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時間:2024-08-16 21:30:38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用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用5篇)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

  一、專業名稱(專業代碼)

  學前教育(16010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三、基本學制

  3年

  四、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面向城鄉各級各類幼兒園、早教機構,培養從事幼兒園保育、教育等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職業范圍

  六、人才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

  (一)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學前教育機構規章制度。

  2.熱愛學前教育事業,關愛學前兒童,誠實守信,責任心強,耐心細致,做事認真。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身體健康,樂觀開朗。

  4.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善于溝通與協作。

  5.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

  (二)專業知識和技能

  1.掌握學前兒童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理解幼兒保教工作的意義,具有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能運用疾病預防、安全防護與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護學前兒童健康發展。

  2.掌握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基礎知識,了解幼兒心理發展各階段的特點,知道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和特點,能初步觀察與解釋幼兒行為所表達的心理需求;信任幼兒,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有益于幼兒身心發展的不同需求。

  3.了解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知識,以及幼兒教育目標、策略和基本方法;熟悉幼兒園保教活動的目標、任務、內容和要求;具備幼兒園教育活動與游戲的組織實施能力;能與幼兒友好相處、交往、互動與合作,能調動家庭和社會的幼兒教育要素。

  4.掌握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的內容、目標、實施方法等基本知識;具有制訂幼兒園班級教育活動方案和實施教育活動的初步能力。

  5.掌握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的基本方法與技能;能夠運用多種方式公平、全面地評價幼兒;及時發現和賞識幼兒的進步,注重激發和保護幼兒的積極性、自信心。

  6.具備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組織與管理能力,能將教育合理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環節中;能夠科學照料幼兒日常生活,做好常規管理工作;能夠及時處理幼兒的常見疾病與突發事故。

  7.了解幼兒園班級工作內容及特點;掌握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基本技能。

  8.了解幼兒文學特征和功能,掌握兒童文學的常見體裁,初步了解文學作品的特點、作用;具有幼兒文學作品的閱讀、分析、欣賞與評價能力。

  9.掌握一定的樂理、視唱、音樂欣賞等基本知識,發展音樂聽覺與記憶,能夠結合鍵盤、聲樂等技能訓練理解并正確運用。

  10.掌握我國主要民族民間舞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輔導幼兒形體訓練、指導幼兒舞蹈排練的能力。

  11.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能夠指導幼兒學唱和表演,排練合唱,具有邊彈邊唱幼兒歌曲的能力。

  12.掌握鍵盤樂器演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正確演奏不同內容、風格的簡單器樂作品,具有為幼兒歌曲編配簡單伴奏的能力。

  13.掌握繪畫、圖案、簡筆畫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夠指導幼兒學習繪畫;能夠恰當、熟練運用簡筆畫;能選擇適宜材料、運用正確的.技法開展手工制作。

  14.掌握幼兒語言特點和教師常用幼兒教育語言技能,能用普通話準確、清晰、親切地進行口語表達。

  15.理解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的基本內容和方法,能設計制作墻飾,能夠合理利用資源,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能夠創設有助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學習、游戲的教育環境。

  16.初步掌握0-3歲嬰幼兒撫育和教育的有關知識,掌握嬰幼兒教養活動的方法與基本技能,能初步運用嬰幼兒教養知識開展并指導家長進行早期教育。

  七、主要接續專業

  高職:學前教育、音樂教育、舞蹈教育

  本科:學前教育

  八、課程結構

  九、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歷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選修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一公共基礎課

  (二)專業技能課

  1.專業核心課

  2.專業選修課

  (1)蒙臺梭利教育

  (2)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

  (3)合唱

  (4)其他。

  3.綜合實訓

  綜合實訓是本專業必修的專業訓練,包括職業見習、保育實習、教育見實習。

  主要任務是通過了解幼兒園及幼兒園教師工作,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職業意識;學習并運用幼兒衛生與健康知識,實際體驗幼兒園保育工作崗位任務,熟悉保育工作流程及規范;學習、觀摩幼兒園教育活動,進一步了解學習領域目標、內容及要求,模擬教育活動或進行實操訓練,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

  4.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本專業最后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鞏固、鍛煉實踐操作技能,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頂崗實習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熟悉幼兒教師工作的性質和職責,進一步掌握保教工作的基本內容和特點;通過實習幼兒教師的全部工作,培養學生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及幼兒游戲活動的能力,學習幼兒園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敬業精神,增強適應崗位的能力。

  十、教學時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含復習考試),累計假期12周,周學時為30(含班會活動),頂崗實習按每周30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3年總學時數為3 000~3 300。課程開設順序和周學時安排,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實行學分制的學校,一般18學時為1學分,3年制總學分不得少于170。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學分,共5學分。

  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3,允許根據行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但必須保證學生修完公共基礎課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3,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行業企業認知實習應安排在第一學年。課程設置中應設選修課,其學時數占總學時的比例應不少于10%。

  (二)教學安排建議

  說明:(1)“√”表示相應課程開設的學期。

  (2)本表不含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以及選修課教學安排。

  十一、教學實施

  (一)教學要求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技能課

  專業技能課應結合國家對學前教育的要求和幼兒園工作實際,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并根據本專業標準細化各門課程的具體要求,制定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安排好教學內容。要進行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提倡項目教學、案例教學、任務教學、角色模擬、情境教學等方法,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特色,形成操作技能與職業規范相統一,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相統一,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一體化。要借助校企合作機制,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充實教學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供有力保障。

  任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反思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緊密結合幼兒園的實際,強化職業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二)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要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教學管理要有一定的規范性和靈活性,合理調配教師、實訓室和實訓場地等教學資源,為課程的實施創造條件;要加強對課程教學及實踐環節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學質量。

  要認真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對實訓實習工作做到統一組織、落實計劃、校企共管。學校和幼兒園簽訂實習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雙方指派指導教師具體組織管理。實習指導教師要切實負責對實習生的思想教育、組織管理、業務指導及考核評價。學校應關注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基本的實習生活與工作環境安全。

  十二、教學評價

  根據本專業培養目標和育人理念,建立科學、可行的評價標準。參照國家對學前教育的要求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等,制定課程教學及實訓實習評價標準。要關注對學生職業素養、學習能力及專業實踐能力的評價,突出對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能力、游戲組織與指導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的評價。

  要堅持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以任課教師評價、實訓指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為主,吸收行業企業參與。

  依據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既要評價學習過程,又要評價學習結果,關注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考核采用理論測試和實際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際操作水平。

  加強頂崗實習課程的考核評價。成立由幼兒園指導教師(兼職)、專業教師和班主任組成的考核組,對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勞動紀律、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專業技能和任務完成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十三、實訓實習環境

  本專業應配備校內實訓實習室和校外實訓基地。

  (一)校內實訓實習室

  校內實訓實習必須具備的實訓室及主要工具、實施設備和數量見下表。

  (二)校外實訓基地

  學前教育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我校選擇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的公辦或社會力量舉辦的優秀幼兒園多所,有:突泉縣第一幼兒園、突泉縣第二幼兒園、突泉縣第三幼兒園等公辦幼兒園作為我校學生實習基地,主要承擔學生認知實習、保育實習、教育見習與頂崗實習。作為以教學實踐及學生頂崗實習為主的實訓基地,應能夠提供真實的崗位訓練環境,按照校企合作共同制訂的實習計劃,保證接納學生進入幼兒園班級,并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見習、觀摩、實踐、實習任務。

  十四、專業師資

  本專業教學團隊以專業帶頭人培養為重點,骨干教師培養為核心,青年教師培養為基礎,實現專業團隊的持續發展。目前,本專業擁有專兼職教師11人(其中高級教師4人,雙師率72%)。詳見下表。

  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隊伍統計表

  十五、畢業要求

  本專業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方可畢業。具體如下。

  第一方面:理論知識水平。該項由教務科考評,出具成績單;

  第二方面:實踐技能水平。該項由教務科考評,出具成績單;

  第三方面:德育水平。該項由學生科考評;

  第四方面:體育水平。該項由體育組考評,出具學生體質測評報告;

  第五方面:頂崗實習。該項由招生就業辦公室考評,出具實習報告;

  第六方面:職業資格。該項由培訓科考評,以職業資格證書為準。

  學生完全通過以上六個方面的考評后,學校準予畢業。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學前教育專業(16010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學生

  三、基本學制

  學習年限叁年(3年);

  學習方式全日制;

  招生對象應屆歷屆初中畢業生;

  辦學層次普通中等專業教育

  畢業生標準:

  1.按規定修滿所有文化類課程,成績合格。

  2.學前專業各項技能,經公開考試合格,達到了中職層次技能標準。

  3.按規定完成了畢業實習任務,經鑒定合格。達到以上三個要求,為合格畢業生,予以發放畢業證書。

  四、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素質教育的思想,根據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求,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倡導 “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理念,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綜合職業素質為宗旨,學前教育專業在教學中應體現以下原則: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需求和職業標準為依據,全力提高專業教學的針對性。關注市場變化和企業用人需求,調整人才培養規格、知識技能結構、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逐步實現供給課程向需求型課程的轉化。

  (二)以人格為主位,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結合我國幼兒園當前發展的人才需求,注重本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幼兒園的實際需求相適應,全面打造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三)以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全面的綜合素質。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科學安排與指導,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職業基礎。

  (四)以“學生怎樣學”為中心,著力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盡量使學習內容的設計適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大膽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創新意識和能力。

  (五)按照工學結合、園校結合的理念,構建具有時代特色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實現提高幼師水平的培養目標。

  五、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幼兒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培養具有在托幼機構進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為培養能適應當代幼兒教育發展和改革需要的幼兒教師奠定的基礎。

  六、職業范圍

  1、面向省內外幼兒園教師、早教培訓機構教師、社區幼教機構工作人員、兒童社會工作者、小學低年級教師。工作5至8年,在獲得一定工作經驗(進修)后,可以成為幼兒園及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者,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還可以自主創業,開親子園、早教中心、幼兒園或其他早教托幼機構。

  2、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或相關專業輸送人才。

  七、人才規格要求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知識要求、能力要求、情感與態度要求:

  職業素養

  1.知識要求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2)掌握嬰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規律、個體差異和促進嬰幼兒全面發展的策略方法。

  (3)熟悉早教和幼兒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要求和基本原則。

  (4)掌握早教中心和幼兒園環境創設、一日生活安排、游戲與教育活動、保育和班級管理的知識和方法。

  (5)掌握嬰幼兒安全防護與救助及觀察、談話、記錄等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

  (6)掌握早教中心和幼兒園領域教育的特點與基本知識。

  (7)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知識和表現藝術知識。

  (8)具有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

  2.能力要求

  (1)具備觀察和了解嬰幼兒的能力。

  (2)具備創設和利用有利于嬰幼兒成長、學習、游戲的教育環境的能力。

  (3)具備根據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設計、實施教育活動及教育評價的能力。

  (4)具備一日生活的組織和保育能力。

  (5)具備嬰幼兒游戲活動的支持和引導能力。

  (6)具備溝通和合作能力。

  (7)具備自主學習、反思和發展的能力。

  (8)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9)具備較好的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能力。

  3.情感與態度要求

  (1)關愛兒童,尊重兒童的權利,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兒童。

  (2)熱愛嬰幼兒教育事業,注重保教結合。

  (3)尊重其他教師和家長,愿意與他們進行溝通和合作。

  (4)具有終身學習的意愿。

  八、人才培養模式

  進一步完善“園校融合、學教一體”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職業能力分析,建立職業能力標準,在本專業將嘗試“學校→幼兒園→學校→幼兒園”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工學結合”,即從二年級開始教學見習,熟悉幼兒園工作常規,第六學期開始頂崗實習,實行“理論→實踐→理論→實踐”教學,促進工學有機結合,加強教與學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幼兒園嘗試“學—做—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成長,這種模式將學校教學和幼兒園實習以及職業素養教育有機地融合起來,從而提高人才的綜合質量。

  九、主要接續專業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

  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教育管理專業。

  十、課程結構

  學前教育專業的知識結構為必修課和任選課兩類。

  (一)必修課

  主要包括文化基礎課程、素質拓展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實踐實習課。

  1.文化基礎課程:具有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德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就業指導等基礎知識。

  2.素質拓展課:主要包括社交禮儀、中國歷史與文化、人文與旅游講座。

  3.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聲樂基礎、樂理視唱練耳、美術、手工、幼兒文學。

  4.專業主干課:主要包括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保健、普通話、鋼琴基礎、舞蹈基礎、唱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

  5.實踐實習課:主要包括軍訓與入學教育、專業綜合見習和畢業綜合實習。

  (二)任選課

  主要包括全國普通話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專業技能證、其他技能證書的考證輔導。

  (三)課程安排

  全學程共150周,其中教學活動92周,教育實踐8周,寒暑假30周,頂崗實習18周,機動2周。全學程具體安排見附表。

  十一、課程設置及要求

  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可分為必修課、選修課二大類型,每門課程注明了參考學時或教學周數。

  必修課

  1.文化基礎課程要求

  (1)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是我校各專業的公共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以學生的思想、道德、態度和情感發展為線索,圍繞學生德育需求,生動具體地對學生進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質、法制意識教育,進行社會經濟、政治常識的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觀察社會、分析問題、選擇人生道路的科學人生觀,逐步提高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成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公民和企業歡迎的從業者。

  (2) 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3)數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實用微積分。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像、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4)英語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語篇及簡單應用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并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5)計算機應用基礎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數據庫基本操作和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6)職業生涯規劃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了解職業發展的階段特點;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來職業的特性以及社會環境;了解就業形勢與政策法規;掌握基本的勞動力市場相關信息、相關的職業分類知識以及就業創業的基本 知識。并讓學生具備自我認識與分析技能、信息搜索與管理技能、生涯決策技能、求職技能等,提高學生的各種通用技能,比如溝通技能、問題解決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際交往技能等。

  (7)職業道德與法治

  遵循中職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方式、良好的法律行為方式、良好的心態與行為調節能力為己任,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和心理素質且可持續發展終身受益為課程歸宿。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2、專業理論要求

  (1)幼兒教育學

  本課程為幼師專業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幼兒教育的意義與發展,我國幼兒教育制度與基本理論,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幼兒教師,幼兒園的環境與制度,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及教育的銜接與合作。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入學前兒童的教育問題形成基本的認識和態度,掌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2)幼兒心理學

  本課程為幼師專業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幼兒的感知運動、注意、語言、思維、想象、情緒、個性、氣質、社會性等。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著重了解學齡前幼兒心理發展的歷程與特征,為學生以后教育、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3)幼兒衛生保健

  本課程主要包括人體概述、幼兒解剖生理特點及衛生、幼兒的生長發育、幼兒的生活制度、幼兒的營養衛生、幼兒的心理衛生、幼兒的常見病和傳染病及其預防等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幼兒衛生保健是一門研究如何保護、增進幼兒健康的課程。

  (4)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

  本課程為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如何確定幼兒園的活動目標、幼兒園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幼兒園活動設計的模式、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方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手段的選擇等。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幼兒園的主要課程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學會設計并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為直接服務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踐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

  (5)保育員知識與技能

  通過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與操作技能訓練,使保育員初步掌握嬰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及衛生保健知識;初步掌握托幼機構的法規知識及嬰幼兒教育的目標、基本原則與方法;熟悉托幼機構常用護理方法及意外事故的初步處理方法;具備靈活配合教師組織好嬰幼兒生活、游戲、學習、運動的能力與部分專業技能技巧。

  (6)幼兒文學

  本課程主要包括低幼兒童文學概論、兒童詩歌、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圖畫讀物、兒童科學文藝等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對低幼文學的主要內容有個全面的了解,在掌握低幼文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對兒童作品進行創編與改編。

  3.專業技能課要求

  (1)口語

  本課程為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理論課程,主要包括普通話訓練、一般口語交際訓練和幼兒教師職業口語訓練等,使學生掌握教師口語訓練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以及技能訓練的示范和基本要求,以保證學生課內外口語技能訓練做到有序、有效,為學生以后教育、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2)樂理

  樂理學習五線譜記譜法、簡譜記譜法的有關常識,介紹首調唱名法、固定調唱名法。認識樂譜中的力度記號、速度術語、表情術語、裝飾音和其他常用記號。掌握音階、調號、調式(大調式、小調式、中華民族調式)的有關知識。掌握和弦(三和弦、屬七和弦)的一般知識。

  視唱課程包括了視唱發聲、音準等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掌握基本視唱技巧,為聲樂和鋼琴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練耳是視唱練耳課中的一項內容,它是培養音樂聽覺能力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是從事音樂表演、音樂創作、音樂理論、音樂教育的專業及業余音樂工作者的必修課程,內容包括旋律聽寫、和聲聽寫,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聽覺練習,以此為學好音樂課程和鋼琴課程打好基礎。

  (3)舞蹈基礎

  本課程是幼兒師范專業舞蹈教學課,主要包括舞蹈基本功訓練:把桿訓練、地面訓練、跳躍訓練、技巧訓練等,所學舞蹈的種類有: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現代舞等,其中以民族舞蹈為主要學習方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舞蹈教學的基本要求和舞蹈技巧,為以后的幼兒舞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4)鋼琴基礎

  本課程為演奏技術課程,其主要學習內容是讓手指靈活有力,獨立不倚、平均發展,手腕松動自如(左、右手須要有同樣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音階、琶音、顫音等,使學生有演奏一定難度作品的能力,為以后即興彈奏打下良好的基礎。

  (5)唱歌

  本課程的主要是學習歌唱發聲的基礎知識和嗓音保護常識,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方法,做到有氣息支持地歌唱,使中聲區的發聲自然統一。學習韻母的正確發音和連音、頓音唱法,歌唱時應注意咬字吐字準確、清晰。學習共鳴調節,并且適當擴展音域。學習演唱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的齊唱、獨唱、二部輪唱,做到音高、節奏準確,歌唱時應具有一定的表現力。

  (6)音樂鑒賞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審美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促進學生全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本課程教學環節包括講授和以聆聽音樂為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析。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中認識理解、鑒賞音樂,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注意學習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7)兒童舞蹈創編

  本課程從幼兒舞蹈表現形式入手,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通過幼兒舞蹈不同形式、不同創編方法訓練,使學生全面了解掌握幼兒舞蹈創編的技術技能,找到兒童舞蹈創作的規律和方法,自如運用所學知識。同時讓學生對中外各民族舞蹈文化的深度內涵有所了解,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增強創造力和表現力。

  1.懂得幼兒舞蹈創編在幼兒園、小學舞蹈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特點,能根據兒童的心理及生理特點、生活情趣、審美標準,掌握幼兒舞蹈創編的內容、方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幼兒舞蹈創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以培養合格的、業務素質優良的幼兒教師為出發點,遵循美學的基本原理和舞蹈教學規律,發揮學科的特點,在舞蹈創編藝術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師德。

  (8)美術

  主要是掌握繪畫的基礎知識,培養對美術的興趣。學習內容包括素描、色彩、構成(平面、色彩)、藝術欣賞、美術史等,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初步的藝術鑒賞能力與較強的藝術實踐能力。

  (9)手工

  本課程主要包括折紙、泥工、剪紙、撕紙、教具制作等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怎樣選擇手工材料,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實踐實習課

  (1)職業認知實習:

  ①了解幼兒園工作的性質和教師的職責,提高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認識。

  ②掌握幼兒園常規教育內容,初步學會組織幼兒日常生活和開展各項活動的方案。

  ③認識游戲在幼兒生活中的意義,初步學會組織幼兒游戲的方法。

  ④了解幼兒園教學特點,學習掌握組織幼兒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2)教學見習:

  ①加深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認識和掌握。

  ②使學生初步掌握教育教學方法。

  ③培養觀察、了解幼兒的能力。

  ④培養組織管理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⑤更多地接觸幼兒,能和幼兒建立深厚的感情,熱愛幼兒,熱愛幼兒教育事業。

  (3)頂崗實習

  ①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處理好學與用的關系,在實踐中逐步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②檢驗所學的理論知識,以便及早地發現問題加以補足。

  ③向社會學習。

  (二)選修課

  主要是計算機等級證、普通話等級證、專業技能證、其他技能證書的考證輔導課程。

  十二、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入學教育、教育見習、教育實習、頂崗實習、畢業作品設計、畢業匯演、畢業考試等。

  十三、職業證書

  畢業前后可參加育嬰師證、普通話水平等級證、藝術水平等級證考試等。

  十四、實訓實習環境

  本專業學生見習實習、頂崗實習一般都在本縣或沿海省市幼兒園內進行。

  十五、專業師資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業標準》和《中等專業學校設置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專業教師學歷職稱結構合理,我校配備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13人;建立“雙師型”教師團隊,其中雙師型不低于30%。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

  一、專業名稱

  專業名稱:學前教育專業

  專業代碼:160100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專業、美術教育專業;

  本科:初等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專業、美術教育專業。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基本學制

  全日制學歷教育,學制3年。

  四、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遼寧省內外的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以上學歷者,培養具有中等學歷文化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與先進的學前教育的職業觀念,掌握基礎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夠在幼兒園及相關機構從事保育、教育和管理等工作。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養,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技能的,并在專業上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五、畢業基本要求

  (1)符合國家、省教育行政部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

  (2)思想品德評價合格,身心健康。

  (3)修滿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

  (4)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考核合格。

  (5)符合學校的有關畢業要求。

  六、職業范圍

  七、人才培養規定

  1.職業素養

  (1)了解幼教工作人員的職責,具有良好的專業態度與敬業精神;

  (2)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較高的職業素養;

  (3)熟悉國家和地方學前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本專業各學科的發展趨勢,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4)了解各種關于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理論,以及影響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因素,形成正確的兒童觀與教育觀;

  (5)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及規律,掌握開展幼兒保育和教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初步了解幼兒教育研究的一般知識;

  (6)有一定的文化藝術修養、審美素質;

  2.職業能力

  (1)基礎能力

  ①掌握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具備學前教育的基本技能;

  ②掌握計算機、普通話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

  ③了解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具有基本的彈、唱、跳、畫、說等技能;

  ④具有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能力,能調動家庭和社會積極因素教育幼兒;

  ⑤掌握適宜的與學前兒童相處、交往、互動的方式方法;

  ⑥掌握為不同年齡學前兒童創設安全、健康和具有挑戰性的適宜的學習環境的知識與技能。

  (2)專業能力

  ①具備觀察、分析學前兒童的基本能力和保育、教育的操作能力,能夠組織學前兒童一日生活;

  ②具有制定學前兒童教育教學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③學會設計和實施與學前兒童發展相適宜、與幼兒生活環境相適宜的內容平衡的課程和有效的學習活動,掌握引導學前兒童學習與發展的策略與技能;

  ④了解并掌握幼兒園管理、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⑤掌握與家長交往、合作的技能以及幫助家長改善家庭教育的技能;

  ⑥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備初步的反思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⑦掌握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的基本方法與技能;

  ⑧掌握嬰幼兒教養活動的方法,能初步運用嬰幼兒教養理論知識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早期教育;

  ⑨掌握設計、組織與實施學前兒童中英文整合教育活動的知識,具有初步用英語組織學前兒童的游戲活動、學習活動、生活活動的能力;

  ⑩掌握學前兒童音樂、舞蹈、美術教學方法,學會創編學前兒童歌曲、舞蹈,能制作學前兒童教玩具,創設適宜的促進學前兒童發展的教育環境。

  八、課程結構

  教學安排說明及建議

  1.本方案課程設置及教學安排既要適合學年制教學管理,也要適合學年學分制教學管理。

  2.本方案每學期按20周計算,其中有1周機動,1周考試;第一學期第1周為入學教育及軍訓,第六學期最后1周為畢業教育;如果整學期安排頂崗實習,則不設考試周。

  3.課時和學分計算方法:每學期課堂教學不足16周的課程按平均每17學時計1學分,計算結果取小數點一位(四舍五入),若小數X≥0.5則計1學分,若小數X<0.5則計0.5學分;整個學期安排到幼教崗位實習,每周計30學時,可按總學分的1/6計28學分;校內集中實訓實習、在幼教認知實習、頂崗實習每周計30學時,另外入學教育、畢業教育每周計30學時,計1學分;獲得本專業相關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計2學分;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并獲獎酌情計學分。

  4.學校可根據專業專門化方向、學生個性發展、學校辦學條件以及就業崗位需要,由學校自主確定任選課程及教學內容;任選課占總學分的10%,任選課教學可以安排部分課程在正常的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其余課程可根據學校實際,安排在其它課余時間完成。

  5.學校可根據本地人才需求情況和本校的辦學條件并結合學生的就業需要,設置若干個專業專門化方向,供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個專門化方向課程學習。

  九、課程介紹

  本專業開設課程包括公共課程,專業課程、拓展課程、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

  必修課

  (一)公共基礎課

  1.德育

  《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并以此規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

  教學內容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理想”、“職業生涯發展條件與機遇”、“職業生涯發展目標與措施”、“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創業”、“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與調整”。

  《哲學與人生》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與人生發展關系密切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人生發展重要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人生的健康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教學內容包括 “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堅持實踐與認識的統一,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順應歷史潮流,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會中發展自我,創造人生價值”。

  《心理健康》以活動為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之間的關系,培養職業興趣,提高應對挫折、求職就業、適應社會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學會有效學習,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積極生活目標,培養責任感、義務感和創新精神,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

  教學內容包括:“心理健康基礎知識”、“約納自我、健康成長”“和諧關系、快樂生活”“學會學習、有效學習”“提升職業心理素質”

  2.語文

  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服務。

  3.數學

  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國際幼兒英語

  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文化素養;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5.計算機應用基礎

  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工作與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具有應用計算機學習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學生了解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準則,培養學生成為信息社會的合格公民。

  6.體育與健康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傳授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識、體育技能和方法,通過科學指導和安排體育鍛煉過程,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增強體能素質、提高綜合職業能力,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能力與習慣,提高生活質量,為全面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服務。

  7.歷史

  本課程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人文素質,傳授歷史、地理及人口、環境、資源等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熟悉社會、基本掌握觀察社會的正確立場、觀點、方法,以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實施素質教育。

  8.園長課堂

  本課程的目的是通過邀請一線園長到我校進行幼兒園教師標準的講座,通過園長們對學生的認真講解,學生們能夠親身體會到一線園長對于優秀幼兒園教師的要求,并且同時將園長的要求進行平日生活學習的要求,使得本節課程成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點。

  (二)專業通用課

  9.學前美術教育

  本課程主要學習繪畫、圖案的基礎知識和一些美術欣賞知識,提高學生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環境布置、節慶活動裝飾和組織幼兒開展繪畫、手工等美術活動的基本能力,使學生能勝任幼兒園美術教學任務和技能活動。

  10.基礎樂理與兒歌彈唱技巧

  音樂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主干技能課,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作為幼兒教師應有的音樂素養和從事幼兒音樂教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內容包括:歌唱和指揮、鍵盤、樂理和視唱練耳等。

  《鍵盤》本課程使學生掌握鋼(風)琴演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能正確演奏不同內容、性質、風格的鋼(風)琴簡單作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具有歌曲伴奏與彈唱的能力和從事幼兒音樂教學及組織幼兒音樂活動的能力。

  《樂理和視唱練耳》本課程主要學習音名、唱名、音階、調號、調式、音程、和弦等基礎知識,學習兒童歌曲分析常識;五線譜的視唱教學采用首調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聽辨、聽記能力和獨立視唱能力,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表現音樂作品的能力。

  11.舞蹈

  本課程是進行舞蹈的基本訓練,使學生了解舞蹈的基礎知識,掌握我國幾種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動作組合、兒童舞的基本舞步和動作組合、幼兒模仿動作、幼兒表演舞和音樂游戲,使學生了解幼兒舞蹈的特點,初步具有幼兒舞蹈教學和創編的能力。

  (三)專業核心課

  14.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語言:要求學生了解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性質,作用和意義,掌握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以及依據,重點掌握幼兒語言技巧的內容和培養方方法。熟知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的一般要求,能夠對幼兒進行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健康:要求學生了解幼兒健康教育的性質、作用和意義、掌握幼兒教育的內容和目標,重點掌握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途徑和組織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和原則。學會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進行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體育課,早操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的實施與指導。

  科學:要求學生了解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性質,作用和意義,學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設教學的環境。掌握幼兒園設置科學(數學)園地,自然角和科學桌對科學(數學)的教學的意義,設計方法以及組織科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社會:要求學生了解幼兒社會性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特點,掌握幼兒社會教育的主要形式和一般方法。了解幼兒社會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掌握“社會”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重點掌握幼兒社會教育的基本原則,社會教育目標的設計與擬定,社會教育內容和方法以及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過程的設計與指導。

  15.舞蹈基礎

  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舞蹈藝術素質,不僅要掌握舞蹈基本知識,動作技能和民族,民間舞蹈風格特點,還要掌握幼兒舞蹈的基本語匯,具備幼兒舞蹈舞的創編和教學能力。

  16.古風課程(思政課程)

  本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得一些傳統文化,傳承歷史現實活著的正在繼續的中正文明、和諧文化,傳遞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和追求,提升幼兒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

  17幼兒手工

  在學習美術與繪畫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折紙、剪紙、紙條穿編、紙繩編制,硬紙制作,彩泥捏塑、簡易印染、廢舊材料制作以及裝飾畫工藝等各種手工技法,使學生能夠根據幼兒園環境創設,教學活動設計的要求以及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需要,選用適合的制作工藝展開各類手工制作,并教會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

  (四)專門化方向課

  18.學前兒童衛生與健康

  學生應全面掌握學前兒童解剖生理特點以及身體發展的規律、系統了解學前兒童常見心理衛生問題以及教育對策、掌握營養學基礎知識,了解托幼機構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環境創設以及教育過程中的衛生要求,了解學前兒童常見疾病的有關以及基本應救措施。能夠對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進行科學的評價。

  19.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學生領會所學幼兒心理學含義,能夠正確辨別、解釋和說明有關心理現象和問題,即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系統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的內在聯系,能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論證,解決實際的心理問題。

  20.幼兒園創意建構

  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幼兒園游戲的形式,游戲的基本理論,游戲活動的發展。以及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結構游戲,智力游戲特點、作用、指導方法與游戲評價,了解玩具在游戲中的作用,采用講授,演示,示范、評價等方法。

  21.學國學

  國學課程:使學員掌握國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22.幼兒美術基礎

  掌握繪畫造型的基本技能,兒童簡筆畫的繪畫技巧和色彩搭配、色彩調和的知識,會利用兒童常見的材料熟練作畫,具有美術設計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技能。提高美學修養,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礎。達到一定的兒童畫繪畫的創作指導能力。

  23.幼兒珠心算教學法

  珠心算是以珠算為基礎,通過實際玻珠訓練,到模擬玻珠訓練,在過渡到映像玻珠,最終在腦中快速完成計算過程。通俗的解釋為“在腦子里打算盤”。具體來時,珠心算就是珠算符號、模型內化腦中而實現的運算

  24.幼兒園管理

  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樂理、試唱、聽音訓練、發展音樂聽覺和記憶,激勵音樂語言。掌握正確的音準,節奏和基本的情感表達能力。能視譜演唱一般的歌曲,能聽辨和分析一般音樂作品的調試,調性,節拍,節奏,音程等要素。

  25.幼兒園管理

  掌握幼兒園的常規管理,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交接幼兒園的常規,并能將所學習的課程內容,運用到自己的實習工作中

  26.即興伴奏

  培養學生具備幼兒園音樂教學必須的歌曲伴奏與彈唱能力,重點培養學生視奏,移調伴奏能力和為歌曲編配伴奏的能力。學習伴奏的基本和聲知識、鋼琴彈奏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幼兒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能夠運用各種伴奏音型及表現手法,獨立編創符合歌曲內容和情緒的鋼琴伴奏,熟悉不同類型歌曲作品的伴奏編配,能夠伴奏用大小調及五聲調式寫成的不同體裁、風格的歌曲(主要是幼兒歌曲)。

  27.舞蹈創編

  本課程是進行舞蹈的基本訓練,使學生了解舞蹈的基礎知識,掌握我國幾種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動作組合、兒童舞的基本舞步和動作組合、幼兒模仿動作、幼兒表演舞和音樂游戲,使學生了解幼兒舞蹈的特點,初步具有幼兒舞蹈教學和創編的能力。

  28.全腦開發課程

  全腦教育是通過進行左右腦的訓練,對學生進行全腦方面的教育,同時通過學習,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總總對此課程的了解,并能夠很好的對小朋友進行其相應教育。

  (五)實踐課

  29.認知實習

  以現代學前兒童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為實踐活動的主題,通過到托幼機構見習,了解幼兒園保教工作職責,使學生逐漸認識幼兒園、熟悉幼兒園工作環境、管理體制和本專業崗位工作的基本情況,認識專業,形成職業認同。

  30.頂崗實習

  根據幼兒園崗位工作要求進行現場實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按照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掌握學前兒童一日生活、教育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的組織,課程設計、班級管理、創設適宜的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方法,使學生進行必要的職業體驗和社會體驗,培養全面的職業能力,為就業做好準備。

  十、教學實施建議

  (一)教學設計

  學校在制定實施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同時,應按照本標準提出的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分課程明確主要教學內容,設計訓練項目,明確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加強案例、素材等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

  (二)教學實施

  按照“教、學、做合一”的總體原則,根據課程性質,采用班級授課、分組教學、現場教學、實踐訓練、討論、講座等形式組織教學;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采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方法;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利用專業教師的教學博客及學生個人空間,建立課程交流討論組;另外還可利用教學團隊的QQ群、班級網站、班級Q群、精品課程網站等網絡空間,聚集教學資源,建立交流平臺,實現在線教學及實時互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學指導

  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引導、幫助和組織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四)教學評價

  按照本標準制定的教學評價要求來實施教學評價。

  (五)教學內容補充與更新

  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及時調整和更新有關教學內容。

  根據行業技術發展和崗位變化的要求,及時調整、更新和補充專業教學內容。

  創造條件,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吸收國際通用的技術與標準,適時調整、更新和補充專業教學內容。

  十一、教學評價建議

  (一)對專業教學周量的評價

  學校應建立專業教學質量評價制度,按照教育行部的總體要求,把就業率,對口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作為評價專業教學質量的核心指標;針對專業特點,制定專業教學質量評價方案和評價細則,廣泛吸收行業、企業特別是用人單位參與評價,逐步建立第三方評價專業教學質量機要把課程評價作為專業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建立建全人才方案動態調整機制,推動課程體系不斷更新和完善。專業教學質量評價結果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和發布。

  (二)對教師的評價

  建立健全教師教育教學評價制度,把師德師風、專業教學質量、教育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作為評價的核心指標,要采取學生評教、教師互評、行業企業評價、學校和專業評價等多種方式,不斷完善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內容和方式。把專業教學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年度考核、績效考核和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

  (三)對學生的評價

  1.評價主體

  以教師評價為主,廣泛吸收就業單位、合作企業、社區、家長參與對學生的評價,建立多方共同參與評價的開放式綜合評價制度。

  2.評價方法

  采取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單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總結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相結合的多種評價方式。要把學習態度、平時作業、單項項目完成情況作為學生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不斷改革評價方法,逐步建立以學生作品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

  3.評價內容

  (1)思想品德與職業素養。依據國家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學校制定的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定思想品德評價方案與細則;依據行業規范與崗位要求,制定職業素養評價方案與細則,把職業素養評價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

  (2)專業知識與技能。依據課程標準,針對學校專業教學特點,制定具體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評價細則。

  (3)科學文化知識與人文素養。依據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教學大綱、省教育廳頒布的公共課教學指導方案,制定公共課教學質量評價細則。積極探索人文素質綜合測試的內容和方法。

  十二、實習實訓環境

  本專業應配備與專業辦法規模相匹配的校內實訓實習室和校外實訓基地。

  實訓室規格按照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方案配置,基本滿足本專業教學需要,現有教學設備設施總值達292萬元。設有舞蹈室2間、美術教室1間、音樂教室1間、計算機室1間、鋼琴教室10間、特色課教室7間。實訓場地總面積近1500平方米。本專業普通教室和專業實訓室全部配備有多媒體教學平臺。

  十三、師資配備

  (一)總體要求

  (1)按照《湖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機構編制標準》要求,本專業教職工數與學生數應為1:11,其中專任教師不低于教職工總數的85%。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單位和省級示范(特色)中等職業學校可在上述基礎上分別上浮5%和3%。

  (2)公共課教師應具有與任教課程對口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中等學校教師資格。

  (3)專業課專任教師應具有與任教專業對口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和任教專業相應的職業資格證。專業教學團隊中有一定比例的兼職教師,兼職教師應是本區域或本行業的現場專家,列入教師編制序列,比例控制在15%~30%。

  (4)實習指導教師應具有與任教專業對口的專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高級工及以上職位資格。

  (二)授課教師要求

  主要公共課程教師應具備公共課程教師的基本條件。專業基本能力課程授課教師應具備專業課程專任教師的基本條件,還應有任教本專業兩年以上的教學經歷和企業實踐經歷,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等崗位核心能力課程應有兩位以上教師授課,其中一人為實習指導教師或行業專家。

  (三)教師進修培訓要求

  1、專任教師每兩年必須參加兩個月及以上企業實踐或社會實踐。

  2、專業課專任教師每五年必須參加一次國家級或省級培訓。公共課教師應參加教育教學或新技術的培訓。

  3、專任教師每年必須參加一次校外教育教學研究活動。

  十四、教學管理

  (一)強化教學工作中心地位

  校長為學校教學第一責任人,專業負責人為本專業教學第一責任人,專業負責人和專業帶頭人共同負責本專業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應加大對專業教學的投入和管理,確保專業數學有序運行。專業負責人和專業帶頭人要加強本專業建設總體設計,負責本專業教育教學與改革具體組織實施,確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二)教學管理組織機構與運行

  學校要根據辦學規模和實際需要,設立教務、實訓實習、教研等教學管理和研究機構,配備與學校規模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和研究人員;要完善各級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責,完善管理人員、教師及教輔人員的崗位職責,完善包括教學文件、教學過程、教學質量、教學研究、教學設施設備、圖書及教材等各項管理制度。

  (三)常規教學管理制度制訂與執行

  學校應制訂完善的常規教學管理制度。常規教學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學組織管理制度、課堂教學管理制度、實踐教學管理制度、頂崗實習與社會實踐管理制度、學生學業成績考核管理制度、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制度等。學校應建設健全常規教學管理制度運行、診斷與改進機制,確保常規教學規范有效。

  (四)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

  學校應根據本標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本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特點,進一步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設計訓練項目,即對崗位核心能力課程標準進行二次開發。學校制定的實施性教學計劃,應報市州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備案,并嚴格依據制定的實施性教學計劃組織教學與考核。

  (五)教學檔案的收集與整理

  學校應做好教學檔案的收集與整理,為教學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學信息資源。教學檔案主要包括教學文書檔案、教學業務檔案、教師業務檔案和學生學籍檔案等。學校應對教學檔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做出規定,由專人負責管理,使教學檔案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能更好地為教學教研服務。

  (六)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

  (1)學校應設立專門的教育教學研究機構,配備專職和兼職研究人員,統籌管理全校的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工作。

  (2)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要以促進學生形成職業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為目的,通過教研活動、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徑,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十五、教學安排

  略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4

  一.培養目標與規格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幼兒園教育事業發展要求,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素養和能力,能勝任幼兒教育第一線工作的勞動者和中初級實用型人才。

  職業崗位:幼兒園教師、早教培訓機構教師、社區幼教機構工作人員、兒童社會工作者等。

  (一)思想品德方面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初步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習慣,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求實創新精神。

  (二)知識能力方面

  掌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中等文化科學知識、技能。具備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及規律,掌握開展幼兒保育和教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觀察了解幼兒、制定保育和教育目標、指導幼兒游戲和各種教育活動的一般知識和方法;能創制簡易的玩教具,能正確使用常見的電教設備,能利用電腦制作課件。

  具有一定的口頭、書面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能調動家庭和社會積極因素教育幼兒;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健康的審美意識。

  (三)身心素質方面

  懂得基本的保健知識和方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身體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調節能力。

  二.課程設置原則

  1.時代性與前瞻性

  課程設置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立足現實,放眼未來,既要反映當代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趨勢,貼近幼教就業市場需要,又要著眼于未來發展的需要,使學生基本構建起適應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念和能力,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基礎性與專業性

  課程設置要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針對學生特點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體現中等教育的基礎性,同時又體現學前教育的專業特征,力求構建科學規范的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提高未來幼兒教師的`職業水平。

  3.綜合性與側重性

  根據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需要,全方位推進文化課程、藝體課程和專業課程,強化綜合素質教育,注重基本素養的培養,體現人文精神,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溝通和整合。同時,實行全面發展的綜合性教育與學科方向側重性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學有所長、一專多能。

  4.理論性和實踐性

  課程設置力求根據幼兒教師職前教育的要求,既要科學地安排文化知識課和專業理論課,又要加強實踐環節,注重教育實踐和學科技能訓練,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培養實用性幼教人才。

  三.課程結構

  本專業課程由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和教育實踐四部分組成,即“四大塊”課程結構,建立以必修課為主渠道,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和教育實踐有機結合的“四位一體”課程體系。

  (一)必修課

  必修課是課程的主體,是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是對幼兒教師職前培養的主要內容。必修課包括三大類,文化基礎類: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綜合文科(包括政、史、地等人文科學基礎知識)、綜合理科(包括理、化、生等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計算機等;專業理論類:包括學前衛生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文學、幼兒教師口語、幼兒園應用文寫作等;藝術體育類:包括音樂、舞蹈、美術、手工、體育、體操等。

  各類課程都要結合專業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要注意結合學科特點和內容,滲透德育、陶冶情操、訓練技能、培養能力;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選修課

  選修課是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修課的補充和延伸,是適應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和學前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它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可以拓寬和加深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廣泛的興趣和特長,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專業素養等。選修課主要有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游戲創編、現代女性與家政、書法、藝術欣賞、禮儀、玩教具制作、幼兒園環境創設等。

  選修課從一年級下學期起開設,每學期兩門中選一門,內容要力求體現實用性、綜合性、時代性和校本特色。對于不需要整學期開設的選修課程,可采用微型課或講座的形式進行教學。

  (三)教育實踐

  實踐教學是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熟悉就業環境、了解學前教育特點、掌握保教操作程序、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等具有特殊作用。

  教育實踐的安排要貫穿于三年教學活動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保教見習: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學期組織學生到各幼兒園進行見習活動,使學生了解各級各類幼兒園的日常保、教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情況,鞏固專業思想,促進專業學習。

  2.課程實習:是指在課程教學中與其配套的技能訓練。學科教師可根據本學科實際,在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安排適當時間進行實踐訓練,如教學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學組織能力的訓練,保教工作能力的訓練等。

  3.綜合實習:組織安排學生在實習基地進行的綜合性教育及保育實習,其目的是讓學生鞏固課程內容,鍛煉運用理論知識解決保育、教育和幼兒管理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強化職業技能,提高專業素質,為就業創造條件。

  4.頂崗實習。

  (四)活動課

  活動課是幼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拓寬知識、培養技能、發展個性、形成專長、提高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動課要安排在每周的教學活動總量之內,學校要制定活動計劃,安排教師輔導,提供必要的場地、設備等,使活動課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進行;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活動課要注意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可通過舉辦講座、興趣小組、學科競賽、社區活動、大型文體表演等形式進行。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5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

  代碼:130700

  二、入學要求: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

  三、修業年限:全日制三年

  四、職業面向

  (一)就業崗位

  本專業是中餐各崗位兼備、面向中餐烹調技術應用為主線、側重應用的寬口徑專業,本在未來就業崗位的定位,確定了其面向星級酒店中餐餐廚房、中高檔中餐廳中餐廚房操作一線,培養能適應我國現代中餐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中餐制作工藝知識、飲食保健知識、管理知識,具備健康的飲食觀、標準化意識,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較高的中餐操作能力、菜單設計能力和相關業務組織管理能力的懂營養、精技能、會基層管理的優秀技能型專門人才。

  畢業生可根據實際使用部門的需要,側重于中餐烹調技術的某一領域,從事廚師或者餐飲服務管理及創業工作。其主要適應工作崗位群如下:

  (二)職業證書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以“擴容體質強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立德樹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及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掌握現代烹飪理論知識和烹飪操作技術,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與綜合職業能力,面向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滿足餐飲業需求的勞動者和高素質中等技能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

  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愛國情感、國家認同感、中華民族自豪感,遵守法律,遵規守紀,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遵守、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崇德向善、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2.知識結構

  (1)掌握各種烹飪原料的基本知識

  (2)掌握營養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3)掌握烹飪衛生與安全的基本知識

  (4)掌握廚房管理知識

  (5)基本掌握飲食民俗、風土人情等知識應用能力

  (6)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7)掌握英語基本知識

  (8)掌握中點制作的方法和原理

  (9)掌握烹飪設備與器具的選擇,使用與保養,餐具與菜點的合理配置

  (10)掌握基本加工技能相關烹飪理論知識

  (11)掌握菜點加工的烹飪理論知識

  3.能力結構

  (1)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office系統

  (2)能夠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

  (3)能夠鑒別烹飪原料質量

  (4)能夠對中廚房日常工作進行管理

  (5)能夠按照操作標準加工各種中式菜肴及面點

  (6)能夠控制和預防食品污染

  (7)能夠分析烹飪營養與合理組配

  (8)具備廚房食品保鮮保藏的能力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1.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2.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歷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3.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技能)方向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一)公共基礎課

  (二)專業技能課

  1.專業核心課

  2.專業通用課

  3.專業選修課

  (三)專業實踐課

  (四)人才培養模式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八、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學校對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教學技能培訓,并有計劃地進行企業實踐。教師加強集體備課、相互協調。

  建立符合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要求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設立業務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并聘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

  1.專任專業教師應具有烹飪專業本、專科以上學歷,并具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書、技師以上職業資格證書,2年以上企業經理。為人師表,從嚴治教,具備理實一體化和信息化教學的基本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積極參加教學改革行動研究和各種競賽,參加教研和校本培訓,有企業實踐經歷。

  2.兼職教師應占專業教師25%及以上比例,每學期承擔不少于30學時的教學任務。兼職教師須經過教學方法培訓,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在本專業領域享有較高聲譽、豐富實踐經驗和特殊技能的行業企業技術專家、能工巧匠。

  3.校內、行業專業帶頭人需要烹飪專業高級職稱和高級烹飪技師,從事烹飪專業教學、生產實踐多年,在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

  (二)教學設施

  根據本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配備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

  1.校內實訓室

  本專業校內實訓室有中式面點實訓室、冷菜制作實訓室,食品雕刻實訓室、烹飪基本功實訓室、主要實施設備及數量見下表(按每班40人計算)。

  2.校外實訓基地

  第三學年,下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一年,學校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企業均是當地的優秀企業、行業的領頭企業,實習環境優良,工作條件生活條件較為優越,同時星級酒店專配實習指導教師進行業務技術指導,校企雙方合作愉快,學生學習目標明確,符合企業用工要求。

  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學生全面鞏固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為今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派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并對實習學生進行管理,企業指定專門的技能指導教師指導實習學生的專業實踐,定期考核,對學生職業能力、專業技能、職業素質養成等進行綜合評價。

  (三)教學資源

  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關于教材選用的有關文件規定,完善教材選用制度,經過規范程序選用教材,優先選用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數字資源有教學課件、教學視頻、虛擬仿真軟件等。

  (四)教學方法

  學校應按照本方案的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任課教師應按照課程要求制定課程教學實施計劃,確保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的落實。

  為全面實施本方案,學校有關部門應在設施設備、人員安排、排課調課、課程考核、教師評價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以工作過程的完整性決定課時編排,專業教師要進行學習單元教學設計,既要注重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密切聯系,也要關注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區別。教學實施前,要對相關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溝通、協調與監控,要加強實施方案的過程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及時改進。

  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評價機制,結合學生的思想道德,根據畢業生、實習生的就業反饋信息指導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落實“思技并重、人人發展”的要求,真正培養一批對學校、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也為學生自身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基本要求,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教育理念上,尊重學生的不同認知起點,關注學生差異與發展,積極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2)教學內容上,堅持人才培養的基本標準。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加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堅持能力為本的教學要求。

  (3)知識要求上,降低理論難度,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強化應用能力,教會學生學習方法,重視內容更新,拓寬學生文化視野。

  (4)教學方法上,加強學習策略導引,創設“人人可成才”的學習環境。要逐漸減少知識的單向灌輸,增加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安排,敢于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合作探究的時間和展示自我的舞臺。

  (5)信息技術上,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把信息技術和學科特點緊密結合起來,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教學資源,讓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直觀、形象、多元,構建充滿活力和生機的課堂。實現教學信息呈現與教學資源共享、有利于信息反饋和教師調控教學手段,

  (6)評價標準上,實施學分制考核評價制度。學分制有利于加大過程性評價,實現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從而科學多元評價學生學習質量。在此基礎上,創新優化其他多種評價內容和形式,強調知識的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重視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查,讓每個學生都有不一樣的發展。

  (7)教學中有機融入學校辦學理念、“一訓三風”建設內涵。學校辦學理念和校風校訓是基于對學校文化、長遠目標、師資建設、學生培養等方面的提煉,應將其有機融入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校文化認同、人才塑造、職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8)公共基礎課時不低于總課時的1/3。

  2.專業技能方向課

  專業技能課是以培養特定職業崗位所需要的技能為目的的實踐性課程,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調研報告及畢業生反饋信息,在第四學期實行技能分項課。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技能方向課,培養內容分核心技能培養、拓展技能培養、專項崗位技能培養三個技能、一拓一精兩個階段,其中核心技能培養貫穿始終。“拓”階段是拓展技能培養,與行業專家講座及技能訓練、下企業短期實習的工學交替形式,引導學生形成初步的崗位選擇意向;“精”階段主要根據企業接收頂崗實習生的崗位需求及學生意愿,以外聘教師為主,根據企業的崗位具體需求在校內實訓室、校中店進行專項的崗位強化訓練,做到精通一個甚至多個崗位技能。兩個階段學習可根據師資配置、實訓條件情況靈活安排先后,在完成兩個階段學習之后,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綜合技能得到拓展、專長技能符合企業訂單需求,在工學交替中提前認識企業文化,為第六學期校外實習基地頂崗實習打下堅實基礎。

  (1)深入貫徹專業技能方向課分項的實際特點,普及技能分項的優勢,轉變觀念,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教學。這樣更能集中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在中式熱菜或中式面點方面的實際操作技能。同時,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融入綜合實訓課程教學內容,強調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特色;

  (2)根據中餐烹飪的特點,結合潮汕地方特色,創設真實的企業環境,采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的辦法,使專業技能課程職業化;

  (3)根據學校現有的設施條件,虛擬教學環境,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學會發現自身耐以生存的技巧和方法;

  (4)合理制定綜合實訓的課程體系,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建立符合學生發展、提高學生技能的教材資料;

  (5)將職業資格標準及內容納入專業技能課教學內容。融入職業從業資格標準、考證標準要求,將國家考核標準體系貫穿教學的始終,使學生很好的了解與職業技能相關的資格標準體系框架,為更好的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6)推動校企合作正常有效的開展,建立了“以廚房生產流程為依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融理論與技能于一體”的模塊化教學,構建通用能力模塊、職業核心能力模塊、專業特定能力模塊、拓展能力模塊。其中,專業特定能力模塊分熱菜、面點、涼菜制作方向職業技能課程,在第四學期學生根據自己興趣和特長進行選擇。構建四段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即基本技能訓練、專項技能訓練、崗前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教學機制,把企業的需求、觀念及社會對人才質量需求的及時動態反映給學校,學校根據企業、社會及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側重點,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學生畢業后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條件;

  (7)采用多元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職業素養。結合課程的實際特點,制定相關課程的考核標準與評價機制,提高學生動手的積極性,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動學習,促進教學有效開展。

  (五)學習評價

  實施學分制教學評價。以平時成績為引導,融入德育評價;以能力為本位,突出技能考核,重視職業道德評定,結合專業學習、綜合素質、畢業作品集及綜合職業素養全方位評價學生;專業學習重在對任務完成質量及數量、技能大賽成績、學生學期作業展等,反映實踐教學效果,對課程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同時,企業參與頂崗實習過程的綜合評價。以上各方面以學分形式反映出來,進行量化考評,形成對學生全面、多元,重點突出多層次的考核評價體系。

  根據課程特點,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及職業技能的考核。采取開放靈活的考核方式,把結果考核、過程考核與職業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結合,不僅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關注知識在實踐中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重視規范操作、安全文明生產等職業素質的形成,以及節約能源、節省原材料與愛護生產設備,保護環境等意識與觀念的樹立。

  評價體系有以下模式:職業道德評價,注重學生誠信勞動,創業意識的職業綜合能力評價;課程作品型,課程結束后,定時完成作品,根據作品完成情況進行評定成績;階段作品型,分階段完成作品,綜合分階段的作品評定成績及進步情況進行評定成績;課程作品展評型,課程結束后,舉型小型展出,教師進行現場點評,并給出成績;學期作品展出型,請企業、教師、學生統一評分。

  教學評價標準由學校、企業共同制定。

  建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在明確人才培養重要性前提下,進一步的工作便是對如何評價人才質量培養的成與敗。在理解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基礎上,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宏觀調控角度的若干評價思路。建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把握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及和諧發展的要求和規律、尊重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與相關性、社會企業特別是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

  建立細節化、具體化的評價體系。建立專業設置論證制度、校際對照評測制度等,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加大力度對中職院校人才的培養,但是,中等職業教育在建設過程中存在不少困難和矛盾,因此建立必要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對于解決這些問題,提升管理者的質量意識,推動教學發展具有深刻意義。

  (六)質量管理

  1.建立企業參與、校長負責、專業為主的課程管理制度。

  在課程標準制定、教師配備、課表編排、教學資源調配、課程考核、學籍管理、教學質量監控等方面適應國家級示范校建設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加強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職業實踐能力的培訓與管理,建立促進教師主動承擔課改任務的激勵機制和課程教學改革成效的評價機制。加強專業創新團隊的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校本教研的優勢,形成課程教學改革的骨干隊伍。加強實踐實習教學管理,建立學校與企業共同管理頂崗實習的管理制度,通過教學管理改革,確保教學質量。

  2.教學管理要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

  教學管理要有一定的規范性和靈活性,合理調配教師、實訓室和實訓場地等教學資源,為課程的實施創造條件。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學質量。

  3.中餐烹飪和營養膳食專業各門核心課程的責任教師要按照學校具有示范性的課程標準建設要求,認真按照專業各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要求進行教學和管理。

  4.教學質量應以職業資格標準為目標,以滿足就業上崗技術要求為標準。校內實訓基地實施開放式管理,學生可根據學習內容進行理實一體的實訓活動,同時面向社會有償服務,使實訓基地從單一的實訓向技術開發和推廣拓展,實現教學、生產、面向社會培訓的有機結合,為一體化的實訓基地運行和管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5.校企合作建立適應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管理體系及運行機制,規范校內綜合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的管理辦法,制定校外實訓指導手冊、實訓考核辦法和成績評定標準,形成規范、可控、可測的校外實踐教學管理系統,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完善技能操作規程,營造實訓中心職業環境和企業文化氛圍。

  九、畢業要求

  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修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學分,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準予畢業。

  十、附錄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關文章: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05-12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計劃(精選13篇)07-11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05-03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09-15

學前教育系中職人才培養方案05-17

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范文08-09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訓總結09-24

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自我鑒定09-02

人才培養方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