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通用20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
這部分內容通過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探索與實踐、評價玉等具體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小數意義和性質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發展數學思考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習的自信心,首先通過在第6題練習后引導學生總結比較小學大小的方法,接著利用第7題按小數大小分成三組,這樣學生不斷鞏固小數的比較大小的方法。
為了體現小數的.使用意義,課本涉及了在第8提把改寫成的用“億人”作單位的小數與近似數作比較,體會這兩種形式的數在表示大小數目時的不同特點及作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及小數的改寫,對所學知識加以梳理。其次利用“探索與實踐”中的第9、10題時,在課前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際的調查和測量,課上再組織交流,并說說活動中的體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反思自已的學習過程,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2
本課是對本單元知識的整理和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小數意義和性質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發展數學思考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習的自信心,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我在教學中分為兩部分進行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在整理這部分知識時,我是以小數的意義為核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意,理解圖中的聯系,進而體會到小數讀寫聯系。
其中,第3題通過看圖填小數,幫助學生在用小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發展數感,第4題通過交流不同數位上“5”的數值變化,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十進制計數法位值原則和小數意義的理解,在本課中,通過整理與練習,學生能聯系分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小數。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3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孩子們在第二冊認識人民幣一單元中已經見過了表示價格的一位小數,再加上孩子們平時逛超市的購物經驗,所以孩子們對小數尤其是表示價格的小數并不陌生,讀寫小數也相對簡單,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
一、充分調動孩子已有認知。
本有一個教學設想,是在課的一開始就出示一些數,讓孩子們去分類,再引到新課的教學上,后總感覺這樣教的痕跡太明顯。于是,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孩子們說印象中的小數、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這樣一開始孩子們就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他們必須去搜索知識庫中與本課知識有關的所有認知,為學習做好了必要的知識準備,同時能讓他們很深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以看出,教者關注學生的`實際經驗,沒有把學生當作容器,沒有把學生對于小數的已有認識當作學習新知的障礙,而是把這種累積的經驗作為進一步學習的資源。正如奧蘇伯爾所言:“讓新知之舟泊在舊知的錨樁上”。
二、采用適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
小數的認識是學生認數領域上的一次飛躍。關于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整數與自然數的描述性定義等數學事實和規定的學習,其實是屬于知識領域中的所謂“陳述性知識”(另一類是“程序性知識”),無法也無必要進行探究式學習。教者適時地采用了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看書自學、討論交流、互相問答,再配以教師的適度講解,符合知識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重視實踐活動——動手操作。
教者讓學生“找身邊的小數”,組織學生動手測量實物的長和寬,由不滿1米而想到用分米做單位,并由1米=10分米的進率,聯系分數的含義,用十分之幾米表示幾分米,進而引出零點幾米的小數。這樣的鞏固練習,是從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源頭和需要出發,初步知道小數與整數、分數之間的密切聯系。教師結合講解小數的含義之后,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進行觀察、模仿、比較、歸納,并進行了兩次針對性很強的練習,由具體的長度單位轉化到一般的十進制分數,讓學生在經歷有序的數學思維活動過程中逐步感知小數的含義。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4
《認識小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雖然小朋友們是第一次學習小數,但是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卻已經不止一次的接觸過小數,所以說,學生對小數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義。既然是初步認識,那么這個度該如何把握呢?本節課,我將教學的重難點落在:能認、讀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的現實意義,理解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整節課,從“生活情境”起始,引領學生走進“數學里的生活課堂”。
上完課,反思了很多,也對幾個方面頗有感觸:
一、從實際生活中精選數學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本節課在教學中,我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數學。從新課引入到新課的展開,再到練習鞏固,從學生自己“看到過”、“用到過”、“聽到過”、“查到過”的經歷中,喚起學生對生活經驗的回憶,使學生初步感悟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比如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超市中的商品,說說你在生活中見到的小數等,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承載著小數,現實中孕育著小數,體現了新課程重視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理念。
二、讓生活經驗在數學知識中發生、發展,并形成抽象的數學概念。
小學生的很多生活經驗與他們所學的知識是密切相關的,本節課通過鼓勵學生讀小數和啟發探究式教學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了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和相關基礎知識,使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本次課堂中發揮了積極的正遷移作用,不僅使學生學會了知識,同時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
比如,運用1米的直尺這一學生熟悉的實物,根據米和分米間的進率,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經過“觀察-猜想-嘗試-初步認識-運用-總結-深化理解”這一系統過程,順利完成了由整數、分數到小數的自然過渡。并通過拓展練習,提高了學生將理論認識升華為實踐的能力。
三、在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中讓學生回歸生活。
學生的生活環境中蘊藏著許許多多學生自身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數學問題,是數學教學中“活”的教材。在本課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生活知識與經驗積累,設計了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題目。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為基礎,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小數,感悟小數。在生活實際中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在生活中用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價值的體驗,強化應用數學的意識。體現了數學回歸生活的理念。
課堂總是遺憾的藝術,會給人以收獲,也會讓人反思自己的不足。
1、學習方式的.轉變上
盡管我在努力地給學生創造種種合作學習的機會,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有時由于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不夠,導致有些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再者,還是扶得太多,放得不夠。比如:在學了1分米=0.1米后,就可放手讓學生自己得出3分米的小數表示法,而不用再一步一步加以引導。在這里還可以多加一個7分米,使得尋找發現的時候更容易一些。
2、重難點的突破上
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我讓學生對“1分米=0.1米”和“3分米=0.3米”尋找發現。這一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快的理解小數的意義。但在上課過程中,只是“匆匆忙忙走過場”,沒能真正突破重難點,導致有的學生還不是很理解小數的意義。
我想,每上一節課它能留給你、教會你很多的東西。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去建構和諧氛圍,創設合理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獲得新知,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5
《認識小數》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三年級下冊的《小數的初步認識》單元的開篇課,通過科組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再試教之后,感到教材簡單而寓意精深,來源生活,而視野博大,它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實例入手,概括出小數的意義,過渡到更深一層的理性思考,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使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積累,各種能力得以提高。
一、創設情境,誘發學習興趣
本節課教師充分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選用了學生熟悉的購物引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初步了解在生活中隨時都會遇到小數,體現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也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發現問題,引出學習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具體情境,設計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價格,直觀形象的出示,和進行有意識的引導,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小數,特別是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不但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也為學生獨立學習延伸教學內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游戲,強化思維轉換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將厘米數轉換成米作單位的`小數,不只是對“轉換”有了簡單的辦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含義。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之外,還設計了“猜一猜”來讓學生進一步學會讀小數,理解小數在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處過渡顯得很輕松和銜接。在理解和應用方面,學生也能抓住小數的意義的實質來說明和理解。
在鞏固和延伸教學內容時,教師安排了“尋找生活中的小數”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升華,達到了寓教于樂,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心情下完成了尋找,也使教學內容等到進一步的延伸,真正認識了小數的應用廣泛。
總之,整節課學生是在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體會小數的含義的。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從整體上認識小數,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否要求過高,是否需要理解小數部分每個數位所表示的意義,是否需要理解分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系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反思,才能上出實效性強的數學課。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6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88-89頁的教學內容。這節課的重點是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具體含義和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授課后的感受:
一、課堂的引入體現數學味。
在課的一開始就出示一些數,讓孩子們去分類,再引到新課的教學上。現在的一些教學理念提倡教學的生活化,由生活引入知識,于是大量的.課堂總是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在我認為有時候采取開門見山的方法引入課題也是需要的,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節省時間、目的性強、銜接自然。
二、充分促使孩子自主學習。
課前對于如何教學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這一環節頗有困惑,其實這部分知識并無什么探究的價值,用分數表示是在第五冊已經學過的知識,不是本課的重點,而把分數寫成小數是一種規定,不需要孩子們去探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當地用課件來幫助講解算了呢?我反復思考這一問題。后經過師父的點撥決定第一部感知一位和兩位小數的意義大家一起來解決,第二部感知三位小數的意義讓學生同桌合作解決,然后再講解,一方面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顧不同層次的孩子,讓優生自主地去學習,再讓他們來幫助一些學困生。
三、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
無論如何把課堂放給孩子們,老師在其中穿針引線的作用還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節課教學,如果老師不找一些表示長度的小數出來,孩子們就會認為小數只表示價格;如果老師不教孩子們正確地讀小數的方法,孩子們就會用以前的讀法來讀小數。因此,無論什么課,老師的引導作用總不可少,關鍵在于如何“導”得不漏痕跡、如何“導”得恰到好處、如何“導”在關鍵之處。本節課中,在學生正確地分出整數和小數后,我問“小數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有什么不一樣”使孩子們在思考中完善自己對小數的認知體系;在孩子們說完分米與厘米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小數時,我問“請小朋友們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現”促使孩子們去觀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對這些小數的認識??在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地方設計有挑戰性的、有思考性的問題,促使孩子們去比較、去觀察、去思考、去表達,才能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地淋漓盡致。
課上完了,總感覺在分數與小數的關系這一塊上挖的深度還不夠,學生還沒有思考出來我便迫不及待地把結果告訴他們,他們只是被動的接受而不是經過充分思考得出來的,所以對兩者的關系沒有達到真正的領會。在以后的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并需要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進行引導,要時刻提醒自己教師在課堂上不是“主體”,而是“主導”。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7
《認識小數》是和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學習內容,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接觸,但是由于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因此大多數學生還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譚老師在整節課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讀小數時其選擇的含有小數知識的圖片全部來源于生活,是由孩子們自己尋找到的生活中的小數,日歷表中有它、商品的價簽上有它、產品的包裝上有它等等,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小數,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認讀小數的積極性。
課堂具有較強的語言魅力。其一,注重對孩子們的賞識教育,課堂評價語豐富,比如“真厲害,小數后有零的情況也會讀”、“讀得真清晰”、“聲音整齊洪亮”、以及后面的'“你真會小結”,同時注重培養孩子們口頭表達要說完整的話。其二,提問具體,突破重點,比如“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都有66,它們的讀法一樣嗎?”、“如果1分米用米作單位,你會表示這段長度嗎?”讓孩子們在認知的沖突中感受真知,讓孩子在舊知識和新知識的撞擊中擦出火花,構建聯系!其三,課堂連接語過渡自然,比如“光會讀小數可不行,還要會用”,強調學以致用,從讀小數過渡至小數的意義。
在教學時能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并進行小結。通過情景教學,引導學生自行發現讀法的不同,從而歸納讀一位小數的方法,通過觀察、分析、發現規律,建立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形成正確的表象。
在教學中做到有扶有放,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良好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體會。整節課教學素材生活化、教學評語具體化、教學過程重發現、重表達,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8
課標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結合學生的興趣,從貼近學生生活出發,靈活選取素材。這樣對教材的修改更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中選取素材進行教學。
案例中,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從熟悉超市商品價格開始,經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在這樣一個良好的情境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合作、交流,課堂成了學生創造靈感的空間,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案例中,學生從給商品價格分類,到觀察數字特點,認識小數,到通過分數與小數的`聯系認識小數的意義都是水到渠成,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這種輕松、自由的氛圍中交流討論,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讓他們的思維活起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教師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真心體會到小數的意義和價值。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但絕不是教師教學的唯一標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多從學生的發展出發,讓學生學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
當探究進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時,教師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學生,放手讓學生盡情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當學生投入到自己樂于探究的活動中,非常樂于用自己的方法來自主探索知識時,就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9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認識小數》的第一節課,在學生二年級時已經掌握元、角、分有關知識的基礎上,第一次接觸小數,但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卻不止一次的有過接觸小數的經歷,所以對學生而言,小數是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義。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落在: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并學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在教學中,以下幾方面是我認為做的比較好的方面: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豐富的購物經驗,因此本節課從“逛超市”這一熟悉的場景導課,以元、角、分為背景,來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表示單價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采用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
小數的認識是學生認數領域上的一次飛躍,什么是小數?小數的讀、寫方法等等內容無法進行探究學習,于是我適時地采用了接受學習的`學習方式,通過關鍵性的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對小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再配以教師的適度講解,符合知識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3、在充滿趣味的闖關練習中,提高學生對小數的進一步認識。
本節課設置了三個層次的闖關練習,難度逐步提升,在獨立寫、同伴議、動手擺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對小數濃厚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數學視野,提高了學生對小數的進一步認識。
本節課在以下方面做的還不夠好:
1、教學語言不夠簡練,環節之間的過度不太自然,課堂上的評價性語言較少,對于學生精彩的回答缺少帶有激情的評價。
2、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課堂上對于學生當堂生成的知識資源沒有很好的把握。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0
今天上午,我在三二班上了一節《認識小數》的課。新課伊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場景:媽媽去超市買了3.45kg的蘋果,一支鉛筆0.85元,一支水筆2.60元,小女孩的身高是1.3米,小男孩的體溫是35.6攝氏度。這些生活場景中都出現了小數,這些數中間的點叫做小數點。
我先讓學生大膽嘗試讀這些小數,有的孩子一下子就讀對了,有的孩子讀錯了,但在聽別的學生讀的時候及時進行了糾正。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慢慢的發現小數的讀法:小數點左邊的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的讀法一樣,小數點右邊的數和電話號碼的讀法一樣。生活中還有很多小數,比如: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達3.5米,重可達5.25米;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非洲鴕鳥,它的高度可達2.75米,一只鴕鳥蛋約重1.5千克;最高的動物是長頸鹿,它的高度可達5.8米。
根據生活常識可以得知1角=0.1元,出示了一張1元,1元可以換10張1角。可以形象的把這些一角看成長方形,也就是一個大長方形被平均分成了10個小長方形,進而讓學生找到0.1元,并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通過涂色,你想到了哪個分數?”孩子們很快說出1/10,進而得出1角=1/10元。根據這兩個等式可以得出1角=1/10元=0.1元。
接著引導:“老師的水杯高是1分米,你能在這個1米長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嗎?”1米長的尺子被分成了10段,因為1米=10分米,所以1段就是1分米。借助尺子,學生很容易得出1分米=1/10米=0.1米,2分米=2/10米=0.2米。“你還能找出哪些相對應的小數,試一試寫在你的題卡上。”學生在題卡上寫,老師巡視。然后出示所有可以表示出來的小數以及分數,并讓學生試著發現其中的小秘密,提高學生對小數的認識。
最后用一道題進行拓展:全國三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是1.3米。你能在這個尺子上找出1.3米嗎?學生們發現尺子的長度只有1米,不能表示出1.3米。于是,學生們共同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再加長一把尺子,再把這把尺子平均分成10份。在第二把尺子上找出0.3米和第一把尺子的長度合起來就是1.3米,1.3米=1米3分米。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1
我們知道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在三年級下冊學習“認識小數”之前,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小數沒有分數那么精確,但比分數實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數據往往都是用小數表示的近似值;而且適合比大小,從左到右逐項比較即可,不需要花更多精力像分數一樣去通分;此外,小數更為直觀形象,計算結果用小數表示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去把握定位。
通過查閱資料,可以看到以往的“認識小數”教學設計基本不會涉及認識小數的必要性以及學了分數為什么還要學小數的質疑。學生只能在教師的情境創設中認、讀小數,知道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而不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會從整體來理解數的概念的擴展。
1、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體會認識小數的必要性。
課一開始,在學生回顧已學過的整數和分數后,教師創設情境引入小數。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小數知識的基本經驗,會簡單認、讀小數。
這時我提出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學習小數?”這個問題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很有顛覆性的.,因為從來都是課本上有什么就學什么,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從來都不會去想也不敢去想為什么要學這個。但現在老師提出了這個問題,學生就會去思考了,這就開始逐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的回答會有很多種,盡管不全正確,但卻是每個人的獨立思考成果。
接著,我以測量身高為例來說明一個數量不會總是能用整數來表示的。對此,學生是能理解的,而且也能提出可以用小數來表示。這時我提出第二個問題:“一個數量不會總是能用整數來表示,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啊,為什么還要學小數呢?”這個問題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可能超出了他們的思維水平,我會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知識水平來考慮是否提出這個問題,當然最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這個問題。
2、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整體理解數的概念的擴展。
在上述了解認識小數的必要性后,我提出第三個問題:“分數與小數有什么聯系呢?請同學們閱讀并完成課本第89頁例1。”
學生自己在學習例1的過程中,發現了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從而初步感知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從整體理解數的概念的擴展。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2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小數》教學反思小數的含義是屬概念教學,較為抽象。根據學生對概念的認知規律,采用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有效突破難點,讓學生一目了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形成正確的表象。但是沒有完全依懶于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教學重難點進行了有序的板書,使學生學完新知后,還可以自主地再次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回憶及鞏固。在整個教學中我感到以下幾方面還存在不足:
1.整合教材,促進有效教學整節課容量較大,大致分為三個知識點:小數的讀、寫法;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在教學中我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有點“趕”教學的感覺,如果整合教材,該簡要簡、該詳要詳,加強學生說的能力和說的過程的訓練,學生才能對知識由整體認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2.對學生的已有經驗,或者說是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預設不到位,造成課堂教學時間分配的變動。
3.語言表述不夠精簡。一是對學生的提問及知識傳授的語言不夠精簡,再是對學生的'回答,即使學生的回答已經非常到位,也存在不必要的重復現象,即造成教學時間的流失。
4.調整板書,運用多種感官,彌補教學不足板書是為了促進更有效的教學,在板書上再進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學時注重教師語言與板書同步進行,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板書,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努力建構和諧氛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創設合理情景,巧妙設計問題進行引導,把重點、難點運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有效處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獲得新知。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3
一、從生活入手,學生學得順其自然
超市是學生常去的地方,對于商品所標明的價格,學生也是比較熟悉的。從生活中的數學入手,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從學生熟悉的商品價格中的小數入手,使生活素材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初次學習小數并不感覺陌生,將教學重難點在不知不覺中化解。
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在教學新課時,我分為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是由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白紙的長和寬展開的,引導學生感知白紙的長和寬都不滿1米,那如果都用米來做單位是十分之幾米呢,學生之前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解決這個問題比較輕松,接著繼續追問“還有沒有其它的表示方法了呢”,有部分學生知道還可以用小數來表示,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第二部分是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是由引導學生思考1元2角和3元5角分別是幾點幾元來展開教學的。由于學生已經有了與這相關的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快地說出正確結果,但是要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又都說不出來了。我認為這是由于學生們還沒有體會到小數的含義,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在設計時先要學生把2角化成用元做單位的小數,再化1元2角,這樣就有部分學生能想到把1元2角先拆后并,在這部分學生的`帶動下,全班大部分學生也都能理解這種的思考方式了,從而也就達到了我確立的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的教學目標。從總體上來說,這兩部分的教學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符合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又有大量的生活經驗做基礎,所以學生掌握起來并不困難。最后,我要學生自學整數、自然數、小數及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加深了他們對數的理解,并且進一步地認識了小數。
三、存在的不足之處
1、鼓勵性語言還不夠豐富,評價方式比較單一,沒有很好地起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作用。
2、有些地方還是老師講得太多,學生講得太少,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還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索,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3、由于時間倉促,教學經驗不足,確實是還沒有吃透教材,在細節的處理上還有待改進。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4
三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的認識小數,是小學階段第一次教學小數的知識,僅限于一位小數(小數點的右邊只有一個數位),而且和量長度、買東西等具體事件聯系起來,便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習其中的數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括一位小數的意義、讀寫方法。而在這些內容中,小數的意義是重點,它是后繼學習比較小數大小和小數加減計算的思考基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接觸小數,小數的讀和寫并不是孩子的難點,怎么去借助生活實際去理解小數的意義才是學生的學習的關鍵,是本堂課教學的重難點。
一、基于以上考慮,我是這樣安排本節課的:
1、以“元”為切入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每天學的內容對他們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識,有些會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做基礎。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也經常接觸小數,例如在超市中用的標價牌就有小數。
2、以“米”作平臺
教材以米作單位的小數為例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這類小數對學生來說是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以1分米=1/10米=0.1米為重點,在突破這個重難點后,學生能利用知識的遷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
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用元、角引入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讓學生感受到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深刻領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同時緊緊抓住分數與小數的本質聯系進行教學,讓學生清晰理解小數只是分數的一種簡單的書寫形式,它們表達的意義是相同的。
二、不足之處:
1、語言要規范,過渡語的銜接要自然,課堂語言的感染力還需加強。導入部分時間過多。
2、為什么要學小數?因為小數在生活中很重要,要讓學生產生對小數的迫切需要,要體現了認識小數的價值。
3、生活中的小數要直接出示,我準備了生活中常見的小數的事例,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周圍有很多小數。
4、教師的引導、教師問題的提出要有明確性。每個問題的提出要能引起學生思考。
5、教學內容超出大綱范圍,給學生增加難度。從而也導致課堂時間沒有掌控好。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5
準備這節課時,自己總覺得不知道該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這節課有小數的讀法和寫法的介紹及小數意義的介紹,而新教材中卻把讀法和寫法給“模糊”教學了,難度降低了許多,只要求學生能口頭會讀,也沒特別地指導寫法,還要求小數的意義不能脫離現實背景(主要以價格和長度單位)抽象地去學小數。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差不多按照教學書中的過程來進行教學,也沒有多少創意。
課上完后感覺在教學小數的.讀寫、找生活中的小數(課外資料)、小數在價格表示中的含義,這幾個環節,學生學得還比較扎實。但在教學長度單位中的小數含義時,設計比較牽強,學生對分數與小數的關系理解也不夠透徹,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數與分數的關系及后來的兩位小數與分數的關系時,學生不容易講出。課后想想,是否可以這樣設計:把元角分和長度融合在一起,在價格中就安排分數與小數的關系教學,然后針對發現的規律,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長度單位中可以這樣或者為什么應該這樣?引起學生的思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其利用以前學過的分數知識幫助解釋,到達認識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的目的。
在設計時,還針對分數與小數的關系還安排了相對應的練習,如果這個練習做過后,我想對本節課難點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時間不夠,沒來得及做。
另外本節課讓我覺得可以設計兩張表格,在孩子們自學好以后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數先寫成分數,在寫成小數。然后讓孩子觀察表格中的小數,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樣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怎樣的分數可寫成兩位小數,通過表格的對比,孩子們可能馬上就能回答出來。我覺得為了讓孩子知道十分之幾的分數可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的分數可寫成兩位小數,表格設計會更利于讓孩子們比較、體會。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6
《認識小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內容。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或用到的小數的知識和問題
根據這個特點,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如下: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教學重點:認識小數。教學難點: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基本完成,教學重難點也基本解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過程順暢,總結巧妙,沒有采用一般的說體會這種方法,而是用認識新朋友那就請你來介紹你的朋友這個方式;
2、教學以元為單位小數的實際意義時講的.比較透,為下面教學以米為單位小數的實際意義作好鋪墊;
3、教學以米為單位小數的實際意義時采用開放式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
但本節課還存在不少問題:
1、最主要的問題是教師的教學語言還不夠嚴謹,教學中出現如:你會用元作單位來表示價格?這類問話,聽著十分別扭;再如學生在回答12.86元表示多少時說到:“小數點前面是元,小數點后面分別是幾角幾分。”時,雖然聽得出她對這部分內容已經掌握了,但教師應注意讓學生表述完整“小數點前面的數表示幾元,小數點后面第一位上的數表示幾角,()小數點后面第二位上的數表示幾分”。
2、個別教學環節如果調整一下,那么層次性就更強了,如練習中有“說身高”這題,是否將它放到講完教師身高之后呢?這個還有待商榷。
3、注意了學生的個別反饋,但忽視了集體反饋,對一部分差生的關注不夠。這些都是今后教學中該特別注意的地方,并需逐步改進。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7
一、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
學習小數,是在認識了分數后進行的教學。關于這節課,教材首先安排了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給學生認識,再介紹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還介紹了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中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了有關小數的哪些知識,學生已經知道的直接板書,比如讀法、寫法。學生不知道的引導學生學習,能自己學的就自學,比如小數各部分的名稱,自然數和整數的介紹等這些內容自己看書學習。充分尊重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二、從學生的生活出發。
關于這節課教材突出小數與生活、小數與分數的聯系。測量長度單位的結果不是整米數、物品的價格不識整元數,這是生活中用到小數的最常見的兩種情況。所以教材的安排先用分數表示,再用小數表示。這能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又能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小數的現實作用。
本節課我創設了猜價格的游戲。書簽的價格0.1元在學習1角=1/10元=0.1元。
書簽的長度8厘米,從學生熟知的價格背景中體驗分數與小數的.關系。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厘米,那么,8厘米就是8/10分米。還可以寫成 0.8分米。在組織學生交流小結時,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注意把小數與十分之幾聯系起來,有利于學生將小數認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系統,實現認知建構中的同化與順應,完成認知整合與網絡化過程。
生活中的小數比較多,練習時讓孩子多看看生活中的小數,理解小數的實際意義。介紹小數的來歷,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域,把對小數的認識放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時空背景體系中,讓學生感知其來龍去脈。所有的這些教學努力,都使新知在兒童頭腦中不孤單,不零碎,建立起廣泛而豐富的認知聯系,加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認知態勢,教學的內在效益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8
在數的領域中,學生已經認識了整數和分數,小數的認識是學生在認數領域中的再一次飛躍。在本節課中主要學習的是一位小數,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在生活中因為書寫的麻煩等各種原因,分數并不常出現,反而隨處可見的是小數,與分數相比,小數顯得更加實用。此外,小數更為直觀形象,計算結果用小數表示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去把握定位。
通過查閱資料,可以發現小數是在測量過程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決定以測量的操作活動作為導入,一方面符合知識產生的歷史;另一方面符合三年級孩子的特性:活潑、好動。讓學生動起來,可以調動課堂氣氛,使得這節概念課顯得不是那么枯燥。
在新知探索部分,首先探索的是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以長度為線索,以長度單位的轉換為基礎,引起學生的思考:從小單位換成大單位,不能再用整數表示,該怎么辦呢?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用分數表示,在此基礎上,再以十分之一米為例,第一次正式認識小數0.1,因為0.1是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所以0.1的認識還是比較重要的,給學生建立了小數的初步印象,也為認識其他的一位小數奠定了基礎。在認識了0.1之后,讓學生獨立完成自己測量結果的換算。這樣從整數到分數,再到小數的形的變化就很完整了,學生對于“分母是10的分數”與一位小數的關系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探索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的時候,通過抽象圖形的變化,讓學生猜測用什么樣的小數表示涂色部分,完成了“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到“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的過渡,再以“我們生活中哪里最常見到小數?”這個問題,將小數引到生活中去,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的過渡,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理念,還是比較自然的。
不足之處:
1. 教學語言還不夠嚴謹,語言表達不夠干凈利落,在聽學生的發言上還不夠專心,有的學生明明說的很到位,可能不是我想要的,我給忽略了。尤其忽略了對學生的激勵評價,要將數學教活,不僅要有精巧的教學設計,還需要充滿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學生的精彩發言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這不僅是對一個孩子的肯定,更是對她的言行的肯定,能為別的孩子樹立起了良好的榜樣。
2.對于《認識小數》這一課的思考不是非常深刻,沒有注重到引導學生認識學習小數的需要,對于小數的含義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學生對小數的認識僅限于最初最淺的認識,如果能在“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到“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的過渡部分添上一兩句:比0.9多0.1是多少呢?或許學生對于小數的認識就能更高一個層次了。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19
《認識小數》,這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這部分內容的教與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學習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后系統地學習小數打下初步基礎。 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借助生活素材,如:超市里商品的標價,學生找到帶有小數的物品等,把學習內容再具體化,拉近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小數,體現教學生活化。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為了拓展課堂教學的空間課前布置學生跟隨家長去商場、超市購物,注意觀察商品的標牌,以及同學間互量身高,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小數,在教學中老師以學生熟悉的文具價格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小學生的很多生活經驗,以及他們所學的有關知識,都能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激活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和相關知識基礎促進學習的正遷移,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形成學會的能力。 運用1米的直尺這一學生熟悉的實物,根據米和分米、厘米間的進率,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通過板書和課件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經過“觀察——猜想——嘗試——初步認識——運用——總結——深化理解”這一系統過程,順利完成了由整數、分數到小數的自然過渡,并通過拓展練習,讓學生將理論認識升華為實踐能力,真正理解小數的含義這一核心知識。
3、力求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教學中,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通過把1米分成10份,自主地建構起小數與分數的聯系,進而在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認識了小數,明白了小數的含義。 通過讀、想、議、說等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參與學習過程,達到了“情意共鳴、信息反饋、思維活躍流暢”的最佳境界。
4、合理發揮教師的作用。 整節課,我努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的難點環節我在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完成,真正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僅把學習的時間、思考的空間、展示的機會留給學生,而且教學內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饋強化,拓展了知識的寬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能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小數的現實作用,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情感的陶冶。接下來的新課鞏固練習,圍繞剛剛建構的“零點幾就是十分之幾”的分數意義,運用線段圖和正方形平分為10份的分數示意圖,讓學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數表達到小數表達,由看圖寫數到筆填口述,遞層推進且富有變化地鞏固所獲得的小數意義認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20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新教材三年級下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雖然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但是由于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大多數的孩子對于小數并不陌生,鑒于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小數的讀法及聯系生活實際表示小數意義的教學上,基于這一理念,在設計本課時,我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整節課下來,感覺學生對于表示價格的小數的實際意義和用小數表示身高這兩方面掌握得不錯,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學得輕松,也掌握得較好,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貼近生活,調動積極性。
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孩子們說印象中的小數、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這樣一開始孩子們就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他們必須去搜索知識庫中與本課知識有關的所有認知,為學習做好了必要的知識準備,同時能讓他們很深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這種做法讓學生很愉快的進入了學習的角色中。
主動探究,學習新知。
我充分利用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的購物場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加強對小數的'認識,感悟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生活的氣息。在教學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實際含義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在自學教材、提出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觀察這一學習觀察這一學習過程,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這一做法讓大部分學生都能認識分數。
積極引導,鞏固新知。
無論如何把課堂放給孩子們,老師在其中穿針引線的作用還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上,我舉出不同的例子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到小數可以用來表示長度、價格。同時我在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地方設計了有挑戰性的、有思考性的問題,促使孩子們去比較、去觀察、去思考、去表達,然后再加以引導。我認為這一環節做得很好,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正確、快速地讀出小數。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學的積極主動,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不斷地探索與老師的引導下獲得新知識,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認識小數》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乘法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08-17
《小數除法整理與復習一》教學反思11-23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07-11
《認識人民幣單元復習整理》教學反思08-29
《認識小數》教學反思07-07
《認識小數》教學反思04-16
《方程的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09-11
比的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11-01
《圓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