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研工作計劃模板集錦8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研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研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重要內容下,注重自身的修養,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繼續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抓好本組及教研組教師的教學素養,肯鉆業務,最大限度的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二、常規管理。
1、成員組成。
大班組
中班組
小班組
2、教研組活動。
A、單周:每單周一次小教研,活動包括:教研課、文章學習、經驗交流、課例分析、教案研討等,由各個小教研的負責人自行組織。
雙周:每雙周一次大教研活動,其中包括5次由數學教研組的教師向全園開放的園級教研課,地點:開課教師所在班級;兩次匯報活動,地點:三樓多功能室。
B、學期展示。
每學期兩次教研成果展示,期中、期末各一次。形式:教研課匯報、教研沙龍、經驗交流等。
C、文章學習。
教師自行學習數學教育類的文章,摘抄每月500字。推薦文章、推薦課例每學期一篇,附推薦理由。
漂流書一本,教師閱后寫出心得體會。
D、教學案例。
每月一篇數學教學案例。
3、網絡宣傳。
開通數學教研組博客,組內教師及時上傳相關資料。上課教師在課后及時撰寫與上傳活動報道至校內網。
三、目標定位。
小班:
1、邏輯關系。
(1)按物體的屬性求同與分類,建立幼兒初步的“集合”觀念。
(2)發展幼兒“一一對應”的觀念,以及確定兩組物體的“多”、“少”、“等量”關系的經驗。
(3)發展幼兒簡單模式的經驗。
2、數和量。
(1)發展幼兒按順序念數詞和計數的經驗。
(2)發展幼兒給大小系列和長短系列物體排序的經驗。
(3)發展幼兒的時間觀念。
3、空間與形體。
(1)發展幼兒區分空間關系,尤其是以自身為中心指出物體空間位置的經驗。
(2)發展幼兒區分物體平的面與不平的面、封閉圖形與開放圖形的經驗。
中班:
1、邏輯關系。
(1)發展幼兒等量判斷的經驗。
(2)發展幼兒按事物多種內外屬性進行分類的經驗。
(3)發展幼兒按差量給物體排序的經驗。
(4)辨認簡單的模式,并按一定規律排列物體。
2、數和量。
(1)將數量與數字進行匹配,理解10以內數字代表的基數意義。
(2)知道10以上物體的進位計數方法和讀法。
(3)理解數字代表的序數意義(表示物體位置)。
(4)在數列中發現數目的等差關系和相對關系。
(5)用自然物測量物體,將“量”與“數”聯系起來。
(6)獲得有關時間的流逝、時間的順序等觀念。
3、空間與形體。
(1)發現平面封閉圖形的邊角特征,有圖形守恒觀念。
(2)發現圖形之間的關系。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
大班:
1、邏輯關系。
(1)知道類與子類的關系,形成初步的類包含觀念。
(2)劃分整體為兩個部分或還原各部分為整體,發現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有初步的長度守恒、面積守恒的觀念。
(4)發現和創造各種排列的模式。
2、數和量。
(1)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理解數字的意義。
(2)在“加”與“合并”、“減”與“拿走”之間建立聯系。
(3)精確感知物體量的差異,并學習按照物體量的差異排序。
(4)學習自然測量。
(5)知道可用簡單的方法估計時間、有初步的時間觀念。
3、空間與形體。
(1)能夠認識幾何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現常見幾何體的主要特征及幾何體各面與平面展開圖之間的對應關系。
(3)發展左右方位感。
四、工作重點。
本學期數學教研的重點放在數學教育生活化。
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在數學領域中主要體現在目標、價值取向和指導策略的變化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將科學領域的目標之一定位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同時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即強調幼兒園數學教育應生活化。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可以理解為兩層含義:一是“從生活中來”,即幼兒園數學教育內容、操作材料等來自生活,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二是“到生活中去”,即讓幼兒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1、教育內容的選擇應聯系幼兒的生活。
數學知識是非常抽象的。而現實生活為幼兒提供了通向抽象概念的橋梁。為此,數學教育的內容應和幼兒的生活相聯系,這樣可以借助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將其生成為數學活動。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是幼兒所關注的,我們應善于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抓住他們不經意的提問,將之作為引發幼兒數學學習的好時機。
2、活動目標的制定應關注與生活的聯系。
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教師需關注數學活動目標的制定,要引導幼兒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并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中的數學”、“幼兒園中的數學”和“生活中的數學”緊密地聯系起來。
3、以“生活情境”的導入,引出數學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幼兒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要盡量地去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從中引出數學問題,并以此讓幼兒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
4、從現實生活中選擇相關的操作材料。
幼兒園數學活動與科學探究的操作材料不同,不太需要精密的工具儀器,更多地應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品、當地的自然資源和安全的廢舊材料,這樣一是可以讓幼兒真切地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二是可以讓幼兒學會珍惜和利用資源;三是可以保證數量,做到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四是節約了教師制作教具的時間和幼兒園的物質資源。
在準備操作材料時,教師一方面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相應的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幼兒在活動前或活動后自己去尋找生活中的有關材料。
5、創設模擬現實生活的活動情境。
在數學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數學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并借鑒一些常見的生活事件,創設一個個生動而真實的、可親身體驗的、科學而有效的模擬生活的教育情境,讓幼兒與情境中的人、物、事件相互作用,從而建立起連接數學概念與生活的橋梁。
6、數學教育活動應滲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A、在生活中感受數學
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蘊藏著許許多多可對幼兒產生數學影響的事例,而且這些事例經常反復發生,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這些事例中的數學,讓幼兒積累相關的數學經驗,為幼兒學習數學做好經驗的準備。
B、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于比較簡單的數學知識,可以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直接對幼兒進行教育,使幼兒在既輕松又自然的情況下,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并對數學產生興趣;二是將數學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尤其是其他領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中。
C、在生活中運用數學
數學教育不僅要聯系兒童生活,“還要引導兒童用數學。讓兒童感受到數學作為一種工具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作用”,只有在運用過程中才可以為兒童“理解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提供了直接經驗和實際背景”。
五、考核辦法。
1、每月對組內教師的備課、教學具制作、上課、作業批改等方面進行檢查考核,及時總結與反饋組員教研情況,并將考核情況及時上報。
2、組內成員及時上交教學案例、推薦文章及推薦課例。
3、組內成員準時參加每次教研活動,并且積極發言。
教研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小語新課程標準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學校新學期工作意見,以學校辦學目標為指針,繼續以“效率課堂”為主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健全質量調控機制的建立,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二、工作目標:
1、繼續抓好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創設濃郁的學術氛圍,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2、重點抓好教學常規管理與校本教研,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自主創新意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3、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一定的語文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改進教研活動的形式,方法和內容,切實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力爭“研有特色”的'小語教研組。
5、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大膽實踐,進一步深化小學語文課程改革。
1、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大膽實踐探索。要確立以活動促發展的意識,通過舉辦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研討活動,多評議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動中發現、研究、解決所遇問題。要切實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將充分的自主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適度的探究學習緊密結合起來,重視興趣的激發、獨特體驗的激活和朗讀作用的發揮。上課既要有課前的預設,又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生成。對于師生互動中出現的創造火花,教師應敏銳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體驗發散共享,從而超越預設的目標。
2、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等教育文件,轉變觀念。要潛心研究了解語文課程改革背景、指導思想、改革目標,熟悉課程標準的目標、內容和要求。繼續注意轉變以下教育觀念:課程觀,從“文本”走向“體驗”;教學觀,從“傳道、授業、解惑”走向“教學相長”;人才觀,從培養“筆桿子”走向育人“打底子”;科學觀,從“封閉”走向“開放”;目標觀,從單一目標走向三維整合的目標。要繼續努力將教改基本理念轉化為語文教學過程的具體行為,整合優化教學過程。
3、加強課改過程管理。各備課組的教師要積極切磋教法學法,積極上好課改實踐課、研究課,開展評課交流,及時反思、提煉和總結經驗。充分發揮校內骨干教師的導航、引領作用,同時要努力將教研組建設為學習型組織,重視組內和組際之間的團隊學習和合作學習,加強教研組信息化建設步伐,初步嘗試網絡教研、在線探討,整體促進教研組業務水平的提高。4、本學期繼續以“效率課堂和單元模塊教學實驗”為著力點,逐步完善主題式教研氛圍,促進學校語文薄弱環節的發展。通過“校公開課”系列活動和“互聽互評”活動,提升教師群體水平。
(二)、規范語文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1、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學生欣賞美文的能力,從中獲得審美情趣、道德修養及運用祖國文字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小練筆,使閱讀與習作緊密結合,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的提高、發展。
2.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特別要重視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審題、閱讀、寫字等習慣的養成,采取切實的措施經常抓,反復抓,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教研組將配合教導處多次、小范圍地進行隨機質量調測,及時分析反饋調控。同時加強各類素質競賽,以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學習市教研工作計劃,制定本教研組計劃。
2、組織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及相關理論學習。
四月份:
1、集體備課。
2、教研組開展“互聽互評”活動。
3、繼續學習相關理論。
五月份
1、期中質量調研和質量分析。
2、期中教學反思交流會。
3、集體備課。
六月份:
1、寫字比賽。
2、單元集體備課。
3、學習相關理論。
5、講故事比賽。
七月份:
1、組織期末考試。
2、期末質量分析。
3、寫好教研組總結
教研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校本學期工作要點,本學期我校的語文教研將以“高效課堂”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以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為主線,確立“立足課堂抓質量,加強研究出效率”為本學期的工作目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我校語文學科的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樹立濃厚教研風氣,加強校本研修,將教研活動落到實處。
2、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形成學習型群體,全面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語文教學水平。
3、加強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
三、具體工作:
1、發揮我組教研輻射示范作用,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以教研專題形式創建高效課堂。
2、幫助教師提高業務水平。每學期要求組內教師積極參與“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全面展示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各組內成員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并多提建議,自我反思,以便互相學習,不斷改進,實現對課堂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創造互相促進的人文環境,探索多種靈活的課堂教學形式,加強業務學習,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理論知識。
3、加強師德教育,激勵全體教師講求工作態度和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樹立良好形象,爭做模范。
4、開展集體備課制度
在原來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我組將在備課的形式上和途徑上進行改革,每次備課定主題、定研究方法、定主備人,開展先備、再上、再評的方式進行,力求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實際、有效。同時,制度跟上,嚴格抓好教師的出勤率和參與率,努力使每一位教師在教學研究中共同研究,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時讓每一位教師在教研中發揮自己的個性,真正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
5、扎實開展豐富的'活動提高教研實效。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真正把教研與提高課堂效率結合起來,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與教師的成長結合起來,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要加強教研組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互相聽課、評課,互相交流、探索,做到聽課必評,一課多議。要善于在教學實踐中學習、研究,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6、加強學困生的輔導。本著“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原則,重視對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學困生的輔導更要注重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
7、進行一次“三項”評比 (優課評比、優秀課件評比、優秀教案評比),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8、要求組內每位教師本學期聽課不少于28節。
四、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學習課程標準、鎮校教研工作計劃;
2、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3、集體備課(按單元疏通教材);
4、簽訂師徒結對計劃;
5、漢語拼音教學專題研討: 組織教師進行專題講座 開展上、說、評課活動
6、組織優秀課件評比。
7、鎮本半日教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展示。
十月份
1、集體備課(按單元疏通教材);
2、開展上、說、評課活動
3、舉行語文青年教師優課評比活動;
4、對學生讀書活動情況進行考查。
十一月份
1、集體備課(按單元疏通教材);
2、閱讀教學專題研討:(第一課時教學模式研討) 組織教師進行專題講座 開展上、說、評課活動
3、做好學科課程標準學習考查工作;
4、組織優秀教案評比。
十二月份
1、集體備課(按單元疏通教材);
2、閱讀教學專題研討:(第二課時教學模式研討) 組織教師進行專題講座 開展上、說、評課活動
3、舉行學科備課筆記展示交流活動;
教研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各年級學生從繪畫的素質上看千差萬別,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們對美術課興趣的不同,所以,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別。
每個班的學生繪畫水平參差不齊,優秀的可以作為較差的老師。年級差別產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歲、個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點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導、調動其潛意識及思維的積極性,努力使橫向、縱向所造成的.差距縮短,提高每個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一)低年級段
1、能夠對色彩有進一步的認識,并能運用彩筆畫出富有兒童特點的作品。
2、學會簡單的手工制作,培養其動手制作的興趣。
3、能夠從優秀的兒童作品中吸收一些營養以補充自己,讓學生自己主動了解作品的題材及內容的安排,鍛煉其欣賞能力及水平。
4、能夠嘗試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創作,從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讓學生能夠嘗試進行比較喜歡的主題創作畫。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創作能力,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
(二)中高年級段
1、讓學生自行欣賞中外名作,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水平,學習優秀繪畫技巧及繪畫形式。
2、通過各種形式的繪畫,鍛煉學生的繪畫、技能、表現能力、掌握多種形式的繪畫技巧。
教研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積極實施《XX縣20xx年春教學工作意見》,認真貫徹并落實縣教研室關于《20xx年春小學語文活動意見。切實以“魅力課堂教學”活動為契機,促進教師教學技能全面發展。本學期,真正立足語文教育,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工作中切實實施“有效研修”。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課程性質特征及其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促使教師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實際教學行動。以課程改革為重點,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打造實效課堂為主題,提升師生的語文素養,使我校語文教學水平穩中有升。
二、教研工作思路
工作作風:團結合作務實創新
教學研究:營造氛圍不斷深入做到有目標有準備重過程有收獲
三、工作重點與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推進新課程的實施工作
1、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進一步把握好新課改的方向,繼續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討,理解其中的關鍵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學習型的教師。
2、要扎實推進語文教學改革進程。我們要“研”起來,要先“學”后“研”,努力實現兩個“零距離”:向理論學習,研究理論發展的最新動態,努力實現與小學語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離”;向學生學習,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努力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不斷提高在小學語文領域里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
3、結合學校的讀書活動開展讀一本好書的活動,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等書籍。做好讀書筆記并能運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
(二)改變教研形式,激活語文教師研究熱情
語文組教研形式,本學期的教研活動要在“實”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改變過去接受式的教研模式,嘗試探索參與式,體驗式教研活動形式,激發全體語文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
1.本學期的教研活動形式由校本研修和備課組教研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大致原則上校本研修與備課組活動一周一次間隔進行,特殊安排,另行通知。
2.加強語文備課組建設,備課組每次活動要有準備、有中心、有重點發言人,有備課組活動記錄(本期至少4次),爭創學習型備課組。樹立合作意識,組員之間獻計獻策,使備課組洋溢著濃厚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3、充分發揮學帶、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上掛牌示范課、專題講座、開放課堂、幫助其他教師成長等。
4、邀請專家前來講座,名特優教師獻課,教師能廣開渠道,以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繼續采用“研討與講座、走出去或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學習,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教研氛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5、看精品錄象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組織教師觀看錄象課,現場口述評課,讓各種不同觀點進行碰撞,閃現思維的火花。課后,教師要多閱讀教育教學雜志,交一份有觀點的評課。
6、重視培養青年教師,青年教師上反思課。具體做法是:上完一堂研究課后,經過大家的點撥和指導,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反思,下周,在修改的基礎上,同樣上那一堂課,力求課堂有所提高。
7、加強網絡研修,教研活動、感受、反思、教學設計、文章積極主動上傳a61。
8、本期語文教研活動將根據紀律、發言、研修記錄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納入期末評估。
三、具體安排:
見另表
一、指導思想:
積極實施《涪城區20xx年春教學工作意見》,認真貫徹并落實區教研室關于《二0XX春小學語文活動意見。切實以“魅力課堂教學”活動為契機,促進教師教學技能全面發展。本學期,真正立足語文教育,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工作中切實實施“有效研修”。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課程性質特征及其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促使教師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實際教學行動。以課程改革為重點,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打造實效課堂為主題,提升師生的語文素養,使我校語文教學水平穩中有升。
二、教研工作思路
工作作風:團結合作務實創新
教學研究:營造氛圍不斷深入做到有目標有準備重過程有收獲
三、工作重點與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推進新課程的實施工作
1、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進一步把握好新課改的方向,繼續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討,理解其中的關鍵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學習型的教師。
2、要扎實推進語文教學改革進程。我們要“研”起來,要先“學”后“研”,努力實現兩個“零距離”:向理論學習,研究理論發展的最新動態,努力實現與小學語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離”;向學生學習,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努力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不斷提高在小學語文領域里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
3、結合學校的讀書活動開展讀一本好書的活動,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等書籍。做好讀書筆記并能運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
(二)改變教研形式,激活語文教師研究熱情
語文組教研形式,本學期的教研活動要在“實”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改變過去接受式的教研模式,嘗試探索參與式,體驗式教研活動形式,激發全體語文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
1.本學期的教研活動形式由校本研修和備課組教研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大致原則上校本研修與備課組活動一周一次間隔進行,特殊安排,另行通知。
2.加強語文備課組建設,備課組每次活動要有準備、有中心、有重點發言人,有備課組活動記錄(本期至少4次),爭創學習型備課組。樹立合作意識,組員之間獻計獻策,使備課組洋溢著濃厚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3、充分發揮學帶、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上掛牌示范課、專題講座、開放課堂、幫助其他教師成長等。
4、邀請專家前來講座,名特優教師獻課,教師能廣開渠道,以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繼續采用“研討與講座、走出去或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學習,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教研氛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5、看精品錄象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組織教師觀看錄象課,現場口述評課,讓各種不同觀點進行碰撞,閃現思維的火花。課后,教師要多閱讀教育教學雜志,交一份有觀點的評課。
6、重視培養青年教師,青年教師上反思課。具體做法是:上完一堂研究課后,經過大家的點撥和指導,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反思,下周,在修改的基礎上,同樣上那一堂課,力求課堂有所提高。
7、加強網絡研修,教研活動、感受、反思、教學設計、文章積極主動上傳到六十鋪上面。
8、本期語文教研活動將根據紀律、發言、研修記錄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納入期末評估。
三、具體安排:
見另表
教研工作計劃 篇6
依據教務處20xx——20xx學年工作計劃,本學年我組主要抓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開展實施素質教育、更新教育觀念大學習活動,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改革有關文件和教育教學理論,用嶄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工作。本學年除學習新課程標準的有關材料外,我們還請林玉蓮師、xx師介紹了“反思型”教學的基本思路和學習體會。
2、繼續開展“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工作,使“創設情景、激發情感、主動發現、主動發展”這個有我校特色的教學模式更深入人心,并加以推廣。20xx年xx月陳宜師在模式研究的基礎上開了一節高二公開課,接待了全國骨干教師培訓班的教師和市英語教師,反映很好。
3、初步開展“教學反思”工作,專門利用一次組會請李玲師談學習“教學反思”的個人體會,并由xx、xx、xx、xx、xxx、xxx幾位教師率先完成“教學反思”的課堂錄像,教案設計和論文工作。
4、高一年段在第一學期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研究性學習”課程,充分利用校內現有的教育資源,組織指導學生進行了十幾個課題的'研究。
5、高二年段開設了“英語聽說”“英語基礎”的選修課;在5月的“科技節”我組組織學生開展書法比賽,限時編說故事等活動。
6、組織開展省重點課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鼓勵教師開展網絡環境下課堂學習的模式的探究,為研究性學習創造更好條件。20xx年x月xx師開了一節“任務型教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延伸”市級公開課。
7、結合領用筆記本電腦的契機,我組首先在高二年段開展應用電腦備課活動,使我組教師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服務于教學。
8、其他工作:第六屆青年教師說課比賽,劉敏獲二等獎;xx獲三等獎。在校公開周中,劉敏獲一等獎;xx、xx、xx獲二等獎。在指導學生競賽方面,xxx、xxx指導學生xxx參加市“金山杯”英語演講比賽獲個人二等獎。
教研工作計劃 篇7
一、本學期教研工作的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教育活動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區域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它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這種將幼兒的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的游戲形式,不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對于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區域活動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知道在區域活動中材料是引發幼兒主動建構對周圍世界認識的中介和橋梁;對教師來說,材料是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物化,教師可以通過準備好的材料,對幼兒實施間接的、隱形的指導。然而在組織實施中,在區域材料的投放和教師的指導評價上研究還不夠深入,還存在不少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困惑,本學期將“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和教師的指導評價”作為教研內容,探索在區域活動中提供什么樣的材料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又應如何指導與評價?
二、研究目標:
1、能對區域活動材料的功能、性質、特征、結構有全面的認識,在了解不同材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投放材料。
2、探究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原則和策略,合理投放材料,促進幼兒主動參與區域活動,滿足不同幼兒發展需要。
3、注重在區域活動中對幼兒的觀察,適時進行靈活的指導,師幼共同評價區域活動,有效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主要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與反思。采用自學、集體學習等方式,加強相關理論知識學習,重點學習區域活動材料的的功能、性質、特征、結構等;區域活動的組織和指導等相關內容,對一些教育理念進行理解、內化,并用于指導實踐。
2、各年級組在交流研討的基礎上,確定研究的具體內容,明確目標,組織學習、觀摩、研討活動,共同進行研討和實踐。
3、以實踐求實效,讓教師在實踐中提升對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和指導評價重要型的認識程度。采用觀察指導、案例分析、現場研討等方法提升在主題背景下開展區域活動的能力。通過教師對區域活動設置、材料投放、指導評價、幼兒發展等方面來進行研討,闡述自己的想法,通過開展各種層次與方式的展示和研討活動,提高教師互動的實效,促使教師在展示交流中收獲成功并學會如何反思。
4、將日常工作中收集的文獻資料、教育隨筆、研討的記錄、實施的結果等進行總結,開展教研匯報交流活動。
教研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園務計劃為指導,全面推進和深化素質教育,以《新綱要》為依據,重視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努力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根據本年段的實際靈活地將全新的教育理念滲透與每個教育活動中,擺正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竭力爭取家長的支持與合作,使我段的保教工作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隨著“二期課改”的迅速推進,對教師專業化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加大學習力度,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關鍵。進一步理解新課程指南的精神實質,把“指南”與“方案”相比較,了解本年齡段幼兒的特征及觀察和指導的要點。定期組織教師學習好的教育論文,可由教研組長推薦或各班教師學習,以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并督促教師能聯系實際,把理論滲透到實踐中去。
(二)注重教學實踐,加強反思學習,提高教研質量,加強新教材的學習、探索和研究:
1、以整合的思路實施課程內容要求教師不單純依賴教材,應善于從各種教材中選擇適合本班幼兒興趣和特點的課程內容,并以年級為單位,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探討,做深入細致的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教材。
2、重視運動活動的研究,克服形式主義將培養幼兒身體素質作為重要任務來抓,給幼兒適當的運動量,尋找適合幼兒的鍛煉方法。教師應更多地提供幼兒探索、操作、實踐的機會,并充分利用一切條件合理安排游戲環境,保證幼兒游戲時間,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
(三)創設優質環境,重視檢查反饋,提高保教質量全面落實二期課改精神,進一步領會課程理念,積極探索,樂于反思,善于總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專題研究,解決保教工作中的問題,提高幼兒園一日活動質量。
1、要求教師能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指導方式,注重活動的效益。
2、抓好常規教學工作,教研組長通過檢查各班環境情況、看教學反饋等措施,了解熟悉各班教學實際情況。從而確定好教研專題,開展扎實有效的教學研究。
3、創設體現園本特色的活動環境,使環境具有以下的特點:
(1)以嘗試為主線,突出嘗試精神,體現班級亮點。
(2)以創新為主線,打破原有環境布置的模式。
(3)以互動為主線,強調師生互動,讓墻面會說話。
(4)注重區角主題活動的延伸,讓幼兒有更多的自主時間進行學習、探索。
(四)加強家園聯系,建立幼兒成長檔案。
1、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園活動,為家長創設多渠道的溝通機會。做好家訪工作,每班根據主題活動及時更換家長園地內容,向家長宣傳家教知識。
2、設立幼兒成長檔案記錄,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孩子成長,使孩子獲得和諧、全面的發展。
3、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及周邊環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積極創設條件,讓家長認同、支持、參與幼兒園課程的開發和實施。
(五)注重隊伍建設,加強課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通過理論學習、園領導指導等使全段教師了解正確的科研思路,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在身體力行的課題研究中加深認識、熟練技巧,感受科研的實效,體驗思考的樂趣,使幼兒園教科研工作上檔次、有質量、高水平。
1、九月份:
(1)年段組會議。
(2)環境布置。
(3)制訂各類計劃。
(4)理論學習。
2、十月份:
(1)布置區域,豐富環境。
(2)迎接“綠色學校”驗收。
(3)優秀教案交流。
3、十一月份:
(1)新教師亮相活動。
(2)觀摩活動。
(3)故事比賽。
(4)成長檔案中期反饋。
4、十二月份:
(1)大班幼兒繪畫比賽。
(2)研討活動(子課題研討)。
(3)迎新年活動。
5、一月份:
(1)理論學習。
(2)完成幼兒成長檔案工作。
(3)作好學期總結工作。
【教研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教研室教研工作計劃11-05
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12-13
教研工作計劃01-03
教研工作計劃07-09
教研工作計劃11-17
教研工作計劃【精選】03-26
教研工作計劃12-17
教研工作計劃12-12
教研工作計劃12-12
教研工作計劃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