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1
為進一步促推進名師工作坊及名師工作點工作的有效開展,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根據《蒲城縣教育局關于印發蒲城縣“名師聯盟”工作實施方案》(蒲教發〔20xx〕66號)文件精神,經教育局研究決定,開展“名師+”研修共同體工作考核。具體內容如下:
一、考核時間
20xx年7月上旬
二、考核內容
1.名師工作坊工作開展情況(詳見附件1);
2.名師工作點(個人)工作開展情況(詳見附件2)。
三、考核形式
1.考核工作由教研室牽頭,教育局監察室、教師發展中心配合,分高中、初中、小學(學前)三個學段對名師工作坊、工作點一年來所完成的任務性活動進行考核。
2.考核采取查閱資料、走訪問詢等形式。由各工作坊坊主、名師個人按要求提供材料,考核人員進行賦分,最后根據賦分結果確定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
四、相關要求:
1.各名師工作坊坊主及名師個人要高度重視,按附件1.2的要求準備資料。工作坊(點)的過程性資料按照類別裝入一個或幾個檔案盒,檔案盒附封面(名師工作坊封面為:工作坊名稱+單位名稱+時間;名師工作點封面為:工作坊名稱+名師個人姓名+單位名稱+時間)。材料首頁需附材料目錄,并按考核表內容順序進行整理。
2.名師工作坊坊主將本工作坊及坊內成員的材料統一收集整理,于20xx年6月30日集中一天上報教研室教科研組。高中生物、信息技術;初中化學、歷史、生物、政治;小學英語、音樂8個工作點的資料直接上報教研室教科研組。(工作坊、工作點名單見附件3)
3.考核提供的'各類材料均在20xx年9月—20xx年6月30日之間(幫扶對象獲得的省市縣級教學能手證書或文件只提供20xx年的賽教結果,幫扶對象名單見附件附件4)。
4.所有上報材料(含榮譽證書復印件、學校證明等)均需真實,并加蓋學校公章。
5.各考核組成員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負責、不徇私情做好此項工作。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2
20xx年以來,吳忠市教學(教研)共同體(以下簡稱共同體)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進課程改革、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充分肯定,并成功入選教育部教研典型經驗案例庫中。為了深入貫徹全國、全區教育大會精神,適應新時代我區、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推進教研工作不斷創新。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寧夏回族自治區鄉村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寧夏中小學城鄉聯動教學(教研)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吳忠市中小學教學教研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特制訂吳忠市教學(教研)共同體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區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教學、聚焦課堂、聚焦教師、聚焦質量,開展“互聯網+教學”“互聯網+教研”活動,努力構建“校際聯合結對、區域聯片組團、市外聯誼結盟”的共進發展模式,促進吳忠市各縣(市、區)校際之間、吳忠與銀川都市圈校際發展合作體之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團結協作,共同發展,形成以強帶弱、城鄉聯動、川山互補、共同提高的教研新格局,建立跨校際、跨縣域、跨市域“共享、同進、均衡、發展”的教學(教研)新機制,為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吳忠市教育教學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行動目標
(一)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共同體的領導、組織、管理、實施、評價等工作機制,促進教學、教研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二)完善工作網絡。健全市教研室統籌協調、縣(市、區)教研室密切配合、牽頭學校組織實施、協作學校積極參與、教研組具體落實、名師工作室示范帶動六級教研網絡,確保共同體活動落地生根。
(三)完善工作架構。重組吳忠市市域教學(教研)共同體,由吳忠市直屬學校與市域內各鄉村學校組成教學(教研)共同體;組建吳忠市縣域教學(教研)共同體,由縣域內的1所城鎮學校分別與幾所或者多所鄉村學校組成縣域教學教研共同體;組建利青同城一體化校際教學(教研)共同體,由吳忠市直屬學校與青銅峽市學校組成教學(教研)共同體;構建銀川都市圈校際教學(教研)共同體,由吳忠市名優學校與銀川市名優學校組成聯盟學校教學(教研)共同體。
(四)優化活動主題。聚焦各共同體教學、教研、課堂、教師、質量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互聯網+教學”“互聯網+教研”活動,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手段,有步驟、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研究和破解教學、教研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增強教學教研的針對性,實現“精準教研”目標。
(五)拓展活動形式。立足各共同體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專業引領、校際會課、專題合作、名師會診、主題論壇、教學互訪、同課異構、同課同構、異課同構等方式,增強教學教研的有效性。
(六)豐富活動內容。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線上線下共同計劃、共同研修、共同備課、共同上課、共同觀課、共同說課、共同議課、專業引領、送教下鄉、共同總結等形式,提高教學教研的實效性。
三、行動措施
(一)建立共同體的工作機制
1.建立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機制。教育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教研室主任、教研員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共同體建設的指導、規劃、協調、管理、督查、評估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2.完善教研部門的服務機制。市、縣兩級教研室負責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服務、協調、組織等工作,采取“菜單式”服務方式,將教研工作重心下移,走進學校和課堂,貼近師生,服務教學,引領教師共同發現、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避免教研活動的盲目性,增強教研活動的針對性,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3.建立共同體的條件保障機制。共同體各成員校要全面改善相關校園網絡、信息化功能室、綜合實驗室、學科教室等基礎信息化條件,實現校園環境數字化、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為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創造條件。
4.建立共同體的協商機制。市直各中小學為共同體牽頭學校,其他各結對學校為協作學校。牽頭學校和協作學校要堅持平等協商的原則,堅持每學期開展一次共同體活動,共同制定活動計劃,共同確定活動主題、內容和形式,共同研究解決本共同體內教學教研中的具體問題,切實提高共同體內所有學校的教學教研水平。
5.建立“菜單式”教學教研制度。共同體各成員校可根據自身教學教研需求,向教研室提出有針對性和意向性的活動申請,由教研室認真分析預約需求,策劃、指導、制定活動方案,并在此基礎上,召開方案論證會,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召開活動培訓會,讓參與活動的所有教師明確本次活動的意義、作用和要求。
6.建立主辦、承辦、協辦制度。教研室為活動的主辦單位,牽頭學校為承辦單位,協作學校為協辦單位。主辦單位負責活動方案的策劃、論證、培訓等工作,承辦單位負責活動方案的草擬、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等工作,協辦單位緊密配合承辦單位開展活動。
7.建立考核與激勵機制。教研室每年對各共同體開展的教研活動的過程和效果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納入對共同體各成員校的年度考核之中。縣域內開展的活動由各縣(市、區)教研室下發文件,頒發活動證書;市域內開展的活動由市教研室下發文件,頒發活動證書。證書作為評優選先、職稱評聘的主要依據。
(二)構建共同體的工作網絡
1.市教研室。作為共同體建設的一級網絡,負責共同體教學教研活動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專業指導、過程監督、考核評估等工作,并做好活動的梳理與總結,形成實踐與理論成果,面向全市進行推介。
2.縣教研室。作為共同體建設的二級網絡,負責組建縣域內的教研共同體,指導縣域內的共同體活動,配合市教研室開展市域內的共同體活動。
3.牽頭學校。市直屬學校為市域內共同體活動的牽頭學校,各縣(市、區)城鎮學校為縣域內共同體活動的牽頭學校。牽頭學校是共同體建設的三級網絡,負責協調與共同體內各協作學校之間的關系,與協作學校協商制定共同體活動計劃,合理安排活動主題、內容、方式、時間和地點,做好活動的牽頭、組織、實施和保障工作,保證共同體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
4.協作學校。鄉村學校為共同體建設協作學校,是共同體建設的四級網絡,配合牽頭學校制定教研活動計劃、主題、內容、方式,組織本校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共同體開展的.各項活動。
5.教研組。教研組是共同體建設的基本單位,為共同體建設的五級網絡。共同體內的各學科教研組要以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方法和學法作為重點,重視新型教育技術與傳統教育手段融合運用的實踐與研究,推進“互聯網+教學”“互聯網+教研”;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注重情境教學和實踐教學,注重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注重科學教學和實驗教學,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或者跨學科綜合學習,開展研究型、項目型、合作式學習;重視培育、遴選和推廣符合創新素養教育要求的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教學實踐模式,著力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創新精神。
6.名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是共同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共同體建設的六級網絡。各共同體要以牽頭學校為主體,整合各成員校的教師資源,組建以區市級名優骨干教師為主持人、以青年教師為成員的“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優骨干教師在教學教研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采取結對幫扶、集中研修、網絡培訓、跟崗實習、在線課堂、送課下鄉、送研到校等形式,引領青年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構建吳忠市教學(教研)共同體
1.重組吳忠市市域教學(教研)共同體。采取自主選擇、自由組合、自愿結對的方式,由吳忠市市直學校與吳忠市域內每個縣(市、區)的1所鄉村學校組成教學教研共同體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實現試題、微課、課件、管理方法、校本課程、特色課程等一切教學資源的共享共用,促進市域內校際間的深度協作,長期合作,協同發展。
2.組建吳忠市縣域教學(教研)共同體。參照吳忠市市域教學(教研)共同體的組合方式,采取1+n的方式,由縣域內的1所城鎮學校分別與幾所或者多所鄉村學校組成縣域教學(教研)共同體,形成結對幫扶關系,立足鄉村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實現城鄉聯動、校際互動、以城市拉動鄉村、以強校帶動弱校,整體提升教學教研水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3.組建利青同城一體化校際教學(教研)共同體。深入貫徹落實吳忠市委、政府關于利青同城化系列部署和要求,由吳忠中學與青銅峽市高級中學、吳忠市第三中學與青銅峽第七中學、吳忠市利通一小與青銅峽第六小學組成校級教學教研共同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教研活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實現學校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
4.構建銀川都市圈校際教學(教研)共同體。全面落實市委、政府對銀川都市圈建設工作要求,由吳忠市幼兒園與銀川市第一幼兒園、吳忠市利通一小與銀川實驗小學、吳忠中學與銀川市第二中學、吳忠市回民中學與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吳忠高級中學與銀川市第九中學組成銀川都市圈校際教學(教研)共同體,開展教育科研、課堂教學、教師培養、中高考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大力推進都市圈“互聯網+教學”“互聯網+教研”進程,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大力提升吳忠市教育發展水平。
(四)優化共同體的活動主題
1.分析現狀,摸清情況。在開展教學教研活動之前,各共同體要根據學校的辦學實際和教師的需求,對學校的校情、教師的教情和學生的學情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就“為什么要開展這次教學教研活動”“如何開展好這次教學教研活動”“開展這次教學教研活動要達到什么目的和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向教研室提出有針對性和意向性的“菜單式”預約申請,由教研室對其進行評估分析。
2.把診號脈,尋找問題。在共同體向教研室提出“預約”申請的基礎上,教研室可通過下校調研、座談等形式,了解共同體內各成員校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遇到的困惑,把診號脈各參與學校教學教研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共同體制定活動方案。
3.確定主題,明確方向。在制定、修改方案的基礎上,教研室召開方案論證會,組織教研員對共同體的活動方案進一步進行論證,最終確定活動的主題、形式、內容和要求,并下發文件予以確認;召開活動培訓會,面向全體參與的教師和學校進行培訓,確保活動不變形、不走樣,收到實效。
(五)拓展共同體的活動形式
1.專業引領。各共同體要針對創新素養教育要求下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教學中遇到的普遍問題,聘請有關專家及教研人員采取專題講座、專題報告、專題研討、專題座談等形式,引導教師學習掌握創新素養教育理論,探索“互聯網+教學”“互聯網+教研”的途徑和策略,掌握大數據背景下的觀課分析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教研的深度融合。
2.校際會課。各共同體可采用線上與線下教學教研交流的方式,開展校際間的線上或線下“會課”活動,交流創新素養教育和“互聯網+教育”要求下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內容,探討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
3.名師會診。各共同體要組織本學校的名優骨干教師組成教研團隊,利用“名師工作室”這一平臺,采取在線答疑輔導、在線課堂、在線教學、在線教研等形式,針對本共同體某些教師的“亮點教學”和“病態教學”進行專題研究,分析討論,提煉可以推廣的成功做法,制定解決“教學病態”的有效“處方”。
4.專題合作。各共同體成員單位要加強對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中存在問題的調研,在梳理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系列研究專題,通過“問題懸掛”和“問題招標”的形式,結合各自的優勢確定研究專題,建立跨校際的專題研究小組,進行合作攻關。
5.教學互訪。各共同體要定期開展校際間的教學互訪活動,通過開展校際間的線上與線下備課、說課、上課、觀課、議課、研課等活動,搭建和拓展共同體各單位推介、分享、學習、研討的平臺,使共同體內各校的教學“小智慧”凝聚成校際間的教學“大智慧”,便于校際間分享智慧,共同提高。
6.城鄉互動。各共同體內的城區學校和鄉村學校要互派教師進行定期學習、觀摩、研討,承擔相應的教學教研任務,親身感受農村或城區學校教育教學的現狀、發展和變化,互通有無,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7.開放共享。各共同體要以學校為單位舉辦教學開放日(周)活動,面向社會、家長和其他各成員校全天候開放校園,開放課堂,讓社會、家長和其他各成員校了解本校的辦學特色、辦學優勢和課堂教學等方面的情況。
8.黨建融合。各共同體在開展活動時,黨員教師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上示范課、舉辦黨課講座、與年輕教師、鄉村教師結對子等形式,引領教學教研方向,把黨建工作融入學校教學和教師的實際需求中,不斷探索黨建和教學教研工作的結合點,實現黨建工作與教學教研的深度融合、同步發展,有效破解黨建工作與教學教研“兩張皮”的問題。
(六)豐富共同體的工作內容
1.共同計劃。由共同體牽頭學校與協作學校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制定活動方案,就活動的目的、主題、內容、形式、實施、要求等方面進行具體安排,向教研室提出活動申請。
2.論證方案。召開活動方案論證會,采取專家審議材料→共同體成員校領導專題匯報→專家論證→專家集中評議→形成論證意見或建議的方式,由共同體各成員校負責人就活動目的、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措施等方面進行專題匯報,由教研室負責人與相關學科教研員組成專家團隊,在詳細審閱活動方案、聽取匯報的基礎上,對方案進行分析、點評和論證,并結合教學教研實際提出意見或建議。在論證會結束后,共同體成員校對方案進行修改,由教研室發文予以確認。
3.共同培訓。圍繞活動方案,召開活動培訓會。由教研室安排人員面向參與活動的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培訓,使教師明確本次活動的意義、內容和要求,統一思想認識,完善操作要領,確保活動緊扣主題、落實要求。在此基礎上,也可安排專題講座,由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緊扣活動方案,就學科教學教研行動策略進行專題引領,便于分享智慧,交流經驗,啟迪思想。
4.共同研修。圍繞活動主題,采取線上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共同體各成員校教師學習上級有關的文件精神,了解活動的實施目的和意義;學習與主題活動密切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文章,把握活動的方向和要求;研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常規,規范教師的活動行為。
5.共同備課。緊扣活動主題,按照“有效備課”要求,由共同體各成員校以教研組為單位組成校級或校際備課團隊,按照“團隊研究→個人備課→個人授課→集體磨課→個人反思→完善教案”的程序開展“線下”或者“線上”共同備課活動,在課程標準和活動方案的引領下,認真研究教材、教學方法和學法,切實制定出課堂教學的行動策略,最終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
6.共同磨課。緊扣“有效磨課”要求,在共同體各成員學校以學科教研組或者跨學科教研組組建校級磨課團隊,共同開展“磨課”活動。磨課可采取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個人試講與集體會診相結合、上課與聽課、說課、議課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進行。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都必須緊扣活動主題,突出活動主題,不得脫離活動主題或者游離于主題之外開展磨課活動,力求通過校級間的磨課活動,磨出一節扎實有效、示范引領的“好課”。
7.共同展課。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由共同體各成員學校推選出的課例參加校際間共同“展課”活動,集中展示、交流校級磨課成果,深入探討扎實有效的教學行動策略。展課按照如下程序進行:一是展示說課,由參與活動的教師采用課前說課與課后說課的方式,說課前的設計思路、方法與策略預估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做的緣由;說課后的教學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反思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改進策略。二是展示上課,由共同體各成員校選派的教師分別展示自己的課例,共同展示課堂教學的行動策略。各共同體組織學科教師開展聽課、觀課活動,觀察做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借鑒其做法并激活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思考。三是展示議課,采取中心發言人議課與學科教研員議課和參與教師的共同議課相結合的方式,共同評議做課教師的說課與上課情況。四是展示辯課,由中心發言人和參與活動的教師結合教師展示的課例和自己的教學實踐,或談自己的思考,或談自己的認識,或談自己的體會。整個展課活動要緊扣活動主題,不得游離于主題之外進行面面俱到的說課、上課或者議課。
8.共同送課。校際展課活動結束后,由共同體各成員校集體商量,按照校際展課的情況,根據結對鄉村學校的需要,推選出優秀課例開展共同送課活動,展示校際展課的成果,引領鄉村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選送的課例必須是符合活動主題要求的、能引領課堂教學改革方向的、起到引領和指導作用的優秀課例。共同送課的形式和內容必須與校際展開時的要求一致。
9.黨建統領。要著力探索實施“黨建+共同體活動”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融入到共同體活動的全過程,努力構建統籌推進、融合發展的新機制,以黨建引領、推動教學改革。在開展活動時,支部可采取“主題黨日”的形式,組織全體參與活動的黨員開展“戴黨徽、唱黨歌、重溫入黨誓詞、黨員承諾簽名”等活動;可采取黨課講座的形式,由支部書記結合所開展的活動主題,進行專題講座。黨員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地參與共同體所開展的備課、磨課、展課、送課等活動,主動幫扶鄉村教師和青年教師,切實發揮黨員教師在教學教研中的引領作用,實現黨建和教學教研的同頻共振。
10.共同總結。所有活動結束后,由主辦單位組織、承辦單位牽頭、協辦單位全體參與,對共同體開展的活動進行全面總結。總結要梳理出本次活動的突出亮點、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思路,重點總結出突出主題的課堂教學行動策略。要做好活動記錄與總結及各種過程性材料的積累、整理,包括文本、圖片及音像資料等。要重視活動成果的交流與推廣,注重培育、遴選和推廣活動中涌現的優秀教學教研模式和案例。
四、行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縣(市、區)教育局要高度重視教學(教研)共同體建設工作,把它作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推進“互聯網+教育”和創新素養的重要舉措認真實施。要成立教學(教研)共同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縣域聯動教學(教研)共同體,負責領導、規劃、協調、組織、實施共同體建設工作。各有關學校相應成立教學(教研)共同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加強配合,協同做好教學(教研)共同體建設工作。
(二)科學規劃,加強管理。各教學(教研)共同體要認真分析現有學校情況,盡快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配套制度和學年工作計劃,及時啟動實施相關工作。要加強對共同體建設的過程管理,重視調查研究,注重過程診斷,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學(教研)共同體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
(三)積極實踐,不斷創新。要加強實踐,積極探索共同體建設的有效組織形態、組織機制和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推動共同體內辦學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經驗、科研成果的共享、共生。要致力創新,明確共同發展目標,找準相互間最佳結合點和增長點,以共同發展創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動新發展,努力為我市推進“互聯網+教育”和創新素養教育創造更多更好的新經驗。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3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xx〕4號)《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基〔20xx〕14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貴陽市大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行動綱要(20xx—20xx)》《開陽縣提升教育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結合開陽縣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實際,通過教研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根據全縣教研現狀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通過“學區內聯合,校際及學科互動,內聯外引,共同研究”的教研共同體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借鑒、共同發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水平,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全縣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教研共同體植根于學區、學校、教師發展的共同愿景,學區學校自主合作,以研促教,以研育師,以研提質,共同發展。
(二)共同性原則。教研共同體以縣直優質校為教研引領、以學區中心校為教研基地,為學區學校及教師提供教研平臺和發展空間,對學區進行教研輻射、帶動、引領,促進教研資源共享,縮小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均衡,共同發展提高。
(三)實效性原則。制訂《教研共同體實施考核細則》,以教研督導考核制度化促進教研規范化、常態化,規范學校教研管理,確保教研扎實有效開展。
(四)協作性原則。以教培中心為組織紐帶,加強協調聯系,探尋教研載體,推進教研共同體發展。加強縣校協作、學區協作、校際協作、學科協作,促進學校與教師之間共建、共享、示范、引領,促進共同發展。
(五)開放性原則。共同體內學校相互開放課堂、集體教研,相互學習借鑒,共享教育教學教研資源,取長補短,開放吸收,促進開放發展。
三、主要工作目標
(一)建立學區教研共同體。推動學校教研機制建設,使教研成為學校常態化工作,促進區際、校際、學科共建、共享、示范、引領,提升教研工作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培育、擴大名師資源,深入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理念,落實學科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的教學研究,學段銜接的研究,適應新中考、新高考改革的研究,促進全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全縣各學段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扎實深入做好教研服務。教育科研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引領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能力;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教育管理決策,加強基礎教育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三)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建立“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優質課”評選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拓寬渠道,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
四、主要工作任務
(一)建立完善教研體系。建立縣級、學區、學校三級教研共同體,形成“學校主動、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典型帶動”的教研工作機制。縣教培中心及學區引領校、基地校加強對學區教研共同體的指導和督查。
1.搭建教研平臺,多層次推進:聯通市級教研平臺、縣級教研平臺(教培中心、引領校)、學區教研平臺(基地校、校本);促進教研共同體“點”(校本、基地校)、“線”(學科團隊)、“面”(學區、全縣)結合。
2.創建教研載體,多形式教研:學區教研基地校建設;學科教研基地校建設;鄉村校“互加”項目建設;教學技能展演(校本秀課、教學設計、觀摩課示范課優質課);教學成果展示(課題、論文等)。
3.開發教研資源,豐富教研內涵:內引,學區內發現和培育名師;充分調動縣內“三名”教師、骨干教師資源。外聯,聘請縣外名師、專家為學區教師做講座、上示范課。
(二)加強教學教研指導。縣教培中心加強對教研共同體工作的統籌、規劃、指導,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之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進行校本教研,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形成課程標準引領下的備、教、學、評、導“五位一體”教研模式。各學校將教研共同體工作擺在學校發展的突出位置,按照筑教科通[20xx]14號文件精神完善學校教研工作體系,促進教研工作常態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開展。
1.加強“教研基地校”建設,推動學區、學科教研常態化。基地校要發揮教研基地功能,根據教師發展需求,制訂基地校教研規劃和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基地校教研,建成名副其實的教研基地和學科基地,培育學區名師,促進學區教師專業成長。
2.引領校要制訂教研引領規劃和計劃,組織共同體內外名師、骨干教師按計劃在學區內做好教學展示、研討和學術講座,為教師專業發展做好示范、引領,使學區優質資源效益最大化。
3.學區共同體學校要積極參與共同體教研。借助學區教研共同體建設的契機,做好學校教研規劃,扎實抓好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強化校本教學研修。校本教研要立足學校實際,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擬定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教研計劃,著力增強教學設計的實效性、創新性,不斷提高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學校須健全校本教研制度,開展常態化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研在研究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優化作業設計、解決教學問題、指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四)創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學區、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區域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創造性。各學段各學科教研員每學期到學區講授示范課、公開課,組織集體備課、研討課,開展聽評課和說課活動并提出明確要求;建立教研員聯系點制度,組織教研員到貧困、民族、邊遠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持續開展教學指導,幫助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五)樹立全面育人觀。聚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觀,圍繞如何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培育勞動觀念等重點問題,強化學科整體育人功能,深入開展內容、策略、方法、機制研究,指導學校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六)加強育人環節研究。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研究。加強國家課程的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準確把握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做好課程實施工作;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豐富學校課程體系和資源,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加強綜合性和實踐性教學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教育教學方式。加強課程設計和作業設計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完善作業調控機制,創新教學設計和作業布置方式,提升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水平。加強考試評價改革研究,提高考試命題質量,推動建立以發展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
五、學區教研共同體實施過程
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由縣教育局組織領導,開陽縣教育科學研究培訓中心負責統籌規劃、組織實施,縣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教育科負責監督、考核。
(一)啟動階段:20xx年5月-9月
開展全縣各學段教師年齡結構、專業、課業結構、學校教研情況問卷調查,做出診斷和反饋報告。召開全縣中小學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務(教科)主任會議,討論學區教研共同體劃分,對引領校、基地校教研職責進行說明,安排部署教研共同體學區活動。制定教研共同體工作方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7月(試行)
對學區教研共同體建設進行動員部署,對教研共同體方案進行解讀。組建學區教研共同體,實施中小學學區教研共同體計劃。教研共同體工作納入20xx年目標考核。
(三)建立長效機制階段:20xx年8月后
收集學校和教師對教研共同體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一年來教研共同體取得的經驗、成績和亮點;也總結存在的不足,收集學校和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促進教研共同體工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建立教研共同體長效機制,讓教研共同體真正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
六、保障機制建設
1.加強教研共同體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縣教育局成立全縣中小學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分工與職責,組織教研共同體工作指導、督導、考核。教研共同體引領校按縣要求擬定學區教研共同體規劃和計劃,并積極組織開展共同體教研;基地校要發揮教研基地功能,制訂基地校教研規劃和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基地校教研;學區教研共同體學校要積極參與共同體教研,以促進教研工作常態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開展。
2.建立教研共同體督導考核評估機制。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將教研共同體工作納入督導考核評估體系,重點督導評估教研隊伍建設、條件保障和教研工作實績等。學校需建立教師教研考核機制,將教研組、教師教研工作情況納入年終績效、目標考核、評優評先條件。用制度保障教研常態化、規范化、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3.加大教研經費投入。縣教育局將教研共同體工作經費納入師訓經費預算,采取以獎代補方式補助工作經費,確保教研共同體推進。各學校也要把教研預算經費納入學校教育事業經費預算,確保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正常實施。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4
為進一步深化國家基礎課程改革,優化教研資源,創造相互開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區域教研環境,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達到區域內學校間、年級間優質資源均衡發展,推動區域學科建設,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和教研水平,切實推進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20xx-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區教研室決定依托名師工作室開展區域教研共同體系列主題活動。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引領課程教學改革;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活動目標
以區域教研為主陣地,以激活教師群體的學習意識、合作意識、研究意識為前提,以構建全員參與、合作互動、展現個性的教研平臺為出發點,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基本任務,大力提升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提高教研活動效益,促進特色校本課程體系的開發和完善。
三、活動形式
1.名師示范課:傳遞新的教學思想,展示新的教學手段,推廣有效教學經驗,帶動其他教師快速成長。
2.觀摩研討課:研究打磨優質課例,提高教師綜合水平,培養名優教師。
3.抽測評估課:通過抽測形式,檢閱教師超周備課情況、常態課教學基本功和教師專業素養。
4.互動式集體備課:備課研討、課堂實施與反思提升三者相結合,進行大單元集體備課或專題教學集體備課,促進區域教研共同體發展。
5.專題研討:解決一線教師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課后服務、課題研究等方面存在的困惑,促進研培一體化。
四、活動地點
小學:金昌市第二小學階梯教室
初中:金昌市第三中學“名師講堂”
五、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名師引領攜手并進(9月12日-10月31日)
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或學科帶頭人進行名師示范觀摩研討活動。在示范課上展示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學科特點和創造性的教學設計、多年積淀下來的深厚課堂教學功底。同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或各學科帶頭人組織具有實效性、針對性的區域互動式集體備課活動和專題研討活動,將校際間的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共享交流,促進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
第二階段:隨機抽測研討評估(11月1日-12月31日)
為加快校本教研內涵化發展,加強區域教研共同體建設,提高教師整體業務水平,區教研室利用大教研活動安排不同學校的`兩名教師進行同課異構觀摩研討活動。各校教研組、備課組充分挖掘已有的教學資源,匯聚教師多元觀點,在同伴互助過程中生成教育教學智慧,精心打磨課例并進行全區研討。
為培養素質全面、業務見長的青年教師,加強青年教師常態課教學水平,區教研室通過提前一天隨機抽選35歲以下青年教師上全區常態課,檢閱教師超周備課情況、常態課教學基本功和教師專業素養,引導青年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教法,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六、活動要求
1.各學校在本校組織全體教師對全區教研工作進行廣泛的宣傳、動員,提高廣大教師對全區教研工作的認識,以提高全體老師參與的積極性。
2.各學校務必通知本校所有科任教師按時參加全區教研,不得無故缺勤,若有特殊原因,必須以書面形式給區教研室履行請假手續。
3.每位參加活動老師要精心準備,深入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對今后的學科教研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
4.活動結束,參會教師應積極撰寫反思、感悟,及時總結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經驗。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5
為落實《浙江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于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教基〔20xx〕70號)、《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落實好“新增城鄉教育共同體結對學校(校區)1500家”省政府民生實事任務的通知》(浙教辦函〔20xx〕53號)和《玉環市教育局等四部門關于印發玉環市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玉教〔20xx〕30號)工作要求,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結合玉環教育實際,特制定本考核評價方案。
一、考核對象
全市各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
二、考核辦法
(一)考核形式
堅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從常態化工作、項目評估、特色發展等三個方面,采用自查自評、實地考核和組織評審相結合的`方法實施兩級評價、兩次評估。每學期各開展一次常態化工作評估,每年11月份和次年6月份分別對各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按學年進行第一學期評估和第二學期評估,每學期各開展一次常態化工作評估,兩次常態化工作考核得分各按30%計入總分;學年末的項目評估或特色發展評估總分40分,按實際考核得分計入總分。
融合型教育共同體、共建型教育共同體核心校和成員校的常態化工作考核結果按照1:1進行賦分,項目評估考核結果按照7:3進行賦分,學校特色發展考核結果按照3:7進行賦分;協作型教育共同體核心校和成員校的常態化工作考核和項目評估考核結果同等賦分。
(二)考核程序
1.項目申報。學年初,核心校結合成員校實際共同商議確定幫扶項目,成員校在充分征求核心校意見后確定符合本校實際的特色發展方向,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并分別填寫《玉環市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幫扶項目申報表》(附件3)、《玉環市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特色發展申報表》報市教育局審核備案。
2.自查自評。各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對照《玉環市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常態化考核評價指標》進行自查自評,并于當年的11月10日和次年6月10日前分別將學期自評情況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對照《玉環市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特色發展和幫扶項目考核評價指標》進行自查自評,并于次年5月30日前將自評情況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
3.考核評價。學年末,由市教育局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領導小組組織開展評價考核工作。根據學校自評報告,采用現場督查、組織評審等方式,對常態化工作、幫扶項目和特色發展實施成效進行評審,并匯總考核結果。
三、考核結果
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考核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計入學校學年度考核結果中。融合型教育共同體、鄉鎮中心小學與下屬完小結對模式的共建型教育共同體,實行全方位、一體化考核;其他共建型教育共同體,按常態化工作、項目評估、特色發展分別賦分,實行捆綁考核;協作型教育共同體,主要對常態化工作、項目評估進行捆綁考核。
對工作成績突出的教育共同體學校,市教育局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工作成效特別顯著的典型經驗,市教育局將適時通過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推廣。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6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團隊力量、骨干教師輻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爭先創優。以我校“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辦學宗旨為指導,創建“健行教育”下的教師合作共贏,集體創優的“健行教研共同體”。“健行教研共同體”涵蓋各個學科,為不斷提高學校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奠基引航。
二、總體目標
本著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學科教研機制;營造團隊互助、成果共享的教研文化;建立開放有序,骨干輻射的教研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三、組織管理
(一)領導小組成員及職責組長:李坤義副組長:陸萍組員:侯德輝、黃超、苗荃職責:制定并審核共同體各項制度;參與各共同體的教學研討,學術交流,專題、課題成果審核;協調解決工作中2的諸類問題,確保共同體健康有效發展;考核評定共同體。
(二)學科“健行教研共同體”組成1.校級學科“健行教研共同體”數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語文“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英語“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道德與法治“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科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綜合實踐活動“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信息技術“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心理與健康“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2.專職學科教研組“健行教研共同體”音樂“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美術“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體育“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
四、工作要求
1.共同體成員牢固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思想,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在集體活動中,分工協作、溝通信息,樂于分享,勇于承擔,敢于創新。
2.積極承擔公開課、研討課、示范課的講課任務,有效開展校內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區級以上教研活動。共同體成3員是學校教師參加區級以上賽課活動的“智囊團”、“備課組”。在指導教師賽課過程中,全程參與,全程指導,按照分工完成各項任務。學校按規定根據參賽教師取得的成績給予共同體成員相應教學獲獎賦分。
3.共同體成員優先參加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利用網絡平臺學習其他學校的經驗、做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收集、整合、傳遞最新實驗動態信息,使共同體真正成為教學工作的.研究中心、輻射中心和示范中心。
4.共同體成員每學期對自己所負責參與的項目做認真總結,對實驗或者專題研究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對有價值的實施方案、經驗總結、隨筆反思等進行匯編。
5.教研共同體每學期要舉行2次共同體研討、交流、展示活動。每次活動要能體現本組的特色。要及時收集過程性的材料,匯編成冊,留存歸檔。
五、考核評比
1.組內考核。組長帶領組員制定本組本學期考核辦法,對組內成員進行考核。組長及骨干教師上交對成員的指導記錄和對成員的評估意見。
2.校內考核。學校“健行教研共同體”領導小組根據本學期工作制定考核辦法,對每個組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按照30%比例評選校內優秀教研共同體。被評為優秀教研共同體的成員教師在學期末教師教學工作賦分考核總分中加14分。
3.每學期共同體成員分別進行總結和匯報交流。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7
為推動學校辦學共同體工作,根據《青神縣教育和體育局關于深化“1+X”辦學模式實施學校辦學共同體發展的通知》(青教普〔20xx〕2號),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時間
每年9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二、考核對象
辦學共同體及成員學校
三、考核辦法
教育督導室、縣教體局組織的考核,按照《青神縣辦學共同體考核細則》(見附件)進行,結合各辦學共同體的年度工作計劃,突出考核重點。各辦學共同體牽頭學校組織的考核,參照《青神縣辦學共同體考核細則》,結合本共同體年度工作計劃,制定考核細則組織考核。各項考核滿分100分,按比例折算計入相應考核得分。
(一)對各辦學共同體的考核。
1.督導考核。由教育督導室結合年度教育督導評估,組織對各學校(不含民辦園)辦學共同體工作進行考核,以各辦學共同體成員學校該項工作平均得分計入該辦學共同體得分。
2.集中考核。由縣教體局組織教育股、人事股、計財股、督導室、技裝站、教研中心相關人員組成考核組,對5個辦學共同體整體工作進行考核。
共同體整體考核得分=督導評估得分×20%+集中考核得分×80%。縣教體局依據得分,從高到低,對5個辦學共同體評定優秀、良好等級。
(二)對各共同體成員學校的考核(不含民辦園)。
1.自主考核。由各辦學共同體牽頭學校負責,抽調本共同體內成員學校人員組成考核組,對本辦學共同體成員學校共同體工作進行考核。
2.集中考核。沿用上述縣教體局組織的考核得分,折算計入各共同體成員學校得分。
3.督導考核。沿用上述教育督導室組織的考核得分。
共同體成員學校考核得分=自主考核得分×40%+集中考核得分×40%+督導評估得分×20%。縣教體局依據得分,從高到低,對各成員學校評定等級。優秀、良好共同體分別按4:4:2、2:4:4的比例確定優秀、良好、合格等次的.學校。
四、考核方式
自評;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座談交流;集中評價。
五、結果運用
(一)教育督導室組織的對各校(園)辦學共同體工作的督導評估得分,按照督導評估方案,折算后計入各校(園)的年度督導評估總分。
(二)每年提取20%的全縣教育質量績效獎作為辦學共同體專項考核獎,縣教體局根據辦學共同體和成員學校考核等次,對校(園)長、教師專項考核獎進行分配。有中心園的學校,校長、教師專項考核獎綜合考慮小學和幼兒園的考核等次評定。
(三)縣教體局每年對考核等次為“優秀”的學校和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先進個人由牽頭學校推薦,局黨委審定。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精選8篇)8
根據《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落實好“新增城鄉教育共同體結對學校(校區)1500家”省政府民生實事任務的通知》(浙教辦函〔20xx〕53號)精神,為扎實推進我區20xx年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結對幫扶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年度幫扶工作任務,落實《衢江區教育局關于印發<20xx年衢江區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調整方案>的通知》(衢江教〔20xx〕31號)和《衢江區教育局關于成立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衢江教〔20xx〕32號)要求,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具有衢江特色的教育共同體建設模式和有效運行機制,確保教育教共體取得實效,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激發辦學活力、促進我區鄉村教育振興,打造衢江教育新亮點,特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評價對象
衢江區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所有結對學校,詳見《衢江區教育局關于印發<20xx年衢江區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調整方案>的通知》(衢江教〔20xx〕31號)。
二、考核評價目標
以“新增城鄉教育共同體結對學校(校區)1500家”20xx年任務完成核驗標準為依據,嚴格按照時序完成年度結對幫扶各項任務;以過程性考核為手段,督促各教育共同體常態化運行,實現教共體內“資源共享、管理共進、教學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綁”;以結果性考核為導向,促進教育共同體結對幫扶工作取得實效,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切實提高結對受援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實績。
三、考核評價原則
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實施針對性評價,注重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的綜合評價、增值評價和特色評價,對教育核心校的績效評價以教共體(受援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為主要依據。
四、考核評價內容
考核評價以核心校與成員校在資源共享、管理共進、教學共研、文化共生和考核捆綁等方面為主要內容和指標。考核指標見附件。
五、考核評價程序
考核評價工作從20xx年1月1日開始,以三年為一個周期,每年度進行一次。年度考核評價工作分自查自評、學期評價、年度總評三個步驟。
(一)自查自評:各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認真對照標準,逐項逐條對每學期教共體工作進行自查自評打分,分別于每年6月30日、11月30日以前向區教育局提交自查自評報告。
(二)學期考評:在各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自評的基礎上,區教育局組織考核評價小組,按照考核評價指標,對教共體每學期的辦學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打分。
(三)年度總評:區教育局組織專家評審小組,結合自評、學期考評、區教育局相關科室日常考核情況,對教共體年度辦學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打分。
【教研共同體考核方案】相關文章:
教研共同體方案范文01-07
教研共同體教研方案(精選22篇)09-18
教學共同體考核方案(通用9篇)03-29
區域教研共同體構建方案(精選18篇)07-19
教研共同體實施方案范文(精選6篇)12-28
教研共同體計劃方案范文(通用7篇)12-21
縣域教研共同體建設方案(通用14篇)12-23
線上共同體教研總結02-18
縣域教研共同體建設方案范文(通用7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