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二篇)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小語五年級下冊)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上片寫農家老年夫妻在茅檐下喝酒談天的情景。下片語言明白曉暢,"白描"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全詞呈現出清新、寧靜的風格,抒發了作者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的田園生活思想感情。
【教學理念】
1.重視朗讀訓練,突出學生對詞意及文本的自身感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以領會情感為經,以想象訓練為緯,實現學生想象與情感的相攜共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的意思,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學生想象、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并體會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與詞的內容相配套的情景圖、音樂等)
【教學過程】
一、揭題,介紹"詞"。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宋朝一位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板書: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2、唐詩、宋詞、元曲都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詞有它自己特殊表現形式。詞有各種格式。每一種格式有一個名稱。《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播放配樂朗讀錄音。
2、打開書本,大家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1)個別讀;
(2)男女生賽讀;
(3)想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4)齊讀。
三、熟讀詩詞,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詞的節奏。
2、學生自由讀詞《清平樂·村居》,體會詞的韻律美。
3、指名讀上片,注意"翁媼"的讀音。
4、介紹詞的知識:詞分為兩部分,即上片和下片,并引出上片中的生字。
5、學習生字"茅、溪"和拆出來的"奚"。
"茅"(形聲字)比較:茅(茅屋)矛(矛盾)
"溪"(形聲字)指導書寫:右下角的"大"字不要寫成"小"。
"奚"組詞-奚落,理解"奚落":還記得童話故事《丑小鴨》中那個經常被兄弟姐妹們的奚落的小家伙嗎?(引導學生結合故事理解"奚落"的意思。)
奚落:嘲笑,捉弄。
用"奚落"說一句話。
6、把生字放入文中,打節拍再讀上片的內容。
7、指名讀下片。
學習"剝",強調它還有一個讀音bō。講解"剝"為什么在這里讀bāo而不讀"bō"。
學習生字"賴"("懶"一"忄"=賴)。
8、把生字放回文中,讀下片的內容。
9、教師指導學生讀整首詞:詩詞是講究平仄的,平聲就是"一聲和二聲",讀時聲音要拉長,仄聲就是"三聲和四聲",讀時聲音要短促。
四、展開想象,描述詞境。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村生活啊,那對白發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創作了這首詞。
1、請同學們選取課文中描寫的一個情景,結合課文的插圖,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寫出來,或者選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與評價。
3、小結: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詞也一樣。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通過寫景與敘事,創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村生活圖。這樣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地喜歡、而且非常地--熱愛、向往與羨慕。
五、引入文化滲透教育。
1、師:學了《清平樂﹒村居》,我們被寧靜和諧的鄉村生活深深地陶醉,讓我們記住這首詞的作者--辛棄疾。你們一定很想了解這位了不起的詞人,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的隧道,回到宋朝,去看一看詞人波瀾壯闊的一生(多媒體出示)
介紹詞人:辛棄疾,號稼軒,愛國詞人,與南宋朝廷當權派發生了沖突,懷才不遇,42歲被罷免,長達20年之久,62歲被再次起用,不久罷歸,68歲病逝。在這40余年間,大半時間不被重用。《清平樂﹒村居》是作者42歲遭受排擠、打擊、罷免后退隱江南上饒閑居農村時所寫。詞人一直期望把一生貢獻給統一祖國的事業,表面上悠閑自得,內心卻憤憤不平,復雜矛盾。
2、作者就在離上饒不遠的地方,在寫這首詞的前后一段時間,寫了另一首詞《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多媒體出示)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繞床饑鼠,
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吹急雨,
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
歸來華發蒼顏。
布被秋宵夢覺,
眼前萬里江山。
3、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在宋詩中盡情遨游,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并喜歡上宋詞。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清平樂·村居
(南宋)辛棄疾
翁媼:醉相媚好
大兒--鋤豆
三個兒子:和諧安寧平靜中兒--織雞籠
小兒--臥剝蓮蓬
《打電話》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打電話》(小語五年級下冊)是一段惹人發笑、引人深省的相聲,它諷刺了一個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
【學情分析】
在學生對于相聲并不陌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積累,激發起學生讀相聲的興趣,并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感受相聲語言的特點。
【教學理念】
教學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學目標】
1.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認識到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與幽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文藝節目可以分成歌舞類、語言類等,其中語言類節目中有一種很受歡迎的藝術形式是相聲。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則相聲──《打電話》。
二、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特點
1.學生一邊瀏覽課文,一邊聽相聲《打電話》的錄音。
2.說說各自聽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來自于相聲本身的特點,更多的可能是來自于這則相聲的內容,教師都要充分的肯定。]
3.思考:相聲有什么特點?
[教學中不一定要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隨機引導概括,比如:相聲是兩個人說的。(其實還有一個人說的單口相聲和多個人說的群口相聲);相聲的語言很幽默,引人發笑;相聲不僅是說,還有唱…]
三、再現課文,深入領悟。
1.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么特點?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A.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B.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2.歸納: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事,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嗦表現得淋漓盡致。
3.暢所欲言:通過學習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說話太啰嗦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四、熟讀課文,嘗試表演相聲。
1.自由組合,練習朗讀。
2.小組內嘗試表演《打電話》。
3.集體推薦兩人上臺表演相聲《打電話》,教師計時。
4.聽聽其他的相聲選段。
5.小結:相聲以說唱等形式反映現實生活,它常常在最后"抖包袱"。相聲是笑的藝術,讓人們在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環境中得到啟迪…
五、作業。
熟讀相聲《打電話》,想象當時的情景,用敘述的方式寫下來,并表達自己對此種現象的看法。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04-27
《位置》的教學設計03-25
長城教學設計09-17
教學設計評語11-14
教學設計評語11-04
日記教學設計11-19
《日記》教學設計11-24
氧氣教學設計04-28
an en in教學設計04-28
母雞教學設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