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9-10 13:28:1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9篇(精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9篇(精選)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數。

  注意:

  在數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數。

  活動準備: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 、15個梨 、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勛章數個。

  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幼兒;喜歡。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蘋果、香蕉、杏、還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

  幾個勛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 (拿出水果勛

  章)你們看好看嗎?

  幼:好看。

  教:想要嗎?

  幼:想。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蘋果.....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好嗎?

  幼:好。

  (1、2、3、4、5、6、...)

  教;哦 蘋果有20個,小朋友蘋果有多少個呀?誰來回答。舉手回答,不舉手我不讓回答,如果不舉手,

  你也說我也說,那 水果圖案小勛章給誰呢?所以回答問題要把手舉好老師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

  朋友 不喜歡你們了,不給你們圖案小勛章了喲(好,XX你來吧)

  XX幼:20個。

  教:恩對了,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勛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一數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的數字)

  教師:對了,那蘋果20個,香蕉15個,那么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們跟著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系)

  結束語;

  小朋友你們回家后再數一數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量大)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編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2、理解互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體驗數學活動中操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自制PPT課件

  2、大數字卡3、4、5、6、7,每人一張7以內的算式卡,操作紙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編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難點:理解互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教學方法與手段:

  視聽講結合法、游戲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幼兒游戲:開火車

  (事先在幼兒身上貼上7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卡)

  師:今天毛老師帶你們坐火車去旅行,怎么樣?我們知道火車是有很多車廂組成的,每一節車廂都有一個車廂號,毛老師已經為你們安排好了車廂,那你到底坐在幾號車廂呢?就要請你們動動小腦筋,算出胸前的算式,你算出來是幾,就坐在幾號車廂。車廂里的位子看到空的就坐下來,不要管你們的名字了。聽清楚了嗎?行動起來吧,算一算,去找你的車廂。

  待幼兒找好后,教師檢查幼兒坐的座位是否正確。

  認真聽教師引導,聽清游戲要求,積極參加開火車的游戲。

  算一算自己胸前的算式卡,根據算出的得數去找對應的車廂號,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

  找到車廂后和教師一起檢查自己坐的是否正確。

  以游戲調動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

  通過算式卡請幼兒計算,找到對應的車廂號,以此來復習鞏固7以內的加減法。

  通過檢查,再次復習鞏固。

  二、創設情境,引導幼兒看圖學習8的

  第一組加減法

  1、創設情境

  師:現在所有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車廂,我們出發去旅行吧!看,前面有一座城堡,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一下?可是城堡的國王是一個喜歡給別人出難題的人,他跟毛老師說,小朋友參觀城堡時,他會提出許多問題,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2、引導幼兒看圖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

  師:國王把我們帶到了海底世界,看看海里有什么?誰會看圖編應用題?怎么用算式表示呢?(1+7=8)

  (2)出示“草地”的圖片

  師:國王又把我們帶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編應用題呢?誰會用算式表示?(7+1=8)

  (3)出示蘋果的圖片

  師:你們可真聰明!國王決定請你們吃一頓大餐,餐后還有好吃的蘋果呢!一共有幾個蘋果?咦,怎么了?還剩幾個?你能用完整的話把這道應用題編出來嗎?用算式怎么表示呢?(8-1=7)

  (4)出示氣球的圖片

  師:吃飽喝足,我們去散散步吧!看,前面有人在賣什么?突然,一陣刮來一陣大風,把氣球都吹走了,可憐的氣球怎么樣了?誰會編應用題?算式怎么寫?(8-7=1)

  進入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有參觀城堡的欲望,愿意挑戰國王出的難題。

  觀察“海底世界”圖片,說說海里有什么,并根據魚的動態圖編應用題,嘗試用算式1+7=8表示。

  觀察“草地”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怎么編應用題,并用算式7+1=8表示。

  觀察蘋果圖片,數數有幾個蘋果、爆炸了幾個、還剩幾個,用完整的話把應用題編出來,并用算式8-1=7表示。

  觀察氣球圖片,根據氣球的動態圖編應用題,并用算式8-7=1表示。

  通過參觀城堡的情境來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通過在“海底世界”中觀察,并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1+7=8”

  通過在“草地”上觀察,并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7+1=8”

  通過對吃蘋果現象的觀察,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8-1=7”

  通過對氣球的觀察,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8-7=1”

  創設不同的情境來幫助幼兒復習鞏固8的第一組加減法。

  三、幫助幼兒理解算式的互換規律

  1、師:剛剛我們寫了四個算式:1+7=8、7+1=8、8-1=7、8-7=1,國王想讓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誰和誰長得比較像?誰看出來了?哪里像?

  2、教師小結:1+7=8、7+1=8數字相同,符號也相同,只不過加號兩邊的數字換了一下。所以看到1+7=8,馬上就想到7+1=8,我們把它們稱作朋友題。同樣,看到8-1=7,馬上就想到它的朋友題是誰?(8-7=1)

  3、鞏固練習

  師:你們再來猜一猜2+6=8的朋友題是誰?(6+2=8)誰會根據這個算式編應用題?8-2=6的朋友題是誰?(8-6=2)誰會編應用題?

  觀看教師寫的算式,找出長得比較像的算式,并說出哪里像。

  認真聽教師小結,自然想像到算式的朋友題。

  進行鞏固練習,猜測朋友題,并根據算式編應用題。

  教師寫算式,讓幼兒聯想算式之間的`關系,引發幼兒的思考。

  教師小結朋友題的特點,幫助幼兒理解算式的互換規律。

  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算式互換規律的理解,學會編應用題。

  四、組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師:國王對我們小朋友的表現很滿意,時間也不早了,該是我們回去的時候了,臨走前,國王給我們小朋友頒了一張獎狀——愛動腦筋獎。咦,獎狀的背面好像有字,原來,這個愛給人出難題的國王有想考考我們,你們愿意接受這最后的挑戰嗎?他要讓我們做什么呢?

  2、教師交代要求

  3、組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與評價

  小朋友的努力表現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回去的時候接受國王頒發的獎狀——愛動腦筋獎。接受國王最后的挑戰。

  在教師的指導下挑戰難題。

  繼續以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愛動腦筋,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通過讓幼兒自己操作,幫助幼兒復習鞏固8的分成。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自然物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長度,理解用不同長度的自然物測量,數據不同但結果相同。

  2、在聽賞故事中引發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材料準備:ppt課件、木夾子、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發測量興趣(價值分析:通過談話,引發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提問:知道蛇究竟有多長,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結:測量可以知道物體有多長。

  二、根據故事,嘗試工具測量(價值分析:梳理測量要點)

  (一)、提問:許多相同的夾子,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操作,嘗試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測量)

  小結:很多夾子用一個接一個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二)、提問:一根吸管,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探索,嘗試用做記號的方法測量)

  小結:一根吸管用做記號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三)、提問:沒有材料,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交流,了解身體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為測量工具)

  小結:沒有材料時用自己的`身體的某個部位也能測量。

  (四)、提問:同樣是蛇,量出的長度為什么不同?(價值分析:通過比較,理解用不同的測量物測量,結果不同)

  小結:不同長度的材料測量,數據不同但長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鞏固測量方法(價值分析:通過到環境中去尋找,進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測量工具)

  我們再去找找其它的測量工具來測測小蛇的身長,看看結果怎樣?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發現孩子對電線桿、飲料罐等類似圓柱體的東西頗感興趣,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是模糊的,常常把它稱做棒。因此,在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進行了認識圓柱體的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 通過操作、比較認識圓柱體的特征(像柱子一樣,圓圓的,直直的,上下圓面一樣大)。

  2、 提供多種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并用語言表達操作結果,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和判斷能力,加深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

  3、 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易拉罐 一次性杯子 毛線 彩帶 橡皮泥 鉛筆 白紙等

  四、過程活動

  (一)、組織教學

  1、 教師:(出示罐子和杯子)看看它們長的一樣嗎?我要把它們放在地上滾一滾,用手輕輕一推,它們滾動的軌跡怎樣的?

  2、 幼兒嘗試,發現軌跡。

  在你們的椅子下面也放著兩樣和張老師手上形狀相似的物品。請你們拿出來也和老師一樣,放在地上滾一滾,看看你們滾動的軌跡是怎樣的?

  3、小結:一個直著往前滾,一個繞著圓圈滾。(并在黑板上畫出兩種軌跡的方向)

  (二)、引出概念“圓柱體”,在操作中感知圓柱體的具體特征。

  1、 請幼兒找出兩個物體的不同之處:請你們把直著滾的放在左邊的桌子上,把繞著圓圈滾的放在右邊的桌子上。再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為什么這邊的東西都是直著往前滾的?而另一邊卻都是繞著圓圈滾的?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2、 幼兒結論:杯子的一個圓面大一個圓面小,而罐子的兩個圓面是一樣大的

  3、 通過測量,引出圓柱體的具體特征:你們憑什么說罐子的上下兩個圓面是一樣大的?今天剛好帶來了繩子,我來測量一下。(教師測量)你們真棒,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杯子的圓面一大一小,而罐子的圓面是一樣大的。要不我再到小朋友直著往前滾的地方隨機抽取一個來檢測,看看結果還是不是一樣的。(教師邊演示邊和幼兒一起說)

  4、 數學里面,這種象柱子一樣,圓圓的、直直的`,上面圓面和下面圓面一樣大的形狀就叫做圓柱體

  5、 判斷圓柱體與非圓柱體。

  1)出示小鼓:這是圓柱體嗎?為什么?

  2)出示圓面一樣大而中間凹進去的實物:這是圓柱體嗎?為什么?

  6、 提供材料讓幼兒在眾多的物體中,尋找圓柱體:

  1) 老師的桌上有很多的材料,我提供了毛線、彩帶、橡皮泥、紙和筆。請你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測量并將是圓柱體的物品找出來放在籮筐中。

  2) 教師每組抽樣檢驗,小結:這是誰測量出來的?你是用什么材料測量的?測量的結果是什么?所以,它是圓柱體。

  (三)、自制手拉車,并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教師:圓柱體還可以變成好玩的手拉車呢,看!我用繩子一穿。手拉車就完成了。繩子一拉它就跟著我們走了。哦,出發嘍!

  五、反思

  數學,是一門邏輯學很強的學科,但它又無時無刻的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一片樹葉、五個好朋友、馬路邊的廣告牌是方形的、小朋友的鉛筆很多都是圓柱體的……既然它如此貼近我們,我們為何就不能讓孩子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奧秘呢?因此,我設計了《認識圓柱體》這活動。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圓柱體,但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的意識是模糊的,并且很難聯系到社會中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杯子和罐子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在自由擴展的玩當中尋找其中的特殊性,從而來認識圓柱體的具體特征。因此,孩子會比較感興趣。我們班孩子由于多種客觀原因,因此,差異性比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好,回答問題完整,并且善于觀察。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卻相差比較大。所以,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活動中我采用了強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強的孩子帶著相對較差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他們去相互學習。我的這個活動也是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并學會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圓柱體。最后,孩子們在愉快地“手拉車”游戲中結束活動。新《綱要》提出:創設寬松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經過各位專家的指點和不斷的試教修改反思。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已經幸福的感受到了。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帶班時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難有跳出來思考的時間。觀摩卻給了我們更客觀、更冷靜地了解我們的工作環境,甚至了解自己的機會。今天作為一名學習者的我,覺得自己擁有這樣的機會而感到慶幸。慶幸的是有那么多的名師和同盟姐妹給我指點彌經,望各位多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能夠對物品顏色、功能、形狀等進行不同的分類和計數。

  2. 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數字書寫。

  活動準備:

  掛圖,盤子,西瓜磁貼,糖果磁貼,練習題1、2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小動物幼兒園舉行的是一項什么活動嗎?”“沒錯,因為上次運動會的.順利組成,老師們決定請小動物們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過上次活動進行情景延續,引出本次活動。

  二、布題。

  1.出示掛圖,請幼兒對圖中事物進行分類計數。

  “圖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2.利用盤子的不同顏色分類數西瓜,練習10以內數的組成。

  “看到這些,誰能講一講是什么意思?”

  3.鼓勵幼兒嘗試出題、做題。并能夠說明題意“紅色盤中有幾個西瓜,黃色盤中有幾個西瓜,一共有幾個西瓜。”

  三、練習題

  1.出示練習題1、2,難易程度不同供幼兒選擇做題。

  “小動物們要出絕招了,它們在小朋友們的桌子上放了許多的練習題,分為練習題1和練習題2,小朋友們可自己選擇。”

  2.“小動物們也發現了大家真聰明,決定將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給大家,現在,請小朋友們將小椅子輕輕地轉回去,咱們一起等待,看看送給我們的是什么好不好?!”

  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設想:

  本活動取材來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數為主線展開活動。活動有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是幼兒探索用多種辦法點數橘子的瓣數,然后把結果記錄在統計表中。幼兒通過觀察統計表,了解橘子的瓣數并不相同。第二環節是利用統計得出的數據,讓幼兒猜測是大橘子瓣數多還是小橘子瓣數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讓幼兒驗證。

  活動目標:

  1.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系;

  2.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學習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計數,探索多種計數的方法;

  4.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思考與操作。

  (1)幼兒想辦法點數橘子的瓣數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一數。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完了不僅要把數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反思:

  用表來記錄全班幼兒計數的結果。運用統計表既有利于引導幼兒總結規律,讓幼兒的知識系統化,增進幼兒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標的實現。 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啟發幼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提醒幼兒在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讓幼兒與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讓幼兒在操作前先進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動中的盲目性?幼兒討論激烈,紛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 (2)幼兒交流數的結果和計數的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數了橘子,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數的那個橘子有幾瓣?可以分給幾個人吃?你是怎樣數的?

  幼1: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一數。

  幼2:我數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不要數了,最后是數字幾就是幾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為幼兒的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在分享中幼兒學習同伴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運用多種辦法、多角度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幼兒用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體驗探索的快樂。從幼兒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兒能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種方法數橘子的瓣數。這說明幼兒在面臨新的問題時,能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靈活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兒通過觀察統計表發現橘子瓣數的規律。師:你們仔細觀察表格,看看能發現什么?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知識引入】

  尺子又稱尺、間尺,是用來畫線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長度的工具。尺上通常有刻度以量度長度。有些尺更在中間留有特殊形狀如字母或圓形的洞,方便用者畫圖。

  尺通常以塑膠或鐵,不銹鋼,有機玻璃制造,亦有以硬紙、木、竹,鋁,皮革等制造的。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在他們的筆盒里有鉛筆、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鉛筆、橡皮是孩子們經常使用的文具,尺卻使用的較少。尺有什么用?怎樣使尺子?小學生為什么要用尺?是幼兒感興趣而又疑惑的問題。設計此活動目的在于擴展幼兒對尺的認識,激發幼兒自己去探索,尋求,解決疑問,從而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滿足幼兒渴求學習的愿望。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了解其用途,發現其區別,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 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稱,特點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兒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種長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場上畫一條寬為120厘米的“小河”。

  【過程建議】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分組討論交流。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組介紹。要求說出是誰幫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 集中交流。請小組推薦,介紹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么樣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點。

  (1)分組討論。 提問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討論。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3)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3、找出尺的共同點。

  (1)提問引發思考:尺有這么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歸納提升: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4、 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①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

  ②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③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也不能多計,最后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測量操場上“小河”的寬度(120厘米寬)。

  ①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老師將幼兒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讓幼兒反復測量,確認后再記錄。)

  ②集中觀察記錄表,看看小河有多寬,讓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③集中討論:為什么小河的寬度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數字?

  ④引導幼兒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⑤分別請量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數字(表示尺的長度),教師幫助測算出小河的寬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2、 舉辦“各種各樣的尺”博覽會。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名稱:蒙氏數學

  活動內容:《數學王國運動會》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開動腦筋思考,體會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2、在操作和游戲中復習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3、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并懂得運算。活動難點:通過游戲,提高加減式題口算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加、減法板”“數字卡片”寫有1-5的數

  字車庫、寫有5以內加減法的數字汽車、有1-5數字的桃子卡片,

  2、學具準備:“加減法板”;“數字卡片”;寫有1-5加減法的信封若干,郵筒五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大家好!我是數字王國的數字寶寶5,我們數字王國舉行了一場趣味運動會,國王讓我邀請大班所有的小朋友參加,你們想去嗎?幼兒:想

  教師:我們要進入數字亡國了,請小朋友腳跟碰腳尖走,沿著蒙氏線走,心里默默數數,看要走多少不才能走到數字王國?

  二、集體活動

  (1)游戲汽車拉力賽

  教師:請小朋友把紅色和藍色的定規尺分類放好,今天集體比賽的項目就是汽車拉力賽。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輛小汽車,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完

  成上面的題目,將汽車停在相應的車庫里。幼兒操作加減法半,計算出汽車上的算式的得數,并將車放在相應的車庫。

  (2)送信:這個環節注重孩子的口算能力,以及檢驗幼兒對5以內的加減法的掌握情況。王國里的送信員生病了,所以好多信件被積壓了,今天我們來個比賽,比比看誰先把心送到小動物的郵箱里,幼兒取信封,看上面的算式計算出正確答案并投到相應的油桶里

  三、分組活動:摘桃子比賽:這個環節注重發展幼兒的交往、協作能力。將全班幼兒分成5組,教師設計了問題情境:小猴子想摘桃子,可桃樹的主人說:“你只要說出三道加法或減法的試題,答案正好是桃子上的數字,我就把桃子送給你。”教師創設情境并進行演示:小猴子我來幫你。1+2=3.4-1=30+3=3,我把三號桃子送給你。“摘桃子”的`生動情境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激勵了幼兒積極思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摘幾號的桃子送給小猴子?然后說出和桃子上的數字答案相符的試題。

  四、交流小結

  音樂響起,教師扮演小記者采訪運動員

  教師:這次比賽你參加了什么項目?你是怎樣完成比賽的?

  我代表數字國國王,給所有的小朋友頒發獎品,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進行一個肯定,給幼兒發作業紙。

  五、請所有運動員退場,結束教育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為了能更好地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去,同時能體現活動的趣味性,在學習了《6的組成》時,我首先運用游戲《碰小鈴》來引起兒童活動的興趣。

  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作為孩子的引導者,我始終積極主動地引導孩子在活動中自我探索意識,給孩子提供一個自我發揮的舞臺。如:在活動的重點部分《學習6的組成》時,我就用實物請孩子上來分成兩份,并進行記錄(在分成時,我是請孩子在我畫的'兩個圓內把實物分成兩份)。但在集體操作時,我發現有一小部分的小朋友在操作時不清楚老師的要求,坐在座位上拿著操作材料看一旁的小朋友操作。在與孩子的個別交流后,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是自己一直以來為之困惑的地方(缺少了兩個讓孩子分成用的圓),因為缺少了兩個圓作操作背景,所以他們不能理解老師所說的“分成兩份”是什么意思。這個不成功的活動使我懂得,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設計問題,運用操作和游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2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數學教案06-27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2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3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