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氏模量實驗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楊氏模量實驗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楊氏模量實驗報告 1
【實驗目的】
1、掌握螺旋測微器的使用方法。
2、學會用光杠桿測量微小伸長量。
3、學會用拉伸法金屬絲的楊氏模量的方法。
【實驗儀器】
楊氏模量測定儀(包括:拉伸儀、光杠桿、望遠鏡、標尺),水準器,鋼卷尺,螺旋測微器,鋼直尺。
1、金屬絲與支架:金屬絲長約0 .5米,上端被加緊在支架的上梁上,被夾于一個圓形夾頭。這圓形夾頭可以在支架的下梁的圓孔內自由移動。支架下方有三個可調支腳。這圓形的氣泡水準。使用時應調節支腳。由氣泡水準判斷支架是否處于垂直狀態。這樣才能使圓柱形夾頭在下梁平臺的圓孔轉移動時不受摩擦。
2、光杠桿:使用時兩前支腳放在支架的下梁平臺三角形凹槽內,后支腳放在圓柱形夾頭上端平面上。當鋼絲受到拉伸時,隨著圓柱夾頭下降,光杠桿的.后支腳也下降,時平面鏡以兩前支腳為軸旋轉。
3、望遠鏡與標尺:望遠鏡由物鏡、目鏡、十字分劃板組成。使用實現調節目鏡,使看清十字分劃板,在調節物鏡使看清標尺。這是表明標尺通過物鏡成像在分劃板平面上。由于標尺像與分劃板處于同一平面,所以可以消除讀書時的視差(即消除眼睛上下移動時標尺像與十字線之間的相對位移)。標尺是一般的米尺,但中間刻度為0。
【實驗原理】
1、胡克定律和楊氏彈性模量
固體在外力作用下將發生形變,如果外力撤去后相應的形變消失,這種形變稱為彈性形變。如果外力后仍有殘余形變,這種形變稱為塑性形變。
應力: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力(F/S)。
應變: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的相對形變(相對伸長DL/L)它反映了物體形變的大小。
楊氏模量實驗報告 2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楊氏模量的概念及測量方法;
2、學會用實驗方法測定材料的楊氏模量;
3、了解材料力學性質的基本特性。
二、實驗原理
楊氏模量(Youngs modulus)是描述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又稱拉伸模量,是彈性模量中最常見的一種。它衡量的是一個各向同性彈性體的剛度,定義為在胡克定律適用的范圍內,單軸應力和單軸形變之間的比。實驗證明,楊氏模量與外力F、物體的長度L和截面積S的大小無關,只取決于被測物體的材料特性。
根據胡克定律,在彈性形變范圍內,棒狀(或線狀)固體應變與它所受的應力成正比。應力與應變的比即為楊氏模量E。當一條長度為L、截面積為S的金屬絲在力F作用下伸長ΔL時,F/S叫應力,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截面積所受到的力;ΔL/L叫應變,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長度所對應的伸長量。
三、實驗步驟
1、準備實驗器材:金屬絲、拉力計、米尺、螺旋測微器、支架等;
2、將金屬絲固定在支架上,確保其處于水平狀態;
3、使用拉力計對金屬絲施加逐漸增大的拉力,并記錄每次拉力及對應的金屬絲伸長量;
4、重復實驗多次,以減小誤差;
5、利用實驗數據計算楊氏模量。
四、實驗數據與處理
根據實驗數據,可以計算得到每次實驗中的應力和應變值,進一步計算得到楊氏模量E。楊氏模量E的計算公式為:
E = (應力) / (應變) = (F / S) / (ΔL / L)
五、實驗結果與分析
通過實驗數據的處理,我們得到了材料的.楊氏模量值。對比不同材料的楊氏模量值,可以發現不同材料的抵抗形變能力存在顯著差異。楊氏模量越大,表示材料的剛性越強,越不容易發生形變。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對稱測量和逐差法等方法來消除實驗誤差,并對各個測量量進行了誤差估算。同時,我們還利用作圖法處理了實驗數據,使結果更加直觀和準確。
六、實驗結論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成功地測量了材料的楊氏模量,并了解了其基本概念和測量方法。實驗結果表明,不同材料的楊氏模量存在顯著差異,這為我們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質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同時,實驗過程中采用的誤差消除方法和數據處理技巧也為我們今后的實驗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七、實驗反思與改進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些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如金屬絲的表面粗糙度、溫度變化等。為了進一步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我們可以在今后的實驗中采取更嚴格的實驗條件控制,并對實驗器材進行更精細的校準。此外,我們還可以嘗試采用更先進的測量方法和技術來測量楊氏模量,以減小實驗誤差并提高測量精度。
總之,本次楊氏模量實驗不僅讓我們掌握了測量楊氏模量的基本方法,還加深了我們對材料力學性質的理解。通過不斷反思和改進實驗方法,我們將能夠在未來的實驗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楊氏模量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實驗報告 范本02-02
微生實驗報告12-22
實驗報告范文08-30
生物實驗報告07-19
焊接實驗報告09-05
化學實驗報告07-13
教育實驗報告09-27
電路實驗報告12-02
大學實驗報告總結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