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時間:2024-03-15 17:20:06 禧雯 方案 我要投稿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通用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通用10篇)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1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全面落實,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全面完成“一個目標、兩個重點、八項建設”工作任務,醫院研究決定,從現在開始,在全院開展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標

  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為契機,以鞏固醫院標準化建設成果為動力,以打造“三優服務”為追求目標,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規范服務行為、優化服務流程,突出學科建設,夯實發展基礎,提升醫院綜合服務能力,使醫院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健康、快速發展。

  二、活動范圍

  各科室、各崗位及全體員工。

  三、活動內容

  (一) 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1、狠抓質控核心制度落實

  提高質控質量。每月兩次對醫療質量督導組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突出重點質控。對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抓”,督導到科、落實到人。細化質控環節。使每一個質量管理記錄本、關鍵環節、問題都能追溯到責任人,有的放矢。

  2、強化病案管理

  加強病案知識培訓。組織醫務人員系統學習病案管理知識。試行“跟查代訓”。低年資醫師和病歷書寫問題醫師,跟隨病案質量督導組參與病歷檢查。開展病歷點評。組織病歷書寫大賽,定期開展病歷點評,對優秀病歷和問題突出病歷組織全院進行現場展示。

  3.加強患者入出院指導和隨訪

  強化患者入出院指引和相關告知。完善轉科、轉院交接流程,認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導;加強出院患者一級隨訪。利用“易隨診”系統,扎實做好患者一級隨訪工作;拓展“院后服務”。在電話隨訪的基礎上,對周邊或適宜病人,提供上門復查、用藥、康復指導等服務;積極接待和處理投訴。公開醫療糾紛解決途徑和流程,及時組織討論和評估,最大限度保障院患雙方權益。

  4、延伸多學科會診

  加強會診中心建設。依托省腫瘤醫院淄博分院優勢,加強由省腫瘤醫院專家主持的腫瘤多學科會診中心建設。延伸會診范圍。將多學科會診制度延伸到內科、外科等科室,為患者提供最優化個體化診療方案。

  (二)持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開展體驗式服務

  加強護理精細化管理。全面推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模式,在所有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積極倡導親情化服務、無鈴聲服務。強化床邊護理工作制,將護理工作重心前移至患者床旁;和諧護患關系。切實做好對患者的全面準確評估、病情觀察、健康宣教、康復指導、心理護理等工作,提升護理工作質量。

  2、提高護理質量

  開展品管圈質量改善活動。落實規范要求,完善制度標準,提高護理人員安全管理意識;加強優質護理服務長效機制建設。強化支持保障系統建設,減輕臨床一線護士負擔,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廣泛聽取患者及家屬意見。著重從患者體驗的角度每月進行滿意度調查,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達到病人滿意。

  3、加強培訓考核力度

  加強人文知識學習。強化護理文化建設,制作護患溝通文化展板,積極打造磁性科室;加大優質護理考核力度。定期召開護士長專題會議,開展護理服務明星評選活動,在科室設立榮譽榜,營造人人爭做服務明星的氛圍;提升護士職業素養。規范護士儀容儀表、語言、行為管理,組織《護士禮儀規范》學習,觀看護士基礎服務禮儀視頻資料。

  (三)切實改善門診醫技服務質量

  1、優化就醫流程

  簡化就醫環節。明確各診室、各崗位職責(或兼責),實現門診服務無縫隙全覆蓋。對行動不便患者到一樓為病人抽血;完善就診流程。科學規劃門診布局;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實行錯時服務、互補服務,縮短患者等候檢查、出報告時間。

  2、提升服務質量

  選派高年資醫師坐診。保證門診患者疾病診斷率;提高業務水平。加強外出學習及科內培訓質量;保證報告準確。堅持雙人簽字,保證各項報告單正確率。開展微笑服務。所有窗口科室對患者實行文明用語、微笑服務。加強用藥指導。使患者能夠明白如何用藥。

  3、強化導醫服務

  提升服務層次。對導醫溝通技巧、業務知識、慢性病簽約、專家出診等情況培訓;改善服務措施。實行站立式、走動式服務,變被動回答為主動介紹、引導,分診到位;改進服務態度。通過調查問卷、專題會,定期征求臨床科室、病人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四)理順拓寬行政職能科室服務渠道

  1、提高工作效率

  增強工作時效性。對醫院安排工作限時辦,對一線需要工作及時辦;加強工作主動性。變臨床、醫技科室往上走為職能科室往下跑,下送、下收、下傳、下聯,為一線提供優質、高效和快捷的.服務。

  2、加強溝通交流

  暢通臨床醫技科室與職能科室的溝通渠道。實行職能科室掛包制,每周至少1次深入掛包科室調查了解工作落實、需求情況,幫助解決問題;促進職能科室之間的溝通。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分工不分家,共同完成好工作。

  3、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人員素質。強化管理知識、專業知識、醫德醫風、傳統文化等相關知識培訓,增強服務能力;強化服務管理。落實崗位職責,將管理寓于服務之中,改進管理措施,注重服務質量。開展互評互促活動。每月組織臨床醫技科室對職能科室進行評價,結果與績效掛鉤。

  4、創造便捷就醫環境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就醫環境。加快門診病房綜合樓建設步伐,為患者提供清潔、溫馨、舒適、私密性良好的診療環境。開展惠民服務。健全便民設施,嚴控患者費用不合理增長;完善各類標示。使患者按照標示就能找到目的地,順利、安全就醫。

  5、提升后勤保障服務質量

  建立綜合調度保障體系。通過網絡、電話、人員銜接,確保24小時應急服務。強化外包單位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對保潔、膳食等工作進行檢查,提高飯菜、保潔質量,提升服務品質。加強巡檢。主動服務,做到叫修與預防維修相結合。探索后勤信息化管理。暢通信息溝通渠道,使數據收集更快捷,提升后勤管理運行保障能力,提高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確保設備安全正常運行。做好設備驗收、維護及保養,加強操作人員培訓,定期巡檢,建立安全運行檔案。

  四、活動步驟

  每個階段不分時間,各項工作穿插進行。

  (一)宣傳動員階段。(20xx年3月17日至4月1日)

  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各科室對活動方案進行傳達學習,積極營造活動氛圍。各相關科室制定相應詳細工作計劃、工作措施。

  (二)自查提高階段。(20xx年4月1日至12月31日)

  各科室找出服務的不足,制定服務標準和流程,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自身確實存在的問題。各科室要克服“差不多”、“說得過去”等平庸思想,結合自身實際,創新思維,高點定位,圍繞服務、技術、便民、效能等方面作文章,形成百花齊放、競相提升的工作氛圍。

  (三)考核督導階段。(20xx年6月1日至12月31日)

  由各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考核,由社會服務部進行征求意見,并將分數與每月績效相結合。

  (四)總結表彰階段。(20xx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科室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醫院將對整個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評價,總結經驗,建立服務提升的長效機制。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科室(崗位)、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五、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保證活動順利開展,成立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對活動指導、協調工作,各組成員要認真履行責任,推進各項工作的完成與落實。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體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開展服務提升年活動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認識,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活動之中。通過開展活動,形成人人講優質服務、處處抓優質服務、事事出優質服務的良好氛圍,使服務速度更快、服務水平更高、服務質量更優。

  (三)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科室負責人作為開展活動的主要責任人,切實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服務提升年活動與日常工作及醫院標準化建設相結合,根據自身工作實際,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創新工作思路,充分挖掘潛力,研究制定本科室的具體實施方案。及時向宣傳組匯報工作亮點。

  (四)及時總結,不斷完善。在開展活動中,各科室要認真總結各自的做法和經驗,及時提出完善科室工作的方案和措施。將加強對活動的宣傳,樹立先進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和激勵作用,改進不足之處,推進各項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確保服務提升年活動取得實效。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2

  為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貫徹落實縣衛生會議部署,持續推進“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和“三好一滿意”活動,切實加強醫藥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根據縣衛生局關于印發《20xx年盧氏縣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盧衛字[20xx]17號),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醫患安全為目標,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探索建立醫院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和醫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使醫療服務更加貼近患者,貼近群眾,貼近社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促進我院各項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活動范圍

  獅子坪鄉衛生院及各村衛生所,參照執行。

  三、活動目標及內容:

  (一)成立醫療服務質量管理控制組織。

  成立醫療服務質量管理控制組織以醫療質量管理控制制度管理人、約束人、獎懲人。

  1、成立醫療質量管理控制組織,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督查依法執業情況和接受投訴、咨詢,有記錄。

  2、醫療、護理、藥事、院感等各質量管理組織做到每周有質量檢查重點,每月有質控小結,每季有質控工作通報,并及時研究、處理醫療質量問題。

  3、改善住院服務,滿足病人需求。病區臨床醫師在崗率100%;規范開展護理服務,危重病人護理合格率≥90%。護理病區病人滿意度達90%。

  4、嚴格依法執業,大力宏揚白求恩精神,加強執業道德和行業作風建設,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醫護人員持證執業率達100%;患者和社會對醫院醫療服務的滿意度≥90%。

  (二)抓科室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改善就醫環境

  進一步加強現有科室建設,制定專科建設規劃和實施措施,增加服務內容,拓展服務范圍,向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全面、質量更高、專業性更強的醫療衛生服務。

  1、優化流程,簡化環節,科室布局合理,提高掛號、收費、取藥等窗口人員工作效率,縮短患者等候時間。

  2、采取措施縮短各項檢查、報告等的等候時間。

  3、為患者提供清潔、舒適、溫馨、私密性良好的`診療環境和便民服務措施,門診提供候診椅,病房提供飲水、輪椅、擔架車、空調、電視等設施。

  4、積極加強中西醫科、中醫針灸等專科建設,按照專科標準,制定專科建設規劃和實施措施。

  (三)規范診療行為,提供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

  加強和執行醫療核心制度,以法行醫,以常規診療,規范診療行為。抓好診療工作的及時性、規范性、準確性和連貫性,落實好“三合理”診療規范,減少醫療差錯和失誤,保證醫療終末質量的提高。

  1、嚴格貫徹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核心制度執行到位,其中,疑難危重病例討論、術前討論、死亡病例討論率達到100%。對病歷管理要重點加強運行病歷的實時監控與管理。

  2、臨床用血科學、合理,成份輸血率≥90%,全血、成份輸血適應癥符合率達100%,無輸血安全事故發生。

  3、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因病施治。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實施檢查,控制不必要的檢查;按照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選擇用藥,盡量為患者選擇同類低價藥品。

  4、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制定和完善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開展臨床用藥監控,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

  (四)加大檢查考核力度,落實醫療責任追究制度

  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新出臺的《醫師定期考核辦法》、《處方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獎懲規定,并認真檢查考核,與每個醫務人員的考核評價掛鉤。

  1、嚴格貫徹執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做到依法執業,行為規范。

  2、建立醫務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依法查處違反行為并予以公示和懲罰。

  3、制定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防范預案,建立科學合理的醫患糾紛處置組織體系和處置程序,妥善處理醫療事故爭議,全面及時上報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和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報告率100%;確保20xx年度不發生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

  4、執行《處方管理辦法》,加強處方規范化管理,按藥品通用名處方,制定醫院處方集,探索開展處方點評工作,登記并通報不合理處方。

  5、按照《醫師定期考核辦法》制定本院醫師考核辦法,做到公平、公正。

  (五)加強醫患溝通制度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建立健全醫患溝通制度,加強學習,提高溝通水平,建設和諧醫院

  1、建立醫患溝通考評制度和組織,不定期查看執行情況和定期抽查集體考評相結合,針對問題加強學習溝通內容與技巧。

  2.規范醫患溝通內容、形式,交流用語通俗、易懂,服務態度良好,語言文明禮貌,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增強醫患感情交流,增強溝通效果。

  3、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和選擇權,加強各同意書的執行情況。重點是疾病診斷情況、治療手段、重要檢查、手術方式及風險、預后、費用、與疾病相關的注意事項等充分告知,尤其注重其中的內容。

  4、嚴格執行收費政策,服務項目、藥品價格實行全面、規范公示制。

  5、完善患者投訴處理制度,公布投訴電話、信箱,及時受理、處置患者投訴。

  6、采取多種方式,收集患者意見,及時改進工作。

  (六)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能力建設,提高醫療緊急救治水平

  改進和完善急救管理制度,強化急救重要性教育,組織學習和演練,提高急救能力和質量。并堅決做到“六個必須堅決執行”。

  1、提高急診科(室)能力,醫務人員相對固定,值班醫師勝任急診搶救工作,科學、合理、規范救治。

  2、加強急救能力培訓并演練,一是考查基本急救準備情況;二是考查如心肺復蘇、中毒等緊急救治情況。

  3、做到急診綠色通道通暢、制度健全、設施設備、急救物品完好率達100%:院內病區急診會診、搶救5分鐘內到達,急診病人處理及時,急救醫療技術操作規范;急診急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85%以上,病房危重病人及時轉診。

  4、堅決做到“六個必須”,先救人后收費、辦手續。

  (七)加強學習培訓,從根本上提高醫療質量

  加強法律法規和各科“三基”學習,保證學習時間和成效,定期組織考核,實行獎優懲劣,保證醫療質量的提升。

  1、制定各科室學習計劃及考評辦法,做到有計劃性、有針對性、有合理性、有成效性。

  2、強化“三基三嚴”訓練,有“三基三嚴”訓練計劃,安排、記錄、考核和獎懲的制度及措施,并認真落實。

  3、嚴格執行診療護理常規、規章。診療、護理常規考核合格達100%;嚴格執行省衛生廳下發的病歷書寫規范;抗生素臨床應用管理規范以及手術分級管理規范。門診病歷合格率、住院病歷甲級率≥90%,無丙級住院病歷,處方合格率≥95%。

  四、組織領導

  職 責:

  (1)按照上級要求,全面組織領導本院“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制定實施方案,安排布置工作。

  (2)定期組織召開各專項工作組及社會監督員會議,聽取匯報和收集意見,掌握活動動態,研究解決問題,不斷推進工作。

  (3)督促檢查醫院“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的落實情況;

  (4)組織對“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進行評價總結。

  職責:

  (1)負責創建活動期間相關文件、材料的形成及創建資料的收集、整理及工作總結。

  (2)建立健全各科室質量管理組織,明確院長作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

  (3)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督導檢查制度等。強化全員質量意識。

  (4)質量管理控制的重點是病歷、處方質量,藥品使用的合理性,手術的效果,醫療工作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醫療隱患和病人、家屬反應的問題調查、處理情況等。尤其醫患溝通制度、緊急救治能力、“三基三嚴”的督查。

  (5)定期專題研究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的工作,確立質量與安全工作的重點目標,組織開展經常性監督檢查,針對存在問題落實持續改進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開展“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是醫療衛生系統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的一項重大舉措。各科室要提高對加強醫院管理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確保“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各項目標的實現。健全領導機構,落實人員職責,加強組織領導。必須把強化醫院管理作為首要任務,認真部署,嚴格要求,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各科室要結合實際,對照重點要求,抓住重點薄弱環節,制訂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既突出重點,又以點帶面,全面改進醫院管理。

  (三)加強交流,深入宣傳。各科室要總結“醫院管理年”活動中好的做法和經驗,采取多種方式組織交流。要繼續做好宣傳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推動“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深入開展。

  (四)立足長遠,健全機制。加強和改善醫院管理,是一項長期任務,要探索建立醫院管理評價制度和長效機制,體現長期效果,實現持續改進。因此,各科室要認真分析這次活動的經驗與教訓,并以此活動為契機,建立健全醫院管理的長效機制。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3

  為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充分展現全市衛生系統精神風貌,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醫患安全為目標,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認真查找和解決醫療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升質量、提高水平,努力改善患者的就醫感受,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二、活動范圍

  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心血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執法監督機構。將各類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活動范圍,實現醫療衛生系統全覆蓋。

  三、工作目標

  (一)加強班子和制度建設。全面落實各項衛生行政管理政策,著力解決綜合管理中存在的水平不高、管理渙散、制度缺失、政令不通等問題,實現醫療單位紀律嚴明、管理嚴格、政令暢通、心齊氣順的目標。

  (二)加強和規范質量建設。全面落實各項醫療服務核心制度,著力解決醫療衛生管理中存在的規范不嚴、操作不當、質量不高等問題,實現醫療單位規程齊全、照章辦事、按規操作、合理診療的目標。

  (三)加強行風建設。全面落實行業監督防控制度,著力解決藥品和醫用耗材購銷不規范、醫療環境較差、服務態度不好等問題,實現醫療單位藥品購銷規范、診療環境優化、服務態度明顯好轉的目標。

  四、工作內容

  (一)加強班子建設,提升管理能力。一要明確責任。院長是醫院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要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質,堅持正確的政績觀。院長要盡量減少臨床專業技術服務,以主要精力加強和改善醫院管理、維護公益性質。二要強化考核。院領導要定期研究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改善服務態度等工作,確立質量與安全工作重點目標,組織開展經常性監督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落實持續改進措施。要建立科室每周一次、醫院每月一次的醫療服務質量講評分析會,查擺問題、分析原因,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確保醫療安全。三要加強督導。要全面推行醫院院務公開制度,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接受群眾監督,聽取群眾意見;要結合醫師定期考核、醫務人員醫德考評等,建立醫院及其醫務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院長重點要體現在“接地氣”上。

  (二)健全工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一要整章建制。各級醫院要根據職責分工,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省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實施細則》及醫院建設標準、醫務人員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新醫改政策要求,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二要規范操作。在具體工作中要嚴格依法執業,行為規范。三要嚴格獎懲。要根據相關制度制定具體的違規懲處規定,引導約束全體醫務人員按章辦事、按規操作,并建立長效機制,扭轉因制度不落實、執行不力而引發醫療安全隱患等問題。

  (三)規范醫療行為,消除安全隱患。一要嚴格落實各項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制度。堅決落實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醫院核心制度。二要加強重點環節質量控制。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重點加強手術室、產房、重癥監護病房(ICU)、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新生兒室、內窺鏡室等部門感染管理工作,提高醫院感染診斷水平,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加強醫療技術和人員資格準入,嚴格對大型醫用設備、介入技術、人工關節等高新技術的準入和臨床應用管理,維護患者安全,堅持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因病施治。三要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營造關愛患者的氛圍。臨床護理工作要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融入日常護理工作中,倡導微笑服務,努力營造關心病人、愛護病人、尊重病人、幫助病人的氛圍。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強化分級護理質量管理,切實落實基礎護理和危重癥病人的護理質量,確保患者醫療安全。

  加強對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管理,提高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健全護理業務培訓制度,強化護理人員“三基三嚴”訓練與考核,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和質量。四要開展專項活動。各級醫院要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引進,大力發展重點學科。要開展以衛生政策學習考核、醫療護理技術操作演練、醫療文書書寫、科研成果展評等為內容的崗位練兵活動,提升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服務能力和水平。各縣區衛生局要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理論測試、督查考核、專家點評、突擊演練、滿意率調查等活動,檢驗質量大提升活動的成效。五要采取切實措施,努力降低次均醫療費用。

  全市各級公立醫院要以20xx年次均住院費用為基數,做到零增長,并采取綜合措施,降低藥占比,努力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一是要繼續執行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制度;二是采取切實措施,提高基本藥物使用率。三級醫院基本藥物使用率不得低于15%,二級醫院不低于30%,基層醫療機構不低于80%。新農合患者目錄內藥品使用率市級三級85%以上,市級二級90%以上,縣級醫療機構95%以上;目錄內診療項目使用率市級醫療機構比例80%以上,縣級達到85%以上;三是繼續開展臨床路徑、單病種費用限價管理;四是開展預約診療、錯峰服務、延長專家門診時間等具體措施,使患者的就醫感受明顯好轉。

  (四)加強學科建設,注重人才培養。一是強化學科管理,加大學科資源投入,增加臨床績效。加強單位和科室重點學科管理,建立學科建設領導小組,實行學科帶頭人負責制,明確人員分工,制定學科規劃和具體措施,建立醫療、教學、科研、財務、質控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等相關檔案。加大經費和設備投入,單獨設帳,加強學科帶頭人經費使用自主權,建立經費管理監督審計制度,確保經費按計劃使用、支出合理規范。鼓勵引進新技術新項目,提高診療水平,臨床績效逐年增加。二是強化梯隊建設,培養后備人才,提高科研水平。

  培養學科帶頭人的管理能力、創新意識和學術水平。深挖后備學科帶頭人的發展潛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梯隊結構合理。建立橫向人才培養制度,學科內每年派出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加大人才儲備。明確學科發展方向,使其能夠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鼓勵聯合攻關課題,爭取國家和自然基金課題,每年有在國內外核心期刊雜志發表的論文,每兩年有市廳級進步二等獎1項以上。科研成果能夠被廣泛推廣,對學科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五)強化防控機制,改進行業作風。深入開展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加快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省統一實時監控軟件的安裝運用,加強廉潔風險防控,全面提升醫院管理和行風建設水平。一要加強財務管理。要堅持“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原則,醫院一切財務收支必須納入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嚴禁醫院、部門、科室設立賬外賬和“小金庫”。建立科學決策機制,實行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重大項目必須經集體討論并按規定程序報批。實行分級負責,責任到人。要向社會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

  在顯著位置通過多種方式(如電子觸摸屏、電子顯示屏、公示欄、價目表等)公示醫療服務價格、常用藥品和主要醫用耗材的價格。二要加強物資管理。加強藥品、材料、設備等物資的管理,嚴格實行醫院成本核算制度,堵塞漏洞,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和藥品、材料消耗。要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關于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管理規定,嚴禁擅自網下采購。三要加強收費管理。嚴格執行住院患者費用一日清單制度,將藥品、醫用耗材和醫療服務名稱、數量、單價、金額等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時,提供詳細的'總費用清單。要接受患者價格咨詢和費用查詢,如實提供價格或費用信息,及時處理患者對違規收費的投訴。要完善醫療服務項目的病歷記錄和費用核查制度,定期對患者費用進行核查,病歷沒有記錄的醫療服務項目不得收取費用。四要加強行風督查。充分運用衛生系統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醫務人員,自覺抵制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堅決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斷增強遵紀守法自律意識。堅持合理檢查、合理診斷、合理用藥、合理治療,進一步完善行業監管制度,嚴格醫療服務行為監督。加強醫患溝通,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和選擇權,維護患者合法權益,暢通投訴渠道,及時處理化解矛盾和糾紛。

  (六)開展創建活動,弘揚醫院文化。通過一系列創建活動,使醫院形成“優質、奉獻、誠信、創新”的濃厚氛圍。一要開展優質服務創建。具體為:加強窗口服務管理,創新窗口便民方式,配備相當工作力量,提高窗口工作效率,縮短患者等候時間。科室樓層合理分布,標識指示規范清晰、醒目易懂。內外環境整潔、舒適,服務診區安全、溫馨。服務態度良好,語言文明規范,不說服務忌語,堅決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落實“首診負責制”和“首問負責制”。提供雙休日辦理出入院手續服務,新農合患者大病保險實行出院即報。二要開展平安醫院創建。具體為:抓好醫療安全責任制、生產安全責任制、治安消防安全等責任制的落實,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強化治安防范工作,認真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治安防范工作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措施,突出抓好門診、財務、藥品、劇、倉庫、微機、配電室等重點部門的管理。根據公安部門要求,安裝電子監控系統。加強內部保衛工作,建立健全保衛組織,二級以上醫院全部設立警務室,提高保衛人員素質,配齊器材和設備。積極配合公安部門綜合治理醫院周邊環境,防止和及時處置“職業醫鬧”,確保醫院正常工作環境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

  五、實施步驟

  (一)工作部署階段(20xx年12月)。

  市衛生局制定下發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各縣區衛生局和市直各醫療單位根據市衛生局的安排,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特別是針對服務態度不好、服務質量不高、患者意見大等問題要制定具體獎懲措施,切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0月)。

  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制定實施細則,全面落實活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要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各縣區衛生局和市直醫院要及時將各醫療機構活動開展情況以工作信息形式報送市衛生局,每月至少報送一次。

  (三)督導檢查階段(20xx年11月)。

  各縣區衛生局對本轄區開展醫療服務質量大提升活動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確保醫療質量服務提升活動落到實處。市衛生局將組織力量,對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質量大提升活動進行全面考核測評,同時納入對縣區和市直單位考核目標。

  (四)總結交流階段(20xx年12月)。

  各縣區衛生局要采取各種形式組織召開經驗交流會,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公布檢查和評價結果,促進醫院管理評價制度和醫院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礎上,市衛生局將對全市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通報。

  六、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領導。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切實加強對醫療服務質量大提升活動的組織領導,各縣區衛生局成立醫療服務質量大提升活動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轄區醫療服務質量大提升活動的指導、評價和監督檢查工作。各縣區衛生局要按照市衛生局的統一部署,結合轄區實際情況,負責本轄區活動的具體實施,并定期向市衛生局書面報告活動進展情況。各醫院要成立醫療服務質量大提升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院長擔任,負責本單位活動的具體實施。

  (二)深化活動內容。各縣區衛生局和市直醫療衛生單位要認真落實質量大提升活動方案,積極拓寬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形式,創新活動舉措,使服務質量大提升活動從階段性逐步轉入制度化、規范化的常態管理軌道。

  (三)強化責任追究。探索建立加強醫院監管、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避免或減少投訴上訪和減少醫療糾紛發生的體制機制,落實跟蹤評價和責任追究制度。通過追究責任人、責任科室和相關領導的責任,促使醫院服務態度明顯改進,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四)樹立行業典型。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注重樹立和宣傳行業先進典型事例,及時推廣先進經驗,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弘揚醫療衛生行業職業精神,進一步提升全市衛生系統的良好形象。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4

  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好地宣傳“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進展和成效,按照《xx省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于開展改善醫療服務百日宣傳活動的通知》(x衛辦醫政發明電[20xx]357號)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目的

  一年來,各地涌現出一大批宣傳改善醫療服務方面有創新舉措、優秀事跡,弘揚“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行業精神,助推醫院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更上新臺階。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1日至20xx年3月1日。

  三、活動內容

  (一)舉行改善醫療服務百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二)召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座談會。

  (三)深入宣傳醫院的'新舉措、優秀事跡等。

  1、院外宣傳活動

  按市衛計委統一部署,聯系本地媒體開展宣傳報道,積極向市廣播電視中心《健康生活》欄目、湄洲日報《衛生周刊》、市人民廣播電臺《人口與家庭》欄目、市衛計委站等媒體進行投稿宣傳醫院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工作。

  2、院內宣傳活動

  通過醫院網站、院報、微信、志愿者服務、會議等媒介宣傳醫院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工作的最新進展。

  (四)結合“改善醫療服務”主題,推出推選活動。

  1、開展“優質服務示范(科室、崗位、個人)創建活動。

  2、推進“改善服務十大創新亮點”項目評選。

  (五)結合“改善醫療服務”主題,推出征集活動。

  1、面向各科室征集以改善醫療服務為主題的各類文章,各科室每個月向院辦投稿不能少于一篇,擇優在院報及醫院網站發表。

  2、面向醫護人員征集有關“改善醫療服務”內容的攝影作品。由工會牽頭舉辦改善醫療服務主題攝影展,評選優秀作品在院區展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各科室在12月25日之前啟動本科室“改善醫療服務百日宣傳活動”,召開動員會,將宣傳工作落實下去。各科室要動員全體醫務人員,從我做起,從日常工作的點滴做起,從現在作起,形成一個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二)推廣典型,示范先行。

  開展“優質服務示范(科室、崗位、個人)創建活動,由醫務部、護理部牽頭開展以“改善醫療服務”為主題的優質服務示范崗位和個人;由黨辦牽頭面向全院征集改善醫療服務的創新亮點和舉措,擇優遴選推廣開展;結合“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等各種創建活動,樹立典型,通過典型帶動、示范先行,在全院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向大眾展示我院以病人為中心的良好行業形象。

  (三)及時匯總,報送信息。

  各科室要及時匯總“改善醫療服務百日宣傳活動”中有關視頻、圖片、文字,并將改善醫療服務落實情況和典型材料于每月月底前上報辦公室,將擇優向市衛計委上報。醫院開展“改善醫療服務百日宣傳活動”情況將列為改善醫療服務督查重點(對在國家、省、市、縣媒體上宣傳賦予不同的權重),納入醫院評價內容。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5

  為進一步強化和規范我市醫療服務市場管理,嚴厲打擊醫療服務市場中的各種違法違規的醫療行為,確保人民群眾就醫安全,市政府決定從20xx年6月起,集中6個月時間在全市開展醫療服務市場專項治理工作。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目的

  專項治理工作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衛生、工商、公安、藥監、科技、監察、宣傳等部門聯合行動,以維護規范有序的醫療服務市場為目標,以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為目的,緊緊抓住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頓。嚴厲打擊各種非法行醫犯罪活動,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的醫療行為,規范醫療市場經營活動,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保障群眾的身心健康,為我市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通過治理整頓,清除危害醫療市場經濟秩序的非法行醫活動,使嚴重違法違規案件得到依法嚴肅處理,醫療廣告市場得到凈化,各醫療機構經營活動進一步規范,人民群眾對醫療市場秩序滿意程度明顯提高。

  二、組織領導

  全市醫療服務市場專項治理工作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市衛生局為主要牽頭單位,宣傳、工商、公安、藥監、科技、監察等部門組織實施。為了加強治理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經市政府同意成立醫療服務市場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領導小組下設整頓醫療服務市場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王改正同志兼任,市衛生局醫政處副處長王紅艷任副主任,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負責制定整頓工作計劃,具體組織、協調、實施和督導醫療市場的治理整頓工作。各成員單位要指定有關負責人擔任聯絡員,具體負責部門之間的聯系并落實各自的工作任務。

  各區縣的整治工作在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抽調專人,扎扎實實組織實施好各區縣的醫療服務市場的整頓治理工作。在全市形成市、區縣兩級聯動,部門協作,執法有力的整頓工作局面,確保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取得良好效果。

  三、部門分工

  衛生行政部門是衛生執法的主體,要進一步加大醫政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查處違法違規醫療行為,組織、協調、督導全市醫療服務市場的專項治理工作。

  宣傳部門要組織各媒體大力宣傳專項治理整頓工作的意義,及時報道整頓工作的情況,監督各媒體刊登醫療廣告的行為。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一步規范醫療廣告的刊播行為,建立起醫療廣告的長效監管機制。

  公安部門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醫托的違法犯罪活動,制止房屋出租戶為非法行醫人員提供醫療場所,保證衛生執法的順利進行。

  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藥品管理,查處使用假劣藥品、過期藥品和違法自配制劑的醫療機構。

  市科技局重新審定醫學科研機構的資格,明確科研機構的經營范圍,規范醫學研究機構的經營行為,禁止其開展醫療活動。

  監察部門監督各職能部門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依法行政。

  四、主要任務

  (一)依法取締擅自開展醫療活動的無證機構、個人診所、未經審批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藥店坐堂醫生等。(市衛生局)

  (二)清理醫療機構內的非衛生技術人員承包開設專科,特別是泌尿性病和肝病科,規范醫療機構的經營和管理。(市衛生局)

  (三)依法查處超范圍執業的醫療機構及未注冊的衛生技術人員從業(含未變更執業地點)人員,糾正違法違規醫療行為。(市衛生局)

  (四)清理未經審批亂掛的“中心”、“研究所”、“專家門診”等不規范的醫療機構名稱牌匾。(市衛生局、科技局)

  (五)清理醫療機構內假藥、非法自配制劑、不合格的藥品。(市藥監局)

  (六)查處為非法行醫人員提供醫療場所的房屋出租戶,清理非法開設醫療點的外地流動人員。(市公安局)

  (七)停止各媒體刊登非法醫療廣告,包括:未經審核的醫療廣告,超出審批內容的醫療廣告,以信息、熱線、專欄、講座等形式的軟廣告。查處刊登和制作非法醫療廣告的廣告公司、媒體和醫療機構。(市工商局)

  (八)重新審核醫學研究機構的資格,凡不符合醫學科學研究機構規范標準的一律撤銷,禁止以醫學研究所的名義開展醫療活動,刊登醫療廣告。(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九)嚴厲打擊醫托的違法犯罪活動,禁止以不正當的手段進行非法經營。(市公安局)

  (十)組織各媒體對非法行醫的行為及時曝光,揭露非法行醫的內幕,向社會宣傳衛生法律常識,提高社會群眾的.識別能力。(市委宣傳部)

  (十一)對行政不作為、整治工作不力、瀆職等違法行政行為,要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任人的責任。(市監察局)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專項治理工作實行各區縣、各部門“一把手”負責制,各區縣政府要成立專項治理工作的領導機構,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各職能部門要制定出相應的工作方案,指定專人落實各項工作。各主要負責人對重點區域、重點任務、重大案件要親自抓,親自查。要建立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權責一致的責任追究制,對整治工作不力,失職瀆職導致管理范圍和管轄地違法違規長期得不到治理的領導干部,要追究其責任。

  (二)分工負責,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專項治理工作按照依法管理、屬地管理和誰審批、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形成有力的治理工作態勢。

  (三)突出重點,集中精力,嚴查大案要案。各區縣、各部門要結合自身工作和當地實際,確定整頓工作重點,要進一步加大辦案力度,查處一批影響惡劣、危害嚴重的違法大案要案,從重從快懲處,推進整頓和規范醫療市場工作順利發展。

  (四)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各部門要公布舉報電話,發動群眾和社會力量積極舉報,置違法違規行為于社會嚴密監督之下。

  (五)加大新聞宣傳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專項整治活動的意義、目的和內容,及時反映整治工作的進展情況,曝光一批違法執業的醫療機構。采取上街宣傳、發放資料、知識問答、廣播熱線、電視專題節目等多種形式,提高群眾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非法行醫活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六)整建結合,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在專項治理工作中,各部門要結合本行業工作查找漏洞,總結經驗教訓,及時制定管理措施,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從根本上清除各種滋生非法行醫的土壤,防止反復。

  (七)嚴格執法程序,確保辦案質量。在專項治理工作中,各執法部門要增強法律意識、證據意識和時效意識,依法嚴懲違法經營者,要堅持嚴格執法、文明辦案、嚴格辦案工作程序,確保整頓工作健康有序運行。

  (八)加強信息溝通工作。各部門之間要經常互通信息,及時向市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工作經驗。

  六、工作步驟

  (一)準備階段(半個月)。

  1.召開全市整頓醫療服務市場禁止非法行醫非法醫療廣告專項治理工作動員大會。

  2.各區縣制定整頓醫療服務市場工作方案,建立組織機構,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各項工作責任人。

  (二)整頓階段(三個半月)。

  各區縣、各部門按照市整頓醫療服務市場工作領導小組下達的任務,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開展全面的治理整頓。

  (三)核查階段(一個月)。

  市整頓醫療服務市場工作領導小組,分組對各區縣工作和各部門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核查的結果要在全市通報,對整頓工作達不到目標的,要責令限期達到。

  (四)總結階段(一個月)。

  各區縣、各部門進行專項治理工作總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鞏固成果,表彰先進。整頓工作總結材料要按時上報市整頓醫療服務市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6

  為貫徹落實《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xxxx—xxxx年)的通知》《關于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關于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有關要求,持續深入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重點制度的建設與鞏固

  (一)科學建立預約診療制度。進一步擴大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比例,力爭預約時段精準到xx分鐘,縮短患者按預約時間到達醫院后等待就診的時間。優化預約診療流程,避免門診二次預約導致重復排隊的情況。科學合理安排預約放號時間,避免深夜放號、凌晨放號等情況。在做好預約掛號、檢查檢驗集中預約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醫療資源調配,鼓勵開展門診取藥、門診治療、住院床位、日間手術、停車等醫療相關流程的預約服務,提高就診便利性。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預約診療志愿者服務。

  (二)不斷完善遠程醫療制度。擴大遠程醫療覆蓋范圍,三級醫院重點發展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和邊遠地區的遠程醫療協作網。承擔貧困縣縣級醫院對口幫扶、對口支援等任務的醫院,要與受援醫院搭建遠程醫療協作網,建立遠程醫療工作制度,推動遠程醫療服務常態化。有條件的三級醫院要積極建立遠程醫療中心,推廣“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服務模式,提高基層疾病診斷能力。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探索利用移動終端開展遠程會診。豐富遠程醫療服務內涵,針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搭建醫療機構與患者居家的連續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提高疾病管理連續性和患者依從性。

  (三)大力推動結果互認制度。制訂完善檢查檢驗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廣泛開展相關人員培訓,提高操作和診斷水平。發揮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等專業質控中心作用,加大醫療質量控制力度,提高檢查檢驗同質化水平。在醫聯體內率先實現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檢查等資料和信息共享。通過省級、市級等相關專業醫療質量控制合格的,要在相應級別行政區域內實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不斷增加互認的項目和醫療機構數量。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引入第三方保險,建立起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風險共擔機制,減少因互認造成的醫療糾紛和經濟損失。

  二、加強重點服務的完善與優化

  (四)大力推進區域就診“一卡通”。整合各類就診卡,積極推進地級市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有條件的省級行政區域實現患者就診“一卡通”。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轄區內各醫療機構的掛號手機軟件、網站,建立統一平臺,方便患者就診。城市醫療集團應當搭建信息平臺,在集團內部率先實現“一卡通”,力爭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共享,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連續醫療服務。

  (五)持續加強麻醉醫療服務。確定分娩鎮痛試點醫院,深入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鼓勵醫院開設麻醉門診、疼痛門診,加強兒童、老年人、腫瘤患者的鎮痛服務。有條件的醫院探索建立門診無痛診療中心、兒童鎮靜中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舒適化的新需要。積極應用快速康復理念指導臨床實踐,提高手術患者醫療服務質量,縮短手術患者平均住院日。

  (六)著力推廣多學科診療服務。推進國家多學科診療試點和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試點。以消化系統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為突破,推動醫療機構針對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建立多學科聯合診療和查房制度。探索建立疑難復雜專病臨床診療中心。推進中醫多專業聯合診療和中醫綜合治療,開展經典病房試點工作。

  (七)不斷豐富日間醫療服務內涵。在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研究確定第二批日間手術病種,提高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制定日間手術病種診療規范和日間手術中心管理規范,提高日間手術規范化程度。探索建立醫護聯合門診、醫院社區一體化術后傷口管理中心,提高術后傷口照護質量。拓展日間服務的病種和服務類型,進一步提升住院床位使用效率。

  (八)繼續優化急診急救服務。建立院前醫療急救中心(站)與院內急診的信息共享機制,力爭到xxxx年,各地逐步建立起基于“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癥患者救治體系和院前院內信息共享網絡,實現急危重癥患者醫療救治快速、高效、高質量。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整合資源,探索開展有醫療服務需求的非院前醫療急救患者的轉運服務,加強相關工作管理,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

  (九)提高老年護理服務質量。建立老年護理服務體系,制定完善老年護理服務指南規范,加強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培訓,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增加護理院(站)、護理中心數量,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加快發展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積極開設家庭病床,擴大老年護理服務供給,不斷滿足老年人群健康服務需求。開展中醫特色護理,提高中醫護理水平。

  (十)開展長期用藥的藥學服務。加大藥師配備力度,持續開展藥學服務培訓,重點提高長期用藥的藥學服務能力。鼓勵藥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為長期用藥患者提供用藥信息和藥學咨詢服務,開展個性化的合理用藥宣教指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探索開展用藥隨訪、病情監測、藥物重整等工作,為長期用藥患者提供專業的藥學服務,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認真組織實施。以二級及以上醫院為重點,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繼續按照行動計劃有關要求,鞏固改善醫療服務各項工作制度。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含中醫藥主管部門,下同)要加強領導,建立重點工作跟蹤、研究指導和督促落實的工作機制,結合《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考核指標的通知》和本方案要求,切實做好實施工作。要大力推進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依法對電子注冊相關信息公開,加快醫療資源信息共享。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進一步推進完善院務公開制度,及時公開改善醫療服務的措施,方便群眾便捷獲取有關醫療服務信息。

  (二)提升醫院滿意度。各醫院要加強面向患者的信息化服務,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餐飲、網絡、閱讀等就醫環境,改善衛生間狀況,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要不斷改善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就餐、安保等后勤保障條件,完善值班室、淋浴室等基本生活設施,提升醫院員工滿意度。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督促轄區內所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加入全國醫院滿意度監測平臺,建立滿意度管理制度,動態監測患者就醫體驗和醫務人員執業感受,指導醫院查找并解決影響醫患雙方滿意度的突出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定期向各省份反饋醫院滿意度評價結果。

  (三)強化宣傳引導。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將宣傳與改善醫療服務同步推進,加強典型案例的挖掘和宣傳,展示工作成效,樹立行業形象。工作中發現的先進典型和工作亮點,要及時形成書面材料報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組織媒體,加強對各地、各醫療機構典型經驗的宣傳推廣。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7

  為全面推進我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區域醫療整體水平,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浙政辦發〔20xx〕74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紹政辦發〔20xx〕37號)等精神,實施區域醫療質量提升行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堅持“提能力、補短板、強特色”,突出醫學高峰建設重點,圍繞醫療質量安全核心,抓住救治能力建設關鍵,完善組織體系,落實核心制度,強化整合帶動,推動區域醫療質量整體提升。到20xx年,全區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實現“省考”優秀,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考”成績進入全省同級同類醫院第一方陣,全省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績效考評進入全市前列,50%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省考進入A層級及以上,其中10%進入A+層級。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區域醫學高峰建設

  1.推進區域強院建設。加快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建設,突出腔鏡、腫瘤、腦科、生殖醫學、康復醫學、急診創傷等六大中心,深化學科規劃和開業籌備,推進院區“同質化”發展,打造“在上虞的高水平省級醫院”。推動上虞人民醫院與省內外強院名科的多學科合作,深化上虞區中醫醫院與邵逸夫醫院的全面合作以及與中醫名院的專科合作,推進上虞婦幼保健院與浙大婦院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浙大兒院合作,支持上虞第二人民醫院與浙大一院泌尿外科、胃腸外科、消化內科等優勢學科合作,“借梯登高”助力強院建設。探索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與區內醫療機構協同發展機制,推動區域醫療機構互促共進、良性發展。

  2.強化重點學科建設。突出重點學科在醫學高峰建設中的支撐作用,提升核心學(專)科、打造優勢學(專)科,重點支持區域內發病率和近三年來外轉診率排名靠前的疾病病種所在臨床學(專)科能力建設,推進心內科、神經外科、兒外科、新生兒科、燒傷科、骨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婦產科、急診醫學科、感染科、中醫傳統醫學等學(專)科建設。加強學科帶頭人培養、團隊建設和學科管理,推動優化學科科研支持機制、業務協同機制、績效管理機制,提升重點學科的引領力、創新力、支撐力。

  3.加強科研技術創新。制定醫療衛生領域科研和學科建設獎勵辦法,鼓勵醫療機構建立科研獎勵基金,推動醫學科研和技術創新。加強科研項目申報與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區內臨床科研水平。支持醫療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和學術交流活動;支持區級醫院參與建立研發機構,開展臨床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支持醫療機構按規定申報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等;支持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參與新藥物、醫療器械、診療設備、醫用材料、移動醫療產品等臨床試驗,提高科研成果的產出率和醫學技術的創新力。

  (二)提升區域重癥救治能力

  4.完善院前急救體系。優化急救資源配置,加強區急救中心和各分中心建設,完成湯浦、嶺南等院前急救點設置,形成“1+N”區域院前急救體系,院前平均急救反應時間控制在“城區10分鐘、鄉鎮15分鐘”以內。進一步拓展“浙里急救”平臺功能,實現“上車即入院”,患者信息院前院內快速共享。推進航空醫療救援合作新模式,打造覆蓋陸空的急救通道,為患者提供一體化綜合急救服務。

  5.深化救治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區級醫院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強專科互補配合,暢通急危重癥緊急救治通道,逐步形成分工明確、上下聯動、轉運通暢、信息共享、多科聯合、防治康復全程管理的救治服務體系,提高心腦血管疾病、創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等對居民健康影響較大的重點疾病救治質量和效率。

  6.發揮中心輻射作用。建立健全兩大醫共體總院在胸痛、卒中、創傷三大中心建設中的業務銜接和成果共享機制,形成高度協同的救治體系。落實中心技術引領、管理示范職能,加強中心對基層醫務人員急救處置和診療技術的培訓指導,帶動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急救能力。強化中心救治端與基層首診端有機銜接,暢通轉診綠色通道,提高重病救治成功率。發揮中心在社會面防治中的宣傳指導作用,實現醫防融合,提升救治效果。

  (三)強化醫療質量安全管理

  7.完善質控組織體系。構建以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為主導、各質控中心為平臺、院內質控組織為主體的全區醫療質控工作網絡體系,加強對全區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評價和醫療技術指導。成立區級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區質控中心的規劃、組建、考核和管理,指導全區醫療質量管理、控制與評價工作。建立健全質控中心主任負責制,進一步完善醫療機構院、科兩級責任制。配齊配強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人員,持續加強醫院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制定涵蓋主要臨床專業、病種和技術的質量控制指標,推廣全面質量管理、質量環、疾病診斷相關組績效評價等醫療質量管理工具。用信息化手段貫穿醫療質量管理全過程,提高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水平。

  8.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嚴格落實醫療質量18項核心制度,持續改進臨床路徑管理,嚴格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管理,加強單病種質量管理與控制,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強化合理用藥管理,重點加強急診、重癥、腫瘤、內鏡、病歷等關鍵環節質量控制。加強醫療質量數據監測、分析、反饋,推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加強醫務人員醫療安全教育和醫療安全隱患排查,落實醫療風險識別、評估和防范措施。加強醫調案例定期分析,及時修補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短板。

  9.加強質控檢查指導。強化質控中心管理職能,加強對面上醫療機構的質控檢查與指導。進一步充實質控檢查指導隊伍,健全完善定期檢查與分片指導機制,落實質控檢查指導人員績效補償機制,加大檢查指導的頻次和力度。建立檢查發現問題的反饋、整改、銷號相銜接的閉環管理機制,增進質控管理實效。定期、不定期邀請上級專家組織開展質控檢查,不斷提升醫療質量安全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四)完善質量提升保障機制

  10.強化國考省考目標導向。圍繞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和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考評,緊盯考評指標體系及Ⅲ、Ⅳ類手術占比、出院患者手術占比、百元醫療收入占比、門急診和住院均次費用增幅、百名衛技人員科研費用、執業醫師首次考試通過率等短板指標,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全員動員、逐個突破,推動公立醫院國考省考晉位升級,爭取上虞人民醫院國考排名進入前270名內并保持B++等級,上虞區中醫醫院國考排名前180名內并上升至B+等級,婦保院爭取國考排名前50名內并保持B等級,二院達到省內同級同類醫院前50名,全區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考評進入優秀行列。

  11.加大醫學人才引育力度。借助與長三角城市三甲醫院合作契機,柔性引進一批區外名醫專家來我區設立名醫工作室,開展指導和診療活動。加強高端醫學人才和優秀團隊的精準招引,加大醫學博士生和名校醫學研究生招引力度,對高端醫學人才、優秀醫療團隊和高層次緊缺人才引進實行“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提高引才有效性。加強學科帶頭人培養,強化區級名醫與基層名醫培育與評選,壯大本土化名醫隊伍。實施基層全科醫生能力提升培訓計劃,加快提升基層診療能力。

  12.發揮醫共體整合帶動作用。圍繞“優質共享”目標,以“強統籌、促融合”為重點,強化醫共體總院在分院功能布局、資源調配、診療業務、質量管理、人才培養、績效考核等方面的統籌功能,推動醫共體內管理同質化、業務互補化、發展協同化,帶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運行效率、發展活力,推進區域醫療服務優質均衡發展。加快醫共體總院“七大”慢病指導中心建設,帶動基層慢病管理能力,提升慢病診療質量。

  三、行動周期

  “區域醫療質量整體提升行動”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在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部署開展。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主要任務是制定方案、廣泛動員,組織各醫療機構圍繞國家、省、市等相關要求和《行動方案》中的12項重點任務,排查在醫療質量提升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的質量安全隱患,制定詳細方案,實行“統一報備,銷號管理”。

  (二)全面推進階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主要任務是強化統籌、推進落實,督促各醫療機構逐項推進《行動方案》重點任務落實,每季匯總推進落實具體情況,協調解決推進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區域醫療質量提升取得初步成效。

  (三)深化提升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主要任務是對標對表、鞏固提高,及時總結醫療機構醫療質量提升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查找影響醫療質量的難點堵點,明確年度重點,深化工作舉措,著力攻堅突破,不斷提升區域醫療質量整體水平。

  四、有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實施“醫療質量提升行動”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區域醫療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對于提高區域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機構內涵、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醫療機構要把醫療質量提升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醫院管理的一項重點任務來抓,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意識,落細落實任務。貫徹落實情況將列入醫療機構專項巡察。

  (二)積極行動,務求實效。各醫療機構要對照《方案》要求,統籌謀劃、周密安排、細化舉措、創新方法,切切實實抓好工作落實。要以《方案》為指導,改進醫療管理,規范醫療行為,提升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要將《方案》的實施與日常醫療管理工作密切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確保行動取得實效。

  (三)認真總結,持續改進。醫療機構在組織實施的基礎上,要認真總結經驗,針對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改進。要在方案中強化核心制度建設,建立醫療質量持續提升的長效機制。要樹立典型,通過示范醫院建設、召開現場會等形式,推廣醫療質量管理、醫療風險防范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提升醫療質量水平,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8

  為順應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新形勢,持續提升群眾醫療衛生服務滿意度,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醫院,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方便、更加貼心的醫療服務,區衛生健康局決定在全區衛生健康系統長期開展醫療服務質量大提升“春風行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行動目標

  將開展“春風行動”作為深化醫療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的有效抓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以方便群眾就醫、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主要內容,以解決醫療衛生服務和行業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目標,通過做實做優貫穿于群眾就醫全過程的服務手段,最終讓群眾獲得“如沐春風”的就醫體驗。

  二、行動任務

  (一)做好環境服務。醫院環境建設是醫院服務的一部分,優美的環境可以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體驗。一要加強醫院綠化美化,各診療區域及病房要做到環境清潔、無異味,院落及院內通道要整潔、無障礙物,雨雪天氣時有防滑措施。二要優化醫院布局標識及導引,醫院門急診區域及住院區域要有布局分布圖,有明確的就診及入出院流程,急診室等分區設置的重點區域要設地面導引線,做到標識醒目、簡潔、導向性強,在候診區域提供飲用水服務。三要規范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改造,為殘疾患者提供無障礙就醫環境,如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通道等。四要開展廁所整潔專項行動,增加通風除臭設施和環境衛生巡查頻次,確保院內廁所干凈整潔、無異味。五要合理設置車位,車輛引導人員要及時引導就診車輛進入停車區進行有序停放,有條件的醫院鼓勵使用智能化手段對車位和車輛進行集中管理,實現車牌識別、剩余車位可視化提醒、智能引導等功能。

  (二)做好接診服務。各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要掛牌上崗、衣帽整潔、儀表端莊、態度和藹,遇到患者要做到“五個一”,分別是“一個微笑”即接待患者以一個微笑相迎,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到不帶情緒上崗,用微笑服務回饋患者,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不良行為;“一聲問候”即要做到主動問好、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往往一句溫馨的問候,能打開患者的心結,緩解患者的焦慮,堅決杜絕態度生硬、耍脾氣、耍威風等不良作風;“一份傾聽”即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注重交流方式和技巧,以傾聽的方式對待每一位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面對經常性的詞不達意、表述不清的問題,工作人員要耐心傾聽患者訴求,堅決杜絕被動應付、不耐煩等不良態度;“一次告知”即群眾到醫院就診或咨詢有關事宜時,工作人員必須一次性告知其所要辦理事項的時限、流程、手續等全部內容,手續繁瑣的可以通過告知單等形式進行告知,堅決杜絕讓群眾來來回回、反反復復跑腿;“一句指引”即要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做到有問必答,主動為群眾疏通就醫“堵點”,對群眾不清楚的問題,要積極引導其找到相關人員解決,堅決杜絕“不清楚”、“不知道”、“不是我的事”等生冷硬用語。

  (三)做好就診服務。各醫療機構要從群眾反映的看病就醫短板問題抓起,不斷優化服務流程,讓患者看病看得舒心、順心、放心。一要推進精準預約,減少患者等待時間,全面實施門診分時段預約,預約時段精確到20分鐘以內;開展檢查預約,實施CT、磁共振等大型設備檢查集中預約,時段精準到30分鐘以內。二要做好醫患溝通,在開具處方前,明確告知患者藥品、耗材、治療相關費用,尤其是醫保目錄外及價格昂貴的藥品及耗材費用;醫務人員開具檢查單前,要明確告知患者檢查目的、必要性、可能存在的風險、替代方案,要取得患者或家屬書面同意,確保相關檢查合理合規。三要實施住院患者“四見面”制度,即在入院、術前、術后和出院前由科主任或護士長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對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提出的咨詢、意見和建議要耐心解釋、說明,并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四要設立醫患關系辦公室,對患者在看病就醫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糾紛,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對待、嚴肅處理,爭取讓矛盾糾紛不出院,化解在萌芽中。五要推廣“一站式”便民服務,整合、充實各項便民服務措施,簡化患者就醫和辦事流程,為患者提供門診咨詢、出入院登記、住院咨詢指導、辦理住院出院手續和結算、住院醫保登記、住院患者綜合預約和送檢服務、患者出院后隨訪、復診預約、滿意度調查等服務。

  (四)做好出院服務。各醫療機構要優化患者出院流程,縮短出院辦理時間,讓患者出院時“辦得順利、出得舒心”。一要告知患者如何辦理出院手續和費用結算,并協助患者一次性辦結。二要由主管醫師及護士對出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詳細說明患者出院后在休息、飲食、用藥、功能鍛煉、定期復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項,收拾妥當后應熱情護送病人出院,不能行走的要用輪椅或平車將患者送出病房。三要由主管醫師主動向患者或家屬提供健康咨詢熱線,方便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咨詢。四要實實在在做好出院患者電話回訪服務,安排有責任心的專人負責,不要千篇一律、應付公事式地簡單回訪,要訪出質量、訪出效果,年度內出院患者回訪率要達到100%。對于門診就診患者,可以在診室或者取藥窗口放置《門診就診征求意見表》,鼓勵患者填寫意見表并對當次就診情況進行打分。

  (五)做好隨訪服務。各醫療機構在做好院內就診患者溫馨服務的同時,還要高度重視下鄉巡診、慢病隨訪、查體建檔及家庭醫生進門服務等一切與居民面對面提供院外服務的時機,主動拉近醫患關系,開展貼心服務。一要與居民面對面接觸增加親和力、熟悉感和信任度,方便留存聯系方式,做患者有困難時能提供幫助的“親人”、到醫院就診(包括向上級醫院轉診、安置轉院住院)的“熟人”。二要對居民面對面開展政策和服務內容宣傳,將上級和本級出臺的各項惠民政策詳細的'向群眾解讀,爭取群眾的支持。三要更好地落實“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機制,利用網格員微信群等渠道原汁原味地收集、梳理、匯總居民想什么、盼什么,將群眾對衛生健康工作的意見建議帶回來,集思廣益,進一步改進工作措施,提高服務效率。

  三、行動安排

  (一)動員部署環節。區衛生健康局召開“春風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對全區衛生健康系統開展“春風行動”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各醫療機構要迅速組織行動,明確組織機構,制定活動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明確責任要求。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充分認識開展“春風行動”的重大意義。

  (二)查找問題環節。區衛生健康局將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全面了解醫療衛生服務和行業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各醫療機構要摸清現狀,深入了解和掌握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召開鄉醫座談會、群眾座談會、設置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等多種方式,主動征詢群眾意見建議,找準群眾對醫療服務不方便、不放心、不滿意的主要問題,并建立問題臺賬,限期整改。

  (三)整改提高環節。醫療機構要根據查找的突出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扎扎實實把整改措施落到實處。特別是對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行業形象的突出問題,要集中精力一項一項進行重點整改,務求取得實效。對具備整改條件能夠解決的問題,要馬上解決;對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要限期解決;對那些應該解決但由于受客觀條件限制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向群眾說明情況,并通過深化改革,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加以解決。在整改過程中,要在解決突出問題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探索規律,按照新要求對現行規章制度進行修訂完善,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四、行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作為本單位“春風行動”的第一責任人,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區衛健局要將各單位“春風行動”開展情況與績效考核、評優評先工作充分結合,層層落實責任,切實把“春風行動”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二)糾建并舉,注重實效。各醫療機構要堅持糾建并舉、重在建設、注重實效的原則,實事求是地深入查找人民群眾不方便、不放心、不滿意的問題,制定有效措施,全面整改提高。要把“春風行動”作為自我教育、自我改進、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促進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醫療衛生行業的新變化。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醫療機構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宣傳“春風行動”的意義目的,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對“春風行動”的認識,在行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升華,在升華中提高,促進行動的健康開展。要注重培育創建行動示范單位,積累典型經驗,加大宣傳力度,發揮輻射作用,為行動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四)強化督導,定期通報。區衛健局將組織機關全體職工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春風行動”開展情況的日常檢查和集中督導。同時,每兩個月組織局黨組成員和各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到衛健局現場聽取滿意度電話測評情況,督導情況和回訪情況將定期在全系統通報,不斷改善醫療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9

  在市衛生計生委和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區按照“調結構、惠民生、上水平”的總體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優化診療流程,提升群眾就醫體驗。

  但是,隨著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需求不斷增加,醫療服務模式、服務質量、服務措施、服務環境、服務風貌仍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因此按照市衛計委《關于印發天津市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津衛醫政〔20xx〕128號)要求,我區啟動“進一步改進醫療服務行動”工作,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弘揚衛生系統“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行業精神,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把讓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圍繞群眾反映較突出的醫療服務問題,通過改善環境、優化流程、提升質量、保障安全、促進溝通、建立機制、科技支撐等措施,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

  二、工作目標

  自20xx至20xx年,利用3年的時間,努力做到讓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明顯改善,社會滿意度明顯提高,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三、組織領導

  區衛生局成立寧河區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領導小組。

  組 長:王德義、田德武

  副組長:甄桂平、劉愛民、李文權、田長才、錢長義、馬全華、李東柏、龔全業

  成員:楊萬成、張麗敏、馮恩德、李俊國、王恒、朱琳、張建秋、付薇、程柳娜、李天宇、吳亞新、

  張金鏈、劉增悅、韓永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衛生局醫政科,楊萬成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四、工作內容

  (一)探索急慢分治,實施分級診療

  推進分級診療,支持雙向轉診。二級以上醫院逐步轉診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腫瘤、慢性腎病等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層醫療機構實施治療、康復、護理、復查、隨訪,緩解就診壓力。合理確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藥品數量和種類,加強二級以上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藥目錄的銜接,滿足患者需求。在加強醫療質量控制的基礎上,配合市衛計委推進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鼓勵設置獨立的檢驗、病理診斷、影像檢查機構,利用遠程醫療手段為基層醫療機構和就診患者提供檢查檢驗服務。

  二、三級醫院要與各鄉鎮衛生院建立聯系,推動形成縱向協作幫扶體系,指派中級以上職稱醫師,定期對基層機構進行對口幫扶,可以采取到基層坐診、開展業務指導、培訓,基層醫師到二、三級醫院進修等多種形式。

  至20xx年底,積極配合市衛生計生委完成醫療服務聯合體建設,逐步減少醫聯體內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的差異,基本形成醫聯體內部的縱向雙向轉診機制。在保證醫療質量和質量控制的基礎上,實現上級醫院檢查結果可以用于同級或下級醫院參考。逐步實行醫療機構之間檢查等結果互認。

  至20xx年底,探索以綜合醫院為龍頭的醫療集團模式,進一步縮小醫療集團內部各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的差異,暢通醫療集團內部轉診渠道。

  (二)推廣臨床路徑,開展日間手術

  大力推行臨床路徑管理,充分借重醫院信息化建設,為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撐,不斷擴大臨床路徑管理覆蓋面,細化各病種臨床路徑,按需制定分路徑完善表單,優化診療流程。加強對臨床路徑管理病種質量的動態管理機制,提高診療行為透明度,實現患者明明白白就醫。醫院在具備微創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條件下,選擇既往需要住院治療的診斷明確單一、臨床路徑清晰、風險可控的中、小型擇期手術,逐步推行日間手術,提高床位周轉率,縮短住院患者等候時間。

  至20xx年底,三級醫院實行臨床路徑管理,不少于15個專業60個病種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經血管介入、骨關節介入和腫瘤性疾病等病種;選擇正在探索日間手術工作的某項手術作為試點,完善相應臨床路徑和分路徑,理清入院、術前檢查、術前討論、手術、術后康復等流程,實現各個環節之間無縫銜接,提高床位周轉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保證醫療安全。

  至20xx年底,總結試點工作情況,三級醫院結合本單位實際,選擇已有臨床路徑的病種和手術,開展日間手術探索工作。

  至20xx年底,三級醫院50%的出院患者進入臨床路徑,入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進一步推進日間手術工作。

  (三)加強合理用藥,嚴控各項指標

  運用處方負面清單管理、處方點評、信息化實時監控等手段控制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規范激素類藥物、抗腫瘤藥物、輔助用藥臨床應用,加強臨床使用干預,推行個體化用藥,降低患者用藥損害。

  至20xx年底,按照市衛計委制定的推行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處方點評工作標準化工作方案。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處方點評工作,重點是規范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工作。

  至20xx年底,落實市衛計委推行的一類慢性病(高血壓)治療用藥的處方點評標準化工作。

  至20xx年底,鞏固完善處方點評工作。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要達到: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20%,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40%,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四)提高急救能力,及時救治重患

  加強急診與院前急救的醫療信息共享與醫療服務銜接,不推諉、拒診急診患者。根據急診需求變化規律,合理調配急診力量,在急診量大的夏季和冬季,配備急診加強班次。落實應急救助制度,對于需要緊急救治,但無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確無力繳費的患者,要及時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推諉或拖延救治,防止發生突破道德底線情況。實行急診患者按病情輕重分級分類處置,對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創傷、急危重孕產婦、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兒科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先救治、后繳費。加強急診與臨床科室間的銜接,需住院患者及時收入院治療。

  至20xx年底,制定院前醫療急救管理的具體措施和標準,建立評價指標體系。以心肌梗死規范化救治項目為試點,探索院前院中的醫療信息互通和銜接。完善區120(救護站)技術資源的配置,保證每車載人員技術在中級以上職稱,并具備院前急救醫學技術能力,建立院前急救評價指標,同時推進院內急診科建設和人力資源配備,關鍵科室和專業具備24小時急診接診能力。完善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至20xx年底,對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進行綜合評價,開展至20xx年底,對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進行綜合評價,開展院前醫療急救能力建設。初步形成院前院中的銜接機制,嘗試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醫療信息互通效率和準確性。增強急診科接診能力。完成20xx年第一輪和第二輪急救欠費核銷工作。

  至20xx年底,基本形成對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進行常態管理模式,形成較為成熟的院前院中醫療服務對接模式,急診科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發揮信息優勢,改善就醫體驗

  通過新媒體、微平臺等途徑告知醫院就診時段分布信息,引導患者錯峰就診。對門診等候、預約診療、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和手術前后的患者,通過新媒體、微平臺、告知單等多種形式提供提示服務。通過診室內記賬、診間結算、手機等移動設備支付,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縮短掛號、繳費、取藥排隊時間。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手段改善醫療服務。推行電子病歷,建立互聯互通的大數據信息庫,提供診療信息、費用結算、信息查詢等服務,有條件的藥房推行自動化設備降低用藥錯誤。在保障患者隱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機信息、電話告知、網絡查詢等多種形式的檢查檢驗結果查詢服務。

  至20xx年底,繼續推動三大數據庫融合,構建面向公眾的人口健康信息查詢平臺。配合市衛計委完善“市-縣-鄉鎮”三級網絡體系,推動區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影像、檢驗檢查等信息的互傳互認。各醫療機構探索便民全自助移動就醫APP項目的應用,利用微信服務號、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向患者提供醫院就診信息,方便患者查詢就診記錄。

  至20xx年底,各醫療機構繼續推動電子病歷系統建設工作,二級醫院達到二級標準,三級醫院達到三級標準,逐步加強等級建設。配合市衛計委探索構建各級醫療機構互通互聯的診療信息查詢服務平臺,能夠實現滿足患者、醫療工作者等多方查詢、分析、預測。加強全市居民健康卡發放環節,不斷探索創建居民健康卡新的使用環境。

  (六)推行便民服務,確保醫療安全

  提高患者識別準確性,有效改進醫務人員之間溝通。術前標記手術部位,執行術前核查程序,確保手術部位正確、操作正確、患者正確。加強手衛生,減少醫療相關感染風險。建立相關評估制度,設置防滑、防跌倒、防墜樓設施,降低患者意外風險。

  加強病區規范化建設與管理,嚴格執行探視和陪護制度,創建無陪伴醫院和示范病房,為住院患者創造安靜、整潔、安全的住院環境。設立住院服務中心,為行動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檢等服務。改善患者膳食服務,提高臨床營養質量。執行“一室一醫一患”診查制度,在門診診室、治療室、多人病房設置私密性保護設施,不在住院患者床頭卡寫入院診斷。為患者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紙、筆等便民設施;完善無障礙設施,放射檢查時為患者提供更衣條件和符合規范的放射防護。

  在門診大廳、住院部大廳等醒目位置公示診療項目、藥品及價格,繳費單據的收費項目和收取金額詳細、清晰,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或者其他信息化手段,為患者提供就診項目、藥品、單價、總費用等查詢服務,實現明白、合理收費。

  醫院工作人員(包括實習、進修人員)著裝整潔、規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識別。醫務人員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熱情,尊重患者,體現良好醫德醫風。

  至20xx年底,貫徹“四有四便捷”的工作要求和患者安全責任,落實查對制度。三級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建成統一標準化的住院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服務,執行探視和陪護制度,選擇部分科室作為試點開展無陪伴工作。加強三級醫院營養科建設并發揮作用。

  至20xx年底,二級以上醫院建成住院服務中心,逐步推進住院患者無陪伴,營養醫師對臨床治療的參與度進一步加大。

  至20xx年底,配合市衛計委創建 “住院患者無陪伴和營養治療型包餐示范醫院” 和“無陪伴示范病房” 。初步顯現營養科對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有條件醫院適時創新入、出院手續辦理和結算服務。

  (七)持續環境建設,全面提升服務

  根據門急診患者病種排序及其常規診查流程,合理分布各專業診室和醫技檢查室,分樓層設置掛號、繳費窗口,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

  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衛生間等基礎環境管理,保持干凈、整潔、安全、舒適。嚴格落實公共場所禁煙要求。根據《天津市愛國衛生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加強對就診區域環境衛生的監督檢查。

  就診區域設置建筑平面圖、科室分布圖,指示標識清晰、明了;為危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至20xx年底,繼續落實“五凈六有三有序”的工作要求。強化導診服務,完善各種標識和警示。采取窗口動態調整等方式,合理分流患者。

  (八)落實優質護理,合理配置人員

  按照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要求配備護士,臨床護理崗位護士占全院護士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實際護床比不低于0.4:1,重癥監護病房護患比為2.5-3:1,新生兒監護病房護患比為1.5-1.8:1。門(急)診、手術室等部門根據門(急)診量、治療量、手術量等綜合因素合理配置護士。

  繼續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結合科室實際,充分體現專科特色,有條件的醫院在門(急)診、手術室、血液透析室等部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如有條件醫院可為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護理職責,根據所負責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對患者實施身心整體護理。

  至20xx年底,三級醫院全院護士數量和實際開放床位數的比例以及病房護士數量和實際開放床位數的比例分別達到0.8:1和0.6:1;所有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至20xx年底,臨床護理崗位護士占全院護士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實際護床比不低于0.4:1,重癥監護病房護患比為2.5-3:1,新生兒監護病房護患比為1.5-1.8:1。三級醫院有條件可在門急診有關科室探索優質護理服務。

  至20xx年底,各醫療機構門(急)診、手術室等部門根據門(急)診量、治療量、手術量等綜合因素科學測算護士數量和需求預測,并完成配置。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數量基本滿足患者需求。三級醫院可探索延續性護理服務。

  (九)擴大預約比例,有效疏導患者

  逐步增加用于預約的'門診號源。實行“預約優先”,對預約患者和預約轉診患者優先安排就診。二級以上醫院為基層醫療機構預留足夠的號源用于轉診。通過網絡、電話、窗口、診間、社區等多種方式、多種途徑,提供預約診療服務,完善自助預約、掛號、查詢等服務,方便患者預約。全面推行分時段預約,合理安排患者就診、檢查時間,盡量縮短在醫院候診時間。做好入、出院手續辦理及結算時間預約安排,減少患者等候。

  至20xx年底,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50%,復診預約率≥80%,口腔、產前檢查復診預約率≥90%。住院患者分時段預約檢查比例達到100%,門診患者分時段預約就診率不低于預約就診患者的50%。

  (十)提供便民措施,降低患者負擔

  根據門急診就診患者病種排序,科學安排各專業出診醫師數量,保證醫師有足夠的診查時間。合理安排檢驗檢查設備和人力資源,逐步縮短檢查等候時間和出具檢查報告時間,力爭做到預約診療患者及時檢查。中醫醫療機構要根據中醫診療特點優化服務流程,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

  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項實行門診告知或者床邊告知。加強轉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時傳遞患者相關信息,提供連續醫療服務,逐步實現轉院(科)醫療服務無縫銜接。逐步擴大實施單病種支付范圍,降低患者費用負擔。

  改善服務模式,開展遠程醫療、網上會診。針對鄉鎮醫院人員、技術匱乏,診療水平相對低下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影像專業。對于可延時診療的患者,可借助網絡系統與上級醫院聯合開展遠程醫療,明確診斷和治則。既能填補缺陷,又能提高診療水平,還可保證醫療安全。可先行試點,然后逐步展開。

  至20xx年底,二級以上醫院合理安排醫務人員出診,做到入、出院事項門診告知或床旁告知,并選擇臨床路徑清晰的疾病探索單病種管理。

  至20xx年底,門診“三長一短”問題得到緩解,納入單病種管理的病種具備一定規模。

  (十一)妥善糾紛處置,構建和諧關系

  公開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和流程,積極引導患者依法維權,通過調解、訴訟等途徑妥善解決糾紛。大力推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建立以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為主體,醫療糾紛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與醫療責任風險分擔機制相銜接的醫療糾紛處理體系。完善醫療責任保險有關制度,提高醫療責任保險覆蓋面。

  提供有效途徑方便患者投訴,有統一的專門部門和專門人員負責患者投訴處理和反饋,對于患者反應強烈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對于患者集中反應的問題有督促整改、持續改進。

  至20xx年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納入醫療責任保險,鼓勵其他醫療機構加入。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建立統一的投訴接待部門,實現“統一接待,統一答復”。

  (十二)注重典型宣傳,組織志愿服務

  加強醫院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務。三級醫院應積極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優先為老幼殘孕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為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的老年人開辟就醫綠色通道。艾滋病定點醫院可以與艾滋病患者關愛組織等合作,提供體現專科特色的志愿者服務。充分發揮社工在醫患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發掘、樹立先進典型作為示范醫院,通過典型帶動、示范先行,逐步帶動轄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落實“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和改善醫療服務各項措施,進而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至20xx年底,三級醫院建立社會工作部門,負責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制定社工和志愿者管理細則,啟動社工和志愿者招募。

  至20xx年底,招募的社工和志愿者在醫療機構開展相關社會工作和志愿者服務工作。

  至20xx年底,基本形成社工和志愿者服務管理模式。

  (十三)促進行風建設,強化心理疏導

  加強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隨訪,利用電話、電子郵件、信函和必要的面談等多種形式開展隨訪。根據患者隨訪結果,及時改進住院服務。借鑒銀行滿意度測評的做法和經驗,在門診窗口或者辦理出院手續時開展即時滿意度評價。

  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各項診療服務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及時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變化,做好宣教、解釋和溝通。

  對手術或重癥患者提供心理疏導,有效緩解患者不安情緒。實施有創診療操作時采取措施舒緩患者情緒。

  至20xx年底,三級醫院開展即時滿意度評價,對醫務人員開展培訓,逐步對患者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至20xx年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即時滿意度評價,能對患者提供心理疏導等服務。

  五、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

  區衛生局制定《寧河區關于加強區級公立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改進醫療服務的實施方案》,召開專項工作啟動會。各醫療機構分別制定“加強醫療質量管、改進醫療服務”實施細則,明確路線圖和時間節點,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進行廣泛動員,注重調動臨床一線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啟動試點階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

  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對一些看得準、見效快的工作要求,采取措施,及時完成。對仍在探索階段的工作,選擇合適的試點科室,開展試點工作。

  (三)深入開展階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對已經完成的工作內容進行評價,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對開展試點的工作內容,總結試點經驗,發現存在問題,及時調整相關措施,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穩步推進工作開展。

  (四)形成機制階段(20xx年1月至20xx年11月)

  通過20xx年和20xx年的工作,各項工作措施已經基本全面鋪開穩步運行,對其中涉及重大改革問題的,建立機制體制,形成體系,摸索出一條符合我區實際的新路子。

  (五)總結評估階段(20xx年12月)

  回顧三年“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工作并開展評估,總結相關工作經驗,提煉管理模式,形成工作成果,并對以后工作進行展望。

  六、工作要求

  (一)認真組織落實

  各醫療機構要以此為契機自覺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充分認清“進一步改進醫療服務行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根據本機構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并采取措施切實落實各項工作要求,要細化責任,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要進一步開拓創新,完善改善醫療服務措施,確保各項措施可落實、可操作、可執行、見成效。要定期開展效果評價,公布評價結果,將患者評價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根據評價結果不斷調整改善醫療服務內容和措施,將評價結果納入醫療機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二)實行項目管理

  我局對“進一步改進醫療服務行動”實行項目管理,對13個項目的內容落實相關牽頭責任部門、協辦部門和責任人,建立工作進度月報制度,由各個牽頭責任部門于每月30日前將本月份該項目工作進展和典型情況、典型人員、典型崗位、典型事跡等材料報送推動小組辦公室,經整理后報送天津市衛生計生委醫政處。醫療機構要參照我局的項目管理和信息報送模式,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做好進度管理和信息報送工作。

  (三)助力深化改革

  各醫療機構要將“進一步改進醫療服務行動”與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同步推進,通過開展“進一步改進醫療服務行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醫改成效,享受到醫改成果。要通過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分級診療、推動醫師多點執業等各項改革措施,為醫療機構落實“進一步改進醫療服務行動”、持續改進醫療服務質量創造條件,確保改善服務與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進。

  (四)發揮典型作用

  各醫療機構要善于發掘并樹立先進典型作為示范醫院,通過典型帶動、示范先行,對新進度、新成果和新經驗進行報道和推廣,逐步帶動醫療機構落實“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和改善醫療服務各項措施,進而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五)加強宣傳指導

  各醫療機構要對本單位全體職工廣泛進行動員,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通過提高醫務人員滿意度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要加強改進醫療服務行動工作成效的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我局會對醫療機構落實行動計劃進行監督與指導,檢驗工作成效。對發現的問題各醫療機構要及時進行整改和調整,對于因拖延相關工作、落實工作不力而發生嚴重問題、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醫療機構,我局將嚴肅處理、追查到底,并予以通報批評。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 10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xx〕3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xx〕67號)有關要求,在完成第一階段500家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滿足縣域居民醫療服務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我國經濟社會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實際,著眼于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著力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落實健康扶貧有關要求,全面提升縣級醫院(含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下同)綜合服務能力,滿足縣域居民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推動構建分級診療制度。

  二、工作目標

  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xx〕12號,以下簡稱《通知》)和國家中醫藥局關于縣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強縣級醫院人才、技術、重點專科等核心競爭力建設,提升縣級醫院法制化、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實縣級醫院功能定位,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有效承擔縣域居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危急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任務,力爭實現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推動構建分級診療制度。

  到20xx年,500家縣醫院(包括部分貧困縣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三級醫院”和“三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要求。力爭使我國90%的縣醫院、縣中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縣中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

  三、工作內容

  (一)提升醫院管理水平。

  1.強化依法執業。縣級醫院對本醫院依法執業承擔主體責任,院長是第一責任人。醫院要明確專門部門負責依法執業管理工作,定期對本醫院依法執業情況進行自查、檢查和整改,并向屬地衛生監督部門報告自查整改情況。嚴格落實《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以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20xx年版)》要求,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完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與工作機制,運用醫療質量管理工具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實行院、科兩級責任制,嚴格落實18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完善醫院用藥管理、處方審核制度,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促進臨床合理用藥。規范臨床診療行為,嚴格控制高值醫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對異常、高額醫療費用的預警和分析。制定并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準,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3.加強醫療安全管理。樹立醫療安全風險管理意識,建立醫療風險防范機制。落實醫療安全事件報告制度和預警制度,建立醫療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機制,定期分析醫療安全風險點。建立臨床科室醫療安全上報與反饋、改進機制。落實患者安全目標,嚴格落實醫療安全責任制,細化職能科室、臨床科室及相關人員責任。

  4.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貫徹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xx-20xx年)》有關要求,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為重點改進醫療服務模式,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方便患者就近就醫,增強群眾獲得感,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加強醫療行風建設,廉潔行醫。

  (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1.縣醫院。

  (1)完善診療科目設置。進一步健全一級診療科目,逐步完善二級診療科目。獨立設置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傳染性疾病科、急診醫學科、康復醫學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中醫科等一級診療科目。逐步開設獨立的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病學、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婦科、產科等二級診療科目。

  (2)提升專科服務能力。

  ①補齊薄弱專科。根據縣域居民診療需求、近年縣域外轉診率排名等因素,綜合確定縣級醫院薄弱專科,并重點加強兒科、精神科、老年病專業、康復醫學科、傳染性疾病科等學科建設,通過改善硬件條件、引進專業人才、開展適宜技術、加強與上級醫院合作等措施,補齊薄弱專科能力短板。加強急診科建設,并與院前急救體系有效銜接,提升對急危患者搶救與轉運能力。

  ②夯實平臺專科。進一步加強臨床及其支撐學科建設。重點加強病理科、醫學檢驗科(臨床體液、血液,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化學檢驗,臨床免疫、血清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組)、醫學影像科(X線診斷、CT診斷、磁共振成像診斷、超聲診斷、心電診斷、腦電及腦血流圖診斷等專業組)等學科建設,提升疑難、急危重癥疾病診斷、治療能力。加強手術室建設,配置相應的設備設施,開展適宜的`手術操作技術項目,提升手術操作技術能力。

  ③強化核心專科。以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一級診療科目為核心,重點提升對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地方病的診療能力。加強血液凈化中心建設,提高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服務能力,提升對終末期腎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長期管理能力。進一步加強麻醉科建設,擴大麻醉醫療服務領域,積極推動圍手術期急性疼痛治療,加強術后監護與鎮痛,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在保障手術麻醉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手術室外的麻醉與鎮痛,不斷滿足群眾對舒適診療的新需求。進一步加強重癥醫學科等科室建設,提升對呼吸、循環等重要生命系統的支持能力,為急危重癥患者救治提供有力支撐。

  ④打造優勢專科。進一步加強建設現有實力較強的臨床專科,根據區域內重點疾病等,適當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提升微創等技術能力,提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診斷治療能力,開展中西醫臨床協作,不斷滿足患者不同層次的看病就醫需求。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等,形成穩定、合理的專業人才梯隊。根據縣級醫院臨床專科能力建設需求,鼓勵有條件的縣醫院選派符合條件的業務骨干參加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儲備高層次臨床專科人才。加強在崗全員針對性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縣級臨床骨干醫師培訓,積極開展兒科、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和產科醫師、助產士培訓,著力解決兒科、產科醫師短缺問題。加強老年醫學、康復、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培訓,解決老年醫護人才短缺問題。加強教學能力和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創建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和繼續醫學教育基地,充分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內農村基層醫務人員教學和培訓中的優勢作用,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大對重點領域、緊缺專業、關鍵崗位的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

  (4)推廣適宜技術項目。結合當地群眾醫療服務需求,圍繞常見病、多發病因地制宜地開展醫療服務,加強與上級醫院的技術合作,引進并推廣適宜技術項目。重點提升微創技術臨床應用能力,逐步推廣內鏡、介入治療等微創技術,不斷提高微創技術臨床使用比例。

  2.縣中醫醫院。

  (1)進一步健全臨床和醫技科室。設置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針灸科、推拿科、骨傷科、肛腸科、皮膚科、康復科、急診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在內科基礎上逐步開設獨立的肺病科、脾胃病科、腦病科、心血管科、腎病科、內分泌科、腫瘤科等臨床科室。

  (2)提升專科服務能力。

  ①補齊薄弱專科。根據縣域居民中醫診療需求、近年縣域外轉診率排名等因素,綜合確定縣中醫醫院薄弱專科,并重點加強外科、兒科、康復科、傳染性疾病科等學科建設,通過改善硬件條件、引進專業人才、開展適宜技術、加強與上級醫院合作等措施,補齊薄弱專科能力短板。加強急診科建設,并與院前急救體系有效銜接,提升對急危患者搶救與轉運能力。

  ②夯實平合專科(同縣醫院)。

  ③打造中醫特色專科。加強針灸科、推拿科、骨傷科、腦病科、脾胃病科、婦科、兒科、肛腸科、腫瘤科等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科建設,引進應用中醫醫療技術,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

  ④提高醫院綜合服務能力。重點提升醫院外科手術能力、醫院感染控制水平、重癥醫學科能力、血液透析水平、麻醉醫療能力和急診急救水平,推廣適宜的微創診療技術,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三)構建有序的就醫格局。

  1.落實縣級醫院功能定位。充分發揮縣級醫院的城鄉紐帶作用和縣域龍頭作用。縣級醫院主要承擔縣域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急危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負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培訓指導,開展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等公共衛生服務,做好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等工作。依托診療服務普及健康知識,提供健康指導,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結合實際開展衛生防病知識宣教活動。加強對轄區內慢性病防治的技術指導,做好慢性病信息報送工作,統籌協調做好死亡病例死因醫學診斷和報告,建立健全醫院死亡登記報告管理制度。

  2.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建立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便捷轉診通道,縣級公立醫院要為基層轉診患者提供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便利。依托縣級公立醫院建立醫學影像診斷、檢查檢驗、病理診斷等中心,推進縣域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3.加強醫聯體建設。在縣域內加強醫療共同體建設,重點探索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與鄉村一體化管理有效銜接,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以多種方式建立長期穩定的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城市三級公立醫院分工協作機制。針對區域內疾病譜和重點疾病診療需求,城市三級公立醫院派出醫務人員通過專科共建、臨床帶教、業務指導、教學查房、科研和項目協作等多種方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沉基層,重點幫扶提升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與管理水平。

  (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1.加快信息平臺建設。推進各級各類醫院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強化縣級醫藥衛生信息資源整合,逐步實現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業務、醫療保障和綜合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加快縣級醫院信息化建設,繼續推進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信息化流程再造,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電子病歷與電子健康檔案相銜接。逐步運用信息化手段規范臨床診療行為、開展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強化信息系統運行安全,保護群眾隱私。

  2.積極推進遠程醫療服務。開展遠程醫療系統建設,以縣醫院為紐帶,向下輻射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健康管理服務,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向上與城市三級醫院遠程醫療系統對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通過遠程會診、遠程查房、遠程示教等多種形式,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

  3.穩步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26號)有關要求,大力推進遠程醫療服務發展,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促進醫院、醫務人員、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與效率。

  (五)認真落實健康扶貧要求。

  1.強化貧困縣縣級醫院能力建設,要充分借鑒援疆援藏經驗,深入推進城市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工作,建立穩定的對口支援關系,明確對口支援目標,簽訂對口支援協議,落實目標責任,強化目標管理。上級支援醫院要在縣級醫院院長、醫務部主任、護理部主任、重點學科帶頭人等重要崗位人員的選派和培養方面給予支持,重點提升貧困縣縣級醫院管理水平和專科能力,推動一批有基礎的貧困縣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能力要求,重點幫扶、加速達標。

  2.深入推進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提升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大病救治能力,按照“定臨床路徑,定定點醫院,定單病種費用,定報銷比例;加強責任落實,加強質量管理”的“四定兩加強”工作模式,推進“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后付費”,切實降低貧困患者負擔。

  (六)落實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各項任務。全面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縣級公立醫院投入政策,逐步化解縣級公立醫院長期債務。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果,對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要嚴格按照當地改革方案確定的補償途徑和比例執行,確保公立醫院良性運行。在前期取消藥品加成并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基礎上,通過規范診療行為,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騰出空間,進一步優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并做好與醫保支付、醫療控費、分級診療等政策的相互銜接,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重點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療聯合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建立“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制。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優化公立醫院薪酬結構,落實公立醫院分配自主權。

  四、工作安排

  (一)啟動階段(20xx年10月)。

  1.遴選確定項目單位。省級衛生健康和中醫藥主管部門,結合醫療實際情況和申報意愿,遴選推薦具備一定數量有較高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縣級醫院,以及部分具有一定能力基礎的貧困縣縣級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在地方推薦的基礎上,各確定500家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作為項目單位。

  2.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局召開工作啟動會。

  3.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工作。

  4.各項目單位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制定能力提升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與支援醫院達成協作意向。

  (二)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簽訂責任書和對口支援協議。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含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縣政府、支援醫院、縣級醫院簽訂四方責任書,確定各年度和3年總體目標,明確各方的責任與權力,細化任務措施。建立對口支援關系的雙方醫院、職能部門、臨床科室間簽訂對口支援協議。

  2.縣級醫院和有關單位落實工作任務。縣級醫院按照本方案要求,加快提升綜合能力。支援醫院有計劃、分步驟落實對口支援工作。

  3.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中醫藥主管部門對轄區內有關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指導與評估,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召開工作會議,交流有益經驗。每年10月向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國家中醫藥局醫政司分別報送年度工作報告。

  4.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對各地工作進行抽查、評估,適時修訂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指導縣級醫院標準化建設。

  (三)評估考核。

  1.基線調查(20xx年10-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分別對500家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綜合能力基礎情況進行基線調查,摸清區域醫療服務需求,為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提供依據。

  2.年度考核(每年度10-11月):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中醫藥主管部門按年度對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進行評估與指導,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和效果,及時發現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3.中期評估(20xx年10-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對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進行中期評估,掌握工作中期進展情況,適時組織抽查,完善配套政策,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與問題。

  4.總結評估(20xx年10-12月):按照工作要求和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召開工作總結會議,推廣有益經驗。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作為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和完善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有力舉措,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推動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建立部門協調推進機制,完善配套措施,發揮政策疊加作用,按時、保質完成工作任務。有條件省份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協調財政、發展改革等部門,啟動縣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針對區域實際情況,提升縣級醫院專科服務能力。

  (二)明確目標責任。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將此項工作與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對口支援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進度,建立長效機制。要加強對轄區內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工作的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完善配套政策,務求實效。

  (三)加強督查評估。要通過調研、專項督查、定期評估等方式,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指導各地有序推進工作。要建立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效果評估機制和績效考核方法,嚴格落實責任制和問責制。要及時總結推廣有益經驗,發揮典型帶動作用,調動地方積極性。

  (四)強化宣傳培訓。要開展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的政策培訓,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要充分發揮公共媒體作用,加強政策宣貫和典型宣傳,提高社會認可度和支持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相關文章: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方案范文(通用7篇)10-15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案范文(通用6篇)10-15

醫療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精選15篇)01-30

醫療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通用7篇)10-15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總結范文(精選6篇)12-14

景區提升服務質量方案04-07

物業服務質量提升方案04-03

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方案04-05

客戶服務質量提升方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