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1
《5以內數的加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10以內數的點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10以內數的加法的基礎,是后面學習加法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基礎,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在具體的情景中,體會加法的含義這一內容上來。
成功之處:
課堂上,我盡量列舉學生身邊的實例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引導學生獨立觀察,組內交流討論,交流認識到:“要把兩部分合起來”需要用加法來計算,在老師小結時,讓學生用手勢表示,進一步體會加法表示“合起來”的意思。這樣即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又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加法的'認識,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決問題。
在鞏固練習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充分的利用學具進行動手擺一擺,說一說,一方面繼續鞏固對加法意義的理解,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感知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這一基本性質。
通過練習,規范學生的書寫格式、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還通過計算,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僅幫助學生熟練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而且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享受數學成功的快樂與價值。
不足之處:
在操作中,用先后這兩個順序詞誤導了孩子,結果孩子們僅列出了一個加法算式,造成后面環節的處理有些牽強。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2
一、在情境中感悟加法含義
對低年級學生,《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數一數有幾個小朋友在干什么。當學生能看著圖說出圖的意思后,幫助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原來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小朋友,現在一共有5個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整個新課內容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情境,運用講故事、做游戲、手勢演示等各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5以內數的加法》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就學過,有基礎,如何在孩子進來前和出去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變化,葉瀾說,在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有意義的。初步的意義是學生學到了新的知識;進一步是鍛煉了能力;往前發展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再發展一步,是他越來越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才會學到新東西。這節課中學生既感悟到了加法的含義,又產生用加法計算的需求。給我的感覺是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
二、加強口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在進行計算的時候,首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思考,找出不同的方法,盡最大可能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5以內數的加法計算的基礎是認識了數和數的合成,5以內數的加法計算又是以后學習加、減法計算和解決加、減實際問題最基礎的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急于將最優化的方法介紹給學生,而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找找不同的方法,既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拓寬了思路,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最后得出2和3合成 5,所以3+2=5。解決問題的時候,又讓學生利用剛剛學的加法,充分體驗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致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實現有效課堂的有力保障。數學教學首先是一種教育,小學生需要更多的養成教育。學生在經歷數學知識生成,體驗數學思想和方法的過程中,要持之以恒地滲透數學學習習慣的教育。觀察習慣,思考習慣,乃至心算習慣,草稿習慣等等,不是一兩堂課或一兩段時間學生就會養成的,不厭其煩的引導,長期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和學生的身體成長融合為一體,成長為學生良好的素質。先想說做再在教師引導,同伴互助的基礎上更深入地想說做,這就在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3
今天,我在(1)班教了5以內數的加法。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復習舊知識,口答5以內數的分與合。這樣為學生學5以內加法做好鋪墊。接著利用情景傳授新課。注意加號和算式讀法的教學。整的一堂課下來,我覺得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在進行課堂小結時,我用口算5以內加法的練習代替,這樣反復的練習,以便學生鞏固新學的知識。
不過,我覺得這堂課還是不盡人意,例如:
1、已課前準備仍不夠充分,在教例題時可以不用課本上的內容,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里的人物更能吸引學生。
2、在教學過程中,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比較少,聲音普遍不夠響亮。
3、在檢查鞏固練習時,仍有20來個學生沒辦法獨立完成。而自已課后也沒及時進行補差。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努力地鉆研教材,鉆研學生,多請教有經驗的,學識淵博的教師,以爭取更大的進步,早日成為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4
《5以內數的加法》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學好這一課,對以后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學生已經在幼兒園或家庭教育中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甚至有部分孩子已經會計算100以內的加法了。但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的合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重視加法含義的體會,突顯分與和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既是加法計算的依據,又是用加法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基礎。教學例題時我利用多媒體動態呈現情境,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說清楚圖意(原來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接著我以提問的'方式告訴學生第三句話:一共有多少個?通過一起說一說,大本領的小老師領著說,指名說等環節讓學生結合情境描述,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再抽象出3人和2人,合起來是5人,讓學生對合起來要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體會到把兩個數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讓學生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
對于3+2的計算,可以是由圖上數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這里我問: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有學生說是數出來的,但回答不出是想分與合,這時我引導他們用學過的分與合知識計算,有孩子想到3和2合成5,讓學生自覺地與已經學過的分與合的知識建立聯系,從而感悟計算的方法。
二、練習設計注重層次性,拓展學生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1~3題的練習中,分別是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數、畫圓圈、和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第1題我重點指導學生說清楚圖意,歸納成3只小雞和 1只母雞,合起來是4只,2只青蛙和2只青蛙,合起來是4只突顯加法含義,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把兩個數合在一起用加法計算。第2題通過畫圖操作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及計算方法。第3題重點指導幾和幾合成幾的方法來口算,引導學生說好一句話因為幾和幾合成幾,所以幾加幾等于幾。練習題從直觀形象逐步過渡到抽象概括的過程,同時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拓展能力。
立足教材內容,盡可能讓每個孩子參與學習是我追求的目標,本課將理解加法含義,領悟計算方法作為重點,鼓勵學生結合動態情境圖體會感悟加法含義,突顯分與合的思想學會加法口算。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5
本節課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我在設計該課教法時主要是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含義,并正確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一、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有如下特點
1、首先,我通過圖例中的場景來讓學生感受加法的含義,并領悟計算方法,根據圖意或數的合成的知識算出得數。其次,學生們現在屬于愛表現的階段,什么事情都想被關注,所以我根據這一性格特點設計,從生活中的'一個普通問題引入數學知識的學習,親切而自然,不僅能使學生體會加法的含義,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在充滿信心的狀態下接受新的知識。第三,由于之前已經給學生設置了要當小老師的情節,所以利用孩子們的特性,讓他們在積極動腦中勇躍回答問題,理清加法的含義是將兩部分物體合起來。第四,創設一個情境,讓男生女生進行比賽,讓學生充分得到練習,自主解決問題。
2、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交流等數學活動。在本課教學中,一開始采用教學掛圖,有利于學生進行積極自主的學習活動;充分的認識了什么是加法,明確了加法的含義,又找到了計算加法的方法。其二又在一開始給學生創設當小老師的情境中來完成練習,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過程中體驗、理解和掌握知識。
3、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加法是小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的最基礎的知識之一,《5以內數的加法》就突出體現了它的基礎性、價值性。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總之,感到學生學的認真、輕松,基本掌握了什么叫加法,也能快速的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二、我感受的教學遺憾
學生在完成本節課的學習要求之后,老師還應該加入一個拓展環節,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法,生活中,哪些事件也可以用加法式子來表示呢?讓學生們明白,數學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更加熱愛數學。同時,說的過程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大膽回答問題的能力。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6
“5以內數的加法”是在學生認識了5以內的數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義的基礎上教學的。《標準》認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所以根據學生特點,我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1、復習鋪墊。
讓學生擺學具,先擺3個,擺5個,再把3個分兩堆,把5個分兩堆,分別說說怎么分的。讓學生回憶學過的5以內的組成,為5以內數的加法做準備。
2、探究新知。
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動感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讓學生說出圖意后,讓學生拿出小棒代替氣球擺一擺,讓學生知道把小丑兩只手上的氣球合起來要用加法,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學生很想表現自己會了,爭著要邊說邊做“合起來”,這時多讓一些學生說一說,加深印象。再請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指導學生認識加號。算式列出后,再請學生說說算式中每個數字代表什么什么意思,為學習解決問題作準備。在計算出結果時,問問學生是怎么算的。學生有的說想的分合式,有的說數數算出來的,對此不強調某一種想法,對每一種都表示肯定,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待到以后進行大一些數的加法時再由學生自己選擇最方便、最合適的方法,留給他們思考的`空間。
3、分層練習。
先讓學生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問合起來一共有幾根,體驗把兩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就是32=5.這樣的游戲進行幾次后,讓學生看書p24“做一做”,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對于第三幅圖,有的學生會從圖上的人物來說算式的意思,有的會從桌上的紙鶴來說算式意思,都給予肯定。
本節課力圖體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理念,通過學生觀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嘗到發現數學的樂趣。同時教學后覺得在練習多樣性、趣味性上還需要再改。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7
今天和學生一起學習了《5以內數的加法》,我看到圖上近處3個小朋友在澆花,遠處有2個小朋友在提水。于是想到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小朋友們不但愛學習,還愛勞動呢,看他們在干什么?(出示3個小朋友澆花的動畫)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接著說:水不夠了,這時有人去提水了,(再出示兩個小朋友提水的動畫)學生再說說幾個小朋友在提水?這幾個小朋友是“護綠小隊”的,他們一共有多少人啊?通過動畫演示,分3個層次,學生一句句的說出題意:有3個小朋友在澆水,有2個小朋友在提水,一共有幾個小朋友?這樣做,為以后解決問題時采用條件加問題的形式做滲透。以課件動態化的出示情境,有利于學生的.理解,為第一次接觸加法的學生搭了一個臺階。
“+”學生已經認識,我就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的意義是合起來。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算式3+2=5中3、2、5的意義解釋,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來解釋,說明學生能夠理解數的意義了。學生能夠通過分與合的經驗說出算式的意義。讓學生經歷形象-數-符號-語言-初步將意義整合。最后將3+2=5意義精簡為3和2合起來是5。這樣學生對算理就理解清楚了,并在說中理解了加法的含義。
想想做做第4題有3幅小白兔采蘑菇的圖,我先用動畫把它們放一遍給學生看,再請學生自己看著圖編好《小白兔采蘑菇》的故事,在編故事的過程中把蘑菇數量的變化過程在算式中填寫清楚,集體交流時學生就能明白每個算式所表示的含義,也注意到了算式之間的聯系。
看來書上的情景圖,如果我們挖掘的好了,就能有很不錯的效果,就不需要絞盡腦汁的去自己創設情境了。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8
今天我上了《5以內數的加法》,5以內加法計算的基礎就是5以內各數的分與合,所以學生基本上都會計算。課后和聽課老師交換意見,不足之處反思如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在新課開始的時候,讓學生結合主題圖說說圖意,這里就是要讓學生產生3個人和2個人合起來是5個人的概念。讓學生對“合起來”要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但是這里我的時間用的較少,對于“合起來”這個概念的建立很快的帶過去,使學生理解得不是很深刻。對于3+2的計算,可以是由圖上數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這里我問學生3+2是怎樣算的,一開始學生有的說是“心算的”,有的說是“心里想的”,就是回答不出是想分與合,或者是直接就是從圖上數出的。在學生這樣回答的時候,我又追問了幾次,學生其實心里可能就是在想分與合計算的,但是他們回答不上來,這里我就不應該再多次追問,直接可以和學生指出我們在計算加法的時候就可以用分與合的方法,而且我們計算加法的主要方法也是這個,雖然后來我也給學生指出了可以這樣算,但是在教學的環節中過于拖沓和累贅,顯得教學的環節不是很緊湊。
在新課教學環節的最后,教師應該適當的總結一下,如這里的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3+2=5表示什么?我在課上作了這樣的處理,讓學生說,結果感覺有點像回答問題,沒有對新課作出像結論一樣的總結。
在“想想做做”1~3題的練習中,分別是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數、畫圓圈、和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在這三題的練習中教師主要是點撥和指導方法,然后放手讓學生去完成練習,這里我講解的過多,沒有留給學生互相交流的機會,另外,時間有點緊張,以致于最后一道練習學寫算式的題目也沒有按計劃完成,原因就是前面的練習題的處理上拖沓,我本意是想通過練習加強新知識的`鞏固,因此處理的比較細致,課后思考這樣做使學生缺少了自主學習的機會。
最后第二題是一個郵箱和信封連線的題目,我給學生做了一個郵箱送信的游戲,本意是想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效果看來不是很好,有些學生注意力被分散,書上沒有完成,時間過于倉促。
總得說來,這堂課上得不是很成功。
另外低年級階段,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聽、完整地說。認真聽包括聽老師說還有聽同學說,前面做的還比較好,但有時候在聽同學回答的時候表現就不是很好了。有時候覺得課堂上我說的太多,留給學生說,讓他們表達的機會不多,對他們不信任,應該多相信學生,充分給他們表達自己、闡述自己意見的機會,培養他們勇于思考,完整表達的能力。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9
5以內的加減法是加減法的基礎,大部分同學在幼兒園都已經掌握5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但是少部分同學對5以內的算法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加減法的含義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掌握的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據圖意來判斷是不是用加減法,來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加法的含義是求兩個數合起來一共是多少。針對這個含義,上課時,通過例題的圖,讓學生說一說圖意,然后直觀的感受合起來一共多少個,小丑一個手拿三個氣球,另一個手拿一個氣球,下一副圖是把這些氣球放到一個手里了,大家看看有多少個氣球,很直觀的看出有四個氣球,可以通過數一數的辦法,有同學能說出3+1=4個,讓學生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學生說的還不錯,學生能說出,3個和1個合在一起是4個,老師接著說,合在一起就用加法,這是加好“+”。
接著再看做一做,讓同學根據圖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孩子們說的都很好。
接著教學下一個例題,讓學生根據圖編個小故事,說一說圖意,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真不錯,能說出:有3只松鼠在吃松果,又來了2只小松鼠。老師問你們知道現在一共有幾只小松鼠?學生也很輕松的輸出5只,并讓孩子們說一說怎么想的,有數一數的,有用算式的。我重點引導如何算3+2=5,引導孩子從5的組成來計算,既然5可以分成3和2,那么3和2合起來肯定就是5,所以3+2=5。再讓大家擺擺學具感受一下。
總之,5以內數的加法,體會加法的含義是重點,計算方法也很重要。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10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要求掌握了5的分與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是后面學習加減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基礎,部分孩子都讀過幼兒園,大部分孩子對這部分內容掌握得較好。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在具體的情景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這一內容上來,具體如下。
首先,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無處不在,課堂上,我盡量列舉學生身邊的事情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如教學5 以內的加法時,首先出示小雞的場景圖,引導學生獨立觀察,同桌交流討論,交流認識到:把原來的3只和又來2只合起來共有5只。在老師小結的同時,學生用手勢表示進一步體會加法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其次,在學生讀算式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理解“要把兩部分合起來”需要用加法來計算,這樣即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又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加法的認識,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決問題。
其次,深化練習,在擺脫具體圖形后學生直接應用合起來的思想計算第3題,在交流中,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算法,同時通過練習,規范學生的書寫格式,給人以數學美的欣賞。
再次,實踐應用,出示第4題的主題圖,在學生自由表達題意的前提上獨立完成,全班交流中培養學生完整表達的能力;另外,還通過計算后投信件的游戲,不僅幫助學生熟練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而且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享受數學成功的快樂與價值。
總之,教學中,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運算方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思維的訓練。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11
對本節課比較滿意的地方:(教學設計、重難點、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方面)
作為一個學前班的數學老師,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節課是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既是幼兒學習加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應用題的啟蒙。上這節《5以內數的加法》,我想了很多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義。
本節課的開始,我創設了“小鳥從美麗的大森林飛到草原上,落到草地上吃草”這樣一個情境。讓幼兒數一數有幾只小鳥,課件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讓幼兒說說看到這些你想到了,讓幼兒自己提問,老師刪選幼兒的問題,保留“一共有幾只小鳥?”然后放手讓幼兒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感知“合起來”就“加起來”的意思,對加法有了感性認識,同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
二、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一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接著我把幼兒引入“氣球圖”,看完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看懂了什么,然后指名說一說,讓幼兒帶這任務去觀察,既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興趣,滿足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又增進幼兒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通過數學學習,讓幼兒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是新課標中特別強調的。我把主動權交給了幼兒,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我作為一個傾聽者,將他們零散的知道串連起來,用規范的語言深化他們對加法的認知,使他們加深了對加法的意義的理解,又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又培養了幼兒的應用意識,為今后學習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新課標需要新理念來支持,作為新課標的實踐者,我們在積極實踐的同時,又要不斷地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貫徹好新課標精神,落實好素質教育。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12
這堂5以內數的加法課程,是我在數學教學中很重要的一課。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加法的概念和運算,我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和實施。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首先,我通過實物演示,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加法的含義。例如,我使用小球或圖形,將它們組合在一起,讓學生明白加法就是將兩個數合并在一起。這種方法對于幫助學生建立加法的直觀理解非常有效。
其次,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自己總結出5以內加法的規律。例如,通過觀察“1+1=2”,“2+1=3”等例子,學生可以發現加法的一些基本規律,如“加1”的規律,這對于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非常重要。
另外,我也重視在練習中鞏固學生的加法運算能力。我設計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反復進行加法運算。通過不斷的練習,學生逐漸熟練掌握了5以內數的加法運算。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在于我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思維活躍,對于我提出的問題能夠積極思考并回答。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在理解加法的概念上還存在一些困難。未來,我需要更多地關注這些學生,通過個別輔導等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
另外,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家長的的合作與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通過家校合作,我們可以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
這堂5以內數的加法教學課程雖然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但總體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我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改進,學生一定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
【一年級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數的加法》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20
5以內的加法的教學反思05-02
《5以內的加法》的教學反思05-01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04-28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學反思05-06
「原創」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04-29
5以內的加法教學設計與反思04-28
5以內的加法反思08-12
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