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

時間:2024-11-06 16:23:38 方案 我要投稿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精選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實施方案(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精選8篇)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1

  一、活動背景: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很豐富的,尤其是節日中各種民俗民風形成的豐富的節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蘊,更是中華文明立身傳承之本。因此,引導學生探究我國的傳統節日,并籍此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成了綜合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活動目的

  每年秋季開學沒多久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為了能讓同學們對中華節慶文化有一些粗淺的了解,吸收節慶文化、民俗傳統中的“營養”與“智慧”。激發他們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關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的要求,經同學們商量決定開展以“走近中秋”為主題的綜合實踐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實踐調查中秋節的來歷,人們的慶祝方式,由中秋節所想到的等問題,然后以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方式在全班上匯報調查結果。

  三、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開放性。所以我允許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允許學生在不同方面達到不同的目標。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及民間習俗;

  (2)搜集閱讀與中秋、月亮相關的'古詩、詞、文、故事、對聯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整理資料匯報的能力;

  (2)能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過親手嘗試做賀卡,提高勞動技能與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3.情感目標:

  (1)以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對制作美食的興趣,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體精神,分享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3).通過展示、演講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四、活動時間

  10月1日——7日

  五、活動地點

  社區、學生家中、圖書館、超市等

  六、活動內容與步驟

  (一)活動內容

  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確定《走進中秋》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主題的內容如下:

  活動一調查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知道中秋節的日期,了解中秋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

  活動二了解中秋節的月餅

  1.搜集了有關月餅的資料

  2.感受月餅的香甜。

  3.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三品味中秋節的詩詞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有關中秋節的故事、詩歌和對聯。并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活動四欣賞中秋節的美景

  中秋節的畫面總讓我們記憶猶新,拿起你的筆來記錄一下中秋節的美景

  (二)活動步驟

  1.合作交流,落實任務

  可以個人單獨完成,也可以根據同學們的興趣、愛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組合作就應該既要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體協作,既要盡可能獨立調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問題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資源共享;

  2.分析整理,總結匯報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或單獨完成等形式,利用中秋假期時間調查研究,搜集資料,分析整理,總結匯報,完成活動任務。

  3.活動總經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

  (1)活動目的

  (2)活動內容

  (3)活動時間、地點

  (4)活動分工

  (5)活動步驟

  (6)活動過程

  (7)活動體會

  4.成果展示,反思評價

  回到學校,進行成果展示評價。評價搜集資料、整理資料信息的行為,可以評價動手操作的方式方法,重點應放在調查活動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多樣性上。特別要評價在活動中是否應用適當的方法展開活動,比如查閱資料、調查訪問、實地觀察、整理材料、操作工具等方法的掌握和運用水平及交往與表達的能力。

  七、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1.調查態度要認真謹慎,采訪筆記盡量記詳細,及時做好筆記的整理的工作,并注意保持,為活動保留好第一手的資料。

  2.要親善友好,尊重不同地區及個人的習俗習慣,包括飲食、服裝、禮儀等。

  3..小組成員間保持聯絡,注意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有困難及時調整活動方案,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4.調查、匯報的準備時間是節假日、雙修日以及每周綜合實踐活動課。

  5.需要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的可以與老師聯系,由指導教師帶入網吧或學校微機室,任何學生不能擅自個人出入網吧。

  6.調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請自己的父母共同參與調查研究和設計匯報形式。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2

  為深入貫徹落實“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戰略任務,按照省、市、縣文明辦關于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要求,不斷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大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弘揚和諧文明社會風尚,推動形成團結互助、融洽相處的人際關系和平等友愛、溫馨和諧的社會環境,結合我鄉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傳統節日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理念,努力發展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堅持與時俱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積極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和載體,不斷增強節慶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終保持傳統節日旺盛的生機和活力。著力引導廣大青少年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暢想主旋律,凝聚精氣神,譜寫新篇章。

  二、工作安排

  以中華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我國重要節日為切入點,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活動,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引導作用。在全縣城鄉、學校、機關、企業、社區、農村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

  (一)春節、元宵節

  1、開展走訪送祝福活動。開展對身邊好人送祝福活動,對孤寡空巢老人、孤殘、留守兒童開展多形式的“送溫暖”主題活動,讓他們在節日期間切實感受關愛和溫暖。

  2、開展春聯、剪紙、小制作等作品展示。聯合文化站組織居民創造的春聯、剪紙、小制作等作品展示。在學校開展春節作品創作展示,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人們了解春節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建設美好家園的光榮感。

  3、開展“船燈”“龍燈”下村拜年活動。組織相關人員成立一支文化隊,深入各村組為居民送去濃濃的年味兒和祝福,讓人民感受到傳統春節文化活動魅力。

  (二)清明節

  1.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充分利用張……墓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為革命先烈掃墓、敬獻花圈、重溫入黨入隊誓詞,舉行入團、入隊、成人儀式、主題班隊會等形式,引導學生牢記革命宗旨,立志報效祖國。

  2、開展“摒棄舊陋習、網上祭英烈”文明祭祀活動。各單位要加大對違規祭掃活動的治理,嚴禁在主次干道十字路口焚化紙錢,嚴禁在公共綠地焚燒冥幣、祭品;加大對文明祭掃活動的宣傳,引導人們在祭祀活動中一切從簡,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網上敬獻花和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學校引導和發動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3、開展“義務植樹、綠色清明”志愿者活動。結合新一輪“三萬”活動,組織鄉直各單位、各部門開展“義務植樹、綠色清明”植樹綠化、美化環境志愿服務活動,提高群眾愛綠護綠意識,引導人們走近自然、關愛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端午節

  1.開展“和諧端午日,弘揚民族魂”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召開主題班隊會,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引導學生緬懷先賢。開展詩歌朗誦會,通過吟誦屈原詩歌,書畫屈原詞章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習其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忠誠祖國的高尚品質,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開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端午傳統習俗,組織開展包粽子、制香囊等富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端午節主題社會實踐體驗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走訪慰問、寄予祝福等形式的活動,讓廣大市民感受傳統,了解民俗,體驗成功的樂趣,喜愛“我們的節日”。

  (四)中秋節

  1. 舉辦“詠月”經典誦讀活動。要結合實際,精心選擇歷代“詠月”名篇佳作,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賞析、創作活動,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中秋習俗,以關愛、互助為主題,積極各種慰問活動。組織機關干部職工、各中小學學生開展關心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活動,向他們贈送月餅、一起吃月餅,過中秋,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努力為孤寡老人、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和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

  3、開展“保水質迎調水”百日攻堅志愿服務活動。按照縣文明辦相關文件要求,節日期間組織我鄉志愿者深入各沿河村、庫區周邊等重點村居,開展保護水質、清潔家園、生態環保、文明勸導志愿服務;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要以論壇、博客、微博、QQ群為平臺,發聲倡議、開展討論、建言獻策,共同為此次活動出力獻策。

  (五)重陽節

  1、組織開展七彩夕陽“敬老月”活動。以“敬老助老,從我做起”為主題,各部部門、各單位通力合作,開展 “敬老月”系列活動。走訪慰問特困、高齡、獨居老人和“百歲老人”以及老年服務機構,表達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

  2、組織開展敬老助老志愿服務活動。重陽節期間,組織志愿者深入福利院和村組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組織對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病殘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特別是老黨員、老英模開展一次節日慰問,關心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送上黨和政府的關懷。

  三、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我們的節日”主題文化系列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時間跨度長、要求標準高;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與創建文明單位緊密結合起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展領域、豐富內容,不斷提升活動的思想文化內涵。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研究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加強組織協調,周密部署、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堅持務實、高效、節儉的原則,注重創新突破,力求辦出特色,把“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搞活、搞大。

  2、立足實際,務求實效。按照“三貼近”原則,認真組織好各項工作,做到既形成聲勢又扎扎實實。堅持從實際出發,適應老百姓的審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形成系列,體現層次性,立足師生樂于參與和便于參與,不斷創新節慶活動的形式和載體,有針對性地設計項目、開展活動,增強“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凸顯文藝性、教育性、新穎性,要力戒形式主義。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實用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在移風易俗中體現人文關懷,在歡樂喜慶中倡導文明新風。

  3、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節日氛圍。要加大“我們的節日”宣傳推廣力度,努力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和良好文化環境。通過板報、宣傳板、宣傳欄、張貼標語、主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多側面、多角度、全方位宣傳介紹傳統節日,大力宣傳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情況,廣泛普及節日傳統知識,及時報道各地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情況,宣傳“我們的節日”活動中的先進典型和經驗。擴大主題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努力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和良好活動環境。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3

  一、班會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查閱資料,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發現生活中蘊涵的隨處可見的傳統文化。

  2、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濃厚興趣和深切的熱愛,讓學生學會和家人一起快樂地過傳統節日,增進與家人的情感。

  二、班會準備:

  調查收集有關資料。

  三、班會過程:

  主持人上場:

  男1、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就猶如其中閃爍的明珠。

  女1、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吧!

  男1、六年五班“了解傳統節日 弘揚民族文化”主題班會(合)現在開始!

  女1、請班長宣布班會目的:

  四、班會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而來,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得精彩畫面,但是,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信息技術不斷發達的今天,人們忙著工作,幾乎慢慢地忽略了這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節日,就算知道今天是這個節日,卻不知道這個節日是干什么或紀念什么的。例如重陽節,臘八節等傳統節日已無人問津,而同學們早早地準備圣誕禮物時,我們,華夏兒女,龍的傳人,炎黃子孫,是否該重新拾起那些“壓箱底”的傳統了呢?為了幫助同學們了解更多的傳統節日,我們召開這次班會!主題是了解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相信在召開這次班會之后,班里一定會掀起經久不衰的“回歸傳統”的熱潮!

  男1: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團圓美滿的傳統節日,那就是——

  女1:合(中秋節)。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生: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七夕節、重陽節、臘八節。

  男1:按照時間的先后,每年我們迎來的第一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農歷正月初一——春節,(一個同學走上臺掛上春節的燈籠)

  女1:接著是熱熱鬧鬧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掛燈籠)

  男1:春風春雨迎來——清明節。

  女1:紀念屈原便有了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男1:牛郎織女銀河鵲橋會,古老的乞巧節如今已與時尚接軌,演變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節。

  女1:團團圓圓,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男1: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尊老敬老,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女1:俗語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月初八——臘八節。

  男1:一年的最后一天,臘月三十兒——除夕,辭去舊歲,第二天就是春意盎然的正月初一——新春佳節。

  女1: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百年來,傳統節日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滋潤著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心田。

  男1:請第一小組來介紹春節的習俗。

  ①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來的呢?請聽關于“年”的古老傳說。

  ②民間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可以過去呢?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獸;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另有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③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春節。因為當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④春節過后不久,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于是,節前就在門聯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

  ⑤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了。我為大家準備了餃子,請大家品嘗,祝福大家萬事如意!

  ⑥拜年是春節期間最普及又極富人情味的傳統禮儀。新年伊始,人們扶老攜幼,出門走訪親戚朋友。你們會拜年嗎?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一起來做手勢,口中說祝福的話)

  ⑦春節,人們喜氣洋洋,到處歡聲笑語,請欣賞民樂合奏《喜洋洋》。

  ⑧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后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結束了。

  男1:說到春節,就一定提到元宵節了。

  女1:下面請第二組同學介紹元宵節。

  第二小組:

  1、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一天,因為過了這一天, 絕大部分人們都要上班了。元宵北方有盛大的燈會和煙火活動。南方有舞 龍舞獅,社戲雜耍,從白天起就開始進行,直至深夜。我們富拉爾基的元宵節非常隆重,夜幕降臨,人們漫步到江邊,放許愿燈、觀燈猜燈謎、觀看露天電影、燃放煙火、滾冰、拾柴等祈愿新的一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財源滾滾。富拉爾基的元宵節即滾冰節,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我們家長的驕傲,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2、一位同學端著一盤湯圓上場,唱《賣湯圓》。

  3、圓溜溜、爽滑香甜的湯圓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象征團團圓圓,請品嘗我們小組為大家準備的炸元宵,愿老師、同學們永遠幸福,與親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第三小組:

  1、春風能解凍,和煦催耕種。農歷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每年公歷4月5日前后就是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時代。后逐漸與之前1~2日的“寒食節”融為一體,成為悼念先人、祭祖掃墓和踏青春游的節日。

  2、宋代詩人王安石便有著名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來寄托對先人無盡的哀思,對逝者的懷念直至今日,清明節乃是人們為已逝親友掃墓的日子,展現了濃濃的人情味兒。

  第四小組:

  1、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或“天中節”。它是漢族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天民間要自發組織龍舟比賽,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于門庭。這個節日相傳是紀念楚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奮身投汨羅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葉包成飯團投入江中作餌,讓魚鱉不食他們尊敬的屈大夫。在我們家鄉還有佩香囊、系五彩線、掛彩葫蘆等習俗,以祝愿親人朋友身體健康。

  2、端午節除了這些習俗我們小孩子還自創了一種“蛋碰蛋”游戲,那便是以煮熟的雞蛋相互碰撞,最后保存完整的雞蛋的主人獲勝,哪位同學有興趣來參賽,獲勝的同學將贏得香囊一個。凡參與同學即可得我們小組同學親手編的五彩線一條。

  3、游戲蛋碰蛋。六組(需16個雞蛋)

  第五小組:

  1、端午節的習俗真是很有趣,到了盛夏時節,我們迎來了“乞巧節”。

  2、“乞巧節”又稱“少女節”、“女節”,或“七夕節”。在農歷七月初七日。源于古代的民間神話傳說--“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據說那天是牛郎織女在天河鵲橋相會的日子。且每年只有一次。人們在晴朗的夜晚,牛郎織女兩顆星星才看得真切。因為織女心靈手巧,人間女子都希望能在這一天向織女乞取智巧。節日里,民間有曬物、乞巧等習俗。在這個節日里,古時候的人們還在庭院里搭起彩樓,謂之“乞巧樓”。婦女們擺設香案,陳列瓜果,穿針引線,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登上彩樓,對著月亮,用五彩線穿九孔針。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輸巧”。有的地方在那天中午的太陽下放一碗水,把繡花針放在水面上,根據針在碗底的影子來確定是輸巧還是得巧。

  3、還有的地方以此日為“少女節”。年輕的姑娘舉行“慕仙盛會”。江南一帶,在這天解開孩子們脖子上的五色彩絲,甩于屋頂,謂之送健繩。廣州一帶甚重七夕節。家家戶戶陳列瓜果以及各色香花,化妝用品,少女盛裝,于月下祭拜七姐(毛藍七姊妹)。廣西等地的人民在這天儲水,叫做“雙七水”。據說用此水洗浴,可以避邪祛病,達到潔身美容效果。古時臺灣、福建等地的人民把農歷七月七日作為“情人節”。如今,中國人較普遍地將七月七日定為中國的“情人節”。據說牛郎織女在七仙湖邊成親,生兒育女,因此,“牛郎織女”的故事人人講得繪聲繪色。每年到了七月初七的晚上,許多人就會自然地聚集在一起,觀看喜鵲搭橋、牛郎織女相會……人們一邊納涼一邊講著古老而神奇的愛情故事。習習的晚風帶走了白天的熾熱,神奇的故事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與向往。唐代詩人林杰的《乞巧》詩最為有名,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第六小組:

  1、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團圓節”。是漢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如今與春節、端午節一起并稱中國三大傳統佳節。中秋時節,正值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百果成熟之際,又因此時月亮與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

  2、中秋節拜月、賞月必不可少,從古至今贊美明月的詩句舉不勝舉,請同學吟誦幾句:

  (1)唐代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5)蘇軾《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6)李商隱《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7)《水調歌頭》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8)《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9)《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3、品嘗月餅:

  同學們,中秋節你們吃月餅了嗎?(吃了)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宋代,流行于元朝。相傳,元朝末年,各地災荒嚴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反抗官府。為了秘密聯絡起義平民,泰州張士誠把寫有八月十五日殺敵起義的秘密傳單夾制在月餅里面,送給平民。起義平民吃到月餅后,就知道了起義的時間、地點,從而一呼百應,舉行了民族大起義并取得了勝利。后來,在八月十五這天就流行互贈月餅,吃月餅的習俗,以示對前人的紀念和對親朋好友的節日祝福。請品嘗我們小組為大家準備的月餅。

  4、中秋節這天,民間盛行走親訪友,互贈禮品,特別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節日拜會岳父母大人。禮物不拘輕重,但月餅是不能少的。另外還有糖果、酒類、水果、糕點等。最好是成雙成對,表示吉利。前幾天中秋節,我的爸爸媽媽就買了米旗月餅去看望我的爺爺、奶奶、姥姥、老爺。

  5、每年中秋佳節,現代人們會聚集在城市的廣場,或公共綠地,舉行大型的集會。內容有文藝表演、武術競賽、篝火晚會、情侶化妝舞會、集體婚禮等。還有的地方在山地湖邊宿營,舉行自助式燒烤集會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今年我們全家就跟我爸爸的徒步隊去野外宿營,天空為被,大地為褲,賞明月、吃月餅,這中秋節我們過得特別有趣。

  重陽節:

  1、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它源于古老的《易經》,在中國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便開始過這個節日。

  甲:同學們,你們對重陽節的歷史淵源還知道哪些?

  生:主持人我們小組的同學從網上收集了有關的資料,就讓我們來說說吧!

  2、早在春秋戰國時《楚詞》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陽。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遠游》里寫到:“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由此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了重陽。

  3、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這首詩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在這首詩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那天就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

  4、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慶賀,連皇帝也要親自到萬壽山登高啊!這個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5、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希望同學們在重陽節給自己的長輩送去祝福,陪伴他們,做個孝心的好孩子。

  6、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重陽節寫下了許多詩篇,其中著名的有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偉人的《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第七小組:

  1、農歷十二月(古稱臘月)初八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漢代,以冬至后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改為十二月初八日,謂之“臘八節”。人們在這天進行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和吉祥。

  2、臘八粥的做法:紅小豆、胡桃、松子、柿、粟、黃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紅糖等。今北方絕大部分地區和江南部分地區,仍保留著過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雖然原料上有些變化,但營養健身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第八小組:

  傳統節日中的除夕,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就是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人們都要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放爆竹,守歲,一直到深夜都不睡覺,而是要與家人一起聽新年鐘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而新年鐘聲響過,迎來的就是第一個傳統節日——春節,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主持人:班會準備中,得到班主任遲老師的大力支持,下面請遲老師講話:

  男1:了解了傳統節日,我們真正感受到了祖國文化的淵源流長、豐富多彩。

  女1:為了弘揚寶貴的民族文化,我們就應該重視傳統節日

  男:愛我們的祖國,就從重視傳統節日開始

  女:愛我們的祖國,就從過好傳統節日開始

  男:正月初一(齊)——春節

  女:正月十五(齊)——元宵節

  男:四月五日(齊)——清明節

  女:五月初五(齊)——端午節

  男:七月初七(齊)——乞巧節

  女:八月十五(齊)——中秋節

  男:九月初九(齊)——重陽節

  女:臘月初八(齊)——臘八節

  合:大年三十兒(齊)——除夕夜

  男:愿我們偉大的祖國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女:六年五班“了解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4

  活動主題的提出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節日以及獨特的過節方式逐漸占據了很多人的思想,重洋節而輕傳統節日的事情已經很普遍。許多學生對外國的節日提起來滔滔不絕,津津樂道,而讓他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時,一般只記得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至于為什么過這些節日、中國人怎么過節,則一問三不知,有的甚至覺得過這些節日又忙又累,實在沒必要。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禮節習俗就要在我們下一代人這兒銷聲匿跡了嗎?在"傳統"日益被淡化的今天,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歷史,感受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底蘊,借寒假開學、"春節""元宵節"剛剛過去這一良好時機,我們從學生熟悉"節日"入手,引領學生重新認識、探索身邊的傳統節日,走進歷史,以全身的視角,審視今天的生活,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活動目標

  1、選擇適當的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示活動成果。

  2、體驗成功的喜悅,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3、在交流過程中,展示個人的才能,鍛煉口才,提高參與意識。

  4、了解傳統節日,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精深內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重點:

  匯報成果。

  活動難點:

  用合適的匯報形式,展示成果。

  教 具:

  課件、資料、圖片、實物等

  課型:

  匯報課

  活動過程:

  1、激趣導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嗎?

  生:知道!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

  師:前一階段我們各小組對我國的傳統節日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大家肯定有許多收獲、也肯定想讓大家一起來分享我們的成果吧!那么,今天我們就按照順序現在開始交流吧!

  2、分享成果

  A組交流春節習俗

  生:春節可以研究的東西太多了!我們發現各種春節習俗比較有意義、所以我們重點研究了春節的各種習俗。

  師:好啊!說一下你們小組是怎么研究的吧。

  生: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了解各地的活動內容異常豐富多彩、像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之間很盛行

  生: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閑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習俗。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始于南北朝,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著看電視、笑語連連。

  師:今年春節,除夕之夜我們是怎么過的呢?

  生:吃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齊說)

  生:我問過奶奶,奶奶告訴我--拜年是中國國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的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話語。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師:哦!你知道的真不少!看來你很會學習,知道向老人請教生活中知識。

  生:我通過上網查詢還知道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爆竹為中國特產,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

  師小結:是啊!網絡是個最豐富的信息資源庫。肯定還是有不少同學也是通過這渠道獲取信息的有嗎?這個方法不錯

  生:中國還有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呢。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生:我還知道,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的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師:我們同學家里有多少貼"福"字的?你喜歡嗎?

  師:剛才我們這組同學對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收集、交流、匯報的很精彩!我們以一首《新年好》來結束本組的匯報好嗎?

  B元宵節組進行匯報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的由來。相傳漢初呂后篡權,漢文帝登基后決定把奪位勝利的正月十五日這天,作為與民共慶的日子,并把這天晚上出游叫元宵。元宵指一年的頭一個月圓之宵,也叫元宵節、燈節,當夜猜燈謎、吃元宵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的傳說,傳說獵人射死了一只神鳥。天帝大怒,命天兵于正月十五日放火把人間的人畜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有個老人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連續三天,家家張燈結彩,點燃爆竹煙花,天帝會以為人畜被燒死。"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看見人世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花來紀念這個日子。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的習俗。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生:元宵節又稱燈節,猜燈謎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今天我們也帶來了幾個謎語,請大家猜一猜,猜中我們將送給你一份精美的小禮品。

  謎語之一:一身清清白白,肚里喝足墨水,從來不偷東西,被人冤枉叫賊。(打一種動物)

  謎語之二:青青小樹掛喇叭,喇叭謝了結小瓜,小瓜吐出白花花,摘了花花紡紗紗。(打一種植物) 謎語之三:這顆星星不尋常,長長尾巴發著光,好象一把金掃帚,劃過夜空就躲藏。

  欣賞有關元宵節的圖片。

  生:請同學們欣賞一首關于元宵節的兒歌。

  過十五

  過十五,挑花燈,

  小朋友們喜盈盈。

  跑旱船,放花炮,

  歡歡喜喜真熱鬧。

  晚上還要吃元宵,

  全家圍坐樂陶陶。

  生:我們再給大家朗誦一首有關元宵節的古詩。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師小結:又是詩歌、歌曲,又是來歷、習俗、傳說,此小組匯報交流的正和過元宵節一樣熱鬧非凡,團團圓圓。

  C組交流清明節的情況

  師: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你們知道清明節和這個清明有什么不同嗎?

  生:節氣是我國物侯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生:我知道清明節的意義,它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生:我還知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地4月4日至6

  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的好時候,所以占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些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師:對,我們一般喜歡在清明前后春游!

  生:清明節的習俗也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植樹、放風箏等等,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生:大家還記得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這首詩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焚化,為墳墓賠上新土,折幾只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師:真不愧是個"小文學家"呀!知道得這么多!(教師對前期簡單總結)

  生:我還找到了有名的《清明上河圖》,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繁華生活。看,我還把它的一部分打印出來了。(學生根據這幅畫,結合資料來解說,電腦操作,要自然。)

  師:給大家做個小小解說員吧!(全班同學一起欣賞畫面)

  生:北宋時候,有位畫家叫張擇端。他畫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這幅畫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完整地保存在北

  京故宮博物院里。

  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半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那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一個人騎著馬,正往橋下走。因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到對面來的一乘轎子。就在這個緊急時刻,那個騎馬人一下子拽住了馬籠頭,這才沒碰上那乘轎子。不過,這么一來,倒把馬右邊的兩頭小毛驢嚇得又踢又跳。站在橋欄桿邊欣賞風景的人,被小毛驢驚擾了,連忙回過頭來趕小毛驢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啊!《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師總結:謝謝你們給我們帶來了真么生動的歷史畫面!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我們中國的歷史真是博大精深,有這么繁華的生活,還有這么高超精湛的畫技!

  師:誰還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找到這幅畫的?

  生:我是在電視上看到過,又想辦法從網上下載下來的。

  師:你們看,生活中無處不是學問呢。從電視上也能獲得不少信息呀!我們生活的地方也不錯呀!假期我們也可以多出去活動活動,看看大自然!

  E組交流中秋情況

  師:知道為什么叫中秋節嗎?還有的叫仲秋,是怎么回事?

  生: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牠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師:真了不起!知道的這么多!

  生: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其中中秋節和嫦娥奔月還息息相關呢!下面我們小組的同學為大家介紹這個民間傳說。

  生:傳說天上有十個太陽,百姓苦不堪言。天帝派后羿下凡射太陽,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也和后羿一起下凡。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帝很生氣。因為太陽是天帝的十個兒子,天帝本來只想讓后羿嚇唬他們一下,沒想到后羿真的把他們射下來。天帝一怒之下,就不讓他們回到天庭。后羿從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神藥。嫦娥趁后羿不在家,吞了神藥,飛上天庭,心里還想著后羿,后羿得知此事,設下宴席。人們知道此事,也在八月十五的時候拜月,所以就有了拜月的習俗。我們組還精心畫了一組《嫦娥奔月》圖,請大家欣賞。

  展示欣賞《嫦娥奔月》圖。

  師:精彩的傳說故事聽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原來有這么一個感人的故事啊!我也喜歡過中秋節了!

  生: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顆桂樹

  永遠也不能被砍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它貶滴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憂"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爸爸的藏書里查到的。

  師: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

  生:我給大家朗誦一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師:看,大家都聽得陶醉了!多么美妙精彩的朗誦!謝謝你給我們帶來了這種難得的享受!

  生:我喜歡吃,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月餅的知識吧。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是像菱花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愈意家人團圓。(欣賞中秋節的圖片)

  生:月餅象征團員,是我們中秋的必備食品。可我查資料了解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由元末流傳下來的。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忍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遠。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于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條計策,命王昭光制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

  師:你們現在還喜歡吃月餅嗎?

  生:不大喜歡。

  師:看來中秋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更多的意義是團圓了。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生:節日是個紀念,不一定非吃什么,是一種氛圍和心情。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中國的傳統節日,走進了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欣賞了許多美麗的詩和畫,了解了許多動人的傳說。老師很感動,感動于你們的積極探索的態度,也感動于你們各式各樣的表達形式。我覺得你們已經收獲了很多。能說說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感受嗎?

  生: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查閱資料。

  生:我學會了向別人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生:我知道了應該怎么調查、整理知識。

  生:我了解了中國那么多傳統的東西,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生活。

  師:是啊,我們在探索、發現的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很多同學肯定和你有一樣的感受,老師也有這種感受呢。

  師:關于這個課題,你們還想研究些什么呢?

  生:我想搜集所有關于節日的優美詩詞,整理下來。

  生:我想進一步研究有關節日的各種傳說。

  生:我想研究現

  代人對這些傳統節日的看法。

  師:好的,大家可以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也可以了解一下別人的研究情況,多積累一些知識和經驗。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展開你的翅膀,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到生活的領域去發現、去探索吧!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5

  爆竹聲聲辭舊歲,歡歡喜喜過大年。新春佳節即將來臨,而新年、元宵節是我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我國人民慶賀豐收、祈福風調雨順、家人團聚的日子。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新年、元宵節期間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深入開展“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人人爭做文明健康黃山人主題活動,以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深入挖掘新年、元宵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引導學生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發展壯大。經研究決定在全體師生中繼續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新年·元宵節”主題活動,特制訂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新年,元宵節辭舊迎新、平安團圓、孝老愛親、感恩祈福、健康文明為主題,突出“喜慶祥和過大年,傳統文化再繼承”,遵循簡潔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則,深入挖掘新年、元宵節的文化內涵,以活動為載體,吸引全體學生廣泛參與,培養和樹立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著力營造歡樂、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節日氛圍。

  二、活動目標

  1、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2、讓學生在品味新年、元宵節的民風民俗中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培育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3、開展包餃子、做湯圓等實踐活動,感受團圓、祥和的親情,促進家庭和諧關系。

  4、在“拜年”中引導學生學會感恩祈福,培養孝敬、知恩圖報的文明習慣,樹立“百善孝為先”的道德觀念。

  三、活動時間

  20xx年2月18日——2018年3月5日

  四、活動內容:

  1、了解“年”的知識:學生通過網上學或民間收集,深入了解我國民間的“年”的來歷、風俗等知識。要求中高年級學生完成收集作業(可以是小報、文章等形式)——《我知道的“小年”、“大年”、“元宵”》。各班在開學后一周內向少先隊總部報送優秀作業(不少于2份)

  2、黟縣的“過年”習俗:廣泛收集家鄉過年的.風俗習慣,并注意收集相關的文字、影像、圖片資料,為學校“校本教材”的開發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生可以先在學校新網站實名注冊之后,再將自己優秀的作品上傳到:

  3、新年實踐活動:

  (1)文明理財實踐活動——“我的壓歲錢·我節約收支”。

  (2)我送文化下鄉來——為村里(小區)人寫春聯(書法小能手應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并注意為活動留下照片。);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可以結合語言文字活動,開展“美妙春聯我收集”實踐活動。

  (3)美在家庭,美在社區——與家長一道進行過年前的衛生大掃除,使自己的家以靚麗的環境迎接新年。高年級中隊還可以組織志愿者服務小分隊,開展為空巢老人、烈軍屬義務勞動活動,并及時清理煙花爆竹殘屑和廢棄物,搞好公共環境衛生。

  (4)中華經典我誦讀——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新年·元宵節詩詞賞析活動,承文化傳統,頌和諧中華,傳承學習中華優秀文化,促進學生文明素養的提高(認真學習并踐行《黟縣實驗小學安全文明禮儀手冊》各項內容)。

  4、我的新年剪影:用自家的相機記錄下自己和家人過年的瞬間或開展活動的場景,開學后與老師同學分享,還可以上傳到學校網站,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黟縣人的“年”味。

  5、拜大年活動:向師長、朋友發送電子賀卡或短信拜年,表達感恩之情,倡導用無紙低碳方式互致新春祝福。

  6、開展安全自護教育活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平安伴隨我成長”自護教育主題活動;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在學生及家長中發布學生安全自護提示,特別是與外出旅游和防止煙花爆竹事故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和家長的防護意識;開展學生自護體驗活動,向學生傳授自我保護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重點開展防火災、防食物中毒、防疾病等,引導學生增強自護本領,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

  五、活動要求:

  1、各班要利用元月14日的結束班隊會時間進行細致的安排部署,盡最大努力保證活動的實效性。

  2、開學后,各班要深入了解活動開展情況,收集學生活動中的文字、圖片和影像資料,并及時上報少先隊總部,少先隊總部要把各班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假期活動評價項目。

  3、德領組積極總結活動開展情況,發現活動中的閃光點,形成學校假期活動特色,為學校今后的活動開展提供借鑒。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6

  主題由來:

  在學習《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綜合探究四“過年:感悟身邊的傳統”時,學生們的漠然反應體現了他們對傳統節日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知之甚少。中國的傳統節日及習俗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于了解中華文明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有了這樣一個主題。

  活動目標:

  通過學生有目的地參加春節的一些習俗活動,感悟春節中的倫理、情感、文化、信仰等內涵。從而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活動內容:

  參與并描述春節某一個習俗活動的.過程,然后談一談對這一習俗的看法,最后自擬題目寫成一篇短文。

  活動方式:以個人參與活動為主。

  活動過程:

  積極參與“過春節”各項活動,有選擇地確定某一習俗作為本次活動的主題,并查找資料明確這一習俗的發展變化。

  交流匯報:

  假期回來以班級為單位,以自評、互評的方式評出最佳,然后在全年級展示。

  活動評價:

  能夠積極參與春節習俗活動,描述過程具體、不摻假,要有自己的真實體會和想法。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培養學生閱讀理解以及聯想、想像的能力

  2、培養學生合作團結的精神,讀懂所給資料,并能作適當的補充。

  3、初步學會歸納整理所給資料。學會口頭向別人介紹端午節的由來以及相關風俗。

  【教學重難點】

  歸納整理所給資料。

  【教學準備】

  提供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簡單易懂的資料,讓學生對端午節的各個方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把屈原投江的傳說與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連成了清晰的脈絡,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印象,對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能夠完整地掌握

  【教具準備】

  (1)龍舟賽的相關圖片

  (2)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小朋友們,想吃粽子和咸鴨蛋嗎?什么時候才能吃得到呢?(農歷五月初五)知道這一天是什么節日?(揭題: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二、探討新課

  (一)說一說端午節:我們土家族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1、小組討論:大家在小組所以說、議一議。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嗎?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嗎?

  2、匯報:各小組推薦一人發言。

  有的同學已經知道了,請介紹介紹自己知道的相關內容,能把你所了解的端午節節以及這個節日的.來歷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說給大家聽聽(師板書:名稱、來歷、內容、特色)

  3、小結:

  (1)重視端午節。同學們了解得可真不少,是的,中華民族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的人們,同時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燦爛的華夏文明,其中包括許多很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它們形式多樣,凝聚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傳奇色彩,寄托了我國勞動人民最樸實的真摯情感。

  (2)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屈原)師生歸納:對,屈原是我國戰國時期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楚國滅亡后,他滿懷悲憤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體被蛟龍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龍舟爭相競撈,并鳴鑼擂鼓驅趕蛟龍。經過漫長的歲月,這些也便成了一種習俗被流傳下來了。

  (3)端午節做些什么?(掛艾葉、菖蒲,用雄黃涂在小孩的額頭及手足)

  (二)看一看其它地方的端午節

  龍舟賽,大家看到過嗎?我們這里有這個習俗嗎?(湖南有)那么請看到過龍舟競賽場面的同學請舉手,包括當現場觀看過的,也可以包括在電視電影里看到過的。

  1、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概括一下你看時或看后的感受。

  (熱烈、緊張、刺激,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鑼鼓喧天)

  2、如果沒有看到過的,請跟我一起來看看龍舟賽的精彩畫面。

  (網上下載的圖片:連貫播放)

  老師從旁解釋:龍舟,龍頭龍尾身狹長。船手一般有8—20個,持槳坐在兩側,船頭有鼓手。比賽時船手隨鑼鼓聲的節奏,合力劃槳,沖向終點。看,河面上是龍舟一片如出水蛟龍,船手們你爭我趕,奮力拼搏,鼓手們則指揮若定,兩岸的觀眾更是吶喊助威,蔚為壯觀。看過之后,我們確實能感受到龍舟賽的熱鬧與歡騰、緊張激烈。

  我們領略一下那里的茶峒人是怎么過他們的端午日的。

  先請同學們一起靜下心來,走進茶峒人的端午日,感受一下那里的節日氣氛。在聽朗讀時思考一下:

  (投影片1)

  1、茶峒人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與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否相同或相近?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說說理由?

  2、請同學先相互討論一下剛才的問題(投影片1)然后起來來告訴其他同學。

  第一問:茶峒人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歸納:①穿新衣。②用雄黃蘸酒畫王字。③吃魚吃肉。④賽龍舟。)

  第二問:相近的是有用雄黃涂在額頭,但他們寫“王”字,還有就是賽龍舟啦。

  第三問: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歸納:龍舟競賽,競追鴨子)理由呢?(要求簡潔表達就行,老師歸納:熱鬧,有趣等,并適當板書)

  (三)比一比:讓學生比較并說出茶峒人過端午的風俗與我們的異同

  三、小結:同學們,了解這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你有了些什么新的收獲?(點名學生回答)

  四、教學拓展: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還很多很多,比如中秋節、重陽節等,你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查找相關的書籍和利用網絡來知道其中的有關知識。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8

  一.活動時間:

  6月10日-6月18日

  二.活動主題:

  端午節“鏈”結顧客心

  三.活動內容:

  1. “鏈”結顧客心:

  6月10日-6月18日凡購買3000元以上加51元錢即送18k鏈一條

  (素金不參與優惠活動)

  2.端午節舊飾換新顏:

  在端午節期間,顧客可將以前的的首飾拿到××珠寶專賣店/柜換取新的首飾,只收取加工費,同時免費提供清洗服務(非××珠寶店/柜購買的鉆飾也可參加),使所有首飾 “舊貌換新顏”。

  四.活動宣傳與推廣

  (1)在當地發行量的日報或晚報刊登活動宣傳廣告,主題是《端午節‘鏈’結顧客心》,內容包括“端午節‘鏈’結顧客心”、“端午節舊飾換新顏”等活動的.參與細則;

  (2)在各地電視臺做活動宣傳廣告,還可在黃金時間以字幕的形式在電視臺上做“端午節‘鏈’結顧客心”、“端午節舊飾換新顏”活動的意義、參與細則、各地專店/柜地址及電話的詳細廣告。

  (3)在店前做好活動宣傳海報或x展架,在柜臺安排活動咨詢員并設立咨詢電話方便顧客咨詢;

  五.活動控制與評估

  1.在活動中做好顧客咨詢及到達人數、活動參加人數、購買人數、銷售額等做好詳細記錄;

  2.活動后期做好活動將以上數據及媒體投放頻次、代理商反饋意見等收集至××珠寶推廣總部品牌規劃部做好活動評估、總結,以便提供更好的營銷服務給加盟伙伴。

  六.活動經費預算

  1.宣傳費用約3000元;

  2.x 展架:85元;

  3.總計:3000+85=3085元。

  二.端午節珠寶促銷主題:“端午節”圓夢鉆石超值送

  一.活動時間:

  6月10日-6月18日

  二.活動主題:

  圓夢鉆石超值送

  三.活動內容:

  1. 圓夢鉆石柜:

  設立 “圓夢鉆石柜”,即對部分鉆飾和翡翠超值價銷售,最低價達510元,圓顧客一個超值鉆石夢。

  2. 愛心帽買就送:

  凡在“端午節”期間購買××珠寶鉆飾或翡翠者即送××珠寶愛心太陽帽,每天限送18頂愛心太陽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四. 活動宣傳與推廣

  (1)在當地發行量的日報或晚報刊登活動宣傳廣告,主題是《××珠寶——圓夢鉆石超值送》,內容包括“圓夢鉆石柜”、“ 愛心帽買就送”等活動的參與細則;

  (2)在各地電視臺做活動宣傳廣告,還可在黃金時間以字幕的形式在電視臺上做“圓夢鉆石柜”、“ 愛心帽買就送”活動的意義、參與細則、各地專店/柜地址及電話的詳細廣告。

  (3)在店前做好活動宣傳海報或x展架,在柜臺安排活動咨詢員并設立咨詢電話方便顧客咨詢;

  五. 活動控制與評估

  1. 在活動中做好顧客咨詢及到達人數、活動參加人數、購買人數、銷售額等做好詳細記錄;

  2. 活動后期做好活動將以上數據及媒體投放頻次、代理商反饋意見等收集至××珠寶推廣總部品牌規劃部做好活動評估、總結,以便提供更好的營銷服務給加盟伙伴。

  六. 活動經費預算

  1. “太陽帽費用:15元×18×5=1350元;

  2. 宣傳費用約3000元;

  3. x展架:85元;

  總計: 1350+3000+85=4435元。

  二. 端午節珠寶促銷主題:我最喜歡的定情信物

  三. 一.活動時間:6月10日-6月18日

  二.活動主題:端午節大團購

  三.活動內容:

  6月10日-6月18日凡購買鉆飾或翡翠即優惠100元

  (素金不參與優惠活動)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實施方案06-17

【經典】實施方案02-23

(精選)實施方案02-29

實施方案[經典]10-01

實施方案(精選)11-07

實施方案[精選]01-29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_實施方案_06-09

(經典)實施方案04-14

實施方案08-18

【精選】實施方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