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活著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著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著讀后感1
每個人都有一點悲觀色彩,當我們發現有人比我們還慘還痛苦的時候,便會產生一種欣慰,甚至是慶幸的心理。
這就是悲劇存在的意義,讓人們沒有后顧之憂的挖掘心中的痛苦,然后釋然,以一種淡然的心態“活著”。對于美好與邪惡,善良與陰險,余華曾經這樣寫道:“蜂擁而至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說著丑惡和陰險,怪就怪在這里,為什么丑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我覺得就是一種出發點和參照物的問題。如果我們開始就覺得一件事情是“壞”的,或許有一點點的“好”出現,我們就會格外珍惜,覺得格外幸運。
相反,如果我們開始就覺得一件事情是“好”的,可能出現一點瑕疵,就會讓人大跌眼境。另外,就是如何比較。如果我們把生活想的過于美好,可能一點點的磨難就可以戰勝我們脆弱的內心。但如果我們理智客觀的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我想沒有什么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出現無法控制的觸動,也就不存在失去理智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及時的權衡好與壞,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選擇,對自己的人生,對自己怎樣“活著”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把握。
福貴是一個被埋在墳墓里的不倒翁,因為哪怕生活還有一絲希望,還有一個支撐他的點,他就沒有選擇倒下,而是堅強的活在當下。的確,既然能夠看到今天的太陽,就該珍惜此刻這來之不易的溫暖,所以又何必過多思考過多強調明天的雷雨呢。他的悲劇是應該引起人們重視的,活著的意義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沒有人能夠給活著一個準確的定義,也沒有人知道我們為什么要活著,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
不管世事如何變幻,我們都要活著,好好活著。真實的活在當下。象一顆小草,卑微而又頑強的活著。
活著讀后感2
看完余華的《活著》此刻卻翻轉難眠,這本書是買給睿睿看的。我知道自己看不得如此悲慘的人生演述,因為許多年前我看過《活著》這個電視劇,當時就是因為受不了劇中的一些傷情片段,我都跳集著來看。這兩天睿睿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把書放在他的書桌上,昨天我只是想看看他看到哪里了。結果打開書我的目光就難以移開書面,后是豆子要我陪他玩硬強行把書給搶了,不知何故書中的故事總讓我欲罷不能。今晚睿睿把這本書看完后,推給我讓我看看,我還是忍不住接手了,結果沒有豆子的打擾,不知不覺中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看這本書的時候,書中主人公的思維、情緒我卻能身同感受,福貴痛失最親,我仿佛就在他身后親眼所見。那種絕望得悲痛,卻在我胸前隱隱作痛,淚水打濕了半卷紙巾,目光卻舍不得移開書面。我曾經寫《姑婆的'一生》時,就有博友評論說像余華的《活著》,也許就是因為我身邊有這樣的悲慘苦難的人,我更能容易被書中的情節故事感染吧!
人這一生活著,雖有太多的不易,但如余華小說的《活著》和真實生活中我的姑婆,他們那樣不容易的人生,內心是多么的堅強,我是無法設想,佩服他們戰利生活的斗志力。我僅僅只是看了一本書,做了一個旁觀者,今晚應該難以入眠了。
活著讀后感3
在假期的時候我讀了一本書,叫“活著”,是余華寫的。讀了這本書之后,我一個人沉思了好久。主人公的親人一個個離開人世,最后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孤獨的生活,但盡管這樣,他沒有選擇放棄生命,而是堅強地活著。他的這種堅強深深地打動了我,畢竟面對所有的親人離世,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住的,但他還是堅強地活下來了。
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一遇到事情,面對壓力就承受不住,甚至會選擇輕生?我們總是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某高中生跳樓自殺,某明星得抑郁癥……確實,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事,不可避免的就會有不如意的時候,導致很多人想不開,特別消極,甚至選擇放棄生命。其實靜下來想想這是多么不負責任的行為,每個人的生命不只屬于自己,也屬于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是多么不容易,就是這么回報他們的嗎?如果沒有孩子,父母接下來的日子要怎么過?人活在這個世上,有很多責任要去承擔,所以要學著成熟,學會忍受,學會承擔,心態要豁達一些。而且我覺得什么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好,也不是絕對的不好,凡是要往好了想,或許上帝給你關了一個門,但卻會給你打開另外一扇窗呢!而這扇窗外的景色又是格外美麗呢!還有很多時候人的壓力真的是自己給自己的,有的時候就是太在意外界的想法,所以讓自己活得很累,其實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最后我想說,生命是最珍貴的,畢竟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生命。
活著讀后感4
在五一期間,經過同桌的推薦,我讀了余華寫作的《活著》,這是一本中國當代的長篇小說。
這是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交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的時候,一起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化作雨水和泥土。
在一些人的眼中,活著無非就是能呼吸,進行新陳代謝,心臟進行搏動,不衰竭和停止。也有一些人認為只能只要能活著,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不管做了什么事都認為是因為活著。還有一些人認為活著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很多有意義的事,如:參軍報國、保衛地球、志愿服務等等。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活著的時光,或長或短,亦真亦假,與此同時,每個人都會有與之相對應的命運,命運的不同決定了什么?至今也是一個迷,不過我們卻不能放棄命運,即使貧苦無依,食不果腹,因為人與命運息息相關,他們既可以互相感激,互相依存,也可以互相仇恨,但終究他們卻無法舍棄對方。
命運時常調皮,變化無常,琢磨不透的,但卻不能因為它的一波三折,就去舍棄活著的理由。命運多舛不是不活著的借口,活著就應該活得有意思,有意義。如果活著的時候風平浪靜,每天重復一個個動作又有什么意思呢?難道不是一句活著的行尸走肉嗎?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值得我們活著的事,活著可以照顧陪伴親人們,體味人間冷暖;活著可以去看廣闊的祖國大地,欣賞壯麗山河;活著可以等待生命中的命中注定,感受命運的安排。活著可以……
這篇長篇小說雖然講的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但是卻讓我更深一層明白活著的意義價值。現在的我們青春無比、活力四射,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生命,好好的活下來。
活著讀后感5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余華。
《活著》是余華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福貴的一生,這是一本讓人讀起來沉重的小說。主人公名為福貴,實則無福無貴。
看完這本書,感覺一切語言在此刻都是蒼白與無力的,這本書的閱讀是讓人恐懼甚至窒息的。
福貴對美好生活燃起過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卻終被一次又一次的打破。說他幸運,他親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親人,只剩一頭比他年紀還大的病牛陪伴著;說他不幸,他也曾經歷過幸福,也曾經歷過苦難,并且在經歷過一切后仍樂觀而堅強地活著。正如那句話所說,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一部《活著》,讓我們體會到時代的更替與社會的變遷。可以想見,在那個年代,像福貴這樣悲慘遭遇的底層人民不計其數,福貴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實例。
生長于和平年代,生活于城市中的我們很難去設身處地地體會福貴的感受,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要堅強地活著。往事隨風逝去,只在心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跡。時間終究還是會讓一切變得蒼白無力,“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多多少少會遇到困難,但我覺得,正是因為艱難,活著才有了深刻的含義。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事物。所以,好好活著,好好生活。
活著讀后感6
活著,是無論外界如何起起伏伏,都能保持內心的平穩和樂觀。
決定開始讀這本書時的自己正深陷自我懷疑,不停的思考人生的意義,一度無法自拔。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我開始了讀這本書。
起初是沖著書名去的,覺得這本書一定蘊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像是讀完之后就能大徹大悟,生龍活虎,人生煥然一新...然而在讀之后,我的這個預想并沒有達成。在讀這本書的前幾章時,實話說,我曾一度想過要棄書(事實是,我也確實在讀到一半的時候擱置了2個月),當時主要是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在那個年少紈绔的福貴身上找到絲毫的共鳴,也覺得前期他的慘全都是他自己作的`結果。但是到后來,當我再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當我不再是帶著自己的目的性試圖去書中尋找答案的時候,當我開始站在福貴的角度去體會他人生坎坷的時候,我開始感受到了那種作者想要傳達的那種活著的力量。
也許活著是福貴在輸光家產之后,能夠痛改前非,從頭開始,把雞養成鵝,鵝養成羊,羊養成牛的勇氣;也許活著是福貴被充軍在戰場上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依舊堅信自己可以活下去的信念;也許活著是家珍即使重病臥床,家里窮困潦倒依舊把自己穿戴整齊,梳洗干凈的態度;也許活著是福貴即使食不果腹依舊不埋怨不妒忌努力掙扎的積極;也許活著是福貴看著身邊的親人子女一個個相繼去世最后孤身一人卻依舊活好當下的那一份不滅的希望...
也許活著很難,因為需要面對很多人的自私自利,事的與愿相違;但活著也很好,即使會遇到壞事,但好事也一定會來!所以,無論外界如何起起伏伏,都要保持內心的平穩和積極樂觀,你的感受即是世界,共勉!
活著讀后感7
特別喜歡《活著》中的一句話,“生的終止不過是一場死亡,死亡的意義不過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
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什么感同身受,所以,我也無法真正體會福貴眼睜睜的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的痛苦。一個桀驁不馴,嗜賭成性的富二代,仿佛從他輸掉家中那一百畝地起,悲劇就開始了。經歷四次時代變遷,對于福貴來說,活著就是一場場磨難,滿目瘡痍,失無所失。好好活著成了他活著的意義。
回憶起兒子有慶他說:“他望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里的小路,再也看不到兒子赤腳跑回來,月光照在路上,像是灑滿了鹽。”,是啊,曾經最熟悉的路,成了最無聲的悲涼。
時間教會了福貴很多,而他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青春。現在不知悔改,將來后悔莫及!
小說最溫情的地方,就在于那頭叫“福貴”的老牛。在市集上被福貴買下來,這頭老牛像極了自己,所以取了和自己一樣的名字。這是福貴第一次可以主動決定自己的`人生。到老了,有它陪著。他曾對老牛說“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么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累了的時候還可以坐在田坎邊,發發呆,看看那時的自己,以及仿佛沒有失去的親人。
文末他欣慰的說:“親人們先我而去,讓我最后能了無牽掛的死去。”,這時的福貴仿佛比任何時候都堅強、淡然。
于無聲中聽驚雷,于無色中看繁花。經歷確實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看盡人世百態,嘗遍世間冷暖,好好活著,勇敢的活下去,做一個太陽一樣的人,溫暖而又充滿希望!
活著讀后感8
合上書籍,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么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里立刻充滿的幸福和快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他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叫福貴的老黃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
福貴的一生經歷的苦難,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人們生活唯一的目標就是活著。也許現在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書中人物貌似離我們很遠,但一個個人物又是那么的真實。因為現實遠比小說殘酷!那段殘酷的歲月,大家只為了活著。
福貴是地主家少爺,曾是個不學無術紈绔子弟。輸光了家產,他爹也被他氣死了。又被征兵,親眼所見上千人一夜凍死。士兵臨死前的哀鳴猶如螞蟻不斷的啃食著福貴的心。他命大,活了下來。輾轉返家,發現大女兒得了急病成了聾啞人。生活是殘酷的,貧窮的生活更是煉獄。接二連三,福貴的兒子為了獻血救縣長的夫人。醫生把他的血給抽光了,女兒生孩子時也死了,女婿施工時被砸成的面糊,外孫吃豆子撐死了。福貴后來想,也行吧!大家都走了,我最后一個走就不用再擔心你們了···
讀這本《活著》猶如經歷了一遍那個年代,走了一遍福貴的人生。與我而言是震撼的!福貴一生苦難無數,卻從未放棄生之希望。美好生活之希望!我們是幸運的,生存在這個和平年代。但更不應虛度光陰!
活著,就要有意義。好好活!
活著讀后感9
這本書看完了,這確實是一本不需要書簽的書,對于想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來說,十分推薦這本書,讀起來很流暢。
一本書一共有五篇自序,這還是第一次見。在日本自序中,余華談到了時間創造了一切,創造了生離死別,創造了酸甜苦辣,并引用了賀知章的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對于某些事情的認識,確實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懂。就像對于讀完上面這首詩的感受,初中和現在相差深遠。而現在當我讀完《活著》的這本書時,感觸并不是很深,并沒有覺得這本書寫的有多么好,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對于上一兩代人所遭受的苦難沒有切身體會的原因吧。
讀完之后大概有以下幾點感觸:富貴最大的幸運就是取了家珍這么好的妻子,這一點甚至改變了自己之前的擇偶觀;鳳霞因為生病變成啞巴真的是太可惜了,但是她第一次就相親成功我感覺還是比較意外的;有慶一定是一個超級可愛的孩子,如果當時能給他一只狗狗陪他玩,簡直就是天堂般的生活了,畢竟綿羊和人類的互動還是很少的,感觸最深的就是富貴夸他跑步得第一名的時候,僅有的一次表揚,內心真得比有慶本人還要激動,這可能和自己的生活經歷有關系吧;鳳霞因為難產而去世,二喜因為工地事故而去世,苦根因為吃豆子而去世,這樣類似的'事情回老家時也聽長輩提起過,那個年代這樣的事情確實。
只有回老家時,才能聽到長輩講述他們年輕時的苦難,表情狀態大都相似,臉上的皺紋快樂的游動著,和富貴一樣,精彩的講述著自己。
活著讀后感10
它叫活著,可每一頁都是逝去。
《活著》講述了福貴的一生,富家少爺福貴嗜賭成性,最后賭光了家產。貧困之中,因為母親生病,在福貴為母親求醫的路上,又被國**抓去當壯丁,后來被解放軍俘虜,放他回了家。結果回到家中,母親已因病逝,妻子家珍獨自將一雙兒女拉扯大,女兒在一次意外中變成了啞巴,兒子尚且活潑機靈。本以為這次大難不死是必有后福,但是悲慘的人生卻才剛開始上演。極端的情節略有一味荒誕,但小說本身就不是為了描述現實,而是在現實與想象中找到交集,從而來反映生活。有人說,福貴對于苦難的承受能力反應了一種當時大環境下大多數人的麻木,他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他靠時間去稀釋那些痛苦的記憶;還有人說,福貴飽受命運打擊還活著,那是因為他的家、他的親人,他們需要他,當親人都離他而去之后,他也要為懷念他坎坷的一生而活著。福貴在一次次離別中承受,沒有太多的憤怒,表達出的是對命運的接納,感受它、體味它、消化它嗎,這就是生活。許多讀者將自己生活中的困境映襯在福貴的經歷前時,會多些許釋然,正如他們終于會明白,無論現在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悅,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著,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時間遺忘,作為正在經歷的人需要做的,就是給時間一個機會。
說到《活著》,就聯想到了電影《一九四二》,雖然故事背景不同,創作初衷不同,但兩部作品的情懷有相似之處,兩部作品中人物對“活著”的渴望不單單是求生的本能,而是在絕境中懂得放大原本微弱的希望。老東家悶死了自己家的根兒,福貴的孫子因為吃豆子而撐死,以為這些會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后的稻草,但他們找到了新的寄托,給了命運新的機會。
活著讀后感11
《活著》在“我”與福貴的交談中展開。福貴——一個看似普通的老人耐心地向“我”講述了他的一生。在他平緩的語調下他坎坷的一生卻如涓涓細流平緩得流入讀者的心坎。
作為地主的兒子,年輕的福貴沒有爭氣敗了家,從此,他拖妻帶女開始了他曲折的一生。他曾被國民黨抓去當兵,差點死于槍炮下;之后經歷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等歷史大事件,歷經千辛萬苦卻不得不目送自我的親人一個個先于自我死去。經歷了無數的生離死別,福貴依舊樂觀的活著,甚至平淡無奇地向“我”述說他的一生。
“人們將生命中的錯誤聚集到一齊,創造出一個惡魔,叫命運。”《活著》讓我思考命運為何能夠這樣百般折磨一個人,讓他一下子從富貴的殿堂跌到一貧如洗的潦倒境地;讓他一下子從幸福美滿的天堂墜入孤獨一人的'地獄。可是,更多的是讓我思考在絕境中人對生的渴望有多么強烈;更多的是讓我領悟到歷經萬難后看淡一切的從容。
沒有人明白明天是什么樣貌,究竟是陰霾密布還是陽光燦爛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還有明天,只要生命沒有結束,永遠有下一個明天,永遠能夠期望著下一刻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
真正點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完美的期望。
我們懷著完美的期望,勇敢地走著,跌倒了再爬起,失敗了就再努力,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永遠相信不管自我再平凡,都會擁有屬于自我的幸福,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燦爛的風景。
活著讀后感12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大中午不睡覺再來看一遍這本書。
想想真可笑,福貴年紀大了才正經起來,年輕的時候最不是人。可在這一家子里卻是活得最長的。嫖賭輸光家里的一百多畝地把老子氣死了,好容易悔過了,想好好過日子,被拉壯丁上戰場了,別人打仗死的死,傷的傷,他躲在坑道里一直撐到被俘虜被解放。回家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媳婦家珍得了軟骨病,兒子有慶給縣長媳婦獻血,死了。女兒鳳霞生孩子,產后大出血死了。女兒死后沒多久,得了軟骨病的媳婦也跟著死了。再接著,女婿萬二喜被水泥板砸死了,外孫苦根發燒了吃頓豆子,撐死了。
噩耗一個接一個,總沒有時來運轉。苦根也死了十年了,這世上只剩福貴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了,枕頭下放了十塊錢,不怕沒人收尸了,整個村的人都知道他要埋在哪兒了,不怕埋錯了地了,活著這么苦,為什么不去死呢?可能賢惠的家珍,孝順的鳳霞,年輕的有慶,老實的.二喜,懂事的苦根,這些人都埋進墳里了,總得留個人來念想,也可能他們都死光了,再活著也不會再有更難過的了,也可能買的那頭老黃牛還在,兩個老人的怎么也得相互做個伴,誰都不好死在頭里吧。
又哭得鼻涕眼淚橫流,不開心。
人就是很奇怪啊,明明知道終點就是死,可無論如何也不想死,明明活著就是受苦,苦難一樁一樁,接踵而至,可還是想掙扎,重要的不是終點,而是過程吧。
活著讀后感13
篇一:活著讀后感
讀著讀著,心情無比沉重。余華通過描寫一個個人間悲劇來刺痛讀者的心。活著,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艱難,一連串的苦難把這一家人弄得遍體鱗傷。
我們哀其不幸,更不服于生活對他們的不公平,一個個親人離去,一次次的心靈打擊。
篇二:活著讀后感
第一次讀完這本小說,我感慨萬千,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曾想,只要你甘于滿足,不去苛求功名利祿總會有安頓好自己的一片凈土。
篇三:活著讀后感
作者運用象征手法,用死亡來象征活著,更用福貴來象征著千千萬萬個中國大地上同樣不幸卻頑強活著的人,
從故事的最后我們可以看到福貴的豁達樂觀,在經歷了如此風霜之后,依然活著。
篇四:活著讀后感
活著,多么不易,我們好不容易來此世界走上一遭就不可以輕易放棄,像福貴這般飲盡生活苦水卻還是笑著活下去。
即使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明天,即使孤獨悲戚將常伴此生也在所不惜,活下去吧,逝去的'人就會一直活在心里,不曾離去。
篇五:活著讀后感
小說運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展現生活的瑣碎卻又加入了沉重的悲劇,使得整部作品可謂金玉其內。
這種寓大于小的方式更能讓讀者產生共鳴,使作品主題得到升華。
活著讀后感14
“這本書表面上叫《活著》,可實際上大家最后都死了。”我一和朋友聊起《活著》這本書的時候,就會講這句話。
《活著》這本書給我的閱讀的體驗實在是太諷刺,太戲劇又太過沉默,還摻雜著一些無法理解的苦痛,這讓我久久不能釋懷。我跟著福貴看他從一個愛好賭博的公子哥變成一貧如洗的窮光蛋,覺得實在是活該。可是看到后面,看著他身邊的家珍、有慶、鳳霞……。一個個死去,看著他一次次受到生活殘酷無情地打擊,我卻開始在盼了,盼著能它有一個轉折,盼著福貴最后能有一個被安慰的結局。可越看后面越沒有希望,越看后面甚至想:“接下來福貴也應該要死了吧。”然而出乎意料地,福貴就這么平靜的接受了一切,作為家里最后一個人默默地活著。看到這個結局,我心里的`那些郁結像是和他的歌聲一起,在空曠的傍晚和風一樣飄揚,感覺也沒有那么沉重了。回過神來,是他的活著安慰了我。“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中國的思想一直是這樣的,沉默,溫婉,不動聲色。
我們討厭激進地爭執,暴力地沖突,我覺得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其他都顯得不是那么重要。活著本身,就值得讓我們去活著。
活著讀后感15
“活著”這兩個字眼對常人來說平凡得很,但是對于《活著》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富貴”而言,卻意義深刻。
富貴原本是個富家子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生活。他不把父母當回事,對妻子的辛苦勞累不屑一顧。最可惡的是他那吃、喝、賭的陋習,揮霍光了老一輩留下的.所有家產。他的父親也被他氣死了。可是這時懺悔已經來不及了。從此,他只能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飽受著為生計而奔波的勞累、苦楚。他怎么也沒想到命運會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讓他的心靈遭受一次次與親人離別的痛苦,最后只剩下了他一個孤家寡人茍活于世。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貴努力地重新生活,這位歷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將苦難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和平靜之中,堅強地挺了過來。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師。是生活漸漸讓游手好閑、薄情寡義的富貴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百折不撓的家里的頂梁柱。如果沒有經歷后面的變故,他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到活著是多么美好和幸運。
在每個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么刻骨銘心,每一次都讓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雖然走起來非常辛苦,但是它卻通向我們人生幸福的道路。只有攀過那危峰兀立的高峰,越過那一條條一望無際的山谷,才能真正體會到活著的意義。
讓我們以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態度面對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
【活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活著優秀作文03-07
活著讀后感03-01
活著讀后感05-08
《活著》讀后感06-14
活著的讀后感05-02
【熱】活著讀后感03-12
活著讀后感【熱門】03-09
活著讀后感【薦】03-10
【薦】活著讀后感03-11
活著讀后感【推薦】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