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2023-05-21 12:08:48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1

  鄂倫春自治旗克一河小學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以來,從自身實際出發,以“小課題研究”為羽翼,以“分層教學管理模式 ”為抓手,扎扎實實的開展小班化教學研究與實踐,逐步形成了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特色之路,下面我來具體匯報我校的《小班化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工作:

  一、小班化教學環境下小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工作

  我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工作特色管理和特色教研的理念,尊重教育規律,發揮學校自身的教學管理的優勢,充分發揮教科研在小班化教學中的作用,優化落實課堂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大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實力度。我校的一部分教師申請了小課題,人人一個小課題,人人做研究,使教科研“源于教學、高于教學、指導教學”,并充分發揮教研基地學校的教研平臺作用,促進了各學科教育教學發展。

  1.教師小課題研究的選題

  研究始于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己反思梳理問題,可以通過教師座談交流問題,也可以通過學生討論反映問題,或者通過家訪溝通發現問題,還可以通過請人聽課提出問題等等。教師們建立了自己的“問題庫”,從“問題庫”中篩選出個人研究的“小課題”。有的教師是通過學科組教師座談交流,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工作實際從某一個微環節切入,確定自己研究的個人小課題。

  2.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流程

  (1)以學科組為單位開展教師沙龍,交流當下“課程與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教師建立自己的“問題庫”,并進行自主選題。

  (2)教師申報小課題。

  (3)教導處審定并發文公示。

  (4)集中開題。

  (5)教師開展實踐研究:分析問題、尋找對策、實踐應用、解決問題、總結反思(包括:查找相關的理論文獻與資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經驗與案例、記錄自己的教學體驗與反思等)。

  (6)教師撰寫結題報告。

  (7)學校開展結題答辯與鑒定。

  3.教師小課題研究的管理

  實行個人、教導處、學校“三級管理”機制,以個人自我管理為主。具體說來,個人負責自主選題、課題申報、實踐研究、結題答辯等。教導處負責課題推薦、開題把關、過程管理和全程評價。學校則負責組織培訓、課題立項、答辯鑒定、成果展示和經費支持等工作,學校成立“教師小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業務副校長牽頭、教導處負責計劃推進安排,教導處、各學科組、各教師分頭開展小班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工作。

  總之,我們學校教導處嚴格按照制度進行課題實施,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制訂計劃,扎實過程研究,重視課題資料的積累。課題組能夠認真做好課題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工作,包括方案實施、活動論文、案例積累、理論學習材料、階段性情況匯報、研討課教案、專題總結等內容,使每個研究課題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資料。在此基礎上,教導處再對課題的研究資料進行整理歸檔,使課題資料積累更規范。課題組本著求真務實的原則,為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創設條件、搭建舞臺,全力打造一支師德好、教藝精、底蘊厚、發展快的教師隊伍。各課題成員在研究與實踐工作日常化的基礎上,上好課題研究課,并組織課題組老師針對研究內容有目的地進行討論和評價,使教研活動和科研活動能夠有機的結合起來,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二、小班化教學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

  分層教學是素質教育、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分層教學是目前學校在大班額教學條件下解決學生差異發展問題的現實選擇和有效途徑。我校雖然是小班額教學,但也實施了分層教學管理。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小班額仍然面臨著如何公平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施教,怎樣的施教模式才更有效、如何更好地進行過程管理等困境。為此我校在部分學科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不是所有的學科都需要進行分層教學,是在對學生的具體實際進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由學校研究決定的哪些學科在什么時候進行分層教學。我校的分層教學是在數學、英語等科目中實行的。

  分層教學的施教:明晰目標,有的放矢。在分層教學中,任課教師對學科的共同目標和層次目標要清晰,是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分層備課,針對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進行教學設計。然后采取不同的教法,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精選配套練習和作業,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展區”前進,使實際施教有的放矢、針對性強,保證了分層教學目標的落實。

  一般來說,對A層學生是以“放”為主、“放”中有“扶”,既要夯實基礎,又要鼓勵創新,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探究能力,促進其知識、思維、能力的綜合提升。對B層學生是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我們發現教師在實際施教過程中,容易出現對B層學生定位偏低。B層學生之間往往差異性也比較大,也就是說,即使是在分層教學中,學生的發展仍然不是均衡的。因此,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也充分考慮到所教學生的整體情況,對本層表現較好的學生仍然要進行適宜的引導,從而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而且我們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時關注學生的變化,進行動態管理,定期進行調整。

  1.作業實施分層布置

  作業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能反映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又能達到初步鞏固知識的目的。B組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A組做基礎作業和有一定靈活性、綜合性的題目。使得作業的量和難度使每個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蘋果”。從而調動各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作業批改上,對B層學生盡可能面改,發現問題及時訂正,集中的問題可利用放學后組織講評,反復訓練,真正掌握。成績較好的學生的作業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處理。

  2.對學生的輔導進行分層

  在課后的輔導方面我們準備采取了教師輔導和學生之間相互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具體做法是,分在A層的同學有老師輔導。B層的同學由A層的同學具體輔導,每人輔導2-3個同學。B層中較好的同學再輔導1個B層中稍差的同學。盡量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輔導他人的過程中自己得到發展和提高。

  3.評估測試分層

  成功的評價反饋是對學生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有力手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差等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們的積極向上。對優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為了反映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考試的評價功能,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幫助各層次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之以學為樂,不斷進取,積小成為大成。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在考查中,學困生做基本達綱題,中等生加試綜合題,優等生再加試提高題,讓各組學生在考查中充分發揮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許在測驗中未達標的學生在一星期內再進行第二次平行性達標測試,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在小班化教學環境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實踐,我們切身意識到了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同時,根據我校的實際情部,分層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采用分層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而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在授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等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

  圍繞課題研究,我們主要抓了課堂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總結。學校每個教師都能圍繞課題進行自己的子課題研究,都能不斷地總結經驗撰寫教學論文。一年來,教師的研究論文數篇獲得各級各類獎勵,現在還有若干篇論文正在評審中。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2

  一、案例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此可見,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成為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那么,如何使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我們小班化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呢?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感到,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特點,為他們創設自主與合作學習的條件,才能確實使自主與合作學習落到實處,而不會是“看似課堂上熱熱鬧鬧,實則只是擺擺花架子而無實效性”的局面。下面,我就《我為你驕傲》一課的教學作了嘗試。《我為你驕傲》是二年級下冊一篇敘事性的文章,故事中的小男孩不小心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當時害怕逃跑了,但后來用自己的行動取得老奶奶的原諒,老奶奶為小男孩感到驕傲。教學時,我給他們充分地自讀自悟的機會,給他們個性化表達的機會,同時充分利用小班化小組學習的條件,進行組內合作學習,學會討論、交流。

  二、案例描述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旁桌互認生字。

  3、組長檢查詞語。

  4、想想小男孩和老奶奶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根據下面的提示說一說:送報的小男孩,后來。老奶奶為小男孩感到。(學生從自主學習到組內合作、交流,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高,學習氣氛非常濃郁。)

  片段二:敘說故事情節;

  1、默讀課文1、2自然段,然后試著用自己的話向大家介紹“我打碎玻璃”的具體經過。小組內練說,指名說。

  2、引讀第三自然段。

  說話:我覺得很不自在,是因為。

  生1:我覺得很不自在,是因為我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不好意思見老奶奶。

  生2:我覺得很不自在,是因為我擔心老奶奶知道。生3:我覺得很不自在,是因為我做了錯事,老奶奶卻還微笑著對我。

  生4:我覺得很不自在,是因為我很后悔逃跑,感到良心不安。

  3、默讀四、五自然段,說說我是如何向老奶奶道歉的。提供詞語幫助說話:

  三個星期過去了攢錢便條信封天黑悄悄地信箱輕松小組內練說、指名說。

  (通過敘說故事情節,讓學生將課文的語言有效地遷移于自己的言語實踐,這個要求對于中下層次的學生來說有難度,但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練習,讓小組里會說的同學先說,能為中下層次的同學提供互助學習的機會,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小環境。)

  片段三:說話訓練;

  師:老奶奶為小男孩的什么而驕傲呢?生1:為他的'誠實。生2:為他的勇敢。

  師引導:這叫敢于承擔責任。生3:為他的知錯就改。

  師:當小男孩看到“我為你驕傲”的便條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生1:高興。生2:興奮。生3:感動。生4:激動。

  師:你認為老奶奶是怎樣的人?生1:寬容。生2:善良。生3:心胸開闊……

  三、案例反思

  1、設計了恰當的合作內容,使學生明確合作的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在初讀階段布置了小組學習內容,清晰地告訴學生四個步驟:從自由練讀、旁桌互認到組長檢查及在組長的組織下說說故事內容。四個步驟循序漸進,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感受到了自主學習與合作的樂趣,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在敘說故事情節時,先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然后與同伴交流。給學生一定交流的時間,使他們學會傾聽他人,同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在學生的合作交流中既鍛煉了他們的觀察、分析和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小組合作的精神。

  2、選擇適當的自主學習方式,使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在以上案例中,教師給他們自讀自悟的機會和個性化表達的機會,在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情感朗讀,使學生感悟出小男孩是一個坦誠敢于承擔責任的孩子,老奶奶慈愛,善良值得我們稱贊。如:我覺得很不自在,是因為。學生1:我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不好意思見老奶奶。學生2:我擔心老奶奶知道。學生3:我做了錯事,老奶奶卻還微笑著對我。又如:當小男孩看到“我為你驕傲”的便條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高興、興奮、感動……再如:你認為老奶奶是怎樣的人?學生:寬容、大量、善良、心胸開闊……

  總之,兩種學習方式的結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3

  學校“小班化教育”研究課題的實施又經歷一個里程,近年來,我們樹立了更為先進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開拓創新,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下,我們在教學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走小班化的改革之路,收到了一定的辦學效果。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總結。

  一、努力創設小班化教育的良好環境

  (一)優化教學的外在環境

  1.校園布置

  教室是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對我校這樣性質的學校來說,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教室里活動,我們經過多方考慮研究,把教室定位成“孩子們成功的學園、開心的樂園和溫馨的家園。”

  為了營造這樣的環境,學校在20xx年進行了校園的加層改造。為了讓校園的操場,教學樓內的墻面、走廊都會“說話”,使之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兒童天地,校領導特地請來專家為學校進行設計、布局。并在教學樓四層增加了各種藝術教室。為學生愉快學習提供了簡潔、美觀、實用的學習環境。

  2、教室布置

  教室的左面墻上安裝了軟木板,老師們將那里布置成評比欄或榮譽角、學習園地,學生優秀的作業包括寫字、作文、數學、繪畫、手工等等都展示出來,孩子們可以隨時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各班教室后面還增加了圖書柜,擺放著各種少兒讀物,供學生閱覽擴大視野;有的班還開辟了生物角,擺放著花草蟲魚,供學生觀察增加生機

  對于剛入我校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如何使他們能很快適應學習生活,老師們也下了一翻功夫。她們充分利用教室環境,營造英語學習的氣氛,將各種繪有圖案的單詞卡片貼在墻報上,對幫助學生熟記英語單詞很有幫助,既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又為英語教學的促進起到積極的作用。使學生上路快,效果顯著。

  小班教室的空間也給教師的辦公方式帶來了變化。為了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我們在教室里給教師安排了辦公角,這樣的安排明顯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更為直接、及時,師生關系也就更為融洽。教室里有了辦公桌,學生的作業大部分可以面批,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及時發現每個學生各自知識上的缺陷,并給予輔導,這樣一來對學生更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無疑效果是明顯的。

  20xx年學校教育處還增設了知心姐姐信箱,發揮心理疏導的功能。孩子們在生活、學習中的高興事或難過事都可以寫成三言兩語投入信箱中,快樂與大家分享,苦惱可以宣泄尋求老師的幫助。

  在環境的布置過程中,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使師生關系格外融洽。可見,小班環境對學生情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二)優化教學的心理環境

  小班化教育的教學環境除了以上教室等設施及布置所構成的教學環境外,還包括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交往、學生之間交往所形成的教學氛圍及人際關系等心理環境。

  1 .師生關系的定位

  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是教學中最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人際關系。這種關系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交往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相互影響、相互認識、相互間信息交流而形成的.。

  新課程理念下,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對話的關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師生都是課程的資源,也是課程的建構者。因此我們要求每個老師都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師生關系。

  小班的組織形式不同于大班,因此,無形間給師生彼此的認識提供了更多時空。教師能在單位時間內關心更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受教師輔導的機會明顯增多。教師基本能做到“面向全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教學信息的傳遞。

  小班空間上的寬松是為了更大程度實現師生心理上的寬松。我們的班主任將自己的辦公桌搬進了教室,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呈現在學生面前。良好的教師形象會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多年來,我們一直強化師德建設,我們提出的辦學目標之一是“讓每個家長都感到滿意,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這也是我們學校辦學一直穩步發展的基石。我們的老師以朋友、大姐姐等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消除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對老師有更多親近感,甚至產生某種依戀。我們考慮到學校的性質,每個班級不但有班主任,還有副班主任,小班學生人數少,教師配備足,所以“教育的關照度”就高得多。

  2.教學氣氛的營造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創設各種教學氛圍,在師生、生生之間形成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在課堂中時常會表現出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等積極的情感狀態。

  在課堂上,我們的教師也是充分利用小班的空間優勢,隨時調節著課堂氣氛。我們經常看到語文課、數學課以及其他學科課上,孩子們不拘一格盡興表現的場面。課堂上孩子們或小組討論,或即興表演,而老師則穿行其中或參與、或點撥,靈活的教室布置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空間;老師親切的話語,平等的姿態拉近了距離,課堂上不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研究中我們發現,許多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小班的條件下能發揮得更突出。如采用游戲活動、角色扮演、戲劇表演、創意練習、影視欣賞等各種生動有趣的動態教學。

  (三)優化課程的設置

  小班化教學由于資源上的優勢,在很大一個層面上為課程的設置安排提供了廣泛的空間。我校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開設一些興趣課程(校本課程),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興趣、需要和特長,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引導學生在實踐和研究中學習。課程的實施打破班級之間、年級之間的界限,形成開放的課程實施空間。充分體現師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真正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二、積極實施多位的學習方式的研究

  在本輪的研究中,我們分低、中、高年級段,分別嘗試了游戲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研究:

  游戲學習

  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我,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得到培養。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動、樂意玩的年齡特點,課堂上老師們開展了一些游戲活動,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在游戲中鞏固知識。例如: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兩節英語課,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鑒于此,范君、馬穎兩位老師通過教學課件的使用,使學生要學,讓學生全身心投入。上課時,借助電腦鮮艷的色彩,生動的演示,讓學生用眼觀、用耳聽,用腦記。同桌相互說,佩帶上道具上前面表演等等學習方式,由于教學中老師注意了多種教學因素的優化組合,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而且兩位老師還及時給予學生小貼畫作為鼓勵,所以學生學習的情緒很高漲,兩節課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又如在教學“識字”時,教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充當小老師,自己上來分析字型結構、區別比較形近字、利用已學過的熟字換偏旁等多種識字方法來記憶生字。這樣既有效的學習了生字,同時又很好的訓練并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他們有展示的機會,在口語表達當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游戲學習中,為幫助學生記住所學內容,鞏固所學知識。要求教師課上要注意:

  1.游戲目的明確。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更具個性化,更具多樣性,更具人性化。作為小班教學,尤其是在低段,我們積極提倡游戲教學法。要求老師對游戲教學的目的要明確,即:游戲教學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形式,形式是為目的服務的。游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切實落實“三維目標”服務的。

  2.游戲安排合理。要求游戲安排合理,豐富而不花哨,簡潔而又實用。

  自主學習

  新課程重體驗,重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都能促使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進而學會創造。

  例如:魯娜老師執教的數學課,《圓柱和圓的認識》。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分類,整理,對所學的圓柱和圓進行了初步的認識。學生由先感知—再發現—最后到抽象為一幅圓的畫面。通過自主學習,這樣的認知過程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很清楚,更牢固。

  高育紅老師的數學實踐課《籌劃聯歡會》。這節課上,學生全員參與了討論交流,學生活動占課時的大半。他們分成小組學習,在組內把老師給的條件進行整理,一起出主意,一起計算,整節課是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實踐活動,人人動腦,人人動口,并不是表面上的熱熱鬧鬧。由于學生通過體驗進行了思考,所以,學生學得扎實、學得有趣、學得主動。

  探究學習

  以自主性、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為主要特征的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改革的操作上我們強調“先放后扶”,即在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實踐、體驗的基礎上,教師再給予精當的點撥引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使學生的探究、理解進一步深入。教師的“扶”,扶在學習方式的指導、重點難點的突破、困難學生的輔助、新舊知識的聯系、合作交流的組織等方面。

  例如:張彥榮老師執教的語文《松坊溪的冬天》一課,因為課文篇幅較長,所以張老師只講了松坊溪冬天下雪了這一部分。整堂課的教學,以教師的點撥為輔,學生自讀、自悟為主,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課本中了解、體會到松坊溪下雪時的美麗、神奇。

  在數學課上,教師能夠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有一定開放度的題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王愛平老師在執教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課中,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公園門票有兩種售票方式:個人票每張5元;團體票10人一張,每張30元。購10人以上團體票,可優惠10%。甲單位有45人,乙單位有91人,丙單位有96人,丁單位有208人,這些單位分別怎樣購票合算?像這樣的題,有一定的思維利度和開放性。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初步的成效

  我校開展小班化教育不僅是切合時勢的教育改革,同時也正是我校教育改革的一次磨練,一種機遇。通過將近兩年的嘗試,我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小班化教學,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

  1.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的發展。經過實踐我們發現小班學生各種能力整合得比較全面,學生性格更加活潑開朗,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更為和諧。

  2.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逐步養成。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實驗、出小報、攝影、仿寫、表演、實踐、調查等多種形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不少。有的盡管只是一、二年級的小同學,但是我們卻看到孩子們的設計、想象、思維非常精妙。

  (二)小班化教學,教師得到較大的進步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實驗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努力。同樣,在這個過程中也為教師的發展帶來了契機,開展小班化實驗以來,我們覺得對教師的促進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1.教學觀念得到轉變。

  學校采取了“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為教師了解新的教育形勢提供了較多機會。教師們也能虛心求教,認真探索,嘗試新的課堂教學方法。正是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們開始重視教法研究,也重視學法指導,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抓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

  2.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作為一名教師,能否把握好課堂教學,能否緊扣教學要求上出有質量的課,能否在學生中取得較好反饋,這是至關重要的。小班化教學實驗為我校的青年教師們成材創造了條件。她們在這片“試驗地”里,毫無拘束地自由探索,嘗試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此使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我校青年教師不但得到了培養,更擁有了較多“亮相”機會。她們通過校研究課、評優課、開放課,區“東興杯”賽課等方式,展示自己,顯露才華,同時又能取長補短。正是在這不斷的學習、探索、研究、展示中,青年教師快速地成長起來,成為了學校的主心骨,成了小班化教學實驗的領頭羊。像學校的高育紅、魯娜、張彥榮等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4

  嘗試小班化教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督促下,我在小班化教學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收獲,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1.在實際教學中體會小組合作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小組合作教學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團隊意識,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尤其是數學學科,需要學生探索,交流的知識很多,實行小組合作教學,對學生的能力確實有很大的提高。

  比如:以前上課時,一教師講授為主,難免有些學生會養成不動腦,坐享其成的習慣,甚至會溜號;現在上課,提前在學案中提出問題串,學生討論,互相談想法,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在交流的環境中學生不溜號了,發言更積極了,反應慢的學生有人手把手教了,工作總結《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教師在課堂批改時,只需要批小組長和華考范文網提高學生的投入度和關注度,除了加強小組合作,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只做少部分時間的精講之外,作為數學的教學,習題的設置也要多花些心思,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愿意去思考,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小組成員間更團結了,小組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了。

  為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對于主動做練習冊的學生,我根據練習量的`多少給小組適當的加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尤其是曾經給小組扣過分的同學,為了能夠給小組加上分,做練習冊的積極性更高。這樣一來,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有加深了學生對小組的責任感。

  2.課堂學習的安排

  1.時間的分配

  (1)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學生能夠辦到的,教師絕不取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課堂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協作

  者。

  (2)增加小組合作交流、合作的時間,讓學生之間互相講解習題,在這個活動中,形成學生對認知結構的精制和升發。

  2.增加課堂密度

  (1)對表現積極的小組發放“智慧豆”,減少給小組加分浪費的時間;

  (2)能夠小組內解決的問題,不必要全班統一講解,加強組內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3.學生的投入度和關注度

  要向提高學生的投入度和關注度,除了加強小組合作,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只做少部分時間的精講之外,作為數學的教學,習題的設置也要多花些心思,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愿意去思考,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5

  從多元智能的調查統計表中可以看出本班學生的空間智能、肢體-運作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較強,而這些能力又有一個共性,就是容易被個體所處環境的對象所控制與塑造,他們對色彩的感覺很敏銳,喜歡想像、設計及隨手涂鴉,喜歡看書中的插圖,在學習時是用意象及圖像來思考,對他們而言,理想的學習環境必須提供錄影帶、幻燈片、游戲等內容。同時,他們又很難長時間坐著不動;他們喜歡動手,與人談話時,常用手勢或其他的肢體語言,透過身體感覺來思考,對他們而言,理想的學習環境必須提供演戲、動手操作等方式。而他們的語言文字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自我認知智能相對較弱,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力圖利用他們的優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較弱的方面加大刺激的力度,使學生在興奮狀態下接受老師的有意識培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根據學生在空間和自然觀察等智能方面的優勢,在課堂中選用適合教學內容的錄像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在第一課用“中國表情”來引導學生思考自尊是怎樣獲得的;在第三課用“如此依賴”來展示依賴的危害性;在第四課用 “雙響炮”中的片斷和“殘疾女孩夏雨的故事”引導學生發現自強的含義及表現,以及自強對個人成長的意義;用“生命的強音”來引導學生戰勝挫折;……學生基本上能夠通過錄像來感悟知識,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根據學生的肢體-運作智能的優勢,采用“用小品再現知識”的形式進行授課。

  主要采用兩種形式:

  1、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自學,初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識,然后再用小品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知識表演出來,并提出問題引發其他小組同學的思考,達到同伴互助的效果;

  2、以教師事先設置情景為依托,引導學生續編小品的發展和結局,并把它表演出來。這樣不僅發揮了他們的智能優勢,還為學生發展他們的智能弱勢提供了機會,因為,編小品的過程必然要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數學邏輯能力,使他們通過語言和邏輯推理來挖掘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的智能弱項得以提高。

  三、安排座位時按照智能互補的原則來進行,使學生在分組討論續編故事發展和結局時能夠優勢互補,盡可能讓語言文字智能較強的同學來敘述故事的結局,而讓肢體運作智能較強的同學來表演故事的發展,通過討論的方式,引導大家運用數理智能運用推理的方法來續寫,通過合作學習來促進學生的智能弱項的發展,同時,在合作學習中發展學生的人際智能和自省智能。

  四、采用“強強聯合”、“弱弱聯合”或“單打獨斗”的方式迫使某一方面智能較弱的學生必須走上講臺,使他們的潛能開發從不自覺到自覺。

  在實驗中我發現,采用“優勢互補”的原則雖然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發展,但是,卻不利于個體的良性發展。在小組活動中,我發現那些思維較活躍,語言智能較強、人際關系較好的同學往往是小組討論中的最活躍的分子,而語言智能較弱,人際關系智能不強的同學,在小組討論中總表現出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于是,我打破了常規的分組方式,根據本班的學生智能情況,采用“強強聯合” “弱弱聯合”的方式進行分組,而且組分得較小,故意在分組時出現單數,三人一組,而且每次活動的分組情況都不一樣,這樣一來,幾乎沒有固定小組,迫使學生在一個學期中要和不同的個人取得聯系,擴大了學生的交際面,彌補了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較弱的情況;同時,由于初中學生的好勝心理較強,在強弱的對比明顯的情況下,較弱的小組很容易投入到活動中,積極思維、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使得原來不愛發表觀點的同學一改常態,活躍起來;而能力較強的小組,看到較弱的小組成員的'狀態也不敢放松,形成了一種良性競爭,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

  雖然做了一些嘗試,但由于本班人數較多,還不能真正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同時,由于學生的智能測量的結果存在著一定的誤差,所以,在實際操作時,分組的結果和預期結果有時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

  為了使上述情況能夠得以好轉,我認為,在每學年初都應該對學生的智能做重新的測量,并且在測量前和學生講明測量的目的和意義,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測量時能夠真實反映自己的實際情況,以便使教師得到真實有效的數字,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較學生的智能發展情況,利用老師對數據進行分析,考察實驗的效果,為新的研究提供一個努力的方向。鑒于此,我想在新學期開學時,對學生做一次智能測量,與初一年級的測量做一個對比,然后根據比較的結果再制定新的實施方案。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6

  為進一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探索“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新模式。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教師單打獨斗的問題,一個語文老師包干一個班級的語文教學,班級之間的教學相對獨立,同年級班際間的差異較大。其次,由于班額的規模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成了一種口號。如何開發教師這一課程資源,發揮教師間的優勢互補?如何根據學生差異實施合適的教學?這已成為語文老師共同關注的問題。我校利用小班化的優勢,充分挖掘語文教師的優勢,以教師協作的空間不同開展協作教學:“班內協作”和“走班協作”,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在“班內協作”中,“主教”和“助教”各司其職,實施分層教學,最大程度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不足。“走班協作”則是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出發點,打破班級界限進行同質分班,實施分層教學。它實現了教與學的平衡,使各類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突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發展每一個。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教師單打獨斗的問題,一個語文老師包干一個班級的語文教學,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教學相對獨立,同年級班際之間的差異性較大。其次,由于班額的規模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成了一種口號。如何開發教師這一課程資源,發揮教師間的優勢互補?如何根據學生差異實施合適的教學?這已成為語文老師共同關注的問題。利用小班化的優勢,充分挖掘教師的優勢,開展協作教學,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對“小班化語文協作教學”的理解

  協作教學是教師之間,教師與其他相關人員(研究人員,試驗人員,教輔人員,其他專業人員)就某個特定施教目標組成團隊或搭檔進行協同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他們相互協調,相互學習,互為補充,共同提高,共同完善。”小學語文小班化協作教學就是在小班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教師的團隊協作,團隊教師共同分析學生情況,共同制定教學目標,共同選擇教學方式,共同監控學生學習進度,共同評價教學效果,實現教學資源的優質互補,更好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語文素養的形成。

  二、小班化小學語文協作教學方式的探索

  按協作時間來分,小班化小學語文協作教學可以分成以下幾種形式:

  課前協作——主要指同一年級組的協作備課,共同研讀教材,共同研究學情,共同設計教學環節,共同制作課件等。這種協作方式目前應用較為廣泛,它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但它屬于“紙上談兵”型,因為同一份教案經過不同老師的演繹,教學效果是各不相同的。

  課后協作——主要指課后研討,即共同出席教研活動,共同評價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解決集體備課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這種形式的協作雖能激起教師團隊的智慧碰撞,但它往往停留于“教研活動”的層面,與常態語文課堂教學有一定的距離,帶有明顯的“打磨”痕跡。

  課中協作——海外較為常見,那就是兩位教師同上一堂課,一位是主教,一位是助教。助教協作主教開展教學,幫助主教維持課堂紀律,指導小組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它的不足還是未能實現分層,也未能發揮助教的教學優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們綜合上述三種形式的優勢,以教師協作的空間不同,選擇班內協作和走班協作兩種方式。

  (一)班內協作——共享教師資源

  班內協作是指兩位語文教師同在一個班同上一堂課,一位老師任“主教”,由他開展課堂教學,另一位教師則輔助其更好地開展教學,我們稱其為“助教”。兩位老師共同負責40分鐘的教學,通過“主教”和“助教”的和諧協作,實現“三個提高”:提高小班學生的受關注度,提高小班化學生的個別輔導機會,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從而,實現提高小班化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下面以一年級下冊《識字3》為例談談班內協作。

  (二)走班協作——尊重學生差異

  “走班”協作是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出發點,打破班級界限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重新分班,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進行同質分班,兩位老師各教一個班開展分層教學。這種協作要將兩個班的語文課安排在同一課次,且兩個班的教學進度要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課前得對這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課前的知識測試和學情分析。下面以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為例,談談走班協作。

  首先根據課前預測和學情分析,將102和103班的學生進行同質分班:A班和B班。A班由周老師執教,B則由李老師執教。執教內容是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中的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2、優勢分析:

  布盧姆曾指出:“個別學生要達到掌握的水平可能需要類型質量不同的教學,其結果可以使不同的學生學到同樣的教學內容,達到同樣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而“走班”協作是實現分層教學的最佳途徑。走班協作意在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實現教學的最優化。這種“協作”教學立足學生的學情,突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發展每一個。它實現了教與學的平衡,使各類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種協作適合低段的識字課和語文園地及復習整理課。因為這些課的課堂結構不是那么嚴密,這些課的教學板塊相對獨立,而且孩子們在這些課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層次更加明顯。如果繼續按正常教學,采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方法進行復習,不但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也不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三、語文協作教學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研讀教材,制訂方案——協作教學的前提。不是每篇教材都適合協作教學,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開展不同形式的協作教學。因為協作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發展,它改變的不僅只是形式。同時,也不是天天搞協作,畢竟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協作教學的勞動量是平常教學的一倍,不適宜天天協作。所以,制訂協作方案是協作教學的基礎。協作方案包括協作時間、基礎教學內容、協作教學內容、協作教學的方式和協作理由闡述五項內容。在集體備課中討論通過,成為開展協作教學的行動指南。

  2.共同備課,優化教案——協作教學的基礎。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一個人備課只是一個人的理解,而協作教學中的共同備課則是集多人智慧于一體。智者蕭伯納曾經說過:“你有一種蘋果,我有有一個蘋果,交換之后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就能產生多種思想。”共同備課就是針對協作教學方案中制定的篇目,年級段教師經過“個人自備——集體研討——整合修改——反思跟進”四個步驟開展共同備課。共同備課不僅促進教師間的情感交流和思維碰撞,而且有效地整合了教師的集體智慧。從而提高備課的含金量,優化了教案,還豐厚了課堂教學內涵。協作教學下的共同備課往往是以年級段為單位,在彼此都熟悉該段的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研究,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想學生之所想,疑學生之所疑,共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共同備課出來的教案必定是適合整個年段的共享教案。

  3.揚長避短,精誠協作——協作教學的關鍵。“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協作教學中教師必須揚長避短,把各自最優的一面展現在學生面前。所以,協作教學中的語文老師在期初都要填寫一張自我診斷書,比較客觀地剖析各自的教學優勢與不

  足之處,然后在小組里進行自我推薦,積極主動承擔適合的教學任務。而且,協作成員在互相欣賞之余,在共同備課及協作后的反思研討中,還能各抒己見,為著共同的目的群策群力。

  4.“助”“教”協作,和諧教學——班內協作的必備條件。兩位教師必須同時進教室,根據課前的溝通與教案中事先規定的事項進行和諧協作。置身于同一課堂的教師都扮演著兩個角色。當一個老師在執教時,另一個老師就是他得助教;當另一個老師在執教時,剛才那個執教的老師就成了他得助教。助教不僅要聽課記錄,還要時時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協助執教者處理突發事件,維持課堂常規。這一切既不影響執教者的正常教學,也不能干擾學生的學習。

  5.有序“走班”,安全為先——走班協作的有效保障。協作教學中的教師必須要有較強的時間意識,嚴格執行協作教案中規定的時間進行協作,切不可出現兩個班“走班”時間不一致的現象,如果一個班級提早走班,一個班級走班滯后,那么,教學效果不佳不說,還會使“走班”陷入混亂,缺乏安全保證。“走班”步調一致,有序開展協作教學。

  小班化小學語文班內協作與走班協作為小班化語文教學洞開了另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在小班化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拔節成長。孩子們在享受語文學習的同時,老師也在享受語文教學。小班化小學語文協作教學讓“關注每一個”成為可能。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7

  現代社會由于生育觀念的轉變,人口數量較之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銳減。人們的追求目標不在是家族人口數量的龐大,相反地卻在追求高水平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優質的教育等等,最終導致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城鄉教育也面臨不同的窘境,城市地區學校人滿為患,供不應求,偏遠農村地區學校人口大幅度驟減,有些學校教學班人口不足20人,甚至有些學校全校學生不足20人,面對這種情況,農村地區只能開展小班教學。

  就小班教學我認為如果摸索出一條合適的、成功的道路的話,自然也會收到好的成績,我認為開展小班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教學環境設置力求突出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的發展。

  首先,教室的環境設計應該是大方、得體、是以適應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出發點,讓教室變的不僅僅是教室,教室成為孩子們學習場所、游戲場所、生活場所,優化教室空間的使用,讓學生的課桌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擺放,既有小組式的集中擺放,又有分散式的`擺放,在空間上使學生感到不約束,于無形中拓展學生的思維,也有利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交往。其次,讓教室的每個地方都成為教師的講臺,拓寬教師的活動范圍。

  二、教學力求突出特色,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自然,每個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教育方式,比如說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時可以采取階段性、差異性、針對性的實踐教學,對于成績好、反應快、思維活躍的學生可以提一些相對難一些的問題,對于那些成績一般、反應稍差的學生可以提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增加教學實踐活動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的時候,他才能愛學、善學、用心學、學好知識。對此教師就需要不斷摸索讓自己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充分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四、注重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

  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中,因此在這個階段里教師一定要多多觀察、多多督促、多多教育學生,以便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也有助于他們在以后更好的融入社會生活中。就當前來說也有助于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

  五、關注后進生

  后進生作為教學活動中一類比較“特殊”的群體,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決不能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世界上沒有差學生,只有不會引導的教師。后進生在教學活動中所處的角色來說他們又是一群最愿意拿成績來證明自己的一類群體。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要要身體力行,更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力求為人師表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規范自己,帶動后進生。同時引導其他成績相對優異的學生做到不驕不躁,沉穩踏實,來幫助后進生。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8

  從多元智能的調查統計表中可以看出本班學生的空間智能、肢體-運作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較強,而這些能力又有一個共性,就是容易被個體所處環境的對象所控制與塑造,他們對色彩的感覺很敏銳,喜歡想像、設計及隨手涂鴉,喜歡看書中的插圖,在學習時是用意象及圖像來思考,對他們而言,理想的學習環境必須提供錄影帶、幻燈片、游戲等內容。同時,他們又很難長時間坐著不動;他們喜歡動手,與人談話時,常用手勢或其他的肢體語言,透過身體感覺來思考,對他們而言,理想的學習環境必須提供演戲、動手操作等方式。而他們的語言文字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自我認知智能相對較弱,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力圖利用他們的優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較弱的方面加大刺激的力度,使學生在興奮狀態下接受老師的有意識培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1、根據學生在空間和自然觀察等智能方面的優勢,在課堂中選用適合教學內容的錄像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第一課用“中國表情”來引導學生思考自尊是怎樣獲得的;在第三課用“如此依賴”來展示依賴的危害性;在第四課用 “雙響炮”中的片斷和“殘疾女孩夏雨的故事”引導學生發現自強的含義及表現,以及自強對個人成長的意義;用“生命的強音”來引導學生戰勝挫折;……學生基本上能夠通過錄像來感悟知識,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根據學生的肢體-運作智能的優勢,采用“用小品再現知識”的形式進行授課。主要采用兩種形式:1、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自學,初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識,然后再用小品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知識表演出來,并提出問題引發其他小組同學的思考,達到同伴互助的效果;2、以教師事先設置情景為依托,引導學生續編小品的發展和結局,并把它表演出來。這樣不僅發揮了他們的智能優勢,還為學生發展他們的智能弱勢提供了機會,因為,編小品的過程必然要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數學邏輯能力,使他們通過語言和邏輯推理來挖掘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的智能弱項得以提高。

  3、安排座位時按照智能互補的原則來進行,使學生在分組討論續編故事發展和結局時能夠優勢互補,盡可能讓語言文字智能較強的同學來敘述故事的結局,而讓肢體運作智能較強的同學來表演故事的'發展,通過討論的方式,引導大家運用數理智能運用推理的方法來續寫,通過合作學習來促進學生的智能弱項的發展,同時,在合作學習中發展學生的人際智能和自省智能

  4、采用“強強聯合”、“弱弱聯合”或“單打獨斗”的方式迫使某一方面智能較弱的學生必須走上講臺,使他們的潛能開發從不自覺到自覺。在實驗中我發現,采用“優勢互補”的原則雖然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發展,但是,卻不利于個體的良性發展。在小組活動中,我發現那些思維較活躍,語言智能較強、人際關系較好的同學往往是小組討論中的最活躍的分子,而語言智能較弱,人際關系智能不強的同學,在小組討論中總表現出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于是,我打破了常規的分組方式,根據本班的學生智能情況,采用“強強聯合” “弱弱聯合”的方式進行分組,而且組分得較小,故意在分組時出現單數,三人一組,而且每次活動的分組情況都不一樣,這樣一來,幾乎沒有固定小組,迫使學生在一個學期中要和不同的個人取得聯系,擴大了學生的交際面,彌補了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較弱的情況;同時,由于初中學生的好勝心理較強,在強弱的對比明顯的情況下,較弱的小組很容易投入到活動中,積極思維、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使得原來不愛發表觀點的同學一改常態,活躍起來;而能力較強的小組,看到較弱的小組成員的狀態也不敢放松,形成了一種良性競爭,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

  雖然做了一些嘗試,但由于本班人數較多,還不能真正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同時,由于學生的智能測量的結果存在著一定的誤差,所以,在實際操作時,分組的結果和預期結果有時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

  為了使上述情況能夠得以好轉,我認為,在每學年初都應該對學生的智能做重新的測量,并且在測量前和學生講明測量的目的和意義,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測量時能夠真實反映自己的實際情況,以便使教師得到真實有效的數字,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較學生的智能發展情況,利用老師對數據進行分析,考察實驗的效果,為新的研究提供一個努力的方向。鑒于此,我想在新學期開學時,對學生做一次智能測量,與初一年級的測量做一個對比,然后根據比較的結果再制定新的實施方案。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9

  嘗試小班化教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督促下,我在小班化教學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收獲,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1.在實際教學中體會小組合作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小組合作教學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團隊意識。尤其是數學學科,需要學生探索,交流的知識很多,實行小組合作教學,對學生的能力確實有很大的提高。

  比如:以前上課時,一教師講授為主,難免有些學生會養成不動腦,坐享其成的習慣,甚至會溜號;現在上課,提前在學案中提出問題串,學生討論,互相談想法,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在交流的環境中學生不溜號了,發言更積極了,反應慢的學生有人手把手教了。教師在課堂批改時,只需要批小組長和目標生了,其他的學生由小組長來批。

  我還曾經試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作業為避免抄襲,讓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講解過程,作業以小組為單位來打分,以督促小組成員間的互幫互助,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小組成員間更團結了,小組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了。

  為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對于主動做練習冊的學生,我根據練習量的多少給小組適當的加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尤其是曾經給小組扣過分的同學,為了能夠給小組加上分,做練習冊的積極性更高。這樣一來,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有加深了學生對小組的責任感。

  2.課堂學習的安排

  1.時間的分配

  (1)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學生能夠辦到的,教師絕不取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課堂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協作者。

  (2)增加小組合作交流、合作的時間,讓學生之間互相講解習題,在這個活動中,形成學生對認知結構的精制和升發。

  2.增加課堂密度

  (1)對表現積極的小組發放“智慧豆”,減少給小組加分浪費的時間;

  (2)能夠小組內解決的問題,不必要全班統一講解,加強組內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3.學生的投入度和關注度

  要向提高學生的投入度和關注度,除了加強小組合作,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只做少部分時間的精講之外,作為數學的教學,習題的設置也要多花些心思,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愿意去思考,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二.班級管理方面:

  我們班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中,經歷了如下的幾個程序:

  1.將學生進行異質分組。

  教師從學生的學習狀況、語言表達能力、個性差異、興趣愛好等幾個方面入手,進行異質分組,這時要均衡配置各個層次的學生,即每個小組的學生在學習基礎、能力水平等方面大體相等;男女混編,即每個小組男女生的比例大體相等,在這樣的異質小組中,會有更多的合作性思維,更多的信息輸出和輸入,產生更多的觀點,所有這一些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質量和保持長時間記憶的精確性。

  2.分配角色,建立個人責任。

  要想使每個小組的學生都進入一種“榮辱與共”的境界,就要合理的分配每個學生在小組中的角色,使小組成員間積極互賴,每個組員都對小組盡心盡責。這些角色包括:

  主持人:負責組織小組進行小組活動和評價;

  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的決議和評價的分值;

  公正員:負責如實的匯報小組的活動狀況,處理矛盾;

  噪音控制員:負責小組活動時的音量及 紀律狀況;

  聯絡員:負責為小組收發作業。

  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促進每個學生的學習,避免出現“偷懶”的人。因此,教師要經常評價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如進行檢測,隨機挑選一些學生解釋答案,隨機挑選一份作業進行評分等。

  3.明確小組合作的要求。

  1. 傾聽:專心聽取他人發言,記住要點,不隨便插話;

  2. 表達:整理好思路再發言,語言要清楚明白,對別人的質疑要耐心解釋;

  3. 求助:不懂就問,虛心有禮:

  4. 交流:對別人的正確意見要贊賞,不同意見要在認真分析之后真誠提出,要鼓勵組員,分擔小組責任:

  5. 自控:要服從安排,遵守紀律,不隨便離開座位,不講與學習無關的話,不影響他人學習,要服從大多數人的意見,保留個人意見。

  4.小組文化建設。

  以小組為單位,經過全組探討,凝聚全組合力,創辦小組墻報,張貼小組照片,提出小組口號,設置小組目標,展示小組評價,初步展現小組文化。

  對于小班化教學,我還只是在摸索階段,需要專家的指導,也需要一段時間來積累經驗,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研究會取得更好的成果。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10

  小班化教學是建立在素質教育高標準,高要求的教育質量觀和現代化的辦學效益觀基礎上,充分發發揮“小班”本質特征的教學模式。現就有關教學策略方面淺談幾點體會。

  一、教學方式的重組

  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應得到增強和增加。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是師生間交流溝通的過程,教師要和學生共同分享對教材的理解、課堂給予的快樂。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扶者和促進者。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關心學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營造一種平等寬容、健康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2、營造濃郁學習氛圍的教室環境。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小班化教室環境的布置要以學生為本位,從有利于學生學習成長、有利于教師實施個別化教學去考慮。要把教室布置成為一個學習中心,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如可以在教室內懸掛勵志格言、經典名句,張貼學生優秀作品,設立班級小書庫,在課桌椅的排列上采取個體獨立式或小組組合式,擺放成圓形、方框形、辯論型式、等等,以方便學生開展自學思考、課堂練習和進行一些互動溝通、討論交流。

  3、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教師要注意采取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最佳語文學習狀態,使他們在興趣盎然的心理氣氛中,跟著教師進入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從教學需要出發,營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力求生動、形象、有趣,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促進兒童知識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盡可能大的發展。

  二、自主探究策略

  尊重和落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在課堂內的自主探究,還學生以學習主動權,讓學生有獨立認知、思考的過程,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衡量課堂教學民主文明的重要標尺。在積極創設情境目標的引導下,學生學習教材,主動探究,發現和研究問題,獨立解決問題,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1、開展學生課堂自學。在課堂中留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借助教材、工具書以及利用各種媒體把課文讀對、讀通、讀好,自覺積累生字新詞和好詞佳句。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之后,對讀不懂的地方由學生自己去主動思考、查找資料、處理信息,同時要注意積累圈點評注、尋找疑點、發現問題等學習方法。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要要尊重學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學習方法,因為只有當學習方法真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習慣時,才能發揮其作用。學生自學時教師應及時巡視,適時點拔,對自學中可能遇到的疑難事先要有所估計,再有意識地去關注、去傾聽、去引導,保證自讀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對學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重點進行個別指導。

  2、引導學生課堂質疑。當學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自讀中的困難時,就會產生疑惑。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圍繞課文題目、課中文字、課中插圖、課中標點、課中空白、課中結尾等質疑。但由于個體差異,學生提出的問題,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顯的個性傾向。對于學生知識意義建構的障礙,讓學生提出來,師生共同疏理,淺顯的可由學生直接回答、相互答疑;一時難以回答的,由教師作恰當的解釋;對有價值且指向教學目標和重點的問題,可作為進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標。如果學生的問題提不到點子上,教師要進一步啟發,將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的重點、難點上,讓學生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3、幫助學生自我反思。古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要知道學生進行課堂自我學習情況的反思。會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自己學習上尚存的不足,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通過不斷反思,使學生將學習轉化為一種心理需求,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潛能,喚醒他們的覺悟,發展他們的個性,啟迪他們主動思維、主動學習、主動想象、主動實踐,使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合作交流策略

  合作交流是語文教學中經常采用的形式,在小班化課堂中,由于人數少,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才有可能,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調、互動和交流,在教師、學生,學生、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當中,激發創造活力,共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小班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所梳理出的知識點進行匯報交流,小組內成員相互借鑒,合作研討,相互完善。

  1、科學組合。要科學組合學習小組,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樣有利于組間競爭,激發合作沖動。要把每個小組冠以“英雄聯盟”、“小虎隊”等兒童喜歡的名稱,推薦并指導好組長,小組成員之間要分好工(如設立召集人、記錄人、匯報人、計時員等),做到分工明確,人人有責。對研究內容和方式都要進行有效安排和指導,使之合理和最佳。如教學《站在鐵索橋上》這首詩時,安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想當軍事家的同學給這段話畫張軍陣圖;想當小詩人的研究這段話的寫作順序。

  2,有效互動。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和互動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是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學活動是在學習者的討論和對話中自然地展開的,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促使學生以各種形式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引導他們積極地與教師及其與他學生進行廣泛的對話。交流和討論不僅僅局限于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的問答結果,不是對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和漫無邊際的閑聊,而是在明確教學目的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方向有主題的活動,是學生在積極思考基礎上的對知識和經驗的靈活應用。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言,清楚明白地表達觀點,吸取同伴的有益觀點及時修正自己的認識。

  3、注重指導。在學生合作交流的同時,教師不是局外人,教師要不斷巡視、及時的矯正學生合作學習過程的出現的偏頗,讓合作學習不偏離主題;也同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及解決不了的難題,以備交流展示時教師進行適當點撥提升。要組織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開展全班交流,交流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交流自己受到的啟示,綜合全體的認識和見解,達到更高層次的認識和見解。

  小班化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師生的近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比如在小組討論時,我就會俯下身到學生中間一起參與討論;有時走到討論得不太熱烈的小組中間插上幾句;學生有不同意見,我會大大加以贊許;學生指出錯誤,我會積極采納,并對這位同學表示感謝等等,從而極大的提供了師生心理相容的機會,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快樂地學習,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分類指導策略

  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有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并且利用差異、改變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實現全體學生的有效參與課堂,真正促進有差異的發展。

  1.學生組別分層。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智能差別以及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生活習慣、先天因素、興趣、愛好、家庭條件、社會影響等的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學習風格和教學的需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還可以按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成幾種不同的類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建立“檔案進行研究,同時根據學習情況定期進行層次調整。

  2、教學目標分層。目標分層主要包括基礎性目標、發展性目標、創新性目標。在把握教材確定教學目標時,一方面要重視教學中的統一目標,兼顧教學要求的一致性,同時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按照不同層次學生體現教學目標的層次性,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做到“統一性”和“層次性”相統一。

  3、教學方法分層。課堂教學要面向中等生,發展后進生,提高優等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既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又給學生的創新發展提供機會。對基礎好的學生采用優生嘗試新知,培養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基礎差的學生采取差生配置補償,解決舊知識為新知識搭橋的問題。同時作業和練習也分為基礎作業、提高作業和拔尖作業三個層次,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至少選做一組。

  五、多元評價策略

  評價具有診斷、鑒別、調節、激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注重評價的激勵性,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1、注重導向的激勵性。除了對學生知識能力掌握情況的評價外,要重視興趣、情感、態度、習慣等的評價,隨時給學生以激勵。如對于學困生,運用表揚性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指明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努力向上:而對優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

  2、注重主體的多元性。改變過去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態,鼓勵學生本人,同學等參與評價中,特別是學生自我評價,一方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們的自我反思能力。如學生朗讀課文后,先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讀得怎樣,然后請其他同學評價同學的朗讀,教師又適時地進行點評。在這樣多元的評價后,學生的朗讀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3、注重語言的藝術性。教師在課堂內的評價語言不能單一、老套,不然學生會感到膩煩;評價語言也不能吝嗇,要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教師適時地“夸一夸”,會使課堂更加生動而又活力。如果評價語言靈活多樣,隨機應變,注重創新,學生就想聽,愛聽,聽不厭煩。如在學生朗讀時,老師說:“孩子們,謝謝你們的朗讀,讓老師也感受到了這么美的景色!”,“別著急,再試一試,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讀好句話!”教師的評價語言是發自內心深處,就像一縷溫柔的春風撫摸孩子,這樣才能博得學生信任,贏得學生的心。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淺析小班化教學11-04

小班化教學論文08-03

小班化教學反思04-12

小班化教學心得12-17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05-21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08-14

小班化教學工作總結05-21

小班化體育教學總結11-18

談英語小班化教學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