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紡織材料》教學反思范文
《紡織材料》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它們是什么做的》的第三課,根據(jù)本冊書的總體要求、單元目標和學生認知水平、年齡特點,將本課的目標定位為:科學知識:初步了解一些常見的紡織材料:棉、絲、羊毛、尼龍的主要特點和來源,并能大致根據(jù)來源的不同將它們劃分為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科學探究:能綜合運用多種感官以及放大鏡、鑷子、火柴等簡單工具對常見紡織材料的結實程度、吸水性、成分等進行簡單探究。體會到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是和人類的需求分不開的。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總觀整節(jié)課,教學目標達成的效果比較好,我想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幾點: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給孩子留一片自由的空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人為本是教育的核心。在這節(jié)課中,我認真鉆研教材,在領會其設計意圖的同時,根據(jù)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給學生預留了‘空白頁’,讓他們發(fā)展思維,當然,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給他的空間是有限的,不能無邊無際使他們無法把握。
紡織材料與紙都是學生經(jīng)常接觸的物品,所以我決定從學生的已有概念入手導入學習活動。在教學中,通過各種不同活動,從觀察入手,開展實驗,探究布料的性質特點,結合文字介紹,講述紡織材料的發(fā)展史。由于教學中需要大量的紡織材料來進行探究,所以我在課前一方面布置學生搜集各種紡織材料和關于紡織材料的信息,另一方面自己也收集一些紡織材料和原料提供給學生,供學生觀察、研究。
在探究活動中,我首先指導學生通過觸摸感覺,吹氣、滴水等簡單實驗活動,增加對布料的感性認識,再從布料的紋理、厚薄、軟硬等細微處研究布料的基本性質(吸水性、防水性、透氣性、牢固程度),接著詳細指導學生研究布料燃燒后的氣味和灰燼的不同,讓他們學會鑒別不同的布料,以幫助他們在購買衣服時能辨別布料的真假。最后利用布料的性質,加上合理的想象設計出未來高科技、高性能服飾。應該說隨著課堂環(huán)節(jié)的逐層深入,學生對布料的認識能逐步加深,拓展延伸時,很多學生能根據(jù)對布料的認識,設計出新型的服裝,展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但是,對學生來說,綜合運用各種方法來發(fā)現(xiàn)面料的性質特點比較困難,需要教師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加思考。
【《紡織材料》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扦插材料的處理》的教學反思04-27
金屬材料教學反思04-14
「原創(chuàng)」《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反思04-29
彩色切割膜-紡織品裝潢新材料04-27
紡織04-30
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2012研究生專業(yè)目錄04-27
項鏈教學材料05-01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5-04
紡織實習報告02-21
紡織實習報告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