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詠雪教學反思(通用11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詠雪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詠雪教學反思 1
課間得知電視臺要到我班錄制節目。校長交待課堂要具有觀賞性和實效性。多體現學生的活動。于是原有的課堂小練習的計劃擱淺。緣于即將開始的學校語文興趣小組的教學,對課本劇的初探已有一段時日。但終究是自己懶惰,淺嘗輒止,沒有建構好知識上的體系。今天到有了這樣的逼迫,于是開始構思課本劇《詠雪》的教學流程。
《詠雪》是一篇淺顯的文言文,出自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全文微言大義,不足100字,卻生動地記敘了東晉名士謝安與晚輩謝朗、謝道韞講論文義,通過二晚輩回答的對比,贊賞了才女謝道韞的智慧和才華。文章在對人物的刻畫以語言為主,摹寫三人僅用三句對答,人物性格卻躍然紙上。這點也正可以作為課本劇的突破口。擬讓學生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設計和創造適宜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通過合理的想象和聯想,以表演的形式,從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豐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立體化。通過課本劇的表演,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內化刻畫人物的方法,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人記事的水平。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由于是第二課時。便在扼要的內容回顧和字詞復習上,小結了人物的性格。結合記敘文六要素的梳理和刻畫人物方法的總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配角色,結合人物的特點,從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設計表演。在課上,我一共邀請了四組的同學進行了表演。小演員們力所能及的演繹著角色,得到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連最調皮的孩子也大膽的上臺進行了表演。最后我們總結了表演的成功和不足。除去人物描寫方法內化這一教學目標的落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學生們通過這節課,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所謂好學者不如樂學者,想必也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課后,看著手上的準備的關于《詠雪》的翻譯小練習,感受頗多。經過多年的教學,應該說自己在課堂教學流程的操作上和具體教學技能的掌握上,還是比較的成熟。前幾年,很重視課堂教學精心雅致的語言的`錘煉,也醉心于化繁為簡的課堂駕馭能力的學習。但近兩年,教學上卻越來越功利。常常通過練習檢測讓學生落實過手,夯實基礎。在優化課堂教學,精細過程管理上下的功夫卻越來越少。忽視了學生的智力參與和思維訓練,忽視了熏陶漸染在母語習得中的重大作用。過分的強調了以練代講,而有悖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感謝這堂課給了我反思自己的教學的機會。對許久渾噩的我無異于當頭棒喝。真該多花點心思在自己的教學上,少點閑思閑話閑事。
詠雪教學反思 2
今天由于這節課是下午的課,而又在錄播教室上,我很擔心學生不適應那里的氣氛。正式上課后,我先以一段有關描寫雪的情景導入,讓學生們回想此前所了解的古詩詞當中有哪些是關于雪的,由于學生們提前預習過的緣故,所以有幾個同學很快反應過來,背誦了幾首關于描寫雪的詩句,但是大部分同學還沒有進入到狀態中。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們應在語文課前開展一些活動,能夠激活孩子們的思維,去喚醒他們呢?這是一群充滿朝氣的孩子,是什么讓他們如此的沉悶,難道他們沒有思想嗎?是什么讓他們如此的麻木?作為教育者,我們該怎么去做呢?
課前三分鐘結束后,我們來學新課《詠雪》,簡單地介紹了本課相關的文學常識以后,我們進入第一板塊“吟讀課文”。首先是我范讀,過程中我讓學生注意生字詞和朗讀節奏,并整體感知課文。隨后全部齊讀,找同學示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在他們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讀錯的字,然后就寫在黑板上,讀完后給他們糾正。作為最初的讀,雖然用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我認為很有必要,要讀就把文章讀透,接下來的工作才好進行。讀了幾遍課文,學生從整體上對文章的內容有所感知。
讀過了文章以后,進入到了“譯讀課文”環節,前幾次課上,我直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這樣雖然結果很好,學生通過組內的研究討論,也能夠弄懂弄會文章,但是我忽略了學生自身的.能動性。于是到了這節課,我臨時決定,先讓每個同學自己默默再讀一遍課文,思考大屏幕上的重點字詞和通篇文章的翻譯,并標注自己覺得有疑義的地方,隨后進行小組討論。這樣安排后,我覺得學生討論起來會更有針對性。我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走到學生中間,我發現學生討論的果然都是書下注解所沒有的,我心里暗自得意起來。隨后我讓學生自由發問小組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問完后,我沒有急于做出回答,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問其他學生有沒有誰能解決這個問題。通過這個環節,我發現大部分的問題其他學生都能夠解答,實在答不上來的,我再幫忙解答。我認為讓學生問學生答這個環節設置的很好,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避免了老師直接講的這種“填鴨式”教學。
理解了文章的大意以后,進入到了“析讀課文”環節。我將本文的兩個需要重點解析的問題出示在大屏幕上,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這個班級的學生課前預習工作做的很好,查閱了很多的教輔書,雖然對于所給的問題很多參考書上都有了相應的解析,但這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發散性思維。所以我現在仍然覺得很困惑的一個問題是,到底學生的預習工作應不應該進行,有些人預習完了,上課的聽課效果反而不好。對于第一個涉及到文中的兩個比喻句的問題,舉手發言的學生紛紛表示第二個比喻句好,并從雪花飛揚的狀態,意境等很多方面給出了相應的依據,不得不佩服劉主任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關于中國古代文化方面的啟發和引導,學生們對意境的把握。但是這同時也難住了我,因為我的教學預設方面,是學生有喜歡第一個比喻句的。我靈機一動說,看來大家還是更傾情于第二個比喻句,那么我們大家一起來賞析第一個比喻句。呵呵!不知道這種避開尷尬的設置是不是夠巧妙。分別分析并總結了這兩個比喻句后,進入到了第二個問題,對于文章的結尾處交代謝道韞身份的作用,學生們雖然討論的火熱,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全班沒有人舉手,這是最讓我痛苦的場面,于是我不得不啟發引導,直到最后一個人理順了這個問題。
對于學生們上課不愛發言這件事,我也在不斷地反省,是不是我又變成“話癆”了?由于我說的過多,講的過細,導致學生沒有時間思考了?我有在課上不斷講話的毛病,所以這節課我已經盡可能控制自己的語速和說話的內容了,但是無論怎樣啟發,全班沉默這件事,我還得多和我師父請教請教該怎么解決。
在第四板塊“誦讀課文”環節,幾乎沒有任何障礙,學生們很順利地就背下來了,看來某些方面的很多時候,課前預習真的是很有必要。
對本文的關于雪的描寫分析完了以后,我又拓展延伸了一首課外的關于雪的描寫的詩歌,本來想讓學生來分析的,鑒于全班沉默的狀態,我只好將詩歌大意理順了一下,然后讓學生們賞析后兩句詩,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們賞析的很好,這個班級的學生語文素養是很高的。
青年教師匯報課上完了,如釋重負,但同時壓力倍增。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必需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這樣才會成為學生靈魂的導游者。在課堂上組織教學也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學生們往往在小組討論完問題后不能馬上進入到聽我講課的狀態,這個時候適時組織一下課堂,學生的聽課效率也會有所提高。這個月在市內聽了很多優秀語文教師的課,感覺到了很大的差距,自己距離名師還有非常多需要修煉的地方,教學之任于我,任重而道遠。
詠雪教學反思 3
本課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課前,我先布置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除字詞句翻譯外,各小組還必須針對課文內容自行設計題目及答案,小組之間展開問答競賽。從教學效果看,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較高,能夠大膽表述各自見解,獲得知識。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學生按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互問互答”這一環節,雖然學生課前有準備,但準備得不夠充分。個別學生沒有理解課文,照搬照抄參考書的問題及答案。此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動教學,個別學生沒有認真思考,完全依賴其他小組成員,存在僥幸、蒙混過關。教師應通過在課前進行認真檢查,杜絕這類問題出現。同時,要鼓勵學生多讀、認真讀,讀出自己的.體會,然后再設計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參與面更大。
在學生相互問答環節,我出現了一個疏漏。有學生認為“與兒女講論文義”中的"兒女"是指子侄輩,家庭中年輕一代。我否定了這個答案,其實這是正確的。這是我備課不充分的原因。以后在備課上一定認真,細心。決不出現一個紕漏。
詠雪教學反思 4
今天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了《詠雪》,它是《〈世說新語〉兩則》中的一則。為了完成教學重點,我要求學生借助于課文注釋以及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基本上能夠獨立、自主地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其中,對“兒女”、“差”、“未若”、“因”這些文言字詞的掌握情況不太好,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注重每一堂課的積累與運用。
在了解文章大概內容的.基礎上,再整體感知。我設計的問題是“同學們,你們更欣賞誰對雪景的描繪?為什么?”。旨在指導學生品析名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思維局限于參考書時所給的賞析內容,不能充分展開想象,自己動腦筋去思考“白雪紛紛”是怎么樣的一幅情景!這與學生平日里是否用心觀察以及用心去品味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靜下來,聆聽心聲,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件瑣事。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做相關的訓練,激發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語文,重在積累、重在細細品味。它象一杯茶,只有正濃,才能散發出悠遠的清香。若是你能夠在某個日落的下午,映著余輝,慢慢品嘗,用心去感悟,定能陶醉其中
詠雪教學反思 5
《詠雪》是一篇小短文,內容極為簡單,學生通過“讀——再讀——誦讀”掌握了課文內容。于是我便講古詩寫作方法,然后讓學生練習補詩,將文中“白雪紛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三句看做是七絕的前三句,啟發學生補出第四句,列在黑板上,學生開動腦筋寫出了許多語句,最后大家一致認為“自然美景各相異”一句與前三句聯在一起很順口,而且還起到了總結全詩的作用,因而便選了這句構成了一首詩。
通過練習,學生學會了仿寫古詩。遷移練習找出古詩中“詠雪”的名句,更讓學生在比較中了解了觀察的好處。學生們還將這些詠雪的`名句加以整理,摘抄到了本子上,作為一種積累。
不足之處:
未找出詠雪方面其他體裁的文章,使學生失去了一次比較閱讀的機會。
詠雪教學反思 6
在新的學年里,帶領新的班級,身為語文老師的我既緊張又欣喜。雖然只有一個班的語文課,但我對每一堂課都認真地和其他老師討論、積極準備著。這次匯報課《詠雪》,文章篇幅短小,文意簡單,文章將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客觀地寫出。雖然沒有直觀評論,但文章最后對謝道韞身份的補充;讓我們很快就可以了解到誰的更好。現階段學生接觸的文言文較為簡單,理解不是難事。
文章簡短,自以為備課充分,預設環節清晰簡潔,自然流暢。課前,我預設是:以誦讀帶領學生疏通文意。首先,聽朗文。過程中我讓學生注意生字詞和朗讀節奏,并整體感知課文。隨后分小組齊讀,找同學示讀,在他們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讀錯的'字,然后就寫在黑板上,讀完后給他們糾正。然而,由于我的疏忽朗文出現錯誤,同時多音字板書時沒有將詞語書寫出來。沒有做到嚴謹教學。將近十分鐘的時間,我認為很有必要。讀了幾遍課文,學生從整體上對文章的內容有所感知。
隨后進入到了“譯讀課文”環節。我原本設定,先讓同學提出預學階段不理解的重點字詞由學生協助講解,隨后小組討論通篇文章的翻譯。這樣可以培養了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蛟S是因為緊張看錯時間,將學生展示時間縮短;同時又沒有將“詠雪”的精采句子進行解析。隨著鈴聲的響起,就不得不中間掐斷;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必需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成為一個合格的導學者。學習控制課堂、組織教學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經過這次的講課和聽課活動,感覺到了很大的差距。自己還有非常多需要修煉的地方,教學之任于我,任重而道遠。感謝這堂課給了我反思自己的教學的機會。
詠雪教學反思 7
《詠華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冊中的一篇課文,采用古詩教學的新課型——文包詩。教學時緊扣華山的“高”,以讀為主,輔以簡筆畫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領悟華山的雄偉壯麗和寇準的聰明才華。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課文緊扣“高”字,先以“艱難”暗示學生華山的陡峭和高峻,次以兩個感嘆號渲染華山的陡峭高峻,再具體描寫華山。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自讀自悟:你覺得華山怎么樣?在學生各抒己見后,我順勢引出“艱難”這個詞,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艱難”一詞。
我在引導學生感悟華山的高后,再引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采用自由讀、男女生讀、齊讀等形式反復朗讀,而“除了、都、遠遠近近的山、山腰間、那么近、朵朵白云”等重點詞語通過簡筆畫來理解,感悟、品味,并把感悟運用到朗讀中去,課文自然就能讀透。“華山真高哇!”是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教學中我緊扣這句話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體會華山的高。學生一次次地讀,感情得到一次次提升和升華,最后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華山真高哇!”,此時學生抒發的感情與課文表達的感情融為一體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讀書,主動思考,盡情表達!缎抡n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激發閱讀情趣在低年級中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級閱讀必須從創造情境,激發興趣開始。
在吟誦古詩的過程中,學生將自己想象成寇準來吟誦古詩,搖頭晃腦,用富有童趣的肢體語言演繹著華山的壯美,加上我的適時評價,學生吟誦古詩的情緒高漲,課堂增加了情趣,調動了氣氛。
但是在教學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到位,朗讀指導欠缺,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從這些方面努力。
詠雪教學反思 8
當教學完成后,寫這篇教學反思的時候,心中涌動的是濃濃的感謝和感動,低年級的古詩教學很難定位,僅僅將古詩作為識字的載體,教學時滿足于一遍一遍地讀,缺失了發展學生思維、語言的重要環節,形同囫圇吞棗,讓學生逐字逐句地理解研討,對于學生來講,又是強人所難,喪失情趣。我想在二年級古詩教學中,應從情趣化入手,更符合學生年齡與認知特點,古詩重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解讀古詩時,想象更是不可或缺,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境域。古詩教學情趣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
注意引起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再現作品描繪的場景、畫面,豐富作品
中的形象,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產生移情和共鳴,融情于境,入境悟情!痹诮裉斓慕虒W中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結合關鍵詞深入理解古詩: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作者筆下的柳樹的樣子——高,綠,柔軟,茂密,美麗等,從而引出“高”“綠絲絳”“妝”“萬條”“垂”等關鍵詞。
2、淡化詩意,寓詩意教學于無形:如設計賀知章和老船夫的對話,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
3、激發學生想象,發展學生思維。
4、結合圖片,激發向往:在這節課上,我多次通過圖片,讓學生欣賞春天,并力爭通過優美的語言使學生產生“春天真美呀”!
從而與作者賀知章產生共鳴——表面是贊美柳樹,實際上是在贊
美這催生萬物復蘇的春天。
6、旁征博引,指導積累:讓學生匯報所知道的關于春天的古詩。不足之處:
1、在語文課上求大求全,想展示的東西太多,導致主題不突出,思路不清晰。
2、教師本人,表現過于緊張,缺乏從容,導致課堂死板。
3、在備課前一定要充分研究學生,同樣一節課,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孩子。
詠雪教學反思 9
環節操作中能夠滲透“少教多學”理念,貫穿以學生為主體,以“學”代教的原則,嘗試運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逐漸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此堂課這一點實施的比較好,能通過生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但本節課也有不足,誦讀貫徹不到位,未能實現大多數學生當堂背誦的目標,在誦讀形式上也顯單一。
另外,研讀課文環節,概括層次時教師應拿第一層做示范,讓學生明白是用一句話歸納解析內容,這樣就不會導致學生不明就里,在此處過多花費時間。也就能節省出時間借助板書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練習。
詠雪教學反思 10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中有一篇選自《世說新語》中的《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峙唬骸慈袅跻蝻L起!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筆者讀后有以下幾點感想。
一、即興教學,聯系生活
文中說太傅給侄子們講詩文,他并沒有正襟危坐、嚴肅刻板地按即定計劃進行教學。而是即景生情,設疑、引導學生設喻描寫當時的雪景,把所學的知識用在生活實踐中。
其實,我們可以想象: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一下子雪下大了,孩子們可能把注意力轉向了門外的雪景。他沒有批評孩子們的不專心,而是接著講他的詩文,因情設疑,讓孩子們用剛才學的知識描寫此情此景。學用結合,以用促學,以用深化所學的知識,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把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教學。在新課程標準指導的背景下,我們應有所啟示:教學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不一定要死板地只教教科書上的內容,可以聯系生活進行教學。課中可以停下來隨機引用生活中的課程資源,使教學生動有趣,生活與教學聯系起來、結合起來,學以致用。教學要因勢利導,即景教學,即興提問,即興作答,既開發學生思維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就是一個讓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教學實例。在新課程標準下指導的教學,就需要我們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教科書,而忽視學生主體和學生的已有經驗的傾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生活、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個體差異及當時的教學情景進行教學。
二、自由討論,平等對話
在太傅出題后,胡兒與道韞都回答了問題,他們各自從自己的內心出發,自由的討論,這樣的回答也許很多,但作者只錄下了這兩個,太傅對這兩種回答,只是“大笑樂”,并沒有明確表示誰對誰錯,誰優誰劣,十分耐人尋味。在學生回答意思基本正確的前提下,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辨別優劣,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讓他們平等對話,自由表達,自然地發展,自豪地做人,不要人為地給孩子劃分優劣的等次。特別是在學生答錯的時候,不要怒目呵斥,更要耐心啟發、悉心引導。報之以微笑,鼓勵學生再來一次,重試一次。
三、問題開放,自由回答
文中的問題:“白雪紛紛何所似?”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有無窮無盡的答案,而學生可以自由的回答,只要符合生活實際就行了。我們以往的提問往往只設定一個“標準答案”,把學生往自己設好的圈圈內引,把學生往一個目標帶,限定學生的思維,打擊學生的創造力,把許多天才扼殺在搖籃中。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我們在教學中更應該深入反思自己,盡力設計開放的問題,多角度、多層次訓練學生的思維。
詠雪教學反思 11
這篇文章對于我來說,太熟悉了。20XX年進行省普檢的時候,我代表學校講的就是這篇課文。全文連題目都算上,僅僅73個字,我卻折騰了兩周。為此還耽誤了教學進度,心中急呀。可是無奈。學校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是對咱得重視、對咱的信任。一遍一遍的專心致志的備課,一遍一遍的不厭其煩的講授;同年級語文老師共同聽課,同學校語文老師共同研討;校領導訓話,教研員指導。好不容易盼到了檢閱的那一天,我的心里也說不出什么滋味了:說是胸有成竹吧,畢竟是太熟悉了,絕對不會出什么問題了。但我總覺得不太踏實,學生對一切都熟悉了,課堂是不是太假了!好在一到了課堂我就放開了,我抓住了一個小問題,從其他角度切入課堂,學生們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學生們積極踴躍,課堂氣氛活躍。這堂課上得比以往任何一節演練課都要好,受到了省專家和教體局領導的好評?偹銢]有讓領導失望。上面的教學設計的'大框就是那個時候的產物。
今年再次教授這篇課文,我想到了一個問題:20XX年那節課成功了,原因是學生對內容太熟悉了,熟才能生巧,溫故才能知新。很多時候,對于中考非考文言文課文,我們滿足的僅僅是對于字詞的積累,而對內容卻毫不在意。這既違背了課標的要求,又不利于我們學好文言文。如何讓學生發揮其主動學習的熱情呢?我想到了學習小組,于是我充分發揮了學習小組的作用,我采取賦分制。特別是“小組推薦代表進行賽讀”環節的設計,最大限度地激發所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達到了以讀帶講的目的。“每組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逼迫學生去熟讀文本、挖掘內涵。為了讓學生把這些當回事,這兩個環節在平時課堂小組學習的基礎上加倍賦分。因為平時我們班學習小組得分的多少是月考后能否能得獎的重要依據,所以學生對小組和個人得分還是比較重視的。我昨天講的這篇課文,效果還不錯!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考慮,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學中,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是最重要的。
【詠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詠雪》教學設計12-17
詠雪12-08
改寫《詠雪》04-13
詠雪的詩句01-23
詠雪的經典詩句02-15
詠雪的教案01-19
《詠雪》教案12-16
詠雪說課稿11-07
劉義慶《詠雪 / 詠雪聯句》文言文鑒賞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