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搖花船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搖花船》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搖花船》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搖花船》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竹篾、流蘇、火銃、火流星、信天游;理解:即興創作、娉娉婷婷等詞語。
2、繼續進行復述訓練,能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船老大和行船的路線和時間”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3、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搖花船”濃郁的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
教學重點:
1、繼續進行復述訓練,能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2、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搖花船”濃郁的民族風情,感受民間活動是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并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
教學難點:
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各個地方,各個民族流傳著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活動。每逢佳節,這些民間藝術活動就會集聚一堂。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幾種。板書課題(讀題)
2、搖花船是一種怎樣的民間藝術活動呢?看資料介紹。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這段資料讓我們對“搖花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前往他的家鄉,具體感受這項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的藝術活動吧!
二、整體感知
1、來,打開書本,輕聲快速讀課文,注意讀正確,并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搖花船的?
交流歸納板書:花船的樣子 花船姑娘 船老大 行船路線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5小節,了解“搖花船”
1、默讀課文1—5小節,用直線劃出寫花船樣子的句子,用浪線劃出寫花船是怎樣搖的句子。
(1)了解花船的樣子。
a·理解“竹篾”、“流蘇”,感悟花船的輕而美
b·指導復述 師邊貼圖邊引導復述、學生看著圖介紹花船
(2)了解花船是怎樣搖的。
a·交流并出示句子:
姑娘在花船中其實不是坐著,而是站著。他兩手分別抓住兩旁的.船舷,慢慢向前走去,這樣,船就“航行”了。
b·指導復述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動詞介紹的特點 指名介紹
2、再讀3—5節,了解“搖花船”的規矩
師:搖花船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它必然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因此要把花船怎么搖的介紹具體,必須結合它的一些規矩來介紹。來,讓我們輕聲讀課文的3—5小節,說說搖花船有哪些規矩?
(1)隨機交流并板書,教師指導批注。
a·姑娘必須是最漂亮的。(板書:必須 最漂亮)
b·花船數量必須是偶數,以示吉利。師:(板書:偶數)。這也是民間的習慣。
c·船老大必須有一副好嗓子,并且有即興編唱的能力。(板書:好嗓子 即興編唱)
生:行船的路線不必統一時間,統一路線…… 板書:不統一
出示句子:行進的隊伍前面往往……接著……最后……
看圖理解“火銃”和“火流星”,感受氣氛體會民俗。
3、指導復述
(1)指導介紹花船怎么搖的內容
了解了搖花船的規矩,我們就能把花船怎么搖的介紹得更具體了,指名介紹
(2) 指導結合花船樣子介紹“搖花船”
指名說——點評——再指名——自己說
小結:同學們,現在我們知道了要介紹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可以先介紹他的樣子,再結合他的規矩介紹他是怎樣活動的。
(二)學習課文6—8小節,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
1、自由讀第6—8小節,想想那次經歷讓作者感受到了什么?(板書:幸福)
出示第8小節 讀句子
2、說說幸福的理由。隨機交流
理由一 小舅舅不停地夸我
A、再讀第6節,找出小舅舅夸我的句子。
B、學習轉述。師:想想小舅舅當時是怎么夸的?(注意人稱和語氣的變化)
C、再讀夸的內容,體會夸的特點。
a·理解信天游(體會比喻、排比)。引導學生看注釋,聽曲調。理解即興編唱。
b·學生學著夸花船姑娘。
D、學生表演,體驗民俗,理解“娉娉婷婷”。
a·指名兩人表演
b·結合動作理解:娉娉婷婷
理由二:我竟成了那一帶最美的花船姑娘。
c·通過反復引讀,感受我當時的幸福感。
理由三:人們都來向我祝賀。
d·我們試著想象一下,當時鄉親們是怎么祝福的。
鄉親們都來祝賀,有的說 ,有的說 ,有的說 。
4、朗讀感受幸福
讓我們帶著這份濃濃的幸福感一起讀第7、8小節。
四、總結課文
1、同學們,像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凝聚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傳遞了祝福和美好愿望,每當我想起童年,總能想起家鄉,想起家鄉的搖花船。
2、值得驕傲的是,我國的民間藝術活動已經走向了世界,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踩高蹺等民間藝術活動登上了世界的舞臺,讓我們一起為之自豪。
五、課后作業
收集一種我國特有的民間藝術活動的資料,抓住樣子和活動的規矩介紹給大家。
民間藝術活動——搖花船——幸福
花船的樣子 輕而美
花船姑娘 最漂亮 偶數
船老大 好嗓子 即興編唱
路線、時間 不統一
《搖花船》教案2
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包含學習材料分析和學習者分析,其中依據學習的材料分析將確定學習的重點,而學習者分析則可以定出難點,強化重點,突破難點,自然成為學習過程展開的導向。為此,在制定學習目標之前,我認真分析學情,把握學習起點。
1、學習材料分析:
1)《搖花船》是四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的第二篇文章,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富有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課文共有8小節,第1到第5節是第一部分,介紹了花船的樣子、花船姑娘、船老大,以及搖花船的時間、路線、花船隊伍等搖花船的常規情況;第6節到最后是第二部分,具體記敘了作者小學畢業那年參加搖花船活動的難忘經歷,語言生動形象,能讓人身臨其境,充分感受到作者在搖花船活動中的“幸福”,及其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之情。
2)新課程強調教學中三維目標要融為一體,而品讀感悟是達成三維目標的有效方法。在學習中要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我當花船姑娘時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一系列語句,品讀感悟我在搖花船這一具有濃郁民間特色的祝福活動中的幸福之情。
3)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讓學生學習簡要復述課文。本課是單元的重點課文,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引導學生根據提示進行簡要復述課文。
2、學生情況分析:
1)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不少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因此本課的字詞學習,我把一部分放在預習中讓學生完成,比較難理解的將重點放在在閱讀中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
2)學生對搖花船這一民間藝術活動并不熟悉,對這類借物抒情的課文寫法也不熟悉,因此在課前有意識地布置學生去思考相關問題,去理清文章行文線索,為學生在課中更自主的學習打下基礎,也讓我通過檢查學生的預習,來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難點,才能確定如何“以學定教”。
3)本班學生喜歡朗讀,有一定的品讀感悟能力。課中,我將充分發揮學生這方面的優勢,讓學生處于積極的讀書狀態,通過自由讀、默讀、男女生讀、細讀、細品,來感悟。 學生已經在前階段學習了幾種詳細復述課文的方法,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但進行簡要 復述,如何掌握好方法,把握重點復述,對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所以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將嘗試先用填空式復述作為鋪墊,再讓學生根據板書提綱進行復述,讓學生在掌握復述方法后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導學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識記本課生字;聯系課文內容及注釋理解“娉娉婷婷”、“即興”、“火銃”、“信天游”等詞語的意思。
2、繼續學習復述,嘗試從“花船的樣子、花船姑娘、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3、通過研讀了解在這么多民間藝術活動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搖花船”來寫,進一步感受搖花船這個活動濃郁的民俗風情。
4、通過體會作者在搖花船活動中的“幸福”,感悟作者的思鄉情,并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去了解自己家鄉有特點的事物。
重點和難點:
1、按提示復述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2、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搖花船”濃郁的民族風情,感受感受作者“幸福”的感覺。
導學過程:
一、簡介風俗,揭示課題
1、咱們國家地域遼闊,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風俗習慣,逢年過節,人們常常載歌載舞,以此表達心中的快樂。
2、多熱鬧啊!這些活動呀都是屬于“民間藝術活動”。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種“民間藝術活動”——搖花船。
二、整體感知,了解選材
1、在這么多民間藝術活動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搖花船”來寫呢?
2、學生交流。(家鄉獨有、最熟悉、經歷過)
3、老師小結
三、重點研讀,感受風情。
(一)學習1—5節
1、了解花船的樣子。
自讀課文1-5小結,用“____”劃出描寫花船的句子,用“~~~~~”劃出花船是怎樣“搖”的句子。
1)理解詞語:火銃、火流星、信天游。
2)交流花船的句子
a、生交流
b、理解詞語“竹篾”、“流蘇”,感受花船的“輕而美”。
c、生看圖介紹花船。
出示媒體四:這是一只既輕巧又美觀的花船,__________________ 。
2、了解花船是怎么搖的
師:這么美的花船是怎樣搖得呢?
1)花船姑娘 2)船老大
3、了解搖花船的規矩
1)說一說搖花船“必須”遵守哪些規矩?
2)生交流“規矩”。
3)理解詞語“偶數”、 句子“視……而定”的意思
4)再讀,體會作者的表達
4、復述搖花船的過程
(二)、學習6—8節
1、自讀課文的6—8小節,為什么作者會說有“幸福的感覺”?
2、生交流理由。
3、想象說話:鄉親們會對我說:__________________ 。
四、總結全文,感悟鄉情
1、小結
2、布置作業
附課文:
搖花船
搖花船是我家鄉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舉行。
花船是用竹篾編制的,形狀像船,但沒有船底。船的四周扎著各色的.紙花,并有流蘇從船舷垂掛下來,一直拖到地上。
坐在花船里的是被打扮成嫦娥、西施一類美女的女孩子,她必須是村坊里長得看的。要是本村沒有公認漂亮的姑娘,也允許到其他村坊去借。一個村坊出幾只花船,視漂亮姑娘多少而定。如果漂亮姑娘多,可多扎幾只花船,但必須是偶數,以示吉利。姑娘在花船中其實不是坐,而是站的。她兩手分別抓住兩旁的船舷,慢慢向前走去,這樣,船就航行了。當然,因為四周有流蘇遮著,姑娘的腳是看不見的。
跟在船后的是一位手握船漿的“船老大”,他由成年男子裝扮。這個“船老大”必須有一副好嗓子,并且有即興編唱山歌的能力,因為花船姑娘的美麗是要借助他唱出來的。唱得不好,就會影響對花船姑娘的評議。
搖花船不必統一時間,也沒有一定的路線,由各村自己串街走巷地搖去。前面往往由火銃①和火流星開路,接著是鑼鼓隊,最后才是花船。別村的花船進村,本村就得【děi】給紅紙包。
記得我小學畢業的那一年,村里人選我做了花船姑娘。那一回,我扮的是祝英臺,娉【pīnɡ】娉婷婷地站在花船中,慢步朝前走去,只聽得身后為我搖船的小舅舅在不停地唱,大意是夸我的皮膚多么白,多么細,多么嫩,就像糕團店里的水磨年糕;夸我的眼睛多么大,多么黑,多么亮,就像大號桂圓核【hé】;還夸我的鼻梁挺,嘴巴小,臉蛋圓……路邊看到什么,就將我比作什么,這些都是我小舅舅的即興創作。現在想來,他很會運用比喻手法,還有點信天游②的味道。
那一回,也不知是小舅舅唱得好呢,還是我真的長得不錯,在觀眾評議中,我竟成了那一帶最美的花船姑娘。人們都來向我祝賀,說我長大了定會福大壽大。我們全家人也很高興。
后來,這種幸福的感覺一直保持了很久。
《搖花船》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自主積累詞語若干個。體會“蹦跳、絮語、拾級而下”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能力目標:能簡單歸納死海的特點。
收集交流一則世界趣聞。
情感目標:了解“四海”名稱的來歷,懂得死海創造奇跡——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的原因,并體會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在閱讀過程中能歸納死海的特點。
2.感受作者為什么說“是一件難得的快事”。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1.直接引用第1節的內容及課文插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2.邊說邊出示圖片及板書課題,齊讀課題。3.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學習2-----6節,了解死海的特點。1.自由讀文,思考:死海有什么特點?2.交流。
特點一:地勢低。理解為什么稱死海為“世界的肚臍”?
出示句子:因為從安曼到死海,要下降1300多米!安曼是一座平均海拔千米的山城,而死海則低于海平面394米,是世界陸地最低的地方,所以號稱“世界的肚臍”。
根據這一段文字讓學生畫示意圖加深理解。
特點二:含鹽量高。理解為什么稱死海為“沉沒的海”以及死海得名的原因。(1)水面上沒有帆影,沒有海鷗,也沒有一只其他的水鳥。.......練習用“沒有沒有也沒有”的句式來說一句話。
(2)水中含鹽量特別高,達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這樣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3)劃出描寫死海景色的句子,指導朗讀,讀出美感。出示句子:我發現腳下像彩虹似的變幻。
我蹲下去,混著些白色透明的小顆粒。
三、學習7——12節,體會“確是一件難得的快事”。1.小組學習,思考:(1)作者在文末說:“能在死海里游泳,確是一件難得的快事”,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是一件“快事”?
出示句子:溫潤的.水把我整個身體托起來,像托浮著一片樹葉我幾乎想在這溫潤的、搖晃的“床”上睡一覺了!
①理解“溫潤、絮語”兩個詞語。
②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讀出作者當時那種愜意、舒適的感覺。(2)作者喝到了“苦澀的咸水”,眼睛也被“澀得生疼”為什么還說“確是一件難得的快事”呢?談談你的理解。
(因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恐怕只有在死海這里才能發生,這是作者以前所沒有體會到的美好事情,所以即使后來不小心遭了點罪也心甘情愿。)2.集體交流。
四、總結全文,交流拓展。
1.今天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到了安曼的死海領略了死海與眾不同的美,同時有感受到了在死海的波浪上看書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下面請同學來簡單復述一下死海的特點。
2.其實除了死海以外,世界還有許多美妙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眼看世界,世界真奇妙”————世界奇聞趣事交流會。
《搖花船》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竹篾、流蘇、火銃、火流星、信天游;理解:即興創作、娉娉婷婷等詞語。
2、繼續進行復述訓練,能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船老大和行船的路線和時間”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3、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搖花船”濃郁的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教學重點:
1、繼續進行復述訓練,能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2、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搖花船”濃郁的民族風情,感受民間活動是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并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
教學難點:
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⒈我國的民間藝術活動豐富多彩。(看圖片)舞獅子、踩高蹺、滾龍、賽龍舟等都是傳統的民間藝術活動,這節課我們要學習齊讀搖花船是在山東等地比較流行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它在每年的什么時候舉行呢?誰來說說。
師補充介紹搖花船
2、花船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板書:花船的樣子)看這幅圖,課文中哪些句子寫花船。誰來說。齊讀第2節。
理解:流蘇,竹篾
看著填空,誰來介紹一下花船的樣子:
花船使用()編制的,形狀像(),但()。船的四周(),并有()。
二整體感知
⒈花船那么漂亮,搖花船也新奇有趣,搖花船有哪些規定呢?
⒉快速讀課文第3、4、5小節,誰來說說搖花船的規定。
⒊交流,師板書:花船姑娘
船老大
行船時間、路線
⒈在這些規定中,哪方面的規定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選擇一個方面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花船姑娘。
1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漂亮偶數站著前行2引讀
3、看投影,您能介紹搖船姑娘的規定嗎。
●船老大
⑴花船姑娘的漂亮是唱出來的,所以少了()也不行。怎樣的人才能做船老大呢,齊讀第4小節,說說對船老大有什么要求。
⑵交流板書。成年男子好嗓子即興編唱
⑶“即興”“什么意思。
師:出現填空,引讀。誰來說說這段話。●時間、路線、隊列
⑴師引讀第5小節。
當然,搖花船不必——也沒有——前面開路的是——接著是——最后才是——別村的花船進村,本村就得——
師:因此,行船路線、時間是怎么樣的?板書:不統一
⑵“火銃”“火流星”你們認識嗎,看圖片,看書上注釋
(3)讀句子,能用帶點的詞語說句話嗎。
四、體驗“我”做花船姑娘的經歷
⒈搖花船有那么多的規定,如果自己親身體驗,肯定很難忘。作者小學畢業那年就當了一回花船姑娘,她有什么感受呢?三位學生讀6——8節
怎么會有幸福的感覺?舅舅是怎么唱的?直線劃出文中的句子。文中哪個詞語說出我的美。
理解詞語“娉娉婷婷”換詞
媒體出示后,引讀舅舅夸我的`句子。你喜歡這些句子嗎,為什么?
你覺得舅舅是個怎樣的人板書聰明有智慧
3、省略號表示什么?想象一下,舅舅還會夸我什么?
你們也學一回船老大,夸夸我這個花船姑娘。
引讀那一回,因為(),還因為(),在觀眾評議中,我竟成了()。人們都來向我(),說我()。我們全家人()。后來,()。
四、總結全文
像搖花船這樣的民間藝術活動是祈福壽安康的傳統文化活動,凝聚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瞧,現代的花船更具時代氣息。我們要發揚光大。
五、拓展
1、你還知道那些民間藝術活動呢,學生交流
2、收集一種我國民間藝術活動的資料,做一份小報。
附板書:
27、搖花船
花船的樣子
花船姑娘(漂亮偶數站著前行)
船老大(成年男子好嗓子即興編唱)智慧
行船時間、路線不統一
我的經歷幸福
《搖花船》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竹篾、流蘇、火銃、火流星、信天游;理解:即興創作、娉娉婷婷等詞語。
2、繼續進行復述訓練,能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船老大和行船的路線和時間”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3、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搖花船”濃郁的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
教學重點:
1、繼續進行復述訓練,能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2、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搖花船”濃郁的民族風情,感受民間活動是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并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
教學難點:
從“花船樣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師:(出示多媒體)我國的民間藝術活動多姿多彩,有捏面人、剪紙、舞獅、高蹺、皮影戲等,精彩紛呈。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種民間藝術活動——搖花船。
2、板書課題:
27、搖花船齊讀
出示:搖花船是我家鄉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舉辦。指名讀,說說了解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點紅:元宵節。齊讀句子。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搖花船的?
2、生簡單交流,并板書:
花船樣子
花船姑娘
船老大
行船時間、路線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5小節,了解“搖花船”
1、默讀課文1—5小節,用直線劃出寫花船樣子的句子,用浪線劃出寫花船是怎樣搖的句子。(1)了解花船的樣子。
過渡:我們一起去看看花船是什么樣子吧。
出示:花船是用竹篾編制的,形狀像船,但沒有船底。船的四周扎著各色的紙花,并有流蘇從船舷垂掛下來,一直拖到地上。
師:花船是用(用竹篾編成)
出示竹篾圖片,介紹:竹篾:剖削成一定規格的竹皮;成條的薄竹片。師:花船像(船),但是(沒有船底)
師:船用竹篾做成的話比較輕巧。沒有船底的話更輕巧,而且這樣才能讓姑娘拿著行走。
師:花船的四周扎著各色紙花,有(流蘇)從船舷垂掛下來,一直拖到地上。出示資料:流蘇是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制成的穗子,這樣的東西掛在船邊隨著花船姑娘的搖動一動一動的,多么像波浪啊。
師:這樣的船讓你感覺如何?(輕而美)
(2)了解怎么搖。
師:花船的材質和樣子決定了花船姑娘不是坐著,而是(站著),雙手分別(抓住兩旁的船舷慢慢向前走去),這樣船就“航行”了。作者正是抓住動作描寫花船搖擺的方法。
2、再讀3—5節,了解“搖花船”的'規矩
師:搖花船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它必然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因此要把花船怎么搖的介紹具體,必須結合它的一些規矩來介紹。來,讓我們輕聲讀課文的3—5小節,說說搖花船有哪些規矩?
(1)姑娘必須是最漂亮的。(板書:必須最漂亮)
(2)花船數量必須是偶數,以示吉利。師:(板書:偶數)。這也是民間的習慣。我們習慣用“雙、對”的詞語,如成雙成對,雙喜臨門。
(3)船老大必須有一副好嗓子,并且有即興編唱的能力。(板書:好嗓子即興編唱)根據上下文,誰能理解即興的意思。即興是沒有準備的,因此只有會即興隨機編歌唱歌的人才能做船老大。
(4)生:行船的路線不必統一時間,統一路線板書:不統一(不同意也是它的規矩)
出示句子:行進的隊伍前面往往接著最后(引讀)
看圖理解“火銃”和“火流星”,感受氣氛體會民俗。
這就是“火銃”讀讀書后的注釋1,就是,現在有點像我們的煙花爆竹之類的東西。這就是“火流星”,兩邊點上火,然后把它轉動起來,是我們民間的一中雜耍活動,這兩樣東西在隊伍的最前面,就是為了渲染氣氛,那么接著是最后是讓我們想象一下,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在村子里走著,給你什么感覺?
作者抓住“接著最后”表示事情發展先后順序的詞,把行進的方式介紹清楚了。
3、指導復述
(1)知道了花船的規矩,誰能結合板書向大家介紹一下搖花船這項民間藝術活動。
小結:同學們,現在我們知道了要介紹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可以先介紹他的樣子,再結合他的規矩介紹它是怎樣活動的。
(二)學習課文6—8小節,體會作者“幸福”的感覺。
1、師:讓我們來到作者記憶中,那一年我扮的是(祝英臺),小舅舅是(船老大)在我身后不停地唱著。自由讀第6—8小節,想想那次經歷讓作者感
受到了什么?(板書:幸福)
出示第8小節讀句子
2、說說幸福的理由。隨機交流理由一小舅舅不停地夸我師:讀讀第6小節,找出舅舅夸我的句子。你用舅舅的語氣夸夸看?(夸我變成了她)
師:小舅舅夸人真有一套,他夸人有什么特色?(比喻、排比)師:他運用了比喻和排比,有點信天游的味道,信天游看注釋2。
師:誰能配合著音樂上來演一演?(生演)你們看他們慢慢向前搖動的樣子多好,多優美,課文中就有個詞語是描寫她身姿的。(娉娉婷婷)理由二:我竟成了那一帶最美的花船姑娘。
師:還為什么?(生,讀句子。)
師:要知道花船姑娘已經很美了,而她竟然成了最美的,她該多么欣喜啊,你們讀,她該多么激動啊,你們讀,她該多么自豪啊,讀。
師:這種,欣喜、激動、自豪就是(幸福)。所以作者說(讀第8小節)
理由三:人們都來向我祝賀。
師:還為什么?(生,讀句子。)
師:我們試著想象一下,當時鄉親們是怎么祝福的。
鄉親們都來祝賀,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
師:于是作者感慨地說(讀第8小節)
4、朗讀感受幸福
讓我們帶著這份濃濃的幸福感一起讀第7、8小節。
四、總結課文
1、同學們,像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凝聚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傳遞了祝福和美好愿望,每當我想起童年,總能想起家鄉,想起家鄉的搖花船。
2、值得驕傲的是,我國的民間藝術活動已經走向了世界,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踩高蹺等民間藝術活動登上了世界的舞臺,讓我們一起為之自豪。
民間藝術活動
27、搖花船——幸福
花船的樣子輕而美
花船姑娘最漂亮偶數船老大好嗓子即興編唱路線、時間不統一
《搖花船》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運用不同方法理解并積累“流蘇、娉娉婷婷、即興”的詞語。
能力目標: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詳細復述課文重點段落。
情感目標:感受“搖花船”中濃郁的民俗風情的同時,體會傳統文化帶來的“和諧幸福的感覺”。
教學重難點:
在感受“搖花船”中濃郁的民俗風情的同時,體會傳統文化給人民帶來的“和諧幸福的感覺”。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交流學生所知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藝術活動。2.出示課題——搖花船。3.齊讀第一節。
二、整體感知。
1.觀看搖花船的場面。2.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讀課文,思考。4.板書分清全文層次。
三、深入學習。1.學習第2—5節
找出2—5節中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學生交流。
(1)花船樣子。
竹篾:出示圖,了解竹制品輕的特點。
流蘇一直拖到地上:出示流蘇實驗,知道流蘇拖到地上可以遮住姑娘的腳。沒有船底:里面可以站人。齊讀。
板書:花船樣子巧篾無底流蘇(2)花船姑娘。
嫦娥、西施:是中國美女的代表,積累形容姑娘美的詞語。理解“娉娉婷婷”。
句式訓練:視而定。
偶數,表吉利:積累帶有“雙、對”等字的吉祥話。女生讀。
板書:花船姑娘
美
偶數站(3)船老大。
即興:字典解釋理解詞語。好嗓子男生讀。
板書:船老大好嗓子即興
(4)行船路線:
前面接著最后:看圖理解這些詞語表示空間順序。師引讀。
板書:行船路線、時間不統一師生合作讀2——5節
2、學習6——8節。
(1)了解了花船的樣子,讓我們一起回到作者小學畢業那一年。那一年,我扮的是祝英臺,小舅舅在我身后當船老大為我搖船,不停地唱,舅舅夸了我什么?
(2)學舅舅的語氣來夸一夸。
(3)師引讀:只聽見身后為我,就像,夸我的眼睛,就像,還夸我的.
(4)這樣的唱就是即興,當時正逢元宵佳節,看到水磨年糕,桂圓也就不足為奇了,走街串巷中小舅舅還會看到什么怎樣夸?學生交流。
(5)引讀,放音樂了解“信天游”。
(6)學小舅舅的樣子夸夸女孩子,體驗“幸福”的感覺。
(7)指名讀最后兩節。
(8)根據板書和提示,復述“我”做花船姑娘的經歷。
(9)指導朗讀最后一節。
四、總結拓展。
1.師小結:搖花船就是這樣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傳遞了祝福和美好愿望,每當我回憶起童年,總能想起家鄉,想起家鄉的搖花船。2.即興搖花船,感受這份快樂和幸福。
板書:搖花船
花船樣子巧篾無底流蘇花船姑娘
美
偶數站
船老大好嗓子即興
智慧行船路線、時間不統一
我的經歷幸福
《搖花船》教案7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生字新詞,并在理解的基礎上主動積累詞語。
2、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前面接著最后
3、正確朗讀課文。繼續進行復述訓練。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具有我國濃郁的民間特色的“搖花船”這種藝術活動,體會集聚百姓樂事,祈祝福壽安康的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難點
從“花船樣子,花船主人和船老大”等幾方面向大家介紹“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
根據課文第3到第5節內容,復述“搖花船”這種民間藝術活動的規定。
教學用具
課件
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國是一個地域廣大、多民族的國家,在各個地方流傳著不同的民間藝術活動,從中投射著濃濃的民間特色和鄉土氣息。
1、欣賞幾種民間藝術活動。
2、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山東地區的民間活動。
3、揭示課題,齊讀。(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觀看搖花船場面。
2、搖花船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讓我們再隨作者到她的家鄉看一看。讀讀課文,用直線劃出介紹花船的句子;用曲線劃出花船怎樣搖的句子。如果有什么問題,隨手作個記號,待會兒討論。(板書:介紹花船
花船怎樣搖)
4、生自由讀課文。
5、交流。
(1)交流介紹花船的有關句子。①指名學生讀第2節。②師生合作讀課文。
師引讀:花船是用——,形狀——,但——。船的四周——,并有——。③教師繪制花船,引導復述。④學生準備。⑤指名交流。
(2)交流介紹花船怎樣搖的句子。
①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像一下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搖花船時會有怎樣的神態、動作。(板書:姑娘
船老大)
②交流。
③教師指導下學生演,學生評。并理解:娉娉婷婷。
(3)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嗎?
預設可能提出的問題:“火銃”、“火流星”和“信天游”是什么意思?
①讀注釋了解“火銃”并正音。
②這就是火流星。搖花船時,人們用它們來渲染喜慶氣氛。
③再讀注釋,了解“信天游”,聽音樂感受。
課堂小結
三、復習鞏固
1、指導感情朗讀描寫花船的句子以及花船怎樣搖的句子。
2、一邊讀一邊想象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搖花船時會有怎樣的神態、動作。
課后習題
四、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給下列加點字注上正確讀音。
《搖花船》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的詞語。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積累自己喜歡的小節。
情感目標:了解中國的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感悟中國對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激起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媒體出示畫面:祖國典型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古典文學作品。近年來祖國取得的卓越成就。師:說說你看到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揭題,讀題,理解驕傲的意思。
4.根據注釋,簡單了解作者。
5.引讀1、2節。
二、自瀆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思考:作者為祖國的哪些方面感到驕傲?完成填空: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因為。
2.學生交流,師概括為三個方面
板書:
地大物博
悠久的歷史文化
取得的卓越成就
三、深入理解,朗讀感悟,積累語言。
(指板書)挑選感興趣的一個方面,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根據自己了解的知識說說體會,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地大物博1.
【《搖花船》教案】相關文章:
搖花船教案01-10
搖啊搖音樂教案10-07
搖啊搖美術教案03-28
小班音樂教案:搖啊搖02-12
錯失的花船民間傳說02-26
大班主題農夫果園搖一搖教案08-31
小班音樂教案搖小船03-28
搖一搖作文09-12
《搖啊搖》教學反思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