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學反思
《母雞》教學反思
——同課異構有感
邵原鎮六主小學吳利蘋
9月21號接到通知,25號有任務。不但要下城來聽課,還要自己準備好這節課,隨時有可能上臺作課。然后,我就開始緊張了,語文書再沒離過手,心中也反復揣摩這課我要怎么講。
《母雞》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就想略讀課要怎么教。有人說略讀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成分更重一些,老師要少扶多放。學生要少品多悟;也有人說略讀課延伸拓展的更多一些,可以向課外閱讀拓展,向口語交際、書面表達、綜合實踐拓展,向生活拓展;還有人說略讀課文的教學是檢驗學生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與技巧,學生能借助這篇課文掌握一些閱讀方法,知道一些閱讀知識,并在課文中加以運用。看了這么多關于略讀課怎么教,搞得我混亂了。
于是,我暫時還按照自己的思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了本課的教學思路。初讀文——理清脈絡——再讀文——理解文字——三讀文——把握情感。不過,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我并沒有來得及給學生上這一課。
9月25日,濟瀆路小學,兩節課——四年級略讀課文《母雞》同課異構。張小娟老師開講。她沉著穩重,駕輕就熟,一節課娓娓道來,聽者如沐春風。我聽得入了迷。學生們也是。老師的每一個指令都得到學生的積極回應。同時學生還自主思考,提出疑問,推進課堂進展。在這個過程中,面對課堂生成性問題,張老師處理得宜,體現了高潮的課堂藝術,使得學生注意力始終都落到本課目標中。
反思我的授課過程,學生走神的、做小動作的,今天我不想用平時的借口“哎呀,山區的孩子語文素質沒那么高啦”來粉飾太平,安慰自己了。我在羨慕別人的學生應對自如頭腦靈活時,我在鄙薄我的學生榆木疙瘩死氣沉沉時,我忽略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授課中,我只顧照著自己的設想進展下去,學生有問題生成時候,我采取的方法是批評或無視,恰恰是我的無能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課沒有期待時,自然也沒有參與的熱情了。
我的學生不善于動腦,會不會是我在平日的教學中一言堂,不肯放手,扼殺了他們的積極性呢?
我的學生無法實現我的課堂設定,會不會是我的教學設計有缺陷,或者我忽略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呢?
我的學生不會學習,不會感情朗誦。可是教會他們讀書方法與技巧不正是我應該做的嗎。不曾栽種,但求收獲,一味的要求他們醍醐灌頂,會不會太強人所難呢?
隨后,史若蘭也執教該課。在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都是這樣努力卻又吃力的推進課堂教學的。我們按部就班,從字詞到課文,從課文到情感,從提出問題到包辦答案,結果卻總是事倍功半。
28號,我在班里上了這一課。學生們很驚訝,我怎么跳過那么多沒講的課文直接到了這一課。我沒有照著教案照本宣科,而是看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進程。他們讀得課文還是缺乏情感,我就創設情境引領他們找情感;他們對我的提問半天說不出答案,我也控制住自己說出答案的慣性,給他們時間,鼓勵他們進行思考;過渡段、中心段、好詞好句、總分結構、比喻擬人,一個個我期待中的答案從孩子們口中說出來時,我有一種成就感。他們的問題,我沒有放到一邊,而是試著緊扣中心進行說明。他們的笨拙,我沒有一味批判,而是細心引導、耐心等待。我放棄了以往一節課必須要講完很多知識的求全求多,用一課一得來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們。
對我來說,這一節課其實很艱難。因為要和自己多年的慣性教學進行對抗。我不能說這節課是成功的,我只能說,我努力在改變著。
課后,我回顧本堂課得失。認為今后的略讀課要做到少扶多放。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多教給閱讀方法,再創設實踐環境讓學生嘗試應用。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努力改變,從一言堂的教學慣性中走出來。
【《母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母雞》教學反思04-07
母雞教學反思04-28
母雞教學反思09-22
母雞的教學反思04-07
母雞教學反思04-21
課文《母雞》教學反思05-04
《母雞》教學反思范文05-02
《母雞》教學反思(精選26篇)10-24
課文《母雞》的教學反思范文04-29
母雞叫咯咯教學反思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