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中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內容,發展觀察、比較的能力。
2.根據故事內容,學習表演。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樂園》圖譜,《小蝌蚪找媽媽》課件.
2.小蝌蚪頭飾若干(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青蛙媽媽、一群蝌蚪等貼絨教具一套,頭飾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樂園里來了許多朋友,小朋友看看是誰呀?
(熊媽媽、小熊;鴨媽媽、小鴨;雞媽媽、小雞……)
2.“小動物們在樂園里玩得可高興了。天漸漸地黑了,小動物們也陸續回家,小雞、小鴨玩累了,也想回家了,可怎么也找不到媽媽了,急得要哭了。”小朋友愿意幫小雞、小鴨找到媽媽嗎?
3.小動物們都有了自己的媽媽,你們想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聽了故事就明白了。
二、教師有表情地完整講述故事。
故事里有誰?
三、教師出示池塘背景圖,按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講述故事。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樂的時候,先遇到了誰?(鴨媽媽)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邊在背景圖上貼上相應的教具)
2.鴨媽媽怎么對小蝌蚪說的?
(這里可以叫小朋友一起來說鴨媽媽的話。)
3.謝過了鴨媽媽,小蝌蚪把誰當成了媽媽?(鯉魚媽媽)(出示貼絨教具)
4.鯉魚媽媽怎么說?(幼兒重復鯉魚媽媽說的話)
5.小蝌蚪又把誰當成了媽媽?(烏龜媽媽,出示教具)
6.烏龜媽媽怎么說?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小蝌蚪和媽媽那些地方不一樣?(請幼兒說說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
四、師幼一起完整講述故事
1.按圖片內容和幼兒一起復述“小蝌蚪怎樣找到媽媽”中的一些情節。
2.個別幼兒講述(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說的話)
課后反思:
事先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后腿 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幼兒看圖引導孩子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要求要求用上先、再、接著、最后,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這樣孩子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松自如,毫不吃力。活動中,我盡量讓孩子自己說,自己問,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最后還請孩子分角色表演了一次,孩子都很開心。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和感知活動中,鞏固幼兒對磁鐵特性的了解,進一步感知磁鐵能吸鐵。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幼兒觀察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以親子游戲為載體,促進家園良好教育活動的形成,增進親情感。
活動準備:
已有知識的準備。
物質準備:
磁鐵、各種鐵制品、木制品、線、塑料品、小魚、小雞、金魚竿、沙盤、玻璃杯、記錄紙。
情景準備:
小雞吃面包的場景、釣魚的場景。
活動過程:
1、游戲引入
教師出示各式各樣的磁鐵。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好多的磁鐵,小朋友們看一看,你們喜歡嗎?在每一組里,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好多的磁鐵,下面請小朋友當當黑貓警長,自己看一看,在你們的桌子上面有哪些種類的.磁鐵,請你們告訴自己的爸爸或媽媽,你看到的磁鐵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自己把它記錄在老師發給你們的記錄紙上。
2、教師指導。
教師評價:小朋友們真能干,記錄得好好喲,不僅畫得好,還畫得多,真能干!現在有這么多的磁鐵,我們就來玩一玩磁鐵游戲好不好?
生:…….
游戲:玩小魚
師:小朋友注意看一看,在你們桌上面的水杯中有好多好多的小魚,但它們現在都到水底里去了,小朋友們,你們用什么方法讓它從水底升到水面上來呀?現在請小朋友自己試試,家長可不許幫助小朋友喲,試試沒成功也沒關系的。
生:游戲開始 師:有小朋友成功了,現在請成功的小朋友告訴小伙伴們,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小魚兒升到水面上來的,讓爸爸、媽媽給你記錄下來。(如果有幼兒沒有成功,教師及時請成功的幼兒演示,加以鼓勵。)師:小朋友們真能干,讓小魚在水中跑來跑去的,真聰明。老師好羨慕你們喲。你們比奧特曼還有本事。
3、磁鐵的特性
師:小朋友,你們比奧特曼還聰明,那肯定知道磁鐵有些什么本事呢?下面請小朋友來做個實驗,你們就確定磁鐵有什么本事了。然后告訴你們自己的家長,行嗎?
師:請小朋友把紙盒里的東西全部倒在盤子里,每個小朋友認一認,是些什么東西。然后每個小朋友都拿上一塊磁鐵,去接觸盤子里的那些東西,看一看,會出現什么情況。開始!
生:做實驗師:小朋友,做好了沒有?你們發現了什么?生:做好了。磁鐵上粘了回形針、鐵釘,好多東西喲。
師:有沒有小朋友磁鐵上什么都沒有粘到的,請舉手。生:我沒有師:沒關系,把你的磁鐵放在這上面,有了沒有?
生:有了。師:你們磁鐵上粘的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生:都是鐵。師:對,都是鐵,這說明磁鐵有什么本事?
生:能吸鐵。師:好,小朋友們真聰明,實驗出了磁鐵能吸鐵的本領,還告訴了自己的爸爸媽媽,讓他們給你們記錄了下來,好能干!!! 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盤子和紙盒放在桌子的下層。
玩樂活動:釣魚、雞吃面包師:下面再玩釣魚、雞吃面包的游戲,同樣是利用剛才學的磁鐵的本事來玩,這兩個游戲可以選擇一個玩樂。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
生:釣魚和玩雞吃面包的游戲
師:獎勵玩的好的小朋友。
延伸活動:
師:請小朋友回家以后,觀察我們實際生活中那些物品里面含有磁鐵。把它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了解郵票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啟發幼兒設計不同的郵票圖案。
2.培養幼兒想像力、創造力和大膽設計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體會大膽創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
初步學習按郵票特征設計郵票圖案。
活動難點
啟發幼兒根據想像大膽設計郵票圖案。
活動準備
1、實物郵票,自制郵票若干;
2、小狗袋偶1個;磁帶,錄音機,投影儀;
3、鋸齒狀繪畫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教師出示袋偶(小狗皮皮),以幫小狗皮皮寄信的'方式引入課題。
二、欣賞討論
1、教師通過提問:“你見到過的郵票是什么樣的?”啟發幼兒回憶郵票特征。
2、出示實物郵票,引導幼兒觀察郵票特征。
提問:
(1)這些郵票是什么形狀的?
(2)郵票:有哪些漂亮的圖案?
3、出示自制郵票,讓幼兒看看、摸摸、說說,進一步了解認識郵票的特征。
(1)請幼兒仔細觀察后說說:
“這些郵票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哪枚郵票,為什么?”
(2)師:“除了有漂亮的圖案,你從郵票上還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郵票上的價格分值等字樣。
(3)請幼兒摸一摸郵票的四邊,感覺鋸齒狀的花邊。
三、操作思考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郵票的制作方法,并根據討論結果示范講解郵票的設計步驟和構圖及涂色要求。
2、引導幼兒討論說說自己準備為皮皮設計什么樣的郵票。
四、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幼兒自由選擇繪畫用品,作畫。
2、提醒幼兒注意合理構圖,均勻涂色。
五、評價作品,結束
1、舉辦“郵票展覽會”,欣賞展示幼兒作品。
2、邀請幼兒和小狗皮皮一塊兒寄信,結束。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廢物箱”是生活中常見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環保設施,它不惹人注目,但不起眼的設施卻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了方便,整潔。活動中涉及的內容是中班主題“我在馬路邊”中的素材點,馬路邊的廢物箱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是常見的物品,幾乎每天都會看到。幼兒在外出過程中也都會將垃圾扔進廢物箱,基本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于是設計了本次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畫畫中一方面讓幼兒加強不亂扔垃圾的意識,另外一方面是通過圖形的組合畫出想象中的廢物箱,從活動中感受到樂趣,認識到廢物箱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圖形組合表現不同的`廢物箱。
2、了解廢物箱的作用及與人們的關系。
活動準備:
廢物箱圖片。作畫工具、范例等。
活動過程:
一、有用的廢物箱——了解廢物箱的作用
1、(謎語導入)老師先給你們猜個謎語,想不想猜啊?那要聽仔細咯!一個大箱子,有個大肚子,偏愛臟東西,干凈留個你。
2、嗯!真聰明!那你們想一想,沒有廢物箱我們的馬路會變得怎樣?
小結:有了廢物箱,垃圾有了家,我們的身邊就整齊美麗了。
二、不同的廢物箱——感受不同圖形組合的廢物箱
1、看看這些廢物箱有什么不一樣?
2、請你們找一找,廢物箱里藏著哪些圖形寶寶?
3、那你還見過其他形狀的嗎?
小結:不一樣的圖形朋友在一起,變成了不一樣的廢物箱
三、設計廢物箱——嘗試用圖形組合表現廢物箱
1、你們看到過很多長得不同的廢物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小畫家,來畫一畫大大的廢物箱,好不好啊?那我們先畫大大的肚子,再畫不同形狀的蓋子。
2、哦,馬路現在變得真干凈啊,一個廢物箱好像來不及工作哦,那我們想個好辦法吧!你們來想一想,可以怎么樣?(引導幼兒邀請不一樣的廢物箱一起來工作)
3、什么地方需要你設計的廢物箱?
小結:原來我們設計的廢物箱可以用在馬路邊,公共場所,好多地方呢,廢物箱那么有用哦!
四、廢物箱展覽會
1、哪些廢物箱里藏著一樣的圖形寶寶?
2、你能猜出廢物箱在哪里工作嗎?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動物之家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好玩的毽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蘇打噴泉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玩瓶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認識高矮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精選】10-29
中班教案[經典]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