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精選9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是八年級物理第二章的第一節,因此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教學打好基礎,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解決感興趣的問題,在探究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是這節課教學成敗的關鍵。
本課的教學核心概念是: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學生在此前往往關注的是動作本身,而不是發聲物體的狀態。這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要想突破難點,就應該順應學生的思維,才能更好地激活學生的思維。
在學生認識到“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后,提供音叉,讓學生設計實驗,怎樣把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用視覺看到物體的振動。這樣處理,使探究“振動”的內涵由易到難,由固體、到液體再到氣體,逐步增加難度,提高學生證的認知度。
課堂中,學生利用身邊的乒乓球和音叉進行實驗,拉進了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消除科學的.神秘感。同時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自覺的利用身邊簡單器材在課下進行小發明,小創作。但是本節課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不能靈活運用科學探究的環節;學生參與討論的過程中個別學生參與程度不足等。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應該及時地改正自己的缺點,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適宜的情境,激起學生思想的火花。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2
學生接觸物理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因此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解決感興趣的問題,在探究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應該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這節課是一節“探究型的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相信學生的思維能力,相信學生集體智慧,決不能將教師思考的結果強加給學生,剝奪學生動腦的權利。本節重點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分組實驗解決問題。在教學中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及小試驗,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通過這一節的教學使學生對聲音的產生、傳播以及接收有了一個全面的理解。
三維教學目標較好地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特別是貝多芬利用木棒傳聲堅持創作敢于向命運挑戰的實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非常好。
教學是一個充滿遺憾的過程,由于經驗不足,在本節課中還存在很多缺點,如:課堂教學環節控制不是很好;學生參與討論的過程中個別學生參與程度不足等。我認為課改就是需要不斷地改才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應該及時地改正自己的缺點,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適宜的情境,激起學生思想的火花,并設法使之成燎原之勢。教師應該成為播火者。使這無數星星之火匯成中華民族飛騰的強大動力。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3
一:課程標準的要求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聲現象”涉及的知識點有:
1.體驗聲音的產生是由于振動引起的。
2.領會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4.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材設計說明
人們接收外界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通過聲音的傳播。各種聲現象充滿了人們的生活,而對聲現象的了解也易于通過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動來進行,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以及應用物理規律解釋物理現象的能力等。從學生興趣出發來設計教材的結構,這也許是把“聲現象”作為本套教材第一章的初衷。
三:課堂教學中體驗探究教學的一點感悟
為了實現課程目標,可安排若干隨堂實驗探究活動,例如“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探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等。問題的提出不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實驗過程也相對很簡單。
本章學習要注意使學生了解聲音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等方面的'應用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例如“骨傳導”“雙耳效應”“聲與信息”“噪聲的危害與控制”等,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的課程理念。教學中還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加強與實際的聯系,使學生加強對生活中的科學和技術理解,獲得更多的實際知識,適應現代化的生活,對科學學習產生興趣。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在學習中要利用好圖片,力圖牢牢抓住學生的心。
本章的章首圖是一隊行走中的大象。我們在動物園觀察中知道,大象的活動通常是無聲無息的。那么,大象的活動跟聲音有什么關系?這無聲中蘊含著什么?這對學生的認知產生了沖突,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究的欲望。本圖不像其他一些圖(如編鐘、鑼鼓)更具有明顯的聲特征,反而會使學生想知道其中的奧妙。本圖由于立意比較新鮮、奇特,教學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認真領會獲取本章知識的過程和方法:
如運用比較的方法判斷發聲和未發聲的區別;運用歸納的方法發現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運用轉化和放大的方法,放大人眼看不到的振動。例如音叉的振動不能明顯看出,可通過讓發聲的音叉觸及面頰引起顫抖的觸覺或看到乒乓球靠近發聲的音叉被彈起以及把發聲的音叉放進水盆里看到濺出水花等現象來顯示。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運用“推理想象化”的思維方法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
(3)會選用身邊的有關器材設計一些小實驗來證明:
聲現象與生活密切相關,可進行探究的器材在周圍隨處可見,我們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器材進行探究教學,這樣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激發物理的學習興趣。例如讓學生動手做一些活動(如尺子振動發聲、聲帶振動發聲、擊打紙片發聲等),來進一步探究物體發聲時的都發生振動基本特征。這一章的“探究”相對后面的幾章而言比較容易,學生做起來也比較簡單。
(4)關注生活中與聲音有關的物理現象,能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聲現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聲現象與生活密切相關,能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聲現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①動物的發聲方法:蟬是怎么發聲的?蚊子和蒼蠅發出“嗡嗡“聲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等等。
②同一物體不同的發聲方法:怎樣讓一個氣球發出不同的聲音來?人體除了聲帶外,還可以怎樣發音?能否一試?可讓學生討論發言,增加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這些都與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可隨時進行探究活動,來激發興趣。
(5)引導學生學會評價,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樂趣
在探究學習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并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議評、教師綜合評,對學生的探究學習做出適當的評價。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探究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此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表現。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還要關注學生是如何取得的進步及其經歷過程,如,他們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與同伴合作,在活動中是否表現出興趣、責任感、創造性與合作精神等等。
這一章節學生的探究活動較為簡單,學生得到結論較容易,學生很容易得到成功的滿足,激發探究興趣。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4
本課教學緊緊抓住“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個核心概念,以探究聲音的產生的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發現聲音產生的規律。本課教學中的亮點是在加強學生動手做的同時,如何加強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動手與動腦獲得和諧發展。本課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有幾點成功的做法:
1、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我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探究活動的設計力求與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保持一致,學生對探究活動有高度的探究熱情,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如本課教學中制造聲音的環節,讓學生想種種辦法利用提供的材料發出聲音,活動限定了材料,可是不限定方法,這對學生而言具有了挑戰性,學生愿意探索,愿意傾聽,從而找到了很多具體的辦法。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2、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動材料。
聽聲音、造聲音、研究聲音,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橡皮筋、鼓、尺子等常見的實驗材料,從多角度、多層面為學生們開展科學探究提供了條件,促進了他們的思維與動手能力的發展。既便于學生操作,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到“身邊處處有科學”。
3、關注學生差異,重視合作學習。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動手能力較差,有的不愛動腦,在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這個難點活動,我采用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和交流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的動手與思維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本課存在的不足:
1、教者對新的科學課程標準的研讀不夠深刻。
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新課標對學生科學素養提出的要求,教者拋出的問題依然有些強加給學生思考,沒有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地位體現出來。造成學生被動,老師怕學生不向著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課上提問讓學生模棱兩可,不簡明扼要。
2、教學活動的安排過多,時間緊,教師急躁。
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和思考的空間導致結論的總結,不是由學生自主探究出來的而是教師生搬硬套給學生的,這樣就造成教學目標沒有徹底達到,教學重難點沒有很好的得以解決。
今后的科學課要以研讀課標為中心來展開備課,課程目標多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不斷開發廣泛的易尋找的實驗材料,多讓學生了解科學課外知識,豐富科學經驗。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5
反思本堂探究課的教學,我立足學生的前概念,嘗試打造“自然生發”的科學課堂。有以下幾方面值得總結:
1.教材的“折斷”與重組
總體上講,小學科學是一種任務型課程,它由一系列探究任務組合而成,整體任務的完成依賴于各子任務間的組合和單個任務的進程排布。而教材呈現的內容和次序只能是線性的進程,所以有必要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折斷”與重組。通過這一過程,使重組后的各部分具有學習的“流暢性”,即在次序上,前一部分應該成為后一部分生發的基礎,后一部分從前面自然生發。
2.思維的順應與激活
通讀教材后發現,本課需要探究的核心概念是: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在教學中,要突出順應學生由前概念生成科學概念的學習心理的重要性,即制造聲音揭示前概念,實境導題;增補對話模塊,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由關注造聲方法轉向發聲物體;探究“振動”內涵時由易到難、由顯到隱,由固體到液體、氣體,逐步豐富概念外延;將教材的第一模塊調至最后,不但能鞏固拓展,更能激活學生的`探究欲望。思維的順應與激活,實現了學習的“層遞性”。
3.難點的解決與突破
本課學生的前概念相對于科學概念來說是一個不完全概念,難點是讓學生關注發聲物體和理解振動。教師通過有價值的發問,促進學生前概念與現實的對話,注重在實驗操作與相互評價中體現思維的軌跡,是突破難點的好方法。動靜搭配、說做并舉,也關照了學習的“節奏性”。
總之,教學行為要符合學生的心理與發展規律。教師的作用體現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向他們提供援助的可能和搭建“腳手架”,而不是單純把知識教給學生。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6
一堂有效的科學課,要想高效,離不開教師對教材的科學處理,也離不開對學生的學習現狀的把握程度。教學思路是否合理和有效,并不是指教師把教材知識講解的是否嚴密、全面,而是指教師將教材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進而轉換成符合本土學生學情及學習思路是否合理有效。因此,適合學生“學路”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教學。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自然的`和人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各種信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聲音。這一節課的研究主題就是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通過觀察、比較發聲的物體,傾聽身邊的聲音,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去發現、去探索聲音產生的原因。
這一課是聲學的起始課,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要讓學生理解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有一定的困難。我利用唱《幸福拍手歌》讓學生做動作導入,讓學生對制造聲音及聲音產生后的感受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制造聲音,觀察出現象,直接總結出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但是課后問學生,學生依然覺得是摩擦、敲擊等原因產生的聲音,這是因為學生對聲音產生的原因和聲音產生的方法混淆。老師并沒有給學生橫向比較。還有學生會有疑問,生活中很多物體發聲了沒振動,怎么能證明物體振動是產生聲音的原因呢?
針對這兩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要給學生提供了三個層次的實驗材料。第一組是可以明顯觀察出聲音的產生時物體振動了,尺子、橡皮筋振動。第二組是物體發聲但是振動不明顯但是可以借助其它物體看到其振動,敲擊桌面讓小球振動、吹氣讓小紙條振動。第三組是利用之前提供的材料反證。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7
xxxx年10月14日,我在本校803班執教八年級物理第三章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實驗探究課。福建教育學院理科研修部主任、省物理學會常務理事陳光明教授、泉港區教育局局長助理郭衛東老師、泉港區省課題組若干成員、我校分管教學的劉繼江副校長、物理組全體老師觀摩本節公開課,課后還就如何上好初二物理實驗探究課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討論。通過本次活動讓本人受益匪淺,下面我就本節課的一些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是初二物理第三章《聲現象》第一節內容。此節的知識點比較簡單,有些在小學科學課中學過,也有些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更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形成性教學,強調學生對于學習中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達成,通過引導把簡單的知識傳授化為神奇的科學探究過程。由于初二學生才剛剛接觸“科學探究”這種教學方式不久,所以本節課我就大膽采用小組合作方式,淡化由老師直接傳授知識結果,嘗試采用探究式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實際教學以后,我主要有五個方面體會:
反思之一:
本節課最大的亮點,在于巧用身邊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壇壇罐罐做實驗,一來實驗器材學生能找到、有親近感,做物理實驗不難;二來物理實驗就在身邊,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興趣高。這不僅符合新課改思想,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作為希望學生喜歡上物理課的老師,何樂而不為呢!當然在壇壇罐罐處理方面,正如省學科帶頭人郭助理所說有些技巧還不夠老練,在今后的實驗教學上需要不斷磨練。
反思之二:
提出問題是物理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有問題提出,說明學生動腦筋了,是對老師教學內容思考的結果。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就是充分張揚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并通過師生互動,肯定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機、自然聯系起來了,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物理與學生的'距離。
反思之三:
整個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主動參與的再發現過程,再研究過程。我在進行本節課物理知識教學的同時,通過引導,利用實驗的方式把厚縮在其中的認識歷程重演,讓學生自己主動地沿著前人思維活動的足跡短暫而迅速地重走一遍,從中體驗和學習思維的方法,如在本節課提到的放大法、實驗推理法、歸納總結法等等。
反思之四:
在教學過程,我能從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采用學生的直觀形象的認識過程,將科學家的原發現過程,從教育、教學的角度,進行必要的剪輯和引導,減少岔道,精簡時間。當然在指導學生實驗方面,正如陳教授所說有一些細節方面還不夠精致。如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儀器的正確使用方面等等。
反思之五:
在教學設計中對“學生狀況”、“實驗探究中可能出現的探究方向預測及處理方法”、“教材內容”等都做了較為客觀全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學生的各種見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觀點、甚至是錯誤的想法也大膽地進行了課前的猜想和預測,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的一些錯誤想法都采取給予正面積極評價的做法,如有的學生在回答敲鐵管會聽到幾聲時,回答說會聽到回聲,我就將錯就錯,說另外一位同學會聽到幾聲,不是操作者本人聽到回聲;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學生克服對科學探究的神秘畏懼心理,減輕了學生科學探究的壓力,增強了探究學習的信心。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8
學到“聲音”這一個單元時,我發現本單元的實驗多次用到音叉,便去實驗室里借來,用于給學生演示。課前,我左手握音叉,右手拿橡膠錘敲了敲,感覺振動時間很長。如果學生也親自感受一下,這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該多好理解呀。可是條件有限,既得節省時間,又得維持秩序,于是在課堂上我選擇了三名學生,讓他們感受敲擊音叉后手的感覺,還讓另一個男孩感受突然用手捏住振動的音叉,又是什么感覺。然后我用他們的感覺給概括出: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振動停止時,聲音也就消失了。
下課后,許多學生圍到了我的身邊,看著音叉,一副想要試試的表情。于是我問:誰想試試就排隊。嘩!男生女生各站了一排,都有好幾米長。我就左右兼顧,讓每個同學都來試一試,感覺一下剛才三名同學感受到的東西。這一試不打緊,雖然每個學生不過感受了十幾秒,但是直忙到上下一節課,他們才挨個兒試完。于是我又接著上下一節課。
雖然課下沒有休息一分鐘,但是學生真正明白了聲音與振動的關系,也算沒有白忙了。
一、探究過程僵硬,只是為了結論而探究。
新課標中,對本節知識的要求即包含過程要求,又包含終結性要求,其中終結性要求為“了解”水平。而我沒有仔細專研課表要求,過分的注重了課堂教學的結論性傳授,而忽略了過程性認知。對于剛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應培養其觀察、描述實驗想象,總結歸納實驗結論并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敘述的能力。我只做到了灌輸,卻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二、教學思路不夠清晰,框架松散。
這個問題不只存在于這節課中,在平時的備課環節,我過分注重詳案的準備,直接導致授課時思路只有一條線,對于課堂的突發情況準備不足,很容易被學生將課堂拉偏。
三、教學語言容易讓學生產生歧義。
首先是引言部分,沒有詳細的設計,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有過渡,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態的情況下,直接講授新課。其次是教學過程中的過渡語言,一是用詞,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用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二是語氣,聲音過于平緩,沒有側重點,學生不容易分辨問題中的重點,又會造成理解錯誤,或是無法理解。
四、板書不規范。
板書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整體思路,由于備課過程中沒有完整的知識框架,導致板書所呈現出來的內容雜亂無章。還有對于一些要求學生熟記的內容,書寫簡單,不夠詳細具體。
五、總結
經過袁老師的'評課與分析,我對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有了很明確的認識。同時,對于今后備課、教學的方法也有了很清晰的認識。
1.課前備課,首先列出知識框架,使內容穩固,層次分明。其次,對于問題的設計,提問語句的設計,可以找非物理教師聽一聽,確認語言描述準確,沒有歧義,學生能夠按照我的意愿理解問題。
2.認真設計課前的引言,并且陳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一是為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過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二是為了提醒自己本節課的知識結構。
3.對于探究過程,要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描述的能力,分析總結的能力,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灌輸知識。
4.課堂小結一定要有,一是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整理的過程,二是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習慣,逐步培養學生對章節內容的整理歸納。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篇9
本課教學緊緊抓住“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個核心概念,以探究聲音的產生的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發現聲音產生的規律。本課教學中的亮點是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活動過程,在加強學生動手做的同時,如何加強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動手與動腦獲得和諧發展。本課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有幾點成功的做法:
1、診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我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探究活動的設計力求與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保持一致,學生對探究活動才有高度的探究熱情,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思維活動才是積極、主動而且真實的,思維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得到發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進一步去思考問題,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在教學中,我用錄音放一些聲音資料,讓學生猜測是什么聲音,然后再讓學生補充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特別的聲音和所傳遞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個科學課題,讓學生向主動探究發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
2、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動材料。
聽聲音、造聲音、研究聲音,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并以此將學生思維的觸角引向校園、家庭、社會等生活的空間,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本課教學中制造聲音的環節,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新的刺激,具有了挑戰性,學生愿意探索,愿意傾聽,從而找到了很多具體的辦法。例如:敲打音叉、敲打臺面、直尺在桌上彈擊、放個小約團在鼓上敲打……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科學來源于生活,兒童學科學是要學習自己能“看得到,摸得著”的.科學。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做實驗感受發聲方法的多樣性,學生勇于探索,想出了多種辦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他們愿意探索,愿意合作。具體的辦法有敲打的、有吹的、有摩擦的、有彈的、有拍的。這樣一個開放性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小鼓、小約團、礦泉水瓶、塑料尺等常見的實驗材料,從多角度、多層面為學生們開展科學探究提供了條件,促進了他們的思維與動手能力的發展。既便于學生操作,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到“身邊處處有科學”。
《聲音的產生》廣東出版社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課,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動手使不同的物體發出聲音,從而發現聲音有音量和音高的不同。在引入時,老師可復習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學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教師板書“振動”,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做游戲:讓不同的學生說話,另外一個同學蒙住眼睛猜一猜是誰。這樣以游戲的方式發現聲音有大小和高低的不同,即音量和音高的不同。然后問:“你能用同一物體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嗎?”學生做后,教師進而講解聲音的強弱(大小)叫音量,從中拋出問題:“物體在什么情況下發出的聲音強(大),在什么情況下發出的聲音弱(小)”?如此一來,讓學生回憶探究聲音產生時的情況,有的學生就會回憶起研究聲音產生時鼓面振動的大小不同,聲音的音量也不同。在講解音量之前,教師也有意讓學生用同一物體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已經發現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大小有關,從而提出猜想與假設。
猜想與假設作為科學探究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必須為學生提出猜想與假設創設條件:或者讓學生再憶起已有經驗,或者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根據地猜想。讓學生的猜想與假設植根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沃土中。否則,科學探究學習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水之源,無法長大,更無法開花結果。
3、關注學生差異,重視合作學習。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動手能力較差,有的不愛動腦思考……在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這個難點活動,我采用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和交流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的動手與思維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膽量和創新意
4、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良好的實驗習慣。
要學會思考,有邏輯地思考。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不盲從權威,不輕信自己,培養學生的實證意識,讓他們明白科學是可證的,既可證真,亦可證偽,對自己的結論要負責任。這些培養貫穿于每一節課,每一個活動,每一個細節,作科學教師,必須要有這樣大的科學教育觀,為學生一生的發展負責任。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08-26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04-06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04-08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物理教案04-03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教案設計02-18
初中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12-10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精選14篇)10-27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精選12篇)06-01
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精選8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