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相關常識; 2.掌握課內出現的文言常識; 3.鑒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 4.理解孟子的思想及其在今天的意義。 教學重點 目標2、3 教學方法 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人之初,性本善”引出孟子,從而導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孟子。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人。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于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于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于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后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是一部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2.解題。 (師生共同回憶齊桓公、晉文公相關常識。) 齊桓晉文之事,指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 3.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正音正字。 4.學生朗讀課文,熟悉字詞。 5.學生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初知文意。 6.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明確:《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勸說齊宣王施行保民仁政的言論,說明王天下的關鍵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在于制民之產。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主要說齊宣王未實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從反面論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齊宣王徹底改弦易轍,放棄霸道,實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進于是矣。’”到篇末),闡述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 三、合作探究 1.課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保民而王。 2.孟子是怎樣層層啟發說服齊宣王的呢?(迂回曲折的論辯藝術) 明確:孟子善于掌握說話對象的心理活動,從而逐步啟發對方的認識,這就形成了本文組織結構上的層層深入與跌宕生姿。 孟子善于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于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后,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3.迂回曲折的論辯藝術。 明確:首先明確文章中的三個波折(學生總結,教師點撥,具體見教參第100頁)。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出迂回曲折的特點,千回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4.語言特色。 明確: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準確、恰當、得體地傳達出來,課文使用了較多的語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達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辭格的運用和適當的神態描寫。 (1)比喻 比喻這種修辭格,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的表達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將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 ①“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②“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后者不過是舉手之勞。 ③“天下可運于掌”這個比喻,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緣木求魚”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今天習用的成語,它形象地說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于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么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有人統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數量達159處之多。漢趙歧《孟子題詞》說:“孟子長于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可謂說到了點子上。 (2)排比 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又聲調鏗鏘,富于音樂性,在內容上既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盛壯這種方法運用得好,則能使文采斐然,行而遠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這一組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說明“不能”是有別于“不為”的。它的淺顯易懂,還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松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②“為肥甘不足于口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這一組排比句,則是不厭其煩地故意揣度,既擴充了文章的內容,又使齊宣王為生活奢侈而自感慚愧,并進而去檢點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又迫使齊宣王朝著王天下的方向邁進。 ③“今王發政施仁……皆欲赴訴于王”,這一組排比句,從“仕者”、“耕者”、“商賈”和“天下之欲訴其君者”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發政施仁”的好處,在齊宣王面前顯示了巨大的誘惑力,展開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麗遠景。 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農生產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情景,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說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 (3)適當的神態描寫 孟子引導齊宣王說出“大欲”時,齊宣王“笑而不言”,這一筆寫出齊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么理直氣壯的神態,極盡傳神之妙。 5.讀了課文,你是怎么理解“王道”和“霸道”的? 明確:“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借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著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歷史到底在什么時候青睞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繼承了孔子的學思想發展而成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的。《史記》也曾記載“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實。 四、梳理·積累 (1)一詞多義。 ①道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談論) 唯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致負誠托,又乖懇愿(道路)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道芷陽間行(取道)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②之 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詞,他) 牛何之(往) 臣聞之胡龁曰(助詞,無意義) ③舍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放) 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停止)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 ④誠 然,誠有百姓者(的確) 是誠何心也(真的)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真誠) 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2)詞類活用。 無以,則王乎 王:動詞,行王道以統一天下 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異:對……感到奇怪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遠:遠離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視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敬愛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幼:愛護 權,然后知輕重 權:用秤稱 度,然后知長短 度:用尺量 危士臣 危:使動用法 朝秦楚 朝:使動用法 小固不可以敵大 小:小的勢力;大:大的勢力 寡固不可以敵眾 寡:少的一方;眾:多的一方 弱固不可以敵強 弱:弱小的力量;強:強大的力量 從而刑之 刑:加以刑法,動詞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樹之以桑 樹:種,名作動 (3)古今異義。 吾何愛一牛 愛:吝嗇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所以:……的原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來推及到 至于兄弟 至于:到了 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兒女 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中國:中原地區 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可以:可以憑借 然后從而刑之 從而:跟隨著 (4)通假字。 無以,則王乎 以通“已”,止 王說 說通“悅”,高興 刑于寡妻 刑通“型”,做榜樣 為長者折枝 枝通“肢”,肢體 蓋亦反其本矣 蓋通“盍”,何不;反通“返” 可得聞與 與通“歟”,語氣詞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 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訴,跑來申訴 無不為已 已通“矣”,表示確定語氣 是罔民也 罔通“網”,這里作動詞,張開羅網捕捉、陷害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通“斑” (5)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 是乃仁術也 夫子之謂也 是誠不能也 是折枝之類也 是罔民也 ②被動句 百姓之不見保 ③省略句 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將以釁鐘 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④賓語前置 臣未之聞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牛何之 然則一羽之不舉 輿薪之不見 何以異 未之有也 ⑤狀語后置 王坐于堂上 構怨于諸侯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學生找出其他相關常識。) 五、作業 1.熟讀課文,筆譯全文; 2.有時間閱讀全本《孟子》,汲取古人的智慧。 附:板書設計 齊桓晉文之事 《孟子》 亞圣 四書五經 性善論 中心論點:保民而王 王道 霸道 迂回曲折的論辯藝術 波折 語言特色 比喻、排比 神態描寫【《齊桓晉文之事》教案】相關文章: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01-23
齊晉鞌之戰原文及賞析03-01
‘教案’晉祠(教案)04-28
大班音樂庫齊齊教案01-06
后悔之事_650字11-05
雙休曰之事_1200字11-06
晉靈公不君教案3篇04-04
贈齊己,贈齊己徐仲雅,贈齊己的意思,贈齊己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桓靈時童謠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送桓子之郢成禮賞析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