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精選11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1
在課堂教學的“提問——回答——反饋”的環(huán)節(jié)中,提問由誰主導,反饋由誰進行,直接影響著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我翻閱了大量的優(yōu)秀教案,并觀看了許多優(yōu)秀教師上的示范課,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課堂提問都是由教師嚴格、有序地主導來控制著的。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為什么沒有強烈的提問意識呢?是他們沒有疑難需要教師幫助,還是有其他阻礙提問的因素?我在學校進行調查,找出的原因如下:
1、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差;
2、教師不鼓勵學生提問題;
3、學生不敢問,不好意思提問,怕被同學們看不起,等等。這其中既有教師的問題,又有學生自身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那么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是誰發(fā)現(xiàn)的,是誰提出的,這是一個以誰為教學中心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不管是普通教師還是名教師,問題是教師事先在教案上設計好的,教學時,教師一個一個提出,而學生,只是等待著老師的提問,并用一種標準答案回答老師。
我們成天高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為什么不讓學生去設計問題,然后由學生問,老師答呢?課堂提問雙方為什么不能倒換一個位置呢?長期以來我們課堂教學積習甚深,在課堂提問上已是“病入膏肓”了。
首先,“老師問,學生答”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我們的老師在備課時已把問題想得很細,一個一個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學又以教案為準,不敢越雷池半步,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已由教師包辦了。即使有一個”“質疑問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只是做做樣子,走走過場,重大問題已由教師提出并解決了。
其次,“老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已在實踐操作中駕輕就熟,甚至很多教師玩得爐火純青,學生的思維已被訓練得出了定勢:問題不是都裝在老師的頭腦里了嗎?老師自然要向我們講明白的`,毋需再費心思。沒有探究意識也就養(yǎng)不成探究習慣,時間長了,學生自然缺失了問題意識。
第三,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都是在一種預設的、固定的、程式化的軌道上運行,老師亦步亦趨,毫無生發(fā)開來的膽量,如果學生冒然提出一個問題,教師生怕節(jié)外生枝,打亂自己的步驟,耽誤了時間,開明一點的老師用“你這個問題提得真好”來夸獎一下,其實不作任何“糾纏”。有的老師卻滿心厭煩,說學生問題離奇、與教學無關,并告之“以后不要再胡扯”,弄得學生膽戰(zhàn)心驚,以后誰還敢再“胡扯”?
愛因斯坦說:“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
今天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又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由教師提問為主導向學生提問為主的轉變呢?
首先教師應為學生大膽提問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當學生所提的老師看來幼稚時,也許是學生靈感乍現(xiàn),老師要多一點容忍,少一點譏笑;當學生所提問題讓老師難堪時,要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責備;當學生為了表達一個問題急得面紅耳赤時,要多一點鼓勵,少一點不耐煩,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象或別出心裁的念頭。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應著力創(chuàng)設一種引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情境。如在教學中,可讓學生事先預習,課堂上由有疑問的學生提問,而其他同學可以解答,意見不統(tǒng)一的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這樣課堂氣氛會空前濃厚,學生就會在“提問——解答——辯論——得出正確結果”過程中,體會一個探索者的成就,讓學生獲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第三,注重教法改革,大力倡導啟發(fā)式、研究式、問題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自己去揭示題意、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歸納學法、評價效果;不斷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表不同見解、敢于辯論、糾正別人錯誤的獨立性;求同存異,發(fā)現(xiàn)別人未發(fā)現(xiàn)的問題,探索新途徑、新視角的創(chuàng)造性。
我們的教學目標不應該是把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沒有問題,而是應該把沒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的。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2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門藝術;其核心是設疑提問。問題是思維的向導。在課堂教學中設疑提問,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答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那么,怎樣設計一堂課的提問思想,使所設之疑合理、適當、有意義,起到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作用呢?我今天從以下兩方面談起。
一、在導入新課時設問
有經驗的老師非常重視導入新課的藝術性,他們往往用設問的方法,照成學生渴望、追求新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產生一種探索新知奧秘的強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好效果。例如:在《杠桿》一節(jié)課的導入時,我引用的是阿基米德一句名言:“給我一個足夠長的杠桿、一個支撐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然后我提出問題:你支持阿基米德這種說法嗎?這種設問的設計,使學生產生一種神秘的心里,一開始就對新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抓住模糊點設疑
所謂模糊點,就是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信息反饋,準確地撲捉學生認識上模糊的地方設計提問,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含義。
例如:在區(qū)分效率和功率這兩個物理量時,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這樣設問:“效率高的'機械做功一定快嗎?”然后通過學生的不同回答結合講過的知識點幫學生分析清楚兩個物理量的區(qū)別。通過這樣的設問,澄清了學生的模糊認識,提高了學生的識別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的設疑,不僅能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3
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缺乏獨立性,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的藝術提問,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的心智活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通過設疑,解疑和反饋引領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探究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的課堂提問藝術,促使全體學生全面主動地發(fā)展,顯得更加重要。
一,簡明精練地提問,引導學生把握學習重點。
教師要精心設計好簡明精煉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具有啟發(fā)性。情感性,變通性,挑戰(zhàn)性,能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擴大思考范圍,提高思考層次。
二,難度適宜,逐層推進,點面結合的提問,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1、提問的難度要適宜
教師要根據(jù)課程標準,結合具體課文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置問題,不能是簡單的讓學生簡簡單單用“是”“對”或“不是”“不對”來回答問題,因為只問“是”“非”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衡量學生的知識質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于“非”的判斷中必然的.有僥幸答對的,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存在僥幸答對的心理,養(yǎng)成不愿積極思考的不良習慣。
2、提問要有一定的梯度,逐層推進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出條理清晰合乎邏輯和學生認知心理特點的“階梯式”或“分層式”的問題。教師還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難易應各不相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最終抓住事物的本質。
3、提問要有一定的廣度,點面結合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也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而充分展開,不失時機的拓展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看問題,使學生學有所用,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運用知識和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是發(fā)散思維能力。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4
隨著以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倡導和發(fā)展,思想政治課在課堂教學中新的知識該如何引入,為此進行一些實實在在又力所能及的創(chuàng)新,在導入新課的提問上下點功夫、有所創(chuàng)新,引起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提問,是引入新課的手段之一。它是調動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也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常規(guī)武器。用好它,能事半功倍,否則,就適得其反。
最近,在一次校級公開教學中,我就是用提問的方式引入新課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這次公開教學,我主要是給學生講解關于保險的相關知識。教學一開始我就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當你自己遇到或知道在生活中所能發(fā)生的風險時,你將如何處理?”按我的'設想學生可能講出:xx冰箱廠發(fā)生火災,全廠職工自發(fā)捐款,恢復生產;鄰居某人發(fā)生工傷事故,單位進行補助;工廠破產,工人失業(yè),采取社會救濟等等。然后由我根據(jù)其回答,指出這樣處理的不妥之處,由此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參加保險。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今的學生對保險早已不陌生,直截了當?shù)幕卮鹁褪轻槍︼L險意外應該參加保險,還為此列舉了大量的當今世界著名球星、影星事先買好保險的例子,完全打亂了我的授課計劃。
這迫使我對導入新課中的提問產生了思考,看來在今天創(chuàng)新的信息社會,導入新課的提問再也不能想當然,把提問變成一種“程式”了,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問得無技巧。提出的問題過于淺顯,無法有效調動學生思維。而問的太難,學生則啟而不發(fā),依然無法激發(fā)學生思維。
第二、問得無新意。問題設計過于陳舊,忽略了當今學生的實際。學生缺乏興趣,也不利于新知識的引入。
同時,這樣的提問常此以往還會將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思維輕易地否定或抹殺。
那么,如何在導入新課中提問呢?
首先,在進行新課教學前,對學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基本把握當前學生對要傳授的新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再據(jù)此設計問題。
其次,提問注重廣度和深度。一個以質取勝的問題肯定是不局限于教科書的。一個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倘若不加修飾,完全依賴教科書,直來直去,問題就顯狹隘,淡而無味。如果能給問題“頭上戴頂帽子,腳上穿雙鞋子”,這問題就比較豐富,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fā)學生思考。如:在引入保險時,事先能收集一些當前各大保險公司的圖標,讓學生在辯識圖標中引入保險知識,既提高提問的質量,又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這樣的“帽子、鞋子”可以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國內外熱門話題,學生家庭、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里有許多能作為拓展問題廣度、增加問題趣味的素材,只要我們作個有心人,何愁無覓處。問題深淺要把握尺度,否則不利于激發(fā)學生思維,使其產生求知欲。因此,適度才是最佳,即問題設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知識結構,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三、既要創(chuàng)新,又要兼顧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的新課導入也經常采用對某一相關知識的復習提問引出的。比如:這一課我就可以通過對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內容的復習來引入對保險問題的探索。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引入了新課,可謂一舉兩得。當然,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設計問題盡可能不墨守陳規(guī),而能不斷推陳出新,從現(xiàn)代社會實際、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并有機融合時事材料,設計出反映時代特征和政治課特色的問題,才是技高一籌。
最后、在導入新課的提問中變“師問生答”為“生問師答”。“師問生答”是思想政治課常見的教學方式,學生習以為常。這種方式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我想:如果在新課前,讓學生預先對新知識有所了解,做些準備,自己設計一些問題提出來,這種做法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他們對政治課的興趣,又可以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形成一種多樣花的思維。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5
課堂提問是一種特殊的教學語言,課堂提問是啟發(fā)式教學的重要形式,是通過師生相互交流,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教學行為方式。
從心理學角度講,課堂提問是一種刺激,課堂提問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好的課堂提問是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的強烈刺激信息,具有激發(fā)學習動機的作用。它使學生定向思考,促使學生注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完善學生的智能結構。它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率,聯(lián)系教學步驟,加快教學過程。
一、精心設計,觸動分析的"神經"
傳統(tǒng)的教學是注意課堂提問的,但提問的目的只是把教材問題化,即設計一連串的問題,一問一答,在形式上很熱烈,實際上卻不能觸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因此,課堂提問必須精心設計、觸動"神經"。探求問題的忘我境界,以達到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二、突出基礎,圍繞規(guī)律設計提問
教學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和掌握新知,從而在不斷的復現(xiàn)和深化中形成規(guī)律性的知識。
三、目標指向學生,以調動學習主動性
設計問題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自己要盡可能少講一些,循序漸進地運用具有本質意義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使他們注意那些雖然認識但從未深入研究的`現(xiàn)象,并用問題引導他們自己作出教師想作出的結論。
四.提問的語言語氣,要溫和有些挑戰(zhàn)性
以前的有這么些問題,語氣比較生硬,沒有什么引導性,學生站起來之后就是有些害怕,大腦轉動的不是到回答問題上去的,以后要學習其他老師提問的技巧性,生動性,讓學生主動大膽的回答。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課堂提問應該鼓勵全體或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有時,需要指定非自愿者來回答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留心那些沉默寡言的學生,留心那些表情困惑的學生。還應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fā),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參與的課堂環(huán)境。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6
一、注重問題的思維含量。
設計問題要明確目的,設計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在問題設計時,教師不僅要考慮提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提這樣的問題,使每一個問題既為活躍學生的思維服務,又成為完成本課教學任務的一個組成部分。問題的設計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比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創(chuàng)造想像能力等幾方面入手,使提問具有較好的啟發(fā)誘導性、清晰的層次性。學生要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應該具有挑戰(zhàn)性。教師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提供出接近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智能水平,但又必須“跳一跳”才有可能夠到的問題。
使學生有調動自己“技能”儲備的愿望、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鍛煉自己“意志”的體驗。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可以讓學生先猜一猜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呢?你能想辦法驗證嗎?這樣的問題更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他們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說明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或半徑有關。比如用滾動法,兩個直徑不同的.圓滾動一周發(fā)現(xiàn)直徑長的圓周長就長,直徑短的圓周長就短。還有的用繞繩法來證明直徑與周長的關系。這樣的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教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間,如果問題過小、過淺、過易,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對答如流,不僅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而且會導致學生養(yǎng)成淺嘗輒止的不良習慣。
二、問題要有恰當?shù)乃季S空間。
大家都知道,問題越大,解決問題就會越復雜,學生的思考空間就會越大;問題越小,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越簡單,當然學生的思考余地就比較小,課堂生成就少。我們提倡提“大”問題,是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出發(fā)的,我們又要善于設計恰當?shù)膯栴}空間,是從小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和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以及課堂教學40分鐘的限制出發(f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問題“大”和“小”的關系,處理好問題“多”和“少”的關系,才能使數(shù)學課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形成,促進數(shù)學思考和問題解決,有利于健康情感的培養(yǎng)。
三、問題要有數(shù)學味。
數(shù)學課堂問題要圍繞數(shù)學課的教育目標,應該為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服務,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不能漫無邊際。在預設數(shù)學問題時,往往與我們創(chuàng)設的數(shù)學問題情景有關,數(shù)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就應該服從于問題設計。我們必須處理好問題情景和問題的關系。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7
針對上一次教研時提出的課堂提問問題,我們交流探討出幾點課堂提問的相關方法,具體說來如下:
一、備課時一定要明確課堂提問的內容。
課堂提問的內容從哪確定,其實就是備課時抓住每一課的重點、難點,再結合學生的能力和實際水平,提出相應的有難有易的問題,從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課堂提問的內容要問學生有難度的問題。如果我們課堂提問的`問題過于簡單,提問就會流于形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達不到刺激學生思維的效果。如果問題太難,又會使課堂陷入死寂的狀態(tài),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我們的問題設計一定要并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反復思量,必須難易適中,不能超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范圍。
二、上課時一定要區(qū)分提問的對象。
課標要求課堂提問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內容要有梯度和層次,提問的對象要有所選擇,避免讓少數(shù)優(yōu)秀學生或愿意表現(xiàn)的學生獨占課堂回答問題的時間。根據(jù)我?guī)У膬蓚班的情況,我更需要精心思考如何把程度很不一致的學生思維都調動起來,要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梢允莻別回答或小組代表回答,或學生搶答;也可以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如對我們的“尖子生”可以合理提高問題的難度深度和廣度,對于“中等生”的提問可以逐步升級,層層推進,對于學困生則要適當降低問題的難度,如基礎的生字詞等。具有引導性問題要多問程度好一點的學生,鍛煉性問題要照顧中等生,鼓勵性問題要選擇程度不太好的學生來回答。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機會,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最后課堂才能變成學生主動學習,展現(xiàn)自己的一個舞臺,從而使課堂提問發(fā)揮其應有的最大的效用。
三、上課時要抓住提問的時機。
初一的孩子還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很多孩子年齡都較小,注意力缺乏持久性,在課堂上很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現(xiàn)象,這種情況在我?guī)У牡谝粋月的時候,這兩個班尤為明顯。后來,一當我發(fā)現(xiàn)他們走神時我就適時地提問,同時把問題設計到學習內容關鍵處,或學生學習的疑難處,這樣才能把其飄遠的思緒帶回來,學生也才能再次參與到課堂中來。
四、提問時要有適當?shù)膽B(tài)度。
在教學中我們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過于嚴肅學生則會有畏懼的心理,不利于全力思考;過于隨意學生則會有松散的心理,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所以,教師的態(tài)度、表情在課堂提問中也至關重要。我覺得我們上課提問時表情應當親切、和藹一些,讓學生感到平易近人,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同時注意運用身體語言,尤其是用眼神、微笑,親切自然地鼓勵學生進行嘗試。對待回答問題的學生,不論回答正確與否,都不予批評。如果學生答對了,我便用“好,非常好”等進行表揚。如果答錯了,我便提示再仔細想想,或者讓他們坐下在思考一下,盡力改變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拘謹態(tài)度,讓學生認識到積極舉手是鍛煉自己的大好機會,不會因為回答錯會帶來什么不好影響等等。
總之,課堂提問在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我們要不斷地發(fā)現(xiàn)研究,使課堂提問達到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8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好問題是有效地組織好課堂提問的前提。要使提問收到較好的效果,還必須講究提問的技巧。
一、掌握問的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掌握問的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創(chuàng)設懸念。教師提問時,要使學生對問題產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帶著一種心理上的期待去學習。例如,在講解《比例尺》時,可以先讓學生思考:拿一張地圖,量一量建德到杭州的圖上距離有多長?學生量出后,教師進一步追問,建德到杭州的距離是否就是你所量的這樣長呢?此刻,學生有一種“追下去”的懸念心理,從而跳動了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和欲望。
2、相機誘導。抓住時機,采取循循善誘、點撥啟迪的方法提出問題,使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獨立解決問題。特別是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出現(xiàn)停滯、阻塞時,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來誘導學生調整思路。使思維活動能順利開展。
3、變換角度。在學生能夠接受的前提下,要從不同角度提問,做到深文淺問,淺問深究,引導學生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從中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二、把握問的`時機。
課堂提問的效果直接與提問的時機有關。在一節(jié)課的不同階段,學生思維的緊張程度是不同的,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采用不同方式提問。例如,在課的開始,學生的思維由平靜趨向活潑狀態(tài),這是可采用激發(fā)式提問,多提一些回憶的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時,可采用探究式提問,有助于學生全面、深入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重視答問評價,鼓勵學生質疑。
對學生的答問進行評價,有利于促進師生交流,形成良好的雙響反饋,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學生回答后急切想知道對錯,其余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一樣。因此,教師要及時準確地對答問進行評價。同時在評價中,鼓勵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9
克服滿堂問,就需要注意課堂提問的實效性。所謂的實效性,就是要求問題要有一定深度,讓生有思考的空間。同時,問題需要在學習過程中,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當然,這也對教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在備課時,真正能走進教材,從而再走出教材,有方向的引導學生,提高提問的實效性。
在聽過的一節(jié)余應潮老先生所教授的說明文《說“屏”》一課中,他的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相當?shù)暮唵巍?/p>
第一步:讓學生自由選詞積累,教師給出建議掌握的詞。
第二步:教師提出本課所設計的`核心問題“假如沒有這一段!,讓生就此話題展開討論,看似平常的問題,卻把說明文的四要素和文章的內容及其作用,完全融入其中,教學的重點和突破點顯而易見。
第三步:余老師還與學生共同研讀了課文的第一段,以此真正向學生授之以漁。
最后,簡單的收束了全文。余老師的課,過程看起來很簡單,所提問題卻少而精練,真正做到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樣的閱讀指導課,相信是新課改后學生和老師都希望看到的。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10
本期課程《初中語文提問的設計與生成》,主講教師楊美俊,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學院教師。聽了楊老師的課后,我頗有收獲。
正如楊老師所講,教師在備課時,主問題的設計是不可少的,而課堂問題的設計首先要求老師正確解讀文本。教師把文本讀懂讀透,教師盡可能去揣摩學生在課堂里可能會提出的疑難問題,做到胸中有“丘壑”,課堂就活了。
今年春天,縣教研室杜主任要求我去龍泉中學講示范課,我選擇講《那樹》。我當時特意把文章多讀了幾遍,力求讀懂讀透。之后,我設計了這樣的主問題:
1.那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我還要求學生用“那是一棵的樹,因為課文第段中說!钡木涫交卮。這是一個具有整體性閱讀的教學問題,學生不可能用“是”或“不是”來做簡單作答。
這樣,學生就必須在全文中搜索答案,要么用原文回答,要么簡單概括作答。我認為,學生認真做完本題之后,會對大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事實也確是如此。
2.人們對不同時期的大樹態(tài)度如何?
要求學生用“我認為人們xx大樹,因為課文第段中說!钡木涫阶鞔。這也需要學生逐段看課文,學生認真回答本題之后,會把人們分成贊成砍伐、漠視、不贊成砍伐三類。
在那次示范課上,這兩個主問題讓學生觀點得以表現(xiàn)、情感得以流露、表達能力得以鍛煉。從這個意義上講,好的課堂提問對語文教學而言,真的是功不可沒。
是啊,教師富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課堂提問,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迪學生的心扉,開拓學生的思維。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 篇11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引導幼兒學習和理解讀本的內容,提問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提問可以體現(xiàn)教育目的,突出教學重點,實現(xiàn)難點突破,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教師的開放式提問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提問要有層次性,從易到難,有循序漸進的過程。針對本班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和當前課堂情境進行靈活調整。
1、“步步推進”式的提問。即將復雜的情節(jié)點進行梳理,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規(guī)律,設計一連串有聯(lián)系的提問,幫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終撥開云霧,理清頭緒。有效分解故事理解中的難點,不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終都能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梳理了思緒,習得了有序思維的方式。
2、“天馬行空”式的提問。在閱讀后的交流中,還是應以開放性的提問為主,提供幼兒大膽講述不同見解,且不會到太多思維局限的表達機會。
3、“旁敲側擊”式的提問。當孩子在理解圖畫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無法繼續(xù)順著前一個問題無法推進閱讀進程時,教師不妨換一個角度提出問題,讓孩子尋找到另一種思考的'途徑,引發(fā)繼續(xù)閱讀的興趣。
通過觀察和反思,在集體閱讀教學中,由于幼兒的人數(shù)較多,給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帶來了難度,所以教師必須要提高提問的質量,在閱讀活動中善于啟發(fā)、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閱讀內容,梳理閱讀材料的脈絡,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集體閱讀活動中通過有效提問,可以使教師的提問更具魅力與藝術,更能激發(fā)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引導幼兒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學會閱讀。教師通過用心觀察幼兒,可以了解幼兒對提問的興趣,可以驗證教師提問的有效性,可以驗證活動設計的適宜性,可以幫助教師及時地反思和調整。
教師提什么問題是“好問題”,是一個有效的“問題”,這沒有固定答案和標準,教師只有認真分析讀本、了解幼兒、根據(jù)課堂教學情境計出有效的、開放性的好問題,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真正成為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與幼兒才有可能真正的對話。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范文 課堂提問要有法04-26
英語教學課堂提問探究04-28
課堂提問的技巧04-30
課堂教學中提問的點撥藝術04-26
課堂提問“六要”03-03
淺談課堂提問的技巧04-30
化學課堂講授與提問的有效教學05-01
化學課堂提問的藝術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