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精華】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認識圖形,不但是為了讓他們能說出圖形的名稱,更重要的是使他們通過辨認不同圖形的特征,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圓形、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練習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他們能說出圖形的名稱。難點是辨認不同圖形的特征。
活動準備
粉筆、黑板、彩紙剪成的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各種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2.讓幼兒比較圖形的異同,讓他們清楚地知道圖形與圖形之間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圓形和橢圓形。4.有些是相關聯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兩個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兩個三角形變成一個正方形。5.經過反復辨認,幼兒對圖形的特征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讓幼兒知道物體有名稱圖形也有名稱,以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圖形的名稱告訴他們。
三、引導他們辨認生活中的物體所呈現出來的圖形使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
四、用畫紙剪出不同的大幾何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再用紙剪出不同的小幾何圖形,然后讓幼兒把同類的小圖形貼在相對應的大圖形上面。
教學反思
通過此活動幼兒對圖形有清晰概念,對不同的圖形有了印象。能比較出它們之間的異同,不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圖形。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7的加減,能根據花朵顏色的不同列出加、減法算式并進行7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進一步鞏固對加、減法算式及其含義的理解。
3、愛動腦筋,能積極參與加減運算活動。
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看圖列組成式的`經驗,學習過6以內各數的加減和7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圖片一張(上面畫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樹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蘋果。)
——學具:《幼兒用書》(P11、12、13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教學過程:
1、看猴子去。
——教師:還記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嗎?小猴們旅行回來了,我們去看看它們吧。
——教師(出示圖片):小猴在哪里?它們都在干什么?
——請幼兒說一說每個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們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嗎?
——引導幼兒列加法或減法算式,并說一說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來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繼續引發幼兒的思考:你還能列出和剛才不一樣的算式嗎?
2、幼兒操作活動。
——看圖按特征標記列算式。請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實物有多少?它們的顏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樣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組加法或減法算式。
——觀察連續的三幅圖,講述圖片的含義,列出加減算式。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幼兒用書》第12、13頁,引導幼兒練習7的第二組、第三組加減運算。(也可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活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日常或區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動,鼓勵幼兒說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文具小超市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從5~10)、每組一個塑料框計算用的紙和筆。
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從塑料框那那一份錢,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字購買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并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復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3,集體討論
請個別小組展示所購買的文具。
(1),請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2),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3),除了這些還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4),師生共同總結。
4,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后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學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逛書店”的游戲活動,理解“付錢”和“找錢”的關系。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能相互協作,做文明顧客。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書,上面標有價格。
2、若干二元幣、一元幣。
活動過程:
一、引入: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的“寶貝書店”已經開張了,里面有許多好看的書,你們想去買嗎?(想)那你們知道買書需要什么嗎?(錢)
1、介紹銀行
師:我們應該到哪取錢?(銀行)在銀行設置有兩個窗口,一個是一元錢的窗口,一個是兩元錢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師:小朋友去買書時,想一想我們怎樣去買?(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媽媽、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買書。)
要求:不管幾個人合作去買書,最多只能取6元錢。
3、理財單
教師示范講解表單。
二、逛超
在孩子們相互協商找到合作伙伴并在表單上填上要取的'錢數后就可以陸續進入書店選購書刊了。
1、教師在書店內觀察幼兒怎樣選書。
2、在收銀臺觀察幼兒交錢和找錢的過程。
3、選好書交錢回“家”后,要在表單上記錄今天你都買了幾元錢的書,還剩了幾元?
三、幼兒對照表單講述取錢、用錢的過程。
教師小結附:表單
取錢數
買書花了多少?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如何讓幼兒的數學學習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去,即數學活動生活化是這節課的宗旨。活動中我通過創設購物環境,將購物情境中的購物行動貫穿始終,從一開始的“寶寶超市”中物品名稱與價格的介紹,到用5元可以買一樣、兩樣東西的層層遞進,都是“生活數學”精神的體現。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正好”和“夠了”的錢幣概念。
2、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手指偶、每位幼兒一張5元錢、畫紙、彩筆。
2、超市商品圖每桌一張。
3、超市的`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復習5的組成,導入活動。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誰,愿意和他們做游戲嗎?
教師介紹游戲做法:師說:動動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說:我出4,4和1組成5.
師幼齊說:5個手指做游戲。以此類推。
(分析:游戲可及時調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且通過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已獲得的經驗。)
二、幼兒嘗試用5元錢買一樣、兩樣不同的商品。
1、我們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什么(出示5元錢)?;.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錢(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們用錢來干什么?你去超市買過東西嗎?是自己去還是跟爸媽去?
2、第一次購物:下面我就來考考小朋友,如果給你5元錢,找出用5元錢可以買一樣的商品。(翻開超市商品圖,先認識一下商品和標價)
幼:可以買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買嗎?
師:誰能總結一下,為什么6元的不能買,別的可以買,強調“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3、第二次購買:找出5元錢可以買兩樣不同的商品。
小組討論,共同找出答案:可以買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組介紹:
教師評價: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師:剛剛小朋友在找的時候,有的小組漏掉了,有的小組重復了,為什么他們這一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們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嗎?
幼:他們先將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著找。
總結:原來這樣有順序的找,能夠一個不漏的找全。你們也愿意嘗試一下嗎?(讓沒找全的小組再嘗試一下)
(分析:教師根據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提升,這是本節活動的難點。)
4、能不能用5元錢在商品圖上買三樣不一樣的商品?
幼:不能,錢不夠。
三、游戲《超市購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剛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現在,老師每人給你5元錢,到我們的超市里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商品上都有標價,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錢,買一樣也可以,買兩樣也可以,我特意請了張老師當收銀員,你們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兒去付錢,付完錢就拿著東西到我這邊來,我有獎勵,買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總結: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購物高手,以后就能幫爸媽到超市買東西了,但要買我們需要的,千萬別浪費錢。
(分析:角色游戲的創設便于孩子體驗到真實的購物場景,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很好地體現了數學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
延伸:現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買光了,我們班還有很多小朋友沒來參加購物活動,我還得去進貨,這樣吧,為你的好朋友畫一張購物單,購物單就是畫出商品并標出價格(可以只寫上數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畫一件、也可以兩件商品),可以畫跟自己一樣的,也可以另外挑選,這樣畫清楚了,我就可以進貨了。
你們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去進貨了,讓他們一會來買我新進的商品。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環境的創設,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學習過程;通過提供給孩子們可以反復操作的材料,讓孩子在觀察、擺放、思考、調整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沒有將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在反復試誤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數學應用的經驗,將抽象的數學符號生活化、游戲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十幾個物體數就是比10多幾個的物體數。
2、在確定某一集合中有10個物體的基礎上,嘗試以10為單位進行15以內的對應計數,并學習用相應數字表示計數結果。
3、愿意在數學活動中按規律歸納出快快速數數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1、果籃一個、當地時令水果十五個(其中十個水果放于果籃中,另外五個分成兩個,三個)分別用一塊布遮擋住。
2、1-10的數字卡。
活動過程:
一、“數水果”。
通過"數水果"活動,感知十幾個物體數就是比10多幾個的物體數,知道可以用15以內相應的數字表示。
1、數籃子里的水果,確定籃子中的水果數量。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數字10。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一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讓我們一起數一數籃子里面有幾個水果,好嗎?怎么數呢?一共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這個數字10是表示籃子里有10個水果。(教師把10個水果在幼兒面前放回到籃子里)
2、分別根據桌上三組水果的數量,確定每組水果和籃中水果合起來一共有幾個水果。
(1)教師手指桌上一組被布遮擋住的水果,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并同時掀開布)那籃子中的10個水果和這1個水果合起來一共有幾個水果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共有11個水果)11個水果比10個水果多幾個呢?11個水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誰愿意上來找一找11在哪里?(教師協助幼兒把找到的數字11貼在黑板上)
(2)依次進行另外兩組水果(12個水果、13個水果)的計數學習。
二、觀察掛圖,分析圖和數字的意義。
1、帶領幼兒觀察掛圖,分析圖意,明確圖中籃子里的松果和其旁邊的松果是一組。
教師:小朋友,圖中有三組松果,1、2、3。(教師邊數1、2、3,邊用右手掌順著籃子底端隨著語速慢慢移到旁邊的'松果下方)每組松果都有一部分在籃子里,一部分在籃子外面。
2、 使幼兒了解每一個籃子中都有10個松果。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每個籃子里有幾個松果?
3、帶領幼兒嘗試以10為單位進行15以內的對應計數,知道圖中數字的意義。
(1)教師:下面我們要比賽數果子。看誰能最快地知道第一組一共有幾個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為什么數得這么快?(教師引導幼兒知道根據籃子中10個松果接著計數籃子外面的松果數數,速度會快)第一組松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圖上有這個數字嗎?在哪里?(教師展開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數字)哦,這個數字x可以表示第一組一共有x個松果,我們就在第一組松果后面開始畫一條線到這個數字,把松果和這個數字連起來。
(2)教師:下面兩組分別有幾個松果呢?表示它們的數字在哪里呢?看誰數得快,找得快。(教師鼓勵幼兒從10開始接數確定下面兩組松果分別有幾個,并鼓勵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進行連線)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操作中嘗試發現門牌號碼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規律。
2、在主動學習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3、能主動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體驗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門牌插卡(用不同顏色區別層與間的數字)人手一份。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激發幼兒對門牌的已有經驗。
1、師幼交流
教師:我們的城市真是個美麗的地方,馬路又寬又干凈,不僅大街上都是高樓大廈,而且住宅小區建設得特別漂亮。請你告訴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嗎?
(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
2、教師:這是陽光住宅小區,我們一起去參觀。
(播放多媒體,直觀感受小區一棟一棟的住宅。)
3、這棟樓我們來數數有幾層?(圖片)
讓我們來看看這第一單元。這是一樓,(一個門牌)這是什么?(101)
你知道它的對面一間門牌號是多少嗎?
(在幼兒有答案后出現對面的門牌號)它樓上呢?(同法)
4、(鏡頭到小區人來人往的大門口)看來這個小區里住著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
所以還需要很多的樓房才夠呢。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工人叔叔造樓房好嗎?
二、嘗試操作 梳理幼兒對門牌知識
1、造樓房我們造樓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紙板,(幼兒人手一份材料)
這里有造3、4、5層樓房的材料,喜歡造4層樓的小朋友可以選擇這些,喜歡3層或者5層的'可以選另外的一些。
方法是:每個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樓房后套在你現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樓房正面展示給大家。
2、編門牌樓房都有門牌。請你把造好的樓房按照一定的規律編上門牌。
(1)幼兒嘗試自主編號。
(2)請你說說是怎么編號的。
(3)討論:門牌號上各個數字代表的意義。
教師小結:我們把最底下的層叫做第一層,把最左邊的間叫做第一間,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編門牌的方法是:從下往上,從左往右,第一個數字表示層,最后一個數字表示間,中間用0隔開,樓房的門牌號就是101,102,201,202
(4)請小朋友檢查一下自己的門牌編對了嗎?沒有編對的調整過來。
三、探究學習
認識住宅地址(幸福小區)小區落成了,大家為小區的落成放個三響炮表示慶祝吧。“啪!”
(集體擊掌三下)
1、探究樓號。
xxxx小區里有幾棟樓房?請小朋友來編號。
2、探究單元號。
觀察第一棟樓房和第二棟樓房有什么不一樣?(第一棟短,第二棟長……)
第一棟樓房有三個單元,第二棟樓房有1、2、3,4、5五個單元。讓我們從左往右數一數。
教師逐一指各棟樓房,說說各棟樓房都有幾個單元。
3、探究棟、單元、層、間的關系。
紅紅要住進這個幸福小區了,她拿到了她家的鑰匙,鑰匙上有她家的地址 (出示及鑰匙地址卡片2-3-301),
你看得懂嗎?你知道他家的地址是xxxx小區第幾棟樓?第幾單元?哪一間嗎?
4、鞏固認知。
如果請你也來這個新小區住,你希望住在那里,請在新家的陽臺上插一枝花,并告訴大家你的新家住在第幾棟第幾單元幾零幾?
(請幼兒指出具體住處并完整表述地址,并說“我的新家在xxxx小區xx棟xx單元xx室,歡迎大家到我的新家來玩”。)
教師根據幼兒的選擇分別板書。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成,進一步掌握數的分成的互換規律。
2.初步理解數的分成的遞增遞減規律。
3.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數的分成的互換規律。
活動準備
1. 小老鼠圖片,小老鼠頭飾各6個,鼠媽媽頭飾一個
2.畫有小河的圖畫一幅,西瓜形狀的小船圖片兩個
3.1---5的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1. 提出問題:“小朋友們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鼠年),從而引出小老鼠。
2.講故事,學習6的分成
老師出示圖片并講故事,“老鼠媽媽有6個孩子,它們6個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們要趕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小河,它們要乘坐兩條西瓜船過河,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幫助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過河回家,好嗎?”
(1 )先讓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條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條西瓜船,引導幼兒說出6可以分成1和5 ,并在黑板上記下結果6分成1和5
(2)根據以前所學分成的數的互換規律,將以上分成的兩個數互換為6分成5和1
(3)老師讓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訴幼兒,這條小船載不下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辦?引導幼兒讓這條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條西瓜船,然后讓幼兒觀察現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幾只和幾只?老師在黑板上記下結果6分成2和4 。
(4)用以上互換規律將6分成2和4 互換為6分成4和2 。
(5)讓幼兒一起看現在兩條西瓜船能不能過河,然后老師讓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兒一起讓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條船,再讓幼兒說出這次分成的結果,并在黑板上記錄下來,6分成3和3。
(5)老師操作圖片并告訴幼兒:小老鼠們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終于可以安全過河了。
3.師生共同將分出來的結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來的兩個數左邊一個數依次多1,右邊一個數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為3和3 ,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
4.玩游戲鞏固6的分成
(1)老師告訴幼兒:“小老鼠在我們的幫助下已經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門口玩耍,現在天要黑了,鼠媽媽來叫它們回洞了,它們家住著兩個洞,現在小朋友們來和老師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戲,好不好?”
(2)請幾位幼兒上來分成兩組手拉手上舉組成兩個洞,然后請6位幼兒上來帶上頭飾扮演小老鼠,老師帶上頭飾扮演鼠媽媽,當“鼠媽媽”說:“天黑了,小老鼠們快回洞”,6只小老鼠分別跑進兩個洞里,這時讓下面的幼兒一起數一數每個洞里各有幾只小老鼠,然后說出6可以分成幾和幾?
(3)同樣的方法,再換幾位幼兒上來玩游戲,得出不同的結果。
5.跟音樂玩“找朋友”游戲
每次找10位幼兒,每人胸前戴上1—5數卡中的`任意一張,老師向幼兒說明游戲玩法:胸前數字可以組成6的兩位小朋友是“好朋友”,當老師琴聲響起時,做游戲的小朋跟著全體幼兒一起邊唱邊“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兩人互相敬禮,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這時老師與其他小朋友來看每對好朋友找的對不對,老師對做游戲的小朋友分別進行獎勵。
6.老師總結所學內容,結束本節課。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顯得很興奮,完全沉浸在助人為樂的過程當中,不停地開動小腦筋去為鼠媽媽想辦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個鼠寶寶按不同的數量分到了兩條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種分法,看著孩子們愉快的掌握了知識,我也特激動。激動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課的時候因為一些孩子思維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結果未能給反應相對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時間,再有就是游戲時間還不夠,孩子顯得意猶未盡,如果再有這樣的活動,我一定會更全面的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給孩子更多自有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更加愉快!
小百科:6是5與7之間的自然數。是阿拉伯數字,是自然數字中的一員。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初步知道一個數和它前后兩個數之間的關系。
2、 學習根據已有條件尋找不一個數多1和少1的數。
3、 學習正確書寫數字1-4,養成安靜、獨立完成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6只兔子卡片(1只白2只灰3只黑)活動過程;
1、 集體活動:
(1)、學說順倒數師:今天老師要跟小朋友玩個小游戲,教師組織幼兒玩順倒數的游戲。
要求:我說倒數,小朋友們就說順數。
例:
教師:1、2、3、4、5 幼兒:5、4、3、2、1或者請一名幼兒任意說一個數,其他的幼兒說順數和倒數。
(2)學習6以內的相鄰數。
教師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小朋友們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們有什么不同,誰會把相同的兔子放在一起 ,并按順序排好?
請一個幼兒操作,提問: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時候是怎么想的?)(1只兔子排在前面,2只兔子排在1只的后面,3只兔子排在2只的后面……)為什么這么排?請幼兒上來在兔子下面貼上相應的數字,在引導幼兒仔細的觀察:2只兔子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鼓勵幼兒說一說。
小結: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大家集體說一說
2、 操作活動:
(1)、給小魚涂色教師出示未涂色的`小魚圖片,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有幾條魚呢?
小魚說“今天我是來找好朋友的,請小朋友們幫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吧!”引導幼兒給這5條魚找好朋友,想一想,上面應該涂幾條魚,下面應該涂幾條魚。
我們在涂色的時候要邊涂色邊說: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學習學數字1、2、3、4、3、活動評價:
(1)重點評價“找朋友”的填空組的活動,請幼兒說一說,他是如何進行活動的,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表揚好的小朋友。
(2)表揚能夠安靜、獨立完成活動的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2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22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17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9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