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四年級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四年級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四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進行假設。
2.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
4.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5.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科學知識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擺得越快。
2.在實驗中會“控制變量”,知道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
3.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試驗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的態度。
3、體驗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和研究擺的樂趣。
學習成果
預計學生能夠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擺得越快。在實驗中會“控制變量”,知道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試驗結果。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進行假設。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學習成果評價:
概念發展
層次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在實驗中不會“控制變量”,不知道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試驗結果。
層次2: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在實驗中不會“控制變量”,不知道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試驗結果。
層次3: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在實驗中會“控制變量”,知道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試驗結果。
探究能力:
層次 1: 不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進行假設。不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不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不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不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層次 2: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進行假設。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不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不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不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層次3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進行假設。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學生/教師互動目的
集中話題
1、教師:我手心里握著一樣東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嗎?
(教師松手,手心掛著一個簡易的擺)問學生: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板書:擺
2、教師:關于擺,你們知道些什么知識?(指名學生說說)
3、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擺,探究一下擺中有什么奧秘。
探索和調查
讓學生學會測定15秒內擺擺動的次數。
(1)教師:要了解擺的奧秘,首先,讓我們來掌握一項本領,學會測定擺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那擺怎樣才算擺動一次呢?
教師演示:把擺拉開一個角度,松手。同時講解:擺擺到另一面,再回到開始運動的地方我們就算擺擺動一次。
(2)講解如何使用秒表記時。
(3)教師與學生合作:測定講臺上的擺15秒內擺動的次數。教師同時指導,怎樣減小誤差。
(每組到老師處領一個擺,組內自行分工:記時員,操作擺的人員,記數員,記錄員,匯報員。)
(4)學生合作測定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
(5)學生匯報。
2、發現問題,作出假設。
(1)談話:同學們,你們匯報的實驗結果,各組的.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基本上都不同,那為什么擺在相同的時間內擺動會有快慢?擺擺動的快慢究竟與什么有關呢?請同學們觀察你們的擺,作出你們的猜測。
(2)學生討論,作出猜測。
(3)學生猜測,歸結為擺的快慢與擺角的大小、擺錘的輕重、擺線的長短有關。(板書)
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1)教師:假設不一定是正確的,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證明。你們小組覺得擺的快慢與哪種假設最有可能有關,就作為你們研究的課題,設計一下你們的實驗該怎么來做?并記錄下你們的方案。
(2)學生討論,設計方案。
(3)學生匯報方案, 相互評點各組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否科學,教師再提供參考意見,主要是怎樣控制變量。
科學四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人體需要的氧氣又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在排出體外。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2、過程與方法:愿意與同學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實驗活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人體呼吸與循環過程中,身體各個器官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的過程,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
教學重點:
了解在人體活動過程中,當肺完成氣體交換后,心臟所要完成的輸送血液的功能。
教學難點:
了解在人體活動過程中,當肺完成氣體交換后,心臟所要完成的輸送血液的功能。
教學準備:
吸耳球、水槽2個、水、心臟模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播放一段有關運動的錄像。(播放學生跑步后的體征表現,如流汗、氣喘、疲憊的視頻資料)
(2)匯報交流:運動后身體發生哪些變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顧:運動后呼吸為什么會加快?
(3)提出問題:心跳為什么會加快?
二、認識心臟和心跳
1、(出示心臟模型)了解人的心臟是什么樣子的?講解心臟的位置和大小。
2、看書了解心臟不停跳動是在干什么?
3、(播放視頻)講解:我們的心跳就是心臟在跳動,也就是心臟在收縮和舒張。心臟收縮和舒張一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跳一次。
4、(播放視頻)認識心臟在收縮和舒張使血液在人體循環的過程。
5、認識劇烈運動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心臟不停跳動使血液循環過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視頻)
用一個洗耳球和塑料管來模擬心臟收縮與舒張過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運輸的形式。
總結:心跳使血液在人體內不停地循環,血液向人體各處不斷輸送氧氣和養分,同時又將身體內產生的廢氣通過肺部排出體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發生了什么變化?(心跳加快使人體內的血液循環加快。)
二、課外延伸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我們心肺功能,身體更健康。
三、總結:
科學四年級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組織和指導學生在經歷“制定方案——動手制作——不斷改進”的制作蠟燭鐘的活動過程,意識到科學成果的產生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的過程。
2、經歷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活動中,發現科學中的細節問題并加以修正。
3、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對計時工具的探究實踐活動,感受人類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
二、教學準備。
每小組粗細不同的蠟燭、一把尺子、一支黑色的記號筆、一張白紙、一個橡皮泥、一個蠟燭鬧鐘、一盒火柴、計時表、沙漏。
三、學生分析。
對于小學五年級來說,用蠟燭做一個能夠計時的工具,是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想到,但是制作起來又不是很難的活動。他們的動手能力強,但是發現問題和思考的能力一般。因此,本課的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在“蠟燭鐘的設計方案有問題嗎”“怎樣讓你的蠟燭鐘計時更準確”“還有哪些因素干擾我們實驗結果”等一系列的關鍵性的問題,以及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引導學生思維向深度廣度發展。
四、教學過程:
(一)前后課銜接,引出問題。
1、考考你,古人晚上用什么計時?
2、出示蠟燭。
用蠟燭來做一個蠟燭鐘,照明計時兩不誤,一舉兩得。今天我們就用蠟燭做一個夜間的計時器。(板書:夜間的計時器———蠟燭鐘)
(二)設計方案。
1、設計計時5分鐘蠟燭鐘。
(1)討論:先說說怎樣用蠟燭做一個能計時的蠟燭鐘。
(2)任務:做一個以一分鐘為單位計時5分鐘的蠟燭鐘。
2、討論并思考:(出示討論內容)
要求:蠟燭鐘計時盡量準確。
①怎樣用一根蠟燭制作一個可以計時5分鐘的蠟燭鐘?
②需要哪些材料?
③畫出預計做成的蠟燭鐘草圖。
④討論并及時記錄在設計方案的.表格中。
3、描述自己的設計:
哪個小組上來介紹自己組的方案,請其他小組認真,看他們方案是否科學合理。(要求蠟燭鐘設計草圖,并講清設計思路,再介紹選用的材料及各材料作用。)
4、完善自己的設計:
聽完匯報小組的介紹后,其他學生參與質疑,重點就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和選材加以關注。在匯報小組和師生的討論辯析中形成一套比較科學的實驗方案。
5、教師關鍵性問題:
①有小組可能會采用觀察蠟燭燒5分鐘后長度,再取另一根標上長度。教師則及時引導:要是讓這一蠟燭可以計時一個小時或更長呢?這種方案明顯存在不足。能不能根據推理方法,先觀察某一段時間內蠟燭燃燒的長度,再推算出10分鐘或更長的長度?
②一根蠟燭就標一個長度,如果剛好讓10分鐘可以,要是讓計時7分鐘或7分30秒?怎么辦?
③每一小組根據這幾點反思整改自己組設計方案重新作一份設計草圖,并領取自己需要的研究材料。
(三)制作計時5分鐘的蠟燭鐘。
請同學們學生按照討論完善后的實驗方案進行制作蠟燭鐘,活動時間為7分鐘,(出示沙漏)老師用計時7分鐘的沙漏計時,現在開始。
分組制作蠟燭鐘。
(四)展示、評議蠟燭鐘。
1、哪一小組愿意向大家展示并介紹自己組的得意之做———蠟燭鐘?(要說清自己的制作過程,闡述自己的思路。)
2、接受其他小組的質疑。
(五)測試蠟燭鐘計時是否準確。
1、第一次計時比賽。
(1)要求:
想不想看看大家做的蠟燭鐘到底準不準?
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計時比賽。計時時間為一分鐘。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同時劃著火柴后共同倒數3個數,然后點燃我們的蠟燭鐘,如果你們認為燒到一分鐘了就想辦法把它熄滅,然后迅速舉起組牌示意,老師在這里用秒表計時。聽清楚了嗎?(計時比賽)
(2)公布比賽成績。
①關鍵問題:什么原因導致你們蠟燭鐘計時不準確?
②學生交流人為因素、材料影響、環境因素。
2、兩分鐘修正蠟燭鐘。
3、第二次計時比賽。
4、根據比賽成績分析修正以后的計時情況,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六)拓展延伸:制作蠟燭鬧鐘。
我們發現了很多影響蠟燭鐘計時準確的因素,經過我們的改進誤差縮小了,但是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我們的祖先象你們今天這樣,在經過了千百年來不斷的改進中,才有了今天計時準確的鐘表。今天回家后每一位同學可以再仔細做做,可以換種材料做做:比如用流水做一個水鐘,用沙子做一個沙漏還可以用點燃的香(盤式蚊香、拜佛的香甚至香煙都可以),然后把自己的體會心得和大家以及老師分享一下,可以嗎?
今天,通過同學們的集體智慧,我們讓普通的一根蠟燭成為了一個可以計時的計時器,你們多了不起啊!但是老師想提出更高的要求,你們能在今天的蠟燭鐘的基礎上做出一個能報時的蠟燭鬧鐘嗎?想想怎么做?(看教學時間而定:如時間夠展開談,如時間不夠,作為課后延伸活動)
(出示蠟燭鬧鐘)老師這里有一個做好的蠟燭鬧鐘,相信你們一定能作一個比我更好的。下課。
五、課后反思:
在本節課準備過程中和在實施課堂教學后,讓我對科學課教學中的教師引領作用和點撥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就本節課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談一些我的教學感悟。
(一)實現學生的輻合型思維發展。
輻合型思維是當認知主體面臨一個認知問題的時候,通常注重考慮各種相關因素,收集盡可能多的相關信息,找出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最后提出一種解決問題的的具體方法。基于以上認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緊緊圍繞實現學生的輻合型思維發展這一定位。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充分創設了實現學生輻合型思維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從有結構實驗材料的準備,到“測試蠟燭鐘比賽—分析數據發現問題—修正問題——再測試——再分析數據—再發現問題”等教學設計。最終實現了:當學生面臨影響蠟燭鐘準確的因素的的認知問題的時候,學生通過查找各種相關因素(人為因素、環境因素、材料因素),找出影響蠟燭鐘準確與因素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思考最終得到解決影響蠟燭鐘的計時準確的方法(即:刻度要準;多次測量減小誤差;觀察要認真;及時點燃和及時熄滅等)。
(二)關鍵性的問題,引發學生有效率的探究活動。
教師在教學中的關鍵性問題,引領學生的思維走向,從而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本解課可分為五大版塊:設計方案;制作;驗證活動;查找影響因素;修正活動。其中在討論設計方案和驗證活動后的查找影響因素是本節課的關鍵環節。“怎么知道蠟燭一分鐘燒多長;刻度怎么標;還要注意哪些問題”等關鍵性的語言讓學生在茫然中在教師引領下一步步的邁上科學的階梯。又如學生在第一次測試蠟燭鐘的準確度以后,教師和學生共同查找干擾因素中,學生只是在蠟燭刻度上和計量準確上找原因,總是在材料因素的“圈子”里轉,“除了材料因素,還有沒有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接下來的活動不用說都可想而知當時的課堂場景。
(三)取舍之間的課堂。
科學課的教學是有計劃的活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水平、思維特點、個性差異等都會給教學帶來不確定性,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留有一定的空間,必須充分考慮會出現哪些情況,每種情況如何處理,并事先作出相應的教學安排,要求教師形成“彈性化”方案。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將制作蠟燭鐘作為取舍之間的教學環節。其實制作蠟燭鬧鐘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個極富挑戰的活動,用簡短有限的時間來實現對它的設計和制作,我想不會在孩子腦中留下多深的印記。莫不如在教學的尾聲用富有挑戰性的語言,吊起學生們足夠的胃口,讓他們在課后的大量時間淋漓盡致發揮想象力完成這個活動。我想這樣的“舍”是為了“得”到學生更寬泛的思維發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科學四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過程與方法:
自制建議風向標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的方法紀錄觀察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氣現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能描述風向和風速
【教學難點】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的方法紀錄觀察結果。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制作風向標的材料;制作小風旗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你們覺得風是什么?能聽到,看到風嗎?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風的詞語來描述風嗎?
二、探究內容:
(一)風向和風向標
1、出示風向圖,簡單介紹
簡單介紹,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2、你能通過風水動旗面的情況來辨別風向嗎?簡單練習。
小結: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3、制作風向標,并測量風向
(1)出示自制風向標。介紹制作方法
(2)小組討論:風向標的使用方法
(3)問:我們如何將風向結果添加到當天的天氣日歷上呢?
(4)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確定方位和測量風向?
(二)風速和風速等級
1、問:風向可以用風向標進行測量,那么風速也可以測量嗎?
2、介紹科學家利用風速儀測量風速,熟悉“蒲福風力等級”表。我們制作小風旗來測量。
3、分組制作小風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實地觀察
1、測量風向和風速
2、記錄到天氣日歷中
第五課
降水量的測量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過程與方法:
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紀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對天氣現象觀測的濃厚興趣,培養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后持續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
【教學重點】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教學難點】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紀錄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說明書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紙帶,膠帶紙;噴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降水也是天氣的一個重要特征,那么,我們怎么判斷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說:通過觀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時間長短
介紹氣象學家是用雨量器來測量降水量和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區分雨的等級的。
二、探究內容:
(一)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簡易雨量器
生根據制作說明書,嘗試制作雨量器
2、 展示自制簡易雨量器,討論:雨量器的口徑大小是否對測量有影響?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測量降水也可以嗎?
3、 小結
4、 模擬降雨,初步感知怎樣收集和測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觀察和測量
1、討論: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項。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讓雨量器內的“降水”溢出;讀數時,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視線與雨量器內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導記錄“降水量填充圖”
3、指導學生課后開展降水量測量和記錄活動。
第六課
云的觀測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過程與方法:
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對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于云的觀察。
【教學重點】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教學難點】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并能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不同形狀的云的圖片,直徑約30cm的圓片,白紙
【教學過程】
一、描述云
1、 出示“云”字。問:關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網狀圖記錄學生想法。
二、探究內容:
(一)觀察云
1、問: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使用了晴天、多云、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對云量的觀察。那么,這些不同的天氣狀況是怎樣來劃分的呢?
2、師介紹方法:出示圓片,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分。
3、室外觀察,明確任務:(1)觀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狀(3)在觀察云的過程中,會產生哪些聯想
4、反饋
(二)對云進行分類
1、分組活動:根據不同形狀的云的照片,嘗試給云進行分類
2、生匯報
3、閱讀資料,了解科學家對云進行分類的方法。
4、再次觀測,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種類型的云,并記錄在天氣日歷中。
第七課
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過程與方法:
統計、分析“天氣日歷”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到長時間進行科學觀察和記錄。
【教學重點】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教學難點】統計、分析“天氣日歷”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
【教學準備】氣溫統計表、云的統計表、風的統計表、平均降水量的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經過進一個月的天氣觀察,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記錄了很多相關天氣信息,今天,我們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內容:
(一)統計天氣信息
1、討論統計方法。
(1)可以從天氣日歷上將相應的小紙卡取下來,然后分類
(2)也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依次記錄
2、分組統計
發給相應小組氣溫統計表、云的統計、風的統計表、平均降水量的統計表
(二)分析天氣信息
1、反饋:(1)統計云量的小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陰天或多云?哪種天氣最多?哪種天氣最少?
(2)統計云的類型的小組:哪種類型的云最常見?哪種類型的云最少見?
(3)統計風向的小組:主要刮哪個方向的風?
(4)統計風速的小組:這段時間里刮風的天氣多嗎?通常刮大風還是微風?
(5)統計降水量的小組:這一季節的降水量有什么特點?
2、問:綜合各組的統計和分析匯報,能對這段時間的天氣情況進行概括總結嗎?
3、單元評價
(1)問:今天天氣怎樣?
(2)互評這個單元的學習情況
科學四年級教案5
一、教材分析
今天說的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本節是溶解單元的起始課。教材出現了三個活動:活動一,同學通過觀察、比較食鹽、沙在水中變化的不同,認識溶解這一概念;活動二,通過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加深對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動三,通過學習使用過濾的方法,理解溶解的實質特征。這一課是在三年級初步認識水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后研究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等知識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礎。
二、同學分析
四年級的同學對于溶解是有一定認識的,例如,同學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蘭根或感冒沖劑等,類似這種情況同學們都比較熟悉。一局部同學也聽說過“溶解”一詞,但不知道就是口語中常說的“化掉了”,更不能準確地說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和不能準確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溶解。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同學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使同學經過親身實驗,細心觀察實驗過程,并能用自身的話描述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
2、使同學了解有些物質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質卻不能溶解于水中。
3、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
4、感知溶解了的物質是不能從水中分離出來的,激發同學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重點是觀察食鹽、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難點是描述食鹽、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現象以和用過濾的方法把沙和面粉從水中分離出來。
五、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利用以下資料輔助教學:
透明的玻璃杯、集氣瓶、水槽、食鹽、面粉、沙、攪拌棒、濾紙、漏斗等記錄紙
六、教學過程
為了重點突出探究的層次性,我始終以“溶解”為主線,布置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一)故事導入,提示課題
課始,我以《小毛驢過河》的故事導入:從前,有一頭小毛驢馱著一袋鹽過河,河水很深,把它的鹽淹沒了,等它過了河后,覺得身上輕了許多,回頭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鹽到哪里去了呢?估計同學隨口會說出(化了),我順勢引出“溶解”一詞,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質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溶解單元的第一課: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這一環節我以故事入手,讓同學輕松進入學習狀態,引發同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同時還能激發同學學習科學的興趣,為同學們能以豐滿的熱情進入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設計實驗展開活動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實驗活動
活動一:食鹽、沙子在水中的溶解
我讓同學利用我為他們提供的資料,自身嘗試做實驗,自行觀察食鹽、沙子在水中的變化,并將它們在水中的現象進行對比,通過研討和匯報初步滲透溶解的概念。
活動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
讓同學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去猜想面粉在水里的情況。對于同學的猜想我不急于下結論,而是讓他們自身動手去驗證。
(任何的發現、發明都建立在大膽猜測的基礎上。通過猜測活動,激活同學思維,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在這樣基礎上進行的驗證,同學印象才更深刻)
三探究實驗過濾的過程
活動二的驗證中同學們能很容易感受到面粉的溶解特征處于食鹽、沙子兩種物質的中間狀態,但是同學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在這里引出“過濾”順理成章。
我先拿出一張濾紙,給同學講解它的作用以和使用方法,之后我出示這樣的課件:
“兩低兩碰”:
兩低----(1)濾紙的邊緣應比漏斗口低。
(2)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
兩碰----(1)漏斗下端緊碰燒杯內壁。
(2)玻璃棒指向三層濾紙那邊
播放完課件后,我把實驗過程進行演示,演示完以后同學再進行分組實驗,對于遇到困難的同學老師要加以指導和協助。在實驗中,提示同學要注意觀察留在濾紙上的物質,并做好觀察記錄,最后師生交流,得出結論:
⑴溶解了的物質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從水中分離出來。
⑵不能溶解的物質通過過濾后,顆粒會留在濾紙上。
(這個環節中,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同學的眼、耳、腦等器官都調動起來,使過濾這個難點變得生動有趣,容易記憶、理解和掌握,播放課件后的教師演示能為下一步同學分組實驗正確操作提供協助,確保分組實驗效果的勝利率,增強實驗的實效性。同學們在實驗活動中,不但能加深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培養他們的科學協作精神。)
四課后延伸開闊視野
理解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到生活生產中去,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以下的練習題:
你還知道那些物質能夠溶解?自身動手做一做
油能溶于水中嗎?
上網查一查什么東西應用了溶解的性質?
(這樣的練習題的設計是對同學自學能力、探究能力的綜合培養,也體現了鈴聲止,而思維不止,把課堂教學延伸到社會生活中去的教學思想。)
科學四年級教案6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人體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進更多的氧氣。經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
2、過程與方法:能夠結合實驗現象、相關信息資料,作出對呼吸次數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愿意與同學相互交流,能夠在合作中完成實驗活動。
教學重點:
以學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體活動后的變化為線索,將呼吸和循環系統引入學生的視野,并展現出這兩大系統在支持人體活動上的作用與聯系。
教學難點:
以學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體活動后的變化為線索,將呼吸和循環系統引入學生的視野,并展現出這兩大系統在支持人體活動上的作用與聯系。
教學準備:
秒表、聽診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測量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當我們跳動的時候,骨骼、關節和肌肉都參與了運動,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身體里還發生了什么變化?
二、探究運動前后呼吸次數的變化
1、播放錄像。(學生跑步后的體征表現,如流汗、氣喘、疲憊的視頻資料)
匯報交流:運動后身體發生哪些變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2、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我們的身體在運動后究竟會發生哪些變化。
三、呼吸為什么加快
1、提出問題: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伴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那么運動與呼吸有什么關系呢?
2、體驗活動:反復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氣,有什么感覺?
試著解釋為什么會這樣。
學生猜測。
驗證活動:比較三瓶不同的氣體。
借助資料,認識到呼吸是氣體的交換過程。
3、對運動和呼吸之間的關系做出解釋。
通過測量跳動后的心跳與呼吸次數的變化,研究呼吸為什么會加快,將呼吸、心跳與人體活動的關系引入學生的研究視野之內。
知道運動要消耗氧氣,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氣的交換。
四、課后總結:
每天堅持跑步鍛煉,如果我們的呼吸量增加了,說明我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
科學四年級教案7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人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2、過程與方法:能夠用畫圖的方法,直觀的表現人體各個器官之間的關系。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能夠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愿意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
人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教學難點:
能夠用畫圖的方法,直觀的表現人體各個器官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人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人體的各個感官怎樣協同工作
(1)小組討論:人體的各個器官怎樣協同工作的?用圖、文呈現。
(2)交流研討,共享彼此的認識
(3)繪制表示簡單關系的畫圖。
(4)交流研討,在簡單繪圖的基礎上尋找圖與圖之間的關系,并以此關系繪制新圖。
2、人體各器官之間的聯系
畫出人體各個器官之間的聯系。
二、健康生活
通過討論,讓學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們在了解了自己身體的結構和相互作用的規律后,愛護它們,促進他們更協調的工作。”
三、課后總結:
1、呼吸讓我們吸進富有氧氣的空氣,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廢氣。
2、身體內分布最廣的血管是毛細血管。
科學四年級教案8
設計思路
1、學生在認識了溫度計的使用后提出要測定氣溫。因此在教學中將使用溫度計的技能訓練,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保證學生較順利地獲取我們生活中的環境與氣象臺預報氣溫的環境下的各種溫度數據。
2、在強調動手實踐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對探究活動的得失形成更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本課教學活動中,對溫度數據的和分析放在本課的核心地位,以突出交流活動和結構性探究作為本課的基本教學方式。
3、為了充分保證上述活動和學生自主觀測,應當為學生的活動做好各種準備及有效的指導。如:百葉箱的設置、觀測地點的選擇,學生用溫度計的課前檢測,帶領部分學生用學校百葉箱觀測一周氣溫。收集上課當天本地(教室)的氣溫實況等。把測定的結果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4、教學中指導學生們作折線圖,通過折線圖,清楚地看出當天的氣溫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
1、了解氣溫、天氣預報的主要含義。
2、會用溫度計等進行簡單的觀測,搜集有關數據并能分析氣溫變化的規律。
3、激發學生對氣溫變化的興致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難點
測量氣溫和分析氣溫變化規律。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百葉箱、溫度計、氣溫變化折線圖
2、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1、導入
(1)誰知道今天早晨氣象臺預報的氣溫是多少?
(2)請一位學生看看我們教室里的溫度計,它有多少度?
(3)我們教室里的氣溫是不是和氣象臺預報的一樣?
(4)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導入課題——氣溫的變化
2、認識氣象臺預報的是什么環境下的氣溫。
(1)學生參觀學校氣象站。
(2)百葉箱(沒有氣象站的學校看課本第35頁的百葉箱插圖)
(3)觀察百葉箱,并進行討論。
①百葉箱的構造怎樣的?
②百葉箱這樣的構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葉箱里有哪些儀器?
④百葉箱應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葉箱里的氣溫和外界氣溫有什么不同?
(4)誰知道氣象臺的情況,介紹一下。
3、測測教室里的氣溫
(1)想一想:溫度計應該掛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較合適,怎么掛?
(2)請學生設計一下,你認為怎樣測教室氣溫的變化:
①一天測氣溫幾次
②什么時候測
(3)把自己的觀測結果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4、制作氣溫變化折線圖,分析氣溫變化的規律。
(1)觀察課本第36頁上圖,2年不同季節的氣溫記錄。
比較一下: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里,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觀察課本第36頁下圖:2年12月8日的氣溫變化折線圖
①想一想:做折線圖時,應注意些什么
②教師示范:制作氣溫折線圖
從這幅圖中,12月8日工資這天的天氣變化有什么特點:最高氣溫出現在什么時候?最低氣溫出現在什么時候?
(3)模仿制作氣溫變化折線圖
①學生模仿12月8日的氣溫變化折線圖,做己記錄的一天的氣溫折線圖
②教師提示:學生應一天、一天地作折線圖
(4)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制作的氣溫變化折線圖,分析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規律
5、布置作業
(1)收集各種天氣的資料,準備下一堂課交流。
(2)嘗試通過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氣。
科學四年級教案9
科學概念:
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過程與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通過柱狀圖的分析,將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與其聲音聯系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
養成勤于觀察,樂于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尺子深處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變化能引起音高的變化。
【教學難點】能通過柱狀圖分析出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引起音高的變化。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一把鋼尺、一本厚的硬皮書、活動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鋼尺,如何使鋼尺發出聲音呢?請同學上來試試。
2.如果我們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他振動時發出聲音的音高會發生變化嗎?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長短與音高的關系。
1.假設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時發出聲音的音高發生了變化,那么我們如何來驗證這個實驗呢?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一個簡單的研究方案:
(1)確定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
(2)實驗前先進行預測,根據鋼尺伸出桌面的變化,音高可能會發生什么變化?預測的理由是什么?
(3)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動部分長度的變化順序依次進行實驗;注意區分尺子敲擊桌面發出的聲音和尺子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出的聲音;把觀察到的現象(音高用高、較高、較低、低表示)及時記錄下來。)
2.教師一邊講解實驗注意事項,一邊演示分組活動:
出示記錄表格新課 標第 一網
尺子伸出左面的長度(厘米)我想到的(預測)我聽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變化順序
音 高振動的快慢音 高振動的快慢
3.整理數據:通過表格中的數據,統計好“我們的觀察柱狀統計圖”的表格,根據實驗數據,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合法出聲音的音高變化規律嗎?還能發現什么?
三、課后延伸
音量、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變化,也可以使物體發出的聲音發生變化嗎?
教學后記:
本課是單元的難點,引領學生探究時,確實是障礙重重。首先,尺子振動發出的聲音較輕,學生的習慣還是沒過關,做不到安安靜靜地做實驗,給聽音帶來了不便,第一個實驗中,撥尺子的方法也是必須注意的細節,一定要用一只手用力地在桌子邊緣處按住尺子,防止撥動時尺子敲打桌面發聲,干擾實驗。其次,部分學生觀察能力的限制使探究活動一再走入低谷,聽出用力不同,尺子發出的聲音強弱不同后,再問:“兩次實驗中尺子的振動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沒有人能答得上來,再重復實驗,也只有少數學生注意到“振動的距離”不同,此時乘機讓學生用手的動作模仿了一下,給出了振幅的概念,覺得大多數學生沒有注意到這一不同,進行了第三次實驗觀察,這才堪堪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再后面,就更加舉步維艱了,首先,用四個杯子聽音,有一部分對音樂不敏感的學生根本聽不出來,為強化學生對音高的感知力,我覺得可以用一種樂器先來讓學生聽聽高低不同的音,效果也許會好一些(我在四年級只有一個班級,這階是沒法試了),然后,橡皮筋拉得不同長的音高音低,也有許多聽不出的,同樣的,用眼睛,也沒有幾個學生能看出橡皮筋振動地有快慢,這一環節的結論得出,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學生有太多的不確定
教學后記:
按書中的材料,只能得出不同的物體傳播聲音的能力不同這樣的概念,要再細化,比較難(本來說預期他們了解金屬傳播能力最強的)。而且鋁箔紙棒,做起來很難,要特地去買材料,我把這個材料改成鉛絲了。
土電話是非常好玩的一個實驗內容,我把教材里的線加長,加長到30米,讓學生對著話筒輕輕說話,他們驚訝地發現,聽筒里能聽到!這比在教室里進行實驗要好得多,因為在教室里,本來就能聽到互相的說話聲嘛,還要電話干嘛啊!好玩之余,學生也對固體傳聲能力比空氣強得多有了很深的印象。
材的這一個認識還不夠,所以在課堂中也沒有讓學生來證明,只是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無意之間有了一個手握正在振動的音叉而使得聲音停止的一個發現,學生也正好利用這一個發現證實了物體的振動會產生聲音,物體停止振動,聲音就消失。
思考一:學生在這一節課里的活動有多少,(由于材料有限,沒有讓每組學生都有實驗的機會。)學生在教師的演示實驗中思考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思考二: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發 現
反饋交流:交流本小組的預測和實驗結果,并對結果作簡單的分析。
4.分組實驗2: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
(1)如何使橡皮筋發出聲音呢?出示一塊木板上釘兩個釘子,兩個釘子之間綁一根橡皮筋的裝置。
(2)把橡皮筋拉緊點,撥彈;稍稍放松些,撥彈。比較: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如何描述橡皮筋發出的聲音的變化呢?
交流反饋:皮筋松,振動慢,發出的聲音低。皮筋緊,振動快,發出的聲音高。振動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單位是赫茲(Hz)。
四、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變化,也可以使物體發出的聲音發生變化嗎?
5
科學四年級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2、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3、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4、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熱的三中傳遞方式。
5、動手能力:學習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通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指導學生認識熱的三種形態及應用,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我們的食物、水、植物、空氣、熱,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我們吃什么:從學生對食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飲食與人的'健康。(包括1、2、3、課)
2、水里有什么: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布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里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課)
3、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課)
4、空氣和水:指導學生認識熱空氣上升以及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包括13、14、15、16、17課)
5、熱傳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及應用。(包括18、19、20、21、22課)
6、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本冊教材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是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難點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實驗安排
1、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
2、溶解。
3、加快溶解的方法。
4、除去水里的雜質。
5、根的吸水實驗。
6、分離葉綠素。
7、莖疏導水分。
8、熱氣球上升的秘密。
9、氣球的反沖實驗。
10、瓶吞雞蛋。
11、水流有力量。
12、熱傳導。
13、木屑在熱運動水中的。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會生熱。
15、不同物體的吸熱本領。
科學四年級教案11
【教材簡析】
《鳳仙花的一生》是《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的第8課。
這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也是種植鳳仙花活動的總結課。經歷了長達幾個月的種植活動,同學們親歷了從播下一粒鳳仙花的種子,到收獲更多的鳳仙花的種子。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鳳仙花進行栽培、管理、觀察、記錄,形成了對鳳仙花的一個生命周期的認識;知道了鳳仙花的幾個階段所要經歷的時間,以及鳳仙花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對其他植物的生長周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課主要包括的內容有:
(一)展示并交流種植的鳳仙花生長變化記錄,說一說對鳳仙花生命周期的認識。
(二)將我們記錄的不同時期鳳仙花的圖片,按生長的順序排列。
(三)根據觀察記錄,了解鳳仙花在一個生命周期中的幾個階段所要經歷的基本時間。完成計算鳳仙花從播種到子葉出土、長出花蕾、開花、結果、果實開裂、植物枯死所需的時間,填寫出每兩個相鄰的階段間生長發育所經歷的基本時間。
(四)根據記錄的不同階段鳳仙花植株的高度,制作鳳仙花高度變化統計圖,分析鳳仙花生長高度變化的規律。
(五)研討:哪些現象可以說明水、陽光、空氣溫度對植物的影響;說出鳳仙花的各部位的作用;總結鳳仙花的生命周期。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喜歡探究實驗,但缺乏長期觀察的耐心。在經歷了種植鳳仙花的整個過程后,學生通過親歷栽培、管理鳳仙花的實踐活動,更好地了解科學探究的精神,對于整理分析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會有一定的提高。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綠色開花植物通常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死亡的過程。
綠色開花植物一般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組成。
植物根、莖、葉為其生存提供營養物質,花、果實、種子幫助其繁衍后代。
植物維持生命需要水、陽光、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科學探究目標
能用表格、統計圖表等方式整理觀察記錄的信息。
能基于觀察記錄有依據的描述鳳仙花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
能夠依據證據,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植物生長變化規律及生命需求等結論。
科學態度目標
能夠以事實為依據陳述自己的觀點、接納他人的觀點。
能繼續保持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意識到環境變化影響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綜合運用感官并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不同植物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理解種子是多種多樣的。
2.運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比較種子的內部結構,了解種子的共同特征,理解種子中孕育著新生命。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植物生長變化的觀察記錄表、照片、觀察日記等。
教師準備:各階段的鳳仙花植物圖、長著果實的鳳仙花植株、教學課件、多媒體資源。
【教學過程】
一、交流分享
經過長達幾個月的種植活動,我們親歷了栽培、管理鳳仙花的過程,觀察記錄了鳳仙花一生的生長變化。在開始種植鳳仙花的時候,老師就鼓勵大家用不同方式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同時完成觀察記錄總表。
現在,請同學們來展示各自的觀察記錄情況,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還有什么發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匯報。
學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有照片的形式、圖文并茂的形式、繪畫的形式、作文的形式、手抄報的形式等,匯報在種植鳳仙花過程中的發現和體會。
二、探究鳳仙花的一生
1.教師出示教學課件。
根據我們的觀察記錄,同學們可以將上面不同時期鳳仙花的圖片,按生長順序排列起來嗎?
學生排列不同時期鳳仙花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植物的生長變化規律共同判斷,最后排列出鳳仙花正確的生長順序。
2.提出問題:鳳仙花的生命周期有多長呢?
(1)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再引導學生根據觀察記錄,計算鳳仙花從播種到結出新的種子需要多長時間。最后,小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鳳仙花的生長變化,從播種到子葉出土、長出花蕾、開花、結果、果實開裂、植物枯死,鳳仙花大概要經歷140天左右。
3.我們從鳳仙花生長的不同階段,分析了鳳仙花的生長周期。大家看看,鳳仙花每個階段植株的高度有什么變化?
上課前,教師請同學根據記錄的不同階段鳳仙花植株的高度,完成活動手冊鳳仙花
高度變化統計圖。
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總結鳳仙花植株高度變化規律是先快后慢。當植株處于生長初期的時候,土壤里面會有充足的養分,可以供給植株生長,所以植株的生長高度就會很快。等慢慢到了生長后期,也就是開花結果的時候,土壤里面的養分會變少,而且多用于繁殖,因此它的生長高度就會變得很慢。
三、研究討論
1.在種植鳳仙花的過程中,哪些現象可以說明水、陽光、空氣、溫度等因素會影響植物的生長情況?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通過種植鳳仙花的過程,結合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分析光照充足的樹,會長得更大、樹葉更多;森林里的樹因為水分充足長得更快;南方的樹比北方的樹多,這些都證明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陽光、空氣、溫度。
2.成熟的鳳仙花植株包括哪幾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總結成熟的鳳仙花植株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鳳仙花的根莖部分是整個植株的主要部分,為其他部分的生長提供所需要的水源和養分;花和葉具有觀賞性;果實和種子主要起到再生繁殖的作用。
四、課堂拓展
1.在組織學生制作模型前,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個鳳仙花或其他植物的實物模型或模型照片,引導學生設計自己的鳳仙花模型圖。模型的制作的材料可以選擇扭扭棒、彩紙、膠帶、橡皮泥等,可以建議小組成員分別制作不同時期的鳳仙花模型,然后按生長順序擺放展示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2.想一想,不同植物的生長變化,與鳳仙花相比,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是什么?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植物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理解植物的多樣性。
植物生長的共同特征是: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都會生長發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植物生長的不同點是: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用種子繁殖后代,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會經歷和鳳仙花一樣的生長周期。
五、課后延伸
學生通過種植、觀察、研究鳳仙花的親歷活動,對種植觀察植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希望能自覺開展種植、觀察其他植物的生長變化情況,從而豐富對植物一生生長變化的認識。
【板書設計】
鳳仙花的一生
播種→發芽→長出莖葉→長出花蕾→開花→結果→形成種子
鳳仙花的一生:要經過140天左右
鳳仙花的結構: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活動手冊有兩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是制作鳳仙花高度變化的統計圖。制作時,教師要先指導學生一起描出2~3個點,并用直線連接起來,其余的讓學生獨立完成。
第二部分是做鳳仙花模型圖。學生先在活動手冊上寫出制作模型準備使用的材料,再畫出鳳仙花模型設計圖,最后用文字標出鳳仙花植株的各個部分。要求學生課后按照設計圖親自制作鳳仙花模型,教師要在適當時候組織學生展示交流。
科學四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光的折射現象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透過現象,嘗試邏輯推理。
教學難點:對實驗條件的精密控制。
能力目標: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中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能運用光的折射原理對生活中的現象作出解釋。
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喜歡觀察實驗現象,喜歡親自動手實驗并思考,但他還不會探究事物發展的因果聯系,這是本課立體解決的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探究光的折射活動中,愿意合作與交流,提出有關光的折射問題。
課前準備:玻璃杯,水槽,魚缸,燒杯,硬幣,筷子,激光器。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感知問題
一、欣賞圖片,提出問題,激發探究欲望。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了解了光的有關知識,下面我們來欣賞一組神奇的自然景觀,好嗎?師邊出示投影邊介紹:在茫茫無際的荒漠中,一隊人馬在長途跋涉,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匹非常高大的駱駝,駱駝上還做著一個美麗的新疆小姑娘,不遠處,還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座城堡。再來看第二副。師陸續播放,不只是在沙漠中,有時在平靜的海面、湖面、草原、城市上空等地方,偶爾也會出現這種神奇的幻景。大家知道這種自然奇觀是什么嗎?
生:應該是海市蜃樓。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二、實驗探究,觀察現象,了解概念。
1、筷子折了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小組長操作,組員觀察)。
把一根筷子斜著插入有水的燒杯里,仔細觀察筷子,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師板書課題:筷子折了
師:筷子是真的折了嗎?拿出來看看。
師:所以,我要在折字上打“引號”。為什么筷子在空氣中是直的,一旦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氣中,看上去就像是折了呢?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能大膽的猜想一下嗎?你覺得可能與什么有關?
師:同學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到底誰說的更科學更準確?讓我們再一起來做個科學實驗,或許能從中發現什么。哪位同學愿意和老師一起合作,為大家做個示范?
師出示實驗器材:激光燈、厚玻璃板、紙屏。并強調實驗時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師操作實驗,生觀察現象。
師:你看到什么現象?
師:為什么會這樣?誰來試著解釋一下?機會難得,積極參與,說得不好沒關系。
師板書:光、空氣、玻璃。通過剛才這個觀察實驗,同學們仔細分析一下,光在傳播過程中經過了哪幾種物質?光走的路線怎樣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同學們設計的這些實驗,都呈現了一種同現象,我們再聯系剛才的兩個實驗,其中空氣、水、玻璃都是一些什么樣的'物質?生:透明物質。師板書:一種透明物質——另一種透明物質。所以說,光從一種透明物質以一定角度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它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從而給我們的眼睛造成了一種假象。
師:你知道這種現象叫什么嗎?
、現在,我們認識了光的折射現象,你能再來解釋剛才第一個實驗中筷子為什么折了嗎?
你能再舉幾個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嗎?有一個小男孩在河邊玩,他看到河水又清又淺,于是他想到河里捉魚,行嗎?為什么?
師:為什么看上去淺實際深呢?
看來,光的折射現象隨處可見,關鍵是你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光的折射現象不僅會使我們的眼睛“受騙”,有時還會產生一些很美的自然奇觀。比如,開課時我們欣賞的海市蜃樓,下面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種罕見的自然奇觀。(師播放投影)除了海市蜃樓,還有一些由光的折射產生的自然幻景,如云海佛光、三日同輝,一起欣賞一下。
生:筷子在水面處好像“折斷”了,筷子變粗了
生:不是真折,是看上去像折了一樣。
生:光點偏了。
生自由發言:光在傳播過程中,通過空氣再透過玻璃時,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所以看上去光點偏了。
生交流完畢,師生共同總結:在這個實驗中,光在傳播過程中,從空氣透過玻璃時,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
自行設計實驗,驗證現象。
生發言,這種現象就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平時我們看樹葉的葉脈看不清楚,但是如果樹葉上有水珠,透過水珠看葉脈就非常清楚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舉例說明,如:魚變大了等,并解釋現象。
生:危險,因為河水看上去很淺,其實很深。
生:光在從空氣進入水中時發生了折射。
拓展延伸應用創新這節課,我們通過觀察實驗,欣賞圖片,解釋現象等活動初步了解了光的折射現象,但是關于光的折射現象還有很復雜很深奧的秘密有待于我們去探究和發現,同學們可利用課余時間繼續探索,好嗎?下課!
板書設計:
什么是光的折射?
光從一個透明物體以一定的角度進入另一個透明物體時,傳播方式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學生終于了解到了筷子為什么放在水里之后就折了,站在河邊看到的水比實際要淺些等,不足之處就是學生認識不夠深刻。
科學四年級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夠對照人體骨骼,完成骨骼接力。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塊骨構成。
3、懂得骨骼有運動、支撐和保護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細胞。
5、知道骨硬而結實,可以生長。
【教學重點】
知道骨骼有運動、支撐、保護的作用。
【教學難點】
拼人體骨骼圖
【教具】
剪刀、硬卡紙、膠水、人體骨骼模型或者掛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準備實驗用的器材、收集有關骨骼方面的知識。
二、展示
(一)觀察圖片,揭示課題
1、提問:同學們見過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嗎?建筑工人為什么預先要搭建鋼筋框架呢?(電子幻燈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鋼筋框架)
2、(電子幻燈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樓)提問:大樓建成了,原來的鋼筋框架怎么不見了?
3、談話:與鋼筋框架一樣,人體內部也有一個框架,但不是由鋼鐵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構成的。(揭示課題:骨骼)
(二)引導學生探索人體的骨骼結構
1、活動:每人用力摸摸自己的身體,看能摸出幾塊骨頭?
2、交流:我們全身的骨頭分為三部分——頭,軀干,四肢。你摸出了幾塊骨頭?
3、比較:與活動記錄里的骨骼分布圖比較一下。
4、手是我們身體最靈巧的部分,剛才大家說我們的手是由多少(找學生回答)塊骨構成?現在讓我們來看手的X光照片,數一下共有多少塊骨?
5、學生匯報交流。
6、師:手骨共有27塊,成人全身的骨頭共有206塊,這些骨連接起來就構成了人體骨架,人體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7、觀察骨骼模型。
(1)頭骨是什么樣的?
(2)軀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柱分別是什么樣的?
(3)手臂骨包括哪些骨?大腿骨的幾塊大骨分別是什么樣的?
8、游戲——看誰說得快。
(1)老師指骨骼模型,學生說骨的名稱;
(2)學生對照骨骼模型,摸摸自己骨骼的各個部分。
(3)老師說出骨的`名稱,學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9、活動:把活動上的人體骨骼貼在硬紅色板上,剪下來,拼成一副完整的人體骨骼。
(三)觀察骨的結構
1、提問:你們知道自己的骨頭是什么嗎?
2、說明:我們現在不能把自己剖開來看自己的骨頭,更不能把自己的骨頭敲開進行觀察。那怎么辦?
3、活動:分組觀察動物的骨頭,要求看它是什么樣子的,用圖畫或語言記錄下來。
4、學生匯報,交流。
5、講解;和其他動物骨頭一樣,人的骨頭也是又硬又結實,它既不是實心的也不是無生命的,骨骼可能生長;骨頭中間的軟物質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細胞。
(四)了解人體骨骼的作用
1、觀察圖片,小組討論: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2、學生匯報,交流。
3、(出示人站立圖)談話:人能站得住,坐得穩,靠什么?(骨骼)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它具有什么作用?(板書:支撐)
4、(出示顱腔,胸廓圖)講述:頭骨里面裝有人體的什么器官?胸骨、肋骨、脊柱圍成一個籠子,里面裝有什么?腦、心、肺等都是人體內部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著什么作用?(板書:保護)
5、(出示人體彎腰運動圖)提問:這說明骨骼還具有什么作用?(板書:運動)
6、請一名學生站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兩側、向前彎曲自己的軀干,討論還有哪些骨頭參與了運動。
三、反饋
說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骨 骼
支撐
保護
運動
【教學反思】
《骨骼》一課是教材中的第一課,由于骨骼在身體的內部,學生在學習這一課前關于骨骼的感性認識很少,要在一課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對紛繁復雜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難度大是顯而易見的。所設計的這課教學正是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安排教學過程也是圍繞著解決這個問題而展開的。
科學四年級教案14
教學目標:
1、用解剖等方法觀察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異同,經歷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2、在對各種果實和種子的觀察研究、統計活動中能產生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課后有繼續探究的興趣。
3、能用多種感官對多種果實進行觀察、比較,知道果實里都有種子,不同的果實果皮的軟硬、厚薄等不同,不同的果實種子的數量也不同。
4、能自己設計“豌豆莢里的種子數”圖表,并通過數學統計的方法知道豌豆種子數量的分布規律。
教學重點:觀察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異同。
教學難點:了解豌豆莢里的種子數。
教學準備:
1、小組或個人觀察的油菜和豌豆的花、果實及種子若干,蘋果、板栗、圓椒、花生等果實若干。
2、小組和個人使用的“( )個豌豆莢里的種子數”統計表。
3、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油菜花和豌豆花,認識它們嗎?能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處?
二、探究過程
1、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種子。
提出按從外到內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先比較花的外部,再用解剖的方法觀察豌豆花的內部構造,與課文中的油菜花構造圖進行比較,描述它們的異同。
按照順序比較兩種植物的果實,再輕輕打開莢殼比較內部的種子,尋找構造上的相似之處。
能全面描述比較后的發現。得出結論:不同的花結出不同的果實;油菜與豌豆的.果實雖然在外部形態上有很多不同,但它們都有莢,莢里的種子有順序地排列。
2、觀察比較更多的果實與種子。
其他的果實和種子是不是也和它們一樣呢?
蘋果的果實不能掰開,怎么觀察呢?確定觀察的方法:咬、解剖。
進行分組或個人的觀察比較活動。
描述所觀察到的果實與種子的特點:
(1)果實的共同點是什么?
(2)種子外面包著的東西是一樣的嗎?有什么不同?
(3)種子的數量相同嗎?
種子外面的殼的軟硬厚薄與種子的數量有關系嗎?為什么?
3、豌豆莢里的種子數。
不同植物的果實種子數量不同,那么相同植物的果實種子數量相同嗎?
猜想:豌豆莢里有幾粒豌豆?
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
確定用統計豌豆莢內種子數量的方法。提供統計記錄表,討論該如何填寫。
個人、小組統計記錄。
說說個人的統計圖表與小組的統計圖表有什么變化?
全班設計合作完成“全班()個豌豆莢里的種子數”統計圖表(可以讓學生蘸紅色印泥表示種子數,會非常有趣)。
根據統計圖表,說說應該怎樣來描述豌豆莢里的種子數量?
人的身高、樹葉的長度也會有這樣的規律嗎?
為什么豌豆莢里的種子數會有這樣的分布規律,與自然界有關系嗎?
三、小結
板書設計:
2.4 豌豆莢里的豌豆
1、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種子。
2、觀察比較更多的果實與種子。
3、豌豆莢里的種子數。
教學后記:
科學四年級教案15
【設計思路】
根據教材分析發現本冊教材中《植物的根和莖》這一課主要側重于對植物根和莖的作用的研究,而非對根和莖其它方面如:分類、形態、功能性的研究。教材以“植物制造養料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養分是怎樣進入植物體內的?”設問為導入,這個問題學生一般都能回答,提出這個問題的真正目的是要求學生想辦法證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樣第二部分對于莖的作用,其目的也是引導學生想出一個方法來顯示莖可以把水和養分輸送到葉子和植物的其他它部分。所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圍繞這兩個實驗來開展。
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 證明植物依靠根吸收水分和養料
的實驗,實際有兩種不同的證明策略。一種是證明用肯定句陳述的假設,如“土壤中的水分和養料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體內的”,我們稱為“證明法”,一種是證明用否定句陳述的假設,如“土壤中的水分和養料并不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體內的”,我們稱為“證偽法”。事實上,即便把植物的根切除,植物一樣能靠莖吸收水分。那么植物為什么要依靠根吸收水分呢?應該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們真的去追問自己,我們將會自行得到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出現的證明方法不是“證偽法”。
2.教學中我們將避免“證偽法”,因為學生的基礎可能不夠,但是如果學生真的出現這樣的假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不能把這個“皮球”沒收或放在一邊,可以將“皮球”拋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釋或解決。
3. 教學活動中的時間安排可適當調節, 有些活動可安排在課外進行。
【教學目標】
1、知道植物依靠根來吸收水分和養料;
2、知道植物的莖能輸送水分和養料;
3、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4、能通過小組討論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進方案;
5、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進行實驗活動;
6、經歷對問題不斷深入探究的過程。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根和莖的作用實驗證明
2、教學難點:證明實驗的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供小組研究的材料:多種多樣的帶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別是
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個能夠裝進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試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兩個裝有不同顏色的水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問:上堂課我們學習了植物怎樣生存,你們知道了植物是怎樣生存了嗎?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養料怎樣進入植物體內、怎樣達到植物身
體的各個部分呢?
引導學生作出解釋——根從土壤里吸收水分和養料,莖把水分和養料
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
2、了解常見的植物都有根和莖。
出示事先準備的多種多樣帶根和莖的植物,讓學生觀察
歸納:常見的植物都有根和莖
(二)、用實驗證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1、師提出研究問題: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養料嗎?怎樣設計實驗來證明?
2、組織學生討論和提出種種初步的.方案;
3、交流和指導:
(1)選擇什么樣的植物做實驗?為什么?
(2)用什么樣的容器裝水能容易的看到實驗的現象?
(3)怎樣知道容器內的水有沒有減少?
(4)怎樣保證試管中的水不散發(蒸發)到空氣中去?有什么辦法?
(5)你預測試管中的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4、學生制作實驗裝置,并放置在陽光照射的地方。
5、教師出示已經提前做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得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和養料的結論。
6、交流:根在植物的生長中還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三)、設計莖具有輸送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1、觀察各種各樣植物的莖的實物或圖片。
2、說說植物的莖有哪些作用?
3、交流:有什么證據或方法可以證明莖具有輸送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4、閱讀教材中驗證莖具有輸送水分和養料的作用的實驗。
5、小組討論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
6、教師出示實驗裝置,并讓某學生進行操作。
7、預測:植物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四)、課外拓展
1、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進一步實驗和觀察。
2、集和閱讀各種植物的資料,帶少兒植物圖冊一類的書,為后續的學習做準備。
【科學四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的教案12-31
《科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8-29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02-18
《科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1-08
四年級科學教案03-28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03-30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02-13
小學四年級的科學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