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安之行
說起西安,那里的名勝古跡舉世聞名。其中,最聞名遐邇的就是兵馬俑了。這個寒假,我就感受了一回。西安的名勝古跡很多。首先,我們就來到了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臨潼縣境內,從西安市里乘車大約1個小時就到了。
我們先去了秦俑博物館,那里擺放了好多從俑坑中挖掘出的隨葬品。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等,還有兩輛彩繪銅車馬。這兩輛銅馬車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復雜、制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國人就使用了青銅冶煉術,比國外早了2000多年。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是很有智慧的。怎能不讓我們為之自豪?
接著,我們就到了兵馬俑一號坑。“哇!這就是兵馬俑!好壯觀啊!”這是我進到一號坑里的一聲贊嘆。在面積最大的一號坑里共有6000多件有用陶土做的武士俑和車馬俑。俑坑的東面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武士俑,他們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面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面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衛。這些兵馬俑都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在二號坑里,出土陶俑約1000多件,兵馬近500多匹。它的東邊是一個由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南邊的方陣是由駟馬戰車組成的;中部是由戰車和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北邊是戰車、鞍馬和騎兵俑組成的騎兵陣。整個二號坑就像一支整裝待發的特種部隊。三號坑位于一號、二號坑的后部,那里僅有4馬1車和60多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門道當初是用來向俑坑內運東西的。門道對面是一個車馬房,車馬房兩側有南廂房和北廂房。三號坑就像一個指揮機關。這三個坑俑組成一個龐大的軍事營壘,面朝東,背對著秦始皇陵,好似守衛秦始皇陵園的部隊。在這些兵馬俑中,每個都是千人千面,沒有一個是重復的。它們的樣子與真人真馬一樣,都是以1:1樣子做的。我的心里真是暗暗佩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早在1987年12月,教科文組織就已經把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后來,我們還去了“乾陵”、“大雁塔”。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周圍三峰聳立,從遠處看宛如武則天仰臥大地,因此有“睡美人”之稱。乾陵最有名的還是“無字碑”。“無字碑”高63米,重99噸,碑上面是沒有字的。據說,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德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所以沒有刻字。此外,還有司馬道翁仲、六十一賓王像等。
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內,大慈恩寺原為無漏寺,是唐高宗李治為紀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修建的,取名“慈恩寺”。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中贊揚道:“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是一個有著燦爛文化的偉大民族。我為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而感到驕傲、自豪!
【西安之行】相關文章:
西安之行作文02-25
西安之行作文(精選28篇)05-08
鼓浪嶼之行04-29
歷史之行04-28
鄭州之行04-29
岳麓山之行05-01
太空之行05-01
象山之行04-30
北戴河之行04-30
楠溪江之行05-02