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學反思
在現實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學反思 1
通過本課教學,我認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活動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因為教師是引導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者、引導者、組織者,教師的科學素養、探究的能力以及營造的探究環境直接決定著學生探究活動的成功與否,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進行探究“活動3”時,由于條件所限,沒有給每一小組一套實驗材料,而只是教師演示。因為找不到紅墨水,就用黑色墨水代替了,效果沒有紅墨水那么理想。把筷子換成鑷子就更好。這一活動,先讓學生根據平時自己的認識,完成表格里面的“猜想”部分,再根據教師的演示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得出:食鹽、糖、墨水能被水溶解,小石子、油不能被水溶解。這時教師歸納:簡單地說,如果一種物質像糖和鹽一樣,可以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就說它在水中溶解了。學生能真正理解什么叫溶解。在舉例說明溶解的時候,有學生說到“汽水”,只知道里面有氣,就不知道是什么氣。這時就要靠教師說明“可樂里面的氣泡是怎么回事”了。拓展“茶葉會溶解嗎?”,先出示一杯已經泡好的茶,讓學生想起泡茶的過程,再討論,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茶葉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溶解的成分。”在下來的舉例說明里,有學生更列舉出:“中藥”跟茶葉一樣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溶解的成分。進行探究“活動4”時,教材中呈現了3組對比實驗的圖片,我堅持在學生面前演示這3組對比實驗,但只是用一根玻璃棒攪拌,這對于實驗效果的影響有點不好,而做到把方糖弄碎時,更是沒有先行準備錘子,所以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意外。總的來說,這個活動中,學生還是能理解得出的結論:攪拌、加熱、弄碎是加快溶解的方法。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學反思 2
今天,上了四年級的《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課。課一開始,我提出問題:鹽和蘇打都能溶解在水里,可是老師不知道它們兩個誰在水里的溶解能力強?誰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呀?同學們聽到老師碰到難題,一個個都猴急得要幫老師想方法。(必竟是四年級,還天真)我知道他們想說“做實驗”。我就接著說,怎么樣做實驗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都稍頓了一下,不過一會兒,就活躍起來。我說,不急,你們四個人一小組先討論討論,把自身的想法在小組里先交流一下,看看他人能不能同意你的想法。同學們熱鬧起來。我也下去聽聽他們到底能想出些什么方法。
下面是一些小組的想法:
1、我們小組是先用兩個燒杯裝相同多的水,然后分別在燒杯里先放相同多的鹽和蘇打,攪拌,看看誰先溶解。我問:先溶解就能看出誰的溶解能力強了嗎?
2、我們小組是先用兩個燒杯裝相同多的水,然后分別在燒杯里先放現樣多的鹽和蘇打,攪拌,看看是不是溶解,假如溶解了,再放同樣多的鹽和蘇打,再重復,直到不能溶解為止,比較誰放得多,就能看出溶解能力的大小了。
基本上全班的意見就這兩種,于是我叫同學起來交流,當說出第一種想法時,同學初一聽,覺得還是挺有道理的,在他們的觀念里,先溶解的就是溶解能力強;但當他們聽到第二種想法時,就覺得比第一種想法更科學,更完善;紛紛贊同第二種想法,因為在相同多的水里,誰溶解的更多,就更能說明誰的溶解能力強。于是我再讓同學說,既然是比誰在相同多的水里溶解得多,那么怎么比更公平呢?同學說了:首先水要一樣多,我就告訴同學,你們的桌上有燒杯,上面有刻度,我們都取50ML。然后是每一次放鹽和蘇打要一樣多,我問:怎樣才干做到一樣多呢?桌上有小勺,同學馬上想到每次都取一平勺。最后,在放第二勺前,一定要等到前一勺的鹽和蘇打完全溶解后再放。在公平的前題下,誰放得多,就是溶解能力強。我褒揚了他們,說:你們真行,幫老師想出了方法。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到底他們誰溶解能力強呢?做做看。于是同學們很快就投入了實驗中。當然實驗結果很明顯,鹽比蘇打溶解能力強多了。
交流結果,同學都能說這樣的結果,我追問了,你怎么看出來的呢?找到了什么證據呢?同學說:鹽放到8平勺開始溶解不了了,而蘇打放到3平勺就溶解不了了。所以我說鹽的溶解能力強。其余同學的回答也差不多。
這節課的總體思路是提出問題——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找出證據得出結論。課的結構思路還是很清晰的'。
當然,這節課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溶解能力這樣一個概念我在一說出來之后,還是有同學是不理解的,所以在討論時,會出現先溶解就是溶解能力強的觀點。是不是有個變通的說法,讓同學好理解。第二個地方是,同學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鹽和蘇打放時,在蘇打沒有完全溶解前也在加,他們認為同樣多就是同時加,看到鹽完全溶解加鹽了,也就開始加蘇打了。以至于他們的小組實驗現象模糊。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學反思 3
1.如何判斷物質的飽和。食鹽溶解時,由于里面有一些雜質,因此即使很少的量溶解后杯底也存有一些沉淀。在加入兩份、三份后這種現象更加明顯。這就給學生判斷溶液是否飽和造成一定的干擾。因此在實驗前,可給學生一個直觀的示范,把兩杯溶液(一杯是雜質沉淀,一杯是飽和狀態)呈現給大家,讓學生在實驗中有個判斷的標準。
2.氣體的溶解。上課時我用的是雪碧,水中的`氣泡很明顯,上升也很明顯,在用注射器演示減小壓力(往外抽)時,可以看見會產生更多更大的氣泡網上升,但在演示增大壓力(往內推)時,第一課第二課還是比較明顯的,里面的氣泡大多數消失了,在第三個班上演示時,效果就不那么明顯了,我只能加以解說把學生的注意引到氣泡變少上來。思考原因,可能因為做實驗的那瓶雪碧后來氣體跑了不少,從而影響了實驗效果。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教學反思04-29
第7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教案04-25
教案-物質的溶解04-25
1.8 物質在水中的結晶教案04-25
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04-17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04-28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04-29
溶解度教學反思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