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精選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守望教育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1
利用寒假時間把劉鐵芳教授所著《守望教育》認真閱讀完了,我為在這喧囂的社會,還有一批像劉教授這樣沉靜思索的人感到高興,同時也為自己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感到慶幸,我知道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但劉教授有著不平凡的境遇,干著不平凡的事業。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決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確實說明了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
劉教授所說的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癥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一認識應該說也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雖說在教學中我們對后進生的確也很關心,但能夠像劉鐵芳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對待一個學生,說實話,我做不到。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和信心,無論朝著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他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
一路閱讀,我反復問自己:我也會像劉老師那樣耐心細致地對待差生,找他談心,講道理,但我會容忍他太多的反復嗎?我想我做不到,我會傷心,會憤恨,會絕望,會理直氣壯地把萬同清除出我的心靈之外,而自己則沒有半點良心上的不安,因為我會覺得他可能是個不可教育的學生,會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來勸自己,更會覺得自己已經盡力,而教育不是萬能的……
是啊,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幼苗。對學生的愛既要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對學生一視同仁,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李老師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難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么好的教育!”是的愛就一個字,說說容易,做做難。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2
《守望教育》一書滿建宇博士的教育隨筆集。作為一個中學校長,一生都在從事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反思自我剖析及完善教育。作者在最后寫道:“教育即生活”,細細想來,的確如此。人是要有精神支柱的,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給從教及致力于教改的工作者帶來啟發與鼓舞,同時我也相信中國的教育事業需要越來越多這樣執著的堅守者。
哲人康德曾說過這樣的名言:“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持續地對它們反復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贊嘆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僅將“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則”與“頭上的星空”亦即無限的宇宙相提并論,甚至認為道德法則要高于自然法則。那么,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劉教授所說的:“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范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寄托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3
隨著社會發展,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得到關注,關于教育的問題層出不窮,關于教育的爭論也是眾說紛紜。捧讀劉鐵芳教授《守望教育》,讓我們能在泥沙俱下的現實中保留一份清醒,也讓我們在一個喧囂的時代里堅持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教育理想,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久違的感動。
在這里,有一種安靜的狀態。劉鐵芳,從貧困的鄉村走出,在泥土筑起來的小學就讀,師范三年畢業后到鄉村教書,幾年后進入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他的人生經歷跟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學習成為他的人生常態。在《守望教育》一書他說道:“我所夢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書櫥之中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與此同時,又能時刻把心靈的觸角伸向人間社會的冷暖,不忘記自己作為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這樣的狀態能夠讓他保持一份清醒和安靜,能夠在泥沙俱下的時代保持一份獨立的思考。縱觀我們的教育現狀,應試教育的痕跡依然濃重,依然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開設補習班、興趣班,依然以愛的名義綁架著學生的快樂和童真,我們的教育不少還滿足于灌輸,滿足于齊步走。在浮躁的社會里,教育需要一種安靜的狀態,在安靜中深刻反思,生成思想,這樣才不會盲從,不會搖擺。“雖然我并不知道路途的終點將在何方,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都將執著地前行。”
在這里,有一種真摯的情感。現在,許多理論層出不窮,許多人口頭掛著時髦用語,各種場合滔滔不絕,總認為自己掌握了教育的規律。于是,教育領域也有了“造星運動”,有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也逃脫不了各領風騷三五年的尷尬。名校所謂的辦學模式和名師教案成為模仿和學習的重點,不少老師就此成了流水線上的“熟練工”,執行著各種規則、程序,而自我的思想卻在教育世界中缺席。也許我們仔細品味一下劉鐵芳教授這段話:“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論、方案、謀略說得天花亂墜者,皆不可信;凡動輒稱“學習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動輒宣稱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奧義說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發展說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在這里,有一種詩意的情懷。在作者的筆下,教育不是枯燥的,教育理論不是灰色的,而是充滿了生機,沸騰著生活的氣息,洋溢著詩意的情懷。在《行走在理想與現實的邊緣》一輯的`篇前語中,作者寫道:“且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讓我們共同享受此刻的寧靜與自由,傾聽心靈深處細微的震顫。讓我們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教育是富有詩意和理想的事業,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教育情懷,有一種“烏托邦”情結。教育事業之所以富有詩意,就在于它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靈魂推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的過程。也許,這種“好教育”永遠不可能實現,但只要我們相信它們‘在’,我們就能一直走在路上,就有抵達的可能。
守望教育,僅僅是大學教授的事情嗎?不是,教育跟我們息息相關,跟我們的民族復興休戚與共。只要我們愿意接近教育,對教育心生敬畏并滿懷詩意,我們都可以,而且應該做一個守望者——用自己的眼睛、頭腦去關注教育,去反思和審視日常教育生活,去批判不合理的教育現實,比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們究竟為什么教?正如劉教授所說的,“讓我們在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
教育是創新之基,人才之要,和諧之源。教育的率先基本現代化,是全市基本現代化的前提。我們深感自豪的是,我市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戰略,高度重視并優先發展教育,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形成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素質教育強力推進、教育惠民加快提速、品牌效應日益彰顯的良好發展態勢;我們也堅信,雖然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但教育的發展與進步需要的正是眾多的細小的努力,只要我們堅守理想,守望教育,一定會把真正的教育引向充實、和諧與高貴。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4
讓我們在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
——題記
打開首頁通讀作者的前言,令我心血澎湃。他的精辟話語不僅讓我勾起從教生涯的點點滴滴,還從心底感慨作者的敬業、執著和大局觀,感受到了他深厚的人文關懷和自我認知、使命感。“每個教師都應是教育的守望者。守望理想、守望耕耘、守望成長、守望收獲;守望著一張張小臉表情的變化,守望著一次次意外驚喜的突現,守望著一個個孩子成功的笑臉。守望教育,也守望著自己的精神家園。”這段話出自滕州墨子中學校長滿建宇的一段話,從質樸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對本職的深刻理解,對自身價值的不斷追求,對當下教育事業的不斷反思和總結。
滿建宇校長一心經營著一所有兩千多師生的初級中學,繁雜的學校管理之余,他帶著對教育的虔誠之心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感悟、管理方略凝聚到這本教育專著——《守望教育》之中。盡管時間倉促、繁事多,然我還是拋開了一切瑣碎雜念,在沉靜中默默地讀啊讀。空曠的空間中躍然現出一位立體多維的教育工作者,一位盡職盡責的任課教師,一位充滿管理智慧的校長,一位言傳身教的家長。
《守望教育》是一本隨筆集,全書共分六輯,融入了180余篇滿校長的教育管理心得,從一篇篇充滿著真摯情感的文章中,我們不難看出他愛教育,關注社會與時代的進步。在書中,我看到了一個用心做教育的好老師,看到了一個充滿人文情懷的好校長。從他一次次對學生的循循善誘中,從他匆匆忙碌的身影里,我知道了什么是敬業,我讀懂了什么是教育。
這本書中不止一篇文章向我們展現了滿校長的教育理想和對教育的執著。“讓孩子們在教育中有幸福的感悟,快樂的體驗,自我展示的欲望,成功的享受。讓孩子的理想在學校生活中學會學習,通過學習,產生創造的火花,通過學習,學會尊重,學會關心,通過學習,讓孩子體驗到成長的愉悅,這是學校教育最為重要的職能。”這句話指明了學生終生教育的真諦。素質教育應該為孩子幸福生活打下基礎,在孩子的成長中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而富有活力的環境,應該讓每一個孩子抬起頭走路,挺起胸做人,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
說實在的,教育實際上是一項育人的事業,作為教育工作者最起碼的是要充滿愛心。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是在創造奇跡,創造新的人。”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一個個扣動心弦的真實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愛與教育的關系,并在《用心做教育》一文中作了這樣的總結:“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唯有愛才能喚起學生的愛,用愛構筑起來的教育才是真實的教育,沒有愛便沒有了教育。”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了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了一個學生。在教育工作中,我們總要天天面對各式各樣的學生,當中不妨有好學生,也有一些讓人痛恨的.學生,埋怨學生的“恨鐵不成鋼”,埋怨家長的不聞不問。所以有的教師總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兩種不同的學生,從而造成差生更差。所以我們必須意識到:其實哪一個學生不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呢?尤其是那些家庭特殊的學生,缺失了愛,更容易造成性格的偏頗。所以說要做好學生工作,就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教師只有把滿腔的摯愛傾注給學生,通過愛表達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希望,才能開啟學生稚嫩的心扉。
教師的生活枯燥又清貧,這是每個教師的心聲,因此很多教師由于不甘心這份清貧而中途退出了這個舞臺。說白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正像每個人有不同的愛好一樣,能持之以恒堅守在在教育這條戰線的教師,說明他對教育事業情有獨鐘。實際上教育是一方凈土,教育事業是寧靜的,其效果是隱性的,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擁有一顆平常心,多一份堅持,潛心于其中靜待花開。作者在最后寫道:“教育即生活”,細細想來,的確是如此。所謂的平常心正不是如此嗎?只要我們滿足于現在的生活,不好高騖遠,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不隨波逐流,在喧囂的世界中獨守一份心靈的寧靜,正確對待生活得失,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用平常之心守望教育,多一份堅持,就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堅持,就多一種機遇,多一份堅持,就多成就一個孩子。
對于教師來說,每天面對的對象就是學生,主陣地就是課堂。滿建宇作為擁有兩千多師生的一校之長,學校的管理工作已經是極其繁雜了,每天有應接不暇的檢查、參觀、培訓、會議等事務,但這并不耽誤他走上講臺,站在教學的第一線親自主講一門校本課程;并不耽誤他去課堂上聽課,并與各科教師一同參與學科研討;并不耽誤他走進餐廳和學生們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并不耽誤他走進宿舍幫孩子們扯扯滑落的被子;并不耽誤他親自閱讀每一封學生來信,用心回復每一個孩子的問題;并不耽誤他無數個夜晚坐在電腦前,審視一天的所作為……從這些鏡頭可以看出,滿校長不但是一位有擔當的領導,也是一位稱職的教師,更是一位慈父,因此,學校因他而光大。這正是我所感慨之處。教育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詮釋的。反思我從教20多年的點點滴滴,何嘗不是如此呢?只因為我一直在守望,守望教育這片芳草地,守望教育這份寧靜的心田,站在教育的田野上努力地播種、耕耘,因此有了很多的收獲,收獲了教育界領導的肯定與稱贊,從而多次評為各項先進;收獲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從而博得了學生無數次地看望;收獲了家長放心,從而總聽到他們千方百計把子女交給我……總之,因我一直堅持著守望,從而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如滿校長希望的那樣:“讓我們的教育成為最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的教育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不竭的動力源泉。”
《守望教育》沒有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論,卻是每句話包含著作者對于教育的眷眷深情,這是來至教育實踐的真情實感,是教育思想與智慧的凝結。目前新課程改革一輪接一輪地進行著,教育理念不斷地推陳出新,而我們教育工作者守望的是那永遠不變的三尺講臺,是一撥又一撥渴望求知的學生。面對經濟日益發展的當今社會,我們需要的是堅持與執著——執著于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想,解放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認知水平,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用平常心守望這片教育的凈土,從而沖破物質與精神的束縛,這應當是教育恒久的真理吧!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5
《守望教育》是一本抒發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一個“愛教育者”的真摯情懷。書中說“正是憑著我們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渴望和對人的完善的關照,我們才會對現實的教育、現實中的人的命運心懷依戀,對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保持一顆平常之心,對細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種深切的人文幽思,對我們的點滴思考堅持一種溫暖的人間情懷,同時也對現實中的各種教育問題給以理性的批判與必要的反思,”作者對教育熱情、思考深深地打動了我。
劉鐵芳的《守望教育》一書,還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闡述了我們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讓每個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斷地追問,在不斷質疑、追問的過程中,催生教育實踐智慧,改善、提升每個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質量。
在《研究性教學: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一文中,劉教授指出:好的`教學實際上只是為了把學生引入“問題”之中,引入他們屬己的“問題意識”之中,并且不斷擴展他們的問題意識。這樣,好的教學就不再是以其過程中的知識、技能的授——受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好的教學不再是一次性地解決問題,而只是通過暫時的解決問題來激勵、煥發學生更多的問題,煥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自覺地走上自己的問題思想之路。這也讓我們對于現階段正在研究的“問題意識”的課題有了更深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的處理教與學的關系。畢竟“教”是為了“不教”,我們的研究性教學也并不是為了把每個人都培養成學術研究的專家,而意在讓每個學生都能自我“想問題”,能獨立思考、判斷、評價、選擇、創造,視野開闊,并最終落實到對社會、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的關注之中。
作為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課堂。因為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還課堂以心靈的溫度,還課堂以思想的靈動,還課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設計問題,指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解決問題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因此也是我們今后課堂教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堅守課堂,就是堅守教育之魂就是讓教育擁有生命活力。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6
“讓教育充滿愛和樂趣,讓孩子成為孩子”這是《守望教育》給我的最大觸動!雖說不能是精讀,但也能看過一遍,發現它確實是一本好書,值得為師者一看。在文中讓我印象頗深的一句是“沒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讓我思考最深的一個問題便是“在教學中道德教育和知識傳授哪個對于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詮釋,以“教化的困惑”為標題,體現了撰寫者對當今社會道德教育沉重的擔憂和對學校教育問題復雜化思考的審慎,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角度為我們解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以現實生活中的美德故事來喚醒孩子們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鑒。他強調知識和故事是教育中雙管齊下之要素,第一個讓我們獲得對世界與自我的認知,第二個則憑借真實可感的世界來撫慰作為聽者的我們的生命。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侵潤著。故事的閱讀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感情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代代孩童通過閱讀童話故事完善自己的精神構建,而孩子們閱讀中成為經典,成了永不褪色的永恒。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好的兒童作品,看或聽一些兒童影片、故事那是必需的。愿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閱讀,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和空間,讀他們自己的故事,讀一些美德故事。
“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讓孩子在這些美德故事中,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成長。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7
前幾日,在學校的閱覽室偶然翻到了一本書,叫《守望教育》。這本書的作者并不是名家,只是一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雖然這是一部以隨筆和讀書體會為主的著作,但讀過之后,感覺它像一片優秀的散文,作者通過詩意般的手筆,表達了他多年來對工作和學習的深切感悟,并闡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其中科研情結這一章節中,作者提到了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認識。
首先,作者引用了肖川的一句話:有效的教學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然后作者從以下幾方面詮釋了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明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也就是這節課要講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學生應該學會什么。比如我們的音樂課,要學會唱哪首歌曲,然后設定教學目標,目標不宜過大,要淺顯,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后要讓學生有哪些收獲,是能跟唱,還是能背唱,或者表演唱……
2一定要注意把握學生的學情
學情就是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表現,只是理解接受程度等。課講的再好,課堂氣氛表面上再活躍,如果學情不真實都是無效的教學。音樂課設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班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班與班之間存在差距,學生能力也高低有別,在設計課堂環節時,要考慮學生的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同一節課的教法不能從一而終。
3要科學把握課堂教學時間
書中提到,教師究竟講授多少時間為好,要看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言堂”,要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性。如在音樂欣賞課中,就要多聆聽,多提問,多參與,少講解,只要引導學生把握音樂的內涵即可。在《國之瑰寶—京劇》這一課的欣賞教學中,首先播放了一首FLASH制作的京歌《說唱臉譜》,看著那一副副生動鮮活的臉譜,聽著那膾炙人口的旋律,學生們興致很高,有的同學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于是我便趁熱打鐵,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剛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有京味。”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對,這是一首京歌,歌唱了名揚中外的京劇藝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多姿多彩的京劇世界。首先我問問同學們你們對京劇知多少?”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提到了京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的說到了京劇中的人物的分類,有的介紹了京劇中的樂器。在同學們互相探討的過程中,我順勢利導跟他們一起討論了京劇的起源、行當、唱腔、念白等內容。整堂課學生都很投入,學習興趣和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料,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就響了。“多”與“少”看似矛盾,其實只要我們樹立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觀念,它就會統一在我們的課堂中。
總之,有效教學時一個永恒的研究課題,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繼續深入理解,實踐,從根本上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8
《守望教育》是一本關于教育理想的著作。在書中,劉鐵芳教授把對教育生活提問的權利交還于實踐者,讓每個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斷地去追問: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是劉教授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惑。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了劉教授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有人說當今的孩子非常幸福,不管是生活條件還是教育條件,都遠遠超過過去!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真的是這樣的嗎?不禁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不能全否定,但至少有一點,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這樣的說法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說的,而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讓教育充滿愛和樂趣,讓孩子成為孩子”這是《守望教育》給我的最大觸動!印象頗深的一句是“沒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讓我思考最深的一個問題便是“對于孩子什么最重要?”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鼓勵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兒童作品,聽一些兒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書中還提到,近年來,社會越來越關心教育了,但是從很多方面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為主的,把教育的問題都歸結于教師。教育,其實是跟我們每個人相關的整個社會的事,應該是整個社會“關心并團結協作”的事,而不是出了問題就是老師或者學生個體的事情。我們一方面反對應試教育,但當我們自己的孩子面臨升學考驗的時候,我們又成了應試教育服服帖帖的“忠誠守護者”。教育,始終是和每一個老師息息相關的。
目前新課程改革一輪接一輪地進行著,教育理念不斷地推陳出新,而我們教育工作者守望的是那永遠不變的三尺講臺,是一撥又一撥充滿求知渴望的學生。面對紛繁的世界,我們需要的是執著——執著于自己的教育理想。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寄托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和快樂,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成長。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9
這是一本關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劉鐵芳教授的教育隨筆《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恍然的感動,在一個喧囂的時代里,還有人以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著心中的教育理想。書中這樣寫道:“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著現實教育的走向。但這個世界同樣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們把目光停駐在喧囂的背后,尋思現實和歷史中那被熱鬧、浮華所遮蔽、遺忘的問題之域,在無言中追索他們心中的樸素和靜謐的思想之路。他們可能常常被名之為實際的脫離者,時代的落伍者,但他們依然在寂寞中執著地思索。他們同樣是可敬的!”
身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的劉鐵芳先生,與一般的高校教育學者相比,更加關注中小學教育,熟悉中小學教育,對中小學教育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守望教育》的特點是其文筆不像一般教育著作文筆的生澀和艱深,顯得平和寧靜、靈動流暢和詩意盎然。
在《行走在理想與現實的邊緣》一輯的篇前語中,作者寫道:“且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讓我們共同享受此刻的寧靜與自由,傾聽心靈深處細微的震顫。讓我們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這樣的文字,讓平和從容狀態下的教育深情、教育哲思,在人們寧靜的心靈里汩汩流淌……
在《遠離故事的教育》中,作者深情回憶兒時聽大人講故事的情景:“連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涼,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記憶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雖然貧窮,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時光在故事的記憶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鮮活如舊,帶給我綿綿不絕的生命暖意。”讀這樣的文字,一種溫暖的感覺油然而生。
讀這樣的教育著作,有如輕風拂面、甘露潤喉,讓人頓覺神清氣爽。
這是《守望教育》的魅力,也是劉鐵芳先生的魅力。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10
看到劉鐵芳《守望教育》第二輯的標題是“我在,故我說”。我馬上聯想到了這樣一句“我思,故我在。”?閱讀,是一種與書中人物心靈對話的過程,多讀書,可以充實我們的心靈。有人把閱讀經典名著比作與偉大的哲人對話,“閱讀一百本好書,就是和一百個有思想的人對話。”這種深層閱讀中的思考,更能體現出人存在的價值。
在這方面,美國的教育值得借鑒。有個老師布置給二年級孩子的任務是作一個關于“藍鯨”的研究,要求孩子自己跑圖書館找參考資料,而且參考資料要來源于不同的地方。還要求研究論文至少要有三個問題,要寫滿兩頁紙。(詳見黃全愈著《素質教育在美國》164頁)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不僅培養了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而且在搜集、閱讀資料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略讀、瀏覽的能力。因此,在學生剛開始課外閱讀時,“放任自由”是比較合適的辦法,天文地理、神話傳說、卡通笑話,全憑學生喜歡,當學生逐漸覺得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和生命的需要時,老師再適當給學生推薦一些比較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刊并提出讀書要求,先“放”后“收”,讓學生一個適應過渡期,有利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因此,在保證課外閱讀數量的基礎上,也要保證其閱讀的“質量”。在課外閱讀的起步階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對課外閱讀的要求必須在質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導學生學會真正的閱讀。
葉圣陶先生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方能駕馭語言文字。”我們要教會學生閱讀的藝術:(1)讀書貴精不貴多,“與其匆匆博覽百本,不如徹底消化幾本”,要求學生讀書要通讀精讀,讀有所悟;(2)讀書與思考同步,即讀有所思,讀書多而不思考,頭腦就會因膨脹而受到壓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書上的知識,才能發揮書的作用,給人頭腦以健康和活力。
而我們自己,不單單為考試、寫論文而讀書,讓我們的孩子不僅僅為考個好分數和寫作得到好成績而閱讀。讓我們為多種成一些充滿人文精神的各色各樣的樹,形成充滿生機的原生態森林而閱讀吧!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11
康德曾將心中的道德法則和頭上的星空,也就是無限的宇宙相提并論,并且堅定地認為道德法則高于自然法則。然而,現在部分領域道德失范的現象層出不窮,如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進行道德教育滲透成為教學活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我也暗自苦惱,手足無措,但這一困惑在讀完《守望教育》一書以后消失殆盡。
劉鐵芳先生在《守望教育》一書中提到,要善于利用美德故事去喚醒學生的道德情感,他認為,知識和故事是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讓人們對宇宙和世界擁有清晰的認知,一個通過真情實感、跌宕起伏的人生機遇來撫慰聽眾。作者還提到,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應該下沉,而不是高懸于天際,教學內容應該根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重視美德故事的運用,以美德故事作為道德教育的切入點,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人對人的理解”。為此,教師應該先學會理解和尊重學生,在學生偶爾調皮犯錯的'時候,不過于苛責,而是以包容的心態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讓學生明白,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正視和改正錯誤的決心,違反道德并非十惡不赦,違反道德卻不愿重塑自身的道德觀念才無法被原諒。
就像劉鐵芳所說,美德故事不具備道學家“道德推理”的系統性和嚴密性,但是卻具有直接性,便于學生理解,更加貼近生活實際。美德故事常常采用敘事的手段,讓聽眾在優美的文筆中體驗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以規范化的倫理闡述要求學生被動遵守相關行為準則。如今,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師要想擺脫道德教育的泥潭,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就應該讓道德教育走進日常生活,真正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而溫馨感人的美德故事,就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鑰匙。因為,無論是誰,可能會對以講道理為主要呈現方式的規范教育產生逆反心理,卻無法對貼近實際生活的美德故事產生反感。美德故事之于學生,如同冬日的暖陽,給予學生心靈以陽光般的溫暖,滋養學生心中的道德之花。
教育的本質是愛,愛存在于教育之中,教育之中也蘊藏著愛,愛人育人并非是單純化的職業素養,更是教育中人道主義的要求。作為教師,應該始終保持良好的人道主義情懷,對學生具有無限的關愛之情。為此,教師可以將自身對學生的愛寄托在點滴故事當中,讓學生在閱讀美德故事的時候,去感知教師對自身的關愛,去體驗世界的絢麗多彩。而我也始終堅信,當學生感知理解愛時,學生也會將一份真誠的愛意反饋于我。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12
在空閑時候我讀了《守望教育》這本書,感受頗深。
《守望教育》一書中其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在幸福中的度過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那就是對自己的祖國的熱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其中一句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沒有盡頭的,每天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
“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13
學校開展讀書活動,我品閱了劉鐵芳教授編著的《守望教育》一書,細細品讀,絲絲回味,感受著教授對教育事件的理性反思,頗為感動。
在這本書中令我映象最深的是“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這一章節,它勾起了我對自己小學時代的回憶。
記得我和鄰居家的幾個孩子一同上學,那時的物質是貧乏的,沒有豐富的課外書,沒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有的只是無邊的快樂。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那時侯讀書生活比較單純。簡簡單單的幾本教材,沒有任何別的讀物、輔導材料,早上來上課,午后輕輕松松回家,作業盡管有一些,也還有課文的背誦任務,但感覺好象都能比較輕松地應付得過來。不僅如此,愉快經歷還有兩個重要由來,一是經常有伙伴自由玩耍,一是與自然隨意地接觸。”
那時我們連電視都不常見,更不知電腦為何物了。但是我們卻沉醉在大汗淋漓中的快樂--踢鍵子、跳橡皮筋、官兵抓強盜等等。校園里,只要一下課,便立刻沸騰起來,幾人一組,跑的、跳的,直到上課鈴響,才會停止。放學后,更是三五一群,結伴挖野菜、割豬草、抓知了,沉浸在無窮的樂趣之中。
回首今天的教育,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可謂天壤之別,學生知識訓練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學生的生存狀態本身卻并不見得隨外在條件轉變而一道發生著質性的轉變。打著提高兒童素質的名義,名目繁多的訓練充斥其中,機械刁鉆的考試把兒童的思維和想象空間變的十分狹隘,當今的學習成了孩子們不得不承受的苦役。童年時代,成了他們人生中一段緊繃的.弦……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四季鮮艷奪目的花草樹木,光怪陸離的蟲魚禽獸,變化莫測的風霜雷雨,奇妙偉大的日月星辰,都是兒童知識的寶庫。”“大自然是我們的活教材,活老師,我們應該向它領教,向它探討。”陳老先生卓爾不群的教育思想,仍然不失為今天教育改革中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
今天,且讓我們共同在樹下坐一會兒,讓我們共同享受此刻的寧靜與自由,讓我們心系教育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教師和學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所在。讓孩子們多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促進他們身心和諧發展,使他們將來成長為心理健康、體魄健壯、素質全面的國家棟梁之材。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14
看新聞報道:街頭裝可憐博取同情騙錢的;好心救助卻被誣陷為造事者的……道德缺失現象比比即是,對青少年成長極為不利。那么,置身于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彌補缺憾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讓良好的道德教育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豁然開朗。
標題“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并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 。
書中提到的`以美德教育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道德缺失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范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
通過廣泛的閱讀,拓寬了我的專業知識,使我獲得深厚的學識和素養,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能力,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在教學活動中故事育人的力量,這些都將作為我以后教育學生的座右銘。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篇15
這是一本關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劉鐵芳教授的教育隨筆《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恍然的感動,在一個喧囂的時代里,還有人以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著心中的教育理想。
書中這樣寫道:“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著現實教育的走向。但這個世界同樣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們把目光停駐在喧囂的背后,尋思現實和歷史中那被熱鬧、浮華所遮蔽、遺忘的問題之域,在無言中追索他們心中的樸素和靜謐的思想之路。他們可能常常被名之為實際的脫離者,時代的落伍者,但他們依然在寂寞中執著地思索。他們同樣是可敬的!” 無疑,劉鐵芳教授是屬于后一類型。
在教育學日益成為顯學,教育問題逐步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之時,他始終堅持著個人獨到的問題關注,關注當代教育被遮蔽的人文情懷,比如鄉村教育、社會弱勢群體,比如遠離故事的教育等。林林總總的教育學話語,往往研究者自身被排除在話語之外,話語中間看不出研究內容與個人的實際性關涉。社會底層出身的劉鐵芳教授習慣于一種低調的言說姿態,總是從個人的切身經歷或感受入手,他始終都是以一種局內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說對象之外,“隔岸觀火”——的姿態來面對復雜的教育世界,面對我們的教育賴以生長的社會,把“自己也燒在這里面”,真情實感油然而出。
在劉鐵芳的《守望教育》中有一篇《時刻守護做人的尊嚴》,主要介紹了作者在他家附近遇到一位吹笛子的藝人,和藝人之間的一番對話,在對話中知道這位藝人因生活窘迫出來謀生,現在是要籌滿回家的路費才不得不出來賣藝,藝人的話中特別強調自己“不是要飯”的。
這是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對尊嚴的渴望。“盡管現實的'個人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特別是生存樣式的差異,但每個人生存的底線,就是一個人作為人的生命的尊嚴,這是沒有身份之別的。我們在小心地守護自身存在的尊嚴的同時,也要小心地守護他人,守護我們身邊地每一個人,哪怕是流浪乞討者的守住他們做人地那條底線。”
說到乞討者,現在不管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甚至是全國的每個角落,都有不計其數的人以此為生。他們當然也有做人的尊嚴,可我就是看不到他們的尊嚴何在?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要過年了,那些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乞討者,也有吹拉談唱的乞討者,一個一個地從村前到村后,有時一天要來好幾撥人。每次他們來,母親都會抓一小把米給他們,而父親卻總是舀一小碗,我也會學著母親給他們抓一把米。后來聽說有的討飯人要打人、搶東西,所以看到他們來,小孩子們都會乒乒乓乓地關門,在里面看著他們走過。有些人會很識相地走開,可有些人就是在你門口死賴著不走,鬧得你非得給他才罷休。再后來,那些乞討者對米已經不感興趣了,他們來要錢,給少了還會嫌少。
要知道你們不勞而獲已經不對了,鄉下農民辛辛苦苦一年能收多少糧食?能賺多少錢?你們還嫌這嫌那,真不識好歹。有的乞討者乘人不備還順手牽羊拿點東西,有的手里拿著棒,你不給他還要拿棒打你,你說他們是在討?還是在盜?在搶?他們的尊嚴又何在?
現在城市里的乞討者,又有多少是真正的乞討者?像文中的這位藝人在我們這座城市好像沒有吧?天橋上,肯德基門口,飯店門前……有多少人在乞討,他們真的是無路可走,不能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嗎?有好多還都是孩子,這些孩子現在就乞討,以后怎么辦?對那些生活的無奈者,“我們可以憑借我們內心的尊重,而給他人、給這個社會多付出一點善良,一點希望。雖然我們個人的力量極其有限,但我們在給他人以希望和尊嚴的同時,我們也是在給自己的生命敞開一道人性的光澤。”可對另外那些人,我們又能怎么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對于那些不尊重老師的家長,又把老師的尊嚴放在哪里?而我要維護自己的尊嚴,我又應該怎么做?所以說真的很難……
“人類文明發展,一個重要的成就,就是人的尊嚴的確立。其經典意蘊就是康德所說:人是目的。”小心地守護每個人做人的尊嚴吧!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守望教育》04-26
守望的作文09-15
守望過去05-06
守望的作文05-28
守望的作文09-05
守望的作文10-26
教育讀書筆記12-12
(薦)守望的作文12-12
守望優秀作文(經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