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時間:2024-08-24 18:49:03 心得 我要投稿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

  這個假期學校讓讀一本書——《正面管教》,說實在的,看了這本書的目錄,讓我感覺這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臨近開學了,為了完成任務,強制自己靜下心來看這本書,我卻發現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的作者簡·尼爾森,是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七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有兩個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經擔任過十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咨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眾多著名育兒及養育雜志的顧問。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導既不懲罰也不嬌縱,棄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長,既有驕縱的和善,亦有懲罰的堅定,而剔除了驕縱的無規矩和懲罰的過分嚴厲。

  整體來說,正面管教就是一種鼓勵模式。以往教師在針對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采取嚴厲的訓斥,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實際上不服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的師生關系。而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鼓勵和贊揚的區別有了深刻的認識:贊揚針對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勵針對的是行為,贊揚是評價式的,鼓勵是自我指向的,贊揚長期的效果是讓孩子依賴于他人,而鼓勵能讓孩子自信。舉個例子,我的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里寫作業都磨磨蹭蹭的,我采取了各種的方式,比如說按照我要求的時間寫完作業的',給予金錢上的獎勵,或語言上的表揚,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認為坐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陪伴孩子,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實際上,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寫作業,是在精神上給予孩子的一種鼓勵和支持。就比如練電子琴,在最初剛開始的時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邊,鼓勵她,幫助她想辦法一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隨著孩子彈琴技能的增長,現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就放手讓她自己練習。鼓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老師要動腦筋、想辦法采取不同的鼓勵方式,來增強孩子的自信。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受,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現在的孩子,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被家長包辦代替的太多了,大人們事無巨細的替孩子們打算,抹煞了孩子辦事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的提高的機會,也讓他們失去了對生活、對社會、對事情的熱情。讀后感·就比如說,這個假期我的孩子參加了一個軍事拓展夏令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我,我很擔心她能不能適應這個夏令營生活,但孩子快樂自信、頑強的笑容告訴我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通過這件事,我深刻的認同了這本書里告訴我們的,尋找機會幫助孩子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學會放棄對孩子的控制,轉而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與孩子們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會有效,或者說老師家長的管教才會有效。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些溝通的技巧,其中有幾個我非常的贊同,比如說探詢,要用好奇心增進情感連接并改善溝通。和孩子一起探詢問題,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決問題中增進了與孩子的情感,這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點就是尊重,當你尊重孩子時,你會認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觀點,尊重會創造一種接納的氛圍,并鼓勵成長和有效溝通。在尊重這點上,我還需要改善,有的時候在與孩子或者學生溝通時語氣過于強硬。

  我相信,讀了這本書,我會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改變孩子,改變他人。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2

  “什么是正面教育“?這是書中曾提到的一個思考題,這本書雖說還未讀完,但是對于這個思考題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這本書大體就兩個核心問題進行探討即:“什么是正面教育“和”怎樣進行正面教育“。作為一個八零后,其實在我上學階段接受的是非常”中國式教育“,傳統教育觀下的我從未體驗過新型的教育理念。我在學生時代,印象最深刻的無非就是每次考試都想第一名,因為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和家長高興,其實說白了,不是為了我自己。為的`是不想看到父母和老師臉上失望的表情從而做事小心翼翼。我想大部分90或是80年代的孩子都有相同感受。作為書中提到,正面教育不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去懲罰他們,而是要讓孩子將每次錯誤都當成一次成長,在錯誤中學會經驗。

  但是正面教育并不是對于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而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孩子不是因為害怕懲罰去改過自新,而是因為自身反思檢討去糾錯改正。這不禁讓我想到近代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的”自然后果律“,即:當兒童犯了錯誤或是過失時,不必直接制止或者懲罰他們,而是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和過失帶來的后果。本書中提到的正面教育和盧梭的自然后果律雖不是完全一樣,但是他們都是沒有直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去制止和懲罰。而是用另外一種方法引導。

  所以,我認為,我們不管時作為家長還是教師,要將孩子堪稱一個個體,將判斷權和選擇權交還給孩子,我們只需要稍加引導,他們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成長。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3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莊嚴,不如金秋給人已收獲的喜悅,然而它卻承載著別有的一份美麗,讓我眷戀……11月中旬,在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將一起跟隨Linda老師帶來的《正面管教》開啟四期的課程,可以說是為我們帶來一場身心的洗禮,為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領導還為我們提供了《正面管教》書籍及踐行工具卡。在學習中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分組討論、一起分享收獲、一起參與各種游戲。四次的學習讓我們彼此拉近了距離,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溫暖彼此、最后到欣賞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態利用工作之余閱讀完這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對于學習正面管教,我有以下體會:

  一、先聯結情感、認同感受再糾正行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決孩子問題上會直接去糾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有時候,甚至還會講一大堆的道理,認為這些道理你應該都懂,因為我是為了你好。甚至我們還天真的認為,我們這樣糾正了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是:不良行為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里呢?為什么孩子就是聽不進我們的話呢?今天我學習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來都是因為自己沒能和孩子建立好聯結。

  德雷克斯說:“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關系”,先聯結再糾正是要我們通過傳遞愛的信息,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距離和敵意。這其中往往透著這樣態度:“我愛你,而答案是不”;“我愛你,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場鬧著要買東西,可家里的這種玩具已經很多了,你又不想縱容孩子這種出門就要買玩具的壞習慣。那么,就要在糾正孩子錯誤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認同感受,建立良好的關系,再去積極的影響孩子,這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旦有了情感聯結,孩子們就會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糾正了。這里的糾正行為,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或者和他們一起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買玩具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買玩具達成共識,而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愛時,彼此之間才更可能達成共識并容易執行。因為,此時,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下面的這個案例是我運用Linda老師講的認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句式來幫助孩子解決了分離焦慮:周二早上我們班有個小女孩高高興興走進教室,把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里,接著跑回班級門口,往外張望著,這時臉上的笑容已經變成了兩行眼淚,最后終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來幫她擦拭眼淚,與她說話:“寶貝,程老師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心理很傷心,很難過,是因為你還沒有來得及跟媽媽說再見,媽媽就走了對嗎?”孩子聽了我的話用力地點點頭,哭的更傷心了。“那你希望我為你做點什么嗎?”我撫摸著她的背接著問。這時孩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對我說:“小程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接著我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又和孩子約定下次先和媽媽說再見,再進教室。孩子就高興地去吃早飯了……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是最能表達愛的親密接觸,也是情緒控制和安撫最有效的動作,在我的擁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愛。相信孩子在這一整天里都不會再因為這件事產生壓力了,因為她內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二、含糊的贊揚不是鼓勵。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來源于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具體。比如,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么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并沒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別人,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生信條。告訴這個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歡紅色和黃色,你能跟我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嗎?”這樣,就會打開交談和一起學習的大門。不過,我個人感覺這部分有點難,稍微不注意就又說成贊揚的話了。所以,這需要我們不斷反復的練習才行!

  鼓勵的方法:

  1、描述行為

  2、強調努力,而不是結果

  3、對孩子有信心,給孩子力量

  4、關注孩子的感受

  5、關注正面

  6、指出孩子的進步

  7、表情夸張,帶有煽動情緒。

  三、把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著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我們應當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長空間,理解他們對于自己未知的問題犯錯很正常,相信他們自己已經在犯錯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機會和能力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改進。將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如果孩子在一個問題上反復犯錯,我們需要“翻譯”一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不要膚淺的應對孩子當下的行為,而是要找到產生這樣行為的,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們為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采用的正確的方式。

  隨著正面管教學習的不斷深入,以及回到工作中的不斷實踐和思考,我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每周愛心計劃,每個周我都將認真踐行正面管教的一張工具卡,無論對孩子們,還是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我都將學以致用,以便幫助我、維護我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親密關系。尊重他人,帶領著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允許他人發表看法和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

  愛孩子,愛自己,洞見缺憾,尋求第三選擇,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4

  上學期5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樊登讀書會聽了樊老師講的《正面管教》,當時很是心動,很認同書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的理念,認為與我的組織上課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統、完善、深刻的太多了。由于上班期間太忙,一直沒能有時間仔細讀這本書。暑假來了,我迫不及待地買來這本書,仔細研讀了一個多月,一邊讀,一邊勾劃,一邊回顧和反思,記錄自己的感悟。感覺自己以前的認識真是太膚淺了,此次閱讀,對于正面管教有了一個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現將我這段時間的學習體會整理下來。

  《正面管教》這本書出自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博士,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書中反復強調: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了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為什么這樣做背后深層的原因。書中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么必須這么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為背后的信息,該怎樣采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比如課堂上的說話,如何有效處理常常是困擾我的問題。若是處罰過嚴,肯定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若是不處罰,或懲罰不力,學生又會認為老師是在嬌縱犯錯誤的學生。這本書提出了“正面管教”這樣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方法,讓我產生了濃濃的興趣,這樣的方法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方法,對孩子來說是否真的有效呢?

  成年人對孩子的引領和指導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應該得到同等的尊嚴和尊重;他們也應該有機會在和善而堅定而不是責難、羞辱和痛苦的氛圍中發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們常常剝奪孩子以負責任的方式作出貢獻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機會,然后卻反過來埋怨孩子,嫌他們沒有責任感。這也正是我們的現狀,我們大人制定了規則而不是由孩子們討論制定卻要求孩子們必須遵守,否則就要受到懲罰,而且是以“我愛你,我這是為你好”的名義。我們嘴里說著愛,卻面目猙獰,怪不得孩子們疑惑,反叛。我們必須明白,給孩子們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上進心,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在班會上大家(老師和學生)一起制定對雙方有利的規則,討論解決問題的途徑,拿出對大家都有益的解決方案,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當然,這只是開班會帶來的一個附帶的好處罷了,開班會可以陪養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必須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對自己在重要關系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并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很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善于與他人合作,并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后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1、不要把班會當作說教的另一個平臺。最關鍵的是,老師們要盡可能客觀,并且不要評判。這并不意味著你不可以提出看法。你仍然可以把你的問題放入議程,并表達你的觀點。

  2、不要把班會作為繼續過度控制孩子們的手段。孩子們會一眼看穿,而且就不會合作了。

  有效班會的八大要素:

  1、圍成一個圓圈

  2、練習致謝和感謝

  3、設立一個議程

  4、培養溝通技巧

  5、懂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頭腦風暴

  7、分辨人們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個理由

  8、專注于非懲罰性的解決方案

  書中幾次提到這樣兩句話:“我們究竟哪里得到這么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我很受觸動。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勸阻不起作用時,我一向認為“做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懲罰會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樣被懲罰的當時效果所愚弄,同時疑惑著孩子們為什么“不長記性”。懲罰的長期效果是孩子們往往采用以下四個“R”中的一種或是全部來回敬我們:

  懲罰的長期效果的四個R

  1、憤恨(Resentment)——“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Revenge)——“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對著干,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退縮(Retreat)——a偷偷摸摸——“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

  b自卑——“我是個壞孩子!”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責難、羞辱、或痛苦(肉體上的或精神上的)作為激勵手段,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技能。

  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

  1、是否和善與堅定并行?(對孩子尊重和鼓勵)。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心靈紐帶)。

  3、是否有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

  4、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樂于貢獻、愿意合作)。

  對比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我很慚愧,我所采用的課堂秩序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滿足這些標準。我所頒布的一些措施,沒有經過他們的討論和同意,沒有體現出對他們的.尊重和鼓勵;亂說話違犯紀律,我就扣他們的分數,這也是懲罰。下學期我將徹底試行正面管教的方法,期待著我的學生們的改觀。

  我準備首先從班會開始,從致謝開始,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他們。以友善、關心、尊重贏得孩子們,讓他們心甘情愿地與我合作,成為學習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也往往是消極的)接受者,從而創造一種積極的學習環境。當然,“贏得”孩子,不是“贏了”孩子,使孩子成為失敗者,導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順從。

  贏得孩子的4個步驟: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出你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你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的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愿意聽你說話了。

  4、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問孩子對于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尼爾森告誡我們,我們言行背后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么或說了什么更重要,我們做了什么永遠不如我們怎么做的更重要。如果我們能時刻問自己,“我這樣做是在給予孩子力量,還是在挫傷他們?”我們在對待孩子時就會更有效。

  我沒有把孩子當成孩子,沒有意識到他們察覺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弱,甚至總是對大人做錯誤的解讀。我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們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在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表達這一目標的孩子。

  四種錯誤觀念和錯誤行為的目的

  1、尋求過度關注——錯誤觀念:只有在得到你的關注時,我才有歸屬感。

  2、尋求權力——錯誤觀念: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對我發號施令時,我才有歸屬感。

  3、報復——錯誤觀念:我得不到歸屬,但我至少也讓你同樣受到傷害。

  4、自暴自棄——錯誤觀念:不可能有所歸屬,我放棄。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我們要把犯錯誤當成學習的好時機,給出真正有幫助的建議,而不是給予懲罰和羞辱,孩子們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承認錯誤就好像變成了一次讓人興奮的探索。

  矯正錯誤的三個“R”

  1、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些來解決問題。”

  把態度轉向關注于解決問題,需要態度和技巧上的一些小調整。傳統的管教方式關注的是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為別人是“那么說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問題是什么,要做什么,考慮相關情形并要求他們運用一些基本指導原則比如互相幫助、互相尊重找到解決方案。當我們專注于解決問題時,孩子們就能學到如何與他人相處,并且擁有了面對下一個挑戰的工具。

  關注于解決問題的3R1H

  1、相關(Related)(方案與行為相關)。

  2、尊重(Respectful)(方案不能包括責難、羞辱或痛苦,并應和善而堅定的執行)。

  3、合理(Reasonable)(從大人和孩子的角度看方案都是合理的,不能借題發揮)。

  4、有幫助(Helpful)(方案有助于做得更好)。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盡可能用自然后果,而不是邏輯后果,因為邏輯后果很難把握不會變成懲罰。切記邏輯后果的目的是為了停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并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是為了報復而給孩子造成痛苦。因此邏輯后果的另一個名稱是轉移孩子的行為,使孩子的行為轉向有用的(有貢獻的)、使大家工作學習更愉快的行為。

  確保邏輯后果的四個R

  1、相關(Related)(后果與行為相關)。

  2、尊重(Respectful)(后果不能包括責難、羞辱或痛苦,并應和善而堅定的執行)。

  3、合理(Reasonable)(從大人和孩子的角度看都是合理的,不能借題發揮)。

  4、預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讓孩子預先知道)。

  一旦發生了劇烈的沖突,尤其是當錯誤的目的是尋求權力或報復時,老師和孩子可能都會感到太憤怒,我們推薦這時使用“積極的暫停”,在每個人都感覺好了起來,足夠冷靜到霎通理性大腦時,再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做出彌補。

  我們解決問題,不是把后果強加給孩子,而是幫助孩子們探討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什么后果。在與孩子探討時,我們一般不是問“為什么”(除非孩子們覺得你對他們的觀點真正感興趣),因為這聽起來像指責,會招至孩子的戒備。我們應該走進孩子的內心,表達出我們的同情和接納,問一些啟發式問題。

  典型的啟發式問題

  你當時想要完成什么?

  你對發生的事有什么感覺?

  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那件事的發生?

  你從這件事學到了什么?

  你怎樣才能把這次學到的東西用于將來?

  你現在對解決這一問題仍什么想法?

  怎樣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德雷克斯強調鼓勵,并且認為這是大人在幫助孩子時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說過多次:“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尼爾森認為,通過鼓勵來幫助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這確實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勵不是贊揚,鼓勵是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么回應”的感知力。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鼓勵可以是簡單到一個幫助孩子感覺好起來從而做得更好的擁抱。

  我們的學生,從上學至今,他們受到的批評、指責遠遠多于鼓勵,我們更應該著眼于優點而不是缺點,給予鼓勵。但也要注意,我們是為了改善而努力,不必期待完美,完美是一種不現實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會陷入沉淀的沮喪之中。孩子們寧愿不做任何嘗試,也不愿意因為無法達到一個大人或他們自己期待的完美而體驗持續的挫折感。承認孩子的進步會鼓舞孩子,并能激勵孩子繼續努力。當孩子們發生一些不良行為時,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做一些能讓被他們冒犯的人感覺好起來的事情,以此做為彌補。當孩子受到鼓勵做出彌補時,他們并沒有“逃脫”不良行為的責任。他們是在不傷尊嚴和受尊重的情況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例如,擾亂課堂的孩子往往具有好的領導能力,這些學生經過培訓之后成為了“同伴輔導員”,用他們的領導能力幫助其它學生。

  尼爾森認為,做出彌補是鼓勵,因為他教給孩子責任感。孩子們在幫助別人時,才會感覺更好。以非懲罰性的方式讓孩子們做出彌補是鼓勵,因為孩子們經歷了一個從錯誤中學習并改正所造成的任何后果的機會。做出彌補是鼓勵,因為孩子們因此知道了他們能夠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而不必擔心受到責難、羞辱和痛苦。

  以上是我初讀的收獲,我預感到自己還會再讀第二遍,第三遍……邊實踐邊讀,再實踐再讀,以使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和我的學生們一起體驗到更多的歡樂、和諧、合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和愛。我很遺憾到現在才看到這本書,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我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如果早些了解,我們的親子關系可能會更好,我們的相處可能會更快樂。所幸,我發現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則和方法可以繼續運用于我們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積極的暫停、相互尊重等,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會因之更合諧。

  書中所翻譯的“錯誤行為目的”或“錯誤目的”,我不知道原文是什么,但我覺得并不確切,所以今天將之修改為“錯誤行為的目的”。本來孩子的目的并非不對,比如尋求關注、尋求權力,只是采取的行為錯誤,因此“錯誤行為的目的”我覺得更貼切。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5

  疫情期間我又讀了一遍《正面管教》這本書,讀完之后我對“和善而堅定”這幾個字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態度堅持已同孩子商定的規則。其次是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避免過度控制或驕縱。

  一、尋找不良行為的原因

  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是因為他們在以錯誤的方式追求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很可能是因為家長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因此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作為家長不要生氣,而需自我檢討。

  二、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1、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達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4、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

  (注意:當孩子犯錯時,千萬不要啰嗦,不要說“我早就說過……”。這樣的`話語,對于解決當前的問題無益,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感)

  (二)多問啟發性問題

  在孩子犯錯時,不直接告訴孩子要怎么做,而是多問啟發性問題,如“發生了什么事?”“你覺得原因是什么?”“你覺得該怎么辦呢?”“下次怎么避免呢?”。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還能引發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三)積極的暫停

  當發生沖突時,給雙方情緒緩沖期。如果孩子還小,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暫停”,如一起閱讀。如果孩子比較大,可以提前和孩子溝通,如果發生沖突時,你會先暫時離開現場,等你們都冷靜下來了,再一同商量解決方案。

  (四)決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當孩子反復出現某些不良行為時,不要去嘮叨孩子該怎么做,而是告訴孩子你自己會做什么。如孩子總是將臟衣服亂扔時,不要去強制要求孩子把臟衣服放到臟衣籃里面,你只需告訴孩子你只會洗臟衣籃里面的衣服,并和善而堅定地實施。

  (五)教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在犯錯后垂頭喪氣。在犯錯后勇于承認錯誤,并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便是給孩子樹立了正面的榜樣。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錯誤,接受自己的錯誤,同孩子一同尋找解決方案。

  (六)定期開家庭會議

  每周可以設定固定的一天開展家庭會議。由家庭成員輪流主持。

  家庭會議的內容如下:

  1、表達對家庭成員的感謝,并舉出實例。

  2、專注于前段時間出現的問題,并達到全員一致意見。如未達到一致意見,該問題推遲至下次家庭會議。

  3、討論家務事分配,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

  4、計劃家庭活動。

  5、分享錯誤經歷,并一同討論解決方案。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著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尋找積極的方面,和善而堅定地對孩子說“不”,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是我們為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采用的正確教養方式。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6

  寒假里,我讀了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了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書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為什么這樣做背后深層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么必須這么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為背后的信息,該怎樣采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在家庭和學校里,我們有時都會認為懲罰和驕縱會永遠存在。很多人都會從這兩個極端考慮問題。那些認為懲罰有效的人,通常就會懲罰孩子。那些不相信懲罰的人,常常就會走向另一端,對孩子驕縱。正面管教能夠幫助家長和老師在與孩子溝通時找到一條既不懲罰又不驕縱的.路。在學校里課堂上,調皮搗蛋的學生時常會讓我們不知道拿他怎么辦,往往我們采取的態度就是讓學生站一會,或是課后留下他再就是請家長了。第二天他來學校就乖乖的一段時間了,老師們往往這時會覺得“還是請家長有用啊”。看了這本書發現這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學生沒有真正有收獲,沒有愛上學習,反而會對這門課的老師產生厭惡,根本達不到學習的目的。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有時我們會認為鼓勵并不容易,因為老師或是家長很習慣以負面方式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作出回應,懲罰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老師和家長也沒有深想過懲罰帶來的影響。這也就回到我們上面的問題,遇到孩子們犯錯,特別是還要請家長去學校了,當然是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幫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懲罰,才不會再犯。而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要鼓勵。而書中說到的是鼓勵而非贊揚。鼓勵是給孩子機會,是對孩子的相互尊重。書中講到一個叫杰森的五年級孩子,在課堂上如何的搗蛋,杰森的老師在開始也試到這些懲罰,留下抄幾遍課文,請他站起,送校長辦公室,而結果是杰森只會做鬼臉。之后老師怎樣運用鼓勵,給與尊重和友善的態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哪怕是今天的課堂只是比前兩天的課堂少了幾聲亂叫,老師都會鼓勵并回以微笑,終于讓這個孩子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越來越愉快地相處。

  書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讓我們老師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對待學校里課堂上的一些活潑的好動的學生們,老師們學會用正確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們在自信、自立的快樂環境中健康成長,將來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7

  “和善而堅定”這五個字在我讀完《正面管教》這本書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中。這本書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時的語言講解作者和觀點,通過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并且還給讀者提供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說的“正面管教工具”。對于家長來說,這本書可以教會他們成為更加稱職的父母,對于教師來說,它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成為更加合格的老師。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每讀一個章節,總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紙上記錄下一些關鍵詞,在精彩之處畫上幾個著重號。有些教育觀念確實在讀書的過程中,悄悄地發生了改變。

  其實,在開始閱讀之前,我想當然地認為正面管教就是鼓勵教育,可是仔細閱讀書中內容,我便意識到自己的理解太膚淺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紅字,“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這一問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為它問出了無數家長和老師的心聲。雖然我走上教學崗位才一年半的時間,但是作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學生相處。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如何有效處理常常是困擾我的問題。若是處罰過嚴,勢必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若是不處罰,或懲罰不力,學生又會認為老師是在嬌縱犯錯誤的學生。這本書提出了“正面管教”這樣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方法真的能夠拿來管教班里的孩子嗎?懷揣了一絲不解和懷疑,我跟隨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用和善與堅定去贏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與堅定并行”以及“贏得孩子”。孩子是隨時隨地都在發展和變化的社會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實現自我的價值。對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批評和獎勵,我們應該在讓孩子形成良好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培養孩子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對老師和家長的認可和信賴。我們要做的不是“贏了”孩子,而是“贏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則孩子就學會了通過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失去了自我評價和內省的能力,從而逐漸被老師和家長培養成“討好著”或是“總是尋求別人認可的人”。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這樣的學生還處在道德觀念發展較為低級的層面,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兒童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正確與否,主要看他是否為別人所喜愛,是否對別人有幫助或受別人稱贊。但是,我們要培養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訴我們其實想要贏得學生的合作并非難事,只需要經過四個步驟:1、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4、讓孩子關注解決問題。不過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我們常常犯的錯誤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對極度叛逆,并且態度非常惡劣的孩子時,往往會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對的,覺得都是學生的錯。一番指責之后,能解決問題倒還好,怕就怕學生更加極端地為自己辯解,使小問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其實,當我們要求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書中提到的“積極的暫停”便與我們平時經常講的“冷處理”有異曲同工之處。要想贏得學生的贊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靜下來,任何問題都應該是在心平氣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決。犯錯的學生需要“暫停”下來去冷靜地思考自己做錯了什么,老師也需要時間去設身處地,理解學生的行為的目的或是動機。嚴厲的訓斥或許可以迅速地解決一些問題,但是這種做法對學生卻尊重,而且從長期效果來看,也是不奏效的。當然如果想將“暫停”的價值充分利用,還要遵守書中列出的四項指導原則,對學生進行訓練。告知孩子使用“冷卻時間”等心情好轉,再在互敬的基礎上解決問題。絕對不能將積極的“暫停”變成消極的生悶氣。

  用啟發引導犯錯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還是很聽話的,都想要在老師面前當一個好學生,但是當他們犯錯的時候,卻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對。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犯錯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師和家長往往更加關注于懲罰而不是問題的解決。犯了錯誤的學生為了避免責罰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現良好,以達到彌補過錯,重新獲得認可的目的。但是這樣的表現只是暫時性的,時間一長,就可能會“好了瘡疤忘了痛”,繼續犯同樣的錯誤。然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生能夠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并且在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做得更好。不過,首先我們自己就得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讓孩子認識到犯了錯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師的斥責,而是從錯誤中得到了哪些收獲。

  在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犯錯的孩子。啟發性的問題的首要目的就是讓老師會和家長停止告訴孩子答案。當孩子的思想或是行為不恰當時,幫助孩子分析接下來應該做什么,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總結,最終與孩子一起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于,可以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還能對解決方式更加認同。作者還認為,將啟發式問題運用在班會當中,效果也很不錯。作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會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會降低,同時他們的自主意識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長期以往,也會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造成一定的影響。班會的意義在于教會學生在遇到困惑的問題時,應該如何解決。問學生該怎么做比告訴學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當學生體會到冷靜思考的好處之后,他們的自我價值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對我們教師來說,正面管教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屈辱,也不會讓老師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與合作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學會對他人理解和寬容,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起責任。這樣好的教育方式,確實值得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大膽的嘗試。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8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現了不同方式的養育案例,我在閱讀時會不時反思自己的養育模式和成長模式,學習正面的教養方法。本書倡導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為家長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從四個方面歸納了我們要達到正面管教的效果應該怎么做,舉例說明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使用科學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書中提到:“我們究竟從哪里得到這么一個荒誕的觀點,認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覺更糟?”當孩子犯錯誤時,我會嚴厲地訓斥。孩子表面聽話了,而實際心里很不服氣。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決問題,孩子只有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強,但表達力弱。需要老師和家長認真解讀,而不是通過打罵來壓制孩子的錯誤行為,從長遠來看,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帶來了新問題。

  每個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們就一邊學一邊養吧!

  20xx年,在我們家妹妹出生一歲的時候,我去學習了正面管教家長基礎課。當時的初衷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時間分配,以及處理兩個孩子之間已經出現并且會愈演愈烈的戰爭。當時在在完成課程的同時,已經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20xx年,為了使正面管教在家里的.踐行更有可持續性,也為了更好的成長自己,學習了正面管教家長講師課,重讀《正面管教》這本書。

  。全書圍繞孩子成長的兩個具體環境:家庭環境的和學校環境,羅列了一系列的具體案例,還原孩子們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讓讀者在讀的過程中,猶如聲臨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強烈的共鳴。在共鳴的同時給予正面管教的具體應用工具,讓每一位父母不僅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有具體的愛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和父母之前的愛通過正面管教的教養方式鏈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有幸福感,有價值感和歸屬感,能夠通過自己影響他人,影響世界的一個人。

  這本書每一個章節圍繞一個主題,給出圍繞這個主題出現的相關問題及解決方案,讀起來輕松明了,條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順序的重要性”,圍繞家里有兩個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出了出生順序對于每個孩子的影響,獨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圍等理念,給出了如何運用出生順序的知識來鼓勵孩子和引導孩子,讓你在遇到孩子戰爭,家里混亂不堪的時候能冷靜下來給出正確的處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運用鼓勵,提出鼓勵和表揚,鼓勵和批評之間的異同點,給出了如何正確的給孩子鼓勵,賦予能量,如何花時間訓練培養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孩子思考等等。書中每一個章節解決一個問題,既可以整本書閱讀,也可以翻閱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對父母來說隨讀隨用,實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書的結構,除了結構嚴謹,這本書中金句頻現,每句讀到,都讓我有如獲至寶的感覺,重點的詞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書中第二十二頁提出“贏得”孩子和“贏了”孩子的不同。所謂“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對待孩子(和善而堅定),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并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這兩個詞語“贏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后達到了雙贏的結果,而“贏了”孩子其實是父母用自己的權利壓制住了孩子,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讓孩子的聽了自己的話,但其實孩子聽話的背后隱藏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總是想贏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變得自暴自棄,毫無主見,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變得膽小怯懦;要么孩子積壓情緒,覺得自己沒人疼愛,總有一天爆發出來,以牙還牙。所以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戰勝孩子,而是引導孩子合作,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有力量的。“贏得”孩子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尤為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和父母之間愛在流動,才不至于將他們越推越遠。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9

  暑假里,我讀了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了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書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為什么這樣做背后深層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么必須這么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為背后的信息,該怎樣采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在家庭和學校里,我們有時都會認為懲罰和驕縱會永遠存在。很多人都會從這兩個極端考慮問題。那些認為懲罰有效的人,通常就會懲罰孩子。那些不相信懲罰的人,常常就會走向另一端,對孩子驕縱。正面管教能夠幫助家長和老師在與孩子溝通時找到一條既不懲罰又不驕縱的`路。在學校里課堂上,調皮搗蛋的學生時常會讓我們不知道拿他怎么辦,往往我們采取的態度就是讓學生站一會,或是課后留下他再就是請家長了。第二天他來學校就乖乖的一段時間了,老師們往往這時會覺得“還是請家長有用啊”。看了這本書發現這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學生沒有真正有收獲,沒有愛上學習,反而會對這門課的老師產生厭惡,根本達不到學習的目的。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有時我們會認為鼓勵并不容易,因為老師或是家長很習慣以負面方式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作出回應,懲罰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老師和家長也沒有深想過懲罰帶來的影響。這也就回到我們上面的問題,遇到孩子們犯錯,特別是還要請家長去學校了,當然是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幫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懲罰,才不會再犯。而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要鼓勵。而書中說到的是鼓勵而非贊揚。鼓勵是給孩子機會,是對孩子的相互尊重。書中講到一個叫杰森的五年級孩子,在課堂上如何的搗蛋,杰森的老師在開始也試到這些懲罰,留下抄幾遍課文,請他站起,送校長辦公室,而結果是杰森只會做鬼臉。之后老師怎樣運用鼓勵,給與尊重和友善的態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哪怕是今天的課堂只是比前兩天的課堂少了幾聲亂叫,老師都會鼓勵并回以微笑,終于讓這個孩子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越來越愉快地相處。

  書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讓我們老師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對待學校里課堂上的一些活潑的好動的學生們,老師們學會用正確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們在自信、自立的快樂環境中健康成長,將來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0

  這個暑假,很有幸拜讀了“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這五個字是我讀完《正面管教》這本書之后,在我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幾個字。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作者用平時的語言講解他的觀點,通過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并且還給讀者提供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說的“正面管教工具”。對于家長來說,這本書可以教會他們成為更加稱職的父母,對于教師來說,它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成為更加合格的老師。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我作為一個青年教師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紅字,“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這一問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為它問出了無數家長和老師的心聲。雖然我走上教學崗位才短短兩年的時間,作為老師幾乎每天都要跟學生相處。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如何有效處理常常是困擾我的問題。若是處罰過嚴,肯定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若是不處罰,或懲罰不力,學生又會認為老師是在嬌縱犯錯誤的學生。這本書提出了“正面管教”這樣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方法,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疑問,這樣的方法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方法,對孩子來說是否真的有效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隨著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犯很嚴重的錯誤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對那些叛逆、頑劣的孩子時,往往會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對的,覺得都是學生的錯。一番指責之后,能解決問題倒還好,怕就怕學生更加極端地為自己辯解,使小問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其實,當我們要求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還是很聽話的,都想要在老師面前當一個好學生,但是當他們犯錯的時候,卻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對。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犯錯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師和家長往往更加關注于懲罰而不是問題的解決。犯了錯誤的學生為了避免責罰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現良好,以達到彌補過錯,重新獲得認可的目的。但是這樣的表現只是暫時性的,時間一長,就可能會“好了瘡疤忘了痛”,繼續犯同樣的錯誤。然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生能夠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并且在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做得更好。不過,首先我們自己就得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之前當班主任,無意間看到論語中的一句話:“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我讓班里孩子將這句話寫在黑板上,予以勉勵,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犯了錯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師的斥責,而是從錯誤中得到了哪些收獲。

  在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犯錯的孩子。啟發性的.問題的首要目的就是讓老師會和家長停止告訴孩子答案。當孩子的思想或是行為不恰當時,幫助孩子分析接下來應該做什么,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總結,最終與孩子一起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于,可以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還能對解決方式更加認同。作者還認為,將啟發式問題運用在班會當中,效果也很不錯。 對我們教師來說,正面管教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屈辱,也不會讓老師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與合作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學會對他人理解和寬容,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起責任。這樣好的教育方式,確實值得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大膽的嘗試。

  《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這本書,還有很多理論和例子,啟發人在教育上著重細節、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這本書真正的好書,以后在工作中,我會經常拿出來拜讀,相信它能引領我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1

  最近我讀了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書中第7章講述的:有效地運用鼓勵,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到鼓勵而非贊揚,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是的,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么什么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贊揚有效的區分開來。作者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贊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么區別嗎?難到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贊揚嗎?

  帶著疑問我繼續讀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著眼于優點等,讓我們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勵,自我反思,我在該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比如:我經常會用到這么一句話贊揚孩子:“你真是一個乖孩子,聽話、懂事,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在這種贊揚下,該孩子會很高興,會滿臉燦爛,她會覺得“大人認可我,我是有價值的”。作者提出:贊揚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別人會怎么想,怎么看”的考慮來做事。當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時,他會茫然與疑惑。

  這位孩子(長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會形成一種完全依賴于別人的觀點的自我概念,可能會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認可”。而鼓勵是指向人的行為的,常常啟發對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現在該怎么做”、“我學到了、感覺到了什么”等,它能讓人內省,更多地讓人思考并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需他人的認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態度。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老師在此運用的贊揚可能要比鼓勵更多一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之前的那句話只會使孩子們變得“變動”,缺乏自信。是作者讓我了解到同一句贊揚鼓勵的話對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等真誠而恰當地贊揚和鼓勵。

  該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在經后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2

  近段時間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也看了鄧老師寫的讀書心得,當時很是心動,很認同書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的理念,認為與我的組織上課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統、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后來由于上班期間太忙,一直沒能有時間仔細讀這本書。后來,我迫不及待地買來這本書,仔細研讀了一個多月,一邊讀,一邊勾劃,一邊回顧和反思,記錄自己的感悟。感覺自己以前的認識真是太膚淺了,此次閱讀,對于正面管教有了一個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現將我這段時間的學習體會整理下來。

  《正面管教》這本書出自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博士,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書中反復強調: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了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為什么這樣做背后深層的原因。書中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么必須這么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為背后的'信息,該怎樣采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成年人對孩子的引領和指導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應該得到同等的尊嚴和尊重;他們也應該有機會在和善而堅定而不是責難、羞辱和痛苦的氛圍中發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們常常剝奪孩子以負責任的方式作出貢獻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機會,然后卻反過來埋怨孩子,嫌他們沒有責任感。這也正是我們的現狀,我們大人制定了規則而不是由孩子們討論制定卻要求孩子們必須遵守,否則就要受到懲罰,而且是以“我愛你,我這是為你好”的名義。我們嘴里說著愛,卻面目猙獰,怪不得孩子們疑惑,反叛。我們必須明白,給孩子們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上進心,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書中幾次提到這樣兩句話:“我們究竟哪里得到這么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我很受觸動。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勸阻不起作用時,我一向認為“做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懲罰會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樣被懲罰的當時效果所愚弄,同時疑惑著孩子們為什么“不長記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責難、羞辱、或痛苦(肉體上的或精神上的)作為激勵手段,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技能。對比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特別是對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慚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滿足這些標準。很多時候我作為一名家長,幫孩子報興趣班也沒有考慮到孩子喜不喜歡就幫他報了,常常強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歡做的事情。

  尼爾森告誡我們,我們言行背后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么或說了什么更重要,我們做了什么永遠不如我們怎么做的更重要。如果我們能時刻問自己,“我這樣做是在給予孩子力量,還是在挫傷他們?”我們在對待孩子時就會更有效。怎樣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德雷克斯強調鼓勵,并且認為這是大人在幫助孩子時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說過多次:“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尼爾森認為,通過鼓勵來幫助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這確實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勵不是贊揚,鼓勵是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么回應”的感知力。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鼓勵可以是簡單到一個幫助孩子感覺好起來從而做得更好的擁抱。

  我很遺憾到現在才看到這本書,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無私,天下寬。我的孩子們都在慢慢長大,如果早些了解,我們的親子關系可能會更好,我們的相處可能會更快樂。所幸,我發現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則和方法可以繼續運用于我們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積極的暫停、相互尊重等,遇見另一個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會因之更和諧。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3

  暑假在家讀了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的《正面管教》這本書,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了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書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書中還列舉了很多阻礙溝通的語言,同時還告訴我們改善溝通的話。讓我明白了怎么樣才能改善溝通。

  首先,核實能改善溝通。我們要多去發現學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過核實,問啟發式問題來促進溝通。其次,探詢會促進溝通。我們可以用好奇心增進情感聯結并改善溝通。比如一種簡單的探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訴我一些”還可以接著說:“然后呢?然后呢?”孩子們不需很多鼓勵就會告訴你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他們需要的是知道老師對他們的觀點真正感興趣。只要我們不評判、打斷或糾正他們,她們就會告訴我們很多。再次,邀請會鼓勵合作。邀請學生多參與一些有助于他們變得能夠自我指導的計劃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如果一味地指揮會招致被動會主動的抵制與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種溝通方式。要尋找機會肯定孩子們的成就和獨特性,特別像美術這種學科,就更需要我們美術老師發現每個孩子所特有的藝術感悟。不能要求他們的畫面一定要達到你所期望的那樣。當我們要求過多并且急于求成時,他們就會喪失信心。就像書中講到一個叫杰森的五年級孩子,在課堂上如何的搗蛋,杰森的老師在開始也試到這些懲罰,留下抄幾遍課文,請他站起,送校長辦公室,而結果是杰森只會做鬼臉。之后老師怎樣運用鼓勵,給與尊重和友善的態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哪怕是今天的課堂只是比前兩天的課堂少了幾聲亂叫,老師都會鼓勵并回以微笑,終于讓這個孩子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越來越愉快地相處。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溝通方式。當我們尊重學生時,我們就會認可我們和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尊重會創造一種接納的氛圍,并鼓勵成長和有效的溝通。不要因為別人不明白的事情評判他們,而要鼓勵學生尋求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當老師把學生們作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時,我們就會發現通過核實、探詢、邀請和鼓勵、肯定以及尊重賦予學生力量會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溝通中,會有大量的傾聽、尊重、好奇心和賦予力量。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4

  我有幸參加了由縣教育局舉辦的全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全部由湖北師范學院教授講課,為期12天,本次培訓共有來自全縣69位老師參加,培訓主要圍繞七個內容展開的心理學基礎、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量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將此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重新認識自我,審視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還學習到了老師的人格的力量。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了解和接納自我,克服職業倦怠,能正確地感知現實并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平衡過去。原來身為一個教者,我們自身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問題,我們自己竟然渾然不覺,試想長此以往,接受我們教育的學生心理上是不是也存在問題想到這里,不僅有些汗顏。天真無邪的孩子若在陰暗的心理影響下那后果不堪設想。學習后,我要重新調整心態,以一個健康心理走進學生的心里,將心理學的理論聯系工作實際,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學習心理健康,浸潤自己的心理。

  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各位教授結合自己豐富的心理輔導經驗,將相關的理論知識深入淺出地闡述講解,我不僅掌握了不少心理輔導理念,而且學會了個體心里輔導和團體心理輔導的基本方法。從各位專家的講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師參與,需要學校整體環境渲染。我們的每一門學科,每一堂課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因此每一個教師都因具備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發現自我,認識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學會換位思考,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十二天的時間里,我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按時上課,聽老師講課,做好筆記,分組活動,完成作業課后,和其他來學習的老師們一起,我們也會對聽課內容或是教者做一番評論“這堂課講的真好”“這個老師真幽默”“今天老師說的內容太枯燥了,我都不想聽了”靜下心來一想,我們的學生是不是也會這樣議論我們呢原來,是自己的課堂不夠吸引人才有孩子開小差,是自己的講解不夠生動孩子們才沒有弄明白今天,我們是站在學生的立場,再看自己,給平日的許多疑惑找到了答案。一個充滿魅力的教者,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如同一塊磁鐵,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當我們的課堂失去活力,當我們的學生興趣轉移,責任往往在我們自己。

  只有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多樣的教學過程,才能讓課堂的幾十分鐘發揮最高效率

  十二天,開始時也許覺得漫長,結束時發現它的短暫。我覺得這十二天是我工作和學習中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我正式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路程的起點,因此,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我只知道,我們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壯大,為了培養學生們擁有健康的心理這一目標,我們將攜手前行

  最近參加了中小學教師健康教育培訓,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先聽了劉老師的師德修養楊老師的發展心理學,周老師的社會心理學。她們都通過不同案例結合理論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過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變得眉目疏朗了許多。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教師首先要具備健康的心理。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他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很神圣的.。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讓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常常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殺的事例,有學習方面,也有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的因素。這表明,當代青少年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這些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教師應力求“對癥下藥”,給予學生鼓勵,幫他們重拾信心。要對學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學校因素,還是家庭或社會因素。當我們感覺無力擺脫社會風氣的困擾,就要會同學生家長采取較為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盡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將其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我們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是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體實施者。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還要針對學生關鍵時期的心理變化進行教育。才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這是我們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學習,無論在理論知識還是方法技巧上我對心理教育有了進一步了解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好后面的培訓課程,并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我有幸參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我來說,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李慧君專家的理論課,最讓我受益的是這句話找回職業生活的勇氣和幸福感,需要獲得對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這會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但自我的努力與調節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活動后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所想。積極的自我認同尋找自我價值感,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用探究打敗無聊,積極的自我調節。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本次學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調查表明,學生中存在心理異常的約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約占15。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嚴重、對新環境不適應等等,并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預防為主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應該是有他們的各自作用的;

  不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論,不要我們教師誠惶誠恐,而應該是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時時處處注意的問題。

  二、心理教育培訓對于教師自身的重要性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老師也有煩心的事,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和苦惱。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歡迎的老師,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入課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課堂上隨意發怒,挖苦打擊學生。而是要學會良好的情緒控制,在走進教室的前一刻,告訴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展現給學生,并以此來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沒有一個學生愿意看到一個怒氣沖天,動不動就發火的老師的。教師樂觀積極地穩定地情緒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時效性

  在新形勢下,小學生不同階段表現出各自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這就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學的適應期。這一階段應用心理評價系統建立小學生的心理檔案,目的是通過分析評價,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氣質、性格類型、興趣愛好、情緒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質和個體心理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樹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時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的角色轉換,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學習生活的困惑期。這一階段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這一階段,第二信號系統活動日益發展并初步占主導地位,口頭言語,內部言語能力不斷完善,但學習生活中往往表現出自制力差,社會道德是非判斷力以近期、自我為主的特點。通過心理咨詢、心理訓練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方式解決學生學習焦慮、人際關系不良、多動癥和學習無能的心理問題。同時通過心理健康指導,開發學生潛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觀念,塑造正確健康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推進整體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班主任正面管教心得體會09-03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08-01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09-07

分管教學副校長述職述廉報告05-17

領導對下屬管教不力的檢討書(通用20篇)10-05

小學分管教學副校長述職述廉報告08-10

讀書的心得體會09-17

有關讀書的心得體會08-19

讀書沙龍心得體會09-21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