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

時間:2022-04-07 08:39:27 方案 我要投稿

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

  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1

  防控風險、守牢底線是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根據全國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和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部署,省局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20xx年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進一步強化重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壓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守牢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底線。

  一、工作目標

  聚焦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的重點產品,多措并舉、扶優治劣,集中力量化解產品質量安全存量風險,防范增量風險,嚴控變量風險。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著力查處一批不合格產品,約談一批問題突出企業,移送一批違法違規生產銷售企業,幫扶一批質量管理薄弱企業,有力有效根除重點領域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嚴防質量安全事故發生,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積極營造安全穩定的質量環境。

  二、工作重點

  (一)重點產品。聚焦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包裝物、車載常壓罐體、鋼筋、水泥、電線電纜、燃氣具、煙花爆竹、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充電器和電池等重點產品。各地可根據產品質量安全形勢,聚焦當地產業特點,增加本地區排查治理重點產品,做到產品種類明確,問題指向清晰,監管靶向精準。

  (二)重點領域。聚焦產業聚集區、質量問題多發區,城鄉結合部、農村市場和銷售門店等薄弱環節,以及發生過質量安全事故的企業等。

  (三)重點問題。生產領域以無證生產、超范圍生產、未經檢驗出廠或出廠檢驗記錄不全,以及偷工減料、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問題為重點;流通領域以不嚴格執行進貨驗收制度、銷售無證產品、“三無”產品,產品一致性不符,產品質量不符合相關標準和認證要求等問題為重點。

  三、工作措施

  (一)組織生產企業自查。壓緊壓實生產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企業以生產設備、檢驗設備、技術文件、人員能力等為重點對象,全面自查原材料進貨檢驗、生產過程控制、成品出廠檢驗等各環節可能存在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逐一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事項和內容。對自查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隱患,督促企業分級分類認真整改并保留整改記錄,主動報告并積極化解重大質量安全風險。要督促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按要求開展年度自查并按時提交自查報告。

  (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生產環節,重點圍繞企業質量管理責任落實、保持生產合格產品能力、產品一致性和標準符合性以及企業標準合規性等情況,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其中,對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關鍵原材料、生產過程、出廠檢查等關鍵質量控制點是否到位,生產場所、生產設備、檢驗設備等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深入調查生產企業是否存在偷工減料等違法行為;對強制性產品認證獲證企業,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未經認證擅自出廠、銷售,是否在認證證書撤銷、注銷或暫停期間繼續出廠、銷售不符合認證要求的產品等。流通環節,重點檢查銷售者落實進貨檢查驗收制度情況,銷售無廠名廠址、無生產許可證、無強制性認證和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商品,以及產品標識標注不規范、冒用質量標識等問題。對排查出的隱患要建立臺賬,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結果。對發現的隱患大、問題緊迫的風險,要集中力量從嚴從速整治。對存在重大質量安全風險不采取管控措施,或對重大質量安全隱患拒不整改的企業,要聯合相關部門依法嚴肅處理。

  (三)強化質量監督抽查。堅持問題導向,對列入排查整治范圍的重點產品,以強制性國家標準和相關安全指標為重點,開展省市縣三級聯動抽查,加大抽查力度和頻次,抽查批次比例不低于年度抽查總批次的30%。要注重生產流通、線上線下一體化抽查,持續加大流通領域、網絡銷售和農村市場抽查力度。鼓勵各地研發和運用產品質量快檢方法。積極推行“電子報告、網上傳輸、委托送達”,進一步強化“快檢快處”。建立抽查結果處理快速反應機制,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收到不合格報告后,同步實施對經營者的現場調查取證和追查。

  (四)強化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對抽查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強化區域協同,實施質量責任生產流通雙向追查;嚴格按照整改復查程序,組織不合格生產、銷售者“真整改”“改到位”。對存在突出質量問題的企業,要對其進行約談,督促被約談企業及時糾正問題,消除隱患;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企業,要充分發揮信用監管作用,及時將相關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公示”;對存在嚴重質量違法行為的企業,依法依規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依法依規撤銷生產許可、強制性產品認證等相關證書。有關抽查結果處理情況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報告,向行業主管部門通報。

  (五)加強質量風險監控。建立準確高效、全面的風險信息采集網絡,加強產品質量安全輿情信息監測,注重從監督抽查、生產許可、認證監管、執法打假、投訴舉報、傷害監測、缺陷召回等日常監管中發現和反饋風險信息。加強風險評估,加大風險處置力度,實現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對輿情反映的質量安全事件,及時跟進分析原因,核查涉事企業產品質量狀況,對核實的質量問題及時處置,并追溯問題產品流向。

  (六)嚴打違法違規行為。各地要結合實際,將有關重點產品列入20xx年民生領域執法“鐵拳”行動,深挖徹查假冒偽劣、冒用質量標志、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質量違法行為,發布一批重點典型案例;對生產、銷售“瘦身鋼筋”“劣質水泥”“打折電纜”等重點案件進行重點查辦、重點督辦,視情提級來辦理。要推進行刑銜接和行紀銜接,對質量安全排查治理工作中發現違法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發現監管人員違法違紀線索的,按規定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

  (七)大力開展質量幫扶。各地要聚焦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問題、重點企業,聯合有關行業協會,通過“專家問診”“質量培訓”等形式,重點就產品標準、質量控制、出廠檢驗等方面,對企業開展質量幫扶,幫助企業消除質量隱患、提升質保能力。要健全質量技術幫扶長效機制,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重點企業監督檢查等工作中,充分發揮技術機構專業支撐作用,組織專家幫助問題企業進行不合格原因分析和質量問題整改,促進產品質量提升。

  (八)著力加強社會共治。充分發揮部門聯動作用,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及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公示監督抽查結果和有關質量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實施聯合懲戒,形成監管合力。加強質量宣傳教育,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深入開展“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消費者教育活動,調動廣大群眾監督產品質量安全的積極性。注重發揮行業協會、新聞媒體、消費者團體等社會各方面力量作用,倡導行業自律規范,引導企業自覺承諾踐諾,形成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九)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各地在開展質量安全排查治理工作中,要總結固化好的經驗做法,探索創新監管舉措,健全風險管控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排查治理工作成果。要進一步探索重點產品分級分類監管,全面采集相關企業質量數據信息,摸清企業底數和質量狀況,建立基本信息數據庫。要結合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屬性、行業發展狀況、企業履責、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等情況,對生產企業進行風險等級劃分,推進實施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此次排查治理專項工作是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一次集中攻堅和系統治理。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認清今年面臨的安全監管形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加強對排查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質量安全風險包保責任制,配齊配強技術管理團隊,確保排查治理工作取得扎實成效。對質量安全排查治理難度大的問題,要及時報告地方黨委政府,確保不發生質量安全事件。

  (二)壓實監管責任。各地要牢固樹立“越嚴百姓越擁護、越嚴產業越規范、越嚴隊伍越安全”理念,把“嚴”的主基調貫徹到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中,按照“嚴真細實快”要求,層層壓實工作責任,落實落細各項監管措施,確保壓力傳導到位、監管履職到位、隱患處置到位。對風險隱患比較集中、以往監管工作中發現問題較多和出現敏感輿情的地區,實施“掛牌”督辦,對于重視不足、整治不力的地區,進行約談、通報。本次排查治理工作完成情況將列入山東省質量評議等重要評價指標。要全面推廣使用“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加強企業基本情況、監督抽查、監督檢查等數據信息采集、錄入和運用。各市局要在“監督管理系統”分產品制定“檢查計劃”。

  (三)注重工作統籌。要統籌生產、流通一體化監管,對發現的質量問題,開展生產和銷售雙向追溯處置。要統籌抽查和檢查,對以往抽查不合格企業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對以往檢查發現的問題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重點抽查。要統籌排險和除患,一方面嚴謹細致進行摸排,全面查找質量風險隱患,另一方面對排查出的問題隱患,督促企業進行嚴格整改,對整改情況進行嚴格復查,真正實現“閉環管理”。要統籌各方面監管力量,調動質量監督、信用監管、網絡監管、認證認可、標準、稽查、檢驗檢測等各方面,統籌市場監管上下各級,強化與公安等外部門聯動,加強部門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合監管。

  (四)明確進度安排。各地要嚴格把握工作進度,于今年7月底前完成風險排查工作,10月底前全面完成排查治理工作。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問題,適時開展“回頭看”“反復查”,實施風險隱患“動態清零”,切實防止“死灰復燃”。請各市局于7月25日前報送階段性進展,11月7日前按照市場監管總局《20xx年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見附件)報送有關工作材料。重要情況、重大案件即時報告。

  對省局前期印發的《關于開展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池和充電器質量安全排險除患攻堅行動的通知》《關于加強20xx年度涉及環保工作重點產品質量監督的通知》《關于開展生產領域家用燃氣具強制性產品認證風險排查的通知》等文件,要結合本方案要求一并抓好落實。

  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2

  我國相當多的企業已在設備水平、工藝水平上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這些企業質量管理的科學性卻遠遠沒有達到生產本身存在的客觀要求。如何提高質量管理乃至整個經營管理的科學性乃是當務之急。

  一、質量的重要性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面臨同樣的競爭、同樣的市場,由于發展水平截然不同,所以中國企業要承受相當大的市場壓力。為了生存發展,中國企業就要和國外企業一拼高下,而競爭的核心恰恰就是質量,誰擁有高質量的產品,誰就能搶占制高點。因此,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應該受到密切的關注。

  二、我國質量管理現狀

  回顧我國企業質量管理的發展,再分析現狀,會發現很多問題,其中主要的一類問題就是企業質量管理發展不協調。由于我國質量管理的發展不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逐步形成并不斷進步的自然歷史過程,而是同所有發展中國家一樣,是通過向發達國家學習、引進,形成的現有質量管理的框架。

  過去我們不少企業在管理方法上盲目追求“先進”,結果企業質量管理領域用著不少時髦的新名詞、新概念,但企業連最基本的過程控制乃至檢驗都還沒有健全。目前面對這些現象,我國企業在及時把握世界質量管理發展的最新動態的同時,如何保持清醒的認識,保證我國企業質量管理能夠健康協調的發展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企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應該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理性判斷的問題在靠感覺進行,典型的如過程質量的評價、數據的假設檢驗、抽樣方案的確立;而國外發達國家企業對待許多感性的問題卻在用理性分析。如感性質量的定量評價、用戶意見措辭的質量分析等。

  三、我國質量管理發展戰略

  目前,我國質量管理必須體現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必須符合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規律。具體內容歸納為以下方面:

  (一)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貫徹IS09000族標準,提高企業質量管理規范性,并對其他各項工作的規范性以良好影響,營造出嚴格、規范的氛圍,強化企業和廣大職工適應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產業素質。

  (二)提高質量管理的科學性。我國相當多的企業已在設備水平、工藝水平上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這些企業質量管理的科學性卻遠遠沒有達到生產本身存在的客觀要求。如何提高質量管理乃至整個經營管理的科學性乃是當務之急。具體到質量管理就是如何提高數理統計技術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水平,提高企業技術人員乃至職工應用科學的質量管理工具去把握事實、分析原因、發現規律、擬訂對策的能力。解決具體的質量問題的`同時,還可以提高企業有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充實技術人員掌握的專業知識,尤其在優化我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能力結構方面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據調查,在企業中反映人力資源管理狀況的“職工參與”和“人員管理”是得分最低、相關系數較大的項目。這說明人力資源開發是制約企業質量管理更有效發展的瓶頸。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是應對全球化和科技發展所帶來挑戰的新要求。

  (四)強化過程管理。過程管理的主要環節是:描述過程的順序及其相互關系,認識過程在系統中的地位;尋找并測量過程中出現的波動。揭示波動的規律,采取減少和控制波動的措施:分析過程所產生的增殖,優化關鍵的增值過程,消滅非增值過程。要注重過程之間的接口,使過去的“點”式管理成為由點、線、面有序連接的網絡化過程管理。通過經營過程再造改造企業原有流程,以達到企業整體流程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以零缺陷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過程進行持續改進,提高管理水平。

  (五)開展供應鏈管理。從產品的設計到實現及服務提供所形成的全過程中,供應商及相關方在這條供應鏈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它是傳統質量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在企業調查中也證明了這一問題,企業“供貨商質量”與其他各個項目的相關系數都是相對最小的。特別是與“質量結果”的相關性最小,這說明這些企業與供貨商之間尚未建立起密切的關系,因此它對企業質量結果的影響也最小。在質量體系中,所有的供應商和相關方組成了一條供應鏈,質量正是由這整條供應鏈來共同保證的。而市場的競爭也從企業間競爭發展為供應鏈間的競爭,其中任何一環不緊扣甚至脫節,都會產生致命的質量缺陷而影響各自的利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向型企業將會與日俱增。企業的供應鏈將會跨越省區,跨越國界,供應鏈的管理是企業面臨的一個緊迫課題。應當通過企業資源規劃(ERP),最優化配置和共享信息、科技、人才等各種資源,努力實現合作伙伴間質量管理的無縫焊接。

  (六)實施自我評價。發達國家在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中領先企業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建立一種基于國家和地區質量管理標準的自我診斷與評價體系。我國企業應當借鑒這種成功經驗,建立企業自我評價的機制,以質量管理獎、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或行業內領先水平為參照系,靈活運用各種自評方法進行自評。目前,國際通行的自評方法是水平對比法(對標),通過與參照系的比較。明確自身的優勢和弱點,作為質量改進和管理創新的依據。

  以上幾條我國企業質量管理發展戰略的要點,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相信所列舉的質量管理發展戰略將逐步構成具有中國企業特色的、較為具體的質量管理系統模型。

  四、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質量

  (一)實施質量責任制。企業的質量職能分配到各有關部門,成為該部門的質量責任;把部門的質量責任進一步展開成若干項具體的工作和要求,再落實到各工作崗位或人員,成為個人崗位的質量責任;把所有質量責任寫上書面文件,加上管理內容,形成質量責任制;將各部門和崗位的質量責任制和管理標準作為質量體系審核的依據。

  (二)質量策劃。質量策劃就是要保證質量的發展與國際慣例接軌。

  1、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1)選擇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有兩個,一是Is09001,這是規定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標準,是最低要求,是用于認證目的的要求;二是Is09004,也是規定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標準,是較高要求,不是用于認證目的,而是業績改進的指南。

  (2)識別質量因素。也就是找出影響產品或質量服務的決策、過程、環節、部門、人員、資源等因素。

  (3)編寫體系文件。就是對照國際標準一個要素一個要素地考慮要不要重新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2、運行質量管理體系。

  (1)發布文件;

  (2)全員培訓;

  (3)依法辦事。

  3、檢查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得怎么樣,必須通過檢查才知道。檢查的方式有:對產品的檢驗和試驗:對過程的監視和測量;顧客反饋;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等。 這樣,整個質量體系就建立起來了,并且開始有效地運行。目前,多數企業要么沒有質量體系,要么紙上談兵,因此加大力度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并使之有效地閉環運行,是保證企業產出優質高效產品的關鍵。

  五、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加強環節管理

  企業的運作都是由許多環節構成的,而每個環節的質量都直接或間接影響產品質量。因此,每一個環節的開拓創新都必然帶動企業整體質量的提升。

  企業運作過程中基本是由以下環節組成:銷售情況和市場調研一設計及開發一采購管理一工藝準備管理一生產、制造管理一檢驗、試驗和測試管理一包裝和貯存管理―銷售和配送管理一安裝和運行管理一技術服務和維修隊伍管理一財務管理一人力資源管理一戰略管理。

  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質量管理的關注,都需要質量創新,都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3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xx〕2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省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加快培育經濟競爭新優勢,為加快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奠定堅實的質量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堅持優質發展、以質取勝,更加注重以質量提升減輕經濟下行和安全監管壓力,真正形成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質量需求為根本目的。把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質量需求作為提高供給質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提高產品、工程、服務、環境的質量水平、質量層次和品牌影響力,促進質量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增強人民群眾的質量獲得感,推動我省產業價值鏈從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引導推動各種創新要素向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端集聚,提升質量創新能力,以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產業質量和發展水平。推動創新群體從以科技人員的小眾為主向小眾與大眾創新創業互動轉變,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化協調發展,用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堅持以企業為質量提升主體。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控制水平。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決策者、經營者、管理者、生產者質量意識和質量素養,加強品牌建設,打造質量標桿企業,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三)主要目標。到20xx年,全省重點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主導和優勢產品質量達到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重點消費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制造業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2%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4%以上;基本藥物全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重點領域服務業質量顧客滿意度達到85%以上,骨干服務企業和重點服務項目的服務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質量均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大中型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水利工程質量合格率、質量檢測抽檢率達到100%,大型工程綜合優良率達到75%以上;全省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平均濃度明顯下降,14個市州所在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到82%以上,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6.85%,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企業質量發展能力

  1.著力提升規模以上企業質量發展水平。引導規模以上企業引入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廣泛推廣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組織省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國家質量標桿企業開展質量管理經驗交流宣講活動,幫助企業總結適用于本企業的質量管理方法。支持企業開展質量控制(QC)小組、現場改進等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大力開展質量對比提升和質量攻關。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加強質量技術創新研究,組織實施重大質量改進和技術改造項目。(牽頭單位:省質監局;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委、省商務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蘭州新區)

  2.著力提升中小微企業質量基礎能力。在全省中小微企業分層次、分行業開展大規模的質量管理基礎知識普及教育,重點加強對企業經營者及一線員工的質量管理培訓,提高企業全員質量意識。針對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短板,實施“千人千企”質量培訓計劃,每年選擇350戶以上中小微企業負責人集中開展質量基礎能力免費培訓,普及質量管理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理念,努力提高經營者和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推動中小微企業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繼續深化質量服務企業活動,每年選擇100戶中小微企業開展點對點精準幫扶,深入企業開展質量診斷、咨詢和分析,加快推進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標準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服務,鼓勵企業開展自愿性產品認證和管理體系認證,促進企業提檔升級。鼓勵骨干龍頭企業將配套的中小微企業納入共同質量管理范疇,推動全生產鏈條質量管理水平協同提升。(牽頭單位:省質監局;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人社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總工會、行業協會,各市州、蘭州新區)

  3.加大對企業質量發展的引導支持力度。積極為企業提供檢驗測試、質量認證、信用評價、工程設備監理、服務質量提升和資質評定等方面的服務。建立國際貿易技術壁壘標準咨詢、行業法律服務和保障機制,幫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糾紛和知識產權糾紛。加快企業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健全企業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等信用記錄,實行企業質量分類管理。加強部門協作,推進信息共享,在銀行信貸、政府采購、工商管理、工程招投標、質量信用評級等領域廣泛應用企業質量信息,形成有效的市場激勵約束機制。認真落實質量激勵政策措施,在項目建設、融資信貸、技術改造、科技創新、評先評優等方面,對質量品牌先進企業和組織給予優先支持和傾斜。(牽頭單位:省工信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人社廳、省農牧廳、省建設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政府金融辦、團省委、省總工會,各市州、蘭州新區)

  (二)提升重點產業質量供給水平

  4.大力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優化升級。圍繞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先進裝備制造、新型煤化工、農產品加工等我省傳統優勢產業,組織實施一批重點質量技術改造項目,推動煤電化冶煉循環發展、新能源與現代高載能耦合發展。鼓勵礦山資源綜合勘察、評價、開發和利用,推進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全面提升礦產原材料供給水平。圍繞重點產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關鍵技術的協同攻關創新,支持骨干企業瞄準國內外同行業標桿推進技術改造,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質量效益、能效環保、安全生產等水平,加大技術和產品創新,提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積極打造合成材料及精細化工、新型化工材料、銅鋁合金及深加工、鎳鈷新材料及電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石化及能源裝備、智能裝備、特色中藏藥、生物醫藥、優質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等十大產業鏈,促進傳統優勢產業從半成品向產成品轉化,從粗放低效向優質高效提升,從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從短鏈向全鏈循環發展,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充分利用國家鼓勵進口貼息政策和金融政策,支持企業擴大先進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進口,鼓勵以進口、境外并購、國際招標、招才引智等方式引進先進技術,促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和“互聯網+制造”行動計劃,加快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推動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大幅度提升標準水平,促進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工藝、裝備、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動我省優勢產業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開展產業合作,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牽頭單位:省工信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政府國資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5.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質量提升。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立足點放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公共安全等領域為重點,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質量提升總體攻堅戰,通過技術、標準、模式、管理等創新,激發質量創新活力,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一批新的支柱產業和經濟新的增長點。以具有核心競爭力、高附加值、發展潛力、自主知識產權以及體現全省經濟發展方向的高新技術產品為重點,實施高新技術產業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加快制定重點領域標準,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催生一批新產業和企業集群,不斷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模和質量水平。(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科技廳、省質監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6.大力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把服務業質量提升作為調結構、促轉型的重點,著力壯大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現代金融、信息消費、創意設計、健康養生等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體驗經濟、共享經濟,積極培育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新型業態。實施服務標桿引領計劃,大力開展旅游、快遞物流等重點服務行業質量提升活動,推廣實施優質服務承諾標識和管理制度,遴選一批服務業質量標桿單位,組織一批服務質量升級試點。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依托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工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商務咨詢、服務外包、售后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建設、創業孵化等重點領域,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現代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圍繞我省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等國家級平臺建設,推動旅游服務、體育服務、文化服務、健康養老服務、法律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培育服務業知名品牌,增加服務有效供給,提升服務質量水平。提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著力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和優質職業教育供給,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實現比較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以及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服務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創新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供給。開展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和結果通報,引導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商務廳、省環保廳、省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旅游發展委、省質監局、省體育局、省政府金融辦,各市州、蘭州新區)

  (三)提升重點產品質量水平

  7.突出抓好消費品質量提升。深入實施《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xx—20xx年)》(國辦發〔20xx〕68號),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支撐民眾消費需求。推動企業發展個性定制、規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動產品供給向“產品+服務”轉變。開展標準宣傳貫徹、技術培訓、質量分析提升、計量能力提升、產品檢測等活動,指導幫助消費品生產企業發現和解決產品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全面開展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發揮出口企業優質產品引領作用,提升產品供給質量,滿足國內中高端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品生產和流通領域質量監督抽查頻次,強化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后處理工作力度,加大消費品執法打假及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消費品制假售假行為。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及風險調查制度,全面推動我省消費品生產、經銷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穩步提升消費品整體質量水平。(牽頭單位:省工信委;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8.著力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圍繞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優化農產品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深入推動農業標準化發展,加快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著力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大力發展質優、高效、適應市場需求的經濟作物。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構建以農業科研機構、農業高等院校和農業企業為主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和原產地保護基地建設,加大對綠色認證、有機產品認證和產地保護認證的扶持力度。推進農產品公共品牌、知名品牌的培育、開發和保護,鼓勵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促使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變。加快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的技術改造、質量提升、品牌建設、產品認證等給予支持,擴大我省特色優勢農產品、清真食品在東南亞、中西亞及阿拉伯國家的市場占有額。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力爭20xx年前實現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打造貧困地區主打產品、主導品牌,擴大“名特優新”“三品一標”“一村一品”農產品和休閑農業上網銷售規模。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耕地質量保護管理體系,加大耕地質量保護和土壤修復力度,扎實推進耕地質量提升工作,全面保障農產品質量供給。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體制,推行種養殖清潔生產,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規范農藥、抗生素、激素類藥物和化肥使用。扎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強化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管理和屬地責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追溯監管綜合服務平臺,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牽頭單位:省農牧廳;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商務廳、省民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扶貧辦、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9.著力提升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實施食品藥品國家標準,鼓勵推動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健全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提高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水平。建立完善學校“校送”配備和衛生室建設質量標準體系及管理機制,強化校園疾病防控及食品藥品安全治理工作,落實校園安全保護區制度。全面落實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扎實推進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示范學校創建率逐年提升,認真做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加快藥品標準提升及工藝技術改造,健全完善藥品追溯體系,強化藥品安全風險管控,保障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有效實施,促進藥品生產企業轉型升級。推進中藥質量提升計劃,提高醫療機構制劑質量標準,強化特殊藥品管理,全省藥品制劑生產企業和醫院院內制劑100%建立規范化質量控制實驗室,全省藥品評價性抽檢、基本藥物全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深入推進醫療器械審批制度改革,嚴格落實醫療器械分級分類管理要求和質量管理規范,加強大型醫療設備、高風險、植入性和無菌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重點品種的常態化監管,推進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信息化管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00%實施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農牧廳、省質監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10.著力提升區域主打產品質量水平。圍繞各地區域主打產品,緊盯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深入開展質量對比提升活動,實施重點企業和產品的過程質量和管理績效對比,健全質量對比提升工作制度,制定質量改進和趕超措施,優化生產工藝、更新生產設備、創新管理模式,改進市場銷售戰略,實現區域主打產品質量提升。加強區域主打產品的質量監督檢查,深入開展質量幫扶整治,幫助企業查找產品質量短板,組織各方力量進行技術攻關,指導企業制定技術改進提升方案,提高產品質量。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建立區域主打產品質量長效保證機制,對一些質量問題突出的區域主打產品實行重點區域集中治理、掛牌督辦,著力提升區域主打產品質量。(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11.不斷提升品牌產品質量水平。加快推進“甘肅產品”向“甘肅品牌”轉型升級,集中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甘肅品牌產品,大力宣傳甘肅自主品牌的良好形象,講好品牌故事,在全社會積極營造提品質、創品牌的濃厚氛圍。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深入開展各級政府質量獎、國家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中華老字號、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甘肅名牌產品、魯班獎、飛天獎、隴原工匠、“三品一標”認證、A級景區等質量品牌的培育和創建活動。組織企業、園區積極創建質量提升示范區、知名品牌示范區,開展品牌價值評價發布,推廣品牌先進理念和質量方法,切實發揮品牌產品的質量示范和引領作用。突出比較優勢,加大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挖掘、培育和管理,做好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申報、宣傳、質量提升和專用標志使用工作,通過三年的努力,力爭我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數量翻一番。建立完善質量品牌建設扶持計劃,加大對消費品、制造業、服務業品牌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推動品牌企業加強質量保證能力建設,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加大品牌保護力度,組織開展品牌產品專項監督檢查和質量品牌執法打假專項行動,維護好甘肅品牌的良好形象。(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省總工會;責任單位: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委、省商務廳、省農牧廳、省建設廳、省旅游發展委、省工商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12.著力加快產品標準提檔升級。改革標準供給體系,推動消費品標準由生產型向消費型、服務型轉變,加快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鼓勵部門、行業優先制定中藥材種植加工、文化旅游服務等標準。建立健全技術、專利、標準協同機制,開展對標達標活動。研究建立全省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開展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工作。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大力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逐步消除國內外市場產品質量差距。(牽頭單位:省質監局;責任單位:各市州、蘭州新區)

  (四)提升產業園區質量發展水平

  13.按照“一縣一產”“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要求,立足實際,結合產業關聯和產業鏈發展需求,以提升產業園區和聚集區質量水平為載體,通過加大政策、資金等支持力度,引導園區企業夯實質量管理、標準化、計量、認證等質量技術基礎工作,積極培育一批質量提升示范項目,創建一批知名品牌示范區,進一步推動質量要素、骨干和配套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打造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形成對經濟發展規模、質量具有引領作用的增長極,著力構建縣域產業發展體系。圍繞產業集約、集群發展,以提高重大項目承接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園區基礎配套設施水平,完善園區整體規劃和路網結構,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和智慧化建設。(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省質監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五)提升建設工程質量水平

  14.深入開展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一步完善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建設單位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加強工程建設質量檢測管理,嚴厲打擊出具虛假報告等行為。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和明察暗訪檢查制度,重點加強對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等部位以及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加強省列重點項目、軌道交通、保障房等重點項目的監督管理。繼續深入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全面推進工程質量樣板引路制度,逐步推進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標準化,不斷提高工程項目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積極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加強工程技術研發應用,因地制宜提高建筑節能標準,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組織開展甘肅省工程建設省級工法的評選工作,大力推廣工程建設新技術的應用。(牽頭單位:省建設廳;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各市州、蘭州新區)

  (六)著力提升環境質量水平

  15.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著力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深化環境質量精準管理。穩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全面優化能源結構,研究制定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的環境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全面推開排污許可管理,抓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重點減排工程。認真落實鋼鐵、火電、水泥、煤炭、造紙、印染、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8個行業達標計劃。加大全省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力度,開展全省國V車用油品質量保障和加油站油氣回收檢查工作。認真開展“大氣十條”第一階段貫徹實施情況考核。嚴格落實任務清單銷號和定期預警通報制度,持續加強工業企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區域水污染治理,做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不斷鞏固和改善全省水環境質量。加強污染土壤用途管控,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大力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積極引導開展第三方環境治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組織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創建工作。(牽頭單位:省環保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農牧廳、省水利廳、各市州、蘭州新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完善研究質量強省戰略、分析質量發展形勢、決定質量方針政策的工作機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各級黨委、政府要將質量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質量管理和隊伍能力建設,認真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省直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出臺促進質量提升的具體政策措施,推動質量水平全面提升。(責任單位:各市州、蘭州新區,省直各有關部門)

  (二)加強質量制度建設。堅持促發展和保底線并重,加強質量促進地方立法的研究,強化對質量創新的鼓勵、引導、保護。落實《國務院關于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和試行簡化審批程序的決定》,逐步實施相關產品由生產許可證管理轉為產品認證管理。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及風險調查制度。建立健全產品損害賠償、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和社會幫扶并行發展的多元救濟機制。加快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完善質量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責任單位:省政府法制辦、省編辦、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市州、蘭州新區)

  (三)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完善質量發展經費多元籌集和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更多資金投向質量攻關、質量創新、質量治理、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財政要加大對質量提升行動的經費投入,支持質量品牌發展、標準體系建設、計量體系建設、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質量管理與研究、質量監督抽查等工作,將國家級質量檢驗中心和省級重點檢驗項目建設經費納入各級發展改革部門的重點項目立項解決。落實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構建質量增信融資體系,探索以質量綜合競爭力為核心的質量增信融資制度,將質量水平、標準水平、品牌價值等納入企業信用評價指標和貸款發放參考因素。加大產品質量保險推廣力度,加強政府采購需求確定和采購活動組織管理,將質量、服務、安全等要求貫徹到采購文件制定、評審活動、采購合同簽訂全過程,推動形成優質優價的政府采購機制。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從信貸、科研、技改等方面重點支持名優產品生產、高新技術產品開發、主導優勢產業發展。企業要加大對質量創新、質量提升、新品研發、質量體系改進的資金投入,保障質量提升行動的有力推進。(牽頭單位:省財政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委、省質監局、省政府金融辦,各市州、蘭州新區)

  (四)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將質量教育納入全民教育體系。加強中小學質量教育,開展質量主題實踐活動。推進高等教育質量人才培養,加強質量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加強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推動企業和職業院校成為質量人才培養的主體。推動建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質量教育網絡。實施企業質量素質提升工程,研究建立質量工程技術人員評價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一線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水平。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實施青年職業能力提升計劃,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體系。持續開展評選“隴原工匠”活動,學習宣傳“隴原工匠”精神,帶動打造一批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技術精湛的人才隊伍。發揮各級工會組織和共青團組織作用,開展各類崗位比武和職業技能競賽、青年質量提升示范崗創建、青年質量控制小組實踐等活動。(牽頭單位:省教育廳;責任單位:省人社廳、團省委、省總工會,各市州、蘭州新區)

  (五)強化目標管理督察考核。探索建立省級質量督察工作機制。堅持把質量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實行目標管理和“一票否決”,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制定對省屬企業質量發展能力的考核辦法,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探索構建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新型質量統計評價體系。將質量發展各項指標納入全省經濟社會宏觀統計發布范圍。(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政府辦公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省質監局、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蘭州新區)

  (六)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各級黨委、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要大力宣傳黨和國家質量工作方針政策,深入報道我國提升質量的豐富實踐、重大成就、先進典型,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講好甘肅質量故事,推介甘肅質量品牌,塑造甘肅質量形象。將質量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質量公益宣傳,提高全社會質量、誠信、責任意識,豐富質量文化內涵,促進質量文化傳承發展。要把質量發展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和各類干部培訓院校教學計劃,讓質量第一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為領導干部工作責任,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追求和時代精神。

【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方案】相關文章:

質量體系提升方案04-05

質量提升工作方案04-05

項目質量管理提升方案04-06

餐廳服務質量提升方案04-05

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方案04-05

物業服務質量提升方案04-03

公司質量管理提升方案04-03

開展質量提升的行動方案04-03

2022小學英語質量提升方案04-03

中學教學質量提升方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