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簡報,簡報一般都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的名稱、期號、編發單位、發行日期、保密等級和編號。那么擬定簡報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歡迎閱讀與收藏。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1
為進一步推進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秀水鎮人民政府聯合市直單位駐鎮扶貧工作組進村入戶為困難群眾送上生產物資。目前正值莊稼、畜禽生長關鍵時期,在了解到部分困難群眾缺乏當前農業生產資金,不能及時購買農業生產物資的情況后。為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秀水鎮積極籌集資金購買了27頭仔豬、124包飼料、108包化肥,并將這些物資通過進村入戶的方式發放給了43戶困難戶。幫助農戶進行農業生產,進一步增加秀水鎮產業“造血”功能,促進困難群眾增產增收。
同時,結合本次為困難群眾發放生產物資活動,走進村莊,走近村民,了解困難群眾的身體狀況和生產生活情況,聽取他們的心聲,并鼓舞他們要心懷希望、充滿信心,自力更生,靠自己雙手致富,過上更好的.生活。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2
為解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保證困難群眾順利度過盛夏,6月28日,安寧區民政局為45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發放了春夏季衣物以及基本生活物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他們購買了衣服、鞋、米、面、燃氣灶、抽油煙機等生活必須品。
民政救助工作人員深入困難群眾家中了解每個家庭基本生活情況,以及目前面臨的'生活、就業等困境。鼓勵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要自立自強,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
活動旨在關心關愛困難群眾,為民解憂為民服務,切實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落實重點民生實事,為困難群眾帶去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3
8月29日,新源縣愛心企業車載著價值28000元的羊肉和200箱方便面物資來到新源縣民政局,將承載著大愛情懷的疫情防控生活物資送到新源慈善總會。新源慈善總會副會長張揚說;截至目前已募捐現金及生活物資共計價值21萬余元,我們一定會將籌集到的愛心捐贈傳遞到抗疫一線及困難群眾手中。
自8月26日,新源慈善總會發出倡議后,多家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響應,捐錢捐物,致敬慰問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相關工作人員和廣大志愿者,讓大家體會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和大家團結一致、攜手共進,共同努力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戰役。新源縣綠色牛羊定點屠宰場負責人阿斯哈爾·阿吉木說;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企業向慈善總會捐了價值2萬塊錢的`羊肉,為疫情防控做出一點愛心和貢獻,體現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源縣民政局根據縣委政府工作安排,及時開展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兜準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新源縣民政局社會救助辦公室主任聶少華說:八月份新源縣民政局對城市低保對象發放城市低保金84萬余元,農村低保對象640萬余元,并且對城市低保對象和特困對象按每人3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生活救助,切實保障群眾的基本生活。同時各鄉鎮民政建立了主動發現機制,建立了11類人員的困難群眾臺賬,針對咱們的低保、特困、重病患者、重度殘疾等群體主動摸排家里的基本生活,確保他們家里家庭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受影響。下一步,我們新源縣民政局指導各鄉鎮,通過縣鄉村三級民政工作人員的努力,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將重點關注困難群體和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將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送到困難群體的手中,兜住兜準基本生活保障。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4
為及時有效保障新源縣困難群眾生活,新源縣民政局結合各鄉鎮困難群眾實際情況,著力解決冬季困難群眾生活問題。
11月24日,新源縣民政局在各鄉鎮為困難群眾發放生活物資。在則克臺鎮,民政局工作人員帶著米面等生活物資,來到了該鎮困難群眾李茂瓊家中,為她送去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愛。
則克臺鎮則克臺社區居民李茂瓊說,感謝黨和政府經常關心我們,給我們送煤以及油鹽柴米,解決我們的生活困難。
當天的發放活動,工作人員為則克臺鎮的困難家庭發放了食用油、面粉兩種生活物資。在困難群眾家中,工作人員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家中的生活狀況,希望大家振作精神,樹立信心,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下,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
新源縣民政局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譚春和說:在縣委政府的統一安排下,新源縣民政局為11個鄉鎮11681名困難群眾采購面粉14325袋,采購大米11681袋,為全縣的城鄉低保困難群眾,重度殘疾重病患者,留守兒童等發放愛心大米、面粉,對這些弱勢群體送去了關心、關愛。
連日來,新源縣以“為民辦實事”為宗旨,充分發揮村(社)“兩委”班子、工作隊作用,入戶走訪摸排,深入開展困難群眾生活調查,掌握困難群眾的困難訴求,做好困難群眾越冬各項工作。為群眾發放米面油,暖心煤等,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5
鄉村振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開展以來,黃寨鎮在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措施、開展“一老一小一困”關愛服務等方面上下功夫,實施了以送油面、衣物及生活用品為主要內容的暖冬行動,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送到特困群眾手中,有效解決了特困人員安全溫暖越冬問題。
張平順是黃寨鎮白新莊村村民,今年70歲,視力三級殘疾,妻子高拉香,現年65歲,智力四級殘疾,兩人都沒有勞動能力,家庭實屬困難,通過前期摸排了解情況后,鎮村工作人員上門為他們送上了暖冬物資,并現場為他們安裝了火爐,換上了新床單、新棉被,給兩位老人試穿了新棉衣和新棉鞋,老人看到這些心中十分感動。
白新莊村通過定期走訪、全面排查、重點核查等方式,對全村312戶,1250人進行了摸排,共排查出留守老人8戶10人,留守兒童7戶8人,困難群眾8戶27人,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婦聯執委、村醫和熱心人,為留守老人提供幫種幫收、代購代買,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黃寨鎮白新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趙海東說:“我們駐村工作隊對留守老人家庭,平時磨面、榨油、冬天我們給安裝火爐子,同時對留守兒童,我們進行心理輔導,下午給他們輔導作業,通過這次活動開展,對他們生活上多了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了愛的關懷。”
據了解,黃寨鎮黨委、政府把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關愛服務工作成效納入有關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統籌資源、資金、力量,圍繞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結合實際創新方式方法,拓展服務項目,提升服務效能,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
黃寨鎮副鎮長李志雄說:“一行動一活動”開展以來,我鎮積極響應,開展拉網式排查摸底群眾冬季生產生活保障情況,重點關注邊緣戶、脫貧監測戶、低保戶、孤寡老人、殘疾戶、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困難群眾,籌措資金29萬余元為258名困難群眾購買發放棉衣、棉被、火爐等過冬物資1648件,確保困難群眾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6
魯甸“11·08”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縣各鄉鎮及轄區企業和愛心群眾紛紛慷慨解囊,捐贈防疫物資,用實際行動彰顯責任擔當,齊心協力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11月16日,火德紅鎮加油站、百大超市、南筐村“兩委”干部與愛心菜農及老黨員、志愿者及村社干部積極向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了礦泉水、蔬菜、方便面等18車生活物資,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11月15日,在小寨鎮經營燕星食品店王先生暫停營業,為支持全縣疫情防控工作,店主一家四口連夜烤制200斤糕點捐贈給魯甸用作抗疫生活物資。在小寨村,村民夏文權、羅發貴、張國榮、張汝忠主動聯系鎮政府,自發向魯甸縣捐贈自己家里種植的蔬菜、水果。他們將家里種植的蔬菜、水果能砍的砍、能摘的摘,全部捐獻了出來。四位村民“傾囊相助”,共計捐贈蘿卜2000斤,白菜1000斤、土豆1500斤、蘋果2袋。
11月16日,茨院鄉愛心人士胡洪、呂大梅、范昭梅等人捐贈了生活物資,助力抗疫工作。他們紛紛表示,愛心捐贈,不僅是對抗疫工作的'全力支持,更是對基層人員堅守一線的鼓舞。
昭通市德漢職業培訓站黨支部攜手云南勞服、心夢想、昭通金輝職業培訓學校捐贈防護服、口罩、面罩等醫用防護物資,價值約80000元。
同日,愛心企業馬賽文燒烤也向魯甸捐贈了方便面、礦泉水等物資。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7
為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轄區困難群眾的生活需求,切實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1月4日,中街街道萬安門社區按照區民政局工作安排,為轄區特困供養人員送去了過冬物資,用心用情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特殊困難群眾生活,在細致入微的關懷服務中傳遞戰“疫”溫度、凝聚戰“疫”合力。
每到一戶,工作人員都會詳細詢問特困人員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并為他們送上羽絨服、保暖內衣、棉鞋、床單被套等過冬物資。同時,宣傳了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知識,再三叮囑他們在疫情期間要提高防護意識,保持室內通風,勤洗手,不串門、不扎堆聊天,出門必須戴口罩,鼓勵他們一定要保持戰勝疫情的.樂觀態度,生活上如果遇到困難可及時與社區聯系。
疫情無情人有情。通過此次活動,不僅了解了特困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情況,為他們及時提供幫助,同時,進一步深入群眾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遭遇戰奠定了扎實的群眾基礎。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8
“公安民警和村干部給你發口罩、消毒液和洗手液,你要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出門,做好疫情防控。”3月25日,永寧邊防派出所民警聯合金埭村委會在金埭村新老年活動中心為群眾免費發放疫情防控物資。
現場,民警和村干部逐一發放疫情防控物資,為避免聚集,通過大喇叭、微信群等宣傳方式,讓每戶村民派一名代表錯時領取物資,間隔一米線,物資領取現場有條不紊。本次發放口罩80000個、消毒液800瓶、洗手液800瓶。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9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團委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積極主動扛起助力鄉村振興和疫情防控政治責任。團委書記班子及時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和實際困難,向駐村干部提出工作要求,積極調配物資,同包聯村“兩委”一道,勠力同心,共克時艱,扎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1月18日,在獲悉武川縣哈樂鎮德勝營村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情況后,自治區團委及時組織物資調配組籌集相關物資。11月19日,由3名黨員干部組成的物資運送組,克服天氣寒冷、道路積雪等困難,驅車80余公里將棉衣、口罩、酒精、方便面、火腿腸、自熱飯等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送到德勝營村疫情防控一線。同時,為確保防疫人員工作生活順利開展,向村委會提供資金1萬余元,用于購置煤炭等取暖物資,以實際行動為包聯村群眾筑牢“防護墻”。
下一步,自治區團委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疫情防控和鄉村振興工作有關要求,主動擔責、盡責、負責,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跟進、主動作為,全面加強對包聯村防疫工作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幫帶服務力度,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鄉村振興攻堅戰貢獻力量。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相關文章: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9篇04-02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9篇)04-02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精選8篇)12-14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集合9篇04-02
給村民發放物資的簡報范文(精選11篇)12-14
發放物資的簡報04-03
物資發放簡報08-06
疫情物資發放簡報03-29
過冬物資發放簡報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