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班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過程:
1、通過觀看課件,了解各種各樣的汽車。
2、能大膽地講述各種汽車的不同用途。
3、有觀察的興趣,喜歡玩各種汽車。
活動準備:
1、認識各種汽車2、每個幼兒自帶一輛玩具小汽車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感知各種車輛。
1、小朋友,這是什么車?它們一樣嗎?
小結: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有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公共汽車、小轎車,還有大卡車、面包車,它們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
2、了解各種車輛的不同用途。
小朋友,再看看這些車里裝的是什么?(有裝貨物的,也有坐人的)什么樣的車乘的'人多?什么樣的車裝的貨最多?
(公共汽車乘的人多,大卡車裝的貨物最多)二、游戲“什么車開來了”
1、小朋友,你們想玩開汽車的游戲嗎?
你們都帶來了小汽車的玩具,現在,我們都來當小司機,開車的時候要說一說你開的是什么車?說對了可以通過馬路,說錯了也沒有關系,其他小朋友會幫助你的。
2、師幼共同游戲:
分組在桌上玩模型車,在桌上放長條形的積木或白紙條為馬路,幼兒輪流在“馬路”上開,開車的時候發出與汽車相應的聲音,并說出什么車開過。小司機說對了才能通過馬路。
3、幼兒交換汽車游戲。
教師:我們想把汽車放回停車場,然后再去開一輛小汽車,看看這輛車你認識嗎?
和剛才的游戲一樣,小司機說對了才能通過馬路。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大米的生長、加工過程。
2、知道糧食來的不容易,懂得珍惜糧食。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大米的成長過程,知道珍惜糧食。
難點:對大米成長順序的排序。
活動準備
裝有米的不透明塑料瓶、PPT、植收水稻視頻、水稻、圖片、歌曲《小小一粒米》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出示不透明的塑料瓶,并搖晃。
教師:小朋友你們聽,老師手里的瓶子有沒有發出聲音?那你們能不能猜一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二、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教師:大米是東北的特產之一,營養豐富,我們東北人都為大米感到驕傲。
3、教師出示東北大米生長、生產加工成米粒的PPT,并向幼兒講解,當看到秋天成熟的水稻時教師出示提前準備的水稻給幼兒展示。播放植收水稻視頻。
提問:我們能吃到大米是誰的功勞?
4、游戲:排排序。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里有六張圖片,它們是大米的成長順序圖,可是老師不小心把它們弄亂了,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助老師把它正確的順序排出來。(教師對參與活動的幼兒進行鼓勵)
三、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提問。
教師: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教師:大米是農民叔叔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們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飯粒掉到了地上,要愛惜糧食。
2、律動《小小一粒米》
3、結束活動,帶幼兒離場。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關注目標:關注地球上水的分布, 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狀, 初步形成節約用水意識。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地球水資源的現狀, 分清淡水和咸水, 懂得水對人類及動植物的重要意義。
技能目標:初步掌握一些節約用水的簡單方法。
態度目標:愛護珍惜水資源, 敢于指出并阻止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行為。
參與目標: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并能勸說別人節約用水。
二、教學方法:模塊圖分析、討論、實驗。
三、教學準備:地球儀若干個、咸水(鹽水)、淡水各1杯、盆栽綠葉草本植物4盆。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話:了解水分布情況
(一)導入:小朋友, 你們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水, 水是取之不盡, 用之不完的嗎?
(二)分組觀察地球儀, 哪些地方有水。通過觀察地球儀, 初步了解地球水資源的現狀, 分清淡水、咸水, 明白淡水資源的珍貴, 初步形成節約用水意識, 愛護珍惜水資源。
活動二:了解水的作用
哪些地方有水? 水有哪些用處?通過快速聯想, 懂得淡水對人類以及有生命體的重要意義。
(一)快速聯想:1、哪里有水?(河、湖、井)2、水有哪些用處?(飲用、灌溉、養殖)
(二)討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動需要用水?(洗碗、洗菜、洗米、洗衣、洗澡、煮飯、澆花菜)
(三)觀看實驗錄像:
取4盆生長良好的`溫生草本植物, 老師和小朋友分別用咸水、污水、淡水澆灌, 然后分別放在陽光下, 兩天后, 可見葉片日漸枯萎, 從而使幼兒明白植物和人一樣需要喝淡水。
活動三:能用的水只有這么點兒
分析模塊圖:
(一)地球上淡水數量是非常有限的(資料), 盡管地球表面積的77%是水, 并因此被稱為“水球”, 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卻很少, 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中的咸水, 剩下3%的淡水中, 有3/4存在冰川和極地冰帽中, 因此, 地球的總水量中只有0.6%是液態淡水, 而且這部分淡水中有78%是地下或土壤中。
人們需要的淡水就取自這有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 有的區域中地下水的儲量豐富, 但必須鉆透地層或巖石才能取之, 難度大、費用高。另外, 有些地區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已被污染, 淡水的供應量就更為有限了。
(二)討論:
1、能用的水只有這點兒?
2、我們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1)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2)怎樣節約用水?
3、為什么要節約用水?
資料:
節約用水是解決地球水資源私有制的一個有效措施, 每人節約1滴水, 就會少耗費許多能源, 減少許多污水量。
地球上水很多, 但人類可以利用的水卻是其中極少一部分, 我國水源總量是豐富的, 但人均占有量卻相當少, 加上開發治理和污染, 水危機迫在眉捷。因此, 節約用水就成為保護水資源、減少污染的一個必要措施, 節約每一滴水都能改善環境, 減輕地球負擔,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節約用水吧!
(三)從我做起, 節約用水
1、適度擰開水龍頭, 避免造成流量過大的浪費現象, 隨時隨地關緊水龍頭, 不要讓清水流失。
2、一水可以多用, 洗菜的水可以澆花、洗手, 洗衣服的水可以留著擦地、沖廁所。
3、洗澡時采用省水的淋浴, 即沖即用, 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時, 要關上水龍頭。
4、發現水龍頭有滴漏現象時, 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 然后請大人及時維修。
5、勸媽媽衣服少的時候盡量用手洗, 這比用洗衣機省水、省電。
6、發現有人浪費水, 應及時阻止。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一天,我帶孩子們到郊外游玩,忽然有個剛拉完小便的孩子大聲叫道:“老師,好奇怪,我拉的小便沒有了!”小便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很快大家發現小便被泥土吸掉了。為滿足孩子的探究愿望,我在孩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設計了這一活動。
目標:
1.喜歡通過動手操作來探究生活中的問題。
2.知道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準備:
1.水盆、干毛巾、水杯(能兩頭打開,兩頭的杯蓋上分別做上紅、綠記號,如右圖)、舀水瓶、記錄板、水桶。
2.棉花、布、鵝卵石、玻璃彈珠、泡沫塊、塑料花片、餐巾紙、赤豆。
過程:
一、產生興趣
師:老師這兒有個空杯子,現在我舀滿滿的一瓶水倒人杯中。如果我讓杯子倒過來,瓶中的水會回來嗎?
幼:水一定會流回來,因為水本來就是流來流去的。
幼:你的杯子有點奇怪,我覺得水不會流回來。
(教師演示,孩子看到水流下來很興奮,他們鼓起掌來。)
師:現在找打開綠色杯蓋,把一塊干毛巾全部塞進杯中,蓋上綠色蓋子。如果我從杯子的另一頭再倒一瓶水進去,水還會像原來一樣回來嗎?
幼:會的,和剛才一樣會回來。
幼:毛巾把杯子堵住廠,水倒不進去,肯定會回來的。
幼:我說得不會,水會到毛巾里去的。
師:請把你的預測匯錄來。(幼兒分別在記錄本上記錄自己的預測,教師重點觀察幼兒的記錄過程。)
師:我們已經開始學習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誰來介紹—下自己是怎么記錄的?
幼:我用“x”表示水不會流下來。
幼:我畫—個跑步的孩子表示水會流出來。
幼:我畫太陽表示水會流下來。
二、通過自己的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
師:水會回來嗎?我在每張桌上放了水盆,里面有杯子、舀水瓶、干毛巾。這個杯子一頭紅,一頭綠,兩頭都可以打開,等一會兒你把毛巾塞進綠的一頭,旋緊蓋子,用小瓶子從桶里舀滿滿的一瓶水往紅的一頭慢慢倒人。現在,請你們準備好記錄板自己做實驗。(幼兒進行試驗,教師提醒完成實驗的孩子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在實驗過程中,有幼兒大叫:“老師,真奇怪!我明明倒進去一瓶水,怎么現在一點也倒不出來了?”有幼兒皺著眉自言自語:“水一點也倒不出來了,怎么回事?”)
三、探討實驗結果
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的實驗結果?你是如何記錄的?
幼:原來我認為水不會流下來,就用“x”表示,現在水真的'沒流下來,我就再打上了個“√”。
幼:原來我以為水會流下來,就用太陽表示,后來試了一下,發現水沒有流下來,我就用月亮來表示了。
師:咦?水沒有回到杯子里,水到哪里去了?
幼:水到毛巾里去了。
師:水真的到毛巾里去了嗎?我們打開杯子看看!(所有幼兒都打開杯子,發現了秘密,有的幼兒甚至通過擰毛巾力口以驗證。看到毛巾里擰出水來,孩子們高興極了,他們相信了!)
師:現在的毛巾跟原來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毛巾比原來重了。
幼:可以擠出水來。
幼:顏色變深了。
幼:倒進去的水都被毛巾吸掉了。
師:原來水是會被干毛巾吸掉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毛巾容易吸水外,還有什么東西也容易吸水(幼兒說出了太陽、拖把、餐巾紙、布、海綿、風、樹枝、泡沫塊、棉花……教師把它們一一記錄在紙上。)
師:你們說的那些東西到底會不會吸水呢?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有的是我們剛才說到的,如餐巾紙、布等,有些東西老師沒有準備,你們可以用其他東西來替代或回家再試。
四、幼兒再次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五、交流實驗結果。
幼:我發現棉花是吸水的。
幼:我裝了一杯石頭,結果水又流下來了,石頭不會吸水。
幼:我做了兩個實驗,發現海綿容易吸水,泡沫塊不吸水。
在交流過程中,有一幼兒提出:我在杯子里裝了許多布,倒進去一瓶水,發現布很容易吸水。后來我又加了半瓶水,結果能倒出一點水來了。這是怎么回事?教師也向幼兒提出一個問題:塞滿的餐巾紙能吸掉一瓶水,如果是一張餐巾紙呢?
六、一起收拾實驗室。
活動一開始,教師就較準確地把握住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只特殊的杯子直觀地引出了課題。同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自己能理解的符號進行實驗記錄,并給予積極的關注,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了解同伴的記錄方式。事實上,幼兒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便是向同伴學習。接著,教師在關于“水到哪里去了?水真的到毛巾里去了”的交流中,巧妙地引領幼兒再次關注杯子中的毛巾,,通過比較濕毛巾與于毛巾的不同,幼兒發現了其中的秘密,獲得了相關的感性經驗。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02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1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10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靜電中班科學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