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三物理知識點

時間:2024-09-02 08:57:13 詩琳 總結 我要投稿

高三物理知識點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物理知識點

  高三物理知識點 1

  (1)向心力可以由某個具體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圓心;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向心力不做功,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星的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高三物理知識點 2

  1、簡諧振動F=—kx{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

  2、單擺周期T=2π(l/g)1/2{l:擺長(m),g:當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條件:擺角θ<100;l>>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動力

  4、發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見第一冊P175〕。

  5、機械波、橫波、縱波〔見第二冊P2〕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是縱波)。

  8、波發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條件:兩列波頻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應: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

  高三物理知識點 3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為止。

  a.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b.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就不變)

  d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a.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b.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決定。

  c.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a.數學表達式:a=F合/m。

  b.加速度隨力的產生而產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c.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d.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量為1kg的物體產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高三物理知識點 4

  1.超重現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超重現象。

  產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現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失重現象。

  產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現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等于零的情況即與支持物或懸掛物雖然接觸但無相互作用。

  產生原因: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會再與支持物或懸掛物發生作用。是否發生完全失重現象與運動方向無關,只要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超重和失重就是物體的重量增加和減小嗎?】

  答:不是。

  只有在平衡狀態下,才能用彈簧秤測出物體的重力,因為此時彈簧秤對物體的'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恰等于它的重力。假若系統在豎直方向有加速度,那么彈簧秤的示數就不等于物體的重力了,大于mg時叫“超重”小于mg叫“失重”(等于零時叫“完全失重”)。

  注意:物體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地球作用于物體的重力始終存在,大小也無變化。發生“超重”或“失重”現象與物體的速度V方向無關,只取決于物體加速度的方向。在“完全失重”(a=g)的狀態,平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比如單擺停擺、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受浮力等。

  另外,“超重”或“失重”狀態還可以從牛頓第二定律的獨立性(是指作用于物體上的每一個力各自產生對應的加速度)上來解釋。上述狀態中物體的重力始終存在,大小也無變化,自然其產生的加速度(通常稱為重力加速度g)是不發生變化的,自然重力不變。

  高三物理知識點 5

  1、牛頓第二定律的定義

  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

  ∑F=ma,∑F表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a表示物體的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規定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為:使質量是1kg的物體產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為1N,即1N=1kg·m/s2。

  3、牛頓第二定律的六個性質

  (1)因果性: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若不存在力,則沒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數學表達式∑F=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體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根據他的矢量性可以用正交分解法講力合成或分解。

  (3)瞬時性:當物體(質量一定)所受外力發生突然變化時,作為由力決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時發生突變;當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同時為零,加速度與合外力保持一一對應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瞬時對應的規律,表明了力的瞬間效應。

  (4)相對性: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坐標系,在這種坐標系中,當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樣的坐標系叫慣性參照系。地面和相對于地面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是慣性參照系,牛頓定律只在慣性參照系中才成立。

  (5)獨立性:物體所受各力產生的加速度,互不干擾,而物體的實際加速度則是每一個力產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分加速度在各個方向上的分量關系,也遵循牛頓第二定律。

  (6)同一性:a與F與同一物體xx一狀態相對應。

  高三物理知識點 6

  1、熱現象:與溫度有關的現象叫做熱現象。

  2、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

  3、溫度計:要準確地判斷或測量溫度就要使用的專用測量工具。

  4、溫標:要測量物體的溫度,首先需要確立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叫做溫標。

  (1)攝氏溫標:單位:攝氏度,符號℃,攝氏溫標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中間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攝氏溫度用t表示:t=25℃

  (b)攝氏度的符號為℃,如34℃

  (c)讀法:37℃,讀作37攝氏度;–4.7℃讀作:負4.7攝氏度或零下4.7攝氏度。

  (2)熱力學溫標:在國際單位之中,采用熱力學溫標(又稱開氏溫標)。單位:開爾文,符號:K。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273K。

  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溫極限,只能無限接近永遠達不到。

  (3)華氏溫標:在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水的沸點為212℉,中間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華氏溫度F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F=5t+32

  5、溫度計

  (1)常用溫度計:構造:溫度計由內徑細而均勻的玻璃外殼、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幾部分組成。原理: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常用溫度計內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6、正確使用溫度計

  (1)先觀察它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實驗溫度計的范圍為-20℃-110℃,最小刻度為1℃。體溫溫度計的范圍為35℃-42℃,最小刻度為0.1℃。

  (2)估計待測物的溫度,選用合適的溫度計。

  (3)溫度及的玻璃泡要與待測物充分接觸(但不能接觸容器底與容器側面)。

  (4)待液面穩定后,才能讀數。(讀數時溫度及不能離開待測物)。

  高三物理知識點 7

  一、聲波的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有這種經驗:

  當一列鳴著汽笛的火車經過某觀察者時,他會發現火車汽笛的聲調由高變低。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聲調的高低是由聲波振動頻率的不同決定的,如果頻率高,聲調聽起來就高;反之聲調聽起來就低。這種現象稱為多普勒效應,它是用發現者克里斯蒂安多普勒(ChristianDoppler,1803—1853)的名字命名的,多普勒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和物理家。他于1842年首先發現了這種效應。為了理解這一現象,就需要考察火車以恒定速度駛近時,汽笛發出的聲波在傳播時的規律。其結果是聲波的波長縮短,好象波被壓縮了。因此,在一定時間間隔內傳播的波數就增加了,這就是觀察者為什么會感受到聲調變高的原因;相反,當火車駛向遠方時,聲波的波長變大,好象波被拉伸了。因此,聲音聽起來就顯得低沉。定量分析得到f1=(u+v0)/(u—vs)f,其中vs為波源相對于介質的速度,v0為觀察者相對于介質的速度,f表示波源的.固有頻率,u表示波在靜止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當觀察者朝波源運動時,v0取正號;當觀察者背離波源(即順著波源)運動時,v0取負號。當波源朝觀察者運動時vs前面取負號;前波源背離觀察者運動時vs取正號。從上式易知,當觀察者與聲源相互靠近時,f1當觀察者與聲源相互遠離時。

  二、光波的多普勒效應

  具有波動性的光也會出現這種效應,它又被稱為多普勒—斐索效應。因為法國物理學家斐索(1819—1896)于1848年獨立地對來自恒星的波長偏移做了解釋,指出了利用這種效應測量恒星相對速度的辦法。光波與聲波的不同之處在于,光波頻率的變化使人感覺到是顏色的變化。如果恒星遠離我們而去,則光的譜線就向紅光方向移動,稱為紅移;如果恒星朝向我們運動,光的譜線就向紫光方向移動,稱為藍移。

【高三物理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6-08

高三物理復習知識點總結08-30

物理知識點總結05-09

物理知識點總結03-02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06-01

初中物理的知識點總結08-14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02-02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05-19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05-14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