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精選5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 1
示波器的使用
預習思考題
1.示波器的功能是什么?
2.掃描同步如何理解?
3.什么是李薩如圖?
1.電子示波器是用來直接顯示,觀察和測量電壓波形機器參數的電子儀器。
2.用每一個觸發脈沖產生于同觸發電壓所對應的觸發信號的同相位點,故每次掃描起點會準確地落在同相位點于是每次掃描的起始點會準確地落在同相位點,于是每次掃描出的波形完全重復而穩定地顯示被測波的波形。就是觸發掃描實現同步的原理。
3.當示波器在Y軸與x軸同時輸入正弦信號電壓且他們的頻率式簡單的整數比時熒光屏上出現各式各樣的圖形這類圖形稱作"李薩如圖"
實驗數據記錄
實驗儀器:
YB4320F雙追蹤示波器,SG1642函數信號發生器 實驗步驟:
1.用示波器觀察信號波形
(1)調節掃描旋鈕,使示波器的掃描線至長短適當的穩定水平亮線
(2)將信號發生器接到ch1或ch2 輸入上,頻率選用數百或數千赫茲方式開關及觸發源開關的位置與信號輸入通道一致的出穩定的波形。
(3)改變輸入信號電壓的波形,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調節掃描微調,以得到2個
(4)可以在調節其他該掃描熟悉示波器
2.用李薩如圖測定頻率
(1)當示波器在Y軸與x軸同時輸入正弦信號電壓,且他們的頻率式簡單的整數比的'的熒光屏上出現各種形式的圖形,這類圖形稱作"李薩如圖"
(2)當fg:fx=1:1時輸入fg==50hz ,繪出一種李薩如圖
(3)當fg:fx=1:2時輸入fg==200hz,繪出一種李薩如圖
數據處理如上
思考題
1.示波器為接通前,有那些注意事項?
2.波形不穩定時,應調節那個旋鈕?
3.為了觀察李薩如圖,應該怎樣設置按鈕?
4.欲關閉示波器,首先應把那個旋鈕扭到最小?
1.確定是否接地;是否正確連接探頭;查看所有的終端額定值;在是使用一個通道的情況下觸發源選的通用一致
2.應調節水平微調使之穩定,再調節CH通道
3.首先示波器應該在xY軸輸入正弦電壓,且加上fg與fx上的頻率成整數比
4.將示波器探頭脫開測量電路,將輸入選擇開關,達到接地位置,關機,如果是模擬示波器的話,需要將聚集旋鈕和亮度旋鈕調低,然后在關閉電源。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 2
一、實驗目的
1.熟悉面板控制件各開關旋鈕的功能和調節使用方法。
2.學會用示波器觀測電信號的波形及電壓、頻率、周期等參數
二、實驗儀器
YB4328示波器、YB1602函數信號發生器
三、示波器的使用
1.示波器
①雙蹤示波器一般有五種工作方式,即“Y1”、“Y2”、“Y1+Y2”三種單蹤顯示方式和“交替”“斷續”二種雙蹤顯示方式。“交替”顯示一般適宜于輸入信號頻率較高時使用。“斷續”顯示一般適宜于輸入信號頻率較低時使用。
②為了顯示穩定的被測信號波形,“觸發源選擇”開關一般選為“內”觸發,使掃描觸發信號取自示波器內部的Y通道。
③觸發方式開關通常先置于“自動”調出波形后,若被顯示的波形不穩定,可置觸發方式開關于“常態”,通過調節“觸發電平”旋鈕找到合適的觸發電壓,使被測試的波形穩定地顯示在示波器屏幕上。有時,由于選擇了較慢的掃描速率,顯示屏上將會出現閃爍的光跡,但被測信號的'波形不在x軸方向左右移動,這樣的現象仍屬于穩定顯示。
④適當調節“掃描速率”及“Y軸靈敏度”旋鈕使屏幕上顯示1-2個周期的被測信號波形。在測量幅值時,應注意將“Y軸靈敏度微調”旋鈕置于“校準”位置,即順時針旋到底。在測量周期時,應注意將
“x軸掃速微調”旋鈕置于“校準”位置,即順時針旋到底。還要注意“擴展”旋鈕的位置。
根據被測波形在屏幕坐標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數(div或cm)與“Y軸靈敏度”旋鈕指示值(v/div)的乘積,即可得到交流電壓的峰峰值Up-p:
Up-p=(V/div)×div
根據被測信號波形一個周期在屏幕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數(div或cm)與“掃速”旋鈕指示值(t/div)的乘積,即可算得信號頻率的實測值:
T=(S/div)×div,f=1/T
2.函數信號發生器
函數信號發生器按需要輸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種信號波形。通過輸出衰減開關和輸出幅度調節旋鈕,可使輸出電壓在毫伏級到伏特級范圍內連續調節。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輸出信號頻率可以通過頻率分檔開關進行調節。
注意:函數信號發生器作為信號源,它的輸出端不允許短路。
四、實驗內容及步驟
1.用校正信號對示波器進行自檢
(1)掃描基線調節
將示波器的工作方式開關置于“單蹤CH1”(觸發CH1或CH2),觸發方式開關置于“自動”。開啟電源開關預熱后,調節“輝度”、“聚焦”、“輔助聚焦”等旋鈕,線。再調節“x位移”和“Y位移”使基線位于屏幕的中間位置。(若基線與水平刻度線有夾角,可以用螺絲刀調節“光跡旋轉”電位器,使基線與水平刻度線重合。)
(2)測試“校正信號”波形的幅度、頻率
將示波器的“校正信號”通過探頭引入選定的Y通道(CH1或CH2),將Y軸輸入耦合方式開關置于“AC(交流)”或“DC(直流)”,觸發源選擇開關置“內”,內觸發源選擇開關置“CH1”或“CH2”。調節x軸“掃描速率”旋鈕(t/div)和Y軸“輸入靈敏度”旋鈕(V/div),使示波器顯示屏上顯示出一個或數個周期穩定的方波波形。
2.用示波器測量信號電壓和周期
調節信號發生器有關旋鈕,使輸出頻率分別為1KHz、10KHz,有效值均為1V的正弦波信號。改變示波器“t/div”及“V/div”等旋鈕,測量信號源輸出電壓峰峰值及信號周期。
五、小結與注意事項
1.信號發生器、示波器預熱幾分鐘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測試過程中合理選擇量程,并牢記將“微調”開關置于“校準”位置。
3.不要頻繁開關機,示波器上光點的亮度不可調得太強,也不能讓亮點長時間停在熒光屏的一點上,如果暫時不用,把輝度降到最低即可。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 3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學習示波器、函數信號發生器的使用方法。
(3)學習用示波器觀察信號波形和利用示波器測量信號頻率的方法。
二、 實驗原理:
1) 示波器的基本組成部分:示波管、豎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掃描發生器、觸發同步和直流電源等。
2) 示波管左端為一電子槍,電子槍加熱后發出一束電子,電子經電場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熒光屏上,屏上的熒光物發光形成一亮點。亮點在偏轉板電壓的作用下,位置也隨之改變。在一定范圍內,亮點的位移與偏轉板上所加電壓成正比。
3) 示波器顯示波形的原理:如果在x軸偏轉板加上波形為鋸齒形的電壓,在熒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條水平線,如果在Y軸偏轉板上加正弦電壓,而x軸偏轉板不加任何電壓,則電子束的亮點在縱方向隨時間作正弦式振蕩,在橫方向不動。我們看到的將是一條垂直的亮線,如果在Y軸偏轉板上加正弦電壓,又在x軸偏轉板上加鋸齒形電壓,則熒光屏上的亮點將同時進行方向互相垂直的兩種位移,兩個方向的位移合成就描出了正弦圖形。如果正弦波與鋸齒波的周期(頻率)相同,這個正弦圖形將穩定地停在熒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與鋸齒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則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線將和第一次的曲線位置稍微錯開,在熒光屏上將看到不穩定的圖形或不斷地移動的圖形,甚至很復雜的圖形。要使顯示的波形穩定,掃描必須是線性的,即必須加鋸齒波;Y軸偏轉板電壓頻率與x軸偏轉板電壓頻率的比值必須是整數。示波器中的鋸齒掃描電壓的頻率雖然可調,但光靠人工調節還是不夠準確,所以在示波器內部加裝了自動頻率跟蹤的裝置,稱為“同步”。在人工調節接近滿足式頻率整數倍時條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掃描電壓的周期就能準確等于待測電壓周期的整數倍,從而獲得穩定的.波形。
4) 李薩如圖形的基本原理:如果同時從示波器的x軸和y軸輸入頻率相同或成簡單整數比的兩 個正弦電壓,則屏幕上將呈現出特殊形狀的、穩定的光點軌跡,這種軌跡圖稱為李薩如圖形。李薩如圖形的形成規律為:如果沿x,y分別作一條直線,水平方向的直線做多可得的交點數為N(x),豎直方向最多可得的交點數為N(y),則x和y方向輸入的兩正弦波的頻率之比為 f(x):f(y)=N(y):N(x)。
三、 實驗儀器:
示波器、函數信號發生器。
四、 實驗操作的主要步驟:
(一) 示波器的使用與調節
1) 將各控制旋鈕置于相關位置。
2) 接通電源,按下面板左下角的“POWER”鈕,指示燈亮,稍待片刻,儀器進入正常工作狀 態。
3) 經示波管燈絲預熱后,屏上出現綠色亮點,調節INTEN、FOCUS、POSITION,使亮點清晰。
4) 將TIME/DIV逐漸旋到2ms或5ms,觀察光點由慢變快移動,直至屏上顯示一條穩定的水 平掃描線,按(3)使線清晰。
(二) 實驗內容:
1) 觀察正弦波波長:
a)將AC GND DC轉換開關置于AC
b)講面板右上角的SOURCE置于CH2
c)將函數信號發生器的50Hz信號源直接輸入CH2-Y輸入端(紅插頭應接函數發生器輸出的紅接線柱)
d)屏上顯示出正弦波(調V/DIV調節大小,TIME/DIV掃描開關使之出現正弦波,IEVEL使波形穩定)
e)改變掃描電壓的頻率(TIME/DIV)觀察正弦波得變化,使屏上出現多個完整的波形圖。
2) 觀察并描繪李薩如圖形,測量正弦信號頻率。
利用利薩如圖測正弦電壓的頻率基本原理
通過觀察熒光屏上利薩如圖形進行頻率對比的方法稱之為利薩如圖形法。此法于1855年由利薩如所證明。將被測正弦信號fx加到y偏轉板,將參考正弦信號fx加到x偏轉板,當兩者的頻率之比fy/fx是整數時,在熒光屏上將出現利薩如圖。
不同頻率比的利薩如圖形。判斷兩個電壓信號頻率比的條件是屏上出現了利薩如圖形穩定不動,方法是對穩定不動的圖形分別做水平直線和豎直直線與圖形相切,設水平線上的切點數最多為Nx,豎直線上的切點數最多為Ny,則fy/fx=Nx/Ny
五、數據記錄及處理:
用李薩如圖測量正弦信號頻率
六、實驗注意事項 :
1.信號發生器、示波器預熱3分鐘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測信號電壓時,一定要將電壓衰減旋紐的微調順時針旋足(校正位置);測信號周期時,一定要將掃描速率旋紐的微調順時針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頻繁開關機,示波器上光點的亮度不可調得太強,也不能讓亮點長時間停在熒光屏的一點上,如果暫時不用,把輝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轉動旋鈕和按鍵時必須有的放矢,不要將開關和旋鈕強行旋轉、死拉硬擰,以免損壞按鍵、旋鈕和示波器,示波器探頭與插座的配合方式類似于掛口燈泡與燈座的鎖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七、趣味物理實驗心得:
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在本學期里,老師又教了很多實驗,我做了許多類型的實驗,讓我受益匪淺,我又學會了很多東西,其中很多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中都是無法學習到的,其中很多實驗都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獲得了許多平時課堂上得不到的知識。
通過高中以及大學兩個學期的物理實驗,我發現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我們學到的許多理論都來源于實驗,也學到了許多物理課上沒有教到的理論。很多實驗都是需要花費許多心思去學習的,也是非常復雜的。經過這一年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的學習,讓我收獲多多。想要做好物理實驗容不得半點馬虎,她培養了我們耐心、信心和恒心。當然,我也發現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動手能力還不夠強,當有些實驗需要比較強的動手能力的時侯我還不能從容應對,實驗就是為了讓你動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東西。現在,大學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大學物理實驗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這一平臺讓我們去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我的學習方式還有待改善,當面對一些復雜的實驗時我還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偉大的科學家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利用實驗證明了他們的偉大。唯有實驗才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唯一方法。為了要使你的理論被人接受,你必須用事實來證明。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 4
【引言】
示波器是一種用來觀察電信號波形的重要儀器,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醫療等領域。本實驗旨在通過對示波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進行學習,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對不同類型的波形進行分析和測量。
【實驗目的】
1. 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
3. 使用示波器對不同類型的波形進行觀測和測量。
【實驗儀器】
1. 示波器(型號:xxx);
2. 示波器探頭;
3. 信號發生器;
4. 直流電源。
【實驗原理】
示波器是一種能夠將電壓隨時間變化的波形顯示在屏幕上的儀器。當待測信號加到示波器的輸入端時,示波器會對信號進行放大、偏置和加工處理,然后在屏幕上顯示出整個過程。示波器通常具有觸發、水平、垂直、掃描速率等控制功能,可以方便地對信號進行觀測和測量。
【實驗步驟】
1. 連接示波器和信號發生器:將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和示波器的輸入端用示波器探頭連接;
2. 打開示波器,并設置合適的.觸發方式、水平和垂直靈敏度;
3. 調節示波器觸發和掃描控制,觀察信號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顯示;
4. 更換不同頻率、幅度的信號源,觀察示波器的讀數變化;
5. 切換示波器的不同測量模式,對波形進行測量分析。
【實驗結果與分析】
通過實驗,我們成功地掌握了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了示波器的觸發、水平、垂直靈敏度的調節方法。在實驗中,我們觀測到了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不同類型的信號波形,并成功地進行了測量和分析。
【實驗總結】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深入了解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掌握了基本的示波器操作技巧,提高了對信號波形觀測和測量的能力。示波器作為電子技術中的重要工具,對于電子工程師和科研人員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種電信號波形,為電子技術應用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致謝】
感謝老師對本次實驗的指導和幫助,也感謝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對實驗設備的維護和保障。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 5
一、 【實驗名稱】
超聲波聲速的測量
二、 【實驗目的】
1、了解聲速的測量原理
2、學習示波器的原理與使用
3、學習用逐差法處理數據
三、 【儀器用具】
1、SV-DH-3型聲速測定儀段(資產編號)
2、雙蹤示波器(資產編號)
3、SVx-3型聲速測定信號源(資產編號)
四、 【儀器用具】
1.超聲波與壓電陶瓷換能器
頻率20Hz-20kHz的機械振動在彈性介質中傳播形成聲波,高于20kHz稱為超聲波,超聲波的傳播速度就是聲波的傳播速度,而超聲波具有波長短,易于定向發射等優點,聲速實驗所采用的聲波頻率一般都在20~60kHz之間。在此頻率范圍內,采用壓電陶瓷換能器作為聲波的發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
壓電陶瓷換能器根據它的工作方式,分為縱向(振動)換能器、徑向(振動)換能器及彎曲振動換能器。聲速教學實驗中所用的大多數采用縱向換能器。圖1為縱向換能器的結構簡圖。
2.共振干涉法(駐波法)測量聲速
假設在無限聲場中,僅有一個點聲源S1(發射換能器)和一個接收平面(接收換能器S2)。當點聲源發出聲波后,在此聲場中只有一個反射面(即接收換能器平面),并且只產生一次反射。
在上述假設條件下,發射波ξ1=Acos(ωt+2πx /λ)。在S2處產生反射,反射波ξ2=A1cos(ωt+2πx /λ),信號相位與ξ1相反,幅度A1<A。ξ1與ξ2在反射平面相交疊加,3合成波束ξξ3=ξ1+ξ2=(A1+A2)cos(ωt-2πx /λ)+A1cos(ωt+2πx /λ) =A1cos(2πx /λ)cosωt+A2cos(ωt - 2πx /λ)
由此可見,合成后的波束ξ3在幅度上,具有隨cos(2πx /λ)呈周期變化的特性,在相位上,具有隨(2πx /λ)呈周期變化的特性。
圖4所示波形顯示了疊加后的聲波幅度,隨距離按cos(2πx /λ)變化的特征。
發射換能器與接收換能器之間的距離
實驗裝置按圖7所示,圖中S1和S2為壓電陶瓷換能器。S1作為聲波發射器,它由信號源供給頻率為數十千赫的交流電信號,由逆壓電效應發出一平面超聲波;而S2則作為聲波的接收器,壓電效應將接收到的聲壓轉換成電信號。將它輸入示波器,我們就可看到一組由聲壓信號產生的正弦波形。由于S2在接收聲波的同時還能反射一部分超聲波,接收的聲波、發射的聲波振幅雖有差異,但二者周期相同且在同一線上沿相反方向傳播,二者在S1和S2區域內產生了波的干涉,形成駐波。我們在示波器上觀察到的實際上是這兩個相干波合成后在聲波接收器S2處的振動情況。移動S2位置(即改變S1和S2
之間的距離),你從示
波器顯示上會發現,當S2在某此位置時振幅有最小值。根據波的干涉理論可以知道:任何二相鄰的振幅最大值的位置之間(或二相鄰的振幅最小值的位置之間)的距離均為λ/ 2。為了測量聲波的波長,可以在一邊觀察示波器上聲壓振幅值的同時,緩慢的改變S1和S2之間的距離。示波器上就可以看到聲振動幅值不斷地由最大變到最小再變到最大,二相鄰的振幅最大之間的距離為λ/2;S2移動過的距離亦為λ/2。超聲換能器S2至S1之間的距離的改變可通過轉動鼓輪
來實現,而超聲波的頻率又可由聲速測試儀信號源頻率顯示窗口直接讀出。
在連續多次測量相隔半波長的S2的位置變化及聲波頻率f以后,我們可運用測量數據計算出聲速,用逐差法處理測量的數據。
3.相位法測量原理
由前述可知入射波ξ1與反射波ξ2疊加,形成波束ξ3即ξ3 =A1cos(2πx /λ)cosωt+A2cos(ωt - 2πx /λ)即對于波束:ξ1 =Acos(ωt - 2πx /λ)
由此可見,在經過△x距離后,接收到的余弦波與原來位置處的相位差(相移)為θ= 2π △x /λ。因此能通過示波器,用李薩如圖法觀察測出聲波的波長。
4.時差法測量原理
連續波經脈沖調制后由發射換能器發射至被測介質中,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經過t時
間后,到達L距離處的接收換能器。由運動定律可知,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可由以下公式求出:
速度V=距離L/時間t
通過測量二換能器發射接收平面之間距離L和時間t ,就可以計算出當前介質下的聲波傳播速度。
五、【實驗內容】
1.儀器在使用之前,加電開機預熱15min。在接通市電后,自動工作在連續波方式,選擇的介質為空氣的初始狀態。
2.駐波法測量聲速。
2.1測量裝置的連接:
圖5駐波法、相位法連線圖
信號源面板上的發射端換能器接口(S1),用于輸出一定頻率的功率信號,請接至測試架的發射換能器(S1);信號源面板上的發射端的'發射波形Y1,請接至雙蹤示波器的CH1(Y1),用于觀察發射波形;接收換能器(S2)的輸出接至示波器的CH2(Y2)
2.2測定壓電陶瓷換能器的最佳工作點
只有當換能器S1的發射面和S2的接收面保持平行時才有較好的接收效果;為了得到較清晰的接收波形,應將外加的驅動信號頻率調節到換能器S1、S2的諧振頻率點處時,才能較好的進行聲能與電能的相互轉換(實際上有一個小的通頻帶),以得到較好的實驗效果。按照調節到壓電陶瓷換能器諧振點處的信號頻率,估計一下示波器的掃描時基t/div,并進行調節,使在示波器上獲得穩定波形。
超聲換能器工作狀態的調節方法如下:各儀器都正常工作以后,首先調節發射強度旋鈕,使聲速測試儀信號源輸出合適的電壓(8~10VP-P之間),再調整信號頻率(在25~45kHz),選擇合適的示波器通道增益(一般0.2V~1V/div之間的位置),觀察頻率調整時接收波的電壓幅度變化,在某一頻率點處(34.5~37.5kHz之間)電壓幅度最大,此頻率即是壓電換能器S1、S2相匹配頻率點,記錄頻率FN,改變S1和S2間的距離,適當選擇位置,重新調整,再次測定工作頻率,共測5次,取平均頻率f。
2.3測量步驟
將測試方法設置到連續波方式,合適選擇相應得測試介質。完成前述2.1、2.2步驟后,觀察示波器,找到接收波形的最大值。然后轉動距離調節鼓輪,這時波形的幅度會發生變化,記錄下幅度為最大時的距離Li-1,距離由數顯尺(數顯尺原理說明見附錄2)或在機械刻度上讀出,再向前或者向后(必須是一個方向)移動距離,當接收波經變小后再到最大時,記錄下此時的距離Li。即有:波長λi=2│Li -Li-1│,多次測定用逐差法處理數據。
3.相位法/李薩如圖法測量波長的步驟
將測試方法設置到連續波方式,合適選擇相應的測試介質。完成前述2.1、2.2步驟后,將示波器打到“x-Y”方式,并選擇合適的通道增益。轉動距離調節鼓輪,觀察波形為一定角度的斜線,記錄下此時的距離Li-1;距離由數顯尺(數顯尺原理說明見附錄2)或機械刻度尺上讀出,再向前或者向后(必須是一個方向)移動距離,使觀察到的波形又回到前面所說的特定角度的斜線,記錄下此時的距離Li。即有:波長λi=│Li -Li-1│
圖中S1和S2為壓電超聲換能器。信號發生器輸出的正弦交流信號加到S1上,由S1完成電聲轉換,作為聲源,發出波前近似為平面的聲波;S2作為超聲波接收換能器,將接收到的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然后接入示波器觀察。S2在接收聲波的同時,其表面還反射一部分聲波。當S1與S2的表面互相平行時,往返于S1與S2之間的聲波發生干涉而形成駐波。
依波動理論,設沿x方向射出的入射波方程為
y1=Acos(ωt-2πλx)
反射波方程為
y2=Acos(ωt+2πλx)
式中,A為聲源振幅;ω為角頻率;2πxλ為由于波動傳播到坐標x處(t時刻)引起的位相變化。
在任意時刻t,空氣中某一位置處的合振動方程為
y=y1+y2=(2Acos2πλx)cosωt
上式即為駐波方程。
當cos2πλx=1,即2πλx=kπ時,在x=k·λ2 (k=0,1,2?)處,合成振動振幅最大,稱為波腹或聲振幅的極大值。
當cos2πλx=0,即2πλx=(2k+1)π2時,在x=(2k+1)·λ4 (k=0,1,2?)處,合成振動振幅最小,稱為波節或聲振幅的極小值。
改變兩換能器之間的距離,當二者之間的距離是半波長的整數倍時,在發射換能器和接收換能器處,聲波的幅度(聲壓)都達到極大值,此時稱為“共振”。在相鄰極大值之間,兩換能器間的距離變化量為λ/2。由波腹(或波節)條件可知,相鄰兩個波腹(或波節)間的距離為λ2,當S1和S2間的距離L恰好等于半波長(5)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實驗報告09-27
微生實驗報告12-22
電路實驗報告12-02
初中實驗報告07-29
大學實驗報告04-18
實驗報告 范本02-02
滴水實驗的實驗報告09-28
化學實驗報告范文03-05
實驗報告總結優秀05-18
大學實驗報告總結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