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原創」教案-以墨代色
第9課 以墨代色 一、教材分析 中國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中國畫以其獨特的繪畫工具和材料以及藝術表現魅力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學生要通過欣賞、繪畫等活動逐步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點,以發展對祖國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 墨的運用在中國畫的表現中非常重要,可以說是中國畫的靈魂之所在,自古以來就有“墨分五色”、“墨具六彩”之說。 通過控制墨與水的比例和用筆變化,墨的深淺可以是千變萬化的。以墨代色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墨的運用在中國畫中的重要性,探索墨色變化的奧秘,掌握調配深淺不同的墨色的方法,嘗試用墨進行游戲性的繪畫,感受墨色的豐富變化。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墨的運用在中國畫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嘗試調配深淺不同的墨色,培養學生對墨的表現能力。 3.嘗試大膽用墨,創作一件墨色變化豐富的作品。 4.了解祖國繪畫藝術,能夠對中國畫有一定的興趣。 三、教學思路 本課采用欣賞與繪畫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主要以下面幾個部分呈現。 1、欣賞部分: 在課前準備好以墨色表現為主的中國優秀寫意畫作品,做成課件給學生看,配合雅致的古典曲樂,一邊播放,一邊由教師進行講解。選用的圖片有張大千、齊白石、鄭板橋等名家圖片,簡單介紹作者生平作為拓展知識。將主要的重點放在對畫面中的墨的感受上,整體感受中國畫的精神風貌,引導學生觀察作者對墨色濃淡的把握及對畫面中事物的表現。其中,引導學生思考體會畫面中的近景遠景,實景虛景,物體的正反不同面,黑色部分與留白,凹凸遠近之間的差別等等。這一部分的教學目的有三:1.讓學生了解中國水墨畫以墨色為主表現的特點。2.讓學生感受中國水墨畫中的墨色變化。3.探討畫家怎樣運用墨色的不同變化表現大千世界。 2、分析教學部分: 由一首樂府詩詞引導學生們欣賞課本中的《墨荷》。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青陽渡》晉.樂府) 讓學生們找出詩詞中描寫色彩的詞語,在腦海中形成意向,體會大自然的豐富多彩。結合自己實際見到過的荷花,欣賞彩色照片中的荷花,再和中國畫中的墨荷作比較,請學生說一說:這兩種荷花有什么區別,分別帶給人怎樣的感受?毛筆勾勒的畫面,這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水彩畫、油畫有什么不同?創作這幅畫的時候作者并沒有使用五彩繽紛的色彩,而是采用了單一的墨色來表現,從中你看出作者想表達自己什么樣的心情?他心中的荷花具有什么樣的品格?畫中墨色的深淺是一樣的嗎?荷花不同部位的墨色有什么變化?作者所用的不同墨色,各代表了現實中荷花的哪些顏色? 在一幅水墨畫里,即使只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地表現物象。黑白的世界里也有無窮的變化,在中國畫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種黑色。中國畫中的用墨,主要是運用墨色的技巧。由于毛筆中含水量的差異,墨便產生不同的變化。中國畫中常說“墨分五色”,即“焦、濃、重、淡、清”,又說“墨有六彩”,即“干、濕、濃、淡、黑、白”。每一種墨色又都有干、濕、濃、淡的變化。其中“干”與“濕”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黑色,也稱“焦”,在色度上深于“濃”;白,指紙上的空白,黑白二者形成對比。 提示學生思考,一幅畫面上什么地方用較重的墨色,什么地方用比較淺的墨色,什么地方可以用側鋒大筆表現,什么地方適合用線條勾勒。 3、示范部分: 教師一邊介紹中國畫用筆的簡單知識,一邊在紙上鋪出點、線、面交織的畫面。通過教師的示范,使學生簡單了解各種墨色的特點及用途。 “干” 墨中水分少,可以用來刻畫山石、樹干等粗糙的物體,通過皴擦技法,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濕” 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筆畫流暢,多用于渲染,例如點樹葉、點苔蘚、紅花綠草,使畫面具有濕潤之感,或用于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干淡或濕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拉開物體的距離,渲染氣氛,營造畫面的縱深感。 “濃” 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也可以用來勾線,刻畫物體形體。 “焦” 比濃墨更黑,用于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中國畫的墨法,講究節奏和韻律。濃淡表現墨的層次,枯濕關系是墨色的質感變化。如果只有濃淡變化而無干濕變化,畫面就變得柔中無剛,平靜卻缺乏生氣。“枯濕相生”,注重干濕的搭配,在畫面表現上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地方。 4、實踐部分: 讓學生們自行調色,控制加水的多少,調出深淺不一的墨色。教師播放課件音樂。 這里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去涂抹調配墨色,隨意涂畫。也就是“玩”墨,鼓勵期待他們在玩中發現墨的變化,墨的神奇,墨的趣味。 5、任務要求: 每組學生的桌子上都有一張事先折疊好的宣紙,每張宣紙上都用墨書寫好了一個題目,而這個題目是隨機放置的。學生打開宣紙,找到命題,進行命題創作。題目以某一類的寬泛命題出現,盡量給學生自主創作的空間。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創作的時候有一個明確的目的。規定一個明確的目的性,學生在下筆的時候不致于茫然,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創作的作品更為具象化,在完成形態的描繪下思考怎樣能使畫面變得更美。 6、點評: 每組經過討論自行選出一幅作品參加點評,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的作品創意,編設情景故事。教師以鼓勵為主,肯定學生的大膽創作,讓學生從中得到墨色揮灑的樂趣。點評可采用展示、自評和互評等形式,應注意學習方法的導向,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藝術個性,重視評價對學生產生的激勵和鼓舞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自信。教師在分析作品、示范時應對用筆用墨重點講解,學生自評互評過程中可以參考教材的評價建議。 課后總結: 中國畫在觀察認識、形象塑造和表現手法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蘊藏著無限玄機,靈動而脫俗的中華精髓藝術。本課通過用探究性的學習方法,了解中國畫的歷史,欣賞中國畫的意境美,學生初步認識中國畫的繪畫特點,簡單掌握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使用毛筆創作,調出不同的墨色,享受墨色揮灑的樂趣。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個相對寬松的空間,在教授簡單使用技法的同時,并不以過多的規矩去約束他們,讓他們自由探索,大膽嘗試,在涂抹中發現墨的變化,感受墨的神奇,得到墨的趣味。讓學生們對于“墨”產生一個生動活潑的印象,而不拘泥于常規。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中國畫的熱情和喜愛。【「原創」教案-以墨代色】相關文章:
剪紙教案(原創)04-28
彩虹色的花教案01-25
那群“墨墨”者作文07-13
九色鹿教案08-05
七色花教案01-19
《七色花》教案01-20
《七色花》教案02-29
大班美術教案拓墨借形想象02-16
中班語言彩虹色的花教案03-23
《七色光》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