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床科室護理質量控制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臨床科室護理質量控制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臨床科室護理質量控制方案1
1、構建分層管理小組
對護理人員的能力、考評測試、臨床培訓成績以及經驗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后,根據層次管理制度對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分級。主要3個管理層面,護士長、責任護士以及執行護士。其中,護士長負責對全部病房的工作進行管理;責任護士主要引導執行護士對患者的護理、治療、健康指導以及檢查等工作,另外,嚴格監督并指導執行護士的日常工作;執行護士主要對具體操作進行負責,及時發現、上報患者出現的問題。對婦科人力資源以及病床實際情況進行考慮后,確定人員配備。如根據我院婦科人力資源和病床實際情況,人員配置如下:1名護士長,4名責任護士,2名執行護士。護士長的選擇,嚴格按照競聘上崗制度選擇;責任護士要依據競爭上崗制以及業務能力水平作為參考依據,擇優擔任;準責任護士要具備本科、大專畢業證以及護士職業資格證等;執行護士主要由具備中專畢業證以及護士職業資格證的人員任職;責任護士對執行護士起指導作用。
2、護理層級管理法
護理層級管理模式主要由護士長、責任護士以及執行護士構成,逐步構建為醫生、護士與患者三者之間的工作模式,實施責任護士全面責任制以及連續排班制度,對各個小組的護理方案進行制定,正確實施護理操作步驟,對護理服務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檢查。護士長對本科室的護理工作全面負責,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護理方法進行適當調整。
3、排班制度
醫院不同科室的工作量受到工作時間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根據不同科室,制定出相對應的排班制度。制定連續8h工作3班制,減少交接班次數,增強安全系數,如將工作時間分為3個階段:每個時間段安排的值班人數不能少于6個人,排班時根據床位分為3個責任小組,安排責任護士進行全面負責;另外,人員配置可以根據以下時間段進行分配,根據各個時間段的工作量以及護士的工作狀態,對護理人力資源進行合理調配。
4、在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中護理層級管理的作用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在護理理念中,需要增加人性化理念,患者在對醫院醫療水平進行關注的同時,越來越多地關注醫院護理質量。責任管理逐漸成為現代管理的發展趨勢,在醫院實施責任管理,能夠有效提高醫院管理水平,促進醫院管理的健康、快速發展,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體現出護士的價值。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能夠對護士護理水平和質量進行全面反映。制定層級護理崗位,主要以護理人員自身工作能力、技術水平作為劃分崗位的重要依據,并實現崗位職責與技術水平的互相結合,進而充分將護理人員的作用發揮出來。進行分層管理時,以護理人員的等級、能力水平等為主要依據,設定出不同的崗位和等級,確定其工作崗位,使其履行相應崗位的責任、內容。一方面,能夠對各個等級的護士工作責任進行明確,能力水平高的護士主要擔任指導工作,主要對層級較低的護士工作進行指導;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服務水平,提高護士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壓力感,激發工作熱情,防止出現盲目操作現象,有效提高護理質量。護理層級管理制度,對患者來說,能夠在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建立對應關系,能夠讓護士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進而增強護理內容的明確性,隨時對患者病情的發展變化進行掌握。另外,還能夠加強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了解,建立友好、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消除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陌生感,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加快患者身體康復速度,而且還能夠增強患者護理滿意度。某醫院中有56名護理人員,所選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0~45歲,平均(25.3±2.5)歲;學歷:31名本科,16名大專,9名中專。運用隨機分配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對照組護理人員采用傳統功能管理模式,研究組運用護理層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人員配備法、護理層級管理法等。結果表明,研究組護士的護理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證明在醫院臨床護理管理過程中運用護理層級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增強護理人員責任心和責任感,提高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護理層級管理能夠對護理人員的授權進行充分體現,領導階層將工作逐層分派下去,進行管理時,護士長對責任護士進行授權,責任護士主要負責護士長進行授權的內容,責任護士對執行護士進行授權,執行護士負責責任護士的授權內容;此外,護士長對醫院科室的各項工作內容進行負責。這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臨床科室護理質量控制方案2
學習情境的設計方法與不同專業的內容特征有很大的關系。在護理專業臨床護理教學中,如何將工作過程融入學習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真實的工作過程,其前期的教學準備———學習情境方案設計至關重要。筆者根據護理工作過程的特征,以“妊娠高血壓疾病病人的護理”學習情境為例,從主要的幾個方面簡要介紹在護理專業婦產科護理學習領域中,設計學習情境方案的體會。
1.1工作情景描述
“工作情景描述”必須是對真實工作過程的客觀表述,如“妊娠高血壓疾病病人的護理”情景描述如下:病人入院后,護士測量生命體征,建立病歷,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根據醫囑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重點是硫酸鎂用藥治療的護理。住院期間護士協助醫生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預防病情向重癥子癇、并發癥發展,配合醫生進行子癇的應急救護,并有針對性地從心理、飲食、活動與休息、大小便等方面進行健康指導,促進病人康復,并對病人進行出院指導。
1.2學習任務
在教師及臨床護士的指導下完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人的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學習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病理及發病機制、臨床分類及表現、輔助檢查及處理要點,初步會對該病人進行身心狀況評估,為病人制訂護理計劃。能運用本病的知識,基礎護理、內科護理的關聯知識與護理技術等,在工作情境中正確實施護理措施。
1.3與其他學習情境的關系
對“與其他學習情境的關系”的分析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縱向、橫向聯系,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分析與應用能力。在本情境中,筆者在分析與其他學習情境的關系時,不僅注重本學習領域的內在聯系,還擴展到基礎護理、內科、藥物等其他學習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如學生目前已經能夠:
(1)掌握正常妊娠生理、妊娠診斷、妊娠期護理的基本知識;
(2)掌握相關藥物、基礎護理知識與技能、內外科護理知識。
1.4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是學生學習本情境后應達到的狀態,包括認知、動作技能和情感3個方面,同時在目標描述時應符合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明確的能力表述,二是必須明確表述實踐與理論的關系。針對以上要求,“妊娠高血壓疾病病人的護理”學習目標是:
(1)認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病因、病理等疾病概要;
(2)初步會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
(3)初步能對該病病人的病情變化、用藥、并發癥進行動態觀察;
(4)能配合醫生并與其他護士合作,針對性地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和緊急救護;
(5)能運用交流溝通技巧,對病人進行健康指導;
(6)在護理病人過程中學會團結協作、關愛病人。
1.5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要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即每一個學習目標應有相應的學習內容的支撐。本情境的學習內容包括:
(1)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概要:特征、病因、病理;
(2)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人護理評估:健康史、身體狀況、心理社會狀況、輔助檢查、處理要點;
(3)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分類、首選用藥、并發癥;
(4)妊娠高血壓疾病病人的護理措施:入院病人的常規護理;病情變化的觀察、并發癥的預防;硫酸鎂用藥護理;胎兒監護;子癇病人護理;
(5)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識: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休息活動指導、大小便護理、出院健康指導;
(6)團結協作、關愛病人。
1.6教學條件
教學條件應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及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客觀反映,包括教師與學生情況、教學場地、設備、學習資料。特別是教學設備應盡量根據實際工作過程的需要在課前做好準備,如本次課教學設備有胎心監護儀、開口器、吸痰管、血壓計、稱、給氧設備、多功能護理人模型、多媒體設備、護理記錄單等。
1.7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
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能反映出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特點。本情境學習將全班分為多個小組,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以正面課堂教學和獨立學習為輔。教學方法以項目教學法貫穿教學全過程。
1.8組織流程及教學時間
組織流程反映一個學習任務完成的整體構思,是教學組織形式與方式方法的具體反映,必須有可操作性。本學習情境總學時:11學時。組織流程如下:
(1)教師提出學習任務,提示完成本任務的工作流程及所需要準備的相關知識,提出學習要求(1/2學時);
(2)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任務,制訂完成本任務的基本工作程序、小組成員分工等(1/2學時);
(3)通過教材、學材、網絡、醫院采集相關案例,學生自主收集“妊娠高血壓疾病病人的護理”相關信息(3學時);
(4)小組交流每個人的學習體會,討論、匯總已收集的信息,展示成果(1學時);
(5)在教師的指導下全班討論、歸納出妊娠高血壓疾病病人的護理計劃(3學時);
(6)實施護理措施,采用臨床綜合技能場景教學。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完成專科知識與基礎護理技術的臨床實際運用(2學時);
(7)總結與評價:階段性(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及終結性評價相結合(1學時)。
3.9學業評價在常規的終結性評價基礎上,更注重整個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并采用自評、學生互評及教師評價三位一體的形式。根據護理工作的特點其評價內容主要有:
(1)能按時完成任務;
(2)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3)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4)團結協作、溝通能力強;
(5)綜合能力較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能力;
(6)技術操作運用正確、嫻熟;
(7)有較強的應變能力。
2.1學習情境方案設計的作用
2.1.1學習情境方案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集中體現在護理專業職業教育模式的實踐和研究中,我們除了需要解決在校企合作機制和實習基地建設等宏觀管理層面的'問題外,還需在微觀的教學層面上,積極探索符合臨床護理工作過程要求的新型課程模式。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課堂教學,形成圍繞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學與項目訓練,以工作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中,而教師在授課前設計好學習情境方案,是實施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必備的首要教學環節,它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藍本,也是體現教育教學理念的過程,還能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個性。
2.1.2學習情境方案是組織好教學的基礎工作過程系統化模式下的教學,是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職業資格為課程標準,課程主要載體是項目或任務,并突出能力培養。此模式下的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導演,起主導作用,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只有在精心準備方案設計的前提下,才能讓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取得最大化的學習效果,教師才能更有效地組織、統籌課堂教學活動。否則整個教學過程極容易出現課堂松懈、流于形式的現象,所以學習情境方案設計是組織好教學的基礎,其在教學中的地位,猶如設計藍圖對大廈的作用。
2.1.3是確保學生掌握護士資格考試相關知識的必要保障對護理專業來說,臨床護理教學還需圍繞護士資格考試實現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工作過程教學模式下的臨床護理教學,既要指導和組織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熟悉工作過程,同時又必須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從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因此,教學組織者必須能較好地掌控課堂的核心內容,做到心中有計劃、教學有目標、學生學習有方向。
2.2學習情境方案設計的原則
2.2.1基本原則學習情境方案設計在基本原則方面與傳統的教案有共同之處,具有綱領性原則和組織到位原則。學習情境方案是整個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活動的設計大綱,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藍本,不能成為教材的復錄或教師的講稿,即學習情境方案是綱,任務書、指導書和課件等是目。
2.2.2客觀、全面反映典型工作任務原則學習情境首先應當是從職業工作實踐中提煉、總結出來的,而不是按主觀“設計”出來的,因此應當客觀、全面地反映典型工作任務所包含的職業信息,結合學校教學資源、教師和學生等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學習情境設計的重點是設計與表述能夠反映這一學習情境的學習任務。
2.3教學中不拘泥于學習情境設計方案
學習情境設計方案是教學前準備的材料,在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過程中,各種不同的情境隨時有可能發生,當我們精心準備學習情境設計方案,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學習與訓練時,又不可過分拘泥于這個設計,應大膽地給學生展示自己、發表自己心得體會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學習情境方案的設計是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模式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是工作過程系統化模式下教學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本文的學習情境方案實例雖經筆者認真研究撰寫并在教學中進行了初步實踐,但對護理專業來說,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模式的改革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在設計與編寫過程中可能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此僅拋磚引玉,并敬請同行斧正。
【臨床科室護理質量控制方案】相關文章:
科室護理質量控制方案(通用13篇)08-15
質量控制方案09-27
護理質量控制總結(通用15篇)10-30
醫院感染質量控制方案(精選10篇)04-10
工程質量控制措施方案07-08
醫療質量控制方案(通用5篇)09-27
護理質量改進方案(通用10篇)11-02
護理質量提升方案(通用8篇)10-16
科室優質護理實施方案(通用16篇)11-09
醫療質量控制方案集錦(通用13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