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專業名稱與編號
(一)專業名稱:會計
(二)專業編號:620203
二、招生對象、學制與學歷
(一)招生對象:普通高中畢業生
(二)學制:三年
(三)學歷:專科
三、專業分析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會計準則、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國家財經法規,能勝任會計核算、會計管理、會計監督、財務管理以及出納崗位工作,具有較強職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會計人才。
(二)人才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以下職業知識、技能、價值觀與態度。
1、職業知識
●掌握會計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必須的會計準則的基本理論與知識。
●掌握出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票據、銀行存款以及外匯等日常業務核算與管理的基本知識。
●掌握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會計核算方法及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
●掌握會計法、稅法、票據法等相關財經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知識的基本要求。
●掌握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析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企業投資決策、資產管理、資金籌集、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識以及成本計算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計算方法。
●掌握涉稅業務的基本知識以及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所得稅等稅費的計算方法以及納稅申報程序。
●掌握審計總則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掌握審計循環的符合性測試和報表項目實質性測試的審計方法。
●掌握會計信息處理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電算化初始化、總賬、固定資產、工資、應收與應付、供應鏈等模塊的操作方法與要求。
●掌握數據調查、數據整理以及統計數據分析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掌握與專業崗位相關的經營管理、理財、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以及專業英語等基本知識。
●掌握計算機以及互聯網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2、職業技能
●具有審核與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期末對賬以及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的能力。
●具有開具各種票據、正確處理各種貨幣資金日常業務的能力。
●具有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進行投資、籌資、分配決策以及編制財務預算與實施財務控制的基本能力。
●具有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產品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領購和使用發票、填制涉稅文書、進行網上納稅申報的能力。
●具有運用各種審計方法,擬定審計方案、實施審計程序和撰寫審計報告基本的能力。
●具有利用會計信息化軟件建立賬務應用環境以及選擇與運用財務專用模塊進行賬務處理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閱讀和翻譯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以及聽、說、寫的基本能力。
●具有運用計算機工具進行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更要有持續學習和不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3、職業價值觀與態度
●具有維護公眾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高度責任感。
●具有誠實守信品質和保持應有職業謹慎的態度。
●具有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合作精神。
●具有嚴格執行國家法律和會計法律法規的品質與自覺性。
●具有不斷接受新事物的進取精神和終身學習的態度。
●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
●具有熱情、主動的工作熱情與服務意識。
(三)職業面向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總體目標,基于中小型企業等組織經濟業務規模和自身特點,以及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立足于會計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分析,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職業性和綜合性現實,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向主要為中小型企業、非營利組織以及社會中介機構。專業就業面向的定位要求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具備在中小型企業等單位一人多崗、多崗兼顧的能力。
四、畢業上崗標準。
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達到基本考核要求,成績合格,取得畢業證書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達到會計上崗要求。
五、教學計劃進程
教學計劃中的全部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必修課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及素質和能力要求,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必修課由文化素質課、職業技術基礎課、職業技術核心課和職業能力體驗課組成。選修課程是為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寬學生專業領域,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的課程。由本系開設的'選修課和全院范圍開設的選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三)實踐教學環節(產學結合)安排
1、實踐教學主要采取實訓作業、實訓設計、案例分析、上機操作、崗位模擬訓練、畢業實習等形式進行。評定成績。凡已經實行統一鑒定考試的專項技能課,必須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鑒定考試,并須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2、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由系統一安排,實習結束后要完成畢業設計作業,并組織設計答辯。
六、教學組織與評價
1.教學組織
專業教學組織遵循以能力為本位,注重職業技能培養的高職教育教學理念,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校內仿真實訓、校外企業實習的教學組織形式。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以專任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校內仿真實訓由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實訓指導教師共同完成,通過分崗實訓、混崗實訓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實訓教學;校外實習以校外指導教師為主、校內指導教師為輔,通過認知、實踐等形式接觸企業的財務、經營管理等業務。
2.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教學實施前,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掌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發展情況以及學習上的特點、優點與不足之處,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思路設計學習領域、學習情境,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因材施教,順利實施教學。
(2)教學實施中,觀察學生學習狀況,發現在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尋找教學實施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及時調整教學組織實施方案。
(3)教學實施后,評定學生學習成績,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就業單位意見反饋和社會評價,對專業標準的合理性、適應性和畢業生的質量以及教學組織的滿意度進行考察,為修訂專業標準和教學實施方案提供依據。
3.考核辦法與考核標準
(1)學習領域課程考核辦法
學習領域課程通過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進行綜合考核。其中,理論知識由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考核評定,實訓操作由教師根據學生操作過程和結果的考核評定,課程綜合成績由理論知識成績與實訓操作成績按一定權重進行綜合評定。
(2)實訓課程考核辦法
實訓課程主要包括:會計基本技能訓練、會計綜合實訓、會計電算化、ERP沙盤對抗模擬、會計信息化及其他實訓項目。實訓課程的考核以實際操作考核為主,將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結合起來,既考慮學生個人實踐操作能力,也評定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供需矛盾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供需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與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要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加深,企業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僅僅能夠生產優質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產品銷售出去,真正滿足顧客的需要,企業才能順利實現利潤目標并得到發展壯大。
因此,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十分旺盛的態勢。從全國各地人才市場需求信息看,近年來市場營銷類人才,一方面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著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卻不能順利實現就業。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供需矛盾。
二、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占主流
在當今教育界提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形勢下,很多高職高專類院校因為資金的不足,難以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因此,市場營銷課的教學只能在黑板、粉筆加彩圖演示的傳統模式中進行。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解、分析基本理論、基本原理等,學生被動地理解,看案例,無法通過多媒體感受市場營銷中對商戰案例的實際體驗。因此,面對著單調、枯燥、被動的教學模式,基礎普遍較弱的高職學生無疑對這些市場營銷的枯燥理論提不起興趣,從而使市場營銷課程的應用性、實踐性的本質特征無法實現。
(二)缺少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條件
教學模式的改進與推廣需要發展的良好環境,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擁有市場營銷課程專用實驗室的院校還屬于少數,而在當前的專業實驗室中,要么設備和軟件配置落后,要么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上忽視實際的教學效果,形同虛設。即便是有較為完善的軟硬件和教學環境,由于信息技術支持需要付出較多的運行費用、損耗等形式的成本,再加上學校與企業之間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渠道,按照企業的專業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所需的交互式信息基礎尚不具備,因此很難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化。
三、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課程設置
基于整體素質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完善知識結構,提升職業能力,這一切源于合理的課程設置。首先,合理設置人文素質課程,增加課時和增加屬于人文精神的課程內容如文學、美學、哲學、社會情感與價值衡量和商業文化等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誠信、敬業和團隊意識。
其次,注重專業基礎課在內容上的整合與更新。市場營銷專業與社會接觸密切,所以像社交禮儀、商務禮儀、營銷禮儀這些課程進行整合,避免在內容上重復;同時,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內容,如數據庫營銷知識適當增加,豐富學生的市場營銷知識。
同時注意與專業技能課程的對接。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針對性。工具性較強的課程如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基礎、公共關系、外語等,突出他們的實踐性;最后,專業技能課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實訓場地的建設有待加強,工學結合落實到位,真正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創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實踐性教學
1.注重綜合實踐技能和專項職業崗位技能兩個教學重點
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加強與企業分工協作,以企業為主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以學校為主培養學生的專項職業崗位技能,校企緊密合作。
理論教學主要采取核心理論知識講授、案例教學、管理游戲等教學方法。技能養成課聘請來自企業的專業人士主講,主要在工作現場完成。實訓課程安排到企業和市場一線,通過學生頂崗實習,師傅(主要指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和企業專業人士擔任)指導幫帶的方式進行。
如:在企業現場或者調查現場進行市場調查,教師與企業經理一起指導學生做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廣告策劃與創意及品牌經營學的策劃以真實項目導入課堂,策劃案是學生在企業會議室進行現場提案,由企業經理和教師做點評,學生現場改方案的方式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鄧老涼茶的創業拓展課,將自負盈虧的企業實體導入校園,跨越了模擬仿真的局限性,使學生在真實的.項目中形成職業能力。加強產學研結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實踐教學渠道
高職教育在辦學機制上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緊密的聯系,培養目標上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應用型專門人才,加強產學結合有著便利的條件。
高職教育實踐性教學改革要求學校有較完備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中,要立足于自身的特點,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校企聯合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盡早接觸社會,了解生產實際情況。教師要積極進行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產業化,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出社會和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創新人才。同時,加強產學研相結合,讓行業參與教學過程,有效指導實踐教學,拓展實踐教學渠道,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在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改革中,應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一方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必須親身投入學習,操作和完成每項教學內容,并且在學習完成后,組織學生總結并交流學習收獲,自我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并獲得自我滿足。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交互性,注重與學生的協作與交流,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講授、學生模擬、團隊協作、整體演練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并且通過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理論知識,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引言
工商管理類專業在國內高校極受歡迎,近些年來,學校招生人數增多,每年都有大量畢業生,為國家和社會輸出了不少人才。然而現實情況并非如此,就業難現象已成了社會焦點難題,畢業生規模與企業用人需求不符是原因之一,前者遠遠多于后者。這也導致企業的用人要求提高,競爭愈發激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學生自身,缺乏實踐應用能力。所以各高校應當認清形勢,結合企業職位需求,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將重心轉移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
二、明確目標定位,制定整體方案
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多方同時付出,所以從一開始,就應正確定位,樹立明確的目標。如果定位錯誤,目標不合理,之后的路會越走越偏,甚至會走上錯誤的方向,對最終人才的輸出不利。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展開實際調查,了解企業所需。我國中小企業以一種迅猛的速度發展著,數量驟增,對人才需求很大,但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企業需要的理論型、學術型人才遠遠少于實踐型、應用型人才。從崗位來看,高層管理人員需求相對較少,一方面企業建立者不會輕易放權,另一方面要求太高,畢業生缺乏能力和經驗,難以勝任。它們需要最多的是中層、基層管理人員。所以,學校要了解實際情況,正確定位,明白人才培養到底是在培養哪方面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如此才能制定更詳細的目標。當前很多高校在目標定位上都不合理,比如不清楚畢業生去向,是往企業輸送人才,還是位科研機構輸送。以企業為例,小型企業、中型企業、高端企業、國外企業,哪個是重點?這些都需要去調查分析,對國內外的社會環境進行對比,而且一定要符合本校條件,切不可照搬外來經驗。
高校管理層應當樹立全局意識,認清當前國內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自身缺陷,并能夠深人分析原因,加以總結并反思。教育在改革,高校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也要及時更新,經常調整思路,試著從別的角度思考問題。就工商管理專業新型人才培養來說,教育工作者要理清楚各方面關系,多方借鑒,結合自身條件,形成適合本校發展的新思路。學校培養人才,關鍵在于教學,教的重點在教師,學校應當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學的重點在學生,既要養成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還要鍛煉職業能力,提高職業素養,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中,解決管理中出現的難題。所以,新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圍繞教與學展開,進而以目標為指導,制定整體方案,主要涉及課程設置、教學體系兩大塊。前者又可分為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后者則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明確的思路,接下來的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三、編寫特色教材,優化課程設置
工商管理類專業主要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審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等,這些專業都和市場經濟以及大眾生活密切相關,既要反映實踐,又要應用于實踐。而當前社會復雜多變,信息更新速度極快,許多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日新月異,教材作為最直接的課堂教學工具,若不能跟緊時代變化,則難以真實全面地反映實踐,也就無法完全應用于實踐。所以教材內容應當及時更新,對于應用較多而且合理可行的新理論、新管理模式,要主動推薦和學習。理論基本上是死的,有時理論并沒有錯誤,但并不能指導實踐,所以要靈活適當地根據經驗加以修改。每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每所高校的實力也有很大差異,所以實際上并不存在完全統一的教材,而需要教育工作者自主鉆研,編寫具有特色的教材。既要順應市場規律,符合國內外大環境,又要考慮當地經濟狀況及學校特點。一般可以由資深的專業教師編寫,或者與當地其他高校教師商榷討論后共同編與。
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要凸顯出多元化、綜合化、應用化、人文化、靈活性、市場導向性等特色。技能型人才重點在于技能的培養,要求相對較低,而應用型人才則是一個新的層次,除了掌握專業技能,還要有創新意識,能夠應用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可見,實踐創新能力、綜合應用能力是設置課程時必須考慮的要素。之所以強調人文化,是因為人文素養在工商管理中也不可或缺,而且當前時代提倡人文主義。同教材一樣,課程也不是完全固定,而要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因此課程設置要靈活,能夠根據實際所需而調整。
四、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效率
理論和實踐結合,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經之路,具體的方法包括假期參加社會實踐、實際案例教學、項目教學、邀請企業管理者舉辦講座等。在此著重談談實踐教學體系,這也是當前各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非常重視的部分,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基礎實踐階段。在學習完理論課程后,需要結合實踐加深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其逐漸適應實踐環境。很多高校都建設有綜合實驗室,能夠創設情境,模擬真實的市場環境,教師可組織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在交流中能夠了解不同行業不同職位的特點。在交流過程中,適當涉及矛盾,令學生自主解決,可鍛煉他們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綜合實踐階段。工商管理類專業各門課程既獨立,其間又存在著聯系,所以不管是課程設置,還是教材編寫,都要體現出內容的聯合,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也應經常總結對比,將各門課程融會貫通,靈活應用。綜合實踐則主要是針對多門專業課展開的實習實訓活動,畢業實習也屬于這一范疇。第三,社會實踐階段。一般的本科院校,在校四年,有大量的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常會選擇暑假,既能接觸和了解社會,又能提前熟悉工作崗位。第四,創新實踐階段。有創新才有發展,很多畢業生水平相當,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呢?創新能力此時就顯得無比重要。在校期間可以經常舉辦相關的校園活動,或者開發科研項目,強化其創新意識。
五、創新辦學模式,加強質量保障
產學研一體化、校企聯合等新模式在當前高校備受歡迎,校企聯合是一種雙贏互惠的方式,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學校負責人才培養和輸出,企業負責實訓基地、實習崗位等投入。以本科高校為例,前三年的實訓活動主要集中于實訓基地,第四年則可嘗試進人企業實習,在教師和企業人員的雙重指導下參加實踐。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如果愿意,畢業后可與企業達成協議,直接上崗就業。
為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還應建立起健全的質量保障體系。一方面,政府要加強應用型人才評估。建立行業化和社會化的高校教學質量專業指導和評估委員會,評估的反饋機制必須嚴格,使評估院校對存在的問題能及時糾正。
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要完善保障機制。構建一套全方位、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包括專業理論課程、專業技能、實踐、思想品德等方面,不再是傳統單一的專業理論課程和專業技能指標。評價主體加人學生自己、用人單位以及社會輿論等各方面的評價。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1我國機電技術的發展現狀
其生產制造了其它行業所需要的設備和產品,滿足了其它行業發展的技術需求,也是社會人民生活產品的主要來源,其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機電技術作為制造業中的重要技術,決定了制造業在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制造業是所有產業得以存在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科技研發能力的提高,我國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改革與更新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主要體現在數控技術的成果、集成制造技術的成果等等。在數控技術的研究方面,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研發。通過對外國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借鑒,加上我國研發人員自身的能力,我國在數控技術研發的技術以及產品方面都獲得了重大成績,與此同時,我們還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基地,實現了數控技術方面的自主研發、自主開發、自主生產。現在,我國國內的數控技術行業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實力,具備了一定的競爭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的需求,為我國工業與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同時也對我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在集成制造技術及其產品方面的發展,我國也取得巨大的進步。
2高職機電技術教育專業人才的定位
人才培養的成敗關鍵在于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及其實際性,只有明確了人才培養的目標,才可以清晰地確定培養的人才類型、所應用的行業。目前,我國機電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關鍵在于其工作人員尤其是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與素質水平,由于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程度的技術實力,形成了制造業格與創新的瓶頸。現今,我國對于機電技術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大,一方面,要求該專業的人才需要在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掌握了機電技術教育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術,另一方面,還要求其面臨實際技術問題的時候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關于機電一體化各個環節的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
3高職機電技術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優化
3.1在理論教學方面進行優化改革
理論教學體系涉及了三大模塊,它們分別包括硬件模塊、軟件模塊以及拓展模塊,其中對這些模塊進行細化的課程設置包括了基礎文化及人文社科課程、計算機技術課程、技術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專業拓展課程。這個理論教學體系是根據機電技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來制定的,其加強了學生的基礎,拓展了專業面,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技能、創新能力以及適應能力。該理論體系內的各個模塊與各個課程彼此分工合作,彼此貫通銜接,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實現培養全面的、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的目標。
理論教學體系涉及了三大模塊,它們分別包括硬件模塊、軟件模塊以及拓展模塊,其中對這些模塊進行細化的課程設置包括了基礎文化及人文社科課程、計算機技術課程、技術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專業拓展課程。這個理論教學體系是根據機電技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來制定的,其加強了學生的基礎,拓展了專業面,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技能、創新能力以及適應能力。該理論體系內的各個模塊與各個課程彼此分工合作,彼此貫通銜接,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實現培養全面的、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的目標。
3.2在實踐教學方面進行改革措施
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培養內容,它們是:技術機電一體化基礎知識認識和技術素養、常規機械制造和機電加工技能訓練、工藝與工裝設計及創新能力培養、認識和適應現代企業環境,其中細化的實踐內容涉及了校內的實驗技能的訓練與操作以及校外的實習見習,主要的教育模式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式。實踐教學既是高職院校機電技術教育專業教學體系中的重點所在,也是其特色之處的體現。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面對現代如此多變的市場要求,可見傳統培養模式所培養的人才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全新的改革。優化后的實踐教學可以直接客觀有效地培養學生面臨實際技術問題時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從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實踐性這個特點出發,必須營造一定條件的工程環境,方可實現實踐教學的目標。由此,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投入更優質的教學設備,同時也要求提供更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同時,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其產學研合作的教育,通過社會企業的幫助,獲得設備、資金、項目機會甚至技術專業人才的協助,從而實現對實用性與應用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和企業合作來開發高新科技產品,建立研發實驗室,以重要的產品作為研究課題,例如電子、汽車等等。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和政府部門的合作來共同建立科學技術創新的基地,來提高社會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學校的科學技術建設與發展,提高了學生們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水平。除此之外,通過高職院校的產學研教育的開展,還可以培養高級機電技術應用型人才。
4結語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里,社會經濟獲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科教興國戰略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發展戰略之一,為了實現技術應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計劃這個目標,必須從實際出發,從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建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關文章: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03-17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集合3篇)01-24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05-12
人才培養方案09-02
人才培養方案10-12
企業人才培養方案06-12
公司人才培養方案09-12
醫院人才培養方案07-24
人才培養方案范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