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通用13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1
《紅旗譜》作為紅色經典,以成功塑造了中國第一個革命農民英雄典型朱老忠,成為一般讀者研究關注的焦點。然而跳出革命文學的研究視角,而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紅旗譜》雖說仍然是男權話語的維護者,但是它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已經體現出女性主義意識,而其中春蘭這個形象最具典型性。她可以說是傳統意識和女性意識的矛盾結合體,是處在女性意識逐漸戰勝傳統意識的轉型期的婦女形象。
春蘭出身于女性意識最受壓抑的中國傳統的農村家庭。當時的中國才剛剛從兩千多年的封建等級社會中解放出來,人們所受的封建禮教思想仍然是根深蒂固,尤其是在農村。我們可以看到春蘭自小受到的教育仍然是封建式的。她所受到的壓迫不只是來自地主階級,同時也來自農民階級的其他成員。首先她和運濤之間可以說是完全純潔的戀愛,而只是因為他們獨自在瓜棚下聊天,卻被她爹追著打,甚至想把她活活餓死,之后還遭到全村人的議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受著封建思想的影響,農民階級中大多數人成為封建禮教的維護者、幫兇,去壓迫小部分思想比較進步的人。
另外和大多數農村女孩子一樣,春蘭沒上學,不識字。她和運濤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兩情相悅,按照我們現在的觀念是自由戀愛,沒什么好羞恥的。但是在她和運濤在瓜棚下約會——如果可以算作約會的話——被他爹追趕時,她對挨打并沒有表示反抗,卻是說:“爹,家去打我吧,叫人們看著像玩猴兒似的,多不好!”在她對于封建禮教仍然是遵循的,并且這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因為在當時,封建禮教很多舊俗已經廢除,至少是受到挑戰,但春蘭并沒有認識到封建禮教對人的`荼毒,而是深陷其害而不自知。
雖然春蘭仍然是具有深刻意識的女性,然而由于革命的契機,要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因而女性在革命中也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女性意識也有所蘇醒。她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爭取使自己在革命中成為與男性擁有平等地位,平等力量的一部分。她不識字,卻懷著極大的熱情跟運濤學習認字,積極吸收革命思想,并有著自己的思考。春蘭“聽了運濤的宣傳,像春天的葦筍注上大地的漿液,長出綠色的小葉,精神充沛,永不疲倦。又像春天的紫柳,才生出綠色的嫩葉,一經風吹雨灑,就會搖搖擺擺,向人們顯示:只有她是值得驕傲的!”上面說過在大多數社會結構中,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認知、觀念、倫理等各個領域都處于與男性不平等的地位,但在革命年代,婦女在政治、思想等方面爭取平等地位的意識可以說比很多時期要強烈得多。春蘭對革命還只是抱有熱情,到了嚴萍,她就能夠積極爭取加入革命救濟會,并在二師學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可以說是女性意識的成長。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2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清澈響亮的歌聲放佛回蕩在耳際;“出水才看一腳泥”,憨厚老實的朱老忠形象依稀浮現眼前。暢游在紅色書籍《紅旗譜》的字里行間,思緒飄回那動蕩不安的年代。
作品開篇于清朝末年,長工朱老鞏、嚴老祥阻止惡霸地主馮蘭池毀鐘侵田大鬧柳樹林,揭開了20世紀冀中農民斗爭的序幕。馮蘭池得勝,朱老鞏嘔血身亡,嚴老祥漂泊異鄉,朱老明串連28戶窮人三告馮蘭池失敗,埋下了兩個階級的世仇,孕育了子輩朱老忠、嚴志和與馮家的矛盾。朱老忠帶著復仇的火種走出關東,挖參、打魚、淘金、歷盡磨難。25年后重返故土,繼續與馮家抗爭,并讓兒子大貴去當兵,資助嚴志和次子江濤去讀書,他憑直覺,寄希望于“一文一武”報仇雪恨。但殘酷的斗爭,使他遭受一系列打擊,給予他很大的教育。
后來他找到了黨,在黨的領導下,組織起來進行反割頭稅和保定二師學潮等集體斗爭,才真正改變了與馮家乃至兩個階級之間的斗爭形勢,結束了悲劇命運。
書中的人物形象鮮活,愛恨分明,通過對人物語言的描寫刻畫,生動的展現了北方農民的.豪放粗獷的性格特點。朱老忠,那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精神,出水才看兩腳泥的堅韌,不得不令人欽佩。但幾次斗爭的失敗,也不得不引人深思。只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在黨的帶領,才會取得斗爭的勝利,真正的使廣大農民翻身做主人。
現在,我們生活在物質富裕的年代,但精神食量卻見一般。沒有書籍的年代,是貧瘠的。沒有書籍的思想,是無知的。做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多讀紅色經典,常讀紅色經典,了解歷史,了解黨。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學習,培養自己堅韌不拔的個性,學會理解、學會忍耐、學會珍惜。緊緊擁護在黨的周圍,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3
合上書,閉目遐想,仿佛又看到了書中那一張張鮮活生動的臉,表情豐富。是憎惡?希冀?快樂?還是擔憂?一種莫名的情緒沖上胸腔熊熊燃燒。
說來也慚愧,自小到大,我一直認為幫鄰居家的小妹妹趕跑了大狗就叫行俠仗義;我以為將自己的零食、玩具分給同學就叫有福同享;和好友分擔憂愁就叫有難同當;我以為頂撞父母就叫不畏強權。而今,我才明白自己實在是大錯特錯了。真正有俠氣的,便如朱老鞏般,不顧自身性命之憂,挺身而出,阻止馮蘭池的霸行;真正有義氣的,便如朱老鞏般,自家都快揭不開鍋,卻仍搜了錢給朋友的兒子上學;真正有骨氣的,便如徐老明般,組織父老鄉親,連打三場官司,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傲骨卻令我肅然起敬。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們,這些錚錚漢子,血液中流淌著中華民族不屈的血液,鑄就了他們不屈的靈魂。
寫到這兒,我不禁有些臉紅了。想想每天豐衣足食的生活,繽紛有趣的娛樂生活,開放民主的政治政策,覺得生活特滋潤。再看看他們粗茶淡飯的飲食,繁重瑣碎的農務活,苛刻煩人的禮節習俗。真煩!我不由得衷心感謝共產黨的先進和開明。
看著書中的少年們小小年紀就成為了黨員,為國家作出了貢獻,即使被捕入獄仍不改志向,一心為國向黨。這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終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恍惚間,這個叫運濤的少年的影像逐漸清晰。
殊不知道,未來的`我能否為祖國獻上一片赤膽之心,但不論如何,我一定盡力。
祖國呀,祖國呀,你可知道,當我感受到你那滄桑痛苦的過去,我的心情有多沉重!你眼睜睜地看著你的子孫被那些不孝子所欺辱,看他們爾虞我詐,敲詐拐騙,炮火四濺,鮮血長流。
還好,勇敢的戰士已站起,對著這些壞蛋們進行猛烈的反擊,激起了壯烈的革命風暴。
在血與淚的洗刷下,你漸漸平靜,變得溫柔美麗,你用甜美的笑容養育了一代代的兒女。
愛你,祖國,感謝你那甜蜜的乳汁;愛你,祖國,感謝你那溫柔的懷抱;愛你,祖國,感謝你那歷史的教誨。我會牢記農民們的錚錚鐵骨,為是是以為中國人而驕傲自豪;我會學習少年們的刻苦勤奮,努力回報;我會吸取共產黨在實踐中創新的經驗,爭取再創輝煌。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告別那段屈辱,告別那段抗爭,輕輕地,讓我們重新開始。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4
梁文斌的《紅旗譜》是一部具有民族風格的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巨著。
《紅旗譜》寫于清朝末年。長工老鞏、嚴老祥阻止惡霸地主馮蘭池毀鐘侵田大鬧柳樹林為故事開頭,揭開了20世紀翼中農民斗爭的序幕。其中我喜歡朱老鞏。因為他雖然打了三次官司,每次都因為沒錢請上等的侓師而失敗。但他仍不氣餒,繼續反抗馮蘭池等人的惡行。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那時的人民是多么的弱小,一直被地霸們欺壓著。雖然最后在跟馮蘭池的抗爭中吐血身亡,但他的精神,他的意志打動了人民,八年后他的愿望終于也實現了。
如今我是一位升旗手。每周當我看著緩緩升起的國旗時,我就會想起了日本侵略者對祖國母親的大肆破壞,想到了南京大屠殺里那些無辜的百姓。日本侵略者真的太可惡了。
雖然現在我們是人人平等。但大家想一想,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千千萬萬的戰士們為了祖國解放而付出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將來為我們的祖國帶來繁榮,帶來和平,一不步走向繁榮富強。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5
《紅旗譜》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在大革命時期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三代農民和地主的尖銳矛盾斗爭,以“反割頭稅”和“二師學潮”事件為中心,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三代農民的不同斗爭道路及其命運的變遷,深刻地反映了農民在民主革命中尋找解放道路的曲折歷程。小說闡明了一個真理: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才能徹底翻身過上好日子。
捧著書籍,我的眼前浮現出大革命時期冀中平原如火如荼的農民革命運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舍身護鐘的朱老鞏、沉著冷靜朱老忠,忠厚老實的嚴志和,運濤江濤,向往革命的春蘭……
《紅旗譜》將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與平凡瑣碎的農村生活交織在一起,塑造了個性鮮明的農民英雄朱老忠。他是一個融合了民族魂魄,時代精神和反抗性格的農民英雄,不但具有舊時代農民起義英雄的叛逆血液、正義豪氣,還吸納了新時代無產階級的先進理論和斗爭精神,是在革命斗爭中不斷成熟起來的農民英雄。他對待階級兄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把階級利益放在首位。這種遠見卓識,堅忍不拔的品格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朱老忠善于通過學習來改變自身的局限性,樂于接受革命理論,堅信革命真理,而不是保守自閉。在反割頭稅的'斗爭中,他喊出了:“沒有共產黨的領導,要打倒馮蘭池是萬萬不能的。”朱老忠吸取前輩們的斗爭失敗的教訓,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增長了斗爭的才干,提升了革命的覺悟。他放下鐮刀,走出田野,手拿武器,適應了火熱的戰爭生活他們用激憤將敵人打得跪地求饒,用他們的熱血換來冉冉上升的五星紅旗。
每一個英雄形象,并非都是憑空捏造的,他們都是經過革命的熔爐打造出來的的。朱老忠也不例外。在他15歲的時候,遠走他鄉,身在異地,牢記仇恨。幾十年以后,他返回故鄉,重新與馮蘭池針鋒相對。而這一路上,他經歷了九一八事件、“四一二”……其中高蠡起義的失敗,令他痛苦萬分,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反而更堅定了與敵人斗志到底的信念。看著他的每一個腳印,我漸漸理解了黨的心路歷程,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鎖井鎮農民的革命斗爭方式,也是一代比一代進步的。朱老鞏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朱老明他們采取所謂對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這注定要失敗的,就像馮貴堂說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鹽兒。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們那幾畝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濤,他們接觸了黨,黨教導他們要團結群眾,走群眾路線的道路,于是所發起的反割頭稅的斗爭就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說明了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戰勝敵人,解放自己。
在小說中除了斗爭,我感受更多的是到家庭的溫馨和朋友間的關懷。當朋友家遇難,朱老忠挺身而出,千里迢迢的趕過去探監。又是他為了幫助朋友的兒子上學,不惜賣掉自己家的耕牛。“土地是農民的命根,他們不想離開寶地”,但為了去看運濤,土地還是變賣了……這些情節都強烈地表現出家和友情的凝聚力。
時間如風,吹走了歷史,將未來不斷向我們推進,熱血的時代雖然隨風而去,但是朱老忠身上堅韌的品質還應流傳下來。從這篇小說中我不但學習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具備的自身素質,更深刻的認識到,我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堅信革命真理,才能更好的為公路事業添磚添瓦,才能正確把握黨對人民的正確領導。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6
說到嚴志和,首先就應該注意到,小說中曾經幾次提到過嚴志和的所謂“莊稼性子”。在我的理解中,這“莊稼性子”指的正是嚴志和身上的農民品性。具體來說,嚴志和首要的性格特征是樸實厚道、惜地如金。這一點,在他與朱老忠以及“寶地”的關系中表現得異常突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情節,就是嚴志和幫著從東北返鄉的朱老忠在故鄉最終站住了腳。對于離開故鄉已經長達20年之久的朱老忠而言,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在故鄉立足,的確是一個十分迫切的重要問題。我們很難設想,如果沒有嚴志和主動提供臨時住所,沒有嚴志和的積極幫襯,朱老忠一家千里迢迢回到故鄉后的遭遇會是什么樣子。在這樣的意義上,說嚴志和對于朱老忠的幫助乃是一種雪中送炭式的`行為是毫不為過的。
然后,就是嚴志和與土地之間的深厚感情。正因為嚴志和深知土地的存在對于農民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他才千方百計地試圖保住祖輩遺留給他的那塊“寶地”。一直到運濤入獄與老奶奶猝死這樣的雙重災禍同時降臨到他身上的時候,被迫無奈的他才把這塊珍貴的“寶地”出賣給了地主馮老蘭。
嚴志和性格特征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一種貌似軟弱的生命堅韌。人物這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在過去曾經被指認為是一種生性的懦弱。現在看起來,這樣一種多少帶有一些否定意味的人物評價方式,其實是很難成立的。實際上,過去的研究者是誤把人性中自然的一面當作了懦弱的體現。閱讀《紅旗譜》,我們不難發現,小說中以個人的微弱力量而承受生活苦難最多者,實際上正是嚴志和。當自己的父親嚴老祥因故出走關東之后,一家三代五口人的生活重擔事實上就落在了嚴志和一個人的肩頭。在那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時代,上有老下有小的嚴志和,要想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需要付出怎樣巨大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生活卻并沒有因此就停止對嚴志和的打擊,在小說故事情節集中展開的前后不到幾年的時間里,嚴志和所遭受的人生打擊可謂是接連不斷。先是運濤的入獄,然后是老奶奶的猝死,緊接著是“寶地”的被迫出賣,最后又是另一個兒子江濤的被捕入獄。很顯然,無論是任何一個人,在接二連三地承受這一系列打擊之后,也都會產生極為痛苦的精神感受的。嚴志和的情況就是如此。且讓我們來看得知運濤入獄的消息之后,作家關于嚴志和的一段描寫:“嚴志和,本來是條結實漢子,高個子,挺腰膀。多年的勞苦和辛酸,在他的長腦門上添上了幾道皺紋。平時最硬氣不過。做了一輩子莊稼漢,成天價搬犁倒耙。當了多少年的泥瓦匠,老是登梯上高。一輩子災病不著身,藥物不進口。一聽得親生的兒子為"共案"砸進監獄,就失去了定心骨。他迎著朱老忠緊走了幾步,身不由主,頭重腳輕,一個斤斗倒在梨樹下。一陣眼黑,跳出火花來。”過去的研究者之所以指認嚴志和生性懦弱,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小說中不斷地會出現如同以上段落一樣的關于嚴志和遭受人生打擊之后痛苦萬狀的描寫。現在我們當然已經看得很明白,把嚴志和遭受慘痛人生打擊之后本能的痛苦反應理解為他的生性懦弱,本身就是極端錯誤的。實際上,作家對于嚴志和這樣一種痛苦情狀的生動描寫,其實正應該被看作是作家對于人物一種真實人性的挖掘與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就應該是一種關乎于人性的語言藝術。嚴志和形象在《紅旗譜》中的出現,正說明了作家梁斌其實具備著一種透視表現鄉村世界中真實人性的藝術能力。嚴格地說起來,正是因為嚴志和在連續地遭受了一系列人生打擊之后,最后仍然能夠以堅定的人生意志戰勝這些人生災難,仍然加入了共產黨,仍然與這個不公平的社會與世界進行著可謂是殊死的抗爭,所以,嚴志和才的確稱得上是一條具有真實人性的鄉村世界中相當少見的硬漢子形象,是梁斌的長篇小說《紅旗譜》中塑造最為成功的農民形象之一。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7
《紅旗譜》原先是白話小說,之后才被改編成青少年版等多個版本,但依然精彩。
我最喜歡書中描述的朱老鞏。他為報當年馮蘭遲砸鐘搶公地,氣得朱老鞏的父親吐血身亡之仇,闖了二十五年的.關東,回到家鄉后,與馮蘭遲作對。當時蔣介石征收“割頭稅”,馮蘭遲也借蔣介石之名,到處征收“割頭稅”。而朱老鞏為了報殺父之仇,帶人反“割頭稅”。一場真正的對決開始了……朱老鞏不懼惡勢力,毅然與馮蘭遲作對。他弘揚革命精神,鼓勵大家參加革命。
《紅旗譜》是一本有血有肉的經典之作,對我們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忙。對于我們來說,不必要像朱老鞏那樣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也應當像朱老鞏一樣,敢于斗爭,為百姓造福。
僅有“誦讀經典”,才能“感悟成長”。僅有此刻多看書,長大的道路才會更加寬闊;僅有學習書中主人公的優秀品質,將來才能成功。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8
梁斌的《紅旗譜》是一部具有民族風格的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
作品開篇于清朝末年,長工朱老鞏、嚴老祥阻止惡霸地主馮蘭池毀鐘侵田大鬧柳樹林,揭開了20世紀冀中農民斗爭的序幕。馮蘭池得勝,朱老鞏嘔血身亡,嚴老祥漂泊異鄉,朱老明串連28戶窮人三告馮蘭池失敗,埋下了兩個階級的世仇,孕育了子輩朱老忠、嚴志和與馮家的矛盾。朱老忠帶著復仇的火種走出關東,挖參、打魚、淘金、歷盡磨難。25年后重返故土,繼續與馮家抗爭,并讓兒子大貴去當兵,資助嚴志和次子江濤去讀書,他憑直覺,寄期望于“一文一武”報仇雪恨。但殘酷的斗爭,使他遭受一系列打擊,給予他很大的教育。之后他找到了黨,在黨的領導下,組織起來進行反割頭稅和保定二師學潮等團體斗爭,才真正改變了與馮家乃至兩個階級之間的斗爭形勢,結束了杯具命運。
這是一部中國農民尋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歷史。這部歷史的展開,立足于反割頭稅和保定二師學潮等斗爭,反映了冀中農民運動的風貌,同時他們又與全國范圍的大革命時期的農民運動、北伐戰爭、四一二政變、秋收起義等遙相呼應。這樣,冀中平原的風云,不僅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國革命的寫照,并且把農民的反抗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結合起來,經過農民反抗過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爭的歷史,藝術地說明了億萬農民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體力量,農民的反抗斗爭,如不匯入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洪流,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就人物而論,《紅旗譜》在特定的歷史資料和深厚的地域土壤基礎上,塑造了性格鮮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點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為醒目。家族乃至階級的世仇,孕育了他強烈的反抗精神;20余年闖蕩江湖的傳奇經歷,造就了他“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精神;不尋常的人生磨難,曲折的斗爭歷程,使他逐漸加深了對現實生活的認識,養成了“出水才看兩腿泥”的堅韌性。總之,朱老忠是一個生活在20世紀初葉,新舊兩個時代交替時期的農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作者說:“一部具有民族風格的小說,首先是小說的主題。在我來說,主題思想又是和小說的資料同時構成的。”《紅旗譜》所描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對農民的生存狀態、斗爭方式和歷史命運的反映,在十七年文學創作中是不多見的。小說所寫的資料的廣度和深度,具有農民革命斗爭史詩的性質。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9
《紅旗譜》這部文學作品是由當代著名作家梁斌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所進行描述的。梁斌,1920年3月生于河北省蠡縣梁家莊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小說主要描寫了兩個事件,且此兩個事件均是作者的親身參與的真實事件。一是1931年蠡縣人民反“割頭稅”的斗爭,二是1932年保定“二師學潮”。作者參與的反割頭稅這場斗爭,時年16歲。作為涉及社會現實的第一次鍛煉,作者將其作為很大的事件寫入小說。
所謂當代小說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不錯,它是革命斗爭的一部史詩,也是一幅壯麗和廣闊的歷史圖畫。從20年大革命前到九一八后的農村和城市的階級斗爭和一系列階級關系的變化。朱老鞏大鬧柳樹林,一個魯莽的卻擁有極度正義感的樸實的農民與地主馮老蘭做斗爭;朱老明多次狀告當地霸道地主馮蘭池;反割頭稅斗爭等等,鮮明地反映出手無寸鐵的農民從泄私憤到報公仇,從自發的無組織的反抗到有紀律有組織的斗爭這一發展過程。
英雄的農民形象-
朱老忠是《紅旗譜》中著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這部作品中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朱老忠是一個跨越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歷史階段的人物。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里,他從父輩那里繼承好爽正直、剛毅不屈的斗爭精神,傳統的農民英雄的性格特點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斗爭實踐中,他增長了斗爭的才干,提高了革命覺悟,在原有的農民英雄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種“新質”,使其最終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的農民英雄典型。
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謀的斗爭精神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朱老忠的父親朱老鞏在與敵手馮蘭池的斗爭中失敗,他的父親和姐姐慘死之后,他只身一人遠走他鄉。他并沒有就此罷休,他盡管身在異地,但時刻沒有忘記復仇,所以,幾十年之后,他帶領妻子和兒子千里迢迢重返故鄉--鎖井鎮,重新開始與馮蘭池針鋒相對的斗爭,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他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在幾十年的奔波生涯中,增長了對敵斗爭經驗。因此,與父輩相比,他有著更多的斗爭的智謀,懂得了斗爭的策略和方式。恰當地處理“脯紅鳥事件”,便是他善用智謀這一性格特點的顯露。
朱老忠有句口頭禪:“出水才見兩腿泥。”這可以說是他韌性性格的一個凝結點,也是他不同于一般農民英雄形象的一個顯著特征。“出水才見兩腿泥”有兩方面含義,其中除了蘊有韌性精神之外,還有一種必勝的信念。例如,高蠡起義失敗后,他痛苦萬分,但并沒有灰心,反而更加堅定了與敵人斗志到底的信念。尤其是他后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后,他的這種性格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小說在表現朱老忠韌性的同時,還表現了他敢于“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心腸。這種俠義心腸在朱老忠身上表現為:講義氣、重團結、救危扶困、舍己為人的優良品質。朱老忠對朋友赤膽忠心,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為了支持好友嚴志和的兒子江濤去保定二師讀書,他不惜賣掉自己家的一頭耕牛;運濤參加革命后被捕入獄,嚴志和家遇到災難,朱老忠挺身而出,帶領江濤千里迢迢去濟南探監。這一切都是他狹義性格的具體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認識朱老忠這一性格時一定要把他和古代農民的騎士風度區別開來。朱老忠在革命斗爭中,把這種英雄品格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把它與革命斗爭的宗旨統一起來,因此,這種傳統的英雄品格在朱老忠身上便放射出嶄新的光彩。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10
梁斌的《紅旗譜》講述了鎖井鎮農民的革命斗爭,展現出幾代人誓死與黑暗社會抗爭的堅強不屈、英勇無畏,塑造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紅旗譜》再現了那個軍閥混戰、日寇侵華的危急年代,處于社會最底層的農村農民真實而又復雜的各種形象。有舍身獨擋惡霸的朱老鞏,執刀仗義相助的嚴老祥;有狠心手辣、貪得無厭的馮老蘭,附炎趨勢、好管閑事的嚴老尚;有沉著歷練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樸的嚴志和;有變換花樣剝削壓榨農民的“新型劊子手”馮貴堂;有欺軟怕硬、甘當狗腿子的李德才;有為北伐入獄的嚴運濤;有被抓強迫當兵的朱大貴;有后繼哥哥道路的嚴江濤;有出身地主門庭的革命青年張嘉慶;有熱情奔放、忠于革命的農村姑娘春蘭;有積極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識分子嚴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莊稼正義的“樂天派”伍老撥;有狹隘孤僻的老驢頭;有封建頑固的老套子……
從鎖井鎮農民的革命斗爭方式,可以明顯看出一代比一代進步。朱老鞏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朱老明他們采取所謂對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這注定要失敗的,就像馮貴堂說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鹽兒。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們那幾畝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濤,他們接觸了黨,黨教導他們要團結群眾,走群眾路線的道路,于是所發起的反割頭稅的斗爭就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這說明中國農民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戰勝階級敵人,解放自己。
小說開頭加寫了楔子,回憶了三十年前發生在鎖井鎮上的“朱老鞏大鬧柳樹林”,對塑造朱老忠這個人物來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這樣就把朱老忠從小就放進強烈的階級沖突的環境中。寫他父親朱老鞏和馮老蘭沖突,不久吐血身亡;寫他姐姐被人,然后又寫她懷著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當小工,在天津學織毯子,他想到:這一條線一條線的,織到什么時候是個頭呀!于是背起鋪蓋卷下了關東,在關東挖參、淘金,積攢了一些錢,回來安家立業,準備報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參加反割頭稅運動,給二師學生送糧,到思羅醫院營救張嘉慶,充分表現了他在統治階級壓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時,作者又在細節上加了穿插,如脯紅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嚴家喪事;代嚴志和去濟南探監;探監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對濤他娘、春蘭等都囑咐了一陣;拿錢給江濤上學……這些生活細節都烘托了這個人物的高尚品質。
與朱老忠的性格不同,嚴志和則表現的比較“軟善”。當他聽到朱老明說要和馮老蘭打官司,為了朋友,心里不平,毫不猶豫的說了一句:“有我一份。”結果官司打輸了,他也跟著輸了一頭牛。他因為怕回去見了濤他娘不好交代,便不聲不響的離開了鎖井鎮。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樸實、善良。他幫助朱老忠建立家園,糧食不夠,互相湊合一下過去。愛朋友、講義氣,舍己為人,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是相同的,但他沒有朱老忠的明朗、豪邁、勇于斗爭的氣魄。江濤回來動員他反割頭稅,他就說:“算了吧!咱們別革什么命了……”運濤遇到賈湘農,回家和嚴志和談起,他就不想支持運濤。朱老忠就不同,不但鼓勵運濤去找賈湘農,還說他在關東時就聽說過蘇聯是無產階級掌政,打倒了資本家和地主……江濤要到城里去上學,嚴志和顧慮重重,朱老忠說應該去,他也就認為可以去了。朱老忠和嚴志和的性格在種。種事件當中,通過對比的方式展現的淋漓盡致了。
作者在刻畫張嘉慶與嚴江濤時也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同樣是賈湘農教育成長下的革命青年,但他們在性格上卻截然不同。張嘉慶,一個地主家庭少爺出身的革命者,入二師以前曾領導窮人搶自家地里的棉花,開展秋收運動,性格暴躁,人稱“猛張飛”。而江濤則是貧苦農民出身,父兄的苦難、老奶奶的暴死,許多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對他刺激很大。再加上家庭經濟的困難,花錢讀書不容易,逐漸形成了他穩妥慎重的性格。這兩個青年在一起工作,人物性格就鮮明的表現出來了。江濤性格比較柔和,做事細微沉穩;張嘉慶則有些楞手楞腳,做事莽撞,干了再說。江濤家里雖窮,身上則穿得干干凈凈;張嘉慶則不修邊幅,破鞋破襪子,買了新鞋子就把舊鞋子擱在人家花磚地上。江濤在斗爭中往往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而張嘉慶的革命觀點比較“左”,多少帶有些左傾盲動情緒,有時論調很偏激,如批評江濤不該談戀愛,革命者不能有愛人。在二師學潮中,對是堅守學校陣地與敵人硬拼還是撤回鄉村開展敵后抗日救亡運動,張嘉慶與江濤的辯論充分表現了他的“左”。
再說說春蘭和嚴萍這兩個女主角吧。春蘭這個農村女孩,性格開朗、潑辣、熱情,熱愛勞動,要求進步。運濤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也受到了影響,盡管挨了父親一頓毒打,她始終鐘情于運濤,對革命的信心毫不動搖。春蘭與運濤的'相愛,在當時的農村社會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甘愿冒著父親的毒打,頂住村民的指手畫腳妄加非議,向封建世俗禮教發起了挑戰。盡管她的生活周圍是黑暗的、碰壁的,但她始終是進步的、幸福的。春蘭不僅在戀愛上追求自由,思想上更是如此。為了宣傳工作,她把“革命”兩字用白色的絲線繡到懷襟上,表示她一心向往革命,不怕困難;又表示她迎“新”返“舊”。正當藥王大會上,她把這件新做的褂子穿出去,這一下可把整個大廟哄起來,收到了強烈的宣傳效果。可見她是多么的天真聰明,又是多么的敢于反抗舊社會。嚴萍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的小姐,剛開始思想上沒有春蘭進步。但在江濤的帶動下,她一步一步走向革命,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她冒著隨時都有可能被捕的危險,和江濤一起散布標語、發放傳單。二師學潮中,江濤他們被困,她又積極組織救濟會,給二師同學們送糧。正是由于她,二師同學們在最危急的時刻吃到了“天上掉下來的燒餅”。當人們細細咀嚼這救命的燒餅時,眼前不禁浮現出一個足智多謀、勇敢無畏、謹慎細心的革命女青年。
讓人忍俊不禁的要數老驢頭和老套子了。他們是一些典型的小門小戶。老驢頭這種人性格狹隘、孤僻,有著濃厚的封建禮教觀念。他不多與別人往來也不愿求人,這是小農經濟下的產物。運濤和春蘭的事發生后,他狠狠地打了春蘭一頓,并在通往運濤家的小路上挖了三道壕,壓上棗棘針,斷絕了行人,誰在那里一過他就張開嘴大罵。這表現了他的蠻橫無理、封建迂腐。但是他也有一定的自尊心,過分損傷了他的自尊心,他也要反抗。比如李德才替馮老蘭去說春蘭的事,開始他還以為是說笑話,聽明白不是說笑話以后,上去就給了李德才幾個耳光……關于割頭稅,他最關心的是給多少糧食,一聽說要合三小斗糧食,他就不干了,火起來罵街,說這是“路劫”,是“砸明火”,又去找老套子商量。老套子是一個正統觀念占統治地位的人,腐朽灰塵,他提議老驢頭這年頭官法不容情,先別自己殺豬。他告訴老驢頭一個竅門,說朱老明和朱老忠正在反割頭稅,他們不給咱們也別給。朱老忠他們要給,咱們就趕快給人家送過去,千萬別落人后。老驢頭再三琢磨后,還是決定與老套子偷著干,于是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殺豬鬧劇。笑過之后,不難想到像他們這樣落后的小農,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與廣大民眾團結在一起,連殺豬這件事都做不好,差一點過不了年。
還有許多人物,如嚴運濤、賈湘農、嚴知孝、大貴、朱老星、伍老撥……就不一一細說了。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就請翻看《紅旗譜》這本小說吧!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11
《紅旗譜》是梁斌1953年開始創作的一部三卷本長篇小說,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譽為反映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式作品,引起了強烈反應,并被多次改編為話劇,電影。《紅旗譜》講述了鎖井鎮農民的革命斗爭,再現了那個軍閥混戰、日寇侵華的危急年代,處于社會最底層的農村農民真實而又復雜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作品通過三代農民的不同斗爭道路及其命運的歷史性變遷,力圖深刻地勾勒出中國農民在民主革命中尋找解放的曲折歷史。這部歷史的展開,立足于反割頭稅和保定二師學潮等斗爭,反映了冀中農民運動的風貌,同時他們又與全國范圍的大革命時期的農民運動、北伐戰爭、四一二政變、秋收起義等遙相呼應。這樣,冀中平原的風云,不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國革命的寫照,而且把農民的反抗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結合起來,通過農民反抗過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爭的歷史,藝術地說明了億萬農民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體力量,農民的反抗斗爭,如不匯入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洪流,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紅旗譜》成功地塑造了各種人物形象,其中有沉著歷練的朱老忠,貪得無厭的馮老蘭;有執刀仗義相助的嚴老祥;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莊稼正義的樂天派伍老撥;有狹隘孤僻的老驢頭;有封建頑固的老套子有變換花樣剝削壓榨農民的新型劊子手馮貴堂;有狠心手辣、貪得無厭的馮老蘭;有憨厚淳樸的嚴志和;有欺軟怕硬、甘當狗腿子的李德才;有為北伐入獄的嚴運濤;有被抓強迫當兵的朱大貴;有后繼哥哥道路的嚴江濤;有積極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識分子嚴萍;有出身地主門庭的革命青年張嘉慶;有熱情奔放、忠于革命的農村姑娘春蘭;有舍身獨擋惡霸的朱老鞏,附炎趨勢、好管閑事的嚴老尚等等。《紅旗譜》塑造了三代農民的英雄形象,特別是橫跨兩個時代的農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讓我感觸頗深。
朱老忠是一個跨越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兩個歷史階段的人物。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里,他從父輩那里繼承了豪爽正直、剛毅不屈的斗爭精神,傳統農民的英雄的性格特征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斗爭實踐中,他增長了斗爭的才干,提高了革命覺悟,在原有的農民英雄的基礎上增添了一種新質,使其最終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的農民英雄典型。而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謀的斗爭精神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與父輩相比,他有著更多的.斗爭的智慧,懂得了斗爭的策略和方式,恰當地處理脯紅鳥事件,便是他善用智謀這一性格特點的顯露。朱老忠有句口頭禪:出水才見兩泥腿。這可以說是他韌性性格中的一個凝結點,也是他不同于一般農民形象的一個顯著特征。這句話除了蘊有韌性精神外,還有一種必勝的信念。尤其是他后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后,他的性格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朱老忠身上閃爍著奪目的光彩,他講義氣,重團結,救危扶貧,舍己為人,剛直不屈,堅韌不拔,敢于斗爭,勇于反抗等等。這些優良的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好好學習,小說中表現出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我們更要時刻銘記于心。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修養,爭取把品格不斷地提高,把覺悟不斷地提升,進入一個更高的精神境界。
春蘭是當代文學創作中最優秀的農村閨女形象,他與運濤的相愛過程,從兩小無猜到以身相許,再到忠貞不渝,都寫得樸實無華,真摯動人,表現出在北方保守的倫理下,農村姑娘對新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感情,作品中最美的段落大多與春蘭有關,不僅描繪了美麗的田園景色,在濃郁的春野氣息中,包含著作家對農村生活的眷念。而江濤,運濤,大貴青年一代成為著作中革命思想的領頭人,反抗斗爭的真正戰士,是中國革命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他們正是這烈火的領頭人,體現了中國革命思想根固人心,共產黨的精神無處不在。
《紅旗譜》是真實的,它將生活氣息和革命斗爭精神達到和諧的統一,它既寫出了祖國歷史的風云,農民心里的演變,又再現了中國農民走向革命的過程,總結了兩千多年來中國農民階級斗爭的歷史經驗,形象地說明了中國農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組織起來,革命才會勝利。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12
讀完《紅旗譜》總共花了一天大約整整十四小時,不算快,但由于是一次讀完,所以明顯倉促。何況,本身對這類小說帶一些成見,雖然讀時盡量避免,然亦必有影響。所以下文的許多是非,都全屬個人的主觀意見,寫之前也只看過極少的評論它的書。對觀點的正確與否,不敢自信,聊資一說而。想分幾點來說說我對《紅旗譜》的看法:
第一,有關內容主題方面。
首先在主題定位上,大都認為是為中國的革命立下英雄的譜系,這一說法我認為有人為自作之嫌。小說描繪的誠然是北方農村乃至城市革命運動的代代興起,但明顯并不是很有代表性。首先就說北民的粗獷顯與南方不同,而革命之星火實起于南方,而北方受五?四影響又好于南方,教育發達亦勝之,故小說里才有運濤,江濤很容易就上學的條件,此條件在南方農村并不具備。如此種種,我覺得所謂譜系一說相當程度上是讀者評論家甚至觀作者主后加的。
其次在主題集中性上,作者嘗試農村與城鎮相連的用意是好的,但我感覺不大成功。就說江濤吧,原是農村氣很重,但到小說后期則完全是個城市革命者,其中作者強調的革命思想、教育的作用或者可信,但缺少必要的交代,而這些交代是很重要的,關系到農村到城市的鏈接。而小說恰好略去了這些,所以感覺主題農村-城市的變換顯得生硬。
再有是《紅旗譜》一個比較出色的用意,就是緊扣歷史。從革命源起到4?12反革命政變,再到革命高潮的慢慢復蘇,都很自然地融入書中,并與人物性格的發展結合得很好(主要是江濤)。當然應指出的是這些反映有些太直接,我不知道當時的情況果真如何,只是個人覺得。我想這與小說主角們的身份有關,他們都是農村革命的頂先人物,所以描寫下來給人以政治變動直接廣泛影響農村的錯覺。
第二,小說結構方面。
小說是以時間為序的,中間亦有小段的回序(如張嘉慶的回憶),這些都是表面,不值一提。要說的是小說視角的選取,大部分是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有時心里獨白也有第一人稱的時候)。全知視角給作者統籌故事情節及人物性格發展的優勢,但對那時的作者而言,它有時也有些極大的缺陷。
首先小說的人物思想顯然受到了作者自己思想的限制,而我印象中那時候作者們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意識的限制,從而不可避免的使小說中的人物過多地體現時代的共名。從現在的觀點看,這樣的小說往往失敗的成分多。
其次,由于作者全知的高高在上,當人物過多時,受作者努駕能力的限制,人物往往趨向類型化。《紅旗譜》里就有這種現象,除朱老忠外,其他農民有過多相似,即如革命者里,運濤和江濤的.革命思想也缺乏區別之處,更不用說保衛二師的革命者了,感覺就是一堆。對張嘉慶的描繪成功處很多,但仍有主觀建構的痕跡。這些都是當時那個思想體系下,以及作者的創作意圖下,選取無限制的全知視角帶來的毛病。當然,這些似乎都是那么必然而不可避免。
第三,小說人物及場景的若干成功之處。
對老一輩農民的刻畫,簡直只能用一個神字來形容,作者中國傳統文學的功底可見深厚。從朱老鞏到朱老忠,兩人性格的傳承以及發展,十分契合中國人的邏輯,也合情合理。而且,人物多方面性格的塑寫也很成功,特別是那種俠義之氣?,從開篇大鬧柳樹林始,就始終絕蕩全書,雖然到后期與江濤他們的理性顯得有些不容了,但仍不失為最成功之處。對此有句評論叫:把現代小說民族化。實是不假。
典型場景的聚焦,有戲劇的強烈效果。朱老鞏大鬧柳樹林,朱、嚴車站相會,大貴架鍋殺豬反割頭稅,保衛二師時搶面運動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典型場面描寫,不僅構成了小說的亮點,也可以說就是小說的主干。
最后要說的是小說的語言。佩服它其實很大部分是處于對北方人民豪爽性格的欽佩,這樣的語言配上這樣的性格,讓原本略顯生氣不足的小說有了強烈的內氣,仿佛一股粗野的呼吸撲面而來。這無論如何也是我們應該學習掌握的。
以上即為我讀《紅旗譜》后的一點瑣碎的看法,很不成系統。個人天真地認為,如果作者現在能看到我地這些言語,應該不至于生氣于我的膚淺,甚至還會做一些對愚者千慮之言的認真分析。
是亦為中國當代文學史專題第一篇作業。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 篇13
這個星期四,劉老師給我們講了作家梁斌的革命事跡,課余時間我又上網查了有關梁斌的歷史資料。我才知道梁斌是現代中國著名的作家,他寫過《播火記》、《烽煙圖》和《紅旗譜》等長篇小說。
其中《紅旗譜》這本書,被現代中國文學界說成是“中國農民覺醒與奮斗的壯麗史詩”,是“我國21世紀的經典作品之一。”在《紅旗譜》中,每個人物都被寫得活靈活現的,而書中的朱老忠簡直就是中國革命農民的典型代表,他仇恨日本鬼子和反動派,盡心盡力地為農民服務,最后為國捐軀。
梁斌的《紅旗譜》為什么能寫得這么好?聽了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梁斌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并和家鄉的.農民一起參加革命斗爭,他寫的事都是他自己經歷過的事,所以他能把事情和人物,寫得逼真、逼真的。因此,我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寫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這就是我的一點感想。
這篇《紅旗譜》是通過三代農民的不同斗爭道路及其命運的歷史性變遷,力圖深刻地勾勒出中國農民在民主革命中尋找解放道路的曲折歷程。朱老鞏單槍匹馬,赤膊上陣,與惡霸地主斗爭,結果家破人亡;朱老明三告馮老蘭,以傾家蕩產而告終;朱老忠、嚴志和則是新舊交替時代的革命農民代表,他們從父兄輩的慘痛失敗中吸取教訓,在斗爭中找到了共產黨,終于走上了正確的斗爭道路;運濤、江濤、大貴等青年農民是在共產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們在斗爭中逐漸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
通過在大革命失敗前后十年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下,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獲得重大的成就。《紅旗譜》成功地塑造了三代農民的英雄形象,稱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史詩式作品。
朱老忠有句口頭禪:“出水才見兩腿泥。”這可以說是他韌性性格的一個凝結點,也是他不同于一般農民英雄形象的一個顯著特征。“出水才見兩腿泥”有兩方面含義,其中除了蘊有韌性精神之外,還有一種必勝的信念。小說在表現朱老忠韌性的同時,還表現了他敢于“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心腸。這種俠義心腸在朱老忠身上表現為:講義氣、重團結、救危扶困、舍己為人的優良品質。
【《紅旗譜》名著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紅旗譜》讀后感03-15
紅旗譜讀后感11-29
[精品]紅旗譜讀后感08-09
新時代紅旗譜讀后感03-15
《經典名著》讀書心得08-15
名著的讀書心得01-12
經典名著的讀書心得01-10
經典名著讀書心得01-04
名著讀書心得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