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總九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多種水果的名稱及外形特征。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活動的新奇、愉悅。
3、了解水果的作用,知道多吃水果對身體好。
4、正確認識水果,增加對水果的喜愛之情。
5、知道吃水果要洗干凈,果皮、果核不亂扔。
活動準備:
1、柚子獼猴桃蘋果石榴桔子火龍果香蕉等各類水果。
2、自制“水果魔箱”,配樂,配班老師,禮物包,水果刀,盤子。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我喜歡的水果”。
1、出示裝滿各類水果的“禮物包”,激發幼兒對認識水果的興趣。
師:你們才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里面會有什么呢?那我們來猜猜看,請它們出來吧!
2、出示各類水果,教師用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出示香蕉,師:哎呀,它今天第一次來到這,有點難為情了,它指出來了一點點,是什么呀?(請幼兒回答,并引導幼兒說出香蕉的特征)
師:那我們就請它出來吧,1、2、3哇,真的是香蕉,你們猜對啦!
總結:香蕉是彎彎的,黃黃的,像一個月亮。
3、用以上同樣的方法把桔子請出來。
4、打開“禮物包”,讓幼兒認識多種水果,說出其特征。
二、比輕重。
比較蘋果與柚子的.重量,師:請小朋友說說是蘋果重還是柚子重,我們來用手感覺一下。(教師把柚子拋到每位幼兒手上,讓孩子用手去感覺它的重量)
三、水果排排隊,認識水果的種類。
師:現在水果已經排成一個長長的隊伍,數一數有幾種水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
四、游戲:誰不見啦
玩法:教師從水果里拿走一到兩種水果,讓幼兒猜什么水果不見了。
師:現在,水果寶寶要跟我們玩游戲,它們要考考你們,讓你們猜猜誰不見啦。
五、出示“水果魔箱”,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1、師:水果寶寶們去了一個很神秘的地方,你們想知道嗎?
2、配合可愛的音樂聲“水果魔箱”出來了。
師:咦,是誰呀,它怎么在動啊?你們覺得它想什么?(幼兒回答)
師:讓我來問問看。請問你是誰啊?
3、與“魔箱”玩游戲
玩法:叫出什么水果就出來什么水果,要求幼兒叫聲要一致。
魔箱:大家好,我是水果魔箱。
師:今天水果魔箱也要來和我們玩游戲啦,你們高興吧!那我們的水果寶寶也在里面嗎?(是)
師:那我們把它們叫出來吧!蘋果,蘋果,快出來。桔子,桔子快出來……
六、認識火龍果。
出示火龍果,認識其特征。
師:你們看,誰這么調皮在箱子上面一跳一跳的?幼兒回答
師:那我們讓它在箱子邊休息一會吧!教師介紹火龍果的特征。
七、結束活動。
1、師:火龍果是一個很有營養的水果,里面的肉是白色的,還有黑黑的一粒粒的是它的種子,它的皮也是可以吃的,回家可以叫媽媽做成美味的菜。
2、找火龍果游戲。
活動反思
水果是幼兒熟悉、喜歡的,同時水果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結合“秋天”這一季節的特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水果”的科學活動。
在活動開展之前,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帶孩子參觀水果店,收集水果圖片、實物,豐富有關水果的經驗。在家長的共同參與下,在惹人喜愛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們對水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漸走進了水果的世界,這是我的第一課時。而第二課時也就是我上的教研課,通過網絡搜集,也找到了關于此類活動課。我看了一下,該課很適合小班孩子,它不僅融入了情感,還有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而不是那種死板教學。于是我就模了一下課,果真反響不錯,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上得很開心,我呢也和小朋友一樣,就好像和他們融為一體。真正的達到了預期的目標,讓他們體驗到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的新奇和愉悅,效果很好!
當然在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開始上課時有點緊張,不過后來就好啦,這主要還是自己不好,心理作用;還有在數水果種類時我沒有做鏡面示范;水果的種類對小班年齡的幼兒來說多了些,孩子有點記不住,這些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的,并加以改正。
通過此堂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是模別人的課,還是自己設計的,只要抓住是好課,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孩子們上得開心,把自己當成孩子的知心好友這就行了,上起課來也就沒那么復雜,沒那么擔心了。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不同形狀的餅干對幼兒很有誘惑,它是促進幼兒發展的很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利用這一資源來開展活動,不是讓幼兒僅僅徘徊在有趣、喜歡的層面上,也不是把餅干當作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工具。更不是以權威者的姿態來講解、示范,讓幼兒機械地重復記憶而是設定問題情景與幼兒共同開展有意義的,互動的對話,促進幼兒的建構式學習。讓幼兒體驗、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甜蜜美好的。
活動目標:
1、感知餅干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夾心餅干,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事先告訴幼兒要制作餅干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干來園。
果醬、煉乳、花生醬等容易按顏色辨認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餐巾紙(每人一塊)紙簍(每組一個)
不同形狀的餅干若干(事先了解孩子所帶餅干情況,根據需要做調整或補充)
活動過程:
觀察餅干
師:寶貝,你們的餅干真多呀,他們一樣嗎?
幼:一樣或不一樣。
師:(如果有回答不一樣的)哪兒不一樣?讓孩子們說一說不一樣的地方能方。
師:你們的餅干像什么?
幼:象太陽、像屋頂、像書、像門、像盆口等
師:寶貝,你們的餅干有這么多形狀,那他們都是什么味的?聞一聞告訴老師。
幼:菜味、香味、蔥花味、芝麻味、油味等
師:寶貝都有好朋友,餅干也有好朋友,它們的好朋友是誰呢?
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干。餅干的好朋友,它們臉貼著臉,中間夾上一層甜蜜蜜的醬料,然后輕輕地合攏,就成為“好朋友夾心餅干”了。
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
師:寶貝,愿不愿意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呢?
幼:愿意
(一)、認識各種醬料
師:寶貝,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幼:醬……或不知道。
師:教師一一出示不同的醬料,告訴幼兒醬料的名稱。
師:示范:用小勺舀出醬料均勻地涂在一塊餅干上,然后與另一塊餅干合攏。
師:配合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的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開心!好朋友夾心餅干做成了!”
師:注意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餐巾紙、紙簍的'使用。
(二)、幼兒制作夾心餅干
師:寶貝,下面自己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看誰制的又快又好。
師:教師巡回指導,啟發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醬料進行制作。
分享活動
師:寶貝太棒了,自己能制“好朋友夾心餅干”了,原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嗎?
幼:愿意。
幼:和好朋友互贈品嘗。
師: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啟發幼兒說說吃好朋友送的《好朋友夾心餅干》的喜悅心情。
活動反思:
設計比較合理,進行也比較順利。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預設的目標基本達成。讓幼兒充分感受與好朋友交換、分享的快樂。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活動目標:
1、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2、學會抽象的數和記錄長方體和正方體個數。
活動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的.禮盒若干。
2、正方體、長方體平面圖。
3、作業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以新年快要到了,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禮物,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幼兒辨別長方體、正方體。
1、教師根據禮盒講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2、請幼兒重申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進行鞏固。
三、讓幼兒學會數。
1、出示擺好的長方體和長方體禮盒。
2、教師和幼兒共同數一數是幾個。
3、重新擺好再讓幼兒數(連續進行幾次)。
四、讓幼兒自己擺一擺,數一數。
五、出示平面圖數一數。
1、教師幼兒共同數一數。
2、幼兒自己數一數。
五、學會記錄。
1、讓幼兒把自己所數的個數記錄到作業紙上。
2、教師點評,共同數一數。
七、活動延伸
1、讓幼兒找一找活動室哪些事物是正方體,哪些是長方體?
2、數一數活動室里有多少長方體,多少正方體?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紅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到得食物,而在一次幼兒進餐時的對話中,我發現班級中大部分的幼兒并不愛吃紅薯,甚至不知道紅薯的名字。針對這一現象,我特別開展此活動,讓幼兒認識紅薯,了解其生長環境及各部分特征。以及食用紅薯的好處。
【活動目標】
1、認識紅薯,了解其生長環境及各部分特征。
2、了解食用紅薯的好處。
【教學重點、難點】
1、紅薯我們通常食用的是它的“塊根”。
2、食用的好處。
【活動準備】
1、紅、黃兩種紅薯;
2、課件;
3、淺盆;
4、出芽的`紅薯;
5、各種紅薯制品;
6、生、熟紅薯。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出示準備好的兩種不同種類的紅薯,請幼兒觀察
——先出示紅色的,再出示黃色的。
——出示紅色后請幼兒觀察它的顏色、形狀,再出示黃色的紅薯,并說說和前面出示的紅色的紅薯有哪些不同?
——把紅薯分別切開,請幼兒觀察紅薯地內部是什么樣的,并比較紅、黃兩種紅薯內部有什么不同。
出示教學課件讓幼兒觀察
——觀察第一幅畫面,綠綠的紅薯地。讓幼兒找一找紅薯在哪兒?
——畫面二,找紅薯。向紅薯根部挖。(原來紅薯長在地下,它是紅薯的根)
——觀察紅薯葉。
——觀察紅薯花,并將其同牽牛花對比。
請幼兒參與一起種紅薯。
第二課時
出示生紅薯和幼兒討論吃法
——紅薯可以怎樣吃?你愛吃它嗎?生吃熟吃的感覺?
——你最喜歡怎樣吃?(讓幼兒嘗一嘗生紅薯和熟紅薯)
——如果有幼兒說不愛吃,可以問問原因。
出示紅薯制品
——這么多好吃的都是和紅薯有關的,它們都是用紅薯的什么做的?
——你還知道那些紅薯制品。
討論吃紅薯的好處。
和幼兒一起分享各種紅薯制品。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觀察記錄紅薯地生長過程。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和品嘗美味的紅薯制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幼兒們能夠認識紅薯,并了解到紅薯是長子地下的我們通常食用的都是紅薯的根部,以及食用紅薯的好處,改善了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
這節活動課,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非常好,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自主的發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能以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為出發點,以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氣球圓鼓鼓花花綠綠的的樣子、空氣無形、無色、無味,抓不見、摸不著,要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必須借助具體的物體,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愛。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和氣球寶寶做游戲》,讓幼兒在自由自在的游戲中,探索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氣球被突然放飛到處亂竄的原因。體驗科學探索動手實踐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變鼓是充入了空氣。
2.通過氣流吹在臉上,感知空氣的存在。
3.感知空氣從氣球中沖出的`有趣現象。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沒充氣的氣球若干,充足氣的氣球十只,打氣筒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交流
1.出示未充氣的氣球和充氣的氣球: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2.欣賞故事“氣球吃什么”。
氣球喜歡吃餅干、饅頭、糖果嗎?氣球吃什么變胖的?
二、實驗,感知
1.出示充氣氣球:讓空氣親親你的笑臉。
教師操作,幼兒感知、交流空氣輕輕和快速吹在臉上的感覺。
2.教師突然放飛氣球:氣球怎么了?氣球為什么會到處亂竄?誰給了氣球力量?
3.模仿氣球亂竄的樣子。
三、游戲:流星球大戰
1.將所有氣球充氣。
2.聽口令,幼兒放飛氣球。
活動拓展:
在活動區中投放氣球供幼兒游戲。
附:故事《氣球吃什么》
氣球寶寶癟著肚子,歪著腦袋,無精打采地躺在桌子上。小動物們看見了問:“氣球寶寶,你怎么啦?”氣球寶寶輕輕地說:“我、我的肚子餓癟了。”小動物們說:“我們找些東西來給你吃,讓你的肚子趕快鼓起來吧!”
小兔找來了餅干,小豬找來了饅頭,小熊找來了一大把糖,小貓找來了一大杯水。他們把好吃的東西一樣一樣地送給氣球寶寶,可是氣球寶寶不愛吃這些東西。小動物們犯愁了,氣球寶寶喜歡吃什么呢?怎樣讓它圓鼓鼓地胖起來呢?
活動反思:
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知道空氣能夠使氣球和充氣玩具變鼓。孩子們在玩氣球的情境中去探究、去發現,在活動中極積勇躍參與,活動效果顯著,充分體現了操作材料的實用性和價值性。可見本次活動目標定位是比較準確的。體驗到了科學活動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內容分析:
《觀察我們的身體》是小學科學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的第一課時。當學生能夠有目的地觀察身邊事物的時候,他們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在逐漸增多,他們也能夠自覺地把這些事物納入到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去。“我們的身體”這個單元包括七個部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認識自己身體結構和功能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意識到身體的各種活動都需要各個系統的協調動作,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他們的健康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兩個觀察活動構成。觀察活動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身體外部的組成部分,二是感知身體內部構造。身體外部的觀察活動希望學生圍繞“觀察什么”“怎么觀察”展開思考。身體內部的觀察活動由“人體的有些組成部分從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卻可能聽到、觸摸到或者感覺到它們的存在。”這句話引出。活動中,學生要根據觀察內部進行分析,思考使用怎樣的觀察方法才能觀察到看不到的身體內部。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可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對象,而當我引導學生對身體關注的時候,熟悉的身體活動與陌生的身體結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非常熟悉的身體一下子變得陌生了,平時習以為常的現象變成了問題接踵而來。學生對于自己身體的研究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展開了。“觀察我們的身體”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人體的結構,并嘗試著以功能的不同劃分身體的結構引出深入的思考。
通過這節課的觀察,希望學生能從盲目的“看”狀態過渡到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次序觀察身體的外部特征,從而獲得更系統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至于身體內部的構造,重在引導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體內部的構造,并不在乎學生對身體內部知道多少,學生只要是自己動了腦筋,真正學會去觀察就達到目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表現欲也很強,但缺乏合作意識和傾聽習慣,這節課強調小組的分工合作。
設計思想:
在這一課中,要向學生介紹關于身體結構劃分的不同方式——從身體的外形劃分和根據身體各個部分功能不同劃分。觀察與體驗活動構成了學生活動的'主體形式。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的結構,根據觀察目的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觀察人體根據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功能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而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這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2)、能聯想人的身體如果左右不對稱,生活中將會怎樣,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有順序、有目的、有計劃、仔細地觀察人的身體。
(2)、能用看、摸、聽等不同手段進行觀察,有意識地記錄觀察的結果,并能整理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將想象與實際的觀察結果區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
(2)、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3)、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用多種方法親自觀察。
2、觀察中要做記錄,并且學習整理和總結觀察材料。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用看、聽、聞、摸各種方法結合進行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體基本結構模型、空白紙、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謎語,讓同學們猜猜是什么?謎語:有一種動物,會走、會跑、會說話,能學習、能思考、能勞動。猜猜看,這種動物是什么?(人)
2、對,同學們多聰明。剛才說的這些都和我們的身體有關。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板書課題:觀察我們的身體)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課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和外形特點
1、請一位學生上臺讓學生觀察,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由上而下認真觀察這位同學,說說人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交流)
2、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展示人身體各部分分解圖片,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圖形并標出各部分名稱。(多媒體課件)(板書:頭、頸、軀干、上肢、下肢)
3、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上肢、下肢這幾個部分組成。(教師邊說邊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請同學們在自己身上找到這些部位,然后請上同學上臺演示一下。
4、游戲放松。請同學們跟老師邊念口令邊做動作。(搖搖頭,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腳,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學們觀察這幅圖(多媒體課件),你們發現人身體的這幾部分,有什么特點?(學生交流,左右對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身體,從而獲得系統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通過放松游戲,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身體是由頭、頸、軀干、上肢、下肢組成的。〕
三、體驗身體對稱的好處及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1、請同學們觀看這些畫面。(多媒體出示楊威體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簡單介紹)
2、我們人能做出這么優美的動作,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對稱,才能保持平衡,我們才能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動作。如果身體有所缺陷,生活將會怎樣呢?我們現場來體驗一下。
(1)、請兩位學生上臺,一位單腿跑步,一位雙腿跑步,并說說親身體驗的感受。
(2)、進行單、雙手系紅領巾比賽,并說說體驗感受。
3、課件出示殘奧會的運動員,簡單介紹。
4、教育學生愛護生命,關心弱者。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活動,從中感受人體這種對稱結構的好處,從而教育學生自覺愛護自己的身體,并體會到身體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殘疾人的種種不方便,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四、初步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
1、先猜一猜我們的身體里面有什么?你們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觀察嗎?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并隨時做好記錄(填課本第64頁的記錄本表)
3、學生匯報交流成果:
(1)、可以通過看、聽、聞、摸等方法來感覺人體的內部構造。
(2)、個別同學提出可以到醫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師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對身體內部的觀察,其重點并不在于學生對身體內部知道多少,而在于學生自
己想辦法感知內部各器官的存在。〕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有所獲,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并簡要介紹人體內部結構模型和骨骼模型,激發學生課外繼續探究的興趣。
七、板書設計:
觀察我們的身體
頭、頸、軀干、上肢、下肢 (特點:對稱)
精巧和諧之美
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看、聽、聞、摸 )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平衡"是一種常見的科學現象,在幼兒園平時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如"走走平衡木,玩玩蹺蹺板,自轉幾圈不讓自己摔倒"等等都是平衡現象的體現。但是,孩子對此類現象的認識多為無意識的,為了激起孩子對身邊科學現象的關注,特設計本次活動。結合子課題:區角活動中教師的介入,本活動教師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開展活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驗到科學活動的魅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探索,引導幼兒了解兩腳重量相等,且足夠重時能讓物體平衡。
2.樂于參與科學活動,體驗嘗試過程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兩人一份鋼絲架子、大記錄表一張、鉛筆。
2.人形卡紙、橡皮泥、回形針、積木、夾子、雙面膠。
3.相關多媒體課件、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錄像,引導幼兒欣賞,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雜技表演,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一個人在走鋼絲)這個人走的怎么樣?(很慢、很平穩、沒掉下來)
3.教師:對,他走得很慢、很平穩,沒有從鋼絲上掉下來。
(環節評析:本環節教師請幼兒欣賞紙質小人走鋼絲的雜技表演,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表演從而發現小人是怎么走鋼絲的,用什么部位在鋼絲上走的。為下面環節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討論使小人不掉下來的方法。
1.教師出示小人紙片,組織幼兒探索走鋼絲不掉下來的秘密
(1)教師:這里也有一個冒險小子,他也想走鋼絲,他想嘗試跨在鋼絲上不掉下來,誰愿意來試試。(教師請1-2名幼兒試一試)
2.教師示范小人走鋼絲
(1)教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冒險小子,他也想走鋼絲,一起看看他走的怎么樣?(教師將小人橫過來擺放,讓幼兒看的更加清楚)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人成功的秘密
(2)教師:為什么我的小人成功了,小朋友的沒成功?(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秘密就是老師請了2個硬幣幫忙,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2個硬幣,請你們去試試。我們可以請雙面膠幫忙!
4.教師組織幼兒探索貼硬幣的位置。
(1)教師有針對性的請2名幼兒上臺展示硬幣所貼位置
教師:一起來看看他有沒有成功?(教師擺放在鋼絲上,引導幼兒觀察)
a.失敗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b.成功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師小結:原來成功的秘密就是要將硬幣貼在小人的腿上,增加重力,小人就不會掉下來了。
(3)教師:你們成功的也和他一樣貼在腳上嗎?
(4)教師:請沒有成功的小朋友趕緊改正過來。
(環節評析:本環節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請幼兒嘗試將紙片小人也像影片里一樣的將其跨坐在鋼絲上不掉下來,并請個別幼兒進行嘗試。但是結果都失敗了,這時教師拋出問題“為什么小朋友的沒成功?老師的成功了?”讓幼兒發揮想象,說出自己認為的可能性,最后老師再暗示幼兒:“是因為請了2個硬幣幫忙所以才成功”,這時幼兒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還很模糊,到底貼在哪里才不會掉下來?這時,教師提供幼兒找尋答案的機會,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嘗試,通過實踐得出秘密是將硬幣放在小人的左右兩只腳上讓其增加重力,從而保持平衡。本環節教師材料準備充分,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充滿了探索和求知欲望,并提供機會讓其進行探究,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從而發現秘密,比教師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更有意義,對于沒有貼對的幼兒教師也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教師出示多種材料,引導幼兒思考
1.教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現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一起看看有什么?
(2)教師:想想這些材料能不能幫助小人穩穩地快坐在鋼絲上不掉下來?
你們覺得xx能不能成功?(教師在記錄表上進行記錄)
2.教師引導幼兒第二次探索多種材料成功的方法
(1)教師:到底能不能成功,請你們用桌上的材料想辦法讓小人穩穩地跨在鋼絲上。(幼兒操作)
(2)教師依次展示4種材料的探索結果。
①【橡皮泥】
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橡皮泥的情況,他有沒有成功?
教師小結:原來,要想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左右兩只腳上的橡皮泥必須用的一樣多。
②【夾子】
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夾子的情況,他有沒有成功?
教師:你在實驗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
小結:原來左右兩邊夾得夾子數量一樣時,小人就能平穩的跨在鋼絲上了。
③【積木】
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積木的'情況,他有沒有成功?
教師小結:原來,要想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左右兩只腳上的積木必須一樣多。
④【回形針:】
教師:一起來看看,請回形針幫忙的有沒有成功?看看他是這么做的?
教師:為什么兩條腿上是5個的時候還是沒有成功?(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請小朋友看老師這樣做,能否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教師不說直接做——老師在這條腿上加一個,另一只腿上也加一個。)
(若不成功繼續···)
教師:現在成功了嗎?為什么呢?
教師:為什么剛才兩條腿上都是5個的時候沒有成功,現在成功了?(又增加了回形針)
x教師:是不是在一條腿上增加?(兩條腿上都要增加)
教師小結:原來,5個回形針的時候兩條腿上的重量太輕了,當老師增加回形針的時候,兩條腿上的重量就足夠重,小人就能跨在鋼絲上了。
(4)教師播放課件進行小結
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要想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首先:
1、把物體放腳上;
2、放的東西要一樣重;
3、如果太輕了,必須增加質量。這樣才能讓小人平穩的跨在鋼絲上。(同步的演示課件)所以這些材料都能成功。(教師在大記錄表上統一記錄)
教師:現在請沒有成功的小朋友改正過來。
(環節評析:本環節,教師提供了多種材料,請幼兒分組進行探究,和集體操作相比,分組既能節省時間,且更有針對性,有利于突破本活動的重難點部分。利用記錄表,師幼集體進行猜測和記錄,使沒有參與到其他材料操作的幼兒也知道實驗結果和原因。最后的小結部分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幼兒直觀的認識到使小人平穩跨坐在鋼絲上的條件,使得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便于幼兒接受。)
四、教師組織幼兒帶領小人進行走鋼絲表演
教師:現在,冒險小子邀請成功的小人參加走鋼絲表演,我們一起來吧!
(環節評析:這是個延伸環節,讓幼兒體驗到制作和游戲的樂趣,切合本次活動的主題。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在玩中學、做中學的道理。)
五、教學反思
本活動,從課堂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但是在用時方面有點過長,在幼兒分組操作的環節,時間應該控制一下。在提要求的時候語言可以再簡潔一點,活動中幼兒對于貼硬幣以及后面的分組探索積極性很高,都能積極的投入操作實驗。本活動最難的難點是回形針,因為它很輕很小,要想讓它成功,不僅要在腳上增加重力,而且增加個數還必須足夠多、足夠重,這與其他操作材料有所不同,其他材料都增加到2個即可平衡,但是回形針至少是5個以上,這樣的操作對于沒有耐心的幼兒是一個挑戰。所以教師在該環節應多加的引導,在本次的教學中我的引導還不夠,需要更多的引導幼兒。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新鮮的事物總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戰斗陀螺》的動畫片讓無數的孩子如癡如醉,戰斗陀螺更成了小朋友們愛不釋手的玩具。自由活動時間,小朋友們都急著拿出來玩兩下。玩的過程中,我發現小朋友們在議論紛紛,提出了許多的疑問:“它為什么能夠不停的旋轉?”“為什么有時轉得快,有時轉得慢,有時轉的時間長,有時轉的時間短?”“為什么轉動時,我們看不清上面的花紋?兩個金屬陀螺碰撞時為什么能夠產生火花?”等等。大班的孩子對轉動現象已經不陌生了,在他們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我們本次的活動正是從幼兒的生活實際中生成的,它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力求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實驗、探索,交流,激勵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萌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了解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積累旋轉的知識經驗。
2、在操作中發現了解物體旋轉的原因。
3、探索讓物體旋轉的方法,嘗試根據不同的旋轉原因進行分類。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可以旋轉的物品、圖片。
人力:風車、拉線小風車、音樂盒小風車、陀螺、戰斗陀螺玩具、時鐘、大轉盤、小童車、回旋鏢、地球儀、飛盤、溜溜球、果汁機、球、呼啦圈、輪胎、風火輪
風力:風車、跳舞娃娃、旋轉木馬。
電力:電子鐘、電動釣魚盤、電動燈籠、電動螺旋槳、錄音機磁頭。
水力:一次性塑料杯、吸管、飲料
圖片、掛圖:方向盤、車輪、鑰匙、風扇、水龍頭、削皮機、洗衣機、水車、大風車、微波爐、攪拌機、龍卷風、旋渦、紡車…
2、每桌一盒水彩筆、若干張作業紙。
3、實物投影儀、展示板、膠水、抹布。
4、認知準備:有關物體旋轉的知識。
5、錄象片斷《生活中的旋轉》
活動過程:
1、活動前引導幼兒收集相關信息。
請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哪些東西可以旋轉,將收集到的物品以及圖片帶到幼兒園來。(豐富的操作材料是順利開展科學探索活動的保證。而來自于幼兒周圍生活,由幼兒親自收集的材料,不僅能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使幼兒真切體會到科學就在身邊,培養幼兒真正熱愛科學的品質。因此我們鼓勵幼兒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收集大量的能旋轉的物體,收集的過程也是一個質疑和探索的過程。)
2、分組探索《怎樣使物體轉起來》
小朋友回家后收集了許多可以旋轉的物品。現在請你們試一試怎樣才能使它們轉起來?(幼兒自由探索怎樣使物體轉起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物體旋轉的原因,鼓勵幼兒用較流利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教師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環境,幼兒運用自身多種感官進行探究,尋找答案,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始終關注幼兒的探索過程,根據他們的需要及時提供適當的幫助,不斷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促使幼兒進行更深層的探索。活動中,一位幼兒發現用吸管攪動飲料,可以使飲料轉起來,實驗完他把吸管扔下準備離開,這時老師發現吸管也跟著旋轉起來,而該幼兒卻沒有發現這一現象。于是教師適時的引導他“你再看一看,現在出現了什么現象”,激發了幼兒深入探索的興趣,使他了解到“吸管隨著水的旋轉可以不停轉動”。)
3、交流討論《怎樣使物體轉起來》
(1)、同伴間自由交流。
你們互相講一講,你玩了什么東西,是怎樣使它旋轉起來的?
(“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后、討論之中形成的。”通過剛才的探究操作,每個幼兒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他們渴望表達和交流,并在觀點的相互碰撞中,明晰和構建新的知識與經驗。因此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討論環境,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與結果,發表自己的見解。并通過“你發現的秘密真有趣”“還有別的想法嗎”等鼓勵性語言,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他們每一個人觀點和想法的接納與認可,從而更加積極踴躍的參與討論。在相互交流討論中,三個小朋友圍繞“怎樣使風車旋轉”各抒己見。第一個小朋友說“我用手不停的撥風車,它就轉起來”,第二個小朋友馬上大聲的說“我在奔跑,風車也能不停的旋轉,我用盡力氣拼命地跑,風車就轉得飛快”,第三個也不甘示弱“我把風車放到空調前面,空調吹出的風使風車不停的轉呀轉”…… 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與見解,在相互交流討論中豐富了生活經驗;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2)、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發現。
(幫助幼兒進一步理清講述思路,使幼兒更深入的了解一些較典型的旋轉現象,建構新的知識經驗。如:大部分幼兒只是簡單的認為是人使車輪轉動起來的,教師通過“人并沒有碰到車輪,車輪為什么會轉?”“腳蹬帶動哪兒轉了?”“鏈條使哪兒轉了起來?”等問題,逐步深入的引導幼兒發現“人轉動腳蹬,腳蹬帶動鏈條,鏈條帶動車輪旋轉”這一復雜的現象。還有一位小女孩發現自己旋轉后,裙子飄舞起來,象站在圓圓的荷葉上,她高興地大聲嚷嚷:“我是個荷花仙子。”)
4、引導幼兒討論物體旋轉的原因,并進行簡單的小結。
(幼兒根據剛才的探索發現對物體旋轉的原因進行了分類歸納:電力、風力、人力、其他)
5、幼兒設計標記。
用什么標記能表示電力、風力、人力和其他旋轉的原因呢?
(幼兒通過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出了“電力、人力、風力、其他力量旋轉”的不同標記圖,如:有的幼兒結合生活中見到的高壓電線上的`警示符號,設計了相應的符號表示依靠電力旋轉的標志圖。)
6、幼兒共同推選大家認為比較合適的標記符號,將標記貼到展示板上,并將自己手中的圖片分類按標記粘貼到展示板上。(幼兒按旋轉原因分類的過程就是一個鞏固復習新知識的重要環節。)
8、觀看錄象《生活中的旋轉》
剛才小朋友找到了這么多使物體旋轉的方法。誰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旋轉,它們旋轉有什么作用?(科學教育內容的生活化為幼兒理解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提供了直接經驗和實際背景,才能使幼兒感受和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我的意義,也才能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將幼兒的學習與生活經驗相結合,通過回憶生活中哪些東西會旋轉,幫助幼兒拓展了相關經驗,了解到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中,幼兒發言積極踴躍,有的說:“我家的電風扇會轉,能讓我覺得很涼快。”有的說:“我家的鬧鐘會轉,它能告訴我幾點了,還能準時叫我起床。”還有的說:“果汁機會轉,能讓我喝上甜甜的果汁。”愛跳舞的小朋友還說:“花樣滑冰運動員的旋轉,動作輕盈,真美!”)
9、活動延伸
活動區探索活動,讓它們都轉動起來。(幼兒到活動區操作探索,思考運用老師提供的輔助材料,動腦筋想辦法讓物體旋轉起來,幫助孩子養成動手實踐的行為習慣,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活動評價:
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給予幼兒充分的動手操作實踐,以及和同伴交流討論的時間,努力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時刻關注幼兒的活動。活動中及時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材料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啟發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整個活動以疑激趣,以趣激學,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效實現了師生的互動作用;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變被動為主動,主體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探索精神和求異思維,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目標:
1、鞏固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準備:
1、課件、故事《顏色精靈》、紅旗一面
2、每組房子4間、膠水、擦手布、紅、黃、藍、綠4張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過程:
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看課件,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
顏色王國里有紅、黃、藍、綠4個顏色小精靈,他們都住在一棟漂亮的小樓房,他們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開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顏色小精靈玩以后,將顏色小精靈送錯了房間,到了晚上4個小精靈在房子里吵了起來。“紅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綠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4個顏色小精靈越吵越兇,最后誰都不理誰了,顏色國王知道了這件事情馬上來到了顏色小精靈住的房子里,用魔法幫助顏色小精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4個顏色小精靈這才安靜的睡覺了。
(2)利用課件讓幼兒練習為顏色精靈匹配對應的顏色,并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
第二天,小朋友又來找顏色小精靈玩,但是沒有找到顏色小精靈,他們想請小朋友幫助他們一下。
紅色的小精靈住在什么顏色的房子里?(紅色小精靈住在紅色房子里)那么他們的窗戶和門應該是什么顏色呢?(門和窗戶是紅色的)那么我們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紅色小房子里,(喊:紅色小精靈快出來吧)現在我們再看看他的門和窗是不是紅色(黃、藍、綠)的。
2、游戲《找朋友》
小精靈很感謝小朋友幫助他們裝飾了漂亮的門和窗,可是只有他們沒有朋友很孤單,我們幫他們找一些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和安全要求。
紅色小精靈喜歡紅色的伙伴,藍色小精靈喜歡什么顏色的伙伴呢?……我們的屋子比較小,小朋友在幫小精靈找朋友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要慢慢走,不要擠,要學會等待、互相謙讓,注意安全)
(2)幼兒為顏色精靈找朋友
(3)評價活動
小朋友你們都幫小精靈找到了朋友,讓我們一起像小貓一樣,走到紅色(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白色)小精靈的`家,看看我們為他找到了那些朋友。
3、幼兒操作活動《顏色匹配》
現在顏色小精靈都找到自己的家,小精靈說:“小朋友真棒!這么快就幫我們找到家,謝謝你們。”現在我們還想和小朋友玩個游戲,在玩游戲之前要請小朋友幫幫忙,小房子的門和窗沒有顏色,想請小朋友幫忙貼上和房子相同顏色的門和窗。他們的窗戶和門的顏色要與他們的衣服顏色一樣。紅色(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白色)小精靈的門和窗應該是什么顏色呢?
(1)幼兒以組為單位為小房子的門和窗匹配顏色,教師巡回個別指導。
(2)幼兒作品展示
(3)幼兒活動評講。
小朋友我們先看看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幫小精靈貼對了門和窗,一組一組檢查,小朋友真不錯,都幫紅色小精靈找到了紅色的門和紅色的窗……
4、延伸活動為教室外面的小精靈找家。
小精靈很感謝小朋友幫他們找到了這么多的伙伴,還為他們裝飾了這么美的房子,教室外面有一些小精靈他們迷路了,我們一起去把他們送回家吧。
5、教師語言引導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8-06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1-17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1-17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1-15
聲音科學活動教案02-19
科學觀察活動教案02-18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09-28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10-13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03-01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