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千里馬·伯樂
從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馬,在翻越太行山時由于感激伯樂對它的賞識和體貼,竟能一躍而起,嘶聲直抵云霄!這就是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由此我從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間“千里馬”再多,也需要“伯樂”去發現,并且對待它們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盡其材,鳴之要能通其意。”這樣“千里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現出來。唐代韓愈通過《馬說》強調了一個觀點:千里馬需要伯樂去發現。恰巧在當時,作者就是一匹沒被發現的“千里馬”。他在初登仕途時,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沒有“伯樂”慧眼識英才的能力,更沒有伯樂一樣的胸懷,終于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
在《馬說》中,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而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來比喻自己懷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實在再恰當不過了。聯想當時,正如作者所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懷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馬”最終卻落得“浪跡天涯”,也不得不感嘆道:“天生我才亦無用”!雖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舉考試,廣納人才為國效勞,可是在腐敗的統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馬”能被“伯樂”相中呢?像作者一樣的“千里馬”也只被埋沒在庸愚的“食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樂”一樣能慧眼識英才的明主又有幾人呢?他們不但不能識別良駒,還妄自感嘆:“天下無馬矣!”這是何等的荒唐!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聯系現實,不難看出: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的確有無數的“千里馬”得到“伯樂”的賞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發揮,例如現行的各行各業的機構改革、結構調整,它就徹底打破了傳統的“鐵飯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勢。給了“千里馬”以施展的空間,還有許許多多的“伯樂”——大公司、企業和國家科研機關等也在求賢若渴地招募“千里馬”。例如,最近西安某單位就辭去了那些有資格而沒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請那些雖無資歷卻很有能力的人員。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韓愈一樣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馬不遇“伯樂”的現象。但是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中,更多存在的是博學多才的“千里馬”得不到“伯樂”的賞識;而那些不學無術的富家公子及高門權貴子弟卻能憑著金錢權勢在官場上謀得個“一官半職”!這是為何?這難道就是所謂的“社會進步”嗎?——由原始社會進步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以至將來的共產主義!難道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嗎?不!這只是因為社會中存在著少量的心靈被腐蝕了的“食馬者”,他們面對金錢的誘惑,會對國家利益、前途視若無睹,以謀求物質上的優越;面對“權力的壓迫”,他們也會“不得已”而干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
同時,現代社會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的淺薄愚妄的“食馬者”。他們總是懷著“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思想到處去“訪賢”。如此的“食馬者”安能覓到“千里馬”?即使找到了所謂的“千里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酒囊飯袋。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就需要更多的“千里馬”為她的繁榮富強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中間就需要更多“伯樂”去慧眼識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能有更多的“千里馬”能在“伯樂”的發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千里馬·伯樂】相關文章:
再論伯樂與千里馬作文04-25
千里馬常在而伯樂難求04-28
清晨·散步·沉醉04-26
鋼琴·貪婪·遐想05-01
童年·玩耍·快樂05-01
春天·燕子·母親05-01
操場·煙花·星星04-29
太陽·星星·月亮05-01
詩人·明月·黃花(轉載)04-29
隨筆:音樂·胎教·道德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