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總結
經過半個學期的實習,自己無論從教學技能還是課堂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我在課堂教學方面收獲的心得和經驗:1、教學語言方面
每節課的語言,重在講,應用口語和學生溝通。有的教師上課像宣讀論文,充滿學究氣。有的教師上課追求時尚,生搬流行歌詞,硬套網絡語言,本想幽默,反致低俗。課堂是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場所,口語的對話平易、自然、隨性、靈動,能給學生以親切感。講課的語速太快,學生會聽不清,反應跟不上。提醒學生思考時,語速可以慢一些,個別詞句甚至需要拖得長一些。語調不能平,要隨情感起伏。平淡單調的聲音,令人發困,催人入睡,平易親切、緩急有秩,跌宕起伏的聲音,能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在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我本身說話的語速較快,剛開始學生們不太適應,還好下課后有學生向我及時反映了情況,所以我在每次講課時都注意控制語速,盡量講慢一些,由于自己教的是數學,所以必須給學生講解的清晰,所以后期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效果反映良好,一方面我適應了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學生也適應了我的節奏。
2、課程導入方面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了一半。"導入技能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所采用的一種教學技能.恰當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狀態,因此我特別注意每節課的導入。導入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導入要把新舊知識銜接起來;導入要有直觀性,突出一個"形"字;要有啟發性,突出一個"奇"字;導入要有趣味性、藝術性,突出一個"巧"字;導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個"精"字。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有故事法、新聞法、設疑法、開門見山法等等。需要根據不同的課題來選擇。
舉個例子來說,我在講解《勾股定理》的時候,我從大家最為熟悉和自豪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說起,進而引到"數學界的奧運會--國際數學家大會"因為2002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也是在我們國家的北京召開的,而且會徽使用的是"趙爽弦圖",而"趙爽弦圖"正視我國古代數學家為研究勾股定理設計的,這樣的導入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勾股定理有一個初步認識,一方面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這樣的一個導入設計使得本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因此整節課上的也比較成功,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
3、提問技能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相結合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橋梁;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和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引導學生一步步步入知識的殿堂。只有對提問進行藝術設計,巧妙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
在提問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提問時機要恰當,不宜繁而多(2)提問內容,要目的明確,緊扣學生實際(3)提問問題簡明扼要(4)課堂提問要難易適中(5)課堂提問對象要面向全體學生(6)采用靈活多變的提問方法(7)課堂提問要積極評價
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教師對學生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這也是我在教學過程中體會最深的一點,因為作為一名老師不能只局限于少數優秀生,要使好、中、差的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如只限于提問少數學生而冷落大多數,讓他們覺得老師偏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教學關系。有人害怕課堂提問出現冷場,耽誤課堂時間,總是單向地向少部分優生發問,希望課堂提問順利進行。豈不知,這樣做,熱了少數,冷了多數。長此以往,多數學生發現了奧妙,知道提問與己無關,積極性受挫,主動性淡漠,人為地造成兩極分化。所以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會將不同難度的問題與學生"對號入座"。對于引路性提問,我一般多問優等生;對于鍛煉性提問,我會照顧中等生;對于鼓勵性提問,穿插點問后進生。一段時間以后,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可能被問到,而且知道老師在關注著他們,所以上課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總的來說,課堂提問要讓每個同學都有啟迪,要使人人主動進取,使課堂變成學生施展才華、相互競爭的場所。
4、演示技能方面
多媒體教學有著它的優勢,如生動形象的講解,更為直觀立體的展示,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但是它也存在著自己的不足,比如在進行習題講解時,沒有老師一步步的書面板演,學生就無法很好的跟上老師的思路,同時印象也不夠深刻。同時,在黑板上出現的有用東西可以一直出現,而多媒體中往往一閃而過。如何把他們結合起來就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東西。
所以我在上數學多媒體課時就比較注意多媒體課件與實際講解的聯系,并用板書的形式為學生呈現部分教學內容,比如:分式方程這一節我是在多媒體教室講的公開課,給1班上的時候我有些過分依賴于課件所呈現的內容,將解方程的題目的解題過程直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可是我發現這時候學生就少了思維的過程和計算的過程,而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聽課的老師也為我提出了相同的意見,因此我在帶2班去上多媒體課時就換了種方式,將解方程的過程領著學生們一起思考,并在黑板上將具體過程呈現出來,再進行總結分析,這一次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了明顯提高。所以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把所講內容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并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5、課堂管理方面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要陣地,因此能否把握住課堂是一節課能否順利講好的關鍵,尤其像許多鄉鎮中學,學生都不是很好管理,因此我們需要想的不是一節課設計的有多豐富,而是如何將一節課順利的上下來,以下是我在課堂管理方面的一些體會:
(1)互致問候,不宜省略的課前儀式
上課之前,我會要求我的學生起立,互致問候,其實,"同學們好"、"老師好"的課前互致問候,不僅是師生之間互表尊重的行為,它還向學生發出了一條信息:開始上課了。學生在禮畢歸座之后,就會在腦海里形成了教學活動已經正式開始的意識。這樣,就不會顯得忙亂、倉促。
(2)暫時停頓,"此時無聲勝有聲"
我覺得在一節課開始之時,往往由于學生的準備工作還在進行之中,因而教室顯得很亂,教學進行之中,也可能會因為學生情急之中,自發的討論起來,因而課堂顯得很吵。此時,如果勉強的繼續進行教學則會使部分學生不能參與。此時我會暫時停止教學活動。一方面等待學生重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一方面無言的表達了對課堂現狀的不滿,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奇效。
(3)對"開小差"的學生即時提醒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后進生是難于整堂課四十五分鐘都集中注意力于課堂的。教學活動進行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不自覺地把頭望向了窗外,有的學生眼皮開始"打架",有的可能是在桌子下面做小動作或看故事書,此時,我會及時地提醒學生:或邊講課邊走到他(她)的身邊,或一個眼神,或講課聲音的"休止",就會讓"開小差"的學生重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
6、課堂反思方面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節課即使準備的很充分,也會有不令人滿意的地方,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以寫促思,以思促教。我簡單的談一下我的教學反思。
我幾乎每節課后都會想一下這節課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比如:這節課的課時安排和時間把握是否合理,是否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教學目標,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能夠掌握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是否對所講內容感興趣,通過對比思考這些問題就能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在給學生講平行四邊形判定時,就講的過于枯燥,學生不愛聽,我覺得應該加一些實際應用的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后面將矩形和菱形的判定是我就加以注意。
經常進行課后反思,有助于我們完善自己的課程,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7.、其他方面
(1)不要踞守講臺
教師應根據教學情景隨時走到學生中去。學生自讀文本或分組討論時教師要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巡視,及時了解學情,解答疑問,以便組織下一步教學。課堂討論,后排的學生、聲音比較低的學生發言,教師要走近他們,只有走近他們,聽清發言內容,才能準確判斷學生的立場、觀點、態度,才能有針對性的組織下一步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走下講臺,走近學生,我覺得這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這樣不僅縮短了與學生的空間距離,也拉近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2)眼中要有每個學生
有的教師上課,像對著空氣說話根本不看學生,也不注意學生的反應,只想著達成教學目標。有一次聽課,看見一個學生一節課連續三次舉手,要求表達的欲望非常強烈,幾乎要站起來了,遺憾的是教師一直沒有看見,最終這只手失望的放下了,直到下課這只放下的手再也沒有舉起過。這個學生的積極性已經受到挫傷。所以教師要時時掃視教室,觀察學生的表情,判斷他們對教師、同學的觀點,是贊同還是反對,是有疑問還是想要補充,以便靈活的采用相應的策略。
(3)更多關注"學困生"
對于學困生作為老師的我們應當對他們鼓勵,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他們往往是自尊心與自卑感并存。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教育活動中,凡是有利于鼓勵他們自尊心,自信心的都應當做,反之棄絕,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另外,我們可以經常在他們身邊巡回,用微笑,點頭和親切的目光給予鼓勵。我剛教3班數學的時候,發現這個班有個學生他在學習,但一直學的不是很好,所以有些自卑,而且平時老師關注他也比較少,因此我經常鼓勵他,并單獨輔導過幾次,后來我發現他在一點點的進步,而且自信心也增強了。
現代課堂是民主的,是以人為本的,是動態生成的。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參與是主動的,思維是發散的。作為教師更應該能夠把握課堂,處理好課堂的各個方面,從而促進教學
【課堂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總結05-26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5-25
小學課堂教學總結3篇06-20
課堂教學總結13篇(合集)04-20
英語課堂教學總結通用03-31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05-24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總結05-22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05-23
高效課堂教學工作總結05-24
個人課堂教學情況總結(精選11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