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洋思中學初二地理教案
課題: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教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時間:2004.10 執教:嚴永翔 學習過程及指導 一、導入新課,揭示學習目標 我們學習了解了中國的人口、民族等知識,那么我們中國人生活在怎樣的一個自然環境中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本節課首先學習“第一節地勢和地形(1)”,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投影”) 學習目標 1、 運用分層高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分析總結出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分布和特點。 2、 學會分析我國地勢對氣候、河流流向、水能和交通的影響。 二、學習新課 1、 自學指導(出示投影) 請大家認真自讀課本P22-23,思考下列問題,約6分鐘后同桌或前后桌學生圍繞疑難問題討論交流,比誰自學能力強,自學效率高。 ①聯系讀“中國地形圖”和課本圖2.1:我國地勢特點是 高 低,呈 級階梯狀分布(畫簡圖示意) ②聯系讀圖2.2:說明各階梯的分界線、主要地形區和海拔。(開展P23“活動1”) ③分析說明我國地勢對氣候、河流流向、水能和交通的影響。(開展P23“活動2、3、4”)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督察。 3、 同桌或前后桌學生圍繞疑難問題討論交流。 4、 檢測、點拔: ⑴思考題①—— A、指名填空答題,得出我國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B、 教師指名兩個同學根據填空內容上講臺板圖,師生評點。 ⑵思考題②—— A、關于三級階梯分界線:出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投影,教師說明我國各階梯間的分界線是一系列山脈,然后請兩個同學上講臺板演一二級和二三兩級的分界山脈名稱,最后師生評點。 B、 關于各階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a 指明在“三級階梯簡圖”上板演,師生評點時要求對照《地理圖冊》P10-11“中國地形圖”讀出各階梯一些具體的地形區名稱(第一級: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第二級: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第三級: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b教師設問:“第三階梯是不是延伸到大陸海岸線就截然而止了呢?” ⑶思考題③—— A、“活動2”:a教師在學生所畫“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簡圖上畫4個箭頭分別代表“海水蒸發、水氣運動、降水、河流流向”,指名說明我國的水循環。b 教師引用俗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和古詩詞“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引導記憶。 1 3 2 B、“活動3”:a 教師設問:“假若建造水電站,讓你設計選址,你認為選擇在何處較為合適?”然后指名在“我國三級階梯”簡圖用“O”表示,并說明理由。b 師生評點時說明我國正在建造的三峽水電站就坐落在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 C、“活動4”:指出答題,要求從有利和不得兩方面去考慮,得出一些方面溝通了我國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交通的巨大障礙。 5、 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6、 教師引導系統小結,學生復習鞏固。 7、 檢測題:對照“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填下表 階梯 海拔 主要地形 一 界線 A 山脈—B 山脈—C 山脈 二 界線 1 —2 山脈—3 —4 三【洋思中學初二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洋思教學反思04-28
洋思中學四種數學教學實踐模式04-28
初二地理教案11-13
初二地理教案15篇01-13
過零丁洋教案04-02
初二地理教案(通用8篇)01-07
中學地理教學總結05-21
地理的教案12-12
初二地理土地資源的教案(精選6篇)02-22
《過零丁洋》教案(精選12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