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教案常用(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的發現》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童年的發現》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與發現的故事,以及胚胎進化論。
2、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童年是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刻,天真可愛的我們總會冒出一些奇思怪想,做出許多趣事、傻事。人在長大或變老以后,常常會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的童年。
(板書: 童年的發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
閱讀提示:請大家自由讀文,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劃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工具書理解其含義。
2、指名讀文,及時糾正字音。
3、交流自學詞語。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輕聲讀文,想一想:
1、“我”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
2、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哪一段具體講了我的發現?找出來,仔細讀一讀。
2、交流匯報。
3、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四、指導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8課,(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
請大家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一個九歲的孩子,竟然會發現奇妙的胚胎進化規律,費奧多羅夫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大家想知道嗎?答案就在課文中。
二、精讀課文,體味感受
1、默讀課文,思考:費奧多羅夫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匯報
要點:天真單純、善于探究與想象
3、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
(1)出示句子
師:誰能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2)列舉實例(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
(3)交流“我”受到了怎樣的破壞?
三、聯系生活,向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自由的討論,教師要鼓勵支持。)比如:
(1)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
(3)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總結全文
童年的發現,盡管有時侯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童年的發現》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童年時的天真可愛以及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語言的幽默活潑的風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發現”
1、默讀課文,思考:從“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輕聲朗讀這段話,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這樣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高興、驚喜、新奇......)
◇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朗讀這段話,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當“我”發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找一找“我”問了幾個問題?把問題畫出來。
◇想一想,這些問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一個問題套著另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
◇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這段話。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研究以條魚的樣子,朗讀這句話。
◇你覺得“我”會翻來覆去的看些什么?會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①“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你覺得這段話哪些地方很幽默,為什么讓你讀著想笑?
◇舉例說說“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舉例,比如:哥白尼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為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
◇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么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著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的幽默和機智。
二、聯系生活,向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自由的討論,教師要鼓勵支持。比如:
(1)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
(3)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案3
設計理念:
課題中的“發現”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疑問,然后進行梳理明確主要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學習,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理清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從課題著手,學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五年級的學生已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因而學生通過自行梳理,確定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如:“我”的發現是什么?是怎么發現的?即明確了本課的主要學習任務。]
二.緊扣“發現”,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3.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4.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前后幾句連起來理解,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詞語體會發現的來之不易,從而更能體會出發現后的興奮之情,才會發出“如此簡單明了”、“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的感慨。]
5.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三.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并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借這些優美的詞句,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體會“我”在夢中飛行的無比快樂和愜意。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進行大膽的想象和擴充,并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
[找出這些問題之間的關系,明白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對人物的印象。]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讀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執著探究的精神。]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四.轉述發現,小結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激趣朗讀
“我”的發現有趣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那么,為什么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
3.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1)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三.結合課文,賞析作者
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并帶著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富于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執著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四.聯系生活,總結交流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鼓勵學生多角度地理解、體會,如:“發現童年的胡思亂想,異想天開也是一種發現、創造”“童年很美好,可以漫無邊際的幻想”“我們也要培養大膽創新、堅持不懈的鉆研精神”……]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布置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練習設計:
寫出近義詞:禍患——迷戀——妨礙——
寫出反義詞:輕盈——澄澈-——
理解句子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教學后記:《童年的發現》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我在上課前以為學生自學時一定有話可說,我也就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
于是,整堂課都是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進行:
開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課題的板書,引發學生的思考;并以此作為切入點提出兩個問題:
①你從作者的發現過程中能發現什么?
②對“我”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學生便開始分組讀議。
借用文中的一句話“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我想說孩子的領悟力也是驚人的。他們在閱讀時能從文中領悟出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像沈志偉談對課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的理解時認為這是“我”的自嘲;盛建平則能引經據典地聯系到中外一些科學家的遭遇。但在同學們敘述、爭論時,我總感覺到不夠盡興。學生的一些感悟好象都程式化,所說的都與教學參考差不離,似乎與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離。
我想要的應該是精彩紛呈的“哈姆雷特”。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是癥結所在。像這樣的課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該如何理解'學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挑起矛盾”。
這里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老師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課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于“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既促進學生發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童年的發現》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童年時的天真可愛以及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語言的幽默活潑的風格。
教學重難點: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體會“我”童年時的天真可愛以及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情景教學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材分析:
《童年的發現》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選編本課的目的,是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體會作者回憶童年生活時自豪和憤懣交織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講作者童年的發現。教師引導的著眼點不要放在發現本身,而應該放在發現的過程上。也就是說,應該讓學生知道“我”童年時為什么會有這個發現。要讓學生自主讀書,充分地讀書,了解作者是怎樣發現的。通過讀議,讓學生明白,作者童年時之所以會有這個發現,跟他的敢于提問、不斷探究、大膽想象是分不開的,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學生活動:
分組合作、探究學習。
學法指導,課件設計(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學校或班級):
查找工具書或資;多媒體課件。
課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掛圖
《童年的發現》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本文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并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討論交流,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我”發現了什么、是怎么發現的,從中激發學生勤學好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的學習精神;體會心理活動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實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教學方法
激發興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
教學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總第18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這一單元學習的主題是什么?在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的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二、題解
通過這個題目,我們能獲得哪些信息啊?故事發生在童年,童年的時候作者有了一個發現。這個發現是什么呢?你們覺得好奇嗎?有沒有想要讀下去的感覺?
三、檢查預習
(一)字:
1、會讀寫的字:
胚 澄 賦 豈 絞 汁 窘
2、會認的字:
胚 禍 臂 賦 妨 豈 絞 汁 厘 愧 癡 虧 患 淘
3、多音字:
盡 禁 格
(二)詞:
1、理解的詞:
澄澈:水清見底。
隨心所欲:一切都由著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天賦:自然具備,生來就有。
進化: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演變。
絞盡腦汁:費思慮,費腦筋。
眉目:事情的頭緒。
困窘:形容為難;感到難辦。本課指我面對老師的誤解和同學的嘲笑,不知道怎么辦好
2、反義詞:
輕盈—笨拙
澄澈—渾濁
懲罰—獎賞
3、近義詞:
迷戀—眷戀
澄澈—清澈
困窘—窘迫
誤解—誤會
眉目—頭緒
天賦—天資
四、圍繞“發現”,初讀課文:
1、現在就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吧!你們到文章中去看一看,作者到底發現可什么?
2、課文讀完了嗎?現在,有沒有同學來告訴我,作者童年到底發現了什么?(胚胎發育的規律)。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對,就是這句。好,那作者又是怎樣發現的呢?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3、快速瀏覽,思考:課文一共寫了幾件事?分別是哪幾件?
4、根據這幾件事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了懲罰。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問過老師后仍沒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觀察,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課上當老師講到人的起源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發現便笑出了聲。老師認為“我”的笑不懷好意,便把“我”轟出了教室。
五、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1、請同學朗讀第一部分
2、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板書:童年的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
六、布置作業:抄字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總第19課時)
一、回憶導入,激趣朗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童年的發現》的第一部分,“我”的發現有趣嗎?這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1、聽朗讀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我夢中飛行(3)—請教老師(4-11)—想象研究(12)—思考推算(13)(板書)
2、理清脈絡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借這些優美的詞句,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體會“我”在夢中飛行的無比快樂和愜意。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進行大膽的想象和擴充,并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
[找出這些問題之間的.關系,明白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對人物的印象。]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讀 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執著探究的精神。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3、聽朗讀第三部分
(1)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2)說說作者的秘密是怎樣被證實的。
(3)引導理解“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那么,為什么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
(4)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三、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四、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
1、做基礎訓練
2、寫一寫自己童年的發現
板書設計
夢中飛行
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
請教老師
想象研究
思考推算
富于幻想
執著探索
幽默風趣
教后反思
《童年的發現》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7個生字并能熟練拼寫,理解“澄澈、困窘、天賦”三個詞語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大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二、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么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四、課前準備
上網收集人類生命進化的圖片和資料,制作成便于課堂教學所用的卡片或powerpoint形式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興趣,導入課題(4分鐘)
教師出示一些關于胚胎發育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生的回答各種各樣。師:“這叫做胚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這么小小的一個胚胎發育形成的。人胚胎發展的規律現在對你們來說還比較難懂,但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究竟他真的發現了什么,又是怎么發現的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他童年的發現。”(板書“童年的發現”)
(二)、帶問題讀課文,找出相關信息(15分鐘)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學習生字。(8分鐘)
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賦(fù)、豈(qǐ)止、絞(jiǎo)盡腦汁(zhī)、困窘(jiǒng)
理解“澄(chéng)澈、天賦(fù)、困窘(jiǒng)”的意思
2、帶問題默讀課文,找出“我”的“發現”是什么,畫出相關句子。
3、讓同學說出自己找到的答案。反饋信息,“我”的“發現”集中在第十三段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三)循果查因,理解“發現”的過程(20分鐘)
1、師:“作者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果呢?是誰告訴他的呢,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2、仔細閱讀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畫出“發現”過程的相關信息并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總結出“發現”的流程圖。(10分鐘)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做必要的指導并維持課堂紀律和注意時間的把握)
4、反饋信息。(10分鐘)
讓小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一個清晰的過程
①我做夢總回夢到自己在飛翔,而且發現其他同學也一樣,于是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借助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是否有過同樣或類似的經歷,大膽想象)
②我們一起請教老師,請老師回答我們的問題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通過這些一連串的句子讓學生感受“我”的求知若渴。)
③老師的回答沒有完全揭開“我”心中的謎,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來的。于是通過抓魚等的活動進行探究。
④通過自我思考,終于找到的答案。
流程圖:
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來的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從圖中的信息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這一偉大的“發現”源于對事物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引導學生平時要大膽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舉例科學家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六、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生字詞,和“澄(chéng)澈、天賦(fù)、困窘(jiǒng)”的解釋。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3、預習下文,想想“我”的這一偉大的“發現”符合科學嗎?為什么?
七、板書設計
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勇于發現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來的大膽思考問題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弄清“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的。
3.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激發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2.小組合作討論,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2)重點詞語釋義。
禍患:禍事;災難。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絞盡腦汁:比喻費盡了心機,想盡了辦法。
困窘:為難。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思考: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2):寫“我”在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懲罰。第二部分(3~13):寫“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飛翔,問過老師后,“我”探索的欲望更強了,并且自己深入觀察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第三部分(14~19):寫三四年后,老師在生物課上講人的起源,“我”想到自己的發現,笑出了聲,被老師轟出了教室。
2.作者圍繞自己的發現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明確:課文先概述了童年時的發現,然后具體寫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課文第1自然段,說說課文為什么要這樣開頭。
明確:開頭直接交代了“我”九歲時的發現,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閱讀期待,制造了懸念,足以激發讀者的探究欲望,這是作者寫作的高明之處。
2.讀一讀課文第13自然段,說說“我”的童年發現是什么。
明確: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3.“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明確:“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是在飛翔,并發現其他同學也有這“飛行”的天賦,便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我們一起去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于是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我”對“懷胎九月”進行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4.“我”的發現是如何得到證實的?“我”當時的反應是怎樣的?
明確:“我”的發現在老師上生物課的時候得到了證實。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忍不住笑出了聲。“我”原本就為自己的發現而格外高興,現在又知道這發現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簡直是心花怒放,笑出聲來是情理之中的事,絲毫沒有惡意。
5.老師為什么會認為“我的笑不懷好意”呢?和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明確:從課文中看,授課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講的是“人的發育和進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其他,可能這位老師對這類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講課時“一本正經板著面孔”,顯然是要用這表情控制學生不許胡思亂想。事實上也達到了這個目的,“教室里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所以老師會認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6.讀一讀課文最后一句話,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確: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如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學家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將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當然,這話里不乏憤慨的成分。在寫法上,照應了開頭的“懲罰”,前后呼應。
7.回顧全文,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中,你覺得作者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明確:
①“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說明“我”是一個天真無邪、善于觀察、充滿幻想的孩子。
②“我”去詢問了老師關于在夢中會飛翔的一連串問題,而后又產生了“懷胎九月”的疑問,這幾個問題之間是層層深入的,而“我”恨不得從魚身上得到“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的答案,可見“我”是一個求知若渴、執著探索、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③“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說明“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本文先概括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發現的經過,最后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被老師講課時證實,說明了“我”是一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童年的發現》教案8
二 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2. 情感態度價值觀: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3.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教學方法
導學法。質疑探究法、體驗法。
教學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
2.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方法
導學法。質疑探究法、體驗法。
教學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音。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1)“我”發現了什么?
(2)是怎么發現的?
《童年的發現》教案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作者童年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以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妨、礙”2個會認字,讀讀記記“妨礙、情不自禁、隨心所欲、天賦、癡迷、一本正經”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知道“我”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
教學難點:
理解“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領悟作者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童年”,談話: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著無數個“為什么”,充滿著神奇的幻想與想象,在我們的童年中曾有過多少的發現啊!
2、板書:“的發現”,齊讀課題:童年的發現。學生質疑課題:
作者童年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
【童年是人生之旅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貴的驛站。激情的導語能喚醒學生心靈的共鳴,讓學生懷著真摯的心走近課題,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同學提出的問題。
2、按照課文的不同內容給文章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了懲罰。
第二段(3—13自然段)重點寫“我”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由于“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就去問老師,老師給我們解釋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的原因,“我”對這個問題大膽猜想,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課上當老師講到人的起源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發現便笑出了聲。老師認為“我”的笑不懷好意,便把“我”轟出了教室。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訓練重點。因此,在初讀課文時,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解“發現”
1、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是怎樣發現的?
2、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如下:
(1)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理解有關的句段。
(2)把發現的過程用幾句話概括出來。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十個月。
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4、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5、歸納我的發現過程: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十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緊扣“發現”,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句子、相關的語段,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朗讀體會我的發現及發現的過程。】
四、研讀課文,感悟“發現”
1、認真讀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討論:“我”童年時為什么會有這個發現?
敢于提問;不斷研究;大膽想象。
3、課堂交流他是個怎樣的孩子時,可根據學生的理解,預設如下:
(1)“我”是一個喜愛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輕聲朗讀這段話,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然后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十個月。”
朗讀這段話,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當“我”發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格外高興、得意……)
(2)“我”是一個喜歡提問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找一找“我”問了幾個問題?把問題畫出來。
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這段話。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你覺得“我”會翻來覆去的看些什么?會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個有幽默感的孩子。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你覺得這段話哪些地方很幽默,為什么讓你讀著想笑?
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舉例:
哥白尼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為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就曾因為在天體運動上的發現受到審判并被投入監獄。
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教師先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因為有前面閱讀的鋪墊,學生能夠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教師以學定教,組織交流,適時引導,扣住關鍵的詞句,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作者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五、聯系生活,向往“發現”
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達爾文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
夢中飛行——請教老師——大膽猜想
敢于提問 不斷研究 大膽想象
《童年的發現》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了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課文是怎么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范讀,邊想一想我為什么那么癡迷于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了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縷芳吁耍訓斥脾罕藤愈凌秉颼撩梳
衰絹僑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哪幾件事?
2.判斷: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一件事。()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三件事。(√)
3.小組討論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從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組輪流讀一遍,討論。
(2)發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么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里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你體會出什么?
5.通過你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一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發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
《童年的發現》教案11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胚、胎、盈、憫、賦、蠻、殖、豈、履、絞、汁、塌”12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之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通過理解課文、朗讀課文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了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3.教學用具
課件
4.標簽
鄂教版
教學過程
釋題激趣創設語境
1.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
2.出示課題。
3.師質疑: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檢查預習的情況。
(1)聽寫字詞。
胚胎、輕盈、憐憫、天賦、繁殖、草履蟲、絞盡腦汁、塌了
(2)組內批改,交流反饋,師指導書寫。
B生組織批改,A生指導觀察,C、D生練習發言。
①“胚”讀第一聲,“豈”讀第三聲。
②“草履蟲”的“履”和“覆蓋”的“覆”區分開。
③“盈”字中間的“又”不要忘記寫,“賦”字的鉤上面不要多寫一撇。
(3)生練字本上練習書寫“盈”“履”。
(4)齊讀詞語。
2.默讀課文,想一想“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勾畫下來。
CAI: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相機板書:胚胎發育的規律
3.你知道什么是胚胎嗎?
在母體內初期發育的動物體,由卵受精后發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臍帶與胎盤相連,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營養。簡單點說就是我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是從一個小小的胚胎發育成胎兒的。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成長過程就是胚胎發育的過程。
4.關于我發現的胚胎發育的規律,其實英國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專門進行過研究,還得出了一個觀點,你能在文中找到這句話嗎?
CAI: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5.“我”的發現和科學家的發現竟是如此的相似,真了不起!再讀第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
抓住九歲 完全獨立體會我的這個發現不同凡響,我高興,自豪的心情。
6.帶著這份高興和自豪一起讀讀我的發現。齊讀第一自然段。
順學指導直奔重點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2.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借這些優美的詞句,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體會“我”在夢中飛行的無比快樂和愜意。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進行大膽的.想象和擴充,并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
[找出這些問題之間的關系,明白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對人物的印象。]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讀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執著探究的精神。]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隨機板書:夢中飛行老師 想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看著板書把這個過程連起來說成一句話。
課后習題
1、形近字組詞。(考察對生字的掌握)
2、寫出下列句子中省略號的用法。(體會省略號的用法)
(1)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 ()
(2)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里出去! ()
(3)人還曾經是草履蟲,是魚,是青蛙,是兔子??還曾經是猴子?? ()
3、讀課文,完成填空。(理解課文內容。)
“我”童年時的發現是 。這個發現是基于(1)夜里睡覺時 ;(2)老師解釋 ;(3)
“我”渴望弄明白。在我的大膽猜想,尋根就底之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板書
12 童年的發現
胚胎發育的規律
夢中飛行請教老師大膽猜想
充滿幻想刨根問底善于觀察 思考
《童年的發現》教案12
教學目標:
1、能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迷戀、隨心所欲、運轉自如、絞盡腦汁、一本正經、不懷好意”等詞語。能用比較的方法,體會“幾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運用。
2、學習抓住文章主線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3、引導學生交流生活中的發現,在訓練表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發現與探索的興趣,并懂得只有在不斷的探索中才會有新的發現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文章主線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老師
多媒體課件。
學生
1、 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迷戀、隨心所欲、運轉自如、絞盡腦汁、不懷好意。
2、 查找資料(任選其一):a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b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們在不知不覺地成長著,我們的小腦袋中會有奇思妙想,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我們也會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問……前蘇聯有一位叫費奧多羅夫的天文學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寫了一篇文章——《童年的發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說明
從課題入手,學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然后確定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如:“我”的發現是什么?是怎么發現的?即明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
二、初讀課文 理清脈絡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
提出問題——請教問題——發現規律——得到證實
2、聯系課文第1、2節,理解“幾乎”,并說說“我”探究了一個什么問題?
說明
借助全文的線索整體進入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明確“我”所提出的疑問,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三、再讀課文,了解探究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的?我對人體起源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怎么變化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集體探討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第1節)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隨機理解 “似乎”)
說明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優美的語句,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體會“我”在夢中飛行的快樂。同時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啟發他們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補充。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第2—9節)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呢?”
說明
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問題之間有什么關系,明白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當時的情景,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一次次提問的語氣,加深對人物的認識。
(3)“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第10-11節)
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這就跟……正好九個月。”(隨機理解“絞盡腦汁”)
說明
理解“絞盡腦汁”使學生能夠感知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執著探索的精神。
四、抓住“發現”, 精讀深究
1、學習第11節,明白“發現”的具體內容
(1)指名讀第11節,理解“眉目”,劃出“眉目”的具體內容。
(2)交流所劃的句子,想想童年的發現究竟是什么?
(3)引讀相關句子,了解“我”是如何進行推算的。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①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從生物最簡單的單細胞開始,我將每一百萬年折合成一個月,從細胞變成小魚,大概經過一百萬年,這是胚胎在母體中的第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經過一萬年,這是胚胎在母體中的第二個月,以此類推,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這就是我的發現。)
②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說明
引導學生將前后幾句連起來理解,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啊”、“嘿”等詞語體會這發現的來之不易,從而更能體會到發現后的興奮之情,才會發出“竟如此簡單明了”的感慨。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學習第12節,明白“我”的發現哪些得到了證實。
(1)聽了生物老師的講課,我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
(2)“我”的發現與達爾文的理論有哪些異同之處?(可結合課文和課前搜集到的'有關人的起源的資料談一談)
說明
關于人的起源進化論的知識,“我”作為一個兒童只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有限的知識去推論、去思索,得出的結論難免幼稚、簡單化、絕對化,那位低年級的老師為了讓9歲的學生聽懂,對這個問題作了通俗化的解釋,有些話就不十分精確了。而這位生物老師引用的達爾文的話是比較縝密的、科學的,學生通過比較應該可以感受到。
3、學習13節,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1)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說明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一語雙關,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經歷和科學家的故事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尚且如此,我為我的發現被轟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這句話也是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與紀念。
五、聯系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
從“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來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并帶著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強、執著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六、概括主要內容 總結課文
1、根據板書,把課文的內容說給大家聽一聽。
說明
要求學生思維縝密,條理清晰地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定難度,在表達時讓學生借助板書進行概括,可以使他們在邏輯上更有條理,表達更準確。
2、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說明
鼓勵學生多角度地理解、體會,如:“童年很美好,可以漫無邊際的幻想”、“發現童年的胡思亂想,異想天開也是一種發現、創造”、 “我們也要對身邊的事物有探索和發現的興趣”“因為作者敢于提問、留心觀察、反復思考、大膽想像才有了這樣的一個發現”……
3、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書設計:
提出問題 夢里飛行
童年的發現 請教問題 追問探究
胚胎發育的規律 發現規律 折合推算
得到證實 達爾文的觀點
《童年的發現》教案13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五 年級 下 冊 科目: 語文
課題:8、童年的發現
參備人意見
學習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雙臂、天賦、妨礙、豈止、癡迷、厘米、羞愧、幸虧、驅逐、迫害、隨心所欲、運轉自如、厘米、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預習+展示
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選編本課的目的,是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體會作者回憶童年生活時自豪和憤懣交織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一、導入
1.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2.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自學生字(課前完成,檢查)
1、讀準生字詞(分辨多音字)。
2、形近字對比組詞。
3、組一個課外的詞。
4、分析難寫字和易錯字。
5、理解難懂的詞語( 聯系上下文、查詞典)。
6、聽寫,檢查過關。
三、初讀課文,知大意。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寫出我發現了什么。
3.按詞語順序復述課文內容。
(胚胎發育、做夢、飛行、小伙伴、解釋、癡迷、九個月、發現、情不自禁、
誤解、安慰。)
4.寫出主要內容。
四、理解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再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這句話可以作為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吧。當然,話里不乏憤慨的成分。
4、你覺得費奧多羅夫是個怎樣的孩子?先概括地說說你對他的印象,再具體地說說理由。
5、學了這篇課文,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6、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請說一說。
課后反思 :
1、小組交流速度有所加快,但效率還是不高。
2、有的小組沒按老師的題目完整作答,漏答后面半題,也沒同學發現。
3、忘了進行朗讀展示環節。
4、有同學提出假設句修辭手法,說法不正確。
5、缺少質疑環節。
《童年的發現》教案14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能正確認讀“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時刻,在玩樂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發現。今天,讓我們走進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樣有趣的發現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5。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三、閱讀理解,“‘我’發現了什么?”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說說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發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2)在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地體會作者的感受。
四、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秘密的,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五、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3。從課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六、總結交流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要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教學反思]
本課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緊扣“發現”一詞,自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即“發現了什么?”“怎樣發現的?”“結果怎樣?”通過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形式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貴之處。
《童年的發現》教案1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句話的含意,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激發同學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同學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XX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導入
師:人在長大或變老的時候,經常回憶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望不了家長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
(以激發同學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明確要求,學有目標
指名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說說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XX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4、作者圍繞著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生: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四、再讀課文,釋疑解難
1、再讀課文,引導同學在小組內交流“閱讀提示”的三個問題:
“我”發現了什么?引導同學自由讀1。2自然段。
生:作者發現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
2、朗讀體會:
引導同學體會作者發現胚胎發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和當眾受到懲辦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3、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
“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身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⑴ “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身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發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⑵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⑶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⑷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⑸ “我”經過考慮、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4、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身的體會。引導同學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5、用自身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秘密的,并結合自身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6、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⑴同學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⑵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XX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同學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同學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7、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五、總結交流,開放拓展
1、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小朋友?
引導同學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小朋友。通過同學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小朋友。
2、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
引導同學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考慮,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3、同XX系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同學自由發言。
師:童年的發現,盡管有時他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身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就是你發明、研究的開始。
六、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以《童年趣事》為題寫一篇作文。
【《童年的發現》教案】相關文章:
《童年的發現》教案03-09
童年的發現教案02-16
童年的發現教案優秀06-06
《童年的發現》語文教案01-12
小學語文《童年的發現》教案01-04
童年的發現教案(精選8篇)05-25
童年的發現02-17
童年的發現02-18
小學語文教案:童年的發現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