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稱象教學反思2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曹沖稱象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思考,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我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上我盡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曹沖是用什么辦法稱得起這頭大象的重量呢?”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2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
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抓在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
1、官員和曹沖對比。
2、曹操前后態度的對比。
3、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和曹沖稱象的辦法對比。
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難點,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讓學生抓住“直搖頭”的“直”字來強調曹操對官員們的辦法是不滿意的。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用稱象課件演示稱象的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曹沖當時是如何稱象的。注意指導學生抓住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稱象的過程,為復述課文作準備。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結尾處我安排了拓展課文這一環節,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我說:“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還有什么好方法,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有的讀課文,有的看插圖,有的熱烈地討論。一名學生興奮地站起來,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塊石頭一般都很重,。曹沖用石頭稱象,需要士兵們一塊一塊地抬到船上,再一塊一塊地稱,真辛苦!我用士兵來代替石頭稱象。一名士兵的體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土兵代替石頭稱。士兵們跑到船上去,不費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個士兵稱出自己的體重,全部加起來,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這樣稱不是更快更容易嗎?嘿!說得真不錯!教室里頓時響起一陣掌聲。“還可以用糧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較沉,又容易計算重量的西都可以你想得很好,”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曾經見過一種地秤,連汽車的重量都能稱出來。我們也可以把大象趕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對的,只是他沒有考慮當時還沒有地秤這種東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對的,他沒有一味地從別人已經想好的思維角度出發,而是想另辟蹊徑。他的這種考慮問題的方法應該得到老師的激勵,這不正是學生發散思維之后得到的成果嗎?“但是在三國時期,能解決這個間題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們才說曹沖是聰明的呀!”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通過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探究更多的稱重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他們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學生答案的豐富超出了我的想像。盡管學生的創新求異有時是不成熟的,只要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調動學生去積極的運用大腦思考問題,學生的潛能就能在學習中被釋放出來。我們也要多給予學生掌聲與喝彩,少責難與批評,使學生成為勇于嘗試,敢于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并且有積極健康心理的開拓型人才。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3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一向都很重視導入的教學,特別對于小學生。好的導入,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中來。另外,精心設計導入語,也會使教師自己充滿自信心,能很快進入教學正題,不至于東拉西扯,避免課堂隨意性。
就本文而言,“曹沖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么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 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以生為主,思辨突破。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梳理了學生的問題后,拋開了課前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步驟如下:1、提問: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用句型“有的...有的...也有的...”練說)曹操聽了態度怎么樣?(直搖頭)“直搖頭”什么意思?(做個動作看看) 討論:為什么直搖頭呢?
2、提問:曹操認為曹沖的辦法好不好?從課文中哪句話看出來?這種方法好在哪兒?(曹操微笑著點點頭,用船代秤,解決“提不動”的問題,用石代象解決宰象的問題,既稱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傷害大象,是一種科學的稱象方法,與官員們笨拙的稱象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3、提問:曹沖稱象的結果怎樣?“果然”一詞什么意思?曹沖當時幾歲?“才”什么意思?
師小結:現在稱象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可是在古時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難了。曹沖7歲就想出了科學的稱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4、討論:我們應該向曹沖學習什么?(生:動腦筋、想辦法)
追問:曹沖為什么能想出科學的稱象方法?
(a、認真觀察事物,善于動腦思考。b、能從官員們的議論中得到啟發)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4
下課鈴聲在不知不覺中響起,這堂課師生都覺得輕松有趣。而我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在于:學生首先充分地理解吸收了課本內容。然后在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中,讓他們的想象思維從桎梏中解放出來,于是發散思維達到一個高潮。
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然后我又指導孩子根據課文的介紹做試驗:我用水盆模擬河面,用縱剖的曠泉水瓶做小船,分別用橡皮代替石頭用轉筆機代替大象。在實驗中,我還請了幾個孩子自己來動手試一試。通過親手實驗,孩子們比較形象地理解了曹沖稱象的原理。
正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孩子們開始深入思考稱象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而正是動手實驗這種生動的講解形式喚醒了孩子們的興趣點。讓他們的思維如涌動的浪潮,洶涌澎湃。而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也應該是學生們自己探討出來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課堂,也不應該按照教科書循規蹈矩地進行。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更需要教師具有開放課堂、駕馭課堂的理念與能力。
當他們積極思索,吸收著書本知識,并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時,課堂里便跳動著學生個性的脈搏,課堂因此而生機勃勃。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5
《曹沖稱象》一課主要寫曹沖想出一個好方法稱出了一頭大象的重量的故事。我在講這節課之前,深入鉆研教材,在年級組進行了多次研究,并參考了眾多的教學思路,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學計劃,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理解曹沖想出的辦法,感受曹沖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在教學這部分時,結合我們班學生的思維水平,我是這么做的:
首先,幫助學生弄明白曹沖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么稱出大象的重量的,理清文章脈絡。我先提出問題說說曹沖說的稱象的辦法可以分為哪幾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仔細讀課文。然后點撥學生說說曹沖在稱象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曹沖稱象一步步的過程。
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練習說曹沖稱象的過程。剛開始學生不敢說、不會說,在我不斷地鼓勵下,才有幾個學生舉手回答,但是表達不如人意。于是我出示flash課件,讓學生邊看課件邊練習說,在理解課文內容、重難點的同時,鍛煉了學生復述、口頭表達的能力。在練習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先、接著、然后、最后”有序表達曹沖稱象的過程時,出現了困難,耽誤了一點時間,課前我預設做的`不充分,對學生情況不了解。
通過這樣反復的語言訓練和演示課件讓學生直觀地去理解,我想,學生對于這個稱象的過程已經有了深刻的了解,于是我趁熱打鐵,問:你覺得曹沖稱象的辦法怎么樣?好在哪?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很快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出來。接著我問曹沖是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他的聰明表現在哪兒?第二個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我引導學生思考曹沖是用什么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學生說出是船和石頭,從而想到曹沖懂得這樣的知識:同一條船,如果每次裝載的物體重量相同,那么船身每次下沉的幅度相同,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每次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曹沖能給運用上述知識和現有條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運用“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的知識。先用一條船“稱出”(找到)與大象重量相同的替代物——若干塊石頭,再一稱一稱地稱這些石頭的重量。這樣,就把不能分開來稱的身高,體重的大象,換成了可以分開來稱的若干塊石頭,從而間接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沖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善于觀察、愛動腦筋。
我覺得這節課教學重點比較突出,教學設計和多媒體的使用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有幫助,還是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的。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6
《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這一課,我設計讓學生先默讀課文,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然后,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調整自己的教法,循著學生的問題來安排教學思路,逐個解答問題。
曹沖稱象這一段是本文的重點,我先讓學生找到這一段讀出來,看課件演示,理解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稱象的步驟,進行填空練習,再試著背誦這一段,給學生一個臺階,讓學生再看稱象錄相,做小小解說員,強化理解,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分析背誦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7
《稱象》一文中,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的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根據課文交代:故事中的曹沖才七歲,班里的學生也普遍是這個年齡,于是,我創設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鼓勵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想象,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談話導入,課題處質疑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圖片直觀地引導學生認識“稱”,通過對“雞”、“羊”、“牛”的互換,間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導入課文:“同學們,在古時候,沒有今天的這么先進的科學技術,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這個導入,很快抓住了學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么要稱象?用什么方法來稱?最后真的稱出來了嗎?”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的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了學生思維的目標。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鐘課堂要質量
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其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強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說話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讀文質疑,合作解疑,課件突破難點
閱讀課的教學是語文科教學的重點,《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然后,梳理學生的問題,循著學生的問題,逐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最后解決問題。
在拓展的環節,我結合實際,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更多。是啊,每節課都要從多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8
本節課圍繞“稱象”這一思路去展開教學活動的,學生在閱讀、思考、討論中,了自主學習,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發揮想像,求異求新,大部分學生很會。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
本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曹沖秤象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動筆畫一畫每一步。仿照曹沖秤象的故事,動手做做小試驗,把物體化整為零,看看能不能稱出重量。
對于詞語的理解訓練不到。教學時應注意讀好關鍵詞,可以通過換詞、聯系上下文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然后再讀好句子。比如,“曹操聽了直搖頭”中的“直”字,可以換成“不住地、不停地”,“曹操的兒子曹沖才7歲”中的“才”字可以換成“剛剛”“只有”。課文中類似的'詞語還有“果然”只有通過這樣的訓練,才能積累詞語,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9
“曹沖想的辦法是什么樣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是我在教學《曹沖稱象》一課時提出的問題。經過一次次反復的練說以后,曹沖那聰明機靈的印象已深深印在每個孩子的腦海中。“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我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可沒想到這一問題一提出,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說:“沒了!”連平時好逞強的孩子都是直搖頭。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來曹沖在孩子眼里已不是一個普通的人。而是成了無法超越的神了!這可不行!如何激發孩子的創新精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呢?我靈機一動,說:“老師在書上,看到有個學校的小朋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比曹沖的還要好呢!不知我們班有沒有同學能想出來?”激將法起作用了,馬上有人舉手了。屠鑫元第一個發言。他說:“人走進船里,人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我心里一樂!這個辦法真好!正要大力夸獎他。可轉念一想,孩子們懂得這個辦法的妙處嗎?就問:“這個辦法行嗎?”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竟有很多人說不行。有的說:“沒秤怎么稱人?那時侯還沒有俞醫師(學校的校醫)那種秤。”哦!原來在孩子眼里只有磅秤才可以稱人。有的說:“小孩子可以稱,大人不能稱。”(一問,才知他們認為書上說沒有那么大的秤來稱大象,大人身子重,也沒法稱。)“人都到船上去了怎么劃線啊?”……我耐著性子和孩子們一一討論解決這些問題后,正想進入下一環節,課堂上又有人大聲說:“我覺得還是不行!”真是惱火!可新課標提出課堂以學生為主,我忍住這股無名火,耐心地問:“為什么?”“老師你說的,要很多人在一起才能和大象一樣重。人太多了,稱不完啊!”“也不至于到稱不完的程度,即使很多很多,一天稱不完兩天,兩天稱不完三天……總有一天能稱完,總比把大象斬了要好啊!”最后大家總算一致同意,這個辦法不但行,而且比曹沖的要好。不用把石頭搬上搬下的,人自己會走,多方便啊!這時,我向那位同學豎起大拇指說:“了不起,能想出那么好的.辦法!要是當時你在場,曹操就不用操沖的辦法,一定用你的!”
“誰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呢?”“我有!”“我有!”課堂上小手林立!如今,操沖不再是無法超越的神了!
【教學反思】
一、民主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
我們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是平等的,應尊重學生獨特的認識和感受。這個案例中,老師努力做到不做權威,不強制學生必須聽從老師的理解和認識,完全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平等對話中理解文本,超越文本。充分體現了課堂是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
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在學生思維受阻時,能設計巧妙的環節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本案例中,當學生把曹沖看作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神,學生的創新思維受遏止時,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以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語,使沉寂的課堂泛起一陣漣漪。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0
本課是通過描述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大臣們稱象方法進行對比,從而表現曹沖愛動腦筋,善于觀察的品質,也讓學生對描述事情過程的方法及關鍵詞有一定的了解。
本課教學的優點:
1、二年級的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在教學中我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動手實踐,本次我準備了小船和水槽等道具是為了給學生演示曹沖是如何稱象的,效果的確不錯,孩子們注意力很集中,上課氣氛很高漲。
2、設置主問題:曹沖用什么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并讓學生思考:曹操聽了大臣們稱象的方法為什么“直搖頭”?引導學生讀4、5自然段,體會曹沖稱象的過程。
3、小組合作,一邊讀文一邊總結曹沖稱象的全過程,解答曹沖用什么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4、語用訓練:抓表示稱象順序的詞語體會用詞的準確,用先、再、然后、最后仿說句子。自己再說一說曹沖稱象的全過程。
5、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加上適當的動作和表情,體會當時的情景,體會曹沖的聰慧。
6、課外擴展:引導學生思考課后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稱象呢?當然要啟發他們從當時的情況和現代社會兩個方面進行思考,也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發表各自見解。
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
1、關于動手做實驗的過程,我提前并未實驗過,在上課時遇到的問題,比如紙船濕透了沉進去這樣的`問題并未提前考慮,是一大欠缺之處。
2、課后練習關于“才”字和“到底”兩個字所表達的語氣沒有講解,學生體會不夠深刻。
3、雖然介紹了曹操這個人物,但關于曹沖這個人物以及實力背景沒有做簡單的介紹。
4、本課因進行實驗操作導致時間不夠用,未完成生字的講解與書寫。
在我小學上這堂課時,可能因為自己沒有注意聽講,導致我未能理解稱象的過程,所以我在備課時就特別注重一定要把這個過程給孩子們講清楚,我想到了用實物演示的方法,但是卻未能充分準備,導致時間浪費了,效果卻不明顯。這是本節課最大的遺憾,希望自己以后想到的點一定要做扎實。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1
這節課已過去一個星期之久,我卻今天才來寫反思。
首先,在教學環節上,我犯了一個錯誤,急于疏通生字詞,而忽視了二年級的同學如果沒有在讀課文的基礎上讀準讀通字詞,是很難認識和把握的。課堂開始以后,一篇新課文,一定是讓孩子讀懂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字詞圈出來多讀兩遍,并思考問題。在教學中,布置的任務一定要帶有目的性,要為了某一目的去設置問題,而不能漫無目的。課文疏通以后,再來學習生字詞,此刻,作為老師,把握自己班學生的基礎以后,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會認的生字詞這里,而應該重點帶孩子讀不會寫得字。
其次,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識字教字環節很重要。這一點,對于年輕的語文老師總是容易忽視。如果一個孩子連字都不會好好的寫,如何談學好語文。更為重要的',語文課,不應該是那么死板,要重視孩子說的能力,這里就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不管孩子說的怎么樣,都表揚孩子,讓孩子敢開口,會開口。在一點一滴中,引導孩子。
最后,一定要即時評價。在課堂上,不要忽略孩子。永遠要以孩子為主體,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也不要慌,要相信自己,一定為成為一個好老師。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2
我在講這節課之前,深入鉆研教材,在年級組進行了多次研究,并參考了眾多的教學思路,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學計劃,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理解曹沖想出的辦法,感受曹沖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在教學這部分時,結合我們班學生的思維水平,我是這么做的:
首先,幫助學生弄明白曹沖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么稱出大象的重量的,理清文章脈絡。我先提出問題說說曹沖說的稱象的辦法可以分為哪幾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仔細讀課文。然后點撥學生說說曹沖在稱象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曹沖稱象一步步的.過程。
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練習說曹沖稱象的過程。剛開始學生不敢說、不會說,在我不斷地鼓勵下,才有幾個學生舉手回答,但是表達不如人意。于是我出示flash課件,讓學生邊看課件邊練習說,在理解課文內容、重難點的同時,鍛煉了學生復述、口頭表達的能力。在練習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先、接著、然后、最后”有序表達曹沖稱象的過程時,出現了困難,耽誤了一點時間,課前我預設做的不充分,對學生情況不了解。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3
《曹沖稱象》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的辦法的故事。整篇課文有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時間、人物和大象的來歷。我在設計這個環節的時候考慮到了學生是否能夠回答出來,結果告訴我學生們都掌握的不錯。第二自然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大臣們都在討論大象的重量,可見稱大象的體重是很難的問題。第三自然寫的是官員們想出來的辦法,是要造一大秤,這種方法行不通。曹操對這樣的回答不滿意。第四自然段講曹沖稱象的`方法,學生能夠很快的在原文里找出相關的句子,首先是把大象趕到船上,其次是在船身下沉處畫線,再次是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沉到畫線處為止,最后是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就是結局,曹沖把這個難題解決了。通過這五個自然段的講解,要讓孩子們明白遇到難題要勤動腦筋,善于觀察。
在設計這課教學目標的時候我考慮到了同學的差異性,盡量設計的問題有梯度性。課后習題第三題對于學生們來說是有難度的,通過發現兩個句子的不同,再說這個詞語好在哪里。對于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教孩子們好好觀察這兩個句子,學生們的眼睛是敏銳的,立刻就知道哪里不同。比如說:“曹沖七歲。”“曹沖才七歲。”為什么用才呢?為了突出表現曹沖的年紀小,通過這樣對比學生就有了直觀的感受。
我個人認為在教學第四自然的時候,沒有深入挖掘內心。只是依據曹沖來設計問題,因為問學生還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如果學生不能提出問題,我就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么要在船身上畫線呢?石頭為什么要裝到船下沉的地方為止呢?可以讓學生上臺展示一下這樣過程,就可以完成課后第二小題。今后我在備課的時候還是要在教學用書上下很功夫。整個課堂學生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我看到幾個同學發言的很好。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4
這篇課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稱象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教學中我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
教學這一課時,我設計讓學生讀書提出問題,再沿著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學生先默讀課文,問:“你有什么總是嗎?”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然后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調整自我的教法,循著學生的問題安排教學思路,逐個解答學生的問題。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5
今天我執教了《曹沖稱象》一課。課后,我對自己的這節課進行了反思
一、讀什么,怎么讀。
指導朗讀當然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而我的這節課卻只重視了“讀什么”,忽略了“怎么讀”,也就是忽略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例如:官員們議論稱象方法的第三自然段我讓學生分角色讀、師生對讀,可這么讀的目的在哪里呢?顯然學生讀書是盲無目的的。原因就是我缺乏了對學生“怎么讀”的指導。課后我對這部分內容該怎樣指導學生朗讀進行了思考:關鍵是要引導學生讀出“議論”的語氣,同時,通過朗讀加深對“議論”一詞的理解。指導朗讀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學生才會對朗讀有興趣,朗讀水平才會有所提高。
二、悟什么,怎么悟。
“悟什么”就是通過教學,要讓學生從文章中明白道理,愛到啟發。也就是教學的情感目標。《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道理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關鍵在于課堂上是否有效地進行了拓展,只有在課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讓學生有所感悟。而我在這節課上的拓展顯然是倉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
三、練什么,怎么練。
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而在教學中,我們有時卻重視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語文教學不能忽視對學生識字,遣詞,造句,說話,寫話等這些基本能力的培養。這節課上,我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訓練還是不夠的。有幾個重點的詞語沒能引導學生理解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如果當時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說一說句子就更好了。
我想:今后的每節課如果都能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的話,那我的每節語文課都能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我希望在不斷的練習中,實踐中,我的語文課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6
我曾經執教了第四冊語文課文《曹沖稱象》一課的教學,印象較深。下面把所教及所思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興趣導入,課題質疑。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同學們,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是不成什么問題的,但是,要是在古時候,這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
由于我這個導入很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于是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
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么要稱象?用什么方法來稱?最后真的`稱出來了嗎?”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一向都很重視導入的教學,特別對于小學生。好的導入,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中來。另外,精心設計導入語,也會使教師自己充滿自信心,能很快進入教學正題,不至于東拉西扯,避免課堂隨意性。
就 本文而言,“曹沖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么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 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以生為主,思辨突破。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梳理了學生的問題后,拋開了課前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步驟如下:
(課堂實錄)
1、提問: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用句型“有的...有的...也有的...”練說)曹操聽了態度怎么樣?(直搖頭)“直搖頭”什么意思?(做個動作看看) 討論:為什么直搖頭呢?
2、提問:曹操認為曹沖的辦法好不好?從課文中哪句話看出來?這種方法好在哪兒?(曹操微笑著點點頭,用船代秤,解決“提不動”的問題,用石代象解決宰象的問題,既稱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傷害大象,是一種科學的稱象方法,與官員們笨拙的稱象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3、提問:曹沖稱象的結果怎樣?“果然”一詞什么意思?曹沖當時幾歲?“才”什么意思?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7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一向都很重視導入的教學,特別對于小學生。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同學們,在古時候,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曹沖稱象》。”接著板書課題。
就本文而言,“曹沖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么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識字教學環節,是我最頭痛的。本課生字數量多,字形復雜,學生掌握的識字方法比較少,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本課十三個生字認識是這節課我要解決的一個大難題。臨上課前我又改變了思路,將生字的結構用“猜字謎”的方式在課件上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從音序、音節、部首、組詞運用四方面逐個進行學習。把對生字的常規識記改為一下全部呈現,直接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生字,還有那些生字存在識記困難。從而直奔難點,從難處下手,節約時間。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指導學生抓住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而在拓展部分,我沒有過多的拓展稱象的方法,而是用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記住曹沖的方法。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8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于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在課上學生在討論中被7歲曹沖巧妙地想出稱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僅僅認識到了曹沖的智慧,而且還激起了自己更為豐富的創造力。
《曹沖稱象》一文中,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的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根據課文交代:故事中的曹沖也才七歲,班里的學生也普遍是這個年齡,于是,我創設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鼓勵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想象,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9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愛動腦筋想出了稱象的方法,突出了曹沖善于觀察,愛動腦思考,能大膽表達想法。
在課程導入,我出示了大象的圖片,簡單的介紹大象的種類以及分布,學生聽得很認真。接著讓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以下大象,同學們用“又高又大”“強壯”詞來描述,那么我就順勢說出:那這么大的大象,怎么知道它的重量呢?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測量呢?引出課題。
在講授生字的時候,我在黑板上進行了范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特殊筆畫的書寫,讓學生有了直觀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說出怎樣又快有正確的`記憶生字,采用加一加和換偏旁的方法,更好的認識生字。但是在學生的作業中,我發現“稱”和“秤”這兩個字學生的錯誤率較高,容易寫錯,是我在課堂上的將字進行區分和說明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把容易弄混的字進行著重講解和加強練習。
在具體引導學生說出曹沖的辦法時,我試圖讓學生自己復述一遍,可是在陳述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組織語言能力很不好,然后就用圖片作為引導,這樣子學生可以根據圖的提示一步步分析課文。
縱觀我的課堂,在課堂組織方面還不是很好,好的習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以后我會嘗試著新的方法來著重培養學生上課的好習慣,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20
《曹沖稱象》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寫曹沖小時候運用巧妙的方法稱出一頭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
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抓住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1)官員們和曹沖的對比(2)曹操前后態度的對比(3)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和曹沖稱象的辦法的對比。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難點,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讓學生抓住“直搖頭”的“直”字來強調曹操對這些辦法是不滿意的。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用稱象課件演示稱象的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曹沖當時是如何稱象的。注意指導學生抓住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接著……再……然后”,描述稱象的過程。在總結板書時指出曹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表現在第一,他認真聽別人的議論,從中受到啟發。第二,他能夠創新。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結尾處我安排了拓展課文這一環節,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我說:“如果現在讓你來稱大象的重量,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呢?”一名學生提出了他的新方法:用蹺蹺板來稱大象的重量,一邊是大象,一邊是人,當蹺蹺板平衡時,人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這樣稱不是更快更容易嗎?嘿!說得真不錯!這不正是學生發散思維之后得到的成果嗎?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我想,要是當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恐怕學生不會對曹沖是怎樣稱出大象重量的'這個問題掌握得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過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探究更多的稱重的方法,使學生局限在一點上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使他們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答案。盡管學生的創新求異有時是不成熟的,只要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調動學生去積極的運用大腦思考問題,從這里我也知道了學生其實是有很大潛能的。我們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給予學生鼓勵,使學生成為勇于嘗試,敢于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并且有積極健康心理的開拓型人才。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4-04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9-28
《曹沖稱象》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22
曹沖稱象教案01-15
曹沖稱象后傳12-12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0-01
曹沖稱象后傳作文11-29
經典故事:曹沖稱象12-09
反思守株待兔教學反思11-19
守株待兔反思教學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