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稱象》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曹沖稱象》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
下課鈴聲在不知不覺中響起,這堂課師生都覺得輕松有趣。而我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在于:學生首先充分地理解吸收了課本內容。然后在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中,讓他們的想象思維從桎梏中解放出來,于是發散思維達到一個高潮。
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然后我又指導孩子根據課文的介紹做試驗:我用水盆模擬河面,用縱剖的`曠泉水瓶做小船,分別用橡皮代替石頭用轉筆機代替大象。在實驗中,我還請了幾個孩子自己來動手試一試。通過親手實驗,孩子們比較形象地理解了曹沖稱象的原理。
正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孩子們開始深入思考稱象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而正是動手實驗這種生動的講解形式喚醒了孩子們的興趣點。讓他們的思維如涌動的浪潮,洶涌澎湃。而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也應該是學生們自己探討出來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課堂,也不應該按照教科書循規蹈矩地進行。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更需要教師具有開放課堂、駕馭課堂的理念與能力。
當他們積極思索,吸收著書本知識,并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時,課堂里便跳動著學生個性的脈搏,課堂因此而生機勃勃。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2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一向都很重視導入的教學,特別對于小學生。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同學們,在古時候,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曹沖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
就本文而言,“曹沖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么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識字教學環節,是我最頭痛的。本課生字數量多,字形復雜,學生掌握的識字方法比較少,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本課十三個生字認識是這節課我要解決的一個大難題。臨上課前我又改變了思路,將生字的'結構用“猜字謎”的方式在課件上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從音序、音節、部首、組詞運用四方面逐個進行學習。把對生字的常規識記改為一下全部呈現,直接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生字,還有那些生字存在識記困難。從而直奔難點,從難處下手,節約時間。
“再”字進行教學時,重點分辨再和在的區別,利用分別組詞造句的方法,使學生在用中進行識別和記憶;而“象”字和“像”字的教學時,我先教了“象”字,尤其強調了“第五筆是橫,第六筆是撇”的筆畫順序。在“象”的基礎上,加上單人旁,就是“像”字。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指導學生抓住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而在拓展部分,我沒有過多的拓展稱象的方法,而是用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記住曹沖的方法。
課程一開始,我先讓學生自主讀書,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沿著學生提出的問題來組織教學。
在學生討論中,我順勢引導,并給予總結,得出如下幾個方面:
(1)官員們和曹沖的對比;
(2)曹操前后態度的對比;
(3)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和曹沖稱象的辦法的對比。
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難點,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讓學生抓住“直搖頭”的“直”字來強調曹操對這些辦法是不滿意的。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用稱象課件演示稱象的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曹沖當時是如何稱象的。注意指導學生抓住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稱象的過程,為復述課文作準備。
課后,我又利用閱讀課,進行了講故事比賽,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甚至有同學用了畫一畫的方式將這篇課文講述了出來。這樣多樣化的反饋,讓我認識到教學不是單一的我說他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我有意識、有目的的主動引領,促使學生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思考,由淺入深地思辨,利用自己的主動思維去不斷獲得自己的結論,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是學生作為真正課堂主體的主要表現。
這樣的課堂也才是發揮了學生主體性作用的課堂;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體現出學生主動性作用和教師主導性作用的高度統一,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的真正有效性。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繼續汲取經驗,在教中學,學中教,繼續自我成長。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3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力圖讓“趣”貫穿始終,讓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二、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欲望,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里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后,我有效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滿懷興致地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課堂上我盡可能把時間歸還給學生
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H動畫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幫助學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有效地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六、“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發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勤于動腦、富于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個有關曹沖的故事,學生對課文內容比較感興趣。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的教學目標是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把課文讀通順,體會課文三個關鍵句子的表達效果。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先采用的是隨文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在復述課文大意的過程中認識14個會認的生字,再讓學生開火車讀、領讀等方法鞏固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體會三個句子的表達效果,談感受,走近人物。我根據課后的思考題讓學生對比讀兩組句子,體會詞語“到底”和“才”字的表達效果。由于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差異,大部分別學生有所體會但不能用準確的句子表達出來,個別學生有體會在我的引導下也能用比較清楚的語句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還有個別學生可能還不能體會出這兩組句子的不同表達效果。
我認為這一堂課上的比較滿意。比較突出的地方是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老師的授課思路較清晰。但是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對學生的關注不夠,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一堂課上要讓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收獲,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要得到實際的鍛煉。所以課堂上的每一次提問和討論都要精心設計,要對學生的思維有不同程度的啟發。調動每個孩子的腦力勞動,讓每個學生在一堂課上都要體會到學習的一點快樂和滿足感。
語文教師要上好一堂語文課不斷反思和總結是及其必要的。在反思中改進,吸取經驗教訓,努力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即便現在自己在專業素養方面還很欠缺,但是也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不敷衍學生、也不敷衍自己。讓我想起一句以前大學試講七年級思品課的一節內容題目“態度決定未來,習慣造就成功”。老師上課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在忙也要認真備課,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在每一節課堂上鍛煉學生、成就自己。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5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于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在課上學生在討論中被7歲曹沖巧妙地想出稱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僅僅認識到了曹沖的智慧,而且還激起了自己更為豐富的創造力。
一位學生在曹沖稱象方法的基礎上,又做起了一種設想:曹沖的父親曹操手下有百萬兵將,如果曹操下令讓士兵充當石頭,省去搬運石頭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嗎?又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說:“用士兵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萬一船上裝滿了人可還不到不了劃線的位置怎么辦?
與其這樣,不如弄來一群小象,沒有小象可以弄來一群牛,讓它們充當士兵,因為一頭小象或一頭牛的重量會比幾塊石頭或幾名士兵重量的.總和要重。”熱烈的掌聲在教室里回蕩,贊賞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發言的學生,這是何等的激動!這是何等的激動!這是多么大的推動力!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6
上課一開始,我就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啟發:“孩子們,你們都見過大象嗎?大象的模樣是什么樣的?”同學們樂開了花,紛紛舉手,有的說在動物園看過,大象的鼻子噴的水可高了,有的說,從電視《動物世界》看過,大象還可以替它的主人復仇。劉湛站起來說:“原來我讀過《盲人摸象》的故事,里面是這樣描寫大象的,‘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墻,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大象的耳朵像兩把扇子,大象的尾巴像一根粗繩子。’”我乘機導入:“你說得很好。大象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古時候有個叫曹沖的人就想了一個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那時他才七歲,想知道他用什么辦法嗎?”他們大聲說:“想。”
一、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
當同學們說完了他們的想法后,我問:“當時,大官員們想出了哪幾種稱象的方法?能通過讀書談談自己的看法嗎?”大家根據我的問題開始了讀書。到交流意見的時候,一只只舉起的小手像冒尖的春筍,我真不知道點誰說好。劉海洋著急了,自己站了起來:“老師,第一個官員的方法不好,造一桿大秤,除了提不動以外,最重要的是造桿秤就要砍樹,砍樹是破壞環境的表現,沒有了大樹,發洪水的時候怎么辦呢?”我笑著說:“有道理,不過,合理地采伐木材還是可以的。”馬上有人反駁:“這不合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為了稱一頭大象,就要砍掉一棵樹,不行。”哎!看來平時我跟他們講了太多綠化的重要性,他們真正跟花草樹木建立了感情。劉梓涵接著說:“老師,第二個官員的方法更不好。因為別人送曹操一頭大象,他本來就很高興,帶著官員們和兒子一起來觀看,他怎么舍得宰殺大象呢?再說,大象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不能隨便殺害的。”不知誰大聲總結了一句:“怎么古代的官員這么不注意環保,環保意識也太差了。”“環保意識”這個詞還是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接觸的,沒想到他們記憶這么深刻。聽了孩子們的意見,我在內心暗暗地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大不一樣了。我微笑著點頭,并投以贊許的目光。就這樣,我搭建了一個展示的平臺,把課堂時間“放手”給了孩子們。
二、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
第二節課開始,很多孩子都詫異了,因為我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個裝了水的水槽和一個方便盒,要求學生自備了一個玩具和許多小石子。我說:“老師有幾點建議。首先,在小組內讀課文,畫出曹沖稱象方法的句子,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多讀幾遍;然后,用桌上的`工具模擬曹沖稱象;第三點,小組合作分工,邊演示邊敘述。”說完,同學們就開始嘰哩呱啦地讀課文,畫的畫,讀的讀,教室里挺熱鬧的。然后,他們就開始操作了。我邊巡視邊指導,觀看每個小組的演示,傾聽他們的敘述。還真不錯,能把書上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連最膽小的唐詩,在小組活動中也敢動手動口了。孩子們興趣盎然。全班交流的時候,各個小組都派出了精兵強將上場,毫不示弱。有的失敗了,主動要求重來一次,有的兩人合作,一人演示一人敘述。臺下的學生歡聲一片,掌聲不斷。課堂活動在活躍而有序的環境下順利地進行。整節課沒有了傳統教學中過多的講解,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有興趣去合作完成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
三、培養學生探究意思
課后,我布置了幾項作業,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完成:
(1)能否把你所知道的稱象的方法講給別人聽。
(2)能否跳出課本,通過查閱課外書、咨詢大人、上網找到另一種稱象的好方法。
(3)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7
今天我執教了《曹沖稱象》一課。課后,我對自己的這節課進行了反思
一、讀什么,怎么讀。
指導朗讀當然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而我的這節課卻只重視了“讀什么”,忽略了“怎么讀”,也就是忽略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例如:官員們議論稱象方法的第三自然段我讓學生分角色讀、師生對讀,可這么讀的目的在哪里呢?顯然學生讀書是盲無目的的。原因就是我缺乏了對學生“怎么讀”的.指導。課后我對這部分內容該怎樣指導學生朗讀進行了思考:關鍵是要引導學生讀出“議論”的語氣,同時,通過朗讀加深對“議論”一詞的理解。指導朗讀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學生才會對朗讀有興趣,朗讀水平才會有所提高。
二、悟什么,怎么悟。
“悟什么”就是通過教學,要讓學生從文章中明白道理,愛到啟發。也就是教學的情感目標。《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道理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關鍵在于課堂上是否有效地進行了拓展,只有在課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讓學生有所感悟。而我在這節課上的拓展顯然是倉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
三、練什么,怎么練。
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而在教學中,我們有時卻重視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語文教學不能忽視對學生識字,遣詞,造句,說話,寫話等這些基本能力的培養。這節課上,我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訓練還是不夠的。有幾個重點的詞語沒能引導學生理解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如果當時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說一說句子就更好了。
我想:今后的每節課如果都能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的話,那我的每節語文課都能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我希望在不斷的練習中,實踐中,我的語文課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8
《曹沖稱象》是一個民間方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課文通過對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的介紹以及與大臣們方法的對比,表現了曹沖愛動腦筋,善于觀察,富于聯想的品質。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語言通俗易懂。
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我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中,主要是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對他們進行啟發思考的訓練,鼓勵孩子們創新,訓練孩子們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因此,我在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在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中,讓他們的想象思維從桎梏中解放出來,讓發散思維達到一個高潮。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首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讓學生理解每一步的過程,讓孩子們盡請地討論,然后分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這樣時間很快,下課鈴聲就在不知不覺中響起,完成了輕松有趣的課堂教學。
這節課雖然孩子們上的非常輕松愉快,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由于這節課討論時間過長,所以,在拓展的環節,我做得顯然是不夠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對這一點我有點遺憾。
讓孩子們懂得《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雖然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這個我沒有時間在仔細地詢問孩子們的具體情況,所以不可知,這是我講這節課的一個短板。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9
《曹沖稱象》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寫曹沖小時候運用巧妙的方法稱出一頭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
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抓住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1)官員們和曹沖的對比(2)曹操前后態度的對比(3)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和曹沖稱象的辦法的對比。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難點,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讓學生抓住“直搖頭”的“直”字來強調曹操對這些辦法是不滿意的。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用稱象課件演示稱象的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曹沖當時是如何稱象的。注意指導學生抓住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接著……再……然后”,描述稱象的過程。在總結板書時指出曹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表現在第一,他認真聽別人的議論,從中受到啟發。第二,他能夠創新。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結尾處我安排了拓展課文這一環節,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我說:“如果現在讓你來稱大象的重量,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呢?”一名學生提出了他的新方法:用蹺蹺板來稱大象的重量,一邊是大象,一邊是人,當蹺蹺板平衡時,人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這樣稱不是更快更容易嗎?嘿!說得真不錯!這不正是學生發散思維之后得到的成果嗎?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我想,要是當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恐怕學生不會對曹沖是怎樣稱出大象重量的這個問題掌握得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過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探究更多的稱重的.方法,使學生局限在一點上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使他們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答案。盡管學生的創新求異有時是不成熟的,只要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調動學生去積極的運用大腦思考問題,從這里我也知道了學生其實是有很大潛能的。我們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給予學生鼓勵,使學生成為勇于嘗試,敢于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并且有積極健康心理的開拓型人才。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0
這節課已過去一個星期之久,我卻今天才來寫反思。
首先,在教學環節上,我犯了一個錯誤,急于疏通生字詞,而忽視了二年級的同學如果沒有在讀課文的基礎上讀準讀通字詞,是很難認識和把握的。課堂開始以后,一篇新課文,一定是讓孩子讀懂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字詞圈出來多讀兩遍,并思考問題。在教學中,布置的任務一定要帶有目的性,要為了某一目的去設置問題,而不能漫無目的。課文疏通以后,再來學習生字詞,此刻,作為老師,把握自己班學生的基礎以后,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會認的生字詞這里,而應該重點帶孩子讀不會寫得字。
其次,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識字教字環節很重要。這一點,對于年輕的語文老師總是容易忽視。如果一個孩子連字都不會好好的寫,如何談學好語文。更為重要的,語文課,不應該是那么死板,要重視孩子說的能力,這里就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不管孩子說的怎么樣,都表揚孩子,讓孩子敢開口,會開口。在一點一滴中,引導孩子。
最后,一定要即時評價。在課堂上,不要忽略孩子。永遠要以孩子為主體,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也不要慌,要相信自己,一定為成為一個好老師。
《曹沖稱象》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二課時,并有幸得到了學校各位語文老師的點評和建議。
從課堂教學思路到學生的學習程度,結合課堂練習,重點突破對曹沖稱象過程的理解和人物品質學習。在曹沖稱象方法理解中,問題設置應符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適當的進行有層次的拔高。在寫句子“……一邊……一邊……”的時候,除了句子正確外,適當的強調學生做事情要看情況,哪方面適合“……一邊……一邊……”來做,哪方面不適合“……一邊……一邊……”來做,對學生進行一些思想教育和引導,以及文章的寫作方法和人物品質在生活中的運用和延伸拓展,有待提高和加強。
二年級的小學生上課注意力是一個特別值得探究的問題,每位學生集中注意力差不多在二十分鐘,超過二十分鐘就需要有吸引力或新穎的問題來提高學生課堂教學學習的專心程度。今天這節課,我的課堂評價語欠缺,在后半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程度有待提高,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小游戲或新穎的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的特點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愿我能不懼困難,認真反思,勇于探究,在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上越有越遠,越走越有力量!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1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
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抓在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
1、官員和曹沖對比。
2、曹操前后態度的對比。
3、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和曹沖稱象的辦法對比。
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難點,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讓學生抓住“直搖頭”的“直”字來強調曹操對官員們的辦法是不滿意的。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用稱象課件演示稱象的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曹沖當時是如何稱象的。注意指導學生抓住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稱象的過程,為復述課文作準備。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結尾處我安排了拓展課文這一環節,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我說:“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還有什么好方法,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有的讀課文,有的`看插圖,有的熱烈地討論。一名學生興奮地站起來,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塊石頭一般都很重,。曹沖用石頭稱象,需要士兵們一塊一塊地抬到船上,再一塊一塊地稱,真辛苦!我用士兵來代替石頭稱象。一名士兵的體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土兵代替石頭稱。士兵們跑到船上去,不費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個士兵稱出自己的體重,全部加起來,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這樣稱不是更快更容易嗎?嘿!說得真不錯!教室里頓時響起一陣掌聲。“還可以用糧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較沉,又容易計算重量的西都可以你想得很好,”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曾經見過一種地秤,連汽車的重量都能稱出來。我們也可以把大象趕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對的,只是他沒有考慮當時還沒有地秤這種東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對的,他沒有一味地從別人已經想好的思維角度出發,而是想另辟蹊徑。他的這種考慮問題的方法應該得到老師的激勵,這不正是學生發散思維之后得到的成果嗎?“但是在三國時期,能解決這個間題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們才說曹沖是聰明的呀!”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通過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探究更多的稱重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他們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學生答案的豐富超出了我的想像。盡管學生的創新求異有時是不成熟的,只要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調動學生去積極的運用大腦思考問題,學生的潛能就能在學習中被釋放出來。我們也要多給予學生掌聲與喝彩,少責難與批評,使學生成為勇于嘗試,敢于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并且有積極健康心理的開拓型人才。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2
《曹沖稱象》一文中,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的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根據課文交代:故事中的曹沖也才七歲,班里的學生也普遍是這個年齡,于是,我創設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鼓勵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想象,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首先,為了本次講課,我深挖教材,參考了眾多的設計,最后制定了切合學生實際的、更為學生所接受的`引課和難點突破的方法。在引課上,我采用了以前學過的《盲人摸象》,這樣就使大象的樣子很清晰的出現在學生的腦海里,解決了理解大象的高大的這部分內容,也使學生產生了稱象怎么稱的興趣。在突破難點上,我采用的是通過學生默讀、勾畫描寫稱象動作的詞語、交流匯報和課件展示的方式來理解稱象的步驟,體會曹沖稱象的巧妙和學習曹沖遇事多動腦筋想辦法。
其次,在字詞教學上,我采用了通過字義識字(比如教學“稱”時,讓學生想自己看到過稱什么的。教學“秤”時,通過秤字右邊的“平”說明秤的含義)、換偏旁識字(比如教學砍,學生們想到了次、歌、吹、歡)、結合具體情景識字(比如議論,是在出示官員們的話時讓學生想象當時的場景來理解的,還擴充了詞語議論紛紛)多種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和熱情,同時積累識字的方法,為以后讀書識字打好基礎。
第三,在學習了曹沖稱象的方法后,我擴展了如果是你,怎樣稱象的問題。沒想到學生們提出了用人代替大象走上船、制作大的蹺蹺板、用地秤來稱等方案,發散了學生思維,不把曹沖當做神仙而不敢去突破,樹立了學生的信心。
我認為本節課中處理不當的環節有:在學生勾畫稱象的動詞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一來是自己著急了,二來怕學生們說不好,所以想降低學生的難度直接播放了課件。另外在教學“稱”和“秤”時應該再次比較一下兩個字的區別,這樣在以后的讀課文過程中就不會有學生誤解了。還有在學習曹操和曹沖時,做一下簡介會更好。
我想:今后的每節課如果都能從多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的話,那我的每節語文課都能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我希望在不斷的練習中,實踐中,我的語文課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總之,通過這節課使我認識到,要想講一節成功的課除了需要精心備課之外,更需要一個教師多方面的素質(調控課堂能力、處理生成問題、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與積累、改進與創新,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3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于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在課上學生在討論中被7歲曹沖巧妙地想出稱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僅僅認識到了曹沖的智慧,而且還激起了自己更為豐富的`創造力。
《曹沖稱象》一文中,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的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根據課文交代:故事中的曹沖也才七歲,班里的學生也普遍是這個年齡,于是,我創設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鼓勵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想象,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4
《曹沖稱象》一文中,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的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根據課文交代:故事中的曹沖也才七歲,班里的學生也普遍是這個年齡,于是,我創設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鼓勵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想象,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談話導入,課題處質疑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圖片直觀地引導學生認識”稱“,通過對”雞“、”羊“、”牛“的互換,間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導入課文:”同學們,在古時候,沒有今天的這么先進的科學技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曹沖稱象》。“
接著我板書課題,這個導入,很快抓住了學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么要稱象?用什么方法來稱?最后真的'稱出來了嗎?“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的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標。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鐘課堂要質量
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其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強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說話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讀文質疑,合作解疑,課件突破難點
閱讀課的教學是語文科教學的重點,《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然后,梳理學生的問題,循著學生的問題,逐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最后解決問題。
四、不足之處,認真總結反思
《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由于這節課安排了比較多的重點詞語和口頭表達訓練,所以,在拓展的環節,我做得顯然是倉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
我想:今后的每節課如果都能從多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的話,那我的每節語文課都能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我希望在不斷的練習中,實踐中,我的語文課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5
《曹沖稱象》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的辦法的故事。整篇課文有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時間、人物和大象的來歷。我在設計這個環節的時候考慮到了學生是否能夠回答出來,結果告訴我學生們都掌握的不錯。第二自然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大臣們都在討論大象的重量,可見稱大象的體重是很難的問題。第三自然寫的是官員們想出來的辦法,是要造一大秤,這種方法行不通。曹操對這樣的回答不滿意。第四自然段講曹沖稱象的方法,學生能夠很快的在原文里找出相關的句子,首先是把大象趕到船上,其次是在船身下沉處畫線,再次是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沉到畫線處為止,最后是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就是結局,曹沖把這個難題解決了。通過這五個自然段的講解,要讓孩子們明白遇到難題要勤動腦筋,善于觀察。
在設計這課教學目標的時候我考慮到了同學的差異性,盡量設計的問題有梯度性。課后習題第三題對于學生們來說是有難度的,通過發現兩個句子的不同,再說這個詞語好在哪里。對于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教孩子們好好觀察這兩個句子,學生們的眼睛是敏銳的,立刻就知道哪里不同。比如說:“曹沖七歲。”“曹沖才七歲。”為什么用才呢?為了突出表現曹沖的`年紀小,通過這樣對比學生就有了直觀的感受。
我個人認為在教學第四自然的時候,沒有深入挖掘內心。只是依據曹沖來設計問題,因為問學生還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如果學生不能提出問題,我就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么要在船身上畫線呢?石頭為什么要裝到船下沉的地方為止呢?可以讓學生上臺展示一下這樣過程,就可以完成課后第二小題。今后我在備課的時候還是要在教學用書上下很功夫。整個課堂學生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我看到幾個同學發言的很好。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9-28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9-03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8-21
“曹沖稱象”的啟示10-02
曹沖稱象教案01-15
曹沖稱象后傳12-12
曹沖稱象之后09-30
經典故事:曹沖稱象12-09
曹沖稱象后傳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