類推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順利突破本節課重難點,我進行了精心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以一個具體的情景“口算測試題的排版問題”為主線,把估算也融入到口算的情境中進行教學。
教材安排的例題講完整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接著是相應的`估算,之后是幾百幾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和相應的估算。整個設計中估算和口算的主題圖并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例2和例1也是獨立存在的,這在教學上就變得比較生硬,不利于學習的順暢性。于是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一個情境把整堂課的口算和估算串起來,讓學生在一個比較熟悉的情境中學習,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
2.講清80÷20的算理。
部分學生在80÷20等于4還是40時容易出錯,根本原因就在于算理不明,因此算理的講解應該是十分必要的。教學中我主要采取的的是“說計算思路”的方法,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明白算理,先讓學生說想法,在逐步教學生怎么說,怎么說完整,這樣,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理解了為什么計算80÷20可以計算8÷2。這一點,在聽完苗菊平老師的課后又有了新的想法。原本我覺得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直觀的小棒圖有些多余,所以在上課時就沒有用,但是在聽完苗老師的課之后,覺得教材的安排還是很有價值的,讓學生利用小棒圖圈一圈,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會更充分,在下次上課時會進行改善。
3.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的同時注重算法的最優化。
算法多樣化是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另外,無論是用想乘法算除法還是轉化成表內除法,對學生的后面學習都是有用的。但是多樣化的基礎上的優化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這節課中學生就比較喜歡用轉化成表內除法,為什么呢?通過對學生的追問,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優化。
整節課教學思路非常清晰,在每個環節的處理上也比較到位,較好的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練習設計的具有層次性,扎實高效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就連班上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并且通過最后的速算比賽,發現效果也不錯。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6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自主探究學會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估算。
為了順利突破本節課重點難點,我進行了精心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1、情景的創設:口算題的內容枯燥平淡,很難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我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用玩卷硬幣的游戲把整堂可的內容串起來。融入了一個大的情景中,大大激發了同學的學習習慣和參與意識。2、算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另外,無論是用想乘法算除法還是把除數轉化為一位數的除法,對同學的后面學習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別對同學說明,用自身喜歡的方法口算,同學學得輕松,又通過傾聽和交流得到了發展和能力上的提高。3、多方面的`評價。本節課我從計算的方法、計算的速度、學習態度以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等方面,都適時地對同學進行了恰當的評價,使每個同學都能獲得勝利的體驗,充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了同學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調動了同學參與學習的能動性,從而保證了學習效果。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7
教材說明
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與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數的尾數省略,求它的近似數。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則要先分別求出被除數、除數的近似數。而且除數是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數,被除數從哪位起省略尾數,可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及運算的方便程度來決定,使求出的兩個近似數可歸結為表內除法口算。由于被除數、除數都要先求出近似數,比第六冊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要難。
例6,通過運醬油的情境引出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
教材給出了兩種估算方法:一種是把被除數、除數取近似數后,用除法口算;另一種是把被除數、除數取近似數后,用乘法口算,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教學。教學例6,完成練習十四中的習題。
2.教學例6時,可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取538和62的近似數進行估算比較合適?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使學生明確:取近似數時首先要考慮所取的近似數與原數不能相差很大,然后要考慮運算的方便,可以歸結為表內除法的口算。
讓學生做“做一做”的題目時,要讓學生先想一想怎樣取近似數后再計算。
3.關于練習十四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3題有一定難度,教師要提示學生怎樣取近似數后再進行計算。
第51頁最下面的思考題。其解答的思路是:根據題意可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從圖中看出:①只參加數學小組的人數是28-10=18(人);②只參加語文小組的人數是14-10=4(人);③兩個小組都沒有參加的人數是42-18-10-4=10(人)。
教材說明
用整百數除的口算過程,實質上是先除以幾,再除以100的`連除過程。如3600÷300=3600÷3÷100=1200÷100=12。在這個過程中,用一位數除是重要的一步;用100除則是用十除的類推。因此,教材首先復習了用一位數除、用整十數除,為新知識的教學做好準備。
例4教學用100除一個數。教材從除法的意義入手,明確用100除的口算算理。然后出例5教學用整百數除。所出的兩道口算題,一道是商一位數的,另一道是商兩位數的,都通過方框中的話突出用幾百除的口算方法。兩道例題后,引導學生討論、總結用整百數除的口算規律。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8
《口算除法》是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學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主要內容是包括整十數和整百整十數除以整十數,以及相應的估算。它是孩子們之后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學習的扎實程度直接影響到后續的學習。
初次看到這節課,感覺知識容量比較小,知識點比較簡單,生可自主遷移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但是聽了范老師和苗老師的兩節課后感覺自己在平時的備課中不夠認真,研究的不夠透徹只是從知識本身的表象來上課。兩節不同風格的課堂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計算教學的環節設計。
范老師口算導入本課,并且口算練習緊扣本課將要用到的表內除法。例題的設計和生活緊密連接,在生列出算式后追問為什么要用“80÷20”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算理的處理上,范老師完全放手給孩子,讓孩子在說出算理后對比之前學習的“80÷2”讓體會商的末尾什么時候應該添0,什么時候不該添0。在呈現“120÷30”之后范老師將估算作為第三個例題出現,為之后筆算除法時的試商做準備。從課堂中孩子們對算理的敘述,回答問題的完整程度中我體會到了孩子們的扎實的數學功底,以及思維的靈活性。課堂多樣的練習活動增加的練習的趣味性,激起了學生的練習熱情。整節課一氣呵成,渾然一體,讓我都感覺時間過的飛快。
苗老師的課堂對算理的研究非常透徹,從小棒圖再到計數器。讓我感受到苗老師認真而深刻的備課態度。在議課環節通過苗老師的詳細講解我也認識到了計數器的“小用途大作用”。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起初的斗志一點點的磨光了,備課變的'不再重視,隨便翻看教參就簡單重組知識,然后課堂變的不再莊重,一支粉筆,一張嘴40分就呈現給了孩子們。然而名師的課堂讓我感受到目標的遠大,更讓我明白了自己的差距有多大,也給了我重拾斗志的力量。備課看似簡單的兩個字承載著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全部窗口,重視自己的每一節課,重視我給孩子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知識。相信一次次的學習,一次次的觀課議課我也在不斷的成長,愿有一天我也成為一個名師。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9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自主探究學會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估算。由于教材內容呈現得比較簡單,怎樣才能扎實地讓學生學會,并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數學思想,著實讓我費了不少思想。為了順利突破本節課重點難點,我進行了精心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把估算也融入到口算的主題圖中進行教學。教材安排的例題講完整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接著是與之相對應的估算。而且估算和口算的主題圖并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這在教學上就轉變得比較生硬,不利于學習的順暢性。于是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主題圖中的氣球把整堂課的口算和估算串起來,讓學生在一個大的情景中學習,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參與意識。
2、講清80÷20的算理。我想班里中下水平的學生在80÷20等于4還是40時,肯定會出錯,因此算理的講解應該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利用教具邊演示邊講解,清晰、直觀的讓學生理解了為什么計算80÷20可以計算8÷2.
課堂上我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另外,無論是用想乘法算除法還是把除數轉化為一位數的除法,對學生的后面學習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別對學生說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口算,學生學得輕松,又通過傾聽和交流得到了發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恰當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動性,從而保證了學習效果。
我感到整節課教學思路一般,練習設計具有層次性,在每個環節的處理上有欠到位,時間把握不是很恰當,最后能扎實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除兩位數、除整百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位數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一、導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根據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學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240÷3=
這題如何考慮?
小結: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課堂練習:做一做
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作業:練習三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
在說例1的口算方法的'時候,第1種方法沒人說,主要說了這3種(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變成了“200”。我引導學生認識:此時的6已不是我們平時所認識的的6,而是6個百,所以除得的是2個百,要在2的后面加2個“0”(2)受上面的啟發,有學生提出:看成60÷3=20,這是把600看成了60個十在除,所以得到的是20個十,在20的后面加1個0即200。我覺得這種說法也非常好,在后面學的首位不夠除的時候就會用的。(3)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0×3=600,也可以算出結果。
本周一開始展開了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教學。口算除法作為單元的開篇,為后面的筆算除法教學有很重要的鋪墊作用。在原計劃的教學進度的基礎上,結合年級組學生的學習情況,三位教師研究后決定將教學進度放慢,旨在讓學生能夠扎實掌握每一種類型的除法計算。
按照教學計劃,我將口算除法中的估算內容作為了今天展示課的教學內容,作為一節常態課,我與三年級4班學生很好地配合,順利地完成了今天的展示。課后,與侯主任交流,現將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單的總結:
教學流程為:復習導入、明確目標,提出問題、自學指導,鞏固練習,課堂小結與當堂達標。
復習導入環節利用單元知識樹與口算除法習題相結合完成了復習的導入,之后提出本課學習目標并進行相應解釋;之后利用單元主題圖引出口算除法例2的算式,關鍵問題在于結合具體情境如何提出問題,李萌同學很順利的將“三個人大約平均可以搬運多少箱”,此問題在設置的時候我做好了如果學生第一次提不出關鍵詞“大約”二字如何進行引導,從而在計算時采用估算的方法進行,算式符號使用“約等于”號。此環節很順利,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與估算有關的點撥即可。
在三年級3班試講時我采用兩種估算方法一起教授的方式,發現方法一到方法二之間存在很大跨度,關鍵在于學生無法通過自學看懂方法二的每一個步驟,因此在今天的展示中,我才去的方式是學生自學方法一,學會后立刻鞏固練習,學生自學了什么,教師點撥了什么,學生掌握了什么那么在練習中我們就練什么。在此處,侯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可以縮減例題量和例題難度,在適量且難度適中的前提下去完成方法一的教學。之后重點是結合小組匯報,通過黑板班演方法二的具體過程,最后對于兩種方法進行總結,這是本課的亮點,方法一稱為“找近似數估算法”,方法二稱為“拆數估算法”,對比兩種方法,引導學生在估算的同時可以結合精確計算,此過程潛移默化地運用了數學思想中的類比思想,不足之處在于可以讓學生自行體會兩種方法,并在今后的練習中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方法的篩選,在這里面也有優化思想的體現,這一點,今后教學中要注意。攻克了方法二的難點后,教材中做一做第一題是另一個難點,在學生學習了方法二的基礎上,再來處理做一做第一題,學生理解起來難度小了很多,此時,教學內容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全部過程相對順利,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講授還算高效。后面按照計劃進行了相應的當堂測試,并通過達標試題量化學生得分情況,組內解決了部分學生殘留的個別問題,至此,整個教學過程順利完成。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1
《口算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它為學生掌握除法估算,學習筆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借助主題圖讓學生找出圖中告訴我們的數學信息,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把握整幅圖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順序逐一理清每個小情景的意思,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鼓勵算法多樣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主角意識,重視體驗。新理念下倡導自主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引導學生在獨立口算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給學生足夠的獨立口算的時間,使每個學生經歷口算算理的探究過程。掌握計算的方法,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果,以體現算法多樣化。組織好小組內交流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使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這一教學目標能落在實處。
3、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突破了教學難點,注重算理的`探究。
本節課白板課件的引用,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巧妙的突破了教學難點。本節課注意了運用小棒圖,計數器來表示平均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弄清算理,歸納出計算方法,從而提高計算速度。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在練習的編排上,我有意識地安排解決問題,看學生是否有條理的分析題意并解答,在計算過程中,涉及口算的內容,看學生能否正確的用口算求出結果。我還安排了開放性思維的題目,讓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自由發揮,培養應用能力。
總之,口算除法的知識,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如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上建構新知呢?新的數學理念教會我,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本節課我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探究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體會解決問題的喜悅;并且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足之處:
在教學2403和3006及6003的算理時,可以用白板課件對比演示加強理解,學生會更加深刻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從而更能提高口算速度。另外教學環節還可以緊湊。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幾點教學反思,今后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2
上完這節課后,我感到了一種“出奇”的順利。上一節課成功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總會有缺陷。可是“出奇”,當然也就奇了怪了。為什么這樣說呢?原因是學生全都會了,幾乎是不教就會。呵呵!沒有想到的順利,就已經說明其中潛伏著失敗。
課后,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們就我這節課發表了看法。優點說得充分,不足說得透徹。大家的說法引發了我對這節課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確定。原則上教學目標是根據教材內容而確定的`,但是由于這節課的內容較為簡單,學生掌握起來比較輕松,所以我感到教學目標不僅僅要根據教材內容來確定,而且還要考慮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基礎。
其次是教學重點的把握。既然學生知其然——會做,就必須知其所以然——怎么做?計算教學,尤其是口算的教學,比較難把握的是技能和思維的尺度。在口算教學中而知其然是計算技巧的掌握,知其所以然這是思維層次的鍛煉。所以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知其所以然,既訓練學生口算說理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說,我這節課沒有把握住這個教學重點。
通過這節課口算教學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備課中學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維的訓練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點。課堂上求平求穩看似成功,實則隱藏著諸多敗筆!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3
本節課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二:一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商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口算;二是使學生掌握兩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確估算。本節課的教學口算是重點,因為后面的估算也是將其轉化成整十數除整十數與幾百幾十數再計算,所以幫助學生掌握好口算方法至關重要。
在教學中由于學生受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影響,在進行80÷20時,多數孩子認為得數是40,這是在教師預設之內的。本節課的重點就是幫助學生弄明白80÷20為什么等于4。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讓孩子們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解決問題。很快孩子們就有了答案,有的是利用數的組成,即80里面有幾個20,得出只有4個20,而不是有40個20;還有的孩子其實就是利用我們后面將要學習到的.商不變的性質,將被除數與除數同時縮小,變成8÷2來計算結果。
在教學估算時我則重點幫助學生將其算式變為口算試題。
由于本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所以全班學生都在課堂內完成的作業,當堂檢驗了教學效果。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4
一、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主要課型方式是要素組合方式,輔助課型是平臺互動。由于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從情境的創設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練習,各個環節都充分使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強化。
1、講、動。本節課在探究口算方法時設計了1次四人小組交流,在兩個“想一想”和“摘蘋果”環節設計了3次同桌交流,共計4次小動。另外,還設計了自己說一說口算方法、個別匯報,目的在于通過“動”為學生創造更多“說”的機會,強化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2、“做”。除了兩個“想一想”和“摘蘋果”外,還設計了3個挑戰練習,讓學生在“做”中提高口算能力;
3、想、動靜轉換。探究口算方法時,先讓學生靜靜的思考,再4人小組交流;練習時,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說算法。使學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靜后動,動靜轉換,讓學生的每一個學習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性。
4、聽。師生每一次的“講”就是其他同學的“聽”。
5、看。看主題圖,集體訂正習題等,都用到了“看”這個要素。
二、具體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師生之間有約定,效果較好。
2、在口算方法的及時鞏固練習中,即“摘蘋果”環節,合理使用了小卡。
3、教學中合理而有效的運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使學生掌握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強化,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4、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下放給學生,創造小組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遷移到本節課的新知來,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5、學生的小組、同桌交流效果較好。
6、板書設計使用了氣泡圖。
(二)不足之處
1、在時間的調配上稍微有一點欠缺,“摘蘋果”環節以及挑戰練習環節用時多了一些,導致35分鐘的課,超出了2分鐘左右。
2、課堂上表情可以再豐富些,語言還不夠抑揚頓挫,有時語速較慢。
3、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講、聽訓練。如:發言人要面向大多數同學,聲音要響亮等;傾聽者要關注發言人,聽清別人說了什么等。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5
口算除法是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課本P8-P9的內容,是學習除法的基礎,也可以說是乘法計算的逆運算,學生對除法的計算還有一個狀況,就是很難理解除法,把除法和乘法混淆,因此在教學前,先以乘法為基礎,先讓學生體驗乘法計算,再由乘法運算引入除法計算,讓學生發現,原來除法其實是乘法的一個逆過程,突出學生的直觀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創設的參觀科技館和植樹的情境,讓學生設置其中,作為參觀科技館和植樹節植樹的一個成員,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材料和信息自己來解決問題,在教學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在解決參觀科技館的時候60÷2的問題上,學生主要說了2種方法(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變成了“20”。我引導學生認識:此時的6已不是我們平時所認識的的'6,而是6個十,所以除得的是2個十,要在2的后面加一個“0”(2)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3=60,也可以算出結果。通過學生的發言,使學生盡可能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表達計算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索的意識,在解決植樹的過程仍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學生自主探尋算法,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性,并讓學生體會分步計算。
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學生通過學習,能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充分顧及后進生方面,部分學生正確率很低,速度很慢,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9-18
口算除法的教學反思04-18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4-21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范文10-06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范文10-06
口算除法09-29
《口算除法》教案03-31
口算除法教案12-16
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